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 883 `[【原】麗本]`佛說秘密三昧大教王經卷第一 西天譯經三藏朝奉大夫試光祿卿傳法大師賜紫臣施護等奉 詔譯 一切如來大乘現證三昧金剛儀軌會 如是我聞: 一時世尊在三十三天雜飾柔軟地帝釋宮殿大樓閣中,與大菩薩一百六十萬俱胝那庾多眾——其名曰:金剛手菩薩摩訶薩、金剛鉤菩薩摩訶薩、金剛弓菩薩摩訶薩、金剛善哉菩薩摩訶薩、金剛藏菩薩摩訶薩、金剛光菩薩摩訶薩、金剛幢菩薩摩訶薩、金剛喜菩薩摩訶薩、金剛眼菩薩摩訶薩、金剛慧菩薩摩訶薩、金剛轉法輪菩薩摩訶薩、金剛語菩薩摩訶薩、金剛業菩薩摩訶薩、金剛精進菩薩摩訶薩、金剛降魔菩薩摩訶薩、金剛拳菩薩摩訶薩……等——復有金剛嬉戲、金剛鬘、金剛歌、金剛舞……等四千金剛明妃眾,復有金剛鉤、金剛索、金剛鎖、金剛鈴……等四千金剛執侍等眾,復有金剛香、金剛華、金剛燈、金剛塗香……等四千金剛女執侍等眾,復有大梵天王、大自在天、那羅延天等眾,并帝釋天主及其眷屬,又復彼天有無數俱胝天女起歡喜心,奏妙音樂,咸作最上廣大供養。 爾時,彼天大曼拏羅會廣千由旬,世尊釋迦牟尼如來處于其中,有無量百千大眾恭敬圍繞,聽受說法。 爾時,大祕密主金剛手菩薩摩訶薩——大執金剛者——於其會中普遍觀察諸眾會已,左手結金剛高舉印,右手戲擲最初妙樂大金剛杵安自心間作勇進勢,說此一切如來大乘現證三昧`[2]邪=耶【三】*`邪祕密心明曰: 「吽(引)」 說此心明時,一切世界普遍震動,一切如來即以諸佛大菩提智重復現證正等菩提,一切菩薩不壞利益諸眾生事畢竟成就,彼帝釋天主并諸眷屬皆悉安住金剛薩埵成就三摩地中。 爾`[時=如【明】]`時,世尊大毘盧遮那如來亦復現證正等菩提已,時諸如來咸共勸請金剛手菩薩摩訶薩言:「願為一切眾生作大利樂,令得成就諸祕密法,當說諸法清淨勝義、自部最上祕密法`[義=儀【三宮】]`義。」 爾時,金剛手菩薩摩訶薩聞諸如來勸請言已,先作金剛彈指,次說一切如來請召心明曰: 「唵(引)摩賀蘇珂嚩日囉(二合)薩埵(一句) 薩哩嚩(二合)怛他(引)誐多(引)那(引)訖哩(二合)舍(二) 鉢囉(二合)吠(引)設三摩曳(引)哩嚩(二合)`[持=特【三宮】]`持嚩(二合引)(三) 嚩尸酤嚕尸竭囉(二合)(四) `[密=蜜【三】]`密昧哩摩(二合)賀(引)滿怛囉(二合)鉢乃(五) 𠺁吽(引)鑁(引)呼(引)(六)」 說此大明時,所有十方一切世界一切如來皆悉雲集,遍滿虛空猶如胡麻,中無間隙。 是時東方阿閦如來住世尊前,金剛手等四菩薩圍繞;南方寶生如來住世尊右,金剛藏等四菩薩圍繞;西方觀自在王如來住世尊後,金剛眼等四菩薩圍繞;北方不空成就如來住世尊左,金剛羯磨等四菩薩圍繞。是諸如來各各以其自印安住。 爾時,金剛手菩薩摩訶薩普攝如來大會一切大眾,乃至一切世界,悉令安住世尊大毘盧遮那如來大曼拏`[囉=羅【三宮】]`囉中已,說此祕密金剛歌詠大明,作祕密供養事。彼彼大明曰: 「嚩日囉(二合)薩埵僧屹囉(二合)賀(一句) 「嚩日囉(二合)囉怛那(二句)摩耨多囉(一句) 「嚩日囉(二合)達哩摩(二合)誐(引)野乃(一句) 「嚩日囉(二合)羯哩摩(二合)迦`[𠽐=嚕【三】]`𠽐婆嚩(一句)」 復次,宣說曼拏羅頌曰: 「我今依法而宣說,  金剛界大曼拏羅, 彼金剛界平等相,  此說名為金剛界。 曼拏羅位清淨已,  本尊大印而攝受, 如是普遍觀察已,  無數持誦作成就。 其曼拏羅四方相,  四門四剎善安布, 依法築立彼壇場,  縱廣三十三肘量。 四門四隅禰踰賀,  中間繒帛以莊嚴, 又復安置半月相,  以金剛寶為嚴飾。 依法當畫四樓閣,  `[以=於【三宮】]`以彼中間`[善=喜【三宮】]`善安置, 依金剛法開壇門,  金剛門等開其四。」 開門大明曰: 「唵(引)嚩日囉(二合)薩埵目(一句)」 「壇中應畫八`[11]輻【三】*,幅【大】*`輻輪,  以金剛線作抨量, 先北方起後依次,  四線抨量`[人=八【三】,入【宮】]`人輪位。 於其輪中依本法,  布列五方佛尊像, 五佛左右輪`[*11]`輻隅,  `[畫=晝【宮】]`畫彼戲鬘歌舞相。 於曼拏羅四隅位,  應畫香華燈塗尊, 鉤索鎖鈴四明王,  東南西北門如次。 如是諸佛賢聖等,  依法安布及粉畫, 金剛曼拏羅成已,  然當鉤召諸賢聖。」 鉤召大明曰: 「唵(引)摩賀(引)蘇珂嚩日囉(二合)薩埵(一句) 阿(引)野(引)係(引)尸(引)竭囕(`[二=一【三】]`二合)(二) 薩哩嚩(二合)怛他(引)誐多摩賀(引)野(引)那(引)毘三摩野(三) 嚩日囉(二合)薩埵三摩野摩努薩摩(二合)囉(四) 悉𠆙(切身下同)悉𠆙(五) 三摩野薩怛嚩(二合)(六) 捺哩(二合)厨彌(引)婆嚩(七) 蘇都`[(引)=引【三】]` \(引)輸`[引〔-〕【宮】]` \(引)彌(引)婆嚩(八) 阿努囉訖覩(二合引)彌(引)婆嚩(九) 蘇布(引)輸(引)彌(引)婆嚩(十) 阿提底瑟吒(二合)薩哩嚩(二合)怛他(引)誐多悉提孕(二合)彌(引)鉢囉(二合)野蹉(十一) 訶訶訶訶(十二) 婆誐鑁那那(引)禰禰馱那薩埵(十三) 薩哩嚩(二合)怛他(引)誐檐(引)(十四) 薩嚩日囉(二合)馱囉(引)那(引)訖哩(二合)舍(十五) 鉢囉(二合)吠(引)舍三摩曳(引)哩嚩(二合)特嚩(二合`[4]引〔-〕【明】*`引)(十六) 嚩尸(引)訖哩(二合)`[父多=爹【三】]`父多(十七) 摩賀(引)蘇珂嚩日囉(二合)薩埵娑(引)馱野(十八) 𠺁吽(引)鑁(引)呼(引)阿(`[*4]`引`[十=一【宮】]`十九) 「當說如是大明時,  一切最上諸佛等、 并諸在會天子眾,  悉入金剛薩埵法。 次現祥瑞歡喜等,  或天光明或妙香, 若自得見他亦然,  見瑞相者得最勝。 獲自最上三昧`[*2-1]邪=耶【三】*`邪,  金剛手等所攝受, 先於一門求成就,  鉤索鎖鈴如次轉。 諸供養及密供養,  以妙華等依法獻, 賢瓶滿盛眾香水,  插金剛枝作持誦。」 大明曰: 「唵(引)摩賀(引)蘇珂嚩日囉(二合)阿目伽三摩野鉢囉(二合)吠(引)舍(一句) 悉𠆙嚩日囉(二合)薩埵(二) 𠺁吽(引)鑁(引)呼(引)(三) 「當說如是大明時,  最上金剛薩埵等, 所有印及三昧`[*2-2]邪=耶【三】*`邪,  供養等法悉得入。 彼甘露水若飲用、  或復依法而灑淨, 色、力、命、安復`[堅=竪【宋宮】]`堅強,  能作一切成就`[事=法【明】]`事。 然後隨力令弟子,  淨帛覆面著赤衣, 依法引入曼拏羅,  先拋華後密供養。 入已先受金剛印,  次與三昧誓誡言, 若破金剛手三昧,  此金剛杵碎其頂。」 大明曰: 「唵(引)嚩日囉(二合)賀那塞怖(二合引)吒野謨(引)哩馱那(二合引)曩發吒(半音)(一句) 「然後仰觀其壇上,  捧持妙華隨意擲, 華所墮處即本尊,  後求最上成就法。 次應除其覆面帛,  全身委地伸敬禮; 禮曼拏羅本尊已,  獻嬉戲等密供養; 普見曼拏羅相已,  覺了一切眾生聚; 觀已然依灌頂儀,  以金剛水灌其頂, 顯示五智金剛杵,  大金剛杵等如儀。 如是與自標幟已,  然當立以金剛名, 金剛手等諸大士,  悉從金剛心所生。 與授金剛密印已,  及說不空三昧法, 金剛薩埵不應離,  一切如來從是生。 依法當於清旦時,  一稱金剛本尊號, 然後授與金剛戒:  『金剛手為汝勝尊, 此金剛杵大金剛,  隨其所欲常成就。』 然後復獻密供養,  普供養勝曼拏羅, 隨所愛樂妙華等,  諸供養物而供獻。 「此名金剛界大曼拏羅。 「復次,於諸成就法中先說身成就法:行人若欲造金剛手菩薩摩訶薩像者——或鑄、或雕、或塑、或畫——應隨所樂依法作已,於彼像前嚴設供養。行人著赤色衣,結金剛高舉,`[即=印【三宮】]`即於一年中專注持誦,不勒限數,乃至諸所樂欲飲食快樂隨意受用,悉無所礙。後滿一年已其功成就,即於現生得成金剛手菩薩摩訶薩。 「復次,宣說語成就法:行人依法隨處隨時以金剛語持誦百千數限,數滿已,得一切如來施諸成就事,第二生中即得成佛,後復決定成金剛手尊。 「復次,宣說心成就法:行人依法隨處隨時意中密作相應持誦,滿四月已,即得隨意最上成就,現生一切所作皆成。 「復次,宣說金剛手菩薩摩訶薩成就法:行人依法於本尊像前,左手作金剛拳,右手執金剛杵,依法持誦百千數已,即得金剛杵成就。執是杵已,隨欲往來及諸所樂自在無礙,亦得金剛手菩薩摩訶薩及諸如來——或隱、或顯——現成就事,隨其所欲令彼行人變化受用及餘所作悉使圓滿,亦於現生得成金剛手菩薩摩訶薩。 「復次,通說三業成就法:行人應當依本法儀隨處隨時安置尊像,於其像前當結大印,諦想本尊,持誦一年。期限滿已,得成金剛手菩薩摩訶薩。 「復次,廣說諸成就法:行人應當依金剛手菩薩摩訶薩法相應持誦,復得一切勝解法、一切事成就,得見金剛手菩薩摩訶薩身,又聞其言:『日日當與一切成就。』 「當知此金剛薩埵祕密法門,設有未能成就如上法者,若但入此曼拏羅時,亦能善作一切擁護,息災安樂,增長壽命,色相少盛,有力精進,勇悍吉祥,增益善法。