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拈問答序 憶癸酉秋,過菰城季清程居士家,偶遇雪庭禪師。庭謂予曰:「夫禪者教之綱領、教之根本也。今時教家不信有禪,是猶取網而無綱,攀枝附葉而無根本,抑何惑哉?」予應之曰:「老師真至言也。夫禪者教之綱也,教者禪之綱也;禪者教之領也,教者禪之襟裾、袖襬也;禪者教之根本也,教者禪之枝葉花果也。教家捨其綱領、根本,固為大惑,而今禪士亦復棄網而獨存一綱;棄襟裾、袖襬而獨存一領;棄枝葉花果而獨存一枯樹[A1]樁,不尤惑乎?」庭遂無語。嗟嗟!禪之與教如何可分?從上諸祖,未有敢離經一字者;從上諸大教主,亦未有不透徹心宗得大機用者。奈何末世視作兩途,真可哀矣。 ᅟᅟ==[A1] 樁【CB】,椿【嘉興】== 予每講次,必極力拈提綱領、根本以示人,而人罕知薦取;又曾作三頌露此消息,而昧者猶謂:「尚是教意,未是宗意。」嗚呼!宗意果離教意,不竟同魔說乎?今更捏餈團作胡餅,以療呱呱之泣。且道畢竟是宗是教?咄!癡人前不得說夢。 辛卯新正四日,北天目蕅益道人書於祖堂 法華堂四問并答 一問:「步步不曾離著他,因甚麼舉似不出?」 答:「舉則不似。」 頌: 演若迷頭向鏡馳,狂呼歷劫未曾癡,朝來摸著娘生鼻,到底雙雙兩下垂。 又答:「分明舉似。」 頌: 分明舉似不曾差,步步何嘗離著他?更問之乎并者也,胡人月下吹胡笳。 二問:「說得了了分明,因甚麼用他不著?」 答:「說底是甚麼?」 頌: 家常茶飯日三餐,一飽渾忘飢與寒,只恐鮮能知此味,別圖鳳腦與龍肝。 又答:「步步不曾離。」 頌: 分明步步不曾離,日用尋常盡是伊,怪底春光遍桃李,東風消息幾能知? 三問:「三身與三自性,是同是別?」 答:「且道是同是別?」 頌: 三性三身別復同,分明指示不須融,獨憐村裏三家犬,月下啀喍吠草叢。 正答:「三自性與三身,亦同亦別。同者,由悟圓成實性,證會法身;由淨依他,成報智身;由悟遍計本空,成普應身也。別者,三身約果德,三性約境界;三身約悟顯,三性通迷悟也。」 四問:「一切法皆可作四句,且如三性各四句如何作?」 答:「四句歷然。」 頌: 無性緣生觸處通,有無情理互含容,一微亦必存方分,儱侗如何達此宗? 正答:「遍計所執性四句者:情有故常;理無故無常;情有即是理無,故亦常亦無常;理無即是情有,故非常非無常。 「依他起性四句者:緣生故常;無性故無常;緣生即無性,故亦常亦無常;無性即緣生,故非常非無常。 「圓成實性四句者:理有故常;情無故無常;理有即是情無,故亦常亦無常;情無即是理有,故非常非無常。亦可約不變隨緣、隨緣不變而作四句。 「又單約依他起性辨三性以明四句者:依他性中有圓成實性故常,如繩有麻;依他性中無遍計所執性故無常,如繩無蛇;雙照故,亦常亦無常;雙遮故,非常非無常。當知惑業苦三,皆是依他起性。於依他起,並具四句。依他苦四句,即性具法身四句也;依他惑四句,即性具報身四句也;依他業四句,即性具應身四句也。又佛三身即淨分三自性,各四句也。」 除夕十問并答 一問:「如何是為實施權?」 答:「家家有路透長安。」 頌: 治水功成定永圖,荒要侯甸各分符,始皇吞併非良策,眨眼秦嬰[A2]已獻俘。 ᅟᅟ==[A2] 已【CB】,巳【嘉興】== 又答:「病多藥多。」 頌: 病多藥亦多,須是問耆婆,黃龍湯一味,那得起沉痾? 二問:「如何是開權顯實?」 答:「借婆衫子拜婆年。」 頌: 禮到何勞漫費錢?大家恭敬賀新年,面門歡喜心安樂,不羨無懷與葛天。 又答:「子等心等。」 頌: 子等心亦等,況復貲無盡?周給本非難,只愁不自肯。 三問:「如何本跡雖殊,不思議一?」 答:「歲歲黃鶯啼緣柳。」 頌: 春光一度一番新,賺得嬌奴起怨情,獨有東村王大姐,依依猶憶舊時人。 又答:「萬古碧潭空界月。」 頌: 萬古碧潭月,盈虧時出沒,撈摝非有無,大辯終須訥。 四問:「如何是觀心若起,本跡俱絕?」 答:「泥佛填官路。」 