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 772 大乘四法經 `[大唐天竺三藏地婆訶羅譯=唐三藏法師地婆訶羅奉詔譯【宋宮】,唐中天竺三藏地婆訶羅奉勅於東太原寺初譯【元明】]`大唐天竺三藏地婆訶羅譯 如是我聞: 一時薄伽梵在室羅筏,住誓多林給孤獨園,與大苾芻眾千二百五十人俱,復有無量菩薩摩訶薩眾。 爾時世尊告諸苾芻:「有四種法,菩薩摩訶薩盡其壽量,常應修行,乃至雖遇喪命因緣,亦不得捨。何者為四?諸苾芻、菩薩盡壽,乃至逢遇喪命因緣,必定不得捨菩提心;諸苾芻、菩薩盡壽,乃至逢遇喪命因緣,必定不得捨善知識;諸苾芻、菩薩盡壽,乃至逢遇喪命因緣,不得棄捨堪忍愛樂;諸苾芻、菩薩盡壽,乃至逢遇喪命因緣,必定不得捨阿練若。諸苾芻!如是四法,菩薩盡壽,常應堅持,寧喪身命而不`[捨離=棄捨【三宮】]`捨離。」 爾時世尊重演其義,說伽他曰: 「世間明慧者,  應發菩提心, 常思一切智,  恒近善知識, 住堪忍愛樂,  依止阿練若, 猶如師子王,  遠離諸驚怖。 「諸明慧者修行此法,速能超出眾魔`[羅=羂【元明】]`羅網,疾證無上正等菩提。」 時薄伽梵說此經已,諸苾芻等歡喜奉行。 大乘四法經 #---------------------------------------------------------------------- #【經文資訊】大正新脩大藏經 第 17 冊 No. 772 大乘四法經 #【版本記錄】發行日期:2023-12,最後更新:2022-10-12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 財團法人佛教電子佛典基金會(CBETA)依「大正新脩大藏經」所編輯 #【原始資料】蕭鎮國大德提供,維習安大德提供之高麗藏 CD 經文,北美某大德提供,三寶弟子提供新式標點 #【其他事項】本資料庫可自由免費流通,詳細內容請參閱【財團法人佛教電子佛典基金會資料庫版權宣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