所有一切諸瘧毒等病苦憂惱、惡夢惡相,拏枳儞等之所執持,法障、業障、煩惱障等一切障礙,夭死、諸怖、一切惡法及餘苦等皆能息滅。又復能作阿吠舍等事,或令動搖、或作歌舞,或說未來事,或現身相、或出其聲,或作調伏破壞、或作隱覆禁制,或印法攝持、或令癡亂,或縛、或解,或一切所欲皆能召集、乃至一切世間普遍鉤召,悉令阿吠舍而作敬愛。 「如上等事皆得自在,能作一切事業,得一切金剛三業成就,出現一切幻化等法,及能轉易時分破壞舍宇、所有緊迦囉、藥叉、必舍左等,彼諸眷屬悉作成就,`[復=復能【三宮】]`復禁止一切風、雨、電、`[電=雹【三宮】]`電,復能請降依時甘雨、亦能拔除損折樹林華菓、亦能非時生諸華菓。以要言之,一切隱顯、升沈及饒益等事皆得如意,乃至一切最上成就之法亦悉圓滿。是故當知:此金剛薩埵祕密心明及曼拏羅`[能=能成【三宮】]`能如上百種事業。 「如上所說皆是金剛薩埵祕密法門。」 爾時,世尊大毘盧遮那如來等一切如來歡喜大笑,同共宣說一切如來現證覺智金剛大明曰: 「唵(引)薩哩嚩(二合)怛他(引)誐多摩(引)帝(引)摩賀(引)蘇珂嚩日囉(二合)馱(引)哩尼(二) 薩哩嚩(二合)三摩多(引)鉢囉(二合)`[昌=冐【三】]`昌(引)達儞(三) 薩哩嚩(二合)耨珂剎煬葛哩(四) 薩哩嚩(二合)蘇`[珂=呵【明】]`珂鉢囉(二合)那(引)曳計(引)(五) 薩哩`[縛=嚩【元明】]`縛(二合引)哩他(二合)娑(引)達儞莎(引)賀(引)(六)」 說是大明已,時諸如來告金剛手菩薩摩訶薩言:「金剛手!汝當受持我此大明,為諸眾生作大利益。 「我今宣說曼拏羅法:行人應當依本法儀粉`[畫=晝【宮】]`畫外曼拏羅作四方相,於其中間作八輻輪,而於輪臍安毘盧遮那如來,於輪輻八位畫八如來。依法安布曼拏羅已,時金剛阿闍梨結一切如來拳印,被所應著衣入曼拏羅,全身委地頂禮賢聖。先誦請召大明曰: 「『唵(引)薩哩嚩(二合)怛他(`[引=引合【三】]`引)誐多嚩日囕(二合)酤尸(一句) 摩賀(引)冐`[𠆙〔-〕【明】]`𠆙(引)迦哩沙(二合)尼(二) 薩哩嚩(二合)達哩摩(二合)鉢囉(二合)吠(引)舍儞(三) 薩哩嚩(二合)三摩(引)提滿馱儞(四) 薩哩嚩(二合)布(引)惹(引)尾提尾娑多(二合)囉迦(引)哩計(`[引=引五【三宮】]`引)嚩`[馱=馱嚩馱【三宮】]`馱莎(引)賀(引)(六)』 「誦是大明已,一切如來及諸賢聖皆悉雲集,現歡喜等諸祥瑞相。然後阿闍梨令弟子如前著衣,淨帛覆面,作金剛合掌,持以妙華,引入曼拏羅。入已,當授此三昧頌曰: 「『當知佛、法、僧三寶,  最上最勝所歸依, 乃至盡壽常供養,  不應供養餘天等。』 「復授此大明曰: 「『唵(引)訶那嚩日囉(二合)(一句) 那囉迦舍(引)薩葛呼(引)(二)』 「授是大明已,乃為除去面帛,即令弟子全身委地頂禮賢聖。次當授與大金剛杵,後以如來五瓶灌頂,及授本部大明并教示印法,然後隨力供養,出曼拏羅。 「此名大總持曼拏羅。 「復次,宣說彼成就法:行人應當依本法儀,於如來像前加趺而坐,結一切如來拳印,不勒限數持誦一年,日唯一食,餘不應作,如本法說勿生退倦。後一年滿已即得成佛,為一切三界主,自在常住,壽命無量,而善調伏諸眾生界。如上所說成就之法,行人設有未成就者,但當於此大明諦心持誦,亦能成辦一切事業——所謂先得五分功德,乃至轉法輪、度眾生等諸`[方=方便【三宮】]`方事,後當不久亦得成佛。 「此名一切如來大總持儀軌。」 金剛破惡大儀軌會 爾時,金剛手菩薩摩訶薩又復白諸如來言:「願當受持我此大明儀軌大三昧`[*2-3]邪=耶【三】*`邪金剛破惡祕密心明,所有一切惡者及餘天等一切眾生,於諸如來教中生恚惡佷戾心者,皆能調伏,悉使墮落,從菩提道場最初降伏已後不復令諸惡得起。」 爾時,一切如來默然而住。 時金剛手菩薩摩訶薩——為欲圓滿諸勝願故——左手結金剛高舉印,右手戲擲金剛杵,熙怡微笑,結`[加〔-〕【明】]`加趺坐,說此祕密心明曰: 「唵(引)儞遜婆呼(引)婆誠鑁(一句) 嚩日囉(二合)吽(引)發吒(半音)(二)」 說此心明時,一切世界皆悉震動。一切如來又復以諸佛大菩提智現證正等菩提,所有一切山巖崩倒破壞,一切惡者皆悉調伏,普遍鉤召悉入曼拏羅中,安住三昧而作敬愛;所有一切母鬼眾、部多眾、惡曜眾、夜叉、羅剎、頻那、夜迦等眾,乃至地獄趣類,皆悉破壞摧毀,叫呼迷亂。 爾時,金剛手菩薩摩訶薩隨應降伏悉降伏已,以金剛眼普遍觀視,出現金剛降三世大忿怒尊及諸忿怒眷屬,極猛惡相,利牙咬唇,又復顰眉,有大焰光周遍熾盛,執金剛鉤及朅樁、誐劍、索叉、杖鈴及幡等,復以種種莊嚴之具而為嚴飾。如是出現已,於金剛手菩薩摩訶薩周匝而`[住【三宮】,注【大】]`住。 爾時,金剛手菩薩摩訶薩說此降三世大曼拏羅儀軌:「先當與彼大曼拏羅法用相應,次當畫此外曼拏羅作圓滿相;內金剛曼拏羅作四方相;中安金剛手大執金剛尊,面現喜怒相,利牙外出,左手結金剛高舉印、或執青蓮華,右手戲擲金剛杵;前安金剛降三世大忿怒尊;右安金剛鉤召忿怒尊;後安金剛劍尊;左安金剛索尊;於其四隅畫金剛忿怒主尊、金剛迦羅尊、金剛杖尊、金剛摩嚕多尊。如是畫已,然後金剛阿闍梨著青色衣結降三世印,作忿怒相,入曼拏羅,頂禮賢聖已,說此頌曰: 「『為諸眾生利益故、  為欲成就諸教故、 廣為調伏惡眾`[故=生【三】]`故,  金剛薩埵加被我。』 「然後結金剛鉤印,其印以二手頭指頭節微屈,如鉤成印,誦此請召大明曰: 「`[唵=唵(引)【三宮】]`唵`[囉〔-〕【三宮】]`囉儞遜`[婆=娑【明】]`婆嚩日囉(二合引)葛哩沙(二合)野(一句) 鉢囉(二合)吠(引)舍野(二) 滿馱野(三) 嚩尸(引)`[[酪-ㄆ+土]=酤【三】]` \[酪-ㄆ+土]嚕(四) 摩賀(引)嚩日囉(`[二=三【宋元】]`二合)馱囉摩(引)那野吽(引)(五) 薩哩嚩(二合)嚩日囉(二合)酤羅(引)那(引)葛哩沙(`[二〔-〕【三】]`二合)野吽(引)(六) 薩哩嚩(二合)母捺囉(二合引)誐拏(引)鉢囉(二合)吠(引)舍野吽(引)(七) 薩哩嚩(二合)三摩煬(引)`[未=末【三】]`未特嚩(二合引)那野吽(引)(八) 薩哩嚩(`[二〔-〕【明】]`二合)葛哩摩(二合)悉提孕(二合)阿謨(引)伽(引)鉢囉(二合)底賀當娑(引)馱野吽(引)吽(引)(九) 𠺁𠺁𠺁𠺁`[十〔-〕【三】]` \(十) 「如是大明若誦二十一遍,所有一切執金剛明妃悉入金剛薩埵一切如來金剛部中。時金剛阿闍梨作忿怒相,普令一切悉得阿吠舍所有一切障及一切罪悉得銷滅。阿闍梨然後復作忿怒相,結金剛打擲印,獻諸供養已,後令弟子亦著青衣,青帛覆面,亦作忿怒相,先結金剛打擲印,次當執華。引入曼拏羅已,授此三昧頌曰: 「『普為眾生作利益,  調伏一切極惡者, 日日當於清旦時,  一遍輪擲金剛杵。』 「復授此大明曰: 「唵(引)儞遜婆嚩日囉(二合)吽發吒(半音) 「授是大明已,然後弟子拋華,華所墮處即是本尊。後與除去面帛,弟子應當頂禮賢聖已,擲金剛杵。次當授與金剛灌頂及與心明教示印法,如其所樂作供養已,出曼拏羅。 「此名金剛降三世曼拏羅。 「復次,宣說成就之法:行人應當依本法儀造於㡧像,中畫金剛降三世忿怒明王、右邊當畫四忿怒王、左邊亦畫四忿怒王。如是畫已,依法安置。行人於彼像前擲金剛杵,結加趺坐,作忿怒相及作忿怒視,持誦百千遍限數滿已,能令己身得如大金剛忿怒王,所有色相、壽命、威力、精進皆悉同等,亦復具足神通、事業、大成就法,利益眾生無有窮盡。 「如上所說設未成就者,但能入此曼拏羅中,持誦如上大明一遍能作百種事業,所謂:情與非情一切惡中悉能禁制,破壞驚怖,摧毀隱覆癡迷,禁縛離散,斷截`[失=笑【元明】]`失亂。又復能令諸惡有情或發語言、或禁語言、或逼逐發遣、或為僕使、或障其觀視、或瘧疾所持、或陷沒於地、或墮那洛迦中、或轉傍生趣中,乃至世間布嚕沙悉帝哩亦能禁止,諸和合事令不和合,後復發起違損等事。復以餘緣令現戲笑等相,亦能使病、亦能止病,乃至一切惡者悉令殞滅。復能鉤召一切,悉令阿吠舍而作敬愛。所應降伏者,或令動搖旋舞、歌詠戲笑、及令廣說未來等事。如是,一切惡者悉使敬愛降伏,一切事業悉令成辦,一切天、龍、夜叉、羅剎、頻那夜迦、部多母鬼`[等=等眾亦悉降伏皆為僕使世間一切病等【三宮】]`等悉令銷滅,所有一切地、水、火、風、空界皆以三昧教勅所攝,悉能成辦世`[門=間【三宮】]`門一切所造等事,能令大梵天王、那羅延天、大自在天、毘沙門天王等悉得離諸貪染,設使一切如來有貪染心亦得清淨,一切菩薩亦復如是,乃至我大忿怒王而亦降伏。」 佛說祕密三昧大教`[王=王經【三宮】]`王卷第一 佛說祕密三昧大教王經卷第二 西天譯經三藏朝奉大夫試光祿卿傳法大師賜紫臣施護等奉 詔譯 轉字輪曼拏羅會 爾時,妙吉祥菩薩摩訶薩白金剛手菩薩摩訶薩言:「我今於汝大儀軌中而亦宣說入字門輪祕密法儀名字章句、陀羅尼等,若諸行人修此法者,則能斷除諸煩惱苦,得妙樂成就。