頌: 路邊掘土成尊像,要走還將尊像填,只恐旁人眉墮落,漫同院主怨天然。 又答:「兩箇泥牛鬥入海。」 頌: 泥牛鬥入海,木人齊喝采,堪笑石女兒,猶向波間待。 五問:「如何是止觀不二?」 答:「天昏地陷。」 頌: 混沌鑿開分兩儀,成形成象亂猜疑,虛空消殞知何許?正是訛傳盤古時。 又答:「古鏡掛高臺。」 頌: 古鏡掛高臺,何妨胡漢來?秀公空拂拭,拂處轉多埃。 六問:「如何是具縛凡夫能知如來秘密之藏?」 答:「幾處報讎身不死。」 頌: 一自椎秦博浪沙,轉逢黃石圯橋斜,素書雖作劉家用,與赤松遊路未賒。 又答:「跛足長年牢把柁。」 頌: 專心牢把柁,跛足難行路,看風便使帆,滄溟頃刻過。 七問:「如何是初發心時便成正覺?」 答:「千場縱博家仍富。」 頌: 梢粗膽壯賭場雄,破盡寒酸士子風,一擲便輸千億界,陶朱雖富未堪同。 又答:「一線銀鉤光遍地。」 頌: 銀鉤光遍地,一線天邊麗,初夜漏聲寒,影向千江漬。 八問:「如何是不斷生死而入涅槃?」 答:「大溈山下水牛肥。」 頌: 不是怨家不聚頭,自身有債自身酬,牧童若解深深意,莫把繩鞭強繫留。 又答:「七金香水浪滔天。」 頌: 香水浪滔天,潛流注百川,誰能嘗一滴?[A3]卻病且延年。 ᅟᅟ==[A3] 卻【CB】,郤【嘉興】== 九問:「如何是續佛慧命?」 答:「依舊可憐生。」 頌: 果然依舊可憐生,拄拄撐撐直到明,普請大家同著力,莫教倒[A4]卻葡萄棚。 ᅟᅟ==[A4] 卻【CB】,郤【嘉興】== 又答:「饑來喫飯。」 頌: 佛命不可斷,饑來須喫飯,一日要兩餐,莫學餓死漢。 十問:「如何是臘月三十日用得著的?」 答:「銀馬金錢接灶神。」 頌: 銀馬金錢接灶神,殷勤禮拜祝虔心,一門和氣生千福,四季平安抵萬金。 又答:「困來打眠。」 頌: 臘盡事清閒,困來便打眠,一夢猶未足,爆竹慶新年。 附答覺浪禪師十問。 杲日當空時如何? 夜遊者伏匿,作務者興成。 天昏地陷時如何? 高枕安眠。 夢中作夢時如何? 切忌枕聲落地。 窮子摸著衣珠時如何? 何必大驚小怪? 伯牙遇子期時如何? 那裏得此消息? 一盲引眾盲,相牽入火坑時如何? 念彼觀音力。 臨濟遇著白拈賊時如何? 浪杖人是曹洞宗。 濁油湊著濕燈心時如何? 著甚死急? 冷眼看人一語無時如何? 只恐恩多成怨。 久假不歸時如何? 難瞞千古。 又答湛公十問 佛祖慧命在懸絲,如何振起? 振則不起。 知識滿天下,以何作略? 切莫被他瞞。 具眼人來,如何辨別? [A5]卻是湛公具眼。 ᅟᅟ==[A5] 卻【CB】,郤【嘉興】== 本色人相會時,如何得不染汙去? 染汙便非本色。 用力不得時,如何快暢? 轉。 水窮山盡處,如何進步? 好箇路頭。 應機接物時,如何使偷心不起? 君子愛財,取之有道。 異類中行,甚麼人去得? 驢前馬後漢。 打破證悟關,如何行履? 何必問人? 和身入水時,如何救人? 一箇棺材,兩箇死漢。 又答如母二問 問:「人問大溈:『和尚百年後向甚麼處去?』溈云:『檀越人家作一條水牯牛去。』問:『學人隨來得麼?』溈云:『汝若來,須銜一莖草來。』水牯牛即不問,如何是一莖草?」 答:「即是自[A6]己喫的。」 ᅟᅟ==[A6] 己【CB】,巳【嘉興】== 頌: 生死路茫茫,輪迴正未央,須銜一莖草,切勿借他糧。 問:「溈山遇寒、拾於松門夾道,拾作虎吼三聲,及拈拄杖問云:『老兄喚者箇作甚麼?』溈皆無對。未審拾得兩度拈處,意旨如何?」 答:「忘[A7]卻了也。」 ᅟᅟ==[A7] 卻【CB】,郤【嘉興】== 頌: 兩度拈來一總忘,何須平地別商量?同條生不同條死,愁聽寒鴉度夕陽。 藕益三頌 明 菩薩沙彌古吳智旭 述 ○大方廣佛華嚴經頌并序 剎海入微塵,不是一多相即;毫端呈法界,非干小大相容。秖緣法爾如然,所以不容思議。分凡聖、較淺深,大似邀空華結果;掃語言、諱修證,無端禁石女生兒。睹明星而了悟,栽成眼上兩莖眉;遍眾會以敷揚,繪出空中千色彩。然雖今事門頭覓一塵而無朕,不妨實際理地炳萬法以齊彰。