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 424 \[No. 423] `[~Fragment of Khotanese, Leumann "Buddhistische Literatur, 1. (Kunde deo Morgenlāndes, XV.2)]`佛說大集會正法經卷第一 `[17]西=宋西【明】*`西天`[18]譯經〔-〕【明】*`譯經三藏朝奉大夫試鴻臚卿傳法大師`[19]臣〔-〕【明】*`臣施護奉 詔譯 如是我聞: 一時,佛在王舍城鷲峯山中,與大苾芻眾萬二千人俱,尊者阿惹憍陳如、尊者摩訶目乾連、尊者舍利子、尊者摩訶迦葉、尊者思勝、尊者羅睺羅、尊者善`[容=客【三宮】]`容、尊者賢護、尊者賢吉祥、尊者`[月=日【三宮】]`月吉祥、尊者大勢至、尊者滿慈子、尊者善吉、尊者哩嚩諦、尊者栴檀軍,如是等皆大阿羅漢。 是時,有菩薩摩訶薩,其名曰:慈氏菩薩摩訶薩、普勇菩薩摩訶薩、童子吉祥菩薩摩訶薩、童子住菩薩摩訶薩、童子賢菩薩摩訶薩、無所減菩薩摩訶薩、妙吉祥菩薩摩訶薩、普賢菩薩摩訶薩、善現菩薩摩訶薩、金剛軍菩薩摩訶薩、藥王軍菩薩摩訶薩,如是等六萬二千菩薩摩訶薩眾。 復有,最勝樹王天子、賢天子、善賢天子、法愛天子、栴檀藏天子、香住天子、栴檀香天子,如是等一萬二千天子眾。復有,妙身天女、極信天女、自在主天女、吉祥目天女、世吉祥天女、大世主天女、大力天女、妙臂天女,如是等八千天女眾。 復有,優鉢羅龍王、伊羅鉢怛囉龍王、底民`[誐【麗】,議【大】(cf. K40n1412_p0047c17; TW13n0424_p0977a05)]`誐隸龍王、勝器龍王、最上器龍王、妙喜龍王、妙枝龍王、象頭龍王,如是等八千龍王眾俱來集會。 到佛所已,咸各頭面,禮世尊足,右繞三匝,退坐一面。是時,世尊默然而住。 爾時,會中有菩薩摩訶薩,名曰普勇,即從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世尊!此會菩薩及諸聲聞、天人眾等悉皆來集,樂欲聽佛宣說妙法。此諸大眾咸一諦觀如來、應供、正等正覺殊善色相,樂入佛法,以樂法心觀佛相故,久修習者即能遠離一切障染,初修習者即發無上修善法心,不復暫起諸不善想。」作是白已。 爾時,佛告普勇菩薩言:「我有正法名大集會,於閻浮提廣大流布,若有眾生暫得聞者,是人設有五逆重罪皆得銷滅,不復退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普勇!於汝意云何?汝謂是人得聞法者,所獲福聚與一佛等?」 普勇菩薩白佛言:「如是。世尊!」 佛言:「普勇!汝莫作是見,作是見者非真實見。」 普勇`[菩=普【明】]`菩薩復白佛言:「世尊!當云何見,即知是人真實福聚?」佛言:「普勇!彼聞法者所獲福聚,與殑伽沙數量如來、應供、正等正覺所有福聚等無有異。又復,普勇!若有聞是正法者,一切皆住不退轉地,即得一切如來常所觀察,一切如來常現在前,降伏魔軍圓滿善法,是人即能於生滅理皆悉了知,一切皆得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爾時,會中諸菩薩眾,從座而起俱白佛言:「世尊!如一佛福聚,其量幾何?」 佛言:「諸善男子!汝等諦聽。一佛福聚所有數量,譬如有人竭大海水盡灑閻浮,於此水中`[唯=惟【明】]`唯取一渧,作一殑伽河沙數量,如是一渧而復一渧,窮大海水一一渧成一殑伽河,此一一河滿中沙數,盡為菩薩皆住十地,彼諸菩薩所有福聚寧為多不?」 諸菩薩眾俱白佛言:「甚多。世尊!」 佛言:「諸善男子!一佛福聚復多於彼,有聞法者轉倍是數。又復,諸善男子!若有眾生於後末世,聞是正法生信解心,所獲福聚轉增於彼,無量無邊不可稱計。」 爾時,普勇菩薩復從座起而白佛言:「世尊!諸有眾生樂求法者,當云何求?」 佛言:「普勇!諸求法者略有二種:一者於一切眾生起平等心,二者如所聞法為眾生說。」 普勇菩薩白佛言:「世尊!如所聞法,又復云何為眾生說?」 佛言:「普勇!亦有二種:一者以所聞法迴向菩提;二者於大乘法愛樂趣求,而復長時,心無懈退。若能如是為眾生說,是得名為真求法者。」 爾時,會中諸天子、天女眾,各從座起住立佛前,合掌向佛而白佛言:「世尊!我等深心樂求正法,如佛世尊大慈大悲,能滿一切眾生心願,願為我等廣分別說。」 爾時,世尊即於會中,放大希有淨妙光明,普照大眾。是時,普勇菩薩白佛言:「世尊!以何因緣放是光明?」 佛告普勇菩薩言:「汝今當知,今此會中有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於佛世尊生難遭想,尊重恭敬勸請說法,以是因緣放斯光明。」 普勇菩薩復白佛言:「世尊!諸有眾生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云何修習而能成就?」 佛言:「善哉善哉!汝大勇猛,於大眾中能以此義問佛世尊,利益一切疾成佛道,汝今亦能以此善根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如汝所問,今為汝說,汝當諦聽。我念往昔過阿僧祇劫,有佛出世,號寶吉祥如來、應供、正等正覺、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我於彼時為摩拏嚩迦,令諸眾生安住佛智。忽於一時見一鹿王受諸苦惱,我於是時竊作是念:『云何當能代此鹿王而受諸苦?』復自思惟:『一切眾生輪轉三界未離苦者,皆亦如是。』即發願言:『願我當來得成佛已,一切眾生離諸苦惱,生我佛剎,安住佛智。』普勇!我以如是善根大願力故,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爾時,普勇菩薩聞是說已,復白佛言:「世尊!彼佛世時,眾生壽量,其數幾何?」 佛言:「眾生壽量滿八十劫。」 普勇菩薩又復問言:「以何劫量而登彼壽?」 佛言普勇:「彼劫量者,譬如有人造一大城,廣`[十二=二十【明】]`十二由旬、高三由旬,於彼城中置以胡麻,悉皆充滿。忽有一人百年一來,取一胡麻而擲於外,如是一來一擲,乃至胡麻擲盡城亦破壞,此劫數量亦復未盡。又復,譬如有一大山,廣二十五由旬、高十二由旬,有長壽天,百年一來一坐其上,以憍尸迦衣拂其山石,如是一來一拂,乃至彼山拂盡,其劫數量亦復未盡。普勇!如是名為劫量。」 是時,普勇菩薩又白佛言:「世尊!若人以一善根迴向菩提獲大福聚,得壽命八十劫,何況有人於佛深妙法中廣大修習,其所得福不可稱計。」 佛言普勇:「若有眾生得聞是大集會正法者,所獲壽命八萬四千劫,何況更能於此正法書寫、讀誦,彼獲福聚,轉倍於前,不可等比。又復,普勇!若人聞此正法,起淨信心恭敬尊重,是人九十五劫得宿命智,六萬劫為轉輪王,為一切人之所尊重悉皆愛敬,不為刀杖、毒藥所能侵害,臨命終時有九十五俱胝佛面現其前,安慰彼人,作是告言:『勿生怖畏,汝先已聞大集會正法,有大福聚。』是時,彼九十五俱胝佛皆為授記,一一來生我佛剎中,何況以此正法,令盡有情界廣大流布皆悉得聞。」 普勇菩薩復白佛言:「世尊!我今於此大集會正法,樂欲聽受心無厭足。」 佛言:「善哉善哉!非唯汝心樂法無厭,我於此法喜大宣說,亦復無厭,何況諸凡夫類,於此正法起厭足心?又復,普勇!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於此正法深生信樂,是人於千劫中不壞正信,五千劫中不墮惡趣,萬二千劫中遠離愚癡,八千劫中不生邊地,二萬劫中勇猛布施,二萬五千劫中常生天界,二萬五千劫中常行梵行,四萬劫中遠離眷屬之所癡縛、不為煩惱所能昏蔽,五萬劫中受持正法,六萬五千劫中安住正念。普勇!彼善男子、善女人,更不復起作罪業心,一切魔怨不能侵害,在在所生不處胎藏。又復有人於此正法聽受讀誦,是人八萬劫中得聞持具足,於千劫中離殺生業,九萬九千劫中離妄語業,一萬三千劫中離兩舌業。普勇當知,以是事故,此大正法不可得遇,至於名字亦不可得聞。」 爾時,普勇菩薩摩訶薩益加恭敬,右膝著地,禮世尊足,前白佛言:「世尊!若有人於此正法生輕謗者,是人得幾所罪?」 佛言:「甚多。」 普勇菩薩復白佛言:「彼所獲罪其數幾何?」 佛言:「普勇!若人於十二殑伽沙數諸佛所,起大惡心其罪尚輕,若於是正法起輕謗心者,其所獲罪甚多於彼。何以故?普勇!若人於彼正法起輕謗者,是即發起破大乘心,以煩惱火而自焚燒。」 普勇菩薩復白佛言:「世尊!一切眾生業習所纏,輪轉生死不能解脫。」 佛言普勇:「如是如是!譬如有人,自斷其頭。時有一人,持以良藥,所謂摩叱迦良藥、虞尼那嚩良藥、竭哩多嚩良藥、帶梨那嚩良藥,如是等良藥塗所斷頭。普勇!於汝意云何?汝謂是人還活其命不?」 普勇菩薩白佛言:「不也。世尊!是人雖塗良藥,其何能活?」 「普勇!彼輪轉者亦復如是。 「復次,普勇!譬如一時,有二丈夫,各持利刀,互欲害命,以力相敵故,俱不能害,唯致瘡損苦痛亦甚。時忽有人持以良藥,為塗其上,其瘡即愈。彼二丈夫既得愈已,憶念往苦互相謂言:『我等從今,不復更起相殺害心。』普勇!諸有智者亦復如是,雖復造業,即能追悔,而於正法不生棄背,如是漸能趣向一切離生死法。 「復次,普勇!如世間人捨壽報已,雖有父母憂惱、啼泣,而更不能為依為怙。彼凡夫類不能自利,亦不利他,不造善業亦復如是,臨命終時無所依怙,略有二種:一者,自造諸不善業,復勸他作;二者,於佛正法起輕謗心。」 普勇菩薩復白佛言:「世尊!若有於佛正法生輕謗心者,是人命終當墮何處?」 佛言普勇:「彼謗法者,命終已後,當墮地獄受大苦惱,所謂大可怖地獄、眾合地獄、炎熱地獄、極炎熱地獄、黑繩地獄、阿鼻地獄、嚕摩訶哩沙地獄、呼呼尾地獄,如是等八大地獄中,一一地獄受一劫苦。」 普勇菩薩復白佛言:「甚苦。世尊!我今於此不忍聽聞。」 爾時,世尊即為普勇菩薩說伽陀曰: 「我所說地獄,  汝怖不忍聞, 彼地獄苦惱,  眾生業自造。 若作諸善業,  定獲安樂果, 作諸不善者,  必得苦惱報。 生苦與死苦,  憂苦等纏縛, 不造諸樂因,  愚人常苦惱。 智者得安樂,  信樂大乘法, 念佛最上智,  永不墮惡趣。 普勇汝當知,  前前世業感, 少種一善因,  定獲廣大果。 如世種增長,  百穀皆無失, 善因生佛剎,  獲果亦如是。 智者修善法,  遠離諸苦因, 彼成眾德本,  獲最上安樂。 若能平等施,  善法一毫量, 於八萬劫中,  獲廣大財富。 在在所生處,  常念行布施, 以施三寶故,  展轉報無盡。」 爾時,普勇菩薩聞佛說是伽陀已,即白佛言:「世尊!云何於此大集會正法乃能了知,而得聽受?」 佛言普勇:「若人於十二殑伽沙數如來、應供、正等正覺所圓滿善根,即得聽聞此大集會正法。」 普勇菩薩復白佛言:「世尊!云何能得如是善根圓滿?」 佛言普勇:「若能於一切如來平等知見,是即善根圓滿。」 普勇復言:「云何能於一切如來平等知見?」 佛言:「若於法師尊重恭敬,是即能於一切如來平等知見。」普勇又言:「而復云何於法師尊重恭敬?」 佛言:「若人於出世道發趣向心,是即於法師所尊重恭敬。普勇!如是等皆能圓滿善根。」 