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說明
本冊所收集約六部寺志,都具有相當重要的研究價值。其中,「重修曹溪通志」與「天台山方外志」分別是禪宗與天台宗的主要史地資料;另外的四部書:「普陀洛迦新志」、「清涼山志」、「九華山志」、「峨眉山志」,正是我國佛教界所謂之四大名山的佛教文獻集。其在宗教信仰上、或學術研究上的重要性,是可想而知的。
「重修曹溪通志」內容輯錄的是有關廣東韶州南華寺的佛教史地資料。南華寺是禪宗六祖慧能弘法的根本道場,該地位於曹溪上流,因此後人往往用「曹溪」二字來象徵南華寺、或象徵六祖慧能的法門。本書所輯,既為南華寺史料,則其必可為研究禪宗史者所取資、是可想而知的。
依照我國佛教界所傳,四大名山曾經有四大菩薩示現。相傳「普陀洛迦新志」一書所載的浙江普陀山,即觀世音菩薩應化的道場。因此,該書除了輯錄普陀山的地理形勢、全山名剎、及相關藝文之外,對觀世音菩薩的聖德及歷代信徒的感應事蹟,也敘述甚詳。所以,本書也可視為我國佛教界的觀世音菩薩信仰史略。其次,山西清涼山(五台山)曾為文殊菩薩所應化、安徽九華山為地藏菩薩應化之名山,四川省的峨眉山則是普賢菩薩所應化的道場。此處所收的「清涼山志」、「九華山志」、「峨眉山志」,其中所載,也與「普陀洛迦新志」一樣,除了此等名山的地理形勢、名剎歷史、名僧事蹟、及相關文獻之外,同時也是文殊、地藏、普賢三菩薩的信仰簡史。
本冊所收的最後一書:「天台山方外志」,是浙江天台山的宗教史地資料集。天台山是天台宗的發源地,加上歷代不少佛教大德與該山有關,因此,是研究我國佛教史所不可忽略的名山。此處所收的這部「方外志」,不祇包含天台宗歷代祖師、禪宗名僧,及豐干、拾得、寒山等異僧事蹟,而且也輯錄不少道教史上所相傳的神仙、道士,隱士之事略,以及其他相關藝文等,內容頗為可觀,蓋不祇可資談助而已。
#----------------------------------------------------------------------
#【經文資訊】大藏經補編 第 30 冊 No. a029 編輯說明
#【版本記錄】發行日期:2023-12,最後更新:2023-11-15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 財團法人佛教電子佛典基金會(CBETA)依「大藏經補編」所編輯
#【原始資料】CBETA 人工輸入(版本一),CBETA 人工輸入(版本二)
#【其他事項】本資料庫可自由免費流通,詳細內容請參閱【財團法人佛教電子佛典基金會資料庫版權宣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