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 726 `[此經三本俱]`六趣輪迴經 馬鳴菩薩集 西天譯經三藏朝散大夫試鴻臚少卿宣梵大師賜紫沙門臣日稱等奉 詔譯 歸命三世尊,  正等覺所說, 常行於利他,  積集諸功德。 若自身口意,  所作善惡業, 感果定非差,  無別造作者。 最勝之導師,  現證垂慈愍, 普為諸有情,  說隨業受報。 此相應正理,  聞已當領受, 作業皆自心,  為因馳六趣。 由三毒怖畏,  販賣諸物命, 養已殺於他,  當墮等活獄; 彼壽百千歲,  加刀杖捶打, 死已更復生,  受如是苦報。 於父母朋屬,  而生於損害, 起妄語欺誑,  當墮黑線獄; 黑線絣其身,  如世間解木, 鋸發焰熾然,  受如是苦報。 以火焚山川,  林木及原野, 燒害諸有情,  當墮炎熱獄; 火焰遍燒然,  苦叫聲不絕, 兩目無有明,  受如是苦報。 謂法說非法,  無根而誹謗, 令他生熱惱,  墮極炎熱獄; 是諸罪眾生,  為大火逼切, 燒然不暫停,  受如是苦報。 於猪羊狐兔,  及餘生類等, 殺害彼無邊,  當墮眾合獄; 生彼地獄已,  備受諸楚毒, 拷掠滅還生,  受如是苦報。 起惡身語意,  讒構相離間, 如是罪眾生,  當墮號叫獄; 彼熾猛火焰,  燒然無休息, 常發大惡聲,  受如是苦報。 若於佛法僧,  及諸`[貧【麗】,貪【大】(cf. K41n1490_p0607b13)]`貧乏者, 剽竊彼財物,  墮大號叫獄; 為火所燒炙,  受最極熱惱, 出大猛惡聲,  受如是苦報。 於父母師長,  及有德賢者, 起增上殺害,  定墮無間獄; 炎熾大火聚,  洞然徹骨髓, 長時受極苦,  決定無暫樂。 起冤敵鬪諍,  戈戟相殘害, 死墮銅爪獄,  其狀極鋒利, 互相而擘裂,  或變為刀杖, 競斫刺其身,  受如是苦報。 強暴侵他色,  後墮鐵刺獄, 刺長十六指,  削肉而穿骨; 復有大鐵女,  焰牙甚可怖, 噉頂至其踵,  受如是苦報。 若陰謀害他,  墮彼劍葉林, 猘狗及鵰鷲,  奔逐競分食。 若劫奪他財,  當受其極苦, 常吞熱鐵丸,  復灌以銅汁。 無辜害眾生,  當墮鐵鷹獄, 利爪而搏擊,  長時受苦惱。 若人好傷殺,  水族諸物命, 後墮鎔銅河,  為業火燒煮。 若自貪盛事,  而掩斥他善, 墮彼鐵磨獄,  悲號無救度。 若人不饒益,  當受多種形, 兩山夾其身,  逼切復加㨝。 若人說非法,  破壞於橋梁, 鋒刃以為路,  驅彼而來往。 以甲傷蚤虱,  墮二羺頭山, 相擊死還生,  展轉而受苦。 依止出離道,  而不護禁戒, 墮煻煨獄中,  肢體皆消爛。 矯現諸威儀,  苟求邪活命, 墮屍糞獄中,  為蛆虫𠯗食。 見五穀中虫,  不擇而礱伐, 墮鐵碓獄中,  常為彼舂擣。 見他苦生喜,  諂曲多疑惑, 常懷忿惡心,  作焰摩羅卒。 諸苦果種子,  少略而分別, 清淨身語心,  畢竟常遠離。 地獄趣竟。 若人不樂施,  復盜眾飲食, 墮大癭鬼中,  常噉諸糞穢。 若障人布施,  於己物生悋, 墮針口鬼中,  腹大常飢渴。 無嗣慳財物,  不捨不受用, 墮匱乏鬼中,  得他享殘棄。 希望他施惠,  自少施生悔, 墮下劣鬼中,  常食於涎吐。 樂聞他過失,  加惡語宣傳, 墮焰口鬼中,  長受諸苦惱。 好起諸鬪諍,  無少慈愍心, 墮疲極鬼中,  食蜎蠕虫類。 恐愶取他財,  得已或少施, 墮極醜鬼中,  他怖獲微祀。 若人多讌樂,  廣殺諸物命, 自食復與他,  後墮羅剎鬼。 於供養香花,  或嗅或私取, 由起少貪心,  後作尋香鬼。 若人相崇奉,  於己有所求, 怒色希彼財,  後作猛惡鬼。 若人於他娶,  常樂作媒伐, 後懷惡相離,  死作步多鬼。 若人樂飲酒,  過量復顛酗, 或持勸他人,  後作藥叉鬼。 於父母師長,  所欲相違背, 後生藥叉宮,  勇健多卒暴。 彼慳貪過失,  常生餓鬼中, 苦樂隨自因,  是故勿復造。 餓鬼趣竟。 人天三惡趣,  唯自能救拔, 奔馳六趣中,  如夢境和合。 覩自他眷屬,  傷嘆豈長久, 如彼俳優人,  數數易形色。 受地獄苦畢,  或生於天中, 福盡復沈淪,  墮彼畜生趣。 受種種形色,  後得生人間, 貧苦極艱辛,  譬車輪旋轉。 畜生趣竟。 彼人趣壽命,  分量本長遠, 多造殺生因,  由此而減少。 