編輯說明 本冊所收的六種佛典,可分為兩類。第一類是南傳佛教文獻,此從第一種「南傳長部經典」開始、到第五種「大發趣論註」為止。第二類是日本學者佐伯旭雅為「俱舍論」所作的註釋:「冠導阿毘達磨俱舍論」。 這裏所收的南傳文獻,版本取自普慧大藏經版。為求能容納較多的經典,此處乃以四合一方式將版面縮小。內容大抵如次: 一、南傳長部經典:自「梵網經」起,至「弊宿經」止,共收二十三部經。事實上,南傳巴利三藏的長部經典共有三十四部經。所以此處之二十三經,並非長部經典的全璧。 二、南傳中部經典:自「根本法門經」起至「呵魔經」為止,共收五十部經。南傳巴利三藏的中部經典共收一五二經,所以此處所譯,也只是原書的三分之一左右而已。 三、南傳小部經典:此處收小部經典之「本生經」類經典,共一五〇經。所收份量也只是南傳巴利三藏小部經典本生經類的一小部份而已。 四、泰國大藏經中之小部經:此為泰國大藏經中之小部經類的部份中譯,包含小部經裏的「小誦經」、「法句經」、「自說經」、與「如是語經」。這幾類,與前一種本生經,都是南傳小部經典的一部份。 五、發趣論:巴利三藏的「發趣論」內容甚多,依日譯本(南傳大藏經五十至五十六冊)所載,共有六冊。此處所收,只是日譯本第一冊(「南傳大藏經第五十冊)的中譯。 六、大發趣論註:這是錫蘭佛教史上最偉大的論師覺音為「發趣論」所造的註釋,日譯本也附在南傳大藏經第五十冊「發趣論」第一冊的卷末。 上列諸書,是南傳佛典的首次中譯。雖然份量距全部南傳文獻還相差甚遠,但是我國佛學界能夠意識到南傳文獻的重要性而不至於以其為「小乘佛典」而卑視之,則已是一大進步。收之於此,多少當能補充北傳阿含部及論部佛典的不足。 最後一部「冠導阿毘達磨俱舍論」,是日本明治時代僧人佐伯旭雅為「俱舍論」所作的註釋。該書以眉批、表、及附在本文中之夾註方式,融滙古今大德對「俱舍論」的看法,為「俱舍論」理出一部極為詳盡的註解。對於有意深研俱舍學的人,這部書是相當實用的。因此,該書一出版,即風行日本佛學界。此次「大藏經補編」採用法藏館版本,而以四合一方式付梓,希望能對國內研究者有所裨益。 #---------------------------------------------------------------------- #【經文資訊】大藏經補編 第 6 冊 No. a004 編輯說明 #【版本記錄】發行日期:2023-12,最後更新:2022-10-12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 財團法人佛教電子佛典基金會(CBETA)依「大藏經補編」所編輯 #【原始資料】CBETA 人工輸入(版本一),CBETA 人工輸入(版本二) #【其他事項】本資料庫可自由免費流通,詳細內容請參閱【財團法人佛教電子佛典基金會資料庫版權宣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