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 563 \[Nos. 562, 564] `[4]佛說〔-〕【宋元宮】*`佛說腹中女聽經 `[北〔-〕【宋】]`北涼天竺三`[藏=藏法師【三宮】]`藏曇無`[讖=讖第三【元明】]`讖譯 佛在羅閱祇,與諸菩薩、比丘僧、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及諸天人民無央數共會,聽佛說經。 時,會中有迦羅婦懷妊在座,腹中子叉手聽經,佛欲使眾會見之,便現大光明,照迦羅婦。座中眾人,皆見腹中女叉手聽經,如照鏡無有異。 佛持八種聲,問腹中女言:「汝叉手聽經,`[以何【麗】,何以【大】(cf. K11n0232_p0453a10; T53n2121_p0063a01; T14n0562_p0913c17)]`以何故`[爾=耳【三】,〔-〕【宮】]`爾?」 女用佛威神,即答佛言:「以世間人皆行十惡,欲令行十善,是故叉手聽經;又以世間人貪婬、瞋恚、愚癡、生死不絕,是故叉手聽經;復用世間人不孝順父母,不供養沙門婆羅門道人,是故叉手聽經。」 時女說是語竟,便生;譬如太子從右脇生,地為六反震動,虛空中有無央數天,自然有音樂聲。雨天眾華,有自然千葉蓮華,大如車輪,以寶作莖,狀如青琉璃,女即坐蓮華上。 忉利天王釋持天衣,從虛空中來下,與女言:「裸形可取此衣著之。」 女報言:「我不著此衣,汝欲`[9]裝挍=莊校【三宮】*`裝挍我耶!汝為羅漢,我為菩薩,汝非我輩,不與我同類,我自當有衣來。」 佛語拘翼:「此不為`[*9-1]裝挍=莊校【三宮】*`裝挍菩`[薩=薩身【三宮】]`薩,發心為菩薩,自致得三十二相、八十種好,爾乃為`[*9]`裝挍菩薩耳!」 舍利弗白佛言:「此女為從何國來?當送衣也。」 佛言:「此女從東`[南=有【宋】]`南方佛剎來,其國名清淨,去此十萬佛剎,女從本剎來欲見佛,自當有持衣來者。」本國衣便自然在虛空中來,`[肅【麗】,蕭【大】(cf. K11n0232_p0453b11)]`肅肅有聲,女見衣來便著`[之=衣【三宮】]`之,當得五通,又女本國人盡得五通。女得衣著訖,便從蓮華上,下行至佛前,女一舉足,地為六反震動,便頭面著地,為佛作禮,三言:「南無佛!」繞佛已訖,便長跪白佛:「今座中大有諸迦羅婦,願佛為說經,令得男子身。」 佛言:「我亦不使汝作男子,亦不使汝作女人,皆自從身行得。」 佛言:「有一事可疾得男子,何等為一?發心為菩薩道,是為一事;又女人身當內自觀,譬如機關骨節相柱,但筋皮上,女人常畏人,譬如鵄`[梟=鷠【宮】]`梟、蛇蚖、蝦蟇,不敢`[晝=盡【宮】]`晝日出,常畏人。譬如婢使,常與惡露臭處俱,雖是國王女,猶復畏人,女人眾惡亦復如是。」 時座中迦羅婦七十五人,聞佛說經歡喜踊躍,前以頭面著地,為佛作禮,白佛言:「我願發菩薩心作男子,我不得男子身終不起。」 時七十五迦羅越,從舍衛國來至佛所,見諸婦皆在佛前,便心念言:「失我曹婦已。」便問舍利弗:「此女人悉是我曹婦,何為是間?」 舍利弗答言:「欲作比丘尼,卿當聽不?」 迦羅越答言:「若欲作比丘尼者,先使我曹作比丘僧。」 舍利弗白佛言:「是七十五迦羅越,皆欲作比丘。」 佛呼:「善男子來,皆作比丘。」頭髮自然墮,袈裟便著身,手持應器,皆前為佛作禮。 時七十五婦,各脫珠環,皆以散佛上,便自然虛空中,化作七十五交露珠瓔帳,帳中有七寶床,床上有坐,佛邊有無央數菩薩聽經。 七十五婦人見是變化,皆大歡喜,即用佛威神,飛住虛空,虛空中自然有華,`[雨=而【三宮】]`雨散佛上,從虛空中來下,便得男子身,前白佛言:「我願作比丘。」 佛語彌勒菩薩:「將去授戒。」彌勒菩薩即授戒。 作比丘僧女,自然有化華蓋七重,其莖如蓮華莖,即持與母言:「佛是天上、天下度人之師,母以華蓋上佛,是天上、天下之師,蓋上之後,母亦當為天下之蓋。」 女語母言:「今當發菩薩心。」 母答女言:「我始懷汝時,於夢中常見佛及法、比丘僧,無復貪婬、瞋恚、愚癡心,身體安隱,知我腹中子,為是菩薩摩訶薩,以是令我安隱。」 爾時發菩薩心`[已=以【三宮】]`已,母得華蓋便持上佛,地為六反震動。 佛語舍利弗:「四天下星宿尚可知數,是女前後所度父母,不可知數。」 女言:「一切人謂我是女,當作至誠行。」便化作如八歲沙彌身。 當佛說經及女變化時,無央數人皆發無上正真道意。佛說經竟,皆大歡喜。 `[*4-1]佛說〔-〕【宋元宮】*`佛說腹中女聽經 #---------------------------------------------------------------------- #【經文資訊】大正新脩大藏經 第 14 冊 No. 563 佛說腹中女聽經 #【版本記錄】發行日期:2023-12,最後更新:2022-10-15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 財團法人佛教電子佛典基金會(CBETA)依「大正新脩大藏經」所編輯 #【原始資料】蕭鎮國大德提供,維習安大德提供之高麗藏 CD 經文,北美某大德提供,Jasmine 提供新式標點 #【其他事項】本資料庫可自由免費流通,詳細內容請參閱【財團法人佛教電子佛典基金會資料庫版權宣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