縈纏諸病苦,  癩瘦時疫等, 為鬼魅所著,  及王法捶打。 若人於財利,  勞役廣希求, 無少惠施心,  後作守財鬼。 若人盜他財,  用已或能施, 後墮鬼趣中,  隨得隨散失。 若人於己財,  隨分而行施, 當獲於富饒,  不為他侵損。 若人以淨財,  離慳廣行施, 得上妙飲食,  所欲皆如意。 若人以珍饌,  淨心而奉施, 其所得福報,  色力命安隱。 若人以衣施,  彼得生愛樂, 獲色相端嚴,  具慚愧衣服。 若人造僧坊,  歡喜而用施, 感宮殿莊嚴,  五欲皆具足。 若人建橋梁,  及車乘等施, 得最上安隱,  珍寶之輦輿。 若人於曠野,  施池井泉流, 於在所生處,  無渴乏熱惱。 若人以嬖妾,  嚴飾而為施, 彼所得果報,  具欲樂富貴。 若人以經教,  及世俗文典, 能持施於他,  感博學大智。 若人以醫藥,  及以無畏施, 彼所得果報,  安樂離恐怖。 若施以燈明,  其眼常清淨; 若施以音樂,  得其聲美妙; 若施以臥具,  獲安隱快樂; 若施以僮僕,  營從常圍繞; 施乳牛等物,  得色力壽命; 若施以良田,  得倉庫盈溢。 如彼彼求者,  各各隨所欲, 花果及清泉,  愛語善安慰。 復有雖行施,  役他而少與, 因恐怖發心,  及希他讚譽; 或求現富貴,  生天受快樂, 如是等行施,  獲福極微少。 若樂行利他,  不惜於身命, 常懷悲愍心,  聖果不難得。 諸有來乞者,  依時而給與, 令彼生忻悅,  感果得如意。 施彼若艱難,  受報時亦爾, 輟己惠於他,  最上安樂法。 施為諸樂本,  如種生其果, 愍彼來希求,  隨與無空返。 慎勿侵外色,  視之如己子, 設復於自妻,  舉心即令止。 若人於欲境,  繫心而樂著, 後生於世間,  定受女身報。 若人厭女身,  捨欲持淨戒, 發生堅固心,  轉身作男子。 若人修梵行,  則無諸損惱, 具福德威神,  天人常恭敬。 若人不飲酒,  安住於正念, 常出真實言,  現獲於安隱。 若見他相違,  勸喻令和悅, 感眷屬廣多,  無別離苦惱。 於師長教勅,  常歡喜聽受, 損益更籌量,  則具善巧智。 貧窶執役者,  好行於捶打, 無過而惱他,  己苦更加苦。 若人具形色,  恃之而起慢, 戲弄於他人,  當獲矬傴報。 若人性慳鄙,  善誘佯不聞, 彼極重愚癡,  當獲聾瘂報。 行善有餘慶,  積惡招苦惱, 各成辨彼因,  隨業定當受。 人趣報竟。 常行於諂誑,  樂忿恚鬪諍, 由昔行施故,  而作修羅主。 修羅趣竟。 樂修十善因,  於他無損害, 諸天常`[護【麗】,獲【大】(cf. K41n1490_p0609c09)]`護持,  得生四王天。 於父母三寶,  恭敬隨能施, 具忍辱柔和,  得生忉利天。 自不樂忿諍,  勸他令和順, 純善修淨因,  得生焰摩天。 樂多聞正法,  專修解脫惠, 喜讚他功德,  得生兜率天。 於施戒諸行,  自性常愛樂, 起精進勇猛,  得生變化天。 是最上有情,  具沙門梵行, 增長解脫因,  得生他化天。 以戒定熏修,  普資於願力, 生天上人間,  達真如實際。 如是善惡報,  已分明顯示, 作善招人天,  造惡縈極苦。 老病死未至,  勤思求正法, 自果報一來,  所愛皆離別。 彼貪等過失,  深可生厭患, 智者善思惟,  是故當遠離。 若常行利他,  則無諸障惱, 罪福定無差,  略說宜諦聽。 六趣輪迴經 #---------------------------------------------------------------------- #【經文資訊】大正新脩大藏經 第 17 冊 No. 726 六趣輪迴經 #【版本記錄】發行日期:2023-12,最後更新:2022-10-12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 財團法人佛教電子佛典基金會(CBETA)依「大正新脩大藏經」所編輯 #【原始資料】蕭鎮國大德提供,維習安大德提供之高麗藏 CD 經文,北美某大德提供,三寶弟子提供新式標點 #【其他事項】本資料庫可自由免費流通,詳細內容請參閱【財團法人佛教電子佛典基金會資料庫版權宣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