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 217 佛說譬喻經 `[大〔-〕【三】]`大唐三藏法師義淨`[譯=奉詔譯【三】]`譯 如是我聞: 一時薄伽梵,在室羅`[伐=筏【明】]`伐城逝多林給孤獨園。爾時世尊於大眾中,告勝光王曰:「大王!我今為王略說譬喻,諸有生死味著過患,王今諦聽!善思念之。乃往過去,於無量劫,時有一人,遊於曠野,為惡象所逐,怖走無依,見一空井,傍有樹根,即尋根下,潛身井中。有黑白二鼠,互齧樹根;於井四邊有四毒蛇,欲螫其人;下有毒龍。心畏龍蛇,恐樹根斷。樹`[根=有【三】]`根蜂蜜,五滴墮口,樹搖蜂散,下螫斯人,野火復來,燒然此樹。」 王曰:「是人云何受無量苦貪彼少味?」 爾時世尊告言:「大王!曠野者喻於無明長夜曠遠,言彼人者喻於異生,象喻無常,井喻生死,險岸樹根喻命,黑白二鼠以喻晝夜,齧樹根者喻念念滅,其四毒蛇喻於四大,蜜喻五欲,蜂喻邪思,火喻老病,毒龍喻死。是故大王!當知生老病死,甚可怖畏,常應思念,勿被五欲之所吞迫。」 爾時世尊重說頌曰: 「曠野無明路,  人走喻凡夫, 大象比無常,  井喻生死岸; 樹根喻於命,  二鼠晝夜同, 齧根念念衰,  四蛇同四大; 蜜滴喻五欲,  蜂`[螫=蛇【明】]`螫比邪思, 火同於老病,  毒龍方死苦。 智者觀斯事,  `[象=急【明】]`象可厭生津, 五欲心無著,  方名解脫人。 鎮處無明海,  常`[為死王=被死生【明】]`為死王驅, 寧知戀聲色,  不樂離凡夫。」 爾時勝光大王聞佛為說生死過患,得未曾有,深生厭離,合掌恭敬,一心瞻仰,白佛言:「世尊!如來大慈,為說如是微妙法義,我今頂戴。」 佛言:「善哉,善哉!大王!當如說行,勿為放逸。」 時勝光王及諸`[大=天【明】]`大眾,皆悉歡喜,信受奉行。 佛說譬喻經 #---------------------------------------------------------------------- #【經文資訊】大正新脩大藏經 第 4 冊 No. 217 譬喻經 #【版本記錄】發行日期:2023-12,最後更新:2022-10-12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 財團法人佛教電子佛典基金會(CBETA)依「大正新脩大藏經」所編輯 #【原始資料】蕭鎮國大德提供,維習安大德提供之高麗藏 CD 經文,北美某大德提供,法雨道場提供新式標點,張革豐大德提供新式標點重校 #【其他事項】本資料庫可自由免費流通,詳細內容請參閱【財團法人佛教電子佛典基金會資料庫版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