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 438 佛說大乘大方廣佛冠經卷上 `[1]西天譯經=宋西天【明】*`西天譯經三藏朝散大夫試鴻臚卿傳梵大師`[2]賜紫沙門臣〔-〕【明】*`賜紫沙門臣法護等奉 詔譯 如是我聞: 一時,世尊在王舍城鷲峯山中,與大苾芻眾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阿羅漢,諸漏已盡。 復有諸大菩薩之眾,慈氏菩薩、妙吉祥菩薩而為上首,并餘無數天、龍、夜叉、乾闥婆,及持明仙天女眾等。 爾時,世尊告尊者大迦葉言:「迦葉!我今為令諸初發心菩薩成熟一切善根故,有所宣說,汝等諦聽,極善作意!」 時大迦葉白佛言:「善哉!世尊!受教而聽。」 佛言:「迦葉!東方去此佛剎過一殑伽沙數等世界,有世界名曰定嚴,其土有佛,號定手最上吉祥如來、應供、正等正覺,今現住彼教化利益。其佛剎中有菩薩摩訶薩,名離塵步,次補彼佛,當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果,號常定手最上吉祥如來、應供、正等正覺,出現世間。 「迦葉!若有住菩薩乘諸善男子及善女人,聞是定手最上吉祥如來名號,及離塵步菩薩摩訶薩名號,能稱念受持者,是人轉生得宿命智,百劫之中背於生死,而能攝集無量福蘊,近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果。 「復次,迦葉!東方去此佛剎過二殑伽沙數等世界,有世界名大菩提場莊嚴妙愛,其土有佛,號蓮華最上吉祥如來、應供、正等正覺,今現住彼教化利益。其佛剎中有菩薩摩訶薩,名蓮華手,次補彼佛,當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果,號蓮華上王如來、應供、正等正覺,出現世間。 「迦葉!若有住菩薩乘諸善男子及善女人,聞是蓮華最上吉祥如來、應供、正等正覺名號,及蓮華手菩薩摩訶薩名號,能稱念受持者,是人轉生得宿命智,乃生常得蓮華化生,於諸世間而無染著,超越一切不善之法,猶如蓮華不著於水,當得不退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三十千劫中背於生死,而能攝集無量福蘊,近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果。 「復次,迦葉!東方去此佛剎過三殑伽沙數等世界,有世界名離塵藏,其土有佛,號日輪光明最勝吉祥如來、應供、正等正覺,今現住彼教化利益。其佛剎中有菩薩摩訶薩,名日光明,次補彼佛,當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果,名諸聖吉祥圓滿最上眾相嚴身如來、應供、正等正覺,出現世間。 「迦葉!若有住菩薩乘諸善男子及善女人,聞是日輪光明最勝吉祥如來、應供、正等正覺名號,及日光明菩薩摩訶薩名號,能稱念受持者,是人轉生得宿命智,乘日輪光照諸善法,不復更生墮三惡趣、疑惑`[怖=佈【明】]`怖畏,當得不退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千劫之中背於生死,近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果。 「復次,迦葉!東方去此佛剎過四殑伽沙數等世界,有世界名得自在,其土有佛,號一寶蓋最上如來、應供、正等正覺,今現住彼教化利益。 「迦葉!若有住菩薩乘諸善男子及善女人,聞是一寶蓋最上如來、應供、正等正覺名號,能稱念受持者,是人轉生得宿命智,不於下劣族姓中生,不於貧窶族姓中生,在在所生而悉於彼王宮中生,所生之處無母障難、無父障難,無富貴難、無疾病難,當得不退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三十千劫中背於生死,近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果。 「復次,迦葉!東方去此佛剎過五殑伽沙數等世界,有世界名清淨藏,其土有佛號定最上吉祥如來、應供、正等正覺,今現住彼教化利益。 「迦葉!