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 495 `[12]佛說〔-〕【三宮】*`佛說阿難分別經 乞伏秦沙門`[釋法=聖【三宮】]`釋法堅譯 阿難白佛言:「有人事佛得富貴諧利者,有衰耗不偶者,云何不等耶?願天中天,普為說之。」 佛告阿難:「有人奉佛,從明師受戒,專信不犯,精進奉行,不失所受。形像鮮明,朝暮禮拜,恭敬然燈。淨施所安,不違道禁,齋戒不厭,中心欣欣,常為諸天、善神擁護;所向諧偶,百事增倍,為天龍、鬼神、眾人所敬,後必得佛。是為善男子、善女人真佛弟子也。 「有人事佛,不值善師,不見經教,受戒而已。示有戒名,憒塞不信,違犯戒律,乍信不信,心意猶豫。亦無經像,既不日日燒香作禮,恒懷瞋恚。惡口罵詈,又不六齋,殺生趣手。不敬佛經,持著衣被弊篋之中;或著妻子床上;或以掛壁,無有座席供養之心,與世間凡書無異。若疾病者,狐疑不信,便呼巫師,卜問解奏,祠祀邪神,天神`[遠離=離遠【宋元宮】]`遠離,不得善護,妖魅日進,惡鬼屯門,令之衰耗,所向不諧。現世罪人,非佛弟子,死當入泥犁中,被考治掠。由其罪故,現自衰耗,後復受殃,死魂神痛,酷不可言。 「愚人盲盲,不思宿命先世因緣,精神所之,根本從來,謂言事佛致是衰耗。不慚前世宿行不功,責聖咎天,世人迷謬,不達乃爾。不達之人,狐疑猶豫,信不堅固,心懷不定,進退失理,違負佛恩,而無`[反=返【宋元宮】]`反`[復=覆【三宮】]`復,遂為三塗所見綴縛,自作禍福。罪識之緣,種之得本,不可不`[順=慎【三宮】]`順,十惡怨家,十善`[厚=良【三宮】]`厚友,安神得道,皆從善生。善為大鎧,不畏刀兵,有能守信,室內和安,福付自然,非神授與也。今復不信者,後生轉復劇矣!」 佛言:「阿難!善惡追人,如影逐形,不可得離。罪福之事,亦皆如是,勿作狐疑,自墮惡道!諦信不`[迷=違【三宮】]`迷,所在常安,佛語至誠,終不欺人。」 佛復告阿難:「佛無二言,經法難聞,汝宿有福,今得侍佛,當念報恩,`[班=頒【三宮】]`班宣法教,示現人民,為作福田,信者得值,後生無憂。」 阿難受教,奉行普聞。 阿難復白佛言:「人不自手殺,教人殺者,不自手殺為無罪耶?」 佛言:「阿難!`[教【麗】,殺【大】(cf. K19n0770_p0793b24; T14n0492ap0753b05)]`教人殺者,重於自殺。何以故?或是奴婢愚小下人,不知罪法;或為縣官逼為所使,不自`[意出=出意【三宮】]`意出,雖獲其罪,事意不同,輕重有差。教人殺者,知而故犯,陰懷逆害,愚惡趣手,無有慈心;欺`[罔=誷【宋元宮】]`罔三尊,亦`[復=負【三宮】]`復自然犯五逆罪,害生`[杌=机【宮】]`杌命,其罪莫大!怨對相報,世世受殃,展轉相償,無有斷絕。現世不安,數逢災凶,死入地獄,出離人形,當墮畜生中,為人屠截,三塗八難,巨億萬劫,以肉供人,未有竟時。令身困苦,噉草飲泉,今世現有是輩畜獸,皆由前世得為人時,暴逆無道,陰害傷生,不信致此,世世為怨,還相報償,神同形異,罪深如是。」 阿難復白佛言:「世間人及佛弟子,惡意向師及道德之人,其罪云何?」 佛語阿難:「夫為人者,當愛樂人善,以善為友,不可嫉之。人有惡意向有德之人及善師者,是惡意向佛無異也。寧持萬石弩還自射身。」 佛語阿難言:「自射身為痛不?」 阿難言:「甚痛,甚痛!