佛言普勇:「此大集會正法,有大功德,利益一切,若人能聽受、書寫、讀誦者,是人獲大福聚不可稱計。普勇!正使四方一一方各有十二殑伽沙數如來、應供、正等正覺,皆住十二劫,說此大集會正法,聽受功德而不能盡。又復四方各有如上殑伽沙數如來、應供、正等正覺,皆住如上劫,說此書寫功德,亦不能盡。又復四方各有如上殑伽沙數如來、應供、正等正覺,皆住如上劫,說此讀誦功德,亦復不盡。」 普勇菩薩白佛言:「世尊!願佛略說讀誦福聚,其數幾何?」 爾時,世尊即說伽陀曰: 「若人能讀誦,  一四句偈者, 彼所獲福聚,  與彼八十四, 殑伽沙數佛,  福聚等無異。 何況能一心,  安住於正法, 彼福聚無盡。  諸佛出於世, 宣說無邊法,  而實難得值。」 爾時,有十八俱胝尼乾陀眾來詣佛所,咸入會中,各坐一面,作如是言:「瞿曇!我等勝汝!」如是三復皆作是言:「我等勝汝!」 是時,佛告諸尼乾陀眾言:「唯佛如來得真勝名,於一切處無能勝者。」 尼乾陀言:「汝一瞿曇,云何得勝?」 佛言:「若汝尼乾陀定計勝者,是顛倒見、非真實見。汝等以何為勝?恣汝等說。」是時,尼乾陀眾咸一默然,互竊相視。 佛言:「汝等當知,唯佛世尊,於一切眾生,若已入佛慧、若未入佛慧,利根、鈍根,咸使得度,平等利益無有差別,是可名為無能勝者。汝善思惟,於自身心諸苦所逼,尚不能知,云何而能於此稱勝?我今示汝諸佛微妙廣大正法。」 諸尼乾陀眾聞佛是言已,忽大瞋恚生不信心。是時,帝釋天主居善法堂,以天眼見,即持金剛杵來入會中,而欲破壞。諸尼乾陀眾咸皆驚怖,生大憂惱,啼泣良久。即時,世尊於大眾中隱身不現,諸尼乾陀眾於佛世尊方生瞻仰,忽不見佛,轉增憂苦,即說伽陀曰: 「譬如人獨處,  空寂曠野中, 無父復無母,  恐畏無救者。 如江河無水,  游魚無所依, 樹木皆摧折,  飛禽無所止。 我等今怖畏,  苦惱亦如是, 不見佛世尊,  誰為救護者。」 是時,諸尼乾陀眾說是伽陀已,欲從座起,彼二膝輪適按地時,其所按地,忽發大聲,普震一切人天大眾。諸尼乾陀咸作是念:「如來最勝二足尊者,唯願慈悲,救度我等。」 爾時,世尊即時現身還復本座,告普勇菩薩言:「汝可為諸尼乾陀眾說法化度。」 普勇菩薩白佛言:「不也。世尊!譬如須彌山王殊妙高顯,有小黑山而居其側,云何可言相與等比?今佛世尊居大眾中,遣我說法亦復如是。」 佛言:「止!止!善男子!如來方便善巧,於十方世界隨所說者,皆是如來慈悲願力之所建立。此諸尼乾陀等欣樂於我,我當為說無上法要。普勇!汝今可往十方世界,親近諸佛宣揚法化。」 普勇菩薩白佛言:「世尊!我神通力而甚微小,非佛大慈假我神力,終不能行。」 佛言普勇:「汝今以自通力及佛神力,如是可往。」普勇菩薩承佛聖旨,即從座起繞佛三匝,忽於會中隱身不現。 爾時,世尊告諸尼乾陀眾言:「汝等當知,所謂生為大苦,由生苦故,起諸怖畏,謂生有病怖;有病怖故,而有老怖;有老怖故,即有死怖。生何緣怖?謂為眾苦之所逼故。以生為因,即有諸怖;生法若無,怖從何起?由是即有囉惹難怖、陬囉難怖、惡毒難怖、火難怖、水難怖、風難怖,乃至雷雹等難怖,及自作諸不善業怖。如是等怖,因生而有;若了生法,即離諸怖。」 是時,世尊為諸尼乾陀眾略說是怖畏法已,時諸尼乾陀眾廓然開悟,悔過自責,俱白佛言:「世尊!我等愚癡,起不正見,背真實道,違佛正法,深為過咎,願佛慈悲攝受我等。」作是言已,時十八俱胝尼乾陀眾,俱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即時為十八俱胝大菩薩眾,一一皆得圓滿十地,乃以神通力各現種種神變,及現種種身:佛身、菩薩身、緣覺身、聲聞身,乃至天人、龍、神、一切趣類等身已,復各自變寶蓮華座,等分其半於佛左右,禮佛足已,各坐其座。 佛說大集會正法經卷第一 佛說大集會正法經卷第二 西天譯經三藏朝奉大夫試鴻臚卿傳法大師臣施護奉 詔譯 `[(爾時…我即)二百八十字=(爾時世尊…勇施行亦)卷第三首文二百七十九字【三宮】]`爾時,世尊化諸尼乾陀眾已,即以方便善巧善說法,心住三摩呬多,舒金色臂經七晝夜,乃至普勇菩薩遊十方世界廣作佛事已,來還此土。 是時,普勇菩薩從彼蓮華上佛剎,譬如力士屈伸臂頃,到於佛前,禮佛足已,右繞三匝,住立一面。 是時,世尊出三摩呬多已,普勇菩薩前白佛言:「世尊!我承佛旨往彼十方世界,以自神通力,過九十九千俱胝佛剎,以佛神通力,又過百千俱胝佛剎,乃至最後到下方蓮華上世界。其中過八千俱胝佛剎,見彼諸佛現大神通;又過九十二千俱胝佛剎,見諸如來現為眾生說深妙法。又過八十千俱胝佛剎,於一時中,見八十千俱胝如來、應供、正等正覺出現於世,我時於彼一一佛前恭敬供養。又過三十九俱胝佛剎,見三十九千俱胝菩薩摩訶薩同時出現,皆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我即於彼初成道者,如是等如來、應供、正等正覺所,一一恭敬禮拜供養已,即復以自神通力隱身不現。又過六十俱胝佛剎,見諸如來一一恭敬。又過百俱胝佛剎,見彼諸佛入般涅槃,我時還復一一於彼恭敬供養。從是復過九十五佛剎,知彼如來皆久滅度,所有正法將欲滅壞。我於是時竊自思惟:『此佛正法將欲滅壞、深為大苦。』作是念已,生大悲愍。是時復有欲色界天人、龍神、夜叉等皆大憂惱。又見其中有一佛剎,彼佛正法久已滅盡,劫火熾然從四面起,乃至大地、須彌山王、大海、江河、一切樹木,皆悉已焚,無所依止,唯一空界,蕩然無際。 「過是剎已即到下方,於一世界,見百千俱胝如來各坐寶蓮華座,又見四方亦復如是,彼等諸佛各各現為一切眾生說法化度。世尊!我既到彼佛剎已,即作是念:『今此佛剎名字何等?』彼有一佛而告我言:『善男子!今此佛剎名蓮華上。』我時即問:『化主世尊,其名若何?』彼佛答言:『名蓮華藏如來、應供、正等正覺。』我於爾時,`[普【麗】,善【大】(cf. K40n1412_p0053a03)]`普皆作禮,一心恭敬,作是白言:『我今見此百千俱胝那庾多佛,一一皆處寶蓮華座,而復不知何者即名蓮華藏佛,唯願示我化主世尊。』時,彼蓮華藏如來於多佛中發是告言:『善男子!蓮華藏佛即我身是。』作是言已,彼諸佛等而各忽然隱如來身、現菩薩相。我當是時唯見化主蓮華藏如來,一佛世尊居大眾中,相好威神,無能勝者。即以頭面,作禮恭敬。是時,彼佛指蓮華座而謂我言:『善男子!可就此座。』 「我於爾時既就座已,即見彼佛,於其左右復有無量寶蓮華座,殊妙莊嚴甚為希有,忽作是念:『如是等座云何皆空無能登者?』乃問彼佛。而答我言:『善男子!如此等座,皆是不可思議上妙功德之所建立,非少善根所能成就,若人於佛法分有未入者,尚不能見,況復能登?』我時又問世尊:『當種何善根,於此等座而乃得昇?』彼佛答言:『善男子!若有人能於此大集會正法暫聽受者,以是善根得昇此座,何況更能書寫、讀誦、常所修習。善男子!汝於過去無量劫來,已能受持如是大集會正法,若不以是善根力故,我此佛剎亦未能到,況復得見此座而欲昇耶?』彼佛作是言已,我即白言:『如是如是!世尊。』我復又問彼佛:『此大集會正法有幾所功德,而能生諸善法?』 「爾時,彼蓮華藏如來,亦放希有淨妙光明,普照佛會已而謂我言:『善男子!汝大菩薩得大勢力智慧無礙,能於一切諸佛剎土,為諸眾生稱揚佛事,汝先已曾問彼娑婆世界釋迦如來,今以是法還復問我,我當為汝亦分別說,譬如有人於四大洲置以胡麻悉皆充滿,如是相合都為一聚,是為多不?』我即答言:『甚多。世尊!』時彼佛言:『假使有人,取一胡麻置於他處,如是從一至一欲知其數。善男子!於汝意云何?是人可能知其數不?』我復答言:『不也。世尊!是人雖竭其力經於多劫,終不能知如是數量。』彼佛又言:『善男子!此大集會正法,所有福聚亦復如是,非算數譬喻之所能知,正使如上所說數量,一一皆是諸佛如來,復經俱胝那庾多劫稱量讚歎此大正法,聽受功德亦不能盡,何況有人書寫讀誦,其福甚多。』 「我復又問:『若書寫者得幾所福?願佛略說。』時,彼佛言:『善男子!譬如三千大千世界所有草木叢林,盡取斷為一指節量,一一量數皆是轉輪聖王;又如三千大千世界,所有土石盡碎微塵,一一塵數皆是轉輪聖王,如是等所有福聚,若算師等欲知其數,汝謂是人知其數不?』我時答言:『不也。世尊!如是福聚,雖算師等亦不能知。』彼佛又言:『若有書寫此大集會正法者,所獲福聚亦復如是,復多於彼,算數譬喻所不能知。但能於此正法書寫一字,是人所獲福聚已勝於彼;況復有人,於此正法受持一四句偈,是人功德不可稱計,一切寶藏常所出現,一切煩惱皆得銷滅,一切法炬光明普照,一切天魔無能勝者,一切菩薩盡所觀察一切法門皆悉能入。』彼佛作是說已,我即白言:『世尊!若有眾生,能於如是大集會正法修正行者,乃得名為最上梵行,而彼梵行即如來行,若勤修習無間斷者,是人即得百佛如來於晝夜中常現在前,若見如來即入佛剎,`[入=人【宋】]`入佛剎已,一切法藏皆能了知。』 「我於爾時作是言已,彼蓮華藏佛又告我言:『善男子!諸佛如來時一出現,若得遇者,是亦為難,說此正法,復甚為難,得聞持者,轉復甚難。何以故?若有聞此正法者,是人於六十萬六千八十劫中,或得宿命智,或為轉輪王、帝釋、淨光天、大梵世主等,能不壞正信,不墮諸惡趣,不生阿修羅,無刀杖鬪諍,又復遠離愚癡得大智慧,相好端嚴,猶如諸佛,一一色相等無有異,不為眷屬癡惱所纏,常離病苦,常得天眼,不為那誐,不生瞋恚,又常遠離一切貧窶,為銅輪王受大快樂,諸根圓滿忍辱具足,乃至臨命終時,正念現前心不顛倒。即時,東方有十二殑伽沙數佛面現其前,南方有二十殑伽沙數佛,西方有二十五殑伽沙數佛,北方有八十殑伽沙數佛,上方有九十千俱胝佛,下方有百俱胝佛,如是等諸佛皆為現前,安慰其人,咸作是言:「汝善男子!勿生怖畏,汝先已能有大功德而為依怙,汝今見此百千俱胝那庾多殑伽沙數佛世尊不?」彼答言:「見。」時諸佛言:「善男子!此諸如來,以汝功德力故,俱來至此。」彼人復言:「我今以何善根力故,而獲如是?」彼諸佛言:「以汝久聞大集會正法大善根力。」彼人又言:「如我一人得聞正法,尚獲如是無量功德,何況能令盡有情界普得聞知。」』 「時,蓮華藏如來廣說彼臨命終人見諸佛已,又告我言:『善男子!若人得聞此大正法一四句偈者,與彼供養十三殑伽沙數如來、應供、正等正覺所獲福聚等無有異。又若有人得聞此大集會正法者,所有福聚,譬如遍滿三千大千世界悉置胡麻,是等麻量一一皆是轉輪聖王。假使有人,以諸珍寶各行布施如是輪王,所獲福聚,不如唯施一須陀洹;若施一須陀洹,不如施彼遍滿三千大千世界如前數量須陀洹;若施如是須陀洹,不如施一斯陀含;若施一斯陀含,不如施彼遍滿三千大千世界如前數量斯陀含;若施如是斯陀含,不如施一阿那含;若施一阿那含,不如施彼遍滿三千大千世界如前數量阿那含;若施如是阿那含,不如施一阿羅漢;若施一阿羅漢,不如施彼遍滿三千大千世界如前數量阿羅漢;若施如是阿羅漢,不如施一緣覺;若施一緣覺,不如施彼遍滿三千大千世界如前數量所有緣覺;若施如是緣覺,不如施一菩薩;若施一菩薩,不如施彼遍滿三千大千世界如前數量所有菩薩;若施如是菩薩,不如於一如來發淨信心布施供養;若於一如來信心供養,不如於彼遍滿三千大千世界如前數量一切如來信心供養;雖於如是一切如來信心供養,不如有人於此大集會正法暫得聞持,所獲福聚倍多於彼,何況更能書寫讀誦,如是功德不可稱計。』 「是時,彼佛又告我言:『善男子!汝可於此正法,發淨信心,宣揚流布。