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 138 \[No. [125(49.10)](增壹31-52#49.10).[ag](agamaa#^aa49z10) ] 佛說十一想思念如來經 宋`[天竺〔-〕【三】]`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羅譯 聞如是: 一時,婆伽婆在羅閱城耆闍崛山中,與大比丘眾`[二=千二【三】]`二百五十人俱。爾時,世尊告諸比丘:「當以十一想思念如來,已思念當發慈心於如來所。云何為十一?戒意清淨(一`[4]也〔-〕【三】*`也)。威儀具足(二也)。諸根不錯(三也)。信意不亂(四也)。常有勇`[健=猛【三】]`健意(五也)。若更苦樂不以為憂(六也)。意不`[忘=妄【三】]`忘失(七也)。止觀現在前(八也)。三昧意無休息(九也)。智慧意無量(十也)。觀佛無厭足(十一也)。如是比丘當以此十一想思念如來,已思念如來,當發慈心於如來所,是謂比丘於比丘中修行念佛。彼比丘已修行念佛,於二果當求一果,於現法中得自在,成無餘阿那含。」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聞如是: 一時,婆伽婆在舍衛城祇樹給孤獨園。是時,世尊告諸比丘:「若慈心解脫,親近廣布,修行以辦,獲使起善具足,便當有十一報、十一果。云何為十一?臥安、覺安、不見惡夢、天護、人愛、非人所敬、不毒、不兵、水火不喪、亦不加刑、身壞命終生善處梵天上。於諸善法速得捷疾,`[智〔-〕【三】]`智能盡有漏行。比丘!慈心解脫,親近廣布,修行以辦,以獲`[便=使【元明】]`便`[起=赴【宋】]`起善具足,當有此十一法。是故,諸比丘!當求方便慈心解脫,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佛說〔-〕【宋元】]`佛說十一想思念如來經 #---------------------------------------------------------------------- #【經文資訊】大正新脩大藏經 第 2 冊 No. 138 佛說十一想思念如來經 #【版本記錄】發行日期:2023-12,最後更新:2022-10-12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 財團法人佛教電子佛典基金會(CBETA)依「大正新脩大藏經」所編輯 #【原始資料】蕭鎮國大德提供/張文明大德二校,維習安大德提供之高麗藏 CD 經文,北美某大德提供,法雨道場提供新式標點 #【其他事項】本資料庫可自由免費流通,詳細內容請參閱【財團法人佛教電子佛典基金會資料庫版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