大哉絕對待之假名,方矣泯分滿之殊相,廣則毛孔邊際等虛空之莫窮,佛則介爾凡心即真常之妙覺,華乃因果同時,嚴乃能所不二。是以若通若別,可軌可持,十界並遵,三世一轍。然一丸而眾香悉具;飲一滴而諸河頓嘗。普請露柱燈籠,聽取葛藤絡索。 世主妙嚴品第一 萬國衣冠拜冕旒,御筵香染繡羅裘,不觀上苑枝條茂,那信蒼穹兩露周?踏破波濤渾是水,織成縷線漫稱紬,莫嫌山谷泉聲小,大海何嘗擇細流? 如來現相品第二 眾齒光明遍剎塵,十方雲集主中賓,眉間足下出還入,極果應知即正因。蓮現何曾離本際?勝音寧復是他人?殷勤聽取伽陀句,白牯狸奴知最親。 普賢三昧品第三 運水搬柴足可娛,藏身三昧阿誰無?擬求佛手來摩頂,翻昧衣中如意珠。尺鏡遍含空界影,寸雲堪灑剎塵枯,勞他依正同宣偈,喚出滄溟月影孤。 世界成就品第四 大覺空生海一漚,一漚拈起海全收,休將十事為他事,認卻鬍鬚失卻頭。 華藏世界品第五 鼻孔下垂,眼睛橫布,毛竅玲瓏,皮膚連附。地種無殊,森羅草樹,師子全威,奚分象兔?欲知華藏莊嚴,不離剎那安住,擬向心外覓玄,昧卻介爾性具。 毘盧遮那品第六 閻浮本是輪王地,幾度征誅始定疆,曾聽胡笳月下曲,不須鶴唳亦悲傷。 如來名號第七 十千名號任他呼,那個男兒不丈夫?借問而今說法者,文殊還有幾文殊? 四聖諦品第八 藥病相連頭緒多,一番提起一番訛,無生無量歸無作,大海從來具眾波。 光明覺品第九 故園消息斷多秋,夢裏尋思淚未收,驚蟄一聲啼鳥亂,不堪覽鏡倍生愁。 菩薩問明品第十 白雪陽春和者稀,弟兄且自協壎箎,華周妻子三年哭,引得齊人盡皺眉。 淨行品第十一 棒打石人頭,老翁入場屋,憐見嚼飯未為醜,上大人書勸熟讀,一朝讀到可知禮,錦繡文章充滿腹。 賢首品第十二 認影迷頭歷劫行,狂心初歇鼻分明,神珠拈出隨君用,衣不蠶兮食不耕。 升須彌山頂品第十三 平地風波浸殺人,漫傳不動又高升,佛身充滿無來去,金屑休教著眼睛。 須彌頂上偈讚品第十四 成群作隊弄精魂,破盡家私滅盡門,唱得哩嗹嗹哩曲,大家扶起舊沙盆。 十住品第十五 瞿曇一指不肯剟,央掘魔羅追不歇,忽然放下手中刀,失卻孃生一頭髮。 梵行品第十六 打破一桶做一桶,顛仙此話非儱侗,鄱陽大戰定江南, 聖皇也賴三軍勇。 初發心功德品第十七 三際覓心不可得,擬從何處發菩提?東風一夜傳春信,花滿園林泉滿谿。 明法品第十八 子孝父心寬,臣賢君位安,創業固不易,守成尤自難,車輪鳥翼喻,明月照人寒。 升夜摩天宮品第十九 天名時分地如雲,孔雀鵝王化久聞,特地任公更垂釣,牽翻海底浪紛紜。 夜摩宮中偈讚品第二十 律呂宮商無別調,都俞喜起聖明時,堯天舜日同欽戴,卻歎巢由總不知。 十行品第二十一 萬卉莊嚴功德林,鳥啼花落影森森,夜行不許明須到,才出門來草[A8]已深。 ᅟᅟ==[A8] 已【CB】,巳【嘉興】== 十無盡藏品第二十二 克家須是破家兒,撒潑黃金似爛泥,餓殺鄧通繇命薄,天朝雨露本無私。 升兜率天宮品第二十三 賣盡風流不著錢,桃花如燄柳如煙,笙歌畫舫酣明月,見說今年似舊年。 兜率宮中偈讚品第二十四 家醜何勞向外揚?未曾作賊便招贓,邊城多少離家客,刁斗初鳴轉斷腸。 十迴向品第二十五 水滿長町霞滿天,村中處處起寒煙,耕牛自解循歸路,不用山童努力牽。 懸梁刺股揣摩成,說得燕王與趙盟,何似當年赤帝子?入關先[A9]已縛秦嬰。 ᅟᅟ==[A9] 已【CB】,巳【嘉興】== 十地品第二十六 坤儀厚重德無疆,能載能生直且方,看取四微非異性,不妨十岳各稱王。伶俐衲,細思量,微塵剎土漚中影,莫負眉間毫相光。 十定品第二十七 有出有入非正定,試問剎那有何性?假饒覓見普賢身,依舊重添普眼病。君不見!女子跏趺佛座邊,文殊空把神通震,棄諸陰蓋下方來,缽盂端的元無柄。 十通品第二十八 饑來吃飯困來眠,不用安排信自然,消盡幾多閒日月,止留秋水與長天。 十忍品第二十九 立錐無地并無錐,飲痛吞聲秪自知,忽解白拈閒活計,終朝袖手有餘貲。 阿僧秖品第三十 介爾心王絕數量,僧祇數量轉分明,微塵法界全成壞,五眼如何算得清? 