諸凡夫類於此正法,不能得聞,設有聞者生疑不信,如何能入此大法聚?譬如有人入於大海,而欲盡見其水邊際,汝謂是人而能見不?』我即答言:『不也。世尊!』『又如有人臨於大海,以手勺水欲盡枯涸。汝謂是人而能成不?』我復答言:『不也。世尊!是等愚人,雖於海水欲知邊際、欲盡枯涸,終不能就,徒自疲勞,深為大失。』時彼佛言:『諸凡夫類亦復如是,於此正法不能聽受,於生死海妄生顛倒增長愚癡,深為`[太=大【三宮】]`太失。是人雖經百千俱胝那庾多如來、應供、正等正覺出現於世,不種善根,不得見佛,不聞是法,不為諸佛之所護念。若有智者,能於百千俱胝那庾多佛所發淨信心,見彼諸佛生大歡喜,乃從諸佛得聞是法,聞是法已,即如實知,不生輕謗,是人得大善利,即為諸佛共所護念。若人於此正法,能聽受書寫一四句偈者,是人當生過九十五千俱胝佛剎已,得`[生=上【宋】,至【元明】]`生極樂世界`[見【麗】,[-]【大】(cf. K40n1412_p0055a22)]`見佛聞法,壽命八萬四千劫。』 「彼蓮華藏佛復告我言:『若人於五逆罪,或自所作,或教他作,或見聞隨喜,是人當受五無間苦;若有得聞此大集會正法一四句偈,即得銷滅如是等業。』是時,彼佛即復為我宣說伽陀: 「『汝今聽我說,  聞此經功德, 往劫有一人,  具造五種業, 謂殺父害母,  破和合僧伽, 毀菩薩三昧,  壞如來正智。 彼人作是罪,  後即生追悔, 憂惱復啼泣,  心生如是念: 「我造眾惡業,  非`[唯=惟【明】]`唯壞此身, 後世及多劫,  其身皆破壞。 從苦生於苦,  苦受轉復深, 遠離眾善友,  為世所輕誚。 世出世間法,  我悉皆已焚, 無量劫善因,  破壞不增長。 如世間舍宇,  眾彩所莊嚴, 而忽為火焚,  人皆絕愛樂。 我作罪亦然,  此世與他世, 為業火所焚,  自他非愛樂。 在在世所生,  人譏罵捶打, 常貧困飢渴,  苦惱眾所侵。 如是等報應,  非別因所感, 皆從五業生,  不善果無失。 我今苦既然,  誰為救護者? 親友力不能,  一切無依止。」 復作是思惟:  「我不如今時, 往彼高山頂,  墜身終此命。 免增長惡業,  轉生於苦惱, 此世及他世,  為惡業所壞。 內既無依怙,  身外亦復然, 現為過失因,  當受極惡報。」 彼作是念已,  而復自啼泣。 即時虛空中,  有天人告言: 「悲哉!汝愚癡,  心生諸苦惱, 無歸復無救,  汝自作五業, 殺父害母等,  苦惱今自受, 何故作是思,  欲高山殞命? 我今勸於汝,  勿起愚癡見, 但生悔過心,  何須損身命! 貪瞋癡三毒,  從汝心所生, 惡趣中苦惱,  無由得免離。 雖欲絕身命,  不得名精進, 此處命速盡,  後惡報速生。 汝今聽我言,  為汝設方便, 佛菩薩聖道,  汝未能趣向。 今可往一山,  仙人修行處, 汝當親敬禮,  彼能為救護。 有最勝方便,  謂上妙正法, 能離諸怖畏,  銷除極惡業。」 彼人於是時,  聞空中言已, 即詣於山中,  仙人修行處。 到已見一仙,  即時頭面禮, 合掌白是言:  「願仙救護我, 我怖畏苦惱,  造極重五業, 必墮於惡趣。  云何得免離? 我於晝夜中,  飲食及坐臥, 常憂生苦惱,  暫時無少樂。 我今於仙人,  生信心尊重, 如我所問者,  願仙為我說。 我造眾惡業,  如何得銷滅?」 時彼仙答言:  「汝問我當說。」 是時彼仙人,  食已濯手足, 即跏趺而坐,  聽彼親自首。 彼人時右繞,  禮仙而退坐, 白言我愚癡,  殺父及害母。 破和合僧伽,  毀菩薩三昧, 壞如來正智,  造此五種業。 彼仙聞是說,  即時而謂言: 「汝實不善人,  作如此等罪。」 彼人聞仙言,  又復生憂惱, 恐畏無所救,  必當墮惡趣。 是時從座起,  禮彼仙人足, 轉復生恭敬,  作如是白言: 「仙人悲念我,  極重惡業者, 疑惑苦惱深,  唯願作依怙。 我雖如是悔,  無出離方便, 仙人大慈悲,  令我罪銷滅。」 仙聞是說已,  安慰彼人言: 「汝今勿怖畏,  我能為救護, 一心開導汝,  令汝離眾苦, 得重罪`[銷=消【明】]`銷滅,  我即是所歸。 佛有妙法門,  名為大集會, 是最上方便,  汝昔曾聞不?」 彼人答仙言:  「我昔未曾聞。」 仙人復告言:  「哀哉罪業者, 如人火已焚,  誰當為說法? 我今以悲心,  示汝微妙法, 汝今當善聽。  我念往昔時, 過無量無邊,  阿僧祇數劫。 時有一囉惹,  無垢月為名, 眷屬甚熾盛,  以正法治世。 囉惹於一時,  而生育一子, 即令召相師,  觀彼善惡相。 乃問相師言:  『今我此一子, 為善為惡相,  汝觀當云何?』 相師前白言:  『怪哉此一子! 如我所觀者,  其相極不善!』 囉惹復謂言:  『不善相云何? 如汝所觀相,  諦實為我說。』 相師作是白:  『此子至七歲, 當起癡害心,  斷於父母命。』 囉惹復告言:  『其相雖如是, 寧棄我身命,  此子終不壞, 我若棄是者,  當不復人趣。』 即令諸眷屬,  善養育我子, 其後彼童子,  不久漸長大。 是時無垢月,  憶彼相師言, 即生如是念:  『今我業恐至, 有何所悋惜!』  既作是念已, 乃勅令童子,  汝今繼我位。 復謂童子言:  『汝今當諦聽, 今我此境界,  廣大復殊異, 如日月照世,  富貴而自在。 今我此提舍,  悉當付於汝, 我於此境中,  不復為所有。』 時諸臣僕等,  忽聞是事已, 來詣無垢月,  咸作是白言: 『我尊今何故?  棄捨於境界, 其事知云何?  願尊為我說。』 無垢月答言:  『汝等今當知, 付提舍與子,  亦非無因緣。 我念於往昔,  囉惹名蓮華, 境界甚廣大,  自在而富貴。 而彼於一時,  亦生於一子, 其年漸長大,  即害其父母。 我今若不以,  此提舍與子, 當如彼蓮華,  受無量苦惱。 我常自思惟,  不應生後悔, 以是因緣故,  我今當付彼。』」 是時彼仙人,  為造五業者, 說是因緣已,  復告彼人言: 「汝今造五業,  極重過於彼, 我生悲愍心,  為汝設方便。 汝可詣佛所,  聽大集會法, 若得聽受者,  罪業皆銷滅。 所有煩惱障,  悉皆得無礙, 以聞正法故,  免墮於惡趣。 若人能一心,  聽大集會法, 一四句偈者,  獲無量福聚。 滅五逆重罪,  得廣大果報, 一切諸蓋纏,  剎那能解脫。」 時彼造業人,  聞仙所言已, 即合掌恭敬,  一心頭面禮。 作如是讚言:  「善哉!善知識! 能引示於我,  大集會法門。」 仙人說此已,  時有萬二千, 諸天子眾等,  來詣仙人所, 各恭敬合掌,  頭面禮仙足。 復有四俱胝,  諸大龍王眾, 亦來詣仙所,  以頭面禮足。 又有萬八千,  俱胝夜叉王, 來詣於仙所,  亦頭面禮足。 俱白如是言:  「善哉大仙人, 深了諸佛法,  善開天界門, 及滅億僧祇,  三塗受苦趣。 稱揚大集會,  微妙最上法, 有殊勝功德,  能息諸重罪。 若人於一偈,  隨喜而聽受, 乃可得名為,  深種善根者。 何況更一心,  生尊重恭敬, 以華鬘塗香,  栴檀末香等, 珍寶蓋幢幡,  供養`[此=毘【宮】]`此正法, 自作及勸他,  見聞生隨喜, 所獲諸福報,  廣大無有窮。 善哉汝仙人,  真實具悲者。」 天子龍王眾,  及夜叉王等, 作是稱讚已,  禮仙而不現。』」 爾時,普勇菩薩於釋迦牟尼佛前,廣說蓮華藏如來稱讚大集會正法如是功德已,合掌恭敬前白佛言:「世尊!若復有人,於此正法但能合掌`[頂=頭【元】]`頂禮恭敬,所獲善利而復云何?」 佛言普勇:「是人所獲福聚亦復無邊,譬如無熱惱池,龍王所居,而彼宮殿,日所不照,有五大河,池水流出,無有窮盡。假使有人,欲知池水一一滴數,汝謂是人而能知不?」 普勇白言:「不也。世尊!」 佛言:「此大集會正法,所有善根廣大無比,亦復如是。假使有人欲知此法功德限量,縱經千劫終不能盡。又復,普勇!此法甚深,難解、難了,一切如來所共尊重,若復有人須臾聽受,即得如是廣大利益。」 普勇菩薩復白佛言:「世尊!彼五大河其名何等?」 佛言:「五大河者,所謂:殑伽河、細多河、嚩芻河、閻牟那河、贊捺囉婆誐河。此五大河,一一各有五百小河而共圍繞,其水流注入于大海。彼五大河一一河中,而復各有一大龍王,所謂:歡喜龍王、商珂龍王、嚩漢底龍王、唧怛囉西那龍王、法思惟龍王,如是等龍王,各與一千眷屬俱,於閻浮提時降甘雨,百穀苗稼皆悉滋茂,乃至山川、溪壑、林藪、泉池,花卉、菓蓏、枝葉、根莖,雨之所及,無不豐足。普勇當知,若有眾生於此正法,起不善語業而生輕謗,彼所獲罪無量無邊。又復,若有眾生於此正法,發善語業而行讚歎,彼所獲福聚亦無量無邊,是人即能親近善友、得見如來,若得見佛,即能銷滅一切罪障。普勇!譬如四大洲中有鐵輪王為一洲主,威猛、自在、廣大、快樂,復能利益一切人民。今此大集會正法亦復如是,於閻浮提中,為諸眾生作大利益。若不得聞此正法者,是人不能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能住菩提場、處師子座、轉大法輪、擊大法鼓,亦復不能入涅槃界、放大光明普照世間。」 普勇菩薩復白佛言:「世尊!彼蓮華上世界,蓮華藏如來所說仙人,而能令彼造五業者得滅重罪,我實不知居何等位,願佛慈悲當為開示。」 佛言普勇:「彼仙人者已得不退轉地,久已成就大集會正法。普勇當知,諸佛語言甚深微妙,若有聞此正法深生信受,是即見彼仙人,亦同見彼殑伽沙等諸佛如來殊妙色相,諸佛愛敬諸佛稱讚,常所安住諸佛三昧,而能通達如是大集會正法。」 佛說大集會正法經卷第二 佛說大集會正法經卷第三 西天譯經三藏朝奉大夫試鴻臚卿傳法大師臣施護奉 詔譯 爾時,世尊告普勇菩薩言:「汝今諦聽。我念過去無量無數阿僧祇劫前,值遇十二俱胝如來、應供、正等正覺,同名寶上。我於爾時,修勇施行,即以飲食、衣服、殊妙莊嚴珍寶、瓔珞,及諸華鬘塗香等,一一供養彼等諸佛。時諸如來,皆與我授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記。 「普勇!我復又念過去劫中,值遇十八俱胝如來、應供、正等正覺,同名寶光。我亦是時,修勇施行,亦以如上諸供具等,一一供養彼等諸佛,時諸如來亦皆與我授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記。 「普勇!我復又念過去劫中,值遇二十俱胝如來、應供、正等正覺,同名頂生。我亦是時,修勇施行,亦以如上諸供具等,一一供養彼等諸佛,時諸如來亦皆與我授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記。 「普勇!我復又念過去劫中,值遇二十俱胝如來、應供、正等正覺,同名飲光。我亦是時,修勇施行,亦以如上諸供具等,一一`[供【麗】,俱【大】(cf. K40n1412_p0058b02)]`供養彼等諸佛,時諸如來亦皆與我授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記。 「普勇!我復又念過去劫中,值遇十六俱胝如來、應供、正等正覺,同名無垢光。