彼定最上吉祥如來、應供、正等正覺,往昔修行菩薩道時,發大誓願:『願我當來得成佛時,若有住菩薩乘諸善男子及善女人,聞我名號能稱念受持者,是人世世生生常得出家,得出家已而悉獲於千三摩地,一一三摩地中復證百千俱胝那庾多三摩地門,彼之所得諸三摩地永不散失;能於過去已入涅槃十千佛所瞻禮聽法;所有現在未來世中見佛聽法,亦復如是,當得不退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世世所生千劫之中背於生死,近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果。』 「迦葉,若有住菩薩乘諸善男子及善女人,聞是定最上吉祥如來、應供、正等正覺名號,能稱念受持者,是人於彼如是行相所求皆得。 「復次,迦葉!東方去此佛剎過六殑伽沙數等世界,有世界名寶莊嚴,其土有佛,號寶輪光明高勝吉祥王如來、應供、正等正覺,今現`[住【麗】,在【大】(cf. K41n1479_p0022c23)]`住彼教化利益。 「迦葉!若有住菩薩乘諸善男子及善女人,聞是寶輪光明高勝吉祥王如來、應供、正等正覺名號,能稱念受持者,是人轉生得宿命智,有念有慧諸相圓滿,當得成就信順之語,獲得無斷語言辯才。迦葉!是人能於天人世間一切辯才之中,不為他所退怯間斷,常得語言辯才無斷。又善男子及善女人,若能稱念彼佛名者,是人聽法之時,得佛聖相為現其前,若於諸法昔所未聞,隨所受學,即時獲得無邊俱胝那庾多百千隨轉陀羅尼;又此閻浮提中,一切有情隨所樂求而悉能知,然後如其信解善為說法,當得不退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阿僧祇俱胝那庾多百千劫中背於生死,而能攝集無量福蘊。 佛說大乘大方廣佛冠經卷上 佛說大乘大方廣佛冠經卷下 西天譯經三藏朝散大夫試鴻臚卿傳梵大師賜紫沙門臣法護等奉 詔譯 「復次,迦葉!南方去此佛剎過三十千世界,有世界名悅意聲,彼土有佛,號無邊步跡如來、應供、正等正覺,今現住彼教化利益。 「迦葉!若有住菩薩乘諸善男子及善女人,聞彼無邊步跡如來、應供、正等正覺名號,能稱念受持者,是人轉生得宿命智,獲得月輪清淨菩薩三摩地,住是三摩地已,所有東方殑伽沙數等諸佛世尊,親得瞻覩。如是南、西、北方四維上下,普遍十方,彼一一方所有殑伽沙數等諸佛世尊,悉得瞻覩,而於彼彼佛世尊所,聽受說法皆能解了;常得值遇諸佛出世,於一切時不暫捨離諸佛世尊,乃至證成菩提畢竟邊際,永得不退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三十五千劫中背於生死,而能攝集無量福蘊。 「復次迦葉,南方去此佛剎過三十五世界,有世界名妙香最上香,彼土有佛,號無邊香最上王如來、應供、正等正覺,今現住彼教化利益。 「迦葉!彼無邊香最上王如來,往昔修行菩薩道時,發大誓願:『願我當來得成佛時,若有住菩薩乘諸善男子及善女人,聞我名號能稱念受持者,是人獲彼多種功德,所謂於一切處在在所生得宿命智;梵行圓滿,具三十二大丈夫相莊嚴其身;又復餘佛剎中蒙光照觸者,皆悉來集,我為彼等圓滿一切菩提勝行。又復若此,大地大火充滿普遍燒然,火燒然已,大地出現種種珍寶,諸來求者而周給之,然彼一切亦無少分差動之相;當得不退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三十千劫中背於生死,而能攝集無量福蘊。』 「復次,迦葉!南方去此佛剎過一殑伽沙數等世界(此下合有世界之名,梵本元闕),彼土有佛,號寶上如來、應供、正等正覺,今現住彼教化利益。 「迦葉!若有住菩薩乘諸善男子及善女人,聞彼寶上如來、應供、正等正覺名號,能稱念受持者,是人轉生得宿命智,又復當生在母胎中即得見佛,彼佛勸讚作如是言:『善男子!汝當成熟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速出母胎。』千劫之中背於生死,而能攝集無量福蘊。 「復次,迦葉!西方去此佛剎過三殑伽沙數等世界,有世界名不知遍知,彼土有佛,號大光明照如來、應供、正等正覺,今現住彼教化利益。 「迦葉!若有住菩薩乘諸善男子及善女人,聞彼大光明照如來、應供、正等正覺名號,能稱念受持者,是人轉生得宿命智,獲得日輪光明最上三摩地,住是三摩地已,得見殑伽沙數等諸佛世尊,如無能勝等諸大菩薩所有功德,亦同稱讚是人功德。 「迦葉!又若女人在母胎中得聞彼如來名者,是人後生不復成彼女人之相,此報終已當成男子。何以故?