壽量品第三十一 黃[A10]粱一夢過名關,箇事分明迷悟間,欲向勝蓮分晝夜,且從極樂問迴還。 ᅟᅟ==[A10] 粱【CB】,梁【嘉興】== 諸菩薩住處品第三十二 蟭螟眉上多巖谷,結冬度夏居堪卜,任憑劫火洞然燒,此地清涼有餘緣。 色色塵塵盡道場,何勞剜肉別成瘡?賺他無數癡男女,東走西馳昧故鄉。 佛不思議法品第三十三 一念緣起無生,九界空華敗壞,多年枯木爛藤,慣會成精作怪,正許擬議思量,不許占龜買卦。 如來十身相海品第三十四 佛說非身是大身,百花枝上露全春,癡人猶計九十七,獨勝尋常四八倫。 如來隨好光明功德品第三十五 千輻輪光圓滿王,獄中菩薩鼻昂藏,三重十地雖圓頓,鈍置人間放逸即。 普賢行品第三十六 一念無瞋即普賢,說時容易用時難,世間多少弄潮客,不解撐船淺水灘。 如來出現品第三十七 遍界本無藏跡地,家親無故常為祟,眉間毫相播精靈,口裏光明作魑魅。分明賣弄屋中金,帶累兒孫向外覷,假饒入得手中來,明朝不是今朝事。 離世間品第三十八 花枝隨處短長,春色元無高下,觸著一孔毫毛,惹得通身害怕。縱然瓶瀉雲興,終難說盡者話,蓮華本自水生,不用描空作畫。 入法界品第三十九 師子頻申三昧,從來何曾覆蓋?坐在水中渴死,秖因畏溺為害。自從認得即君,更不沿途乞丐,兔子角上翻身,烏龜毛裏作會,憑他水盡山窮,寸步不居門外。 普賢行願品 十大願王,遵歸極樂,末後牢關,和盤直拓。擬議躊躇,千錯萬錯,說性譚心,無繩自縛。親睹如來無量光,方知此話非嬉謔,寄語參玄學語流,休將向上閒穿鑿。 福城東,莊嚴幢娑羅林,文殊師利菩薩 眾生住地無明,諸佛根本實智,從來但一月真,云何有是非是?既發無上菩提,豈更迷名失義?歷盡煙水百城,寸步不曾相離。 勝樂國妙峰山,德雲比丘,憶念一切諸佛境界智慧光明普見法門。 演若達多狂始定,十方國土明如鏡,鏡中現出無數頭,一聲喚著聲聲應。 海岸國,海雲比丘,普眼法門。 大海境界隨思念,湧出如來光燦爛,一句難將海墨書,留與無聞作針砭。 楞伽道邊海岸聚落,善住比丘,普速疾供養諸佛成就眾生無礙解脫門。 大地本來無寸土,空中行住未為難,幾多悲智莊嚴事,一枕南柯夢欲殘。 達里鼻茶國自在城人,彌伽,妙音陀羅尼光明法門。 叨作輪王親胤,坐受公孤謨訓,傳來輪字莊嚴,頒向九州百郡。 住林聚落,解脫長者,如來無礙莊嚴解脫門。 無邊佛剎,莊嚴清淨,身中顯現,悲歡離合。滿場究竟,皆從一線,說破只是自心,免使別求神變。 閻浮提畔摩利伽羅國,海幢比丘,普眼捨得三昧。 殊形異狀,遍體出生,六月六日,播弄精靈,喚作般若,嬰兒喪明。 海潮處普莊嚴園,休捨優婆夷,離憂安隱幢解脫門。 見聞同住不唐捐,吸盡西江未足傳,向若歎洋慚灌叟,鐵圍山外有香泉。 那羅素國,毘目瞿沙仙人,無勝幢解脫。 摩頂執手,東奔西走,[A11]眨得眼來,天長地久。落花紅處象王迴,芳草綠時師子吼。 ᅟᅟ==[A11] 眨【CB】,貶【嘉興】== 伊沙那聚落,勝執婆羅門,無盡輪解脫。 刀山火聚足清安,只是全身投入難,拼得一條窮性命,髑髏孔裏夜光寒。 師子奮迅城,慈行童女,般若波羅密普莊嚴門。 清淨法身,牆壁瓦礫,種種異門,何莫何適?欲知百萬陀羅尼,好向莊嚴宮殿覓。 三眼國,善見比丘,隨順燈解脫門。 風和日暖魚尋餌,楊柳桃花夾岸新,多少長安美公子,翩翩裘馬惜芳春。 名聞國[A12]河渚,自在主童子,一切工巧大神通智光明法門。 ᅟᅟ==[A12] 河【CB】,阿【嘉興】(cf. T52n2113_p0591a07)== 童子無聊,聚沙為戲,算去算來,有名無義。漚滅空無,是一是二,雖然恁麼舉揚,不免眼中添剌。 海住大城,具足優婆夷,無盡福德藏解脫門。 一器幾何?十界供普,吞時脹殺人天,吐時餓殺佛祖。問取童女十千,畢竟作何去取? 大興城,明智居士,隨意出生福德藏解脫門。 仰視虛空,所須悉下分明;各自帶來,何故向他酬謝?識破者點機關,便解逄緣不借。 師子宮大城,法寶髻長者,無量福德寶藏解脫門。 