我亦是時,修勇施行,為大長者甚大財富,亦以如上諸供具等,一一供養彼等諸佛,時諸如來亦皆與我授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記。 「普勇!我復又念過去劫中,值遇九十五俱胝如來、應供、正等正覺,同名能寂。我亦是時,修勇施行,為大國王,能以正法治於一切,自在快樂、世財無量,亦以如上諸供具等,一一供養彼等諸佛,時諸如來亦皆與我授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記。 「普勇!我復又念過去劫中,值遇九十俱胝如來、應供、正等正覺,同名作莊嚴。我亦是時,修勇施行,為婆羅門有大寶聚,於一時中盡捨所有,辦如上等諸妙供具,一一供養彼等諸佛,時諸如來亦皆與我授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記。 「普勇!我復又念過去劫中,值遇十八俱胝如來、應供、正等正覺,同名金仙人。我亦是時,修勇施行,亦以如上諸供具等,一一供養彼等諸佛,時諸如來亦皆與我授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記。 「普勇!我復又念過去劫中,值遇十三俱胝如來、應供、正等正覺,同名吉祥光。我亦是時,修勇施行,亦以如上諸供具等,一一供養彼等諸佛,時諸如來亦皆與我授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記。 「普勇!我復又念過去劫中,值遇二十五俱胝如來、應供、正等正覺,同名妙華。我於爾時,初發信心,出家修道,常行精進,於如是等諸如來所,一一恭敬承事供養,如彼阿難等無有異。時諸如來亦皆與我授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記。`[CBETA 按:以上九處得諸如來授記文,《大正》同《麗》(K40n1412_p0058a-c)、《福州》(宮内庁書陵部第1400號第5893帖第3-5圖)、《磧砂》(QC111n1405_p0657b-659a)、《北藏》(P070_p0425a-427b)作「與我授…記」,異譯本《僧伽吒經》卷第2作不得諸如來授記(T13n0423_p0965b28-966a20)。此二異譯本文脈多處不同,今維持原書文句。]` 「普勇!我復又念過去劫中,值遇十二俱胝如來、應供、正等正覺,同名勝觀。我時於彼,亦復出家。是時,閻浮提中,所有眾生悉皆大富,七寶具足,快樂無礙,無一眾生受不足苦。彼諸佛等既出于世,廣為眾生宣說大集會正法。我時於彼諸如來所,恭敬尊重,承事供養,求授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記。時,諸佛等皆不與我授記。我即白言:『諸佛世尊!我於何時當得授記?』彼諸佛言:『善男子!汝從是過阿僧祇劫,有佛出世,號曰然燈,彼佛世尊當授汝記。』我時聞是諸佛言已,修菩薩行轉復精進。即時又過阿僧祇劫,然燈如來出現`[于=於【宮】]`于世,我時於彼為摩拏嚩迦,名為勝雲。修諸梵行,得見彼佛,生大歡喜,恭敬尊重,發希有心,即持優鉢羅華七莖,供養彼佛,作是願言:『願我以此善根,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時,燃燈如來於大眾中與我授記作如是言:『善男子!汝於未來世過阿僧祇劫當得成佛,名釋迦牟尼,十號具足。』我於爾時得授記已,於彼佛前踊身虛空,高十二多羅樹,却復於地一心歡喜,即時證得無生法忍。 「普勇當知,我於如是無數`[劫=却【明】]`劫中,修諸梵行、種諸善根、供養諸佛,皆為圓滿諸波羅蜜故;自圓滿已,復令無數百千俱胝那庾多眾生,悉皆圓滿如是一切諸波羅蜜法。我於今日,已得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普為眾生廣大宣說最上甚深微妙法門。若有眾生樂見諸佛,即現佛身而為說法;若有眾生樂見菩薩,即現菩薩身而為說法;若有眾生樂見緣覺,即現緣覺身而為說法;若有眾生樂見聲聞,即現聲聞身而為說法。又復,若在天趣,即現天身而為說法;若在人趣,即現人身而為說法;若在龍趣,即現龍身而為說法;若在夜叉趣,即現夜叉身而為說法;若在鬼趣,即現彼身而為說法。隨諸趣類一切眾生彼彼色相而為現身,以善方便為宣妙法,使無怖畏令深信解。 「普勇!我今何故以諸方便,現種種身而為說法?以諸眾生聞是法已,於勝義諦得大總持,觀諸世間起無常想,常念修行一切善法,而能究竟離諸雜染,真實`[善根=菩提【明】]`善根無所損減。我於長夜以是方便,利益安樂一切眾生。普勇!如我上說,此大集會正法,有如是功德。於此會中有生疑者,互相謂言:『正法果報為有耶?為無耶?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為可得耶?為不可得耶?一切眾生為能度耶?為不能度耶?』有作是言:『如佛所說,諸法實有因、能生果,果必從因。種善因者,善法何失?』有作是言:『諸法非有,果報亦無。因本自空何能有果?因果既無妄言歸趣。』普勇!一切眾生差別心行,明暗相違,因果自異。彼正說者,起真實見,是即名為建立正法。此人福報,汝今聽說,二十劫中不生北俱盧洲;二十五劫中皆生三十三天;彼天報盡乃生百千諸佛剎中,見彼諸佛聽聞正法,是人不復退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彼邪說者,起斷滅見,是即名為破壞正法。此人罪報,汝今復聽,從此命終生大地獄受苦一劫;如是一劫而復一劫正滿八劫,一一別生一大地獄;於如是等八大地獄受大苦已,復於九千二十八劫中,尚於三惡趣,展轉復生,受大苦惱;過是劫已,雖得人身,於萬六千劫中,死母胎`[藏=臟【明】]`藏;萬四千劫中,舌根不具;萬二千劫中,為莽娑賓拏;萬一千劫中,生便無目。 「普勇當知,一切眾生無有窮盡,若此界、若他界,若生緣、若死緣,若是處、若非處,若可意、若不可意,`[唯=惟【三宮】]`唯心造作,隨業發現。或有眾生,修諸善法,得生天趣;或有眾生為菩提故,修諸行願;或有眾生,漸得究竟無上寂滅。以是因緣,諸佛如來,為無數百千俱胝那庾多眾生,若已發趣、若未發趣,若天人、龍神等說法化度,於剎那頃無有休息。」 爾時,世尊當說法時,復有八萬四千婆羅門眾,九十千俱胝外道尼乾陀等眾,互相議言:「今沙門瞿曇,居王舍城鷲峯山中,普會大眾知說何等?我等今者可共往彼相與論義!」正當是時,諸婆羅門外道既相議已,乃與無數眷屬來詣佛所。 是時,世尊即於會中,放大希有淨妙光明普照大眾。時,慈氏菩薩摩訶薩即從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前白佛言:「世尊!非無因緣而放是光。今此大眾咸欲聞知,願佛慈悲,為我等說。」 佛言:「善男子!汝今當知,今此會中有無量眾皆來集會。」 慈氏菩薩復白佛言:「世尊!為何等眾?若天眾耶?若人眾耶?若龍神、夜叉等眾耶?」 佛言慈氏:「如汝所言皆來集會,復有諸婆羅門外道、尼乾陀等眾,來入會中與我論義。既調伏已,我即當為如應說法,彼八萬四千婆羅門,九十千俱胝外道、尼乾陀等眾,皆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慈氏!復有萬八千俱胝龍王眾,來入會中聞我說法已,亦皆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復有六萬俱胝淨光天子眾、三萬二千俱胝諸天魔眾、萬二千俱胝阿修羅眾,如是等皆來入會,聽受正法。復有諸大國王,所謂:歡喜王、妙喜王、最上喜王、人仙王、淨軍王、梵音王、善現王、愛軍王、喜軍王、妙色王、勝軍王、增長王,如是等五百大國王,各與千俱胝眷屬俱,皆來入會,聽受正法,一一皆住堅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慈氏!以是因緣放此光明。」 爾時,慈氏菩薩聞佛說是大眾集會,於天、人非人等中,有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有聞正法生信受者,生大歡喜,禮佛足已,右繞三匝,即於會中,隱身不現。 是時,諸婆羅門外道、尼乾陀、左囉迦、波哩沒囉惹迦,若天若龍,乃至五百大國王等,到佛所已、隨自修敬、各坐一面。 爾時,東方有三萬俱胝大菩薩眾,東南方亦復如是;南方有五萬俱胝大菩薩眾,西南方亦復如是;西方有六萬俱胝大菩薩眾,西北方亦復如是;北方有八萬俱胝大菩薩眾,東北方亦復如是,上方有十萬俱胝大菩薩眾,下方有九萬俱胝大菩薩眾,如是等十方諸大菩薩眾,一一皆已圓滿十地,隨方而來入佛會中,到佛所已,各各頭面禮世尊足,退坐一面。 爾時,世尊告普勇菩薩言:「普勇!汝今復往十方世界,宣示諸菩薩眾,作如是言:『如來今日當為眾生宣說大集會正法。』令彼十方一切菩薩合掌頂禮,生隨喜心。」 爾時,普勇菩薩承佛聖旨,即以頭面禮世尊足,右繞三匝,忽於會中隱身不現,遍往十方世界,隨一一方,發大音聲作是唱言:「今娑婆世界釋迦牟尼如來,當為眾生宣說大集會正法!」 如是三復、皆唱是言:「今娑婆世界釋迦牟尼如來,當為眾生宣說大集會正法!」 是時,十方諸佛及諸菩薩,皆聞是言,各各稱讚:「善哉善哉!釋迦牟尼如來,能與眾生利益安樂。」及讚普勇菩薩,能於十方世界宣揚佛事。 爾時,普勇菩薩遍於十方世界,宣示諸大菩薩已,一彈指頃還復此土,住立佛前,禮世尊足,退坐一面。 是時,四方有四風神王來入會中,盡王舍城所有境界過百由旬,悉令清淨無諸塵穢。帝釋天主持金剛杵來入會中,諸魔外道,懾然而視。十方世界,於虛空中,布大香雲、降大香雨,沈水栴檀不可為喻;又復雨眾天華,所謂:優鉢羅華、俱母那華、奔拏利迦華等。種種妙華住於空中變成傘蓋,又於佛上變作八萬四千樓閣,一一皆是七寶所成,眾彩雜飾殊妙莊嚴。又於空中現大寶座無量無邊,一一座上悉皆有佛,現為眾生宣說妙法。時,彼三千大千世界六種震動。 爾時,普勇菩薩摩訶薩合掌恭敬前白佛言:「世尊!以何因緣於虛空中現斯瑞相?甚為希有。而彼大地忽然震動,願佛慈悲當為宣說。」 佛言普勇:「今此會中十方諸大菩薩,及天人、龍神等皆悉來集,我今當為宣說正法。又復為諸外道,破彼邪心、令歸正見,以是因緣故現斯瑞。普勇當知,諸凡夫類雖得值遇如來、應供、正等正覺出現世間,不能於佛殊妙色相,起尊重心、生難遭想,設得聞佛宣說正法,不能依法修行,復生取相起我慢心,暫得聽聞,妄生多解,而復起於易所得想,疑惑不信,作如是言:『如佛所說,若契經、若祇夜,我昔不聞知何所說,我今不能聽受記念,我於諸法悉自了知。』此人以是迷惑心故,恣己愚癡,違背佛法,作罪業因,自造經書,撰集義理,於世間中而為正說,作如是言:『我所造集是巧便智,轉勸他人使令修習。』雖復以己所造經書勸人修習,設使種種方便,終不能令一補特伽羅而獲利樂,於多生中自壞其身。業因緣故,臨命終時,受大苦惱。 「普勇!此諸外道起迷惑心,生不正見,不能解脫,如彼初生飛禽,未生翅羽,其何能飛?說能飛者,是為虛誑!此外道輩,若不迴心歸佛正法,其何能得究竟無上清淨涅`[盤=槃【三】]`盤?彼常自計為涅`[2]盤=槃【元明】*`盤者,亦為虛誑!