為由得聞如是大神通、大威德如來名號,能受持故。」 爾時世尊,即說頌曰: 「若有女人處母胎,  聞佛大仙勝名號, 是人轉此女身已,  當成有智之男子; 證成無上大菩提,  利益一切眾生類, 能於天上及人間,  普為眾生作趣向。 「復次,迦葉!若有住菩薩乘諸善男子及善女人,聞彼如來名號能稱念受持者,是人阿僧祇劫中背於生死,而能攝集無量福蘊,近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果。 「復次,迦葉!北方去此佛剎過四十千世界,有世界名有寶,彼土有佛,號寶開花普燿吉祥如來、應供、正等正覺,今現住彼教化利益。 「迦葉!若有住菩薩乘諸善男子及善女人,聞彼寶開花普耀吉祥如來、應供、正等正覺名號,能稱念受持者,是人轉生得宿命智,獲得寶月菩薩三摩地,住是三摩地已,能解一切眾生語言音聲,得佛加持,無礙語言辯才成就。若有眾生樂求見彼住虛空中宣說諸法,是人即時隨意能現;又此閻浮提中,一切眾生隨有樂求所出音聲,是人各各悉能了知。又若此三千大千世界一切眾生,隨有樂求所出音聲、諸言說等,是人悉知,如其信解各為說法;當得不退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六十千劫中背於生死。 「復次,迦葉!東方去此佛剎過六十千世界,有世界名眾寶,彼土有佛,號曰寶藏如來、應供、正等正覺,今現住彼教化利益。 「迦葉!若有住菩薩乘諸善男子及善女人,聞彼寶藏如來、應供、正等正覺名號,能稱念受持者,是人轉生得宿命智,當得成就七覺支法。 「復次迦葉,東方去此佛剎過阿僧祇世界,有世界名寶耀,彼土有佛,號曰寶勝如來、應供、正等正覺,今現住彼說法教化。 「迦葉!若有住菩薩乘諸善男子及善女人,聞彼寶勝如來、應供、正等正覺名號,能稱念受持者,是人能生多種福蘊。 「迦葉!正使住菩薩乘諸善男子及善女人,廣集珍寶其積量如須彌山王,以如是相行於布施,廣大奉獻諸佛世尊,如是行施經俱胝那庾多百千歲中曾無間斷;又若有人聞彼寶勝如來、應供、正等正覺名號,能稱念受持者,前之布施無量功德,比是功德百分不及一,千分不及一,百千分不及一,阿僧祇分不及一,算分、喻分皆不及一。」 爾時世尊,說伽陀曰: 「所有東方諸佛剎,  南方、西方及北方, 諸方現住諸世尊,  光照眾生作利益。 若時非時悉應知,  晝夜常起尊重想, 合掌虔恭發`[志=至【元明】]`志誠,  信禮最上人中勝。 何能知名而表了,  意想禮奉人中尊, 所謂於其千劫中,  極難得值佛出世。 若欲恭敬於諸佛,  為求無上菩提者, 聞佛所說諸佛名,  應當於彼`[常=當【明】]`常歸命。 我今無復諸所求,  唯求佛智中出生, 於彼所得眾善根,  迴向佛智不思議。 若人欲供於諸佛,  佛不思議常作意, 彼諸佛名得聞已,  當為他人廣宣說。 欲令俱胝眾生類,  出離`[二=三【三】]`二有得解脫, 彼諸佛名得聞已,  受持不復生人間。 欲令俱胝諸佛剎,  能以足指而震動, 彼諸佛名得聞已,  受持廣為多人說。 若曾供養於諸佛,  彼聞佛名得受持, 非一非十二十生,  此即多生種善本。 若聞佛名能受持,  若以河沙金寶施, 較量受持佛名人,  福蘊百分不及一。 若聞佛名受持者,  當得最上人身相, 妙色`[端=莊【明】]`端嚴處世間,  出家堪受人天供。」 佛說此經已,彼諸苾芻、諸大菩薩摩訶薩眾,尊者大迦葉,并諸世間天、人、阿修羅、乾闥婆等,聞佛所說,皆大歡喜,信受奉行。 佛說大乘大方廣佛冠經卷下 #---------------------------------------------------------------------- #【經文資訊】大正新脩大藏經 第 14 冊 No. 438 佛說大乘大方廣佛冠經 #【版本記錄】發行日期:2023-12,最後更新:2022-10-15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 財團法人佛教電子佛典基金會(CBETA)依「大正新脩大藏經」所編輯 #【原始資料】蕭鎮國大德提供,維習安大德提供之高麗藏 CD 經文,北美某大德提供,釋心植法師提供新式標點,張革豐大德提供新式標點重校 #【其他事項】本資料庫可自由免費流通,詳細內容請參閱【財團法人佛教電子佛典基金會資料庫版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