ᅟ<span class="date">Updated: 2025-07-12 08:18</span> No. 779 `[5]佛說〔-〕【三宮】*`佛說八大人覺`[經=經西土聖賢集【元】]`經 `[後漢安息國三藏安世高譯=後漢安世高譯【宋宮】,後漢沙門安世高譯【元明】]`後漢安息國三藏安世高譯 為佛弟子,常於晝夜,至心誦念,八大人覺: 第一覺悟:世間無常,國土危脆;四大苦空,五陰無我;生滅變異,虛偽無主;`[心是=是心【三宮】]`心是惡源,形為罪藪。如是觀察,漸離生死。 第二覺知:多欲為苦,生死疲勞,從貪欲起;少欲無為,身心自在。 第三覺知:心無厭足,`[9]唯=惟【三宮】*`唯得多求,增長罪惡;菩薩不爾,常念知足,安貧守道,`[*9]`唯慧是業。 第四覺知:懈怠墜落;常行精進,破煩惱惡,摧伏四魔,出陰界獄。 第五覺悟:愚癡生死。菩薩常念,廣學多聞,增長智慧,成就辯才,教化一切,悉以大樂。 第六覺知:貧苦多怨,橫結惡緣。菩薩布施,等念`[冤=怨【三宮】]`冤親,不念舊惡,不憎惡人。 第七覺悟:五欲過患。雖為俗人,不染世樂;`[常【CB】,[-]【大】(cf. X37n0672_p0738a16)]`常念三衣,`[瓦【磧三宮】,瓶【大】(CBETA 按:《大正》本原用字「瓶」同底本《麗》本(K14n0515_p0051b22)用字。《中華藏》收錄底本為《金藏》廣勝寺本,作「瓦」(C024n0563_p0362b22),其校勘記出注:《磧》、《普》、《南》、《徑》、《清》作「瓶」(C024n0563_p0363a17-18)。惟查閱《磧》本(Q13n0532_p0827a22)、《徑》本(日本東京大學綜合圖書館藏正編第70帙第1冊第47圖右欄第7行)、《清》本(L047n0508_p0765a15),及多部藏經用字均作「瓦」。)]`瓦鉢法器;志願出家,守道清白;梵行高遠,慈悲一切。 第八覺知:生死熾然,苦惱無量。發大乘心,普濟一切;願代眾生,受無量苦;令諸眾生,畢竟大樂。 如此八事,乃是諸佛菩薩大人之所覺悟。精進行道,慈悲修慧,乘法身船,至涅槃岸;復還生死,度脫眾生。以前八事,開導一切,令諸眾生,覺生死苦,捨離五欲,修心聖道。 若佛弟子,誦此八事,於念念中,滅無量罪;進趣菩提,速登正覺;永斷生死,常住快樂。 `[*5-1]佛說〔-〕【三宮】*`佛說八大人覺經 #---------------------------------------------------------------------- #【經文資訊】大正新脩大藏經 第 17 冊 No. 779 佛說八大人覺經 #【版本記錄】發行日期:2023-12,最後更新:2022-10-15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 財團法人佛教電子佛典基金會(CBETA)依「大正新脩大藏經」所編輯 #【原始資料】蕭鎮國大德提供,維習安大德提供之高麗藏 CD 經文,維習安大德提供,閻學新大德輸入,北美某大德提供,西蓮淨苑提供新式標點 #【其他事項】本資料庫可自由免費流通,詳細內容請參閱【財團法人佛教電子佛典基金會資料庫版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