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 577 \[Nos. 575, 576] `[4]佛說〔-〕【元】*`佛說大乘流轉諸有經 `[大〔-〕【明】]`大唐三藏法師義淨奉 制譯 如是我聞: 一時,薄伽梵在王舍城羯闌鐸迦池竹林園中,與大苾芻眾千二百五十人俱,并大菩薩摩訶薩,無量百千人天大眾,一心恭敬圍遶而住。爾時,世尊為說自證微妙之法,所謂初、中、後善,文義巧妙,純一圓滿,清淨鮮白,梵行之相。 爾時摩揭陀主影勝大王,往竹林中禮世尊足,右遶三匝,在一面坐。時影勝王白佛言:「世尊!云何有情先所造業久已滅壞,臨命終時皆悉現前?又復諸法體悉空無,所造業報而不散失?唯願世尊哀愍,為我分別解說。」 爾時,世尊告影勝王曰:「大王當知,譬如男子於眠夢中,見與人間端正美女,共為`[1]稠=綢【三】*`稠密。既`[睡=眠【三】]`睡覺已,憶彼夢中所見美女,大王於意云何?於眠夢中人間美女是實有不?」 王言:「非有!」 世尊告曰:「大王於意云何?此之男子,於彼夢中所見美女,心生憶念戀慕不捨,可說此人是大博識明智者不?」 王言:「不爾!此是愚人,非明智者。何以故?由彼夢中人間美女,畢竟體空不可得故。豈能與彼而`[行=所【三】]`行`[*1-1]稠=綢【三】*`稠密,令此男子情懷愛戀生憶念耶?」 佛言:「大王!如是。愚癡無識凡人,眼見色時心生憙樂,便起執著;起執著已隨生顧戀,生顧戀已情懷染愛;起染愛故隨貪、瞋、癡,發身、語、意造作諸業。然此諸業作已滅壞,此滅壞時曾不依止東方而住,亦不依止南、西、北方,四維上下,至命終時意識將滅,所作之業皆悉現前。譬如男子從睡覺已,憶彼夢中所見美女影像皆現如是。 「大王!前識滅已後識生時,或生人中,或生天上,或墮傍生、餓鬼、地獄。大王!後識生時,無間生起彼同類心,相續流轉,分明領受所感異熟。大王!曾無有法能從此世轉至後世,然有死生業果可得。大王當知,前識滅時名之為死,後識支起號之為生。大王!前識滅時無有去處,後識支起無所從來。所以者何?本性空故。大王!前識前識性空,死死性空,業業性空,後識後識性空,生生性空,而彼業果曾不散失。大王!如是應知,一切有情皆由愚惑不知非有,妄起顧戀輪迴生死。」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說伽`[他=陀【明】]`他曰: 「諸法唯假名,  但依名字立, 離於能詮語,  所詮不可得, 皆以別別名,  詮彼種種法, 於名法非有,  是諸法自性。 由名名性空,  於名名不有, 諸法名本無,  妄以名詮名, 諸法皆虛妄,  但從分別生, 此分別亦空,  於空妄分別。 我說諸世間,  以眼見於色, 皆由邪計想,  是名為俗諦; 我說一切法,  皆是藉緣生, 是名近勝義,  智者當觀察。 眼不見於色,  意亦不知法, 是名勝義諦,  愚者不能知。」 爾時,世尊說此法已,摩揭陀主影勝大王深心頂受。時諸苾芻,及大菩薩、人天等眾,皆大歡喜,信受奉行。 `[*4-1]佛說〔-〕【元】*`佛說大乘流轉諸有經 #---------------------------------------------------------------------- #【經文資訊】大正新脩大藏經 第 14 冊 No. 577 佛說大乘流轉諸有經 #【版本記錄】發行日期:2023-12,最後更新:2022-10-12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 財團法人佛教電子佛典基金會(CBETA)依「大正新脩大藏經」所編輯 #【原始資料】蕭鎮國大德提供,維習安大德提供之高麗藏 CD 經文,閻學新大德輸入/Gamblers 大德初校/沈介磐大德二校,無名氏大德輸入,北美某大德提供,Jasmine 提供新式標點,張革豐大德提供新式標點重校 #【其他事項】本資料庫可自由免費流通,詳細內容請參閱【財團法人佛教電子佛典基金會資料庫版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