何以故?此外道輩,造不正因,起戒禁取,破壞自身、斷滅正法、堅著我見,無由解脫。設得人身,尚非勝報,云何實得清淨涅`[*2]`盤?於其自身,猶未能知,本何所來?當何所往?生滅唐捐,受諸苦惱,增長惡趣,無有休息。我觀是輩,深可悲愍。」 爾時,世尊作是說已,告諸外道、尼乾陀等言:「汝等當知,閻浮提中有大珍寶,無能護者隨意當用。我所宣說是大法聚,諸有求者,無所悋惜。汝等若有疑惑及所希求,當恣汝問,如來大悲一一為汝分別開示。」 爾時,諸外道、尼乾陀等,各從座起,合掌向佛作是問言:「世尊!佛於長夜,度諸眾生令出輪迴,云何眾生,生滅相續無有間斷?我於是事,不能了知。願佛宣說。」 爾時,世尊即於會中,告藥王軍菩薩言:「今此會中諸外道輩,以我大法光明威神照故,漸能開解,被精進鎧,息疑惑心,能以此義問佛世尊。藥王軍!一切生者,略有二種:一者久生,二者初生。譬如,有人富貴自在,忽於一時以水沐髮,復以鮮潔上妙衣服而為嚴飾,乃出其舍。時有貧人見已欣樂,即自還家,亦沐其髮,復以故衣洗濯令淨。是人雖復多汲其水,濯彼故衣,徒使疲勞,終不能令服飾新好。一切生中,若久生者,同彼貧人,濯其故服,終不能淨。若初生者,如彼富人,衣新好衣,未生塵垢。」 爾時,諸婆羅門外道、尼乾陀等,聞佛作是說已,即白佛言:「何者初生?何者久生?」 佛言:「彼六趣中,相續展轉受苦眾生,名為久生,何以故?此等眾生於六趣中,不生厭離、不求解脫。」 時,諸婆羅門外道等,復白佛言:「世尊!如佛所說,久生眾生於輪迴中,受諸苦惱,不能解脫。初生眾生,願佛顯示。」作是言已。 爾時,忽有九十四千俱胝摩拏嚩迦,來入會中,於世尊前,不伸禮敬,復無所問,默然而住。是時,藥王軍菩薩見是事已,即白佛言:「世尊!何因緣故,今此輩等來入佛會,而不禮敬,復無所問?其事云何?」 佛言藥王軍:「此諸摩拏嚩迦是初生者,於佛世尊未有所問。」 是時,彼諸摩拏嚩迦即作是言:「世尊!我等是初生者。」 佛言:「如是如是!汝等初生,如日初出,光明普照遍於一切,無量眾生所共瞻覩。汝等久於佛道,心已成熟,諸菩薩法昔已通達,雖名初生而久修習。」 是時,九十四千俱胝初生摩拏嚩迦,即各踊身虛空,從空中下,一一皆得圓滿十地。 爾時,藥王軍菩薩合掌恭敬,生希有心,前白佛言:「世尊!此等眾生得大善利,久已盡彼輪迴苦惱,具大精進,是名初生,今日見佛於剎那間即得解脫。」 是時,諸婆羅門外道、尼乾陀等眾中有諸盲者,以聞法故,忽見光明,各得觀佛殊妙色相。見佛相已,咸作是言:「如來、應供、正等正覺是最勝師,我等歸依!」即起合掌生淨信心,俱白佛言:「我等今者得見世尊。」 佛言:「汝等應當重復審諦,觀佛如來殊善色相。汝等當知,汝等今者諸善根力已成熟故,得見世尊,又得聽聞大集會法。」 是時,諸盲外道,得是利已,生大歡喜,各各皆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爾時,會中諸婆羅門外道、尼乾陀等,聞佛說法,亦皆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證得無生法忍,悉皆圓滿十地,即時又成大菩薩眾,乃各踊身虛空,高七多羅樹,於其空中各現種種神通變化,及化種種華鬘、瓔珞、傘蓋、幢幡、七寶樓閣等,住於佛上而為供養,各作是念:「今我此身從佛智生、從正法生,一切如來是真歸處。」作是念已,從`[空=坐【明】]`空而下,禮世尊足退住一面。 是時,會中有無數百千天子,見是事已即說伽陀: 「我佛大沙門,  得最上善利, 於一切世間,  最尊無與等。 三摩地願力,  皆悉已具足, 一切勝義法,  無餘不知者。 一切眾生類,  無始輪迴苦, 佛善巧方便,  普令得解脫。 婆羅門外道,  咸得大利樂。」 佛說大集會正法經卷第三 佛說大集會正法經卷第四 西天譯經三藏朝奉大夫試鴻臚卿傳法大師臣施護奉 詔譯 爾時,藥王軍菩薩摩訶薩從座而起,益加恭敬,膝輪著地,禮世尊足,禮已合掌前白佛言:「世尊!以何因緣,此諸菩薩能於空中現諸神變,於如來前現諸色像?」 佛言:「諦聽!藥王軍!此諸善男子,已得一切如來共所攝受,不久即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處大法座、轉妙法輪,以法光明普照群品,以是因緣,能為變化。」 是時,藥王軍菩薩復白佛言:「如佛世尊於長夜中,度脫三界一切眾生其數甚多,云何是等無有窮盡?」 佛言:「善哉善哉!藥王軍!譬如有人以諸穀麥而為種蒔,各各分別而無間雜。其後依時,彼諸種子皆悉成熟。是人即時次第而收,若穀、若麥亦無間雜。如是展轉收已復種,種已復收,無有窮盡。藥王軍!此諸眾生亦復如是,業因緣故,布諸種子,若善、若惡無有間雜。後時成熟,受諸果報亦無間雜。如是展轉,生已復生,亦無窮盡。 「藥王軍!諸有修習菩薩行者,能布一切善法種子,一一成熟;既成熟已,即能出生一切善法;善法生已,生大歡喜,愛樂佛法。彼善法種,雖經多劫,終無能壞。藥王軍!當知是名初發心菩薩,而彼所得一切善法,聚集了知,轉倍增勝,雖復夢有所見,而能離諸怖畏。何以故?一切業障悉得清淨,不造惡法、離諸苦惱,惡境現前而不能動。若於夢中見大火聚,光焰熾盛。菩薩見已,不生怖畏。何以故?諸煩惱薪為智慧火之所焚燒,無能亂故。又於夢中若見大水,而不清潔,徹底濁穢。菩薩見已,亦不生怖。何以故?已盡一切所作業故,如牛撤軛而得自在。又於夢中,持以利刀,自斷其頭,復斷他頭。菩薩爾時,亦不生怖。何以故?貪、瞋、癡法,諸煩惱中而為根本,菩薩已斷,無所懼故。藥王軍!彼初發心菩薩於六趣輪迴已得解脫,而復於中隨順受生,皆是菩薩以方便力,示現化度一切眾生,而實菩薩常生諸佛清淨剎中,一切如來所共攝受。 「藥王軍!汝今當知,於後末世若有眾生,能發迴向菩提心者,是即安住一切佛智,得見諸佛圓滿善法,永不復生諸疑惑心。藥王軍!我於無數百千那庾多劫,勤行苦行,修諸善法,於一切法覺了自性,即得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既圓滿已,復以方便、善巧智慧廣說諸法,令諸眾生得生諸佛清淨剎中,受勝妙樂,而能了知諸滅道法、了知勝妙諸根本法、了知勝妙善處法、了知勝妙神通法、了知勝妙善處寂滅法。藥王軍!所言滅者,其義云何?」 藥王軍菩薩言:「世尊!所謂法處。」 佛言:「法處者何?」 藥王軍菩薩言:「其法處者,所謂精進、持戒二法,若已發起、若未發起,戒行具足,是名法藏。世尊!諸法從是法藏所生。」 佛言:「善哉善哉!藥王軍!於如來前能答是義。」 藥王軍菩薩復白佛言:「世尊!諸佛如來以何義故,出現世間?」 佛言藥王軍:「諸佛出世,為欲令諸眾生持戒多聞得具足故,令悉了知勝妙樂處故,令於一切勝妙法門通達趣入故,入是法門已,即能廣修一切善法,以方便力增長善根,於世出世最勝妙法皆悉通達。」 藥王軍菩薩白佛言:「世尊!云何名出世法?」 佛言藥王軍:「出世法者所謂涅槃法,若了諸法自性,是即了知涅槃勝法。彼諸法者即正法蘊,若於是法,如實而知、如實而證,於出世法中是為第一。藥王軍!諸異生類,於佛世尊深妙法中,自不生信趣向修習,亦復不能轉勸他人,此等異生身壞命終,而無善法為所依怙。 「藥王軍!汝今諦聽。我念往昔有一商人,為求利故借千兩金,欲往他國而為貿易。其人父母以愛念故謂其子言:『此等金寶,非己所有,若自持往,或時散失,苦惱倍增,後悔何益?』是時,其子反生恚恨,不聽是言,即負此金,便往他國。既至彼已,時分未久,其所負金皆已散壞,復無所得,漸不能住,即便追悔,生大苦`[惱=悔【三宮】]`惱。其人後時,雖復還國,不自歸舍,以苦惱心,生大疾病。時,彼父母知子雖還,不便歸舍,又聞金寶皆已散壞,憂愁迷悶,竊相謂言:『此非我子,是大惡友,破壞我族,悉使貧匱,復致他怨,何所依賴?我等今者,作何方便,得免斯苦?』是時,父母以憂苦故,厭己身命,欲自殞滅。時彼商人既聞父母憂惱如此,即便還家向彼父母哽然而住。父母忽見其子,頓失前怒,即同謂言:『我子何能受斯病苦?我聞是事,恐汝命終,汝今既來,寬我憂慮。』時彼商人告父母言:『我身與心苦惱如是,支節痛逼,命將不救。何以故?我於今時,眼不欲視,耳不欲聞,心識迷悶,眾苦所集,設使父母如何救護?』父母告言:『我子於此勿生怖畏,汝命未盡,我皆救汝。汝今苦惱,必是虐疾,心識迷亂、妄有所見。』時,子答言:『我非虐疾、亦無所見,諸可愛境,皆不現前, `[1]唯=惟【明】*`唯見死苦,大可怖事。定趣命終,無能救者。』父母告言:『我子所苦,多是天神所持,世間諸有被執持者,皆詣天祠以求救護,若如是者、方得脫免。』子言:『可爾。』 「是時,父母持以妙香,即詣天祠。既至彼已,告守門者,引至天前焚香啟願,祈求悔謝。時,守門者謂父母言:『汝若欲子病得脫免、天神歡喜,當設祭祀必獲如意。其所祭物,法應當須斷一人命,及一鉢戌,方`[名=多【元明】]`名為祭。』是時,父母聞彼言已,共相謂言:『我今若不祀彼天神,我子何由得免斯苦?然我今者家復窮困,何能辦彼祭所須物?宜共還家作諸方計。』既相議已即便還家,盡其家中一切所有,而為貿易得一鉢戌。復共出舍,詣一富人,作是告言:『我今求貸黃金少分,當期十日,即便歸還。若違是言,過十日者,我皆以身,為君婢僕。』作是言已,`[3]富=當【宋宮】*`富人即與。 「時,彼父母既得金已,不復還家,即持是金而得一人,其所鬻人不知何作,即隨其主詣彼天祠。至天祠已,謂守門者言:『我等今者,持所祭物,來祀天神。』守門者言:『汝當隨意。』時,彼父母於天神前,焚香啟願作如是言:『願我此子,病苦得免,天神歡喜。』言已,即時以所祭人及彼鉢戌,自手斷命,而為祭祀。其所祭人當斷命時,既被持縛,無所能避,`[*1-1]唯=惟【明】*`唯念諸佛,一稱是言:『那謨沒馱耶!』言已命斷。時,彼天神受其祭已,誑父母言:『汝子所疾是我所執,我今放捨令子得脫。』是時,父母聞其言已,歡喜踊躍,拜謝而出。父母相慶互相謂言:『我子從今既得病愈,又復決定而得長命,我等今者雖復無金可還`[*3-1]富=當【宋宮】*`富人,當如本言,為彼婢僕而無所恨。』是時,父母方共言議,未及還家,忽逢人告子命已盡。時,彼父母一聞是言,生大苦惱、俱死躄地。」 佛言藥王軍:「我觀世間愚癡異生,惑業所纏,不善知識,共相集會,互為衰損,亦復如是。此等異生,身壞命終,墮於惡趣,受大苦惱,無能救護。」 藥王軍菩薩白佛言:「世尊!如佛所說祀天神者,此等異生死墮何處?」 佛言藥王軍:「止!不須問。」 藥王軍復白佛言:「世尊!我等眾中有樂聞者,願佛為說。」 佛言藥王軍:「汝今當知,時彼父母,既命終已,俱墮眾合地獄,受大苦惱。時,彼子者墮炎熱地獄中,受大苦惱。彼天祠中為守門者,以導引故,見作隨喜,命終已後墮阿鼻地獄,受大苦惱。」 藥王軍復白佛言:「世尊!彼所祭人,當生何處?」 佛言藥王軍:「此人命終生三十三天,六十劫中受勝妙樂。」 藥王軍復白佛言:「世尊!此人以何因緣得生於彼?」 佛言藥王軍:「此人臨命終時,純善相應發淨信心,歸依如來,一稱那謨沒馱耶故,是人即為深種善根;又復於八十劫中得宿命智,在在所生離諸煩惱、息一切苦。」 爾時,藥王軍菩薩前白佛言:「世尊!諸有眾生,樂欲趣證涅`[盤=槃【三】]`盤法者,當修何行?」 