彼字門輪大明章句者,所謂: 「阿迦(引)嚕目亢薩哩`[嚩=縛【元】]`嚩(二合)達哩摩(二合引)𧹞(引)阿(引)𭔞`[2]努=拏【明】*`努怛半(二合)那埵(引)咄(半音)(一句) 「說是字門輪大明時,一切眾生悉得斷除諸煩惱苦。」 妙吉祥菩薩復作是言:「金剛手!若人於此字門平等章句日日誦念者,是人悉得斷除諸障及煩惱苦,不為一切惡魔因緣而來金侵嬈。若誦此字輪法門即同誦持般若波羅蜜多等,普集阿僧`[祇=祗【明】]`祇大乘祕印一切法門,速得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果,隨心所欲一切最上成就法門皆得成就。 「復次,說此曼拏羅儀軌:依法先畫外曼拏羅,中心復作彼文字輪——文字輪者,謂阿字……等,遍入諸字於其輪中——安妙吉祥菩薩,執金剛劍作期克一切如來相。於四方四隅畫八解脫菩薩,各執般若波羅蜜多經、各入三摩地相。 「如是粉畫已,然後金剛阿闍梨偏袒右肩,結金剛劍印,入曼拏羅,膝輪著地頂禮賢聖,以二手作金剛縛,二中指如鉤成請召印,誦此請召諸賢聖大明曰: 「唵(引)薩哩嚩(二合)怛他(引)誐多儞澁鉢囉(三合)半左(引)野(引)呬(一`[句〔-〕【元明】]`句) 薩哩嚩(二合)耨珂訶囉(引)野(引)呬(二) 薩哩嚩(二合)訖梨(二合引)舍砌(引)那(引)野(引)呬(三) 薩哩嚩(二合)惡剎囉鉢囉(二合)毘(引)那(引)野(引)呬(四) 薩哩嚩(二合)鉢囉(二合)倪也(二合引)播(引)囉彌多(引)那野(引)野(引)呬(五) 壹昧(引)哩母(二合)捺囉(二合引)滿怛囉(二合)鉢乃(引)(六) 悉𠆙悉𠆙(七) 阿囉跛左那(八) 「誦是大明已,本尊來降為作成就,於虛空中現阿字……等文字行列。然後令弟子作滿心合掌,以淨帛覆面,入曼拏羅。入已,授此三昧頌曰: 「『所有金剛字輪句,  日日應當一稱誦, 隨其力能常如是,  所作一切皆成就。』 「復授此大明曰: 「唵(引)薩哩嚩(二合)嚩(引)俱(半音)鉢囉(二合)半左達哩摩(二合)多(引)(`[一=二【三】]`一句) 嚩日囉(二合)訶那薩哩嚩(二合引)擎(引)(`[二=三【明】]`二) 「授是大明已,除去面帛,弟子入曼拏羅,頂禮賢聖已,阿闍梨次當為讀空中所現行列文字,令弟子得聞,然後依法與授灌頂。復當授劍及般若波羅蜜多經,隨弟子所樂,若取經執持即得`[任=住【三宮】]`任持諸法、若取劍執持亦得任持諸法,然後授與印法及作供養。復令誦此大明曰: 「阿迦(引)嚕(引)目亢薩哩嚩(二合)達哩摩(二合引)𧹞(引)薩哩嚩(二合)布(引)惹(引)三滿那嚩(二合)夜(引)咄(半音)(一句) 「此名金剛八輪曼拏羅。 「復次,宣說成就之法:行人心想虛空密作持誦,期滿一年。過一年已,得與妙吉祥菩薩等無有異。 「如上所說設有未成就者,但當持誦本部心明一遍,而亦能於諸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方便,及三摩地、一切法性、一切妙樂適悅等事,及法供養諸成就等,決定現生皆悉獲得。 「此名大三昧`[8]邪=耶【三】*`邪大教王轉字輪儀軌。」 爾時,諸欲自在菩薩摩訶薩白金剛手菩薩摩訶薩言:「金剛手!我今於汝大儀軌中亦說大明,若有行人持誦此大明一遍者,是人不為一切魔眾而來侵嬈,亦無諸苦。」即說大明曰: 「怛𭔧他(引)(一句) 唵(引)嚩日囉(二合)嚩(引)拏馱(引)哩尼(二) 薩哩嚩(二合引)`[*2-1]努=拏【明】*`努囉(引)誐尼(三) 薩哩嚩(二合)迦(引)𤚥(引)彌(引)娑(引)馱野尾禰曳(二合引)呼(引)莎(引)賀(引)(四) 「如是大明若能日日常持誦者,是人得離欲貪等苦,而亦不復造諸罪業,諸餘障累悉能銷滅。 「復次,說此曼拏羅儀軌:當依本法畫外曼拏羅已,依法抨量,內作四方曼拏羅開其四門;中間當安金剛弓菩薩摩訶薩,手執金剛箭,作射一切如來相;四方四隅畫八賢聖:一、名妙樂,二、名吉祥,三、名最勝,四、名高舉,五、名適悅,六、名破魔,七、名善愛,八、名作供養,是諸賢聖各結本印。如是安布曼拏羅已,然後金剛阿闍梨以妙香塗身,隨力莊嚴現高舉相,左手結金剛高舉印,右手執箭,入曼拏羅。入已,應當右繞三匝,然作金剛嬉戲相頂禮賢聖,以二手結金剛拳,二頭指微屈如鉤成金剛請召印,誦此請召大明曰: 「唵(引)薩哩嚩(二合)`[*2-2]努=拏【明】*`努囉(引)誐(引)葛哩沙(二合)野(引)彌埵(引)摩(引)野(引)係(一句) 尸竭囕(二合)摩賀(引)嚩日囉(二合)馱囉薩帝(引)那(二) 嚩日囉(二合)薩埵三摩曳(引)那(三) 鉢囉(二合)吠(引)舍鉢囉(二合)吠(引)舍吽(引)曼拏羅呼(引)(四) 娑嚩(引)提鉢底(引)(五) 薩哩嚩(二合)末`[*2]`努`[囉=羅【三】]`囉(引)倪(引)拏娑(引)馱野(六) 阿呼(引)蘇珂蘇珂部(引)哩部(二合)嚩莎(入)(七) 薩哩嚩(二合)蘇珂騷(引)摩那薩曳(二合引)哩末野(二合)鉢野𠺁(八) 「誦是大明已,本尊來降,現赤色焰光普遍熾盛,能施一切所欲成就。然後令弟子如阿闍梨相依法莊嚴入曼拏羅。入已,授此三昧頌曰: 「『今此金剛大悲箭,  破汝所有厭離心; 又此金剛智慧弓,  令汝得離貪愛慢。』 「復授此大明曰: 「唵(引)嚩日囉(二合)嚩(引)努(引)訥伽(二合引)吒野莎(引)賀(引)(一句) 「授是大明已,然後令弟子除去面帛,右繞三匝頂禮賢聖,悉如阿闍梨所作已,授與如前本部印法及本尊灌頂,次當授與大金剛箭。復為立名金剛大愛,然後弟子作金剛舞及金剛歌而為供養,或復盡`[夜=色【三宮】]`夜、或復半夜,不應睡眠,作歌舞等及諸飲食隨意受用。如是,一月、或復一年不應睡眠,依法作諸成就事業。其後,一切富樂、一切所欲、一切供養悉獲得已,然後隨應出曼拏羅。 「復次,宣說成就之法:行人當用赤木作金剛弓菩薩像,結金剛箭印。如是作已,行人依法持誦一年,其後得成金剛弓菩薩,壽命無窮,不老不死。 「如上所說設有未成就者,若能於此本部大明持誦一遍,亦得敬愛鉤召作阿吠舍,或令旋舞歌詠、戲笑自在,或復遣魔或解、或縛、或取財物,所有貪瞋癡等一切染法或令增長、或令止息,又或增長吉祥善法,適悅快樂及作敬愛,乃至一切色、香、味、觸諸適悅境皆得成就。 「此名大三昧`[*8-1]邪=耶【三】*`邪大教王一切敬愛金剛大儀軌。」 爾時,歡喜王菩薩摩訶薩白金剛手菩薩摩訶薩言:「我今於汝大儀軌中我亦宣說善哉法門,若有行人修是法者,彼人常得一切如來所共稱讚,況復有餘不稱讚者?又若行人日日於金剛手菩薩或如來前稱念娑度娑度滿一千遍、或不限遍數,是人得心清淨、又得一切如來廣為稱讚善哉善哉,常無間斷,所有諸成就法皆得成就。 「復次,說此曼拏羅儀軌:依法當畫外曼拏羅,其內曼拏羅四方四門,中心當安金剛善哉菩薩,四方四隅安八金剛善哉賢聖。如是安布曼拏羅已,時金剛阿闍梨結金剛善哉三昧拳,入曼拏羅,作善哉相頂禮賢聖。先稱娑度娑度,次以二手頭指頭節微屈如鉤成請召印,誦此請召大明曰: 「唵(引)嚩日囉(`[二=三【三】]`二合)覩瑟吒野(三合引)野(引)呬(`[4]一=二【明】*`一句) 娑(引)度鉢囉(二合)尾舍曼拏藍(二) 娑(引)度嚩尸(引)娑嚩薩哩網(二合)娑(引)馱野娑(引)度嚩日囉(二合)𠺁(三) 「誦是大明已,然後本尊來降為作成就,即聞曼拏羅中出善哉聲。次當依法引弟子入曼拏羅,入已,授此三昧頌曰: 「『若善、不善,若自、他,  是等語言不應出, 常當稱讚善哉言,  即得語業善成就。』 「復授此大明曰: 「唵(引)𩕳那(引)嚩日囉(二合)賀那舍(引)說旦(一句) 「授是大明已,然後令弟子除去面帛,頂禮賢聖,弟子當結金剛善哉印作供養事。 「此名金剛善哉曼拏羅。 「復次,宣說成就之法:行人當於如來像前以金剛三業諦心稱念娑度娑度滿百千遍,是人即得成佛及得廣大成就事業。 「如上所說設有未成就者,若能於此本部大明持誦一遍,亦得稱讚、敬愛、戲笑、歡喜,乃至獲得一切成就等法。 「此名一切歡喜金剛儀軌。」 爾時,虛空藏菩薩摩訶薩白金剛手菩薩摩訶薩言:「我今於汝大儀軌中我亦宣說本部大明,若有行人修此法者,當得一切灌頂及得一切富樂。」即說大明曰: 「唵(引)嚩日囉(二合)囉怛那(二合引)毘施(引)迦(一句) 薩哩嚩(二合引)囉他(二合)三鉢咄迦(二合引)囉迦(引)毘詵左𤚥(引)(二) 嚩嚩吒吒怛囉(二合引)(三) 「復次,說此曼拏羅儀軌:先當依法畫外曼拏羅,內畫八輻輪,中安金剛寶掌菩薩,於八幅位安八護世天:一、名`[日=曰【宋】]`日天,二、名月天,三、名帝釋天,四、名多聞天,五、名地天,六、名水天,七、名火天,八、名風天。如是安布曼拏羅已,然後金剛阿闍梨結金剛寶印,稱念鑁字,入曼拏羅頂禮賢聖已,次以二手頭指頭節微屈如鉤成請召印,誦此請召大明曰: 「唵(引)薩哩嚩(`[二=一【三】]`二合引)舍(引)波哩布(引)囉迦(一句) 摩賀(引)嚩日囉(二合)囉怛那(二合)蘇哩野(二合引)野(引)呬(二) 婆誐鑁沒𠆙悉𠆙(三) 嚩日囉(二合)馱囉薩帝那(引)野(引)呬(四) 薩哩嚩(二合引)毘鉢囉(二合引)焬(引)波哩布囉野(五) 嚩嚩吒吒怛囕(二合引)(六) 「誦是大明已,若見光明相,當知本尊來降為作成就。