奏樂燒香迴向因,十重樓閣報分明,可憐歌舞場中客,荒卻良田不肯耕。 藤根國普門城,普眼長者,令一切眾生普見諸佛歡喜法門。 知病識藥,將錯就錯,和合諸香,無作為作。只恐城東老母來,不用許多閒絡索。 多羅幢城,無厭足王,如幻解脫。 從古護生須是殺,直教殺盡始安居,慈悲瞋恚兩舌語,暮三朝四撫群狙。 妙光城,大光王,大慈幢行。 曾母指疼,曾參看蹙,非因天性相關,只為一般皮肉。纔涉擬議思量,不啻大唐天竺。 安住王都,不動優婆夷,求一切法無厭足三昧。 堂宇光明普耀,霧變深山文豹,自在平等總持,不離音聲笑貌,貪觀佛剎道場,卻被浮雲籠罩。 無量都薩羅城,遍行外道,至一切處菩薩行。 小兒啼哭秖因饑,拈得饅頭當米餈,一飽自然無病痛,不勞他處別尋醫。 廣大國,優缽羅華長者,調和香法。 長者如何慣鬻香?不知誰處得真方?天涯海角多知己,莫歎孤身落異鄉。 樓閣大城,婆施羅船師,大悲幢行。 暴虎馮河吾不與,長年柁手最知幾,波斯到岸因風便,采得明珠滿載歸。 可樂城,無上勝長者,至一切處修菩薩行清淨法門。 無依無作逞神通,誰信鄉風處處同?賣盡拙時留下巧,盧花依舊宿漁翁。 輸那國迦陵迦林城,師子頻申比丘尼,成就一切智解脫。 一育多種,二無兩般,眾會不迮,園林不寬,依正遶旋無量匝,明星初湧夜更闌。 險難國寶莊嚴城,婆須密多女,離貪欲際解脫。 旃檀樹下足蚖蛇,蓮華池畔蜂充塞,曾向嵩山社裏來,始知跌法從他得。 善度城,鞞瑟胝羅居士,不般涅槃際解脫。 一座旃檀佛塔,信手隨心開闔,見得三世分明,也是空華雜沓,明朝便是新年,今夜且稱殘臘。 補怛洛迦山,觀自在菩薩,大悲行解脫門。 遙見連忙唱善來,也知年老惜嬰孩,待他立德揚名日,始信而今滿面灰。 東方正趣菩薩,普門速疾行解脫。 曾聞著靴水上立,馬到長安靴未濕,走遍虛空盡未來,普賢毛裏高相揖。 墮羅缽底城,大天神,雲網解脫 長舒四手取海水,洗面無端摸著觜,借婆衫子拜婆年,孤兒本是趙家子。 菩提場,安住主地神,不可壞智慧藏法門。 寶藏相隨夙善根,勞他指示語溫溫,分明福地生靈種,幾箇男兒解報恩。 迦毘羅城,婆珊婆演底主夜神,破一切眾生癡暗法光明解脫。 日沒西陲鳥宿林,滿天星斗映江涔,漁翁綸線垂將盡,釣得金鱗大幾尋。 菩提場內,普德淨光主夜神,寂淨禪定樂普遊步解脫。 古鏡磨來徹體明,山河國土炳然呈,不因走遍天涯路,豈信居家腳底輕? 菩提場右,喜目觀察眾生主夜神,大勢力普喜幢解脫。 未到酒家香十里,開樽轉覺醉醺醺,不知昔日耕耘苦,便擬無錢賒幾斤。 普救眾生妙德主夜神,普現一切世間調伏眾生解脫。 猛火何能燒得木?木中出火自成燒,眉間光照君看取,火種傳來是幾朝? 寂靜音海主夜神,念念出生廣大喜莊嚴解脫。 樹根依地果依空,培得根深果實豐,波利質多人不信,諸天日夜挹香風。 守護一切城增長威力主夜神,甚深自在妙音解脫。 洪鐘隨扣便隨鳴,聲性何關四性生?杜口也知非得[A13]已,不堪重舉似群盲。 ᅟᅟ==[A13] 已【CB】,巳【嘉興】== 開敷一切樹華主夜神,菩薩出生廣大喜光明解脫。 賢其賢而親其親,樂其樂而利其利,承流宣化不違時,便是循良方正吏。 大願精進力救護一切眾生夜神,教化眾生令生善根解脫。 摩尼現色元非色,日影無來示去來,夢裏墮河雖是妄,一翻提起亦添哀。 嵐毘尼園,妙德神,菩薩於無量劫遍一切處示現受生自在解脫。 十種受生藏,積年行貨帳,討時沒分文,算時有多樣。直教除盡算盤珠,十尺元來是一丈。 迦毘羅城,釋女瞿波,觀察菩薩三昧海解脫。 塵劫追隨非偶然,染因緣是淨因緣,鴛鴦帳裏調琴瑟,喚醒寒鴉樹上眠。 佛母摩耶,大願智幻解脫門。 無生無不生,幻法元非法,腹同世界寬,身似浮雲[A14]杳。調御天人師,收來做一匝,擬將普眼觀,赤翳生眉睫。 ᅟᅟ==[A14] 杳【CB】,沓【嘉興】(cf. J36nB348_p0401a07)== 正念天王女天主光,無礙念清淨莊嚴解脫。 過去無邊事,何勞更憶知?只因生處熟,熟處更難移。 