世尊!」 佛言:「人持惡意,向道德人及其師者,痛劇弩射身也。為人弟子,不可輕慢其師,惡意向道德人,`[當〔-〕【宮】]`當視之如佛,不可嫉其善也。人有戒德者,感動諸天,天龍、鬼神莫不敬尊。寧投身火中,利刀割肉,慎莫嫉妬人之善也,其罪不小。慎之!慎之!」 阿難言:「師者為,可灼然非弟子不?以小罪成大,可無罪不?」 佛言:「不可!`[亦=示【三宮】]`亦甚深甚深!師、弟之義,義感自然,當相`[許後=訊厚【三宮】]`許後,視彼如己;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弘崇禮律,不使怨訟,弟子亦爾。二義真誠,師當如師,弟子當如弟子,勿相誹謗,慎莫含毒,小怨成大,還自燒身。我觀末世,諸惡人輩,魔世比丘,但念他惡,不自止惡,嫉賢妬善,不念行道,既不能為,復壞毀人,斷絕道意,令不得行。貪務俗業,積財自喪,死墮惡罪大泥犁中,未當如是。於世何求?念`[付=報【三宮】]`付佛恩,相率以道,道不可不學,濟神離苦,超出生死,見賢勿慢,見善勿謗,勿以小過證人大罪,違法失理,其罪莫大。罪福有證,可不慎耶!」 阿難復白佛言:「末世弟子理家因緣,隨事便宜,當云何?」 佛言:「受佛禁戒,信而奉行,不念誑妄,奉孝畏慎!`[敬歸=歸敬【明】]`敬歸三尊,養親盡忠,可得為世間事,不可得為`[世=世間【三宮】]`世意也。」 阿難言:「世間事,世間意,云何耶?天中天!」 佛言:「為佛弟子,可得販利業,平斗直尺不`[惘=罔【元明】]`惘人民,施行合理,不`[違=違神明【三宮】]`違自`[然=然之理【三宮】]`然。葬送移徙、姻娶之事,是為世間事也。 「世間`[意=意者【三宮】]`意,為佛弟子,不得卜問、請祟、符呪、厭怪、祠祀、解奏,亦不得擇良時、良日。受佛五戒者,福德人也,有所施作,當啟三尊;道護為強,`[設=役【三宮】]`設使諸天、天龍、鬼神無不敬伏。戒貴則尊,無往不吉,豈有忌諱不善者耶! 「不達之人,自作`[罵詈=罣礙【三宮】]`罵詈,善惡之事自由心作,禍福由人,如影追形響之應聲。戒行之德,應之自然,諸天所護,願不`[意違=違意【三宮】]`意違,感動十方,與天參德;功勳巍巍,眾聖`[咨嗟=嗟嘆【三宮】]`咨嗟,難可稱量!智`[士=能【三宮】]`士達命,沒身不邪,善`[如=知【宮】]`如佛教,可得度世之道。」 阿難聞佛`[所〔-〕【三宮】]`所說,更整袈裟,頭腦`[頓=著【三宮】]`頓地:「唯然,世尊!我等有福,得值如來,普恩慈大,愍念一切,為作福田,令得脫苦。」 佛言:「至真而信者少,是世多惡,眾生相詛甚可痛哉!若有信者,`[如=若【三宮】]`如一若兩,奈何世惡,乃弊如是!佛滅度後,經法稍替漸衰滅矣!嗚呼!痛哉!將何恃怙?」 阿難墮淚,因事說曰: 「佛為三界護,  恩廣大慈普, 世弊不見佛,  值法者亦難。 痛矣不識者,  盲盲不別真, 痛矣乃如斯,  罪使令如是。 宿福值法者,  若一若有兩, 經教稍稍沒,  當復何恃怙? 佛恩非不大,  罪由眾生故, 法鼓震三千,  如何不得聞? 世濁多惡人,  倒見墮顛倒, 諛`[諂【宮】,謟【大】(cf. 《福州藏》(日本宮內庁書陵部藏大藏經db2第帖第圖第行))]`諂啤訿聖,  邪`[媚=魅【三宮】]`媚相毀壞。 不信世有佛,  言佛非大道, 是人是非人,  自作眾罪本。 