然後依法令其弟子作金剛寶拳,持以妙華,入曼拏羅。入已,授`[此=以【三】]`此三昧頌曰: 「『財法無畏諸施中,  唯一法施為最上, 日日無虛善所作,  金剛藏智汝當得。』 「復授此大明曰: 「唵(引)尾野訥嚩(二合)日囉(二合)賀那怛囉(二合)(一句) 「授是大明已,然後令弟子除去面帛,頂禮賢聖已,阿闍梨依法授與灌頂及授金剛寶,弟子乃結寶三昧拳印而為供養。 「此名金剛寶曼拏羅。 「復次,宣說成就之法:行人應當仰觀虛空,持誦一年中無間斷。滿一年已,所有一切成就、一切`[富=當【宋宮】]`富樂、一切供養悉得自然從空中出,行人得與虛空藏菩薩等無有異。 「如上所說設有未成就者,若能於此本部大`[明=用【元】]`明持誦一遍,亦復能作鉤召,及能作縛、或作敬愛,能使一切或來、或去,或攝聚財寶、或作散施隨意所用,或令出現地中伏藏,及能出現諸餘金、銀、真珠、摩尼、財寶等物,及一切灌頂成就之法。 「此名一切義成就儀軌。」 爾時,大光菩薩摩訶薩白金剛手菩薩摩訶薩言:「我`[今於=於今【明】]`今於汝大儀軌中我亦宣說金剛光法,若有行人修此法者,是人當得無量光明普能照耀及得一切光明。」即說大明曰: 「唵(引)嚩日囉(二合)蘇哩踰(二合引)𭡠踰(二合引)怛野薩哩嚩(二合)摩鉢薩踰(三合引)(一句) 「復次,說此曼拏羅儀軌:先當依法畫外曼拏羅,中心應畫日輪曼拏羅,中安大光菩薩手持日月。如是安布曼拏羅已,然後金剛阿闍梨結金剛光明印,入曼拏羅,作光明視。頂禮賢聖已,依法結印,誦此請召大明曰: 「唵(引)嚩日囉(二合)蘇哩野(二合)摩鉢薩踰(三合引)鉢寢(二合引)鉢囉(二合)塞契(二合)𠺁(一句) 「誦是大明已,本尊來降現日月輪相,為施一切成就、一切富樂。然後令弟子著黃色衣,黃帛覆面,手持燈炬作金剛照耀,入曼拏羅。入已,授此三昧頌曰: 「『日日當於諸佛所、  或復金剛手像前, 應當常施於燈明,  彼人得離於睡眠。』 「復授此大明曰: 「唵(引)阿尾𭔧多摩(引)葛囉(二合)摩(一句) 「授是大明已,然後令弟子除去面帛,頂禮賢聖。以所持燈炬`[作〔-〕【明】]`作供養已,出曼拏羅。 「此名金剛日曼拏羅。 「復次,宣說成就之法:行人應當仰觀於日,持誦本部大明滿百千遍,是人即得無量威光,與金剛光菩薩等無有異。 「如上所說設有未成就者,若能於此本部大明持誦一遍,亦能增長一切威光,所作無染;復得自心清淨,而能出生三摩地光明照諸癡暗;又復於虛空中現日月輪,出大光明;復現圓光顯眾色相,除諸暗冥,一切世間光明普照於自身分;復有熾盛光明照耀,月中出水、日中`[出〔-〕【宋元】]`出火,乃至得入一切如來大金剛光明曼拏羅。 「此名大三昧`[*8-2]邪=耶【三】*`邪金剛光明儀軌。」 爾時,寶幢菩薩摩訶薩白金剛手菩薩摩訶薩言:「我今於汝大儀軌中我亦授與無能勝幢法,若有行人修是法者,是人當於一切魔軍怨敵眾中得無能勝,一切珍寶財穀及富樂等具得而無盡。」即說大明曰: 「唵(引)阿波囉(引)𡁠多(引)屹囉(二合)始嚕(引)漆哩(二合)帝(引)(一句) 薩哩縛(二合)設咄嚕(二合)鉢囉(二合)摩哩那(二合)儞(二) 薩哩嚩(二合)囉怛那(二合)特`[縛=嚩【明】]`縛(二合引)惹(引)誐囉(二合)計(引)踰(引)哩(引)(三) 惹野惹野(四) 薩哩網(二合)彌(引)娑(引)馱野吽(引)怛囉(二合)吒(半音)`[(五)〔-〕【明】]` \(五) 「復次,說此曼拏羅儀軌:依法當畫外曼拏羅,於其中間依法抨量作四方曼拏羅,周匝遍安金剛寶幢;中心安置金剛寶幢菩薩,亦執寶幢;於四方四隅各安諸妙珍寶、種種殊異衣服、莊嚴等具。如是安布曼拏羅已,然後金剛阿闍梨二手作金剛拳如竪立寶幢相,入曼拏羅已,阿闍梨心生戰慄,低伏其首作敬禮相,後復舉首,誦此請召大明曰: 「唵(引)嚩日囉(二合)特嚩(二合)惹(引)誐囉(二合)計(引)踰(引)囉(引)誐蹉(一句) 薩哩嚩(二合引)哩他(二合)鉢囉(二合)努(引)彌(引)娑嚩(`[1]二=一【明】*`二) 尾惹野尾惹野(`[三=二【三】]`三) 悉𭔧(四) 薩哩嚩(二合)僧誐囉(`[*1]`二合引)彌(引)毘踰(二合引)多(引)囉演帝哩(二合引)(五) 「誦是大明已,然後本尊來降於虛空中,出現種種金寶、財物、衣服、莊嚴等具,從是已後常得此施。然後依法令弟子入曼拏羅,入已,授此三昧頌曰: 「『此是一切諸佛幢,  表諸波羅蜜高勝, 若置此幢於舍中,  諸惡友中得最勝。』 「復授此大明曰: 「唵(引)阿波囉(引)惹野嚩日囉(二合)塞普(二合)吒(半音)(一句) 「授是大明已,然後令弟子除去面帛,頂禮賢聖。阿闍梨授與寶幢,弟子即以此幢而為供養。 「此名最上幢莊嚴曼拏羅。 「復次,宣說成就之法:行人應當依法安立金剛寶幢,諦觀持誦一洛叉數,後得寶幢成就已,即獲一切富樂受用等具。若有執此寶幢者,得與金剛寶幢菩薩等無有異。 「如上所說設有未成就者,若能於此本部大明持誦一遍,亦得一切事最勝,所有真珠、摩尼、衣服莊嚴、飲食受用、諸財物等皆悉獲得。 「此名大三昧`[*8-3]邪=耶【三】*`邪無能勝幡幢儀軌。」 爾時,極喜根菩薩摩訶薩白金剛手菩薩摩訶薩言:「我今於汝大儀軌中我亦授與大歡喜法,若有行人修是法者,於一切時常得歡喜。」即說大明曰: 「唵(引)賀賀賀賀(一句) 摩賀(引)悉彌(二合)帝(引)(二) 摩賀(引)必哩(二合引)底迦(引)哩計(引)(三) 呬呬呬呬(四) 「復次,說此曼拏羅儀軌:依法當畫外曼拏羅,於其中間作四方曼拏羅,其狀齊平,猶如齒相;中安金剛喜菩薩,二手結歡喜印;於其四方安四菩薩——謂金剛手菩薩、灌頂菩薩……等。如是安布曼拏羅已,然後金剛阿闍梨結歡喜印,入曼拏羅,頂禮賢聖。次結請召印,誦此請召大明曰: 「唵(引)摩賀(引)賀(引)娑阿(引)野(引)呬𠺁(一句) 薩哩嚩(二合)目欠(引)鉢囉(二合)吠(引)舍野吽(引)(二) 薩哩嚩(二合)必哩(二合引)多踰儞滿馱滿馱(三) 薩哩嚩(二合)訶哩釤(二合引)娑(引)馱野呼(引)(四) 賀賀賀郝(五) 「誦是大明已,然後本尊來降,不現事相,行人內自了知,心大歡喜,由是出生喜法成就。然後弟子亦依法結印,次復持華入曼拏羅。入已,授此三昧頌曰: 「『當於喜恚二法中,  無怨無親無苦樂, 常`[開=關【明】]`開喜眼喜言宣,  即得一切皆平等。』 「復授此大明曰: 「唵(引)薩哩嚩(二合)阿哩鉢囉(二合)捺賀(引)(一句) 「授是大明已,然後令弟子除去面帛,頂禮賢聖,授與歡喜,金剛弟子當結金剛喜印而為供養。 「此名金剛歡喜曼拏羅。 「復次,宣說成就之法:行人應當依本法儀,作喜悅面持誦百千數,然後得成喜根菩薩。 「如上所說設有未成就者,若能持誦本部大明一遍,亦能發生一切歡喜。 「此名大三昧`[*8-4]邪=耶【三】*`邪金剛歡喜儀軌。」 佛說祕密三昧大教王經卷第二 佛說祕密三昧大教王經卷第三 西天譯經三藏朝奉大夫試光祿卿傳法大師賜紫臣施護等奉 詔譯 爾時,聖觀自在菩薩摩訶薩白金剛手菩薩摩訶薩言:「我今於汝大儀軌中我亦授與三摩地法。何以故?由能觀想此三摩地故,即能獲得一切如來大自在法,而為一切三界法王,所有我得觀自在名亦從如是法中所建立故。」 時觀自在菩薩摩訶薩即現高舉勢,左手執蓮華,右手結開敷印,說此入三摩地法門大明曰: 「唵(引)野他(引)囉訖多(二合)彌曩訥𤚥(二合)(一句) 囉(引)誐弩(引)𣉜哩那(二合)里波野(`[三=二【三】]`三合)帝(引)`[5](二)〔-〕【明】*` \(二) 嚩(引)薩弩(引)𣉜室左(二合)尾尾擡(三) 薩怛(二合)他(引)戍度(引)婆嚩薩捺(引)(四) 「今此大明三摩地法門若能依法諦觀想者,是人速得一切成就。 「復次,說此曼拏羅儀軌:依法當畫外曼拏羅;中心應畫八葉蓮華,中安金剛眼菩薩;於八葉位安八持蓮華菩薩,如金剛手菩薩色相莊嚴;於外四隅當安梵王、那羅延天、大自在天、十一面賢聖。如是安布曼拏羅已,然後金剛阿闍梨結大蓮華印入曼拏羅。入已,復結請召印,誦此請召大明曰: 「唵(引)嚩日囉(二合)泥(引)怛囉(二合引)嚩路枳帝說囉(一句) 尾說嚕(引)播(引)野(引)係(二) 嚩日囉(二合)達哩摩(二合)三摩(引)地(三) 薩哩嚩(二合)惹誐提那`[1]焬=煬【明】*`焬酤嚕(四) 摩賀(引)鉢訥摩(二合)賀娑多(二合引)嚩路(引)迦野𤚥(引)(五) 莎婆嚩戍𠆙(引)(六) 尾戍𠆙尾戍𠆙(七) 娑(引)馱野(八) 薩哩鑁(二合)娑(引)馱野鉢訥𤚥(二合)呼(引)(九) 「誦是大明已,然後本尊來降,隨其福德為現一切成就事等。然後弟子先作蓮華三昧拳,復持蓮華入曼拏羅。入已,授此三昧頌曰: 「『一切自性皆清淨,  世間若情、若非情, 於一切處心常離,  染、淨二種分別相。』 「復授此大明曰: 「唵(引)阿戍提賀那發吒(半音)(一句) 「授是大明已,然後令弟子除去面帛,內心敬禮賢聖,以所持華安置壇中,後結蓮華三昧拳印而為供養。 「此名普遍曼拏羅。 「復次,宣說成就之法:行人當造㡧像,依本法儀畫觀自在菩薩,於其左右畫八如來等。