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說明 本冊收集十一種中國佛教著述,茲簡介如次: 「法海觀瀾」、「闢邪集」、「選佛譜」是明末佛教的重要人物蕅益大師智旭的著作。智旭(1599-1655)著述等身,坊間即曾有「蕅益大師全集」行世。其另一文集「靈峯宗論」收在「大藏經補編」第二十三冊。此處所收之三書中,「法海觀瀾」是智旭從經論及古代中國佛學著作中所選出的警句集。全書分律學、教觀、禪宗、密咒、淨土等五門。這五門幾乎是佛法的主要綱領,因此閱讀這部書中的各類警句,應該是初學者進入佛法義海的最佳方法之一。 「闢邪集」是智旭為駁斥天主教神父利馬竇、艾儒略等人的排佛言論所作的護法文字,內含「天學初徵」、「天學再徵」二篇,作者所署之「鍾始聲」一名,即智旭之俗名。此文原已收在「靈峯宗論」之中(「大藏經補編」第二十三冊),此處再度收入的原因,是其中所附的「天學初闢」(如純)、「原道闢邪說」(費隱通容)二篇,為「靈峯宗論」所無,而且此書取自日本的和刻本。版本不同。故再刊於此。 「選佛譜」是智旭為其所制「選佛圖」所撰的文字說明。「選佛圖」是智旭依佛教中之聖凡境界所製之圖式,用來給世人遊戲之用。依其本意,係擬使世人在遊戲之中也同時能稍稍認識佛法,以趨入轉凡成聖之菩提大道。這種寓佛法於遊戲的本意,是弘法的一種方便。值得今日之從事弘法工作者參考。 「尚直編」、「尚理編」是明僧空谷景隆所撰的護法文字,版本也是日本的和刻本。「尚直編」主要在駁斥朱熹的排佛言論;「尚理編」則着重於分析禪宗與道家之優劣得失。這兩編加上智旭的「天學初徵」、「再徵」,多少可以反映佛教徒的護教態度及對外教的看法。 「蒲室集」是元代名僧大訢(1284-1344)的詩文集,也是和刻本,大訢在元代頗為顯赫。天曆年間,曾被元帝授職大中大夫,並賜號廣智全悟大禪師。至元二年,且被賜號釋教宗主,領五山寺。因此,本書是研究元代佛教及其與政治之關係的重要資料。 「正名錄」為清代康熙年間禪僧智楷所撰。是對「五燈全書」所載禪宗系譜的批駁。清代初年的佛教界,法諍甚烈,此由近人陳援庵所撰「清初僧諍記」一書可見端倪。從此處所收之「正名錄」一書,也稍稍可見其時禪僧之紛呶不休。 「開元寺志」、「獻花岩志」、「雪峯志」、「嵩山少林寺輯志」等四書,分別是四座名剎的寺志。寺志是我國佛教著述界所發展出來的一種特殊體例,內容所載的是該佛寺的主要相關文獻。在研究價值上,除了其中往往含有一般中國佛教史重要史料之外,並且是研究地方佛教不可或缺的史籍,收之以入「大藏經補編」,其意義即在於此。 #---------------------------------------------------------------------- #【經文資訊】大藏經補編 第 24 冊 No. a023 編輯說明 #【版本記錄】發行日期:2023-12,最後更新:2023-11-15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 財團法人佛教電子佛典基金會(CBETA)依「大藏經補編」所編輯 #【原始資料】CBETA 人工輸入(版本一),CBETA 人工輸入(版本二) #【其他事項】本資料庫可自由免費流通,詳細內容請參閱【財團法人佛教電子佛典基金會資料庫版權宣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