佛言藥王軍:「當修精進行,勇猛堅固。」 藥王軍言:「云何名精進行?又於何處而能發起?」 佛言:「精進行者,於諸果法而不懈退,是名精進行。精進處者,所謂:預流果名精進處,一來果名精進處,不還果名精進處,阿羅漢果名精進處,緣覺果、緣覺智果名精進處,菩薩果、菩薩智果名精進處。藥王軍!諸修菩提者,於如是等處而能發起廣大精進。」 爾時,佛告藥王軍菩薩言:「我念往昔,於一時中有一摩拏嚩迦,於平實地纔種一樹,即生芽、莖、枝、葉、華菓,光潤可愛。其樹盤根廣一由旬,於少時間悉皆具足。次復有一摩拏嚩迦,寄前樹側亦種一樹,根纔置地,忽為大風之所偃拔,芽莖、枝葉尚不能生,況復華菓而能成就?彼次種樹人見是事已,即移其樹欲種他處。是時,先種樹人作如是言:『云何於我平`[實=寶【元】]`實地上而致破壞?』彼次種樹人言:『我今自為移所種樹,非`[特=持【宋元宮】]`特破壞汝平實地!』如是往來互相諍競。是時,有人潛告於王。王既聞已,勅令往捉,使者奉命奔至於彼。時,二諍人各大驚怖,使者執持來至王所。是時,王問彼二人言:『汝等何故`[互=手【宮】]`互相諍競?』先種樹人具如實說。次種樹者作如是言:『大王當知,我為自無地土種植,暫於此人借地種樹。我所種者,為風所拔,根不能固,至於芽莖、枝葉、華菓皆不能生。此人種樹於少時間即生芽莖,枝葉、華菓悉皆具足,又復盤根一由旬量。我見是事內自羞愧,即移其樹欲種他處。彼獲如意而復生瞋,以是緣故共相諍競,願王察我無賜罪罰。』 「時,王即勅召集臣`[1]寮=僚【明】*`寮。是時,諸臣`[*1]`寮等有三十俱胝,聞王有命齊至王所,俱白王言:『有何宣令?』王言:『汝等當知,今我國中適聞一事甚為希有,此有一人纔種一樹,於少時間即生芽莖,枝葉、華果悉皆具足,又復盤根一由旬量,汝等頗曾見是事不?如我所見、諸有樹木,開華、結菓極甚疾者,亦半月分,或一月分,今此樹者昔未聞見,汝等云何?』是時,臣`[*1]`寮中有一人前白王言:『我於是事亦未決定如實可信,如王所說我亦生疑,願王更召此種樹人,審諦而問知其實不?』王即宣召先種樹人而復問言:『汝所種樹,於少時間開華等事,當如實不?汝若虛妄、我必罪汝!』時,彼人言:『王如父母能生於我,我今對王何敢虛妄?願王無疑,是事誠實。』王言:『我昔未聞,況復能見?我於是事,如何生信?』是時,彼人復白王言:『大王若或不信,願王詣彼親自觀察。』 「時,王即與三十俱胝臣`[*1-3]寮=僚【明】*`寮同詣樹所。既至彼已,即見其樹,枝葉滋茂、果實繁多,見已生信,歎其希有。王時於彼亦種一樹,亦不即生芽、莖、枝、葉,況復華菓。王既見已,慚對臣`[*1]`寮,生大瞋恚,即勅令伐彼先種樹。諸力士等咸遵王命,持斧競伐。伐一樹時,有十二樹同時復生,七寶莊嚴、廣大殊妙。時王見已,轉復生瞋,又勅令伐如是等樹。時,諸力士又共持斧伐十二樹。伐此樹時,是處復有二十四樹同時還生,彼一一樹、枝葉、華、菓轉復繁茂。又復皆有一`[金喙【麗】,命啄【大】(cf. K40n1412_p0066c11)]`金喙鳥游戲其上,眾色嚴身,音聲清妙。時王見已,復甚瞋恚,自索一斧,欲斷一樹。斧所及處,甘露流溢。時王見已,便生信悔,勅令召彼先種樹人。是時,此人先被持縛,今方得解,奔詣王所。王復問言:『汝何緣故,始種一樹,即生芽莖、枝葉、華菓?我令伐已,生十二樹,七寶莊嚴,廣大無比。如是又伐,即復又生,轉倍於前。異鳥奇音,甚為希有。我亦種樹,不即能生,況復華果、莊嚴等事。是義云何?汝當實說。』彼人答言:『大王!是我福德力之所致,故如是。』又言:『大王!是我福德力之所致故。』時,諸臣`[*1]`寮聞是語已,皆大瞋怒,咸作是念:『如何此人對王自矜我福德力?』即共責彼,而作是言:『汝愚癡人,如何對王自矜福德?若如是者,汝莫勝王、或與王等?』 「爾時,彼人向諸臣`[*1-6]寮=僚【明】*`寮,稽首恭敬說是伽陀: 「『我不樂王位,  廣集諸財寶, 久發最勝願,  成佛二足尊。 我至涅`[盤=槃【元明】]`盤界,  而不住寂滅, 以方便願力,  出現於世間。 說法度眾生,  咸令至彼岸, 離縛而自在,  得最上安樂。 我以宿業故,  今被王持縛, 勝願力既然,  我業盡銷滅。』 「爾時,復有二十四俱胝金`[喙【麗】,啄【大】(cf. K40n1412_p0067a14)]`喙鳥,飛於空中,出清妙聲,奏諸音樂。是時,復有三萬二千妙寶樓閣,同時出現,一一樓閣,其量高廣二十五由旬,彼樓閣間,一一別有二十五俱胝金`[喙【麗】,啄【大】(cf. K40n1412_p0067a18)]`喙鳥翔集其上,說是伽陀: 「『大王何故起惡心?  伐彼可愛即生樹, 佛神力故剎那間,  二六倍等復生長。 王以我心亦種樹,  不生芽莖及華菓, 見如是事信不生,  徒增煩惱起瞋恚。 王善力故後生信,  當來定獲最勝果。』 「爾時,王言:『空中聲者是大賢善。我本何心故生破壞,我今已信深自悔責。』時,王又聞空中作如是言:『大王!彼先種樹者,即當成佛出現世間,為天人尊。』王即仰問空中賢者:『彼次種樹人,以何緣故種樹不生?』空中答言:『大王當知,此人廣造罪業、無少善根,以是緣故一切`[破=被【宋元宮】]`破壞。』爾時,彼王以善根力久成熟故,得見如是希有事已,又聞空中如是言等,發起增上最勝善心,是時即得安住十地平等善法。彼三十俱胝臣`[*1-7]寮=僚【明】*`寮,亦以善根成熟力故,亦復安住彼十地法。」 爾時,藥王軍菩薩聞佛世尊作是說已,生大歡喜、歎未曾有,合掌恭敬前白佛言:「世尊!昔時王等以何緣故,即得安住彼十地法?」 佛言藥王軍:「彼王與臣,諸佛如來久已授記,皆得成佛。藥王軍當知!彼所種樹、皆是諸佛神力所現,我於今日復現是事,與彼昔時等無有異。」 爾時,世尊於眾會中,從其面門放大希有八萬四千淨妙光明,彼一一光各有無數百千種色,所謂:青、黃、赤、白、紅、紫、碧、綠,如是等種種色光,普照無邊諸世界已,其光旋還,右繞佛身,復從世尊頂門而入。 爾時,藥王軍菩薩合掌恭敬禮世尊足,而白佛言:「世尊!何因緣故,放是希有廣大光明普照世界?若無因緣,如來、應供、正等正覺不放光明。願佛慈悲略為宣說。」 佛言藥王軍:「汝今見彼隨方來者,諸世界中無數人眾,咸來集此大眾會不?」 藥王軍言:「不也。世尊!我今不見。」 佛言:「汝當審諦、重復觀察。」 爾時,藥王軍菩薩承佛聖旨,四方、上下皆悉觀察,即於東方,見一大樹,殊妙莊嚴,其量高廣七千由旬,有二萬五千俱胝人眾,周匝圍繞入佛會中,於佛世尊,不伸問訊,亦無所說,寂然無聲,住佛一面。南、西、北方、上、下方等,亦復如是。爾時,藥王軍菩薩見是事已,前白佛言:「世尊!我有少疑,欲伸請問,願佛世尊為分別說。」 佛言藥王軍:「汝今有疑,恣汝所問,我當為汝一一開示。」 是時,藥王軍菩薩復白佛言:「世尊!今此四方、上下世界,一一大樹有諸人眾,周匝圍繞,來入會中,寂無言說、各住一面。何因緣故,其事如是?」 佛言藥王軍:「汝今欲知其事因緣,自可往彼隨方世界,一`[一=一一【宮】]`一親問彼佛世尊,必當為汝如實宣說。」 藥王軍菩薩白佛言:「世尊!我承佛旨,今當自往隨方世界,問彼世尊。然我以何神力而能往彼?」 佛言:「汝當以自神力往諸世界,吾復為汝神力加被。」 藥王軍菩薩即於會中繞佛三匝已,隱身不現。從是東方過九十六俱胝世界,到一世界名為月燈,彼有佛名月上境界,十號具足,有八十俱胝大菩薩眾圍繞說法。藥王軍菩薩既到彼已,即時頭面禮彼佛足,合掌恭敬而白彼佛言:「世尊!我於娑婆世界釋迦牟尼佛所,見此東方,有一大樹,殊妙莊嚴,其量高廣七千由旬,有二萬五千俱胝人眾,周匝圍繞來入佛會,南、西、北方、上、下方等亦復如是。我不能知是事因緣,化主釋迦牟尼佛遣我來此,自問其故。`[*1-2]唯=惟【明】*`唯願世尊為決所疑。」 爾時,月上境界如來告藥王軍菩薩言:「善男子!彼佛會中所來大樹,廣大殊勝,能於彼方施作佛事,彼諸人眾從樹所生,為顯諸佛神通力故。」 藥王軍菩薩復白彼佛言:「世尊!是事希有,我昔未聞,況復能見?又復,世尊!今此會中無數人眾住世尊前,周匝圍繞、無空隙處,此諸人眾僅容其身,皆不能見彼二手臂。是事云何?願佛為說。」 彼佛言:「善男子!此諸人眾,若行若住、或復屈伸,皆悉無礙。」 藥王軍菩薩復白彼佛言:「世尊!我所未了。是義云何?」 彼佛言:「善男子!汝今樂見此諸人眾伸其臂不?」 藥王軍菩薩言:「我今樂見,願佛顯示。」 爾時,月上境界如來即於會中,舒金色臂,普示大眾。是時,在會百千俱胝人眾,即各一時亦舒一臂,一一皆雨無數百千種香,所謂:塗香、末香等供養於佛。是時,彼佛告藥王軍菩薩言:「善男子!汝今見此人眾各舒一臂,雨眾妙香供養世尊如是事不?」 答言:「已見。」 彼佛言:「善男子!汝今當知,此諸百千俱胝人眾,皆是化生、如夢所見。」 爾時,藥王軍菩薩見是事已,即白彼佛言:「世尊!此諸人眾於須臾間各舒一臂,尚能雨彼無數妙香,何況盡令舒其二臂,雨是香等倍復甚多。」 彼佛言:「如是如是!善男子,如此等類皆是如來神力所化,不可限量,諸眾生界亦復如是,若生、若滅、如夢、如幻,一切有為,皆無實法。」 藥王軍菩薩復白彼佛言:「世尊!諸眾生類有初生者、有久生者?」 彼佛言:「如是。」 藥王軍菩薩言:「不知何者是名初生?又復何者得名久生?」 彼佛言:「今此會中百千俱胝人眾,適舒一臂各雨香者,是為久生;彼娑婆世界釋迦牟尼佛所,從樹生者是為初生。」 藥王軍菩薩重白彼佛言:「世尊!我今於此而欲復見彼初生者,願佛顯示。」 爾時,月上境界如來即時復舒右臂。是時,四方有百千俱胝人眾,上方、下方亦各有二十五俱胝人眾,同時而來入佛會中,亦復於佛不伸問訊,亦無所說,寂然無聲,住佛一面。是時,藥王軍菩薩前白彼佛言:「世尊!云何是等無數人眾,於剎那間來入佛會,亦各寂然,住佛一面?」彼佛言:「善男子!此諸人眾是初生者,不知生法、不知滅法;亦復不知老、病、死、憂、悲、愛別離、怨憎會等如是諸法;亦復不知苦及苦受不從苦生,於一切法非所修習,非所了知,云何於今能有所說?是故各各寂然而住。」 藥王軍菩薩復白彼佛言:「世尊!如佛所說,此諸人眾是初生者,不知此等從何所來,於一切法皆不能知?」 彼佛言:「善男子!此等眾生非業報生,非諸`[功=工【元明】]`功巧所能造作;亦不由彼父母緣生,不從諸受相應所生;亦非過去業因緣生,亦不思念苦、受等想,生已無住,從如是來故無所說,乃於諸法不能了知,亦復不生我我所想。」 藥王軍菩薩復白彼佛言:「世尊!此既名為初生者,為從何生?復從何滅?」 彼佛言:「善男子!如佛所生,彼如是生;如佛所滅,彼如是滅。善男子!譬如有人,違背王法,為王繫閉,久處牢獄。而彼獄中,極甚黑闇,不為日光所能照燭,受大苦毒,多生驚怖。是時其獄,忽為火焚,四面熾然,人皆驚喚,彼所繫人,尚未能出。時王聞已,即遣力士,作諸方便令救是人。既得離彼獄火難已,而見於王。王言:『赦汝!自今已往,莫復更作如是罪犯,若更作者,為彼繫縛無有出期!』善男子!如來亦復如是,已斷貪、瞋、癡等一切煩惱,圓滿一切出世善法,又能息除一切病苦,復以種種大悲方便,於六趣中救度一切受苦眾生,一一皆令離諸纏縛,如彼日光,破諸冥闇,滅諸罪垢、生善作意。善男子!若久生、若初生,一切眾生皆令解脫。」 是時,彼佛說是法時,空中有聲說是伽陀: 「如來大悲者,  處清淨剎中, 從善法種生,  因果無所失。 