如是畫已,行人於㡧像前結大蓮華印,心想三摩地王,持誦一年後功行成已,即於一切世界中而得自在,與觀自在菩薩等無有異。 「如上所說設有未成就者,但能入此曼拏羅中及持誦本部大明一遍,亦得一切成就、一切富樂、了知一切法、能作一切事。 「此名一切世間自在儀軌。」 爾時,金剛輪菩薩摩訶薩白金剛手菩薩摩訶薩言:「我今於汝大儀軌中我亦授與入一切法門,若有能誦本部大明一遍者,是人即能入一切曼拏羅,得一切法不空成就。」即說大明曰: 「唵(引)嚩`[日【麗磧】,目【大】(cf. K40n1454_p0549b19; Q34_p0776a27)]`日囉(二合)作訖囉(二合)吽(引)𠺁(一句) 「復次,說此曼拏羅儀軌:應當依前曼拏羅法,復畫金剛界、金剛輪、金剛寶,於其輪中畫纔發心轉法輪菩薩——四大菩薩:一、名大勇猛,二、名一切印主,三、名大三昧,四、名大成就主——四隅復安戲鬘歌舞四供養菩薩。如是安布曼拏羅已,然後金剛阿闍梨結金剛轉輪印猶如電轉,入曼拏羅。入已右旋,即以前印於頂上轉。頂禮賢聖已,次以二手頭指如鉤作金剛轉輪請召印,誦此請召`[大=十【宋】]`大明曰: 「唵(引)嚩日囉(二合)作訖囉(二合引)迦哩沙(二合)野(一句) 薩哩嚩(二合)摩賀(引)薩怛鑁(三合引)𠺁吽(引)(二) 鉢囉(二合)吠舍野薩哩嚩(二合)母捺囉(二合引)誐𧹞(引)吽(引)吽(引)(三) 末特嚩(二合)那野薩哩嚩(二合)三摩`[*1-1]焬=煬【明】*`焬(引)鑁(引)吽(引)(四) 娑(引)馱野薩哩嚩(二合)悉提孕(二合)呼(引)(五) 吽(引)吽(引)吽(引)吽(引)(六) 「誦是大明已,然後本尊來降,彼阿闍梨即得大金剛阿闍梨加持而住,由先得入此儀軌中,後乃得成大金剛阿闍梨。然後令弟子亦結金剛轉輪印,復以二手捧持妙華,入曼拏羅。入已,授此三昧頌曰: 「『若能日日或一月、  或復滿足於一年, 以勝供養隨力能,  供養曼拏羅最勝。』 「復授此大明曰: 「阿鉢囉(二合)吠(引)舍那吽(引)(`[一〔-〕【明】]`一句) 「授是大明已,然後令弟子除去面帛,頂禮賢聖,授與金剛輪印,即用此印而作供養。 「此名金剛輪曼拏羅。 「復次,宣說成就之法:行人應當作金剛輪曼拏羅,隨其所樂分量大小依法安布已,當入曼拏羅中,於尊像前旋繞而住,持誦本部大明一洛叉數。功行滿已,獲得一切最上曼拏羅圓滿集會,然後得成執金剛尊、或復得成纔發心轉法輪菩薩。又若行人能於此本部大明持誦一遍者,是人即於一切大士諸祕密印一切三昧一切成就、一切事業悉得圓滿。 「此名大成就入供養儀軌。」 爾時,金剛法菩薩摩訶薩白金剛手菩薩摩訶薩言:「我今於汝大儀軌中我亦宣說正法密句,若有行人修是法者,彼人能成一切事業,復能息除一切罪累所作成就,速得圓滿離諸魔障,乃至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果。」即說大明曰: 「唵(引)莎婆(引)嚩戍馱(引)薩哩嚩(二合)達哩摩(二合引)(一句) 「復次,`[說此=宣說【明】]`說此曼拏羅儀軌:依法當畫外曼拏羅,中心應畫大蓮華輪,輪中獨安正法輪菩薩。如是安布曼拏羅已,然後金剛阿闍梨結轉正法輪印安於頂上,入曼拏羅,全身委地頂禮賢聖,以二手頭指頭節微屈如鉤成請召印,誦此請召大明曰: 「唵(引)莎婆(引)嚩戍馱多(引)誐囉(`[二=一【宋】]`二合)(一句) 薩達哩摩(二合)作訖囉(二合)𠺁吽(引)(二) 伊沙鉢囉(二合)嚩哩多(二合)野(引)彌(三) 帝(引)薩哩嚩(二合)達哩𤚥(二合引)輸(引)馱野(四) 薩哩嚩(二合)播(引)播(引)嚩囉拏(引)那(引)舍野惡(五) 「誦是大明已,然後本尊來降,能令阿闍梨覺了諸法自性本來清淨。然後依法令弟子如阿闍梨相入曼拏羅,入已,授此三昧頌曰: 「『彼一切種常現前,  斯大法句為最上, 如佛世尊常所說,  此法即是不空聲。』 「復授此大明曰: 「唵(引)摩羅(引)訖囉(二合)摩(一句) 「授是大明已,然後令弟子除去面帛,頂禮賢聖。次當授與正法密句,然後乃結正法密印而為供養。 「此名正法輪曼拏羅。 「復次,宣說成就之法:行人依法隨應粉畫正法輪曼拏羅,於其中間獨安本尊正法輪菩薩。如是安布曼拏羅已,行人依法入壇持誦,不限遍數乃至功行成已,現生得與轉正法輪菩薩等無有異。 「如上所說設有未成就者,若能於此本部大明持誦一遍,是人若有一切業障、惡夢、惡相、諸惡怖畏、病苦憂惱、貪愛、慳嫉、忿恚、輕慢、瘧疾纏繞、鬼魅執持、印法禁制、驚怖迷亂、鬪戰諍訟、諸惡嬈惱,乃至貪瞋癡等一切惡法,皆得銷滅。 「此名金剛正法輪儀軌。」 爾時,金剛無言菩薩摩訶薩白金剛手菩薩摩訶薩言:「我今於汝大儀軌中我亦授與持誦法門,若有行人於此法中持誦一遍者,是人即得一切成就,圓滿一切殊勝事業。」即說大明曰: 「嚩嚩嚩嚩(一句) 「復次,說此曼拏羅儀軌:依法當畫外曼拏羅,內畫四方曼拏羅相,中心獨安金剛語菩薩手持數珠。如是安布曼拏羅已,然後金剛阿闍梨結數珠印,入曼拏羅,膝輪著地敬禮賢聖,以左手頭指微屈如鉤,右手作拳安於腰側成請召印,誦此請召大明曰: 「唵(引)嚩日囉(二合)嚩(引)左(引)野(引)係(一句) 悉𠆙(二) 嚩嚩嚩嚩𠺁(三) 「誦是大明已,然後本尊來降,為施金剛語成就法。然後依法令弟子,亦如前結印,入曼拏羅。入已,授此三昧頌曰: 「『日`[月=日【元明】]`月清旦常持誦,  大明數滿一百八, 誦已無取亦無捨,  心住最勝真實理。』 「復授此大明曰: 「唵(引)母(引)迦沒囉(二合)多嚩`[一句〔-〕【明】]` \(一句) 「授是大明已,然後令弟子除去面帛,頂禮賢聖,授與數珠,亦復如前而作供養。 「此名真實持誦曼拏羅。 「復次,宣說成就之法:行人依法於本尊像前結金剛語印持誦一年,功行成已,即得金剛手菩薩為施一切最上成就。 「如上所說設有未成就者,若能於此本部大明持誦一遍,一切所作亦得如意。 「此名大三昧`[3]邪=耶【三】*`邪無言儀軌。」 爾時,金剛巧業菩薩摩訶薩白金剛手菩薩摩訶薩言:「我今於汝大儀軌中我亦授與自羯磨法,若有行人修此法者,是人所作一切事業速得成就。」即說大明曰: 「唵(引)摩賀(引)囉多(引)毘尸(引)迦(一句) 窣覩帝儞哩(二合)爹布(引)惹玉呬也(二合)`[*5-1](二)〔-〕【明】*` \(二) 尾濕嚩(二合)嚩日囉(二合)娑(引)馱野(三) 薩哩鑁(二合)鉢囉(二合)娑(引)捺野(四) 嚩日囕(二合)儞哩(二合)爹儞哩(二合)爹尾酤哩嚩(二合)呼(引)(五) 婆誐鑁嚩日囉(二合)葛哩摩(二合)阿(引)(六) 「復次,說此曼拏羅儀軌:依法當畫外曼拏羅,內畫金剛八曼拏羅,中安金剛巧業菩薩,於其八位安八供養賢聖:一、名妙樂,二、名金剛灌頂,三、名稱讚,四、名旋舞,五、名嬉戲,六、名戲笑,七、名妙味,八、名時分供養。如是安布曼拏羅已,然後金剛阿闍梨結嬉戲金剛印,復持妙華入曼拏羅,以身上分作金剛旋舞相而為供養。次當依法結請召印,誦此請召大明曰: 「唵(引)嚩日`[囉=羅【明】]`囉(二合)尾濕嚩(二合`[引〔-〕【明】]`引)謨(引)伽(引)鉢囉(二合)帝賀多(引)戍(一句) 葛哩摩(二合)野(引)係𠺁(二) 鉢囉(二合)吠(引)舍吽(引)(三) 滿馱嚩尸(引)酤嚕(四) 摩賀(引)嚩日囉(二合)馱囉(引)禰(引)(五) 尸(引)伽囕(二合)呼(引)摩迦哩摩(二合)尼彌(引)(六) 勞枳迦路(引)姑多囉(引)尼阿(引)戍(七) 酤嚕酤嚕(八) 娑(引)馱野娑(引)馱野阿(引)(九) 「誦是大明已,然後本尊來降,如前大曼拏羅中所現祥瑞。後依法令弟子亦如前相入曼拏羅,入已,授此三昧頌曰: 「『金剛手等諸聖尊,  隨其力能伸孝敬, 自利、利他事悉成,  日日常獻諸供養。』 「復授此大明曰: 「唵(引)賀那嚩日囉(二合)布(引)惹迦(引)哩野(二合引)禰泥(引)禰泥(引)(一句) 唵(引)賀那嚩日囉(二合)布(引)惹(引)迦(引)𤚥(二) 「授是大明已,然後令弟子除去面帛,教授供養等法。 「此名金剛巧業曼拏羅。 「復次,宣說成就之法:行人應當依法於本尊像前隨力獻諸供養,供養本尊及諸如來。行人復作金剛旋舞祕密供養法,隨應持誦一年,功行成已,得與金剛巧業菩薩等無有異,復得一切如來施諸巧業成就。 「如上所說設有未成就者,若能於此本部大明持誦一遍,一切所作亦速成就。 「此名無上一切羯摩三昧儀軌。」 爾時,金剛護菩薩摩訶薩白金剛手菩薩摩訶薩言:「我今於汝大儀軌中我亦為說作擁護法,若有行人修是擁護法者,即於一切金剛部中而得隱身,何況能有諸惡魔等敢來侵嬈?」即說大明曰: 「唵(引)摩賀(引)嚩日囉(二合)迦嚩左(一句) 嚩日哩(二合引)酤嚕(二) 薩哩鑁(二合)嚩日囉(二合)㰠(三) 「復次,說此曼拏羅儀軌:依法當畫外曼拏羅;內畫四方曼拏羅相,周匝復畫金剛甲冑,甲有光相,映密而現;中心安置金剛護菩薩,四面復安四大菩薩:一、名金剛頂,二、名金剛毫相,三、名金剛法,四、名金剛拳。如是安布曼拏羅已,然後金剛阿闍梨結金剛甲冑印入曼拏羅。