毘羅城,童子師遍友。 謬為人師,尸位曠職,問他法門,推向子息,若不勘破,一錢不直。 善知眾藝童子,菩薩字智。 天籟地籟,休教錯會,入得門來,不妨在外。 婆呾那城,賢勝優婆夷,無依處道場解脫。 有盡無盡,無依有依,道場三昧,雲駛花飛。 沃田城,堅固解脫長者,無著念清淨莊嚴解脫。 既名無著,何更勤求?若言一串,終成兩頭。 妙月長者,淨智光明解脫。 宅有光明,奚稱淨智,雖不說明,早相鈍置。 出生城,無勝軍長者,無盡相解脫。 見無量佛,得無盡藏,問取善財,是相非相。 法聚落,最寂靜婆羅門,誠願語解脫。 揭諦揭諦,除冥抉翳,足趾血乾,胞胎落地。 妙意華門城,德生童子、有德童女,幻住解脫。 海外青山雲外霓,體中權實漫分枝,同條生不同條死,更問龍華調御師。 海岸國大莊嚴園,毘盧遮那莊嚴藏樓閣,彌勒菩薩,入三世一切境界不忘念智莊嚴藏解脫。 果覺因心事不殊,訂寧終始意無餘,曾為浪子方憐客,不是波斯莫獻珠。 乾闥婆城鏡裏呈,無邊色像倍分明,去來彈指閒家具,未瞥徒勞瞪眼睛。 普門國蘇摩那城,文殊師利,遙申右手按頂。 若來已,更不來,若見已,更不見,忽然摸著鼻頭,端的高高在面。 如來座前,普賢菩薩。 身經百戰定封疆,遍界成平返故鄉,馬上幾多驚險事,不堪說向夜郎王。 剎剎塵塵性本融,非關作意顯神通,阿誰身上無毛孔?忍使伽瓶局太空。 善財菩薩,一生圓滿。 歷代相傳舊祖基,分明稚小被他欺,京城府縣都曾訴,土地城隍到處祈。終訟總之非得已,贏來那別有便宜,愁人莫與無愁說,說與無愁總不知。 全部總頌 讀遍神農本草書,根莖花果辨無餘,採來件件都堪用,看去般般總不殊。必死秖因疾尚諱,可生終賴藥相扶,大黃能補參能瀉,莫效庸醫守一隅。 ○大佛頂首楞嚴經二十五圓通頌并序 一真亡影待,七花八裂析旃檀;眾聖失巴鼻,萬別千差歸渤海。正令全提,假饒茅屋牖邊鼠雀,豈容穿過?旁通一線,任你含元殿裡庶民,亦可往來。所以道:得之則狸奴白牯動地驚天;失之則諸佛如來愁眉鎖目。 此〈大佛頂首楞嚴王三昧〉二十五圓通法門者,聲聲毒鼓,喪盡根塵識大命根;法法醍醐,灌醒空假中道血脈。可謂通身是病通身藥,是處有穴是處針;縱令遁入膏肓,難免者婆妙手。捻餅作團,饑兒之啼哭可止;鍊酥成酒,猛光之痼疾堪醫。漫道泥牛入海,且看木馬嘶風。觸著痛處,自身有苦自身知;掘得寶來,大家有福大家享。由是各系一頌,以為利根鞭影云。 憍陳那,於佛音聲,悟明四諦。 鹿苑初陳門外車,諸天餓鬼辨河沙,東風一夜傳春信,開盡黃梅嶺上花。 優波尼沙陀,悟諸色性,以從不淨。 傀儡登場怖偃師,楚王一怒體分離,目成從此無消息,坐聽寒林啼子規。 香嚴童子,觀香意銷。 幼婦初裝倚翠樓,新郎曉起尚含羞,無端召作征遼將,向月胡笳起暮愁。 藥王、藥上,因味覺明。 嘗遍娑婆藥萬千,箇中何味可延年?神農牙齒都零落,報道砒霜最直錢。 跋陀婆羅,忽悟水因。 剝破虛空血迸流,石人撫掌碧山頭,春光甫見花成市,一葉梧桐已到秋。 摩訶迦葉,唯以空寂修於滅盡。 六塵變壞眼培花,空寂徒傳月裏艖,微笑至今贓證在,太平天下事如麻。 阿那律陀,樂見照明金剛三昧。 失目翻成有見,照明奚似緣塵?爍破大千世界,豁開無漏真精,心眼俱掛壁上,桃花梅花笑人。 周利槃特迦,調出入息,得大無礙。 天地猶如橐籥,不須一句伽陀,生住異滅無性,平沉佛國山河,自從打失鼻孔,爭說安那般那。 憍梵缽提,一味清淨心地法門。 有時醍醐毒藥,有時毒味甘露,秪因弄巧成拙,不免將迷作悟,奐出瓶裏大夫,直教手足無措。 畢陵伽婆蹉,純覺遺身。 泥裏果然有刺,痛外何嘗見身?虛空百雜粉碎,白雲橫封渡津,欲知不痛消息,跛鱉盲龜較親。 須菩提,曠劫知空。 芥子須彌畟塞,何處轉身出息?偶然解得藏機,彈指幻成百億,相隨樹倒藤枯,笑破色空空色。 舍利弗,心見發光。 九緣不借一靈孤,更向金錍徹體刳,戳瞎眼睛明箇事,剎塵身土鏡中圖。 普賢菩薩,心聞發明。 毛端剎海同簧鼓,特地勞他白象王,金翅食龍如食麵,一般也是塞饑腸。 孫陀羅難陀,觀鼻端白。 