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 506 `[1]犍=揵【宋元】*,佛說犍【宮】*`犍陀國王經 後漢`[安息國三藏〔-〕【宋元】,三藏法師【明】,沙門【宮】]`安息國三藏安世高譯 聞如是: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與千二百五十比丘俱。 時有國王,號名犍陀,奉事婆羅門。婆羅門居在山中,多種果樹。時有採樵人,毀敗其果樹,婆羅門時見之,便將詣王所,言:「是人無狀,殘敗我果樹,王當治殺之。」王敬事婆羅門,不敢違之,即為殺敗樹者。 自後未久,有牛食人稻,其主逐`[捶=捶之【三】]`捶牛,折其一角,血流被面,痛不可忍。牛徑到王所白言:「我實無狀,食此人少稻,今為其見捶、折我角。」稻主亦追到王所。王曉鳥獸語,告牛言:「我當為汝治殺之。」牛即報言:「今雖殺此人,亦不能令我不痛,但當約勅,後莫取人如我耳。」 王便感念言:「我事婆羅門,但坐果樹,令我殺人,不如此牛也。」便呼婆羅門問言:「今事此道,有何福乎?」 婆羅門報言:「可得`[攘=穰【宋】,禳【元明】,壤【宮】]`攘災致福、富貴長壽。」 王復問言:「可得免於生死不?」 報言:「不得免於生死也。」 王獨念言:「當用此道為事?」便勅群臣嚴駕。往到佛所,五體投地,為佛作禮,白言:「我聞佛道至尊,巍巍教化,天下所度無數。願受法言,以自改操。」佛即授王五戒十善,為說一切天地人物無生不死者。 王以頭面著地為禮,白佛言:「今奉尊法戒,當得何福?」 佛言:「布施、持戒,現世得福;忍辱、精進、一心、智慧者,其`[德=福【三】]`德無量,後`[上=生【三宮】]`上天上,亦可得作遮迦越王,亦可得無為度世之道。」佛即為王現相好、威神光耀,王即歡喜`[意〔-〕【宮】]`意解,便得須陀洹道。 阿難`[正=整【三】]`正衣服,頭面著地,為佛作禮,白佛言:「此王與牛本何因緣?牛語,`[意=王意【三】]`意便解,捨婆羅門而事佛道,見佛聞法即得道迹。」 佛言:「乃昔拘那含牟尼佛時,王與牛為兄弟,作優婆塞,俱持齋一日一夜。王守`[法〔-〕【宮】]`法精進不懈怠,壽終昇天上,壽盡下為國王;牛時犯齋夜食,後受其罪,罪畢復作牛,百世尚有宿識,故來開悟王意。牛後七日,壽終上生天上。」 佛言:「四輩弟子!受持齋戒,不可犯也。」 諸比丘僧、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天、龍、鬼神,聞經歡喜,前為佛作禮而去。 `[*1-1]犍=揵【宋元】*,佛說犍【宮】*`犍陀國王`[經=經一卷【宋元】]`經 #---------------------------------------------------------------------- #【經文資訊】大正新脩大藏經 第 14 冊 No. 506 犍陀國王經 #【版本記錄】發行日期:2023-12,最後更新:2023-08-16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 財團法人佛教電子佛典基金會(CBETA)依「大正新脩大藏經」所編輯 #【原始資料】蕭鎮國大德提供,維習安大德提供之高麗藏 CD 經文,維習安大德提供,閻學新大德輸入/Gamblers 大德初校/沈介磐大德二校,北美某大德提供,Jasmine 提供新式標點,張革豐大德提供新式標點重校 #【其他事項】本資料庫可自由免費流通,詳細內容請參閱【財團法人佛教電子佛典基金會資料庫版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