入已,頂輪著地敬禮賢聖,次以二手頭指微屈如鉤成金剛甲冑請召印,誦此請召大明曰: 「唵(引)薩哩嚩(二合)怛哩(二合)馱(引)覩迦多哩誐(二合)多(一句) 薩哩嚩(二合)薩埵(引)犖叉拏(引)毘踰(二合)𭔞多(二) 摩賀(引)末羅嚩日囉(二合)迦嚩左野(引)係(三) 薩哩嚩(二合)怛他誐多(引)犖叉迦尸竭囉(二合)摩(引)野(引)係(四) 摩賀(引)嚩日囉(二合)馱囉三摩曳(引)那(五) 犖叉犖叉𤚥(六) 儞爹嚩日囉(二合)犖叉吽(引)𠺁(七) 「誦是大明已,然後本尊來降,隨其福德即得一切身命堅固猶如金剛。後依法令弟子結金剛甲冑印,復持妙華入曼拏羅。入已,授此三昧頌曰: 「『當於怨親二分中,  常行平等堅固慈, 一切擁護此善護,  汝應常作擁護事。』 「復授此大明曰: 「唵(引)薩哩嚩(二合)怛囉(二合引)薩野(一句) 「授是大明已,然後令弟子除去面帛,復授此金剛被甲護身大明曰: 「唵(引)陟林(二合)(一句) 「今此大明能盡三界悉作擁護及得一切敬愛,所有一切曼拏羅皆用此甲冑大明而為供養。 「復次,宣說成就之法:行人依法持誦甲冑大明滿百千遍,即於現生中身得堅固,不老不死。 「如上所說設有未成就者,若能於此本部大明持誦一遍,是人能作一切金剛,擁護金剛三業而為結界及結曼拏羅界,獲得一切最勝甲冑法。 「此名一切最上擁護儀軌。」 爾時,降諸魔菩薩以一切如來方便攝化金剛藥叉法,謂金剛手菩薩摩訶薩言:「我今於汝大儀軌中我亦授與勝調伏法,若有行人修是法者,善能調伏諸惡魔等,所作降伏,速得成就。」即說大明曰: 「唵(引)嚩日囉(二合)藥叉(一句) 嚩日囉(二合)能瑟吒囉(三合引)羯囉(引)羅(二) 入嚩(二合)里多毘(引)沙拏(引)底嘮捺囕(二合)(三) 羯羅(二合引)波屹儞(二合)塞建(二合)馱散儞傍(四) 入嚩(二合引)羅(引)摩(引)羅(引)酤羅嚩怛囉(二合)係(引)毘踰(二合引)吽(引)(五) 嚩日囉(二合)郝郝郝郝(六) 「復次,說此曼拏羅儀軌:依法當畫外曼拏羅,於其周匝畫金剛杵,焰光熾盛;內畫日輪曼拏羅;中安金剛牙菩薩,右手輪擲熾焰金剛杵,左手竪立頭指作期克印,所有色相及莊嚴等如本法說。如是安布曼拏羅已,然後金剛阿闍梨以虎皮為衣,頂髮竪立,二手結金剛牙印,作大惡忿怒視,如打擲相。`[復=後【三宮】]`復結大笑印入曼拏羅,入已,作警悟相頂禮賢聖。復以二手頭指如鉤成請召印,誦此請召大明曰: 「唵(引)薩哩嚩(二合)怛他(引)誐多摩賀(引)迦嚕努(引)播(引)野(一句) 骨嚕(二合引)馱嚩日囉(二合)藥叉郝郝郝郝(二) 曳(引)那薩帝(引)那(引)顛多扇(引)帝(引)毘藥(二合)(三) 薩哩嚩(二合)怛他(引)誐多嚕卑(引)毘藥(二合)(四) 薩哩嚩(二合)薩埵尾那野那(引)哩他(二合)怛`[網=綱【明】]`網(二合)(五) 阿底嘮捺囉(二合)室贊(二合)努(引)跛野(引)諾迦(六) 三步(引)多悉底(`[二=一【明】]`二合)那薩帝那(引)野(引)呬(七) 伊呬嚩日囉(二合)藥叉(八) 伊呬嚩日囉(二合)贊拏(九) 伊呬嚩日囉(二合)犖(引)叉娑(十) 伊呬摩賀(引)嚩日囉(二合)馱囉訥瑟吒(二合引)怛迦母(引)栗帝(二合引)(十一) 伊呬曳(二合引)呬怛囉(二合引)薩野(十二) 賀那(十三) 捺賀(十四) 鉢左(十五) 尾那曳(引)鉢囉(二合)底瑟姹(二合引)波野(十六) 薩哩囉(二合)訥瑟啗(二合引)吽(引)(十七) 係係係係毘踰(二合引)(十八) 「誦是大明已,然後本尊來降為施成就。時阿闍梨先生怖畏,後即離怖,身毛喜竪,得與執金剛尊等無有異。然後依法令弟子結金剛藥叉`[印=即【宋元宮】]`印,復持妙華入曼拏羅。入已,授此三昧頌曰: 「『應善護持諸佛教,  救護眾生義亦然, 復常警覺諸有情,  清淨一切魔怨境。』 「復授此大明曰: 「唵(引)嚩日囉(二合)藥叉毘(引)沙野毘踰(二合引)(一句) 「授是大明已,然後令弟子除去面帛,置所持華,結大笑印,頂禮賢聖,復結金剛利牙印而為供養。 「此名攝伏諸惡曼拏羅。 「復次,宣說成就之法:行人依法於金剛手菩薩像前如前結印,持誦大明一洛叉數,功行成已,得成金剛手菩薩——善調諸惡者。 「如上所說設有未成就者,於此本部大明持誦一遍,亦能警覺調伏一切邪教學者,能使一切作阿吠舍、及令旋轉動搖、發語言等;又令一切鬼魅執持者悉得解脫,復為作護,亦能發起瘧毒等病;持諸惡者或令止息,及能息諸邪惡所怖;又於一切魔怨及諸惡有情中或令生驚怖、或印法攝持、或作鉤召、或解、或縛、或遣調伏、或使愛敬、或令適悅;乃至盡有情界悉使調伏普盡,一切事業皆得成就。 「此名金剛喜恚大儀軌。」 爾時,一切如來金剛拳菩薩摩訶薩白金剛手菩薩摩訶薩言:「我今於汝大儀軌中我亦授與一切印法,若有行人修是法者,不久當得一切最上成就法門,復得身命堅固猶如金剛。」即說大明曰: 「唵(引)摩賀(引)蘇珂嚩日囉(二合)三摩曳(引)(`[一句【宮】,四【大】,句【三】]`一句)𠺁吽(引)鑁(引)呼(引)(二) 「復次,說此曼拏羅儀軌:如大曼拏羅相,當畫此曼拏羅,中心安置金剛拳菩薩,周匝復畫諸曼拏羅中一切大士,各各標幟有熾焰聚,普遍照耀。如是安布曼拏羅已,所有阿闍梨及弟子皆用金剛三昧拳而為印契,餘諸所作一切法用悉如大曼拏羅廣儀軌說,此中所作隨其力能。 「此名一切印曼拏羅。 「復次,宣說成就之法:行人依法於本尊像前結金剛大三昧拳印,持誦`[本=大【三宮】]`本部大明百千遍已,然後結前印亦為請召,即時一切如來等諸大士皆悉來降。是時行人自得見諸如來,他亦得見。如是功行成已,行人自身於現生中得成金剛手菩薩,成就金剛三業,復得身命堅固。 「如上所說設有未成就者,如金剛手菩薩所說,若能於此本部大明持誦一遍及入此曼拏羅中間亦能善作一切事業,及得不空無能勝一切成就。 「復次,頌曰: 「『金剛薩埵大無畏,  具足如是大樂法, 於彼一切如來中,  一切處為大主宰。 若求成就若供養,  一稱金剛薩埵名, 即同稱彼諸佛名、  及同供養彼諸佛。 若人得此大儀軌、  及得祕密真實門, 彼人得成執金剛,  即與諸佛同成就。』 「此名一切如來不空三昧大儀軌。」 爾時,金剛手菩薩摩訶薩聞諸菩薩如前廣說一切如來不空無能勝三昧降伏大樂法門已,復說此頌曰: 「菩薩最勝悲願力,  乃能久處輪迴中, 不入涅槃善所行,  救度眾生無等比。 如是菩薩真大士,  處輪迴中常不怖, 廣利眾生無懈心,  一切精進善所作。 虛空無住復無邊,  而彼輪迴亦如是, 勇發利益眾生心,  菩薩願力能清淨。 今此天中天子眾,  常生貪愛放逸心, 及餘所起貪愛者,  一切皆令得清淨。 真實儀軌我所授,  祕密大樂善成就, 根本無性最初門,  諸儀軌中首先說。 當知往昔前前世,  最初儀軌名大樂, 而彼往昔賢聖尊,  即我金剛薩埵是。 以彼一切眾生生,  及諸世界最初立, 乃發金剛妙歌音,  後為一切世界主。 我得具足妙樂性,  一切眾生從是生, 眾生由彼所生故,  一切欲貪皆遠離。 彼眾生法了知已,  若生若滅皆遠離, 普觀世間悉清淨,  猶如虛空無我相。 無眾生相無所度,  無佛果求無所證, 主宰造作寂靜已,  然起利樂眾生事。 雖復利樂諸世間,  常觀空性而寂然, 若不利樂諸眾生,  有所著因墮地獄。 所有十方世界中,  現住一切諸如來, 我說大明祕密句,  警覺諸佛皆雲集。 「大明曰: 「唵(引)摩賀(引)蘇珂嚩日囉(二合)薩埵(一句) 𠺁吽(引)鑁(引)呼(引)(二) 蘇囉多薩怛鑁(三合)(三) 「隨說如是大明時,  普得一切妙樂法, 清淨諸欲善成就,  一切世間得大樂。 我以諸佛加持力,  從佛最上化中生, 而彼諸佛加持力,  從我最上法身出。 所有諸佛大愛法、  及彼諸佛大樂法, 即是諸佛賢善性,  故說此劫為賢劫。 於彼賢劫中出世,  其佛名號拘留孫, 我從彼佛所傳授,  祕密法儀于今說。 所說名大三昧`[*3-1]邪=耶【三】*`邪,  即顯諸佛大高勝, 彼大三昧真實理,  能施金剛大樂法。」 爾時,金剛手菩薩欲令一切諸佛菩薩大會等眾悉表示故,左手作金剛拳,右手戲擲勝初妙樂大金剛杵作勇進勢,安自心`[間=聞【宋元】]`間熙怡微笑,重復說此大三昧`[*3-2]邪=耶【三】*`邪真實大明曰: 「唵(引)摩賀(引)蘇珂嚩日囉(二合)薩埵(一句) 𠺁吽(引)鑁(引)呼(引)(二) 蘇囉多薩怛鑁(三合)(三)」 說是大明時,一切諸佛心皆警動,以離貪金剛輪摧破一切外道邪教。 是時彼天帝釋天主等諸天眾咸皆歡喜,心生適悅,合掌頂禮金剛手菩薩,作是讚言:「快哉,希有,吉祥勝尊。快哉,清淨諸佛法中最上大士。」 佛說祕密三昧大教王經卷第三 佛說秘密三昧大教王經卷第四 西天譯經三藏朝奉大夫試光祿卿傳法大師賜紫臣施護等奉 詔譯 爾時,金剛手菩薩摩訶薩又復宣說妙樂金剛祕密大曼拏羅頌曰: 「內外曼拏羅相分,  悉依大曼拏羅法, 中心依法安本尊,  所謂金剛薩埵像, 或用雕鏤、或鑄造、  或塑、或畫當隨應, 結加趺坐具威容,  執金剛杵高舉勢, 面現喜相身月色,  赫奕焰光遍圍繞, 諸佛寶鬘等莊嚴,  及諸瓔珞為嚴飾。 