苦瓠甜瓜一概拈,更將無味葛藤添,縱僥洞照十方界,鼻孔依然臉上尖。 富樓那彌多羅尼子,因師子吼,成阿羅漢。 義身較比文身切,出楔何如用楔親?野干昔年曾膽裂,羺羊漫擬效顰伸。 優波離,持戒修身。 持犯開遮三聚成,式叉何法不圓明?不龜手藥隨君用,無作誰留凡聖情? 大目犍連,心光發宣。 澄濁成清不較遲,黃河入海正奔馳,攜來靜器君須識,莫負嵩山碧眼師。 烏芻瑟摩,火光三昧。 一星便可燎須彌,休把螢光間魯齊,拈起秤錘渾是鐵,空教積劫墜汙地。 持地菩薩,平地心開。 圓融絕待妙蓮華,須是還他古作家,馬後車前無數客,等閒同駕白牛車。 月光童子,修習水觀。 一滴源流徹底清,無端猶被水當情,髑髏枯盡全身露,浸殺從來佛與生。 琉璃光法王子,觀群動性。 與奪全機暗裏明,啾啾千界器中聲,春風吹散寒威後,賸有梅花映水晶。 虛空藏菩薩,觀察虛空無邊。 晦昧情忘空界銷,毛端剎海境偏豪,寶珠圓鏡閒家具,何物拈來價不高? 彌勒菩薩,唯心識定。 繩上無蛇性自麻,趣真斷妄轉紆斜,風停波息澄如鏡,處處清光映紫霞。 大勢至法王子,念佛三昧。 服盡軒岐百草丸,阿伽一味信神丹,五宗八教橫羅列,未死偷心孰肯餐? 觀世音菩薩,從聞思修入三摩地。 酒病還須酒藥醫,推門落臼正當時,神通妙用尋常事,莫使重栽眼上眉。 十方如來,放光總印。 大地覓來純是藥,耆婆空手契籃回,從今徹體光明藏,始覺從前事可哀。 文殊師利,選擇圓通。 海錯山肴難療饑,文殊嚼飯喂嬰兒,多門一路君看取,人不和分家道衰。 阿難、大眾,得大開示。 雷雨無私萬卉蘇,故鄉他國路寧迂,推開長夜山河枕,病起精神也較臞。 性比丘尼,成阿羅漢。 緩治本兮急治標,無端芽種乍成焦,鏡中半露娘生面,今日方知行處遙。 頂光化佛,重宣神咒。 萬種名香擣一龕,胡言漢語最宜參,頂光照破虛空也,聽取前三與後三。 金剛藏王,發願護持。 慈威折攝足良模,同體悲心痛切膚,滅度已知無可滅,大家且把剎竿扶。 ○妙法蓮華經品頌并序 花簇簇,錦團團,一塵不立;赤條條,淨裸裸,萬法齊彰。盡瞿曇四十九年,老婆舌頭提掇不來;憑列祖千七百箇,生鐵掃帚打併不去。除非摸著自[A15]己鼻孔,方能踢倒從來窠臼。荊棘林內,慣解掉臂橫行;潔白地中,不妨轉身直過。惟我天台智者禪師,發妙悟於大蘇,睹靈山於言下,縱一旋陀羅尼力,宣四不思議辯才;究權實之攸歸,關本跡之深致。玄義五重,頂門打破髑髏寒;文句四釋,遍體針流毛孔血。戳瞎講家肉眼,爍開禪士幽關。師弦震,而飛走俱逃;毒鼓撾,而遠近皆喪。特以圓音卓絕,鈍識如盲,義海汪洋,葉舟欲蹶。山僧不惜眉毛,每品為拈一頌,大似助桀為虐,平地重添葛藤;不會則拔楔抽釘,會得則喪身失命。 ᅟᅟ==[A15] 己【CB】,已【嘉興】== 法喻為名 心佛眾生撥不開,三玄三要事難猜,一莖拈作金身用,惹得頭陀笑滿腮。 實相為體 函蓋乾坤未足奇,四微原不隔根枝,分明舉似諸方也,又道如來秪自知。 一乘因果為宗 眾流截斷事如何?滴滴歸源不較多,踏遍十方香水海,靴頭幾處犯清波。 斷疑生信為用 逐浪隨波最可憐,明中有暗意偏玄,毘嵐吹散雲千朵,放出孤輪一夜圓。 無上醍醐為教相 分明一樣牛身味,轉變番番不借功,飽食會須脾力健,莫教傷卻小兒童。 序品第一 白毫舒照半提時,萬八東方蠟印泥,擬向文殊辯端的,重栽眼上兩莖眉(且道作麼生是全提?咄!逢人切忌錯舉)。 方便品第二 顰伸出窟威風別,象兔搏來同見血,誰知昔日金剛王,今日翻成繫驢橛? 譬喻品第三 門外何勞覓大車?錯將三界認為家,火光燒爛虛空也,誰解回頭叫阿爺? 信解品第四 客作從來非賤人,糞除未盡自迷津,卻憐五十餘年別,此日相逢覺倍親。 藥草喻品第五 地雨何曾有二心?根莖花果漫森森,四微終始元無別,莫向枝條大小尋。 授記品第六 體露金風樹葉凋,四人生死久同條,禹門無數金鱗躍,莫向澄波月影翹。 化城喻品第七 塵點劫前曾服毒,至今猶覺身麻木,彈指歸來較是遲,癡人還問西天竺。西天竺!化城實所誰家屋?錯認他方五百旬,窮年竟歲空勞碌。