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 812 `[4]菩薩=佛說菩薩【明】*`菩薩行五十緣身經 西晉`[月氏三藏=三藏法師【三】]`月氏三藏竺法護譯 佛在羅閱祇耆闍崛山中,時與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諸天龍鬼神無央數,十方諸來菩薩十萬人,皆自然師子七寶蓮華上坐。 十方諸菩薩見佛端正無比,身有三十二相、八十種好。座中有一菩薩,名`[若=𢜪【三宮】]`若那尸利,語文殊師利菩薩言:「仁者!知深經,能自知佛何因緣莊嚴其身,得功德如是乎?」十方諸菩薩聞是言,莫不歡喜。 文殊師利即起,前長跪白佛言:「座中諸菩薩中,有已得阿惟越致者,中有未得阿惟越致者,皆見佛身有三十二相、八十種好,莊嚴其身端正無比。何因緣得是乎?願佛為諸菩薩說前世所作功德,諸菩薩聞之當益增功德。」 佛言:「善哉,善哉!文殊師利!發意問乃爾乎!」 佛言:「聽我說前世作功德。 「菩薩世世所重愛珍奇好物持施與人,常持好眼善意施與,用是故,佛悉得智慧知諸經法。 「菩薩世世持`[婇=采【三宮】]`婇女、珍寶、莊飾,持善意以施與人,用是故,得佛聲萬種聲出。 「菩薩世世常以好願善意視世間人,用是故,人民見佛視無厭極,譬如月十五日盛滿姝好,視之無有厭。 「菩薩世世為人說`[經〔-〕【宋宮】]`經法,不從有所希望,趣使得安隱而已,用是故,佛說經時,人聞無有厭飽者。 「菩薩世世不說人惡,有惡者亦不為他人說,用是故,塵垢不著佛身。 「菩薩世世常受毀辱,雖有筋力皆悉忍之,用是故,佛行,地高者為下、卑者為高。 「菩薩世世見人窮厄給足與之,見人破壞,安隱令在職,用是故,佛行道時,地為現威神如喜狀。 「菩薩世世不作弓弩刀兵使人相害,用是故,佛行時,荊棘、瓦石、丘墟皆自辟除。 「菩薩世世從師所聞法不敢犯缺,用是故,佛所行事悉具足如是。 「菩薩世世憙然燈於佛寺及師、父母前,人有狐疑輒用解之,用是故,佛身光明焰出,殊好無有比,威神巍巍迺如是。 「菩薩世世若見奴婢說經,不呵止令斷,身復聽之,用是故,佛說經無有躓誤。 「菩薩世世不持惡目視人,設有瞋恚稍稍忍之,用是故,佛眼不大不小引長好,人有見佛無不歡喜者。 「菩薩世世見他人端正婦女,不持婬意向之,用是故,佛身顏色姝好無比,人有見者莫不歡喜。 「菩薩世世隨時熟果及好香華,持上佛、比丘僧、師、父母,用是故,果樹、華見佛無不曲傾向佛。 「菩薩世世見丘墟惡道`[正=改【三宮】]`正令平正,見無橋梁為作橋梁,不以錢財故恐迫人,用是故,佛所入卑門為大。 「菩薩世世見閑`[空=虛【宮】]`空無井、樹之處,為種樹作井,及諸飲食令人得食,用是故,佛所行處,地為出泉,水出於八味。 「菩薩世世見人行步出入不說其惡,用是故,佛身悉`[姝=殊【三宮】]`姝好無瑕穢。 「菩薩世世持雜香塗佛身,持善意施佛及上塔,用是故,諸天人作香風之香持供養佛。 「菩薩世世持雜香水與佛及諸菩薩澡面,及楊枝`[梳=䟽【元明】]`梳齒,用是故,佛面口中皆香,譬若發藏之緘。 「菩薩世世見人有瞋恚意向菩薩,常以善意待之,用是故,佛行道時足下有`[蟲蟻=虫蛾【宋】,蟲蛾【宮】]`蟲蟻,無不得安隱者,`[佛〔-〕【三宮】]`佛威神巍巍迺如是。 「菩薩世世所有國土及好香花、衣被持施與佛,用是故,有人散花著佛上便成花蓋。 「菩薩世世不壞人宅舍、常喜作舍,用是故,佛`[鞈=協【三宮】]`鞈金剛之力四方如山,無能害佛身者。 「菩薩世世見人有飢渴者,先飯食之,却為說經,用是故,佛所止前皆有香花流水。 「菩薩世世人從有所求索,有者即與無所愛惜,用是故,佛說經時人聞之無有唐苦者,皆有所益,`[用〔-〕【三宮】]`用是故,佛降伏諸魔。 「菩薩世世持好音樂樂於佛及塔,用是故,佛為諸弟子說經,滿一佛界中人悉遍聞之。 「菩薩世世作金銀雜寶樹上佛,用是故,諸天龍鬼神無有能見佛頂上者。 「菩薩世世作佛塔持雜香塗之,用是故,佛所行處珍寶香華為散佛上。 「菩薩世世見人有中毒,輒持慈心往`[愈=喻【元明】,俞【宮】]`愈,用是故,佛所行處若人若樹中毒悉`[為〔-〕【三宮】]`為`[治=去【三宮】]`治之。 「菩薩世世常隨經法不犯,心常柔軟忍辱於人,用是故,有人狂亂來至佛所,莫不得安隱者。 