菩薩前後及左右,  依法應畫四大士, 黃、赤、白、黑當隨方,  各執本部標幟等。 前安意生金剛尊,  勇執金剛器仗相; 右安枳里枳羅尊,  現踰始多善愛相; 後安念金剛大尊,  竪立仙幢表剎相; 左安欲自在聖尊,  現彼金剛高舉相。 輪隅復安四菩薩,  香華燈塗供養尊, 外隅色聲香味尊,  四門鉤索鎖鈴等。 禰踰賀半當安置,  箭等隨應諸標幟, 隅外復安四賢瓶,  插金剛枝滿盛水。 布壇場已作法者,  飾妙華鬘香塗身, 著赤色衣淨莊嚴,  入壇應結高舉印。 入已先當遍頂禮,  次作金剛嬉戲相, 左手為拳右如鉤,  成請召印大明曰: 「唵(引)摩賀(引)蘇珂嚩日囉(二合)薩埵(引)野(引)呬(一句) 尸(引)竭囕(二合)摩賀(引)三摩野怛埵摩耨三摩(二合)囉(二) 鉢囉(二合)沒𠆙鉢囉(二合)沒𠆙(三) 蘇囉多薩怛鑁(三合)三摩(引)吠(引)舍(四) 薩哩嚩(二合)迦(引)野嚩(引)枳唧(二合)多嚩日哩(二合引)毘踰(二合引)(五) 婆誐鑁那那(引)禰儞馱那薩埵(六)(合) 薩哩嚩(二合)悉提孕(二合)彌鉢囉(二合)野蹉(七) 遏怛囉(二合)曼拏梨(引)三摩野摩耨播(引)羅野(八) 伊沙怛網(二合引)阿(引)訖哩(二合)沙也(二合)(九) 鉢囉(二合)吠(引)舍三摩曳(引)哩嚩(二合)特嚩(二合引)(十) 嚩尸(引)羯嚕彌昧母捺囉(二合)鉢乃(引)(十一) 𠺁吽(引)鑁(引)呼(引)(十二)」 說是大明已,復說金剛根本無性法門頌曰: 「然後本尊大金剛,  以真實理而警說, 隨樂妙樂即真實,  一切自在法成就。 「然後阿闍梨令弟子依法右手作金剛拳安於腰側,左手持華入曼拏羅。入已,授此祕密真實三昧頌曰: 「『諸佛常住妙樂法,  即金剛手大樂門, 一切從是大樂生,  應當尊敬如父想。』 「復授此大明曰: 「唵(引)蘇囉多嚩日囉(二合)發吒(半音)(一句) 「授是大明已,復與誓誡言:『若有違越此金剛手三昧者,我以不空明呪當作摧伏,令彼一切生中皆悉破壞。』如是言已,令其弟子頂禮賢聖。次當授與五智金剛杵,然後乃為授其灌頂。作灌頂已,復為立名金剛灌頂,即誦此金剛灌頂大明曰: 「唵(引)嚩日囉(二合引)提鉢底埵(一句) 何毘詵左(引)彌(二) 摩賀(引)蘇珂嚩日囉(二合)達囉係(引)嚩日囉(二合)那(引)摩呼(引)(三) 「若作灌頂法時,誦此大明隨稱彼名而用作法。所言金剛灌頂者,謂於一切曼拏羅中,獲得大樂甘露金剛水,灌注心頂故,說名為金剛灌頂。作是灌頂時,所有本部供養法、本部入壇印、及拋華等事皆如本法說。 「復次,頌曰: 「『隨入一切壇場中,  所得果報悉最上, 大士所說常諦聽,  即得金剛大樂法。』 「最上果報者,所謂獲得諸隱身法,不為惡魔而來侵嬈。設使造作諸非橫事亦得成就,況復一切勝成就邪?復得一切具足、增長一切智慧、成辦一切事業。如上所說,皆是金剛手真實之言。 「又復,修此法者,隨其力能、隨所樂欲,一切上味飲食、華鬘、諸妙樂具所應受用者,常悉安置奉獻本尊,或自受用皆無障礙。何`[以〔-〕【明】]`以故?此名金剛薩埵大樂法故。 「此名金剛妙樂曼拏羅。 「復次我今當宣說,  畢竟常住成就法, 現生若得此法者,  彼能成就畢竟常。 如是菩薩諸大士,  雖處輪迴而不著, 廣利無邊諸眾生,  不入涅槃善施作。 欲求本尊成就者,  當住妙樂勝境中, 祕密供養普獻陳,  作大鉤召而廣集。 後結祕密大印契,  次詠妙樂金剛歌, 作持誦事表了已,  得金剛手勝成就。 如是一切所欲心,  一切成就自在樂, 後成大執金剛王,  得已不老而不死。 若入曼拏羅中間,  一稱大明獲大樂, 諸勝成就若欲成,  一切最上皆成就。 「此名最上祕密大三昧`[2]邪=耶【三】*`邪真實儀軌。」 爾時,最初集會彼諸如來——通達一切教者——眾牟尼尊以祕密義俱問金剛手菩薩摩訶薩言: 「汝說最初妙歌音,  而彼歌音何所表? 大三昧`[*2-1]邪=耶【三】*`邪真實理,  汝具大慧今當說。 云何當說曼拏羅?  入者當得何果利? 云何金剛阿闍梨,  所作一切成就事? 云何最初金剛杵,  而為一切標幟相? 云何解說彼印義?  云何結印及成就? 云何祕密供養事、  及彼金剛供養法、 香華燈塗供養儀?  是中隨應分別說。 云何本尊成就法?  云何持誦及法用? 何人不得成就法?  尠福者得又云何? 此等真實祕密門,  隨諸所問汝應說, 令修行者現生中,  常得一切大成就。」 爾時,金剛手菩薩摩訶薩為欲圓滿一切如來殊勝願故,隨應答此祕密法門: 「所言最初歌音者,  此表初義或表愛, 法中隨力用莊嚴,  乃說吽字為歌詠。 我金剛手祕密心,  最初以此為妙歌, 一切成就悉令成,  是故以此表大愛。 真實曼拏羅法用,  金剛賢聖眾圍繞, 安立執金剛大尊,  一切妙樂成就者。」 此答第一問,廣如大儀軌中說。 「所言大三昧`[*2-2]邪=耶【三】*`邪真實理者: 「彼大金剛大薩埵,  共立金剛薩埵名, 而此最上大三昧,  一切諸佛不違越。 即彼根本無性法,  是為三昧真實門, 金剛大樂普賢身,  三界同悟本真覺。 如是最初器世間,  及彼眾生諸心行, 金剛真實性所持,  一切所作亦如是。 若不解此真實理、  又不能具淨信財, 彼求成就久難成;  若具信者速成就。」 此答第二問。 「所言曼拏羅者: 「隨處隨說如儀軌,  隨同行人同所依, 大三昧`[*2-3]邪=耶【三】*`邪真實等,  彼諸大士依法畫。 諸佛菩薩普集會,  此即名大曼拏羅, 入者所得諸福報,  後當隨應分別說。」 此答第三問。 「所言金剛阿闍梨者: 「大曼拏羅分別已,  心曼拏羅為最上, 最先自入勝壇場,  先自灌頂後廣作。 金剛阿闍梨無等,  諸成就中悉無疑, 是故善`[具=住【明】]`具淨信財,  此名阿闍梨正行。 金剛薩埵心明等,  誦洛叉數得成就, 此即聖大阿闍梨,  諸教最上成就者。」 此答第四。 「所言最初金剛杵者: 「當知五欲大箭者,  即是五智金剛杵, 大金剛智所安立,  出生大樂成就法。 五智金剛大成就,  開發光明熾焰門, 一切佛大金剛杵,  如彼五智金剛說。 金剛杵有大光焰,  出現忿怒藥叉眾, 并餘菩薩及聖賢,  此名最初金剛杵。」 此答第五問。 「所言解說印義者: 「所有身、語、心金剛,  是即最初堅固體, 影像和合表了門,  此說名為祕密印。 譬如世間國王印,  一切無敢違越者; 金剛大法印亦然,  諸佛尚不敢違越。 若人結此密印時,  金剛薩埵等聖眾, 為施成就勝法門,  怖彼或破三昧法。 若人結此密印時,  即得一切所攝受, 以此供養諸聖賢,  獲得三界中最勝。 世間所宜化導法,  隨應為說成就事, 以方便即普攝持,  能成一切成就事。 成佛為利眾生故,  發起一切方便事, 不以菩提為所求,  當知印義亦如是。」 此答第六問。 「所言結印者: 「十指堅固安於心,  二手後結金剛縛, 一稱大明隨掣開,  彼金剛縛大明曰: 「唵(引)嚩日囉(二合)滿馱怛囉(二合)吒(半音)(一句) 「於諸印中用此縛,  能作自`[化=他【三】]`化成就事, 堅固真實成就中,  以怛囕字為等引。 「復次,宣說諸祕密印相: 「欲作本法成就者,  應當先結於大印, 此印若結一遍已,  後諸所用隨應結。 「此中大三昧`[*2-4]邪=耶【三】*`邪印并儀軌者,次第今說: 「金剛薩埵加趺坐,  一切成就法相應, 先以左足而屈盤,  次以右足壓於左。 金剛薩埵灌頂已,  頂戴諸佛最勝冠, 結加`[趺【麗】,跌【大】(cf. K40n1454_p0557c16)]`趺坐如本儀,  後有日輪圓光相, 右手戲擲金剛杵,  左現高舉自在勢, 成就身、語、心金剛,  此是金剛薩埵相。 成此金剛薩埵已,  即成諸佛或菩薩, 得諸成就自在門,  所作成就皆圓滿。 又復身、語、心金剛,  隨其形像隨分量, 隨應標幟及印儀,  悉是金剛薩埵相。 若依本法結大印,  獲得最上勝成就; 若人供養即現身,  隨得供養`[及=即【明】]`及瞻仰。 「其三昧`[*2-5]邪=耶【三】*`邪印者,先當十指平掌,緊實相合,名金剛掌。後以十指作縛,名金剛縛,即於此縛中以十指頭相交,右手大指屈入掌中,與左手大指相合成印。 「復次,不改前印,以二中指屈入縛中,二大指竪立如金剛杵相,此名妙樂金剛印。 「又,不改前印,二中指如鉤,作勇進勢,安自心間,名大樂金剛印。從此印中出生四印,即前金剛縛,以二頭指如鉤,二中指與二大指屈入掌中,指面相向成金剛眼菩薩印。 「又,不改前印,以二大指相觸成金剛枳里枳羅菩薩印。 「又,不改前印,以諸指向內展舒,竪立頭指成金剛幢菩薩印。 「又,不改前印,作有力勢安二髀間成金剛欲自在菩薩印。 「復說諸法語印:先以吽字為妙歌音,後當宣說法智印明,所謂: 「呼(引)吽(引)賀(引)阿(引) 「復說諸羯磨印,此中先以二手作金剛縛,二頭指如鉤,二無名指入掌中,置二大指處成大三昧拳印。此印結已,復從羯磨拳、金剛拳二拳出生金剛薩埵菩薩高舉印。 「其印以二手先作金剛拳,如勇進射箭勢,次如立幢及高舉勢。