且問只今在什麼處?咄!看腳下。錯錯! 五百弟子受記品第八 成群作隊鍊饑寒,衣裏明珠煞欲穿,可惜而今醉臥客,再逢親友是何年? 授學無學人記品第九 大小都盧一網收,蝦蟆猶欲竄前流,饒他蟠結滄溟窟,依舊還吞呂望鉤。 法師品第十 大地從來依水輪,高原穿鑿莫辭辛,著衣坐臥尋常事,還道如來是別人。 見寶塔品第十一 古佛婆心事太多,土田三變意如何?雖然明得聲前句,不免重添浪上波。 提婆達多品第十二 碎身粉骨結成仇,不是怨家不聚頭,一粒寶珠光燦爛,南方又起未來愁。 持品第十三 此土他方波浪闊,長年柁手精神別,巨鰲一搭上鉤來,傍岸猶憐風力掣。 安樂行品第十四 護命靈丹只一丸,身經百戰朔風寒,明珠解髻親收得,幻網光中夢未殘。只今還有作夢者麼?可憐大唐國裏盡惺惺地。 從地涌出品第十五 慣作白拈難認覓,一般手段兩般刀,莫嫌子老父偏少,馬腹驢胎知幾遭? 如來壽量品第十六 莫言箇事無頭尾,特地勞他數剎塵,好藥但教諸子服,病除始睹劫前春。 分別功德品第十七 太空丈尺誰堪測?鵬徙依稀九萬程,昨夜眉毛偶饑急,誤將華藏煮盈鐺。 隨喜功德品第十八 摩尼雨寶正穰穰,半世饑虛此夜忘,莫怪邊城多旅夢,幾人曾嗅返魂香? 法師功德品第十九 無位真人六不收,放光動地轉生愁,離微語默閒家具,何處潮聲非海流? 常不輕菩薩品第二十 惡水澆人罪不輕,頓教平地死屍橫,獨悲未入阿鼻者,今日猶開鬼眼睛。 如來神力品第二十一 掀天揭地欲何為?箇事元無成與虧,認取指音并舌相,莫將黃葉誘嬰兒。 囑累品第二十二 年老情偏戀子孫,幾人能得起家門?殷勤記取靈山敕,鏤骨銘肌報此恩。 藥王菩薩本事品第二十三 然身然臂施中最,妙法何嘗隔苦功?歎息東施累西子,因噎廢飯還成風。伶俐漢,莫匆匆,經王收入無縫塔,萬別千差一路通。 妙音菩薩品第二十四 十界弘經讚妙音,色身普現去來今,溈山五字深深意,留與諸方作眼箴。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第二十五 自從證得圓通常,慣將生佛同又聚。藥珠身,毒天鼓,與樂會須先拔苦。聲聲只叫觀世音,何時識卻主中主?要識主翁也不難,路頭盡處須迴武,一番逗入無畏城,不消更問雲門普。 陀羅尼品第二十六 煙雨濛濛渡古村,夜深杌影似人形,天師一道靈符到,彈指扶桑已浴溟。 妙莊嚴王本事品第二十七 禍出私門事可哀,破家亡國未稱災,一回追憶山中日,愧殺從前滿面灰。 普賢菩薩勸發品第二十八 昨夜雷驚娑竭羅,頓令雨點如車軸,須臾浸沒梵王宮,數滴空勞首羅日,四法重敷萬古傳,塵塵剎剎燈相續。 藕益三頌 重刻三頌跋語 不信有教外別傳,是謗宗也;必謂教外果有別傳,是謗教也。捨此二途,畢竟作何折合?不見古人道:「恁麼也不得,不恁麼也不得,恁麼不恁麼總不得。」又云:「恁麼也得,不恁麼也得,恁麼不恁麼總得。」雖然如是,毫釐有差,天地懸隔。山衲甘墮無間,漫作三頌,未審是教外耶?是教內耶?別傳耶?非別傳耶?倘遇無眼人觀、無耳人聽,必有能辯之者。 甲申季春,藕益智旭識于普德講堂 #---------------------------------------------------------------------- #【經文資訊】嘉興大藏經(新文豐版) 第 20 冊 No. B095 蕅益三頌 #【版本記錄】發行日期:2023-12,最後更新:2023-11-08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 財團法人佛教電子佛典基金會(CBETA)依「嘉興大藏經(新文豐版)」所編輯 #【原始資料】CBETA 人工輸入(版本一),CBETA 人工輸入(版本二),黃金愛大德提供新式標點 #【其他事項】本資料庫可自由免費流通,詳細內容請參閱【財團法人佛教電子佛典基金會資料庫版權宣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