佛境界清淨,  開微妙法門, 以大悲方便,  度諸眾生類。 次第而開導,  皆令至涅槃, 常寂靜世間,  諸所作無染。 自從無始劫,  若久生初生, 三界六道中,  無數眾生聚。 佛悲願力故,  咸歸解脫門, 若世出世間,  普得大利樂。」 爾時,月上境界如來即於會中放大希有淨妙光明,於其光中出廣大聲普震十方,復於聲中出如是言:「善哉!諸佛神通力。善哉!妙法功德力。善哉!和合大集會,種種神變不思議。善哉!宣說妙法門,一切眾生得利樂。」 爾時,藥王軍菩薩見大光明,又聞空中作如是聲稱揚讚歎,合掌恭敬,禮彼佛足,前白佛言:「世尊!何因緣故放是光明?」 彼佛言:「善男子!汝今見此會中諸初生者不?」 答言:「已見。」 彼佛言:「善男子!此諸人眾,根緣成熟,即於是日,聞我說法,一一皆當圓滿十地。」 爾時,藥王軍菩薩即從座起,踊身虛空高八萬由旬。是時,復有八萬俱胝天人,於虛空中,雨諸妙華供養彼佛。時諸初生者,各各恭敬頂禮世尊。是時,十方有諸菩薩,乃至一切龍神、夜叉等,又悉雲集。時,藥王軍菩薩於虛空中合掌,一心而向彼佛說是伽陀: 「善哉佛神力,  放光出大聲, 三千世界中,  無有不聞者。 三十二地獄,  受苦諸眾生, 得聞是音聲,  苦惱皆停息。 三界諸天眾,  亦聞是音聲, 各起恭敬心,  歡喜而稱讚。 三千大千界,  普聞廣大聲, 以佛大神通,  皆六種震動。 三萬俱胝數,  大海諸龍王, 聞是大音聲,  皆來至佛會。 三萬俱胝數,  諸囉剎娑王, 聞是大音聲,  皆來至佛會。 二萬五千數,  俱胝必隸多, 聞是大音聲,  皆來至佛會。 毘沙門宮內,  無數諸夜叉, 聞是大音聲,  皆來至佛會。 十方諸世界,  有百千俱胝, 菩薩以神通,  皆來至佛會。 月上境界佛,  為初生眾生, 欲說妙法門,  是故皆雲集。」 爾時,藥王軍菩薩說是伽陀已,從空而下、住立佛前,合掌恭敬白彼佛言:「世尊!今此會中諸來菩薩,乃至一切龍王、鬼神皆已來集,各各樂欲聽佛說法。今正是時,願佛為說。」 彼佛言:「善男子!汝今當知,此初生眾已得遠離一切罪業,梵行具足得大總持,一切善法皆已圓滿,我今為彼說大法蘊。」 時,藥王軍菩薩復白彼佛言:「世尊!此諸大眾渴仰欲聞,願佛為說。」 佛說大集會正法經卷第四 佛說大集會正法經卷第五 西天譯經三藏朝奉大夫試鴻臚卿傳法大師臣施護奉 詔譯 爾時,月上境界如來告藥王軍菩薩言:「汝等當知,一切眾生有身皆苦,生、老、病、死、憂、惱、悲、痛、怨憎會、愛別離、所欲不成就,如是等法,悉皆是苦,逼迫眾生,不能解脫。此一切苦,甚可怖畏,而諸眾生於是苦義不聞、不知。」 爾時,會中諸初生者,聞佛說是諸苦法名,即皆合掌前白佛言:「世尊!我等樂聞此諸苦義,願佛為說。」 佛言:「諸善男子!非`[1]唯=惟【明】*`唯汝等樂聞,一切眾生皆亦如是。」 諸初生者復白佛言:「世尊!所言死者,其義云何?」 佛言:「諸善男子!所謂:識滅、身壞,故名為死。一切眾生命欲終時,有三種風而來破壞,所謂:滅識風、動轉識風、起識風。此三種風,眾生命欲盡時,令識散滅、動轉改易。」 諸初生者言:「世尊!彼滅識風,云何能令眾生識滅身壞?」 佛言:「彼滅識風復有三種,所謂:刀、針、大力。由是三種,能滅其識。識既滅已,身即破壞。」 諸初生者言:「世尊!云何名身?」 佛言:「身者,所謂如幻、如焰,又如重擔,復如涎洟、腐爛等物,諸無智者不能覺了生為大苦,由生發起、緣法聚集、命根連持,而無其實、非愛相應,如是等法假名為身。」 諸初生者言:「世尊!云何名命?復何名滅?」 佛言:「識所連持是名為命,業報衰謝,識法離散,命根斷絕、身分破壞,故名為滅。諸善男子!我今復為汝說身分所有,當知人身諸分筋脈有一俱胝數,有八萬四千毛孔,有千二百身分支節,有三百八身骨,此等共成人身;復有八萬四千族蟲,如是生類、同依人身,於人身中晝夜𠯗食,而復諸蟲互相食噉,諸苦隨生。如是八萬四千族蟲,其中有二大者,於七晝夜互相交鬪,至第七日彼一蟲死,又復一蟲而共交鬪。一蟲死已,一蟲復生,如是展轉,乃至人命斷時,此諸蟲類,一切壞滅,無所依止。諸異生類,不能覺了內外苦法相續生滅,老、病、死法皆不能怖,若順若違互相交鬪,如身二蟲苦惱隨生,而不覺了身壞命終都無所有。 「諸善男子!有一異生,命將不久。有善知識來為安慰,問其人言:『汝現生中,叵曾知見生、老、病、死諸艱苦不?』彼人答言:『我曾知見。』善知識言:『汝今既自知見如是等苦,何不生厭起增勝心?於二世中種少善根、斷諸惡法、修諸正行,若能如是,捨此報已,生他勝處,離諸怖畏,以其善法,為所依怙。況復世間,諸有苦法,一一分明,盡可觀察。汝豈不聞,大地若擊,能發大聲;善法若作,有大勝力。是故,於諸如來清淨剎中種諸善法,所謂以其華鬘、塗香、飲食、衣服、臥具、醫藥,供養如來及諸苾芻、苾芻尼、優婆塞、優婆夷清淨四眾,如是供養是為於佛剎中種諸善種,當能出生一切善果。汝今於此遇大法王出現世間,若不種諸善根,而無所益。』時,善知識為彼異生說伽陀曰: 「『如來出世間,  擊廣大法鼓, 開微妙法門,  令一切趣入。 廣度諸眾生,  歸涅`[2]盤=梨【三】*`盤寂滅, 汝今見是事,  何不起精進?』 「爾時,彼人亦說伽陀,答善知識言: 「『若愚癡、無智,  復會遇惡友, 廣造染法因,  謂貪慾等事。 起我見增盛,  破和合僧伽, 毀壞於塔寺,  不深信三寶。 但造眾惡業,  不作善因緣, 於一切時中,  常生諸過失。 惱亂於父母,  不生孝敬心, 出非法語言,  輕謗諸賢善。 造此惡因故,  必墮地獄中, 自受苦惱身,  無能救護者。 可畏與眾合,  炎熱及阿鼻, 如是諸獄中,  展轉受諸苦。 從是大獄出,  復入小獄中, 謂刀兵蓮華,  受苦而相續。 如是大小獄,  有無數眾生, 隨自業因緣,  輕重而受報。 或百劫、千劫,  或復更長時, 惡業繩所纏,  無由能解脫。 彼刀兵地獄,  縱廣百由旬, 不見彼獄門,  `[*1-1]唯=惟【明】*`唯諸受苦者。 百千俱胝數,  劍樹與刀山, 驅彼罪人登,  身分皆斷壞。 暫時雖死滅,  復被業風吹, 即時還復生,  而受諸苦惱。 地獄無邊際,  眾生亦無窮, 以惡業因緣,  相續不間斷。 我造諸惡業,  定墮彼趣中, 善知識今時,  聽說所造業。 我曾起貪心,  廣造於舍宅, 彩畫復雕鏤,  金寶以莊嚴。 復置諸園林,  倉庫及產業, 畜牛馬生類,  皆以為資具。 父母及眷屬,  內外數甚多, 奴婢與妓人,  其數無有限。 常令於晝夜,  動種種歌音, 但縱己樂心,  不念於他苦。 恃彼`[大【麗】,不【大】(cf. K40n1412_p0071c02)]`大富貴,  作種種莊嚴, 凡所受用物,  悉金銀珍寶。 以香水澡沐,  復塗諸妙香, 龍腦與栴檀,  及彼麝香等。 香水澡沐已,  次第而嚴身, 手釧及指環,  皆用珍寶作。 以真珠瓔珞,  而為項莊嚴, 最上好真金,  復為耳璫等。 身分莊嚴已,  頂戴諸妙華, 蘇摩那瞻波,  及諸異香者。 復著妙好衣,  `[謂=諸【明】]`謂最上細㲲, 鮮白復清潔,  皆妙香所薰。 飲食最上味,  甘美復馨香, 侍者供所須,  暫無饑渴想。 地敷好茵蓐,  履踐而游行, 左右有侍人,  自在復尊貴。 如是廣嚴飾,  而愛樂其身, 常保惜護持,  不生破壞想。 既富樂具足,  餘復無所思, 恣其染慾心,  造不善過失。 眼貪於色境,  諸根亦復然, 彼為過失因,  自不能覺了。 見聞覺知處,  諸煩惱隨生, 於順違境中,  起貪瞋癡法。 柔軟等諸觸,  觸身心起愛, 彼愛想既生,  諸罪業皆作。 我曾於一時,  無故害有情, 以箭射鹿身,  令彼命斷滅。 但取其肉食,  不念後世中, 果報自當受,  誰人能代者。 我愚癡無智,  但資養其身, 一日死苦來,  識滅身破壞。 唯集諸苦惱,  無一可愛心, 父母及諸親,  相視不能救。 良醫妙藥等,  亦唐設其功, 徒增悲惱心,  無救濟方便。 我若命斷已,  棄於尸陀林, 為鳥獸諸蟲,  充足而食噉。 一切無所有,  `[虛【麗磧】,空【大】(cf. K40n1412_p0072a04; Q34_p0626c17)]`虛幻法現前, 諸境悉皆空,  `[*1]`唯果報不失。 是時無所託,  `[*1]`唯善法可依, 如我造惡因,  當墮於地獄。 廣積罪業蘊,  後苦惱隨生, 於彼三世中,  破壞善法種。 受想行`[二=三【明】]`二法,  以諸觸為因, 觸故諸愛生,  而成憂苦縛。 善法如良藥,  能治貪愛心, 貪等既不生,  諸惡不能作。 我實無福慧,  虛受於人身, 佛宣方便門,  布施持戒等。 我不能自作,  不隨喜見聞, 正法不能聽,  愚癡日增長。 無明等煩惱,  隨轉而無窮, 障善法因緣,  何由能解脫? 迷惑心散亂,  無少時靜住, 煩惱火所燒,  受種種纏縛。 於身無少樂,  樂法不暫生, 命將不久時,  一切皆破壞。 唯諸佛勝法,  能救苦眾生, 戒法真實門,  登者得大樂。 如我所造業,  深自生追悔, 今遇善知識,  是故如實說。』」 爾時,月上境界如來告藥王軍菩薩言:「善男子!諸異生類,臨命終時,生大驚怖,苦惱其心,無所救護。`[*1-4]唯=惟【明】*`唯諸善法,能為所依,殊勝果報,而無所失。」 爾時,彼佛即說伽陀曰: 「眾生作惡業,  定墮地獄中, 饑時吞鐵丸,  渴復飲銅汁。 身出猛火焰,  惡業故自燒, 身分皆破壞,  受驚怖大苦。 彼不見樂境,  不聞正法名, 唯苦逼身心,  一切皆非愛。 眾生作善法,  定生善趣中, 善知識會遇,  勸導修善法。 發生正信解,  具戒慧多聞, 諸煩惱滅除,  而成正等覺。 精進行最上,  佛出世所宣, 策發諸善根,  不生於退屈。 慈悲真梵行,  攝一切眾生, 自利復利他,  皆令得解脫。 善男子諦聽!  佛所說真實, 出微妙法音,  令一切調伏。 大悲心為父,  菩提心為母, 善法為知識,  能救護眾生。 正覺出於世,  說最勝法門, 方便化眾生,  令住寂滅地。 佛為大悲者,  最上世間尊, 普觀諸有情,  等同為佛子, 平等無有二,  `[使=便【宮】]`使一切歸依。」 爾時,彼佛說是法時,三千大千世界六種震動。時,藥王軍菩薩合掌恭敬白彼佛言:「有何因緣大地震動?願佛慈悲當為我說。」 彼佛言:「善男子!汝當四方觀察有何所見?」 是時,藥王軍菩薩承佛聖旨,即時四方觀察,見此大地震動,於少時間而復破裂,有六十五俱胝人從地而生。 爾時,六十五俱胝初生者,即皆合掌俱白佛言:「我等從何所生?」 佛於會中,指前初生者,告彼從地生者言:「諸善男子!汝等見此諸人眾不?」 答言:「已見。」 佛言:「如彼所生,汝等亦然。」 從地生者又言:「此諸人眾、當應滅不?」 佛言:「如是如是!彼等皆滅。諸善男子!非`[*1-5]唯=惟【明】*`唯此眾,一切有情悉皆歸滅。」 是時,先在佛會諸初生者,各起合掌白彼佛言:「世尊!如佛所說,生死二法,我等厭患、非所愛樂。」 佛言:「汝等既能厭患生死,云何不能發起精進?」 此諸初生者`[又=各【明】]`又白佛言:「世尊!我等於如來前聽受正法,見此菩薩聲聞大眾,有大神通威德具足,是我所樂,我等亦欲趣進修習,遠離生死。」 