後以金剛拳猶如電轉,升舉盤旋,復作嬉戲。然以二手作有力緊密合掌,捧持華等,先置頂上,徐徐而下作嬉戲相,次第獻諸供養,後作金剛旋舞祕密供養。又以嬉戲及金剛高舉相作旋轉勢,而復觀視頂禮一切賢聖。此印亦名大三昧`[*2-6]邪=耶【三】*`邪大印,能作一切不空成就事業。 「復次,宣說一切如來最上身金剛界大自在印:其印先作無畏坐,身分平正,後以二手作一切如來金剛縛,二頭指如鉤後復磔開,彼二頭指如圓光相成印。 「復說金剛印:從一切金剛出生,其印先作加`[趺【CB】,跌【大】]`趺坐,次作金剛縛,其縛向外如安立最初三昧金剛杵相,後從金剛薩埵等金剛縛中出生諸指,以二頭指如金剛相成印。 「復次,右手作有力持劍勢,名金剛善哉印。 「復次,諸指頭背相鉤,名為寶印。 「又,不改前印,諸指入中,名金剛火焰印。 「又,不改前印,如轉衣勢作金剛蓮華合掌,後諸指入掌中,次復磔開,名為輪印。 「又,不改前印,即此頭指等,亦名指輪印。 「又,不改前印,作金剛掌,名出生印。 「又,以二頭指如鉤,名中金剛印。 「又,以二頭指向內捻二大指,名三昧金剛拳印。 「復以二手作金剛拳,依本法結,此名羯磨縛印。 「復次,宣說諸菩薩心印: 「此中先以右手作如來拳,左手作忿怒指,名金剛手菩薩印。 「又以二手作金剛忿怒指,二小指如刀相,名金剛寶印。 「又以二頭指、二大指作四門相,名灌頂印。 「又以二手作緊密合掌,二小指、二頭指磔開,如四葉蓮華相,名大蓮華印。 「復次,此中屈入大指,名如來拳。竪立頭指,名金剛拳。若用頭指如劍相、如鐶相,亦名善哉印。或如寶形,亦名火焰出現印。 「復以二手作金剛拳,左手大指竪立,右手如三`[1]幡=旙【元明】*`幡相,名三`[*1]`幡印。 「復以右手大指捻中指甲,名四方轉輪印。 「復以右手握左手五指,名數珠印。 「復以二手作戲鬘歌舞,從頂後下散,然後二手頭指各安掌心,餘指展舒而復相觸,名手相觸印。 「復以二手作拳,二頭指如鉤,二小指相捻,向外而轉,名利牙印。 「復次,宣說諸心印中羯磨法用:行人隨結諸心印時,應持誦本部大明一遍,當與本尊隨念智相應,後隨其力能而求成就。如是等印於一切儀軌中求成就時,日日應當依法結用,即得一切最上成就。 「復次,宣說一切教中通用印相: 「此中身印有其四種:一者、奮迅,二者、鉤召,三者、作阿吠舍,四者、作播多那。若結此等四印,能作一切敬愛、鉤召、破惡等法,於剎那間即得成就。 「語印有四種,是即法智印明,所謂: 「惡吽(引)吽𠺁(一句) 「此等印明能作一切阿吠舍……等諸成就法。 「心印有四種:一者、一心遍入諸身廣作敬愛,二者、能攝他心,三者、作諸義利,四者、息除諸苦,此等四印能作如上四種成就。 「復次,金剛印亦有四種,所謂:以金剛拳,一、舉,二、下,三、打,四、持,此等四印能作一切升舉、沈墜、破壞、斷滅等事。 「觀視印亦有四種:一者、戲笑開舉金剛視,二者、瞬動剎那光明視,三者、顰眉大惡忿怒視,四者、兩目不瞬堅固視,此等四印能除一切瘧毒執持等苦。 「復次,一切印中若結大印即得最上成就。彼大印者,所謂金剛手菩薩大印、諸如來金剛降伏大印、觀自在菩薩大印、虛空藏菩薩大印……即此大印,亦是三昧`[*2-7]邪=耶【三】*`邪印。 「此中金剛手三昧`[*2-8]邪=耶【三】*`邪印者,如本法說。 「復次,二手作金剛拳,先以左拳向外竪立頭指,右拳向內安於本心,名一切如來三昧`[*2-9]邪=耶【三】*`邪印。 「又復,先以右臂曲如環相,左手竪立頭指作期剋相,此名金剛降伏三昧`[*2-10]邪=耶【三】*`邪印。 「又復,二手作緊密合掌,二小指、二大指磔開,如四葉蓮華相,此名蓮華部中觀自在菩薩三昧`[*2-11]邪=耶【三】*`邪印。 「又復,二手作金剛縛,二頭指、大指垂下,如開四門相,從三昧心起,於灌頂門住,此名虛空藏菩薩三昧`[*2-12]邪=耶【三】*`邪印。 「彼彼復有法智印明,所謂: 「吽(引)阿(引)吽(引)紇哩(二合引)怛覽(二合引)(一句) 「其羯磨三昧`[*2-13]邪=耶【三】*`邪印依本法結。 「復次,宣說諸菩薩心印中羯磨拳:此中金剛手菩薩羯磨拳者,即是金剛拳;如來部中一切如來羯磨拳者,即前金剛拳屈入大指,名如來拳;金剛部中金剛拳者,竪立頭指作期剋相,名金剛拳;蓮華部中蓮華拳者,以大指相並捻中指甲,名蓮華拳;寶部中寶拳者,如大寶三昧拳及金剛寶拳,依法結已,即名寶拳;所有餘合用印如諸儀軌中標幟而結。」 此答第七問。 「所言印成就者: 「行人日日清旦時,  應結大印求成就, 本尊根本心大明,  依法持誦滿百遍, 然後持誦小心明,  一切事業依法作, 復誦吽字妙歌音,  剎那即得印成就。」 此答第八問。 「所言祕密供養者: 「祕密歌舞大供養,  金剛薩埵成就者, 若增若減當隨應,  所作皆成獲妙樂。 又言金剛供養者,  如彼諸教中所說, 上下旋轉復觀瞻,  一切眾生得成就。」 此答第九問。 「所言本尊成就者: 「世間所有諸眾生,  若一切`[時=持【明】]`時求成就, 當與本尊法相應,  為利益故常持誦。」 此答第十問。 「所言持誦及法用者: 「行人不動於舌端,  復令脣齒二相合, 當依諸教中法儀,  離金剛語而持誦。 出深妙聲如鼓音,  此即佛部持誦法, 金剛部法雲雷音,  金剛種生微妙語。 三摩地語蓮華部,  如其教勅如儀軌, 一切祕密妙歌音,  即是妙樂金剛語。 諸部持誦一百數,  鉤召法中二十一, 最上法中如教說,  不應懈倦常持誦。」 此答第十一問。 「所言:『何人不得成就法?』者: 「如我金剛手菩薩,  一切敬愛大樂門, 從彼出生一切法,  不清淨者不成就。」 此答第十二問。 「所言:『云何尠福人得成就?』者: 「諸曼拏羅勝無等,  入者但當依法儀, 設使造罪尠福人,  亦於現生得成就。」 此答第十三問。 「此名大三昧`[*2-14]邪=耶【三】*`邪大教王一切儀軌中最上儀軌。」 爾時,金剛手菩薩摩訶薩又復承諸如來教勅,普遍告語梵王、帝釋……等諸天眾,作如是言:「諸天子!汝等於此大儀軌中應當各各亦說心明,隨其所說,於長夜中作諸成就,廣為利益一切眾生。」 作是言已,時諸天眾咸皆歡喜,踊躍慶快,心生適悅,即時俱共右繞世尊釋迦牟尼如來及諸如來已,各各合掌恭敬頂禮。復向金剛手菩薩摩訶薩前咸禮足已,次第各各說自心明。 爾時,帝釋天主先說心明曰: 「唵(引)嚩日囉(二合)母瑟致(二合)薩哩網(二合)酤嚕(一句) 「我此心明,若有行人依法持誦滿一洛叉,是人即得最上帝網成就,及能請雨、亦能止雨,又能止除一切雷、雹、閃電等事,一切鬪戰皆悉得勝,乃至一切種子苗稼滋生增廣。此名帝釋天儀軌。」 爾時,娑婆界主大梵天王說心明曰: 「唵(引)部(引)哩部(二合)嚩莎(一句) 薩多(二合)咄薩(二合)尾覩哩嚩(二合)哩(引)𧹞(引)(二) 婆哩仵(二合引)禰(引)嚩寫提(引)摩呬提(引)踰(引)(三) 踰(引)那鉢囉(二合)祖(引)那夜(引)咄(半音)(四) 「我此心明,若有行人依法持誦滿一洛叉,是人能作息災、增益、敬愛、降伏、鉤召……等法,一切事業皆悉圓滿,及能成就諸護摩事。此名大梵天王儀軌。」 爾時,那羅延天主說心明曰: 「唵(引)摩(引)野(引)作訖囉(二合)娑(引)達野薩哩網(二合)(一句)薩哩嚩(二合)捺摩那吽(引)(二) 「我此心明,若有行人依法持誦滿一洛叉,是人即能入阿脩羅宮,能現一切幻化等事,能作一切調伏之法;乃至誦此心明滿一洛叉已,即於世間得大自在。此名那羅延天儀軌。」 爾時,大自在天一切三界主說心明曰: 「唵(引)帝哩(二合)(一句) 薩哩嚩(二合)薩哩嚩(二合)商葛囉(二) 摩賀(引)嘮𭡠囉(二合)薩哩網(二合)娑(引)達野吽(引)(三) 「我此心明,若有行人依法持誦滿百千遍,是人於世間一切法中而得成就。若於一切種類中誦是心明時,悉能鉤召,或作禁縛,或令阿吠舍或令作敬愛,或使其來、或遣其去,或使動搖、或令歌舞,或令迷亂、或令破壞財物,乃至一切受用等物或令悉得,隨意受用,於一切母鬼眾中得無能勝、於諸曼拏羅中得為阿闍梨,一切事業隨意能作,乃至功行成已,一切最上成就法皆得成就。」 爾時,三十三天諸天子眾說心明曰: 「唵(引)薩哩嚩(二合)囉底囉(引)誐悉𠆙(切身)呼(引)(`[一〔-〕【明】]`一句) 「我此心明,若有行人依法持誦滿洛叉數,即得一切天女及阿脩羅女生信重心,於一切悉帝哩中得自在愛樂,復得一切人常所愛重,及於天中而得自在。」 爾時,一切天女眾說心明曰: 「唵(引)囉底尾邏(引)娑(一句) 薩哩嚩(二合)迦(引)母(二) 羯囉摩羯囉摩(三) 囉(引)摩野虎虎虎虎(四) 「我此心明,若有行人依法持誦一遍者,是人即得一切阿鉢蹉囉作大愛敬,如其行人隨心所欲,即得彼來施諸成就。若滿四年已,彼為現身作愛樂事,及餘一切所作事業皆悉成就。」復說三十三天諸佛菩薩現集大曼拏羅:「當知此即世間儀軌,餘所有法是不空成就勝成就法。其曼拏羅相四方四門當依法粉畫,種種寶樹周匝莊嚴,竪立幡幢、諸妙寶蓋,復以彼天妙園生樹及俱尾那囉樹廣為嚴飾。其內復畫帝釋宮殿,中安世尊釋迦牟