命盡往無擇,  刀劍解身形, `[餓=食【三宮】]`餓鬼好`[伐=代【三宮】]`伐殺,  鑊湯涌其中, 婬`[逸=妷【宋宮】,泆【元明】]`逸抱銅柱,  大火相燒然, `[抂=誹【三宮】]`抂謗清高士,  鐵鉤拔其舌。 亂酒無禮節,  迷惑失人道, 死入地獄中,  洋銅沃其口, 遭逢眾危難,  毒痛不可言, 若生還為人,  下賤貧窮中。 不殺得長壽,  無病常康強, 不盜後大富,  錢財恒自饒, 不婬香清淨,  身體鮮苾芬, 光影常`[赫=奕【三宮】]`赫奕,  上則為天王。 至誠不欺詐,  為眾所奉承, 不`[解=醉【宮】]`解後明了,  德慧所尊敬。 五福超法出,  天人同`[儔=疇【宋宮】]`儔類, 所生億萬倍,  真諦甚分明。 末世諸惡人,  不信多狐疑, 癡愚不別道,  罪深便逮冥, `[蔽=殺【三宮】]`蔽聖毀正覺,  死入大鐵城, `[識神=神識【三宮】]`識神處其中,  頭上戴鐵輪。 求死不得死,  須臾已變形, 矛戟相貫刺,  軀體恒殘截。 奈何世如是,  背正信鬼神, 解奏好卜問,  祭祀傷不仁, 死墜十八獄,  經歷黑繩獄, 八難為界首,  得復人身難。 若時得為人,  蠻狄無義理, 癡騃`[無【麗】,為【大】(cf. K19n0770_p0795a07; T14n0492bp0756b17)]`無孔竅,  跛躄瘂不語, 朦朧不達事,  惡惡相牽拘。 展轉眾徒聚,  禽獸六畜形, 為人所割屠,  剝皮視其喉, 歸償宿怨對,  以肉給還人, 無道墮惡道,  求脫甚為難。 人身既難得,  佛經難得聞, 世尊為眾`[祐=如【宮】]`祐,  三界之特尊, 敷遺甘露法,  令人普奉行。 哀哉已得慧,  愍念群萌故, 開語示`[道=導【三宮】]`道真,  黠者即度苦。 福人在向向,  見諦學`[受成=不生【三宮】]`受成, 自歸大護田,  `[殖=植【宋宮】,種【元明】]`殖種不死地。 恩慈莫過是,  世祐轉法輪, 願使一切人,  得服甘露漿, 慧船到彼岸,  法磬`[引=聞【三宮】]`引`[大=三【明】]`大千, 彼我無有二,  願發無上真。」 阿難說如是,諸會大眾信解,僧那大鎧甘露之音,香熏三千。從是得度,開現道地,為作橋梁,國王、臣民、天龍、鬼神,聞經所`[記=說【三宮】]`記,阿難所說,且悲、且喜,稽首佛足,及禮阿難,受教而去。 `[*12-1]佛說〔-〕【三宮】*`佛說阿難分別經 #---------------------------------------------------------------------- #【經文資訊】大正新脩大藏經 第 14 冊 No. 495 佛說阿難分別經 #【版本記錄】發行日期:2023-12,最後更新:2022-12-21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 財團法人佛教電子佛典基金會(CBETA)依「大正新脩大藏經」所編輯 #【原始資料】蕭鎮國大德提供,維習安大德提供之高麗藏 CD 經文,北美某大德提供,Jasmine 提供新式標點 #【其他事項】本資料庫可自由免費流通,詳細內容請參閱【財團法人佛教電子佛典基金會資料庫版權宣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