爾時,藥王軍菩薩復見有諸從地生者,即時與五百大菩薩,各各以自通力於其會中,又復踊身虛空,高二萬由旬,於其空中或現經行相、或現跏趺相、或現師子王步相、或現象王步相、或現諸異獸等步相,現如是等諸相已,復於空中作諸神變。時,此菩薩等,各有身光,於虛空中如百千俱胝日月光明。 爾時,諸從地生者俱白彼佛言:「世尊!何因緣故有是廣大光明?及於空中現諸神變希有等事?」 佛言:「諸善男子!汝等見諸菩薩住空中不?」 答言:「已見。」 佛言:「此大光明是諸菩薩各各身光,此諸菩薩一一皆能現諸神通變化等事。」 是時,藥王軍等諸菩薩眾,即於空中出微妙聲,俱白彼佛言:「願佛慈悲,為諸眾生宣說法要,若天、若人得聞法者,皆得最上利益安樂。我等今時皆是如來大悲方便精進願力所建立故,願佛於今,顯法光明,普照世間。」作是言已,俱從空下,住於佛前。 彼佛告藥王軍菩薩言:「善男子!汝今見此三千大千世界六種震動不?」 藥王軍菩薩言:「已見。世尊!然今我等不能了知,以何緣故有如是事?又復,我今有少疑惑,欲問世尊願為開決。」 彼佛言:「善男子!汝今有疑,恣汝所問,若過去、未來、現在三世等事,我當為汝一一如實分別演說。」 藥王軍菩薩白彼佛言:「世尊!今此會中何故有八萬四千天子眾、八萬四千俱胝大菩薩眾、一萬二千俱胝龍王眾、一萬八千俱胝部多眾、二萬五千俱胝必舍左眾,以何義故如是等眾其數甚多?」 彼佛言:「善男子!汝今當知,此諸大眾俱來集會,皆是於此聽佛說法,即於是日獲大利樂,永出輪迴;又復其中有得安住十地法者,有得安住涅`[*2-1]盤=梨【三】*`盤界者,有得解脫老、病、死、苦住安樂法者,有得解脫煩惱縛者,有得深入佛正法者。」 藥王軍菩薩復白彼佛言:「世尊!如來善為一切眾生作諸善巧,方便事業隨順攝化,云何是中而無懈倦?」 彼佛言:「善男子諦聽!如來起大悲心,設諸方便,普攝有情,皆令解脫,常無懈倦;但諸異生,愚於善法,雖遇如來,不能親近,聽受修習,不求解脫。善男子!如來今日於大眾中,吹大法螺、擊大法鼓、出大法聲、演大法義,若天、若龍,乃至八部四眾,及諸初生者,如是一切大眾,咸於今日得大總持,圓滿善法,安住十地,普獲利樂。一切皆是如來神通方便所作,令諸眾生住精進地,得法具足,如佛世尊。」 爾時,六十五俱胝數中,有五千初生者,俱從座起合掌向佛,而白佛言:「世尊!我等有身而為重擔,深為大怖,何由解脫?又復一切眾生處輪迴中,暫無寂靜,所欲礙心不能了知,住黑闇地不能明了,唯願世尊,攝受我等及諸眾生,施以無畏,令得安樂,勸請世尊宣說妙法,令諸少慧眾生增長正慧,苦惱眾生皆得解脫,世世所生,見佛聞法。」 爾時,藥王軍菩薩向彼初生者,說是伽陀曰: 「汝等樂欲聞正法,  先須飲食資身命, 後起無畏廣大心,  深得最上妙法味。」 彼初生者亦說伽陀,答藥王軍菩薩言: 「汝尊者大智,  善調寂諸根, 有廣大名稱,  一切皆愛敬。 已圓滿善法,  一切無不知, 云何作是言,  飲食資身命? 如我等意者,  飲食為過因, 食已於腹中,  成種種雜穢, 雖增長色力,  而惡法隨生, 三塗惡趣中,  當生大怖畏。 諸眾生罪業,  皆從飲食生, 所有貪愛心,  由飲食所起。 世間愚癡者,  生種種貪心, 營廣大田園,  舍宅樓閣等, 諸妙好服飾,  及最上莊嚴, 眾妙寶七珍,  真珠瓔珞等, 象馬及車乘,  奴婢數甚多, 富貴雖暫時,  終歸無常法。 如其壽命盡,  流轉諸趣中, 正法不能聞,  善知識遠離。 假使四大洲,  為彼轉輪王, 七寶皆具足,  圓滿千子眾; 富貴大自在,  勇猛復威嚴, 一切所歸依,  悉恭敬稱讚。 盡一生勝報,  是等亦無常, 彼壽限既終,  善惡業隨受。 雖富有珍寶,  勇猛大威德, 壽命若盡時,  自力不能救。 尊者如我說,  一切無所依, 唯諸佛如來,  是真所歸仗。 如父復如母,  能養育出生, 平等而愛憐,  一切皆如子。 譬日月光明,  普照諸冥闇, 所有輪迴苦,  斷滅令不生。 拔彼煩惱根,  使離諸怖畏, 普令有情類,  證無上菩提, 宣說正法門,  令住不退轉。 世間飲食等,  無利生過失, 不得生諸天,  非為可愛果, 於世間無樂,  當招極苦報, 損減於壽命,  造不善業因, 生富樂貪愛,  不能了無常, 不造最勝業,  不了知妙法, 不念離過失,  不住寂靜心。 壽命既盡已,  諸趣受諸苦, 無常杖所打,  五欲繩所縛, 苦惱而轉增,  業報不能脫, 過去業所照,  無救無所依, 當識法滅時,  徒增悲惱怖。 我寧以珍寶,  金銀及玻瓈, 廣施一切人,  終不生悋惜。 我寧以身力,  為他人僕使, 設經彼長時,  終不生疲倦。 若起貪愛想,  廣集諸珍財, 及飲食上味,  我即生怖畏。 願尊者諦聽,  如我等所言, 假使彼諸天,  受勝妙樂報, 以諸妙寶器,  盛種種上味, 甘美復馨香,  食者生適悅, 益天人身分,  色力及威力, 彼受報若終,  一切皆非實。 以是故我等,  不愛樂飲食, 唯樂正法門,  求解脫眾苦。 遠離貪愛縛,  得自在無礙, 歸依佛世尊,  大仙真聖者。 汝尊者大智,  我恭敬頂禮, 具廣大慈悲,  眾生皆樂見。 汝名字何等?  願尊為我說, 若見聞隨喜,  得諸根清淨。」 爾時,藥王軍菩薩復說伽陀,答初生者言: 「汝今欲聞我名字,  彼一切名唯佛知, 百千俱胝眾初生,  彼名一一佛能了。」 彼初生者又說伽陀曰: 「我曾從佛親聽受,  初生、久生一切名, 唯汝名字最甚深,  未曾聞佛為廣說。」 是時,藥王軍菩薩復說伽陀,答初生者言: 「當知我名字,  號為藥王軍, 妙藥救眾生,  是故得其號。 一切眾生類,  種種病所纏, 我以方便門,  隨順而救濟。 貪為病最大,  惱害於世間, 由此病為因,  而生諸過失。 瞋病如大火,  焚燒寂靜心, 唯甘露法藥,  能除諸苦惱。 癡病大可怖,  覆沒智慧心, 死墮惡趣中,  不得聞正法。 由此三種病,  展轉諸病生, 益愚癡闇冥,  我皆施法藥。 普令離過失,  滅一切業因, 息苦惱不生,  永絕諸怖畏。 既得離諸病,  速見正覺尊, 因我妙醫王,  應病而授藥。 一切有情類,  常為火所焚, 熾然不能息,  轉生諸苦惱。 貪欲為重擔,  無有解脫時, 瞋癡法亦然,  展轉增過失。 雖常負重擔,  不求解脫門, 復不念無常,  不思出離道。 煩惱業隨逐,  苦惱亦不知, 眾病逼其身,  不能求妙藥。 由無明因故,  諸行即隨生, 行等法既起,  貪愛生過失。 諸行不究竟,  一切法皆空, 無智不能知,  無由生正念。 不修寂靜行,  識滅苦惱增, 經無數劫中,  不能得解脫。 佛出現於世,  為彼天人師, 如父母愛子,  開示正覺道。 復雨大法寶,  普濟諸群生, 除彼邪智人,  不攝受正法。 發菩提心者,  得入正法門, 了一切行空,  於空亦無礙。 若了空無我,  一切無所依, 諸煩惱亦空,  `[遠=還【元明】]`遠離諸過失。」 爾時,諸初生者復說伽陀言: 「菩薩大悲者,  普救諸眾生, 精進大醫王,  長時無懈倦。 念彼輪迴苦,  以功德攝持, 我諦信歸依,  起勇猛精進。」 爾時,藥王軍菩薩復為說伽陀曰: 「汝等今當知,  佛為最上尊, 世間出世間,  福智皆具足。 具三十二相,  及眾好莊嚴, 以最上大悲,  廣度諸群品。 佛威容高顯,  猶如妙高山, 智慧無有窮,  復如彼大海。 善開諸方便,  隨順化眾生, 瞻禮與歸依,  皆得安樂果。」 爾時,月上境界如來出如迦陵頻伽清妙音聲普聞十方,又從`[面=西【宋元】]`面門出八萬四千種種色光,所謂:青、黃、赤、白、紅、紫、碧、綠,如是光明廣大熾盛,普照三千大千世界,所有三十二大地獄,蒙光所照皆悉破壞,諸天宮殿光所照處廣大明耀。如是光明照於三千大千世界已,復於光中,出一切眾生所有樂具現於虛空。作如是變化已,其光旋還繞佛七匝,復從彼佛頂門而入。 爾時,藥王軍菩薩復從座起,合掌恭敬白彼佛言:「世尊!何因緣故?如是重復放大光明普照世界。」 爾時,彼佛告藥王軍菩薩言:「善男子!我於今日作大佛事,今此會中有諸眾生得大利樂,以是緣故重復放光。」 藥王軍菩薩復白彼佛言:「我有所疑欲當請問,唯願世尊為我開決。」 彼佛言:「善男子!如汝所疑,當恣汝問。」 藥王軍菩薩言:「世尊!何故此會諸初生者,世尊為現種種希有等事,復為宣說微妙法門?諸久生者,云何世尊不皆如是?豈此等類於佛正法不能了知?」彼佛言:「善男子!汝今何故作如是言?於如來前而伸請問,此不得名柔順等語,何以故?如來於諸眾生平等化度,隨順方便而為說法,諸有聞者皆獲利益,具足得入諸總持門,一切功德皆悉成就。」 爾時,虛空中復有無數廣大殊妙七寶樓閣現於佛上。是時,彼佛告藥王軍菩薩言:「善男子!汝今見此殊妙樓閣不?」 藥王軍菩薩答言:「已見。世尊!」 彼佛言:「汝今當知,此等皆是諸初生者所共變現。何以故?此諸初生者,皆於是日圓滿一切善法;又復我於今日擊大法鼓,有無數天人得法具足,無數地獄眾生得離苦惱;復有無數眾生,暫生正念,歸依佛智,皆得解脫。」 彼佛說是語時,會中有九萬九千俱胝久生眾生,證得須陀洹果,得法具足,斷除業障,遠離眾苦,如此等類,皆從如來正法出生。 爾時,東方有五十俱胝殑伽沙數諸菩薩眾來入彼會,南方有六十俱胝殑伽沙數諸菩薩眾來入彼會,西方有七十俱胝殑伽沙數諸菩薩眾來入彼會,北方有八十俱胝殑伽沙數諸菩薩眾來入彼會,下方有九十俱胝殑伽沙數諸菩薩眾來入彼會,上方有百俱胝殑伽沙數諸菩薩眾來入彼會。是時,藥王軍菩薩白彼佛言:「世尊!云何虛空周匝皆作赤黑二色?」 彼佛言:「善男子!汝今不知如是因緣?」 答言:「世尊!我不能知。」 彼佛言:「唯佛如來而自知察。善男子!汝今當知,諸方世界各有若干俱胝殑伽沙數諸菩薩眾來入佛會。」 如是,諸菩薩眾隨方來已,從空而下住立佛前,禮彼佛足,各住一面。 是時,藥王軍菩薩白彼佛言:「世尊!何因緣故又復有此大菩薩眾而來集會?」 彼佛言:「善男子!此諸菩薩大眾集會,皆以初生者為緣而起發故。」 彼佛作是言時,所有會中諸初生者,即時皆得諸法具足安住十地。又復彼佛會中無數修菩薩行者,皆得安住諸菩薩法,得大神通。見聞隨喜一切眾生皆獲利樂。諸有已住菩薩地者,不復退轉,增勝堅固菩薩行法。 佛說此經已,普勇菩薩等諸大菩薩,阿惹憍陳如等諸大苾芻,乃至世間天、人、阿修羅等一切大眾,聞佛所說,皆大歡喜,信受奉行。 佛說大集會正法經卷第五 #---------------------------------------------------------------------- #【經文資訊】大正新脩大藏經 第 13 冊 No. 424 大集會正法經 #【版本記錄】發行日期:2023-12,最後更新:2022-10-15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 財團法人佛教電子佛典基金會(CBETA)依「大正新脩大藏經」所編輯 #【原始資料】蕭鎮國大德提供,維習安大德提供之高麗藏 CD 經文,北美某大德提供,邱昱翔提供新式標點 #【其他事項】本資料庫可自由免費流通,詳細內容請參閱【財團法人佛教電子佛典基金會資料庫版權宣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