「菩薩世世常持若干種香供養佛舍利及塗塔,用是故,佛身無有臭處、瑕穢之惡,殃禍不能及佛身,佛威神巍巍乃如是。 「菩薩世世`[人=見人【三宮】]`人有疑亂若為鬼神所持,輒往救之使得度脫,用是故,佛所向處若地有`[蟲=虫【宋】]`蟲蟻悉為除去。 「菩薩世世事師、父母,若見臥睡不數驚覺,若欲使覺,當持音樂若持好語,誦經往覺之,用是故,佛在內默聲,諸天梵釋持音樂、香往覺之。 「菩薩世世為佛作精舍,好`[治=持【三宮】]`治床臥具什物,用是故,蚊虻、蜂蛇、蚤虱之屬不敢近佛身。 「菩薩世世寒冬之時,為佛諸菩薩作細`[美=靡【元明宮】]`美之衣,用是故,隨`[9]嵐=藍【三宮】*`嵐風起在佛前,不寒不熱亦不動衣毛。 「菩薩世世有奇異美飯食終不獨食,若師、父母有飯食,不減損而食之,用是故,佛捨置威神力,雖無所食,佛亦不飢渴身亦不羸。 「菩薩世世不放火於山野,并除他人三毒,用是故,佛般泥洹後,火雖盛熾不能令佛變色。 「菩薩世世常上師、父母及有道德人,上貴舍宅、衣被、飲食,有從乞者給與之,用是故,諸天及鬼神、諸長者,持世間所有珍寶什物以上佛。 「菩薩世世為佛治道徑,持澤香塗地,用是故,佛行道時,諸好雜華行列散地上。 「菩薩世世持戒未曾有犯時,亦不教他人犯,用是故,隨`[*9-1]嵐=藍【三宮】*`嵐風四面起,不能動佛一毛。 「菩薩世世為佛於佛道中施五色幔,於下請飯佛及比丘僧,用是故,佛所行處,諸天張五色幔隨佛而行,佛威神巍巍乃如是。 「菩薩世世持珍寶履屣以善意與佛,用是故,佛經行時足去地四寸不蹈地,其相文為現。 「菩薩世世持幢幡華蓋雜種五色,持用上佛塔,用是故,自然生雜色幢幡蓋隨佛而行。 「菩薩世世為佛治道,以雜香汁用灑地,`[是=用是【三宮】]`是故,佛所行處,諸龍持雜香汁灑地。 「菩薩世世不曾說不淨、人所諱語,設有是語當意制不作,用是故,諸天、龍、神、飛鳥不過佛上。 「菩薩世世見佛、若比丘僧來至,扶迎為佛作禮,用是故,佛所行處,諸天、`[梵釋=釋梵【三宮】]`梵,釋、阿須倫、鬼神、世間人民莫不迎佛,持頭面著佛足者。 「菩薩世世常護身、口、意不犯眾惡,不但用身,故為十方天下人施,用是故,菩薩在母腹中時,臭處`[污=惡【元明】]`污露不著身,常安隱不恐怖,亦無有嬈者。 「菩薩世世持善意視佛,見怨家、見父母,心正等無有異`[相〔-〕【三宮】]`相,用是故,佛智慧悉具足,但為眾善無有惡,人有疑難問佛無不解者。 「菩薩世世持諸音樂、雜香華,供養佛及塔,用是故,佛入城時,城中諸音樂不鼓而自鳴。 「菩薩世世持無梨、弊、結金銀珍寶,附憚持用上佛及塔,諸菩薩、比丘僧及世間人,悉布施與之,常持和顏悅意與共語。用是故,佛行分越時卑戶為高。 「菩薩世世為佛施軒交露,令佛住行其下,持善意視佛,復讚歎佛之功德,用是故,佛放光焰日月星辰皆冥,無能當佛光明者,佛威神巍巍乃如是。」 佛言:「我前世為菩薩時,世世所行如是無數世,用人故粗說少少功德耳。我從無數世以來所有財產知非常,是故持施與人。我世世所作功德如是,釋梵天人所不能作,是皆前世所行功德所致。虛空尚可度,須彌山尚可稱,海水尚可量,佛所作功德行、累`[功德=劫億【三】]`功德世,說之不可稱不可量。若有人至意念佛功德者,其福無量,況為作禮嗟歎者哉?人有欲求佛者,作功德行亦當如是。」 佛說經已,諸菩薩及諸`[天=天人【三宮】]`天皆歡喜,前以頭面禮佛而去。 `[*4-1]菩薩=佛說菩薩【明】*`菩薩行五十緣身經 #---------------------------------------------------------------------- #【經文資訊】大正新脩大藏經 第 17 冊 No. 812 菩薩行五十緣身經 #【版本記錄】發行日期:2023-12,最後更新:2022-10-12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 財團法人佛教電子佛典基金會(CBETA)依「大正新脩大藏經」所編輯 #【原始資料】蕭鎮國大德提供,維習安大德提供之高麗藏 CD 經文,北美某大德提供,Jasmine 提供新式標點,張革豐大德提供新式標點重校 #【其他事項】本資料庫可自由免費流通,詳細內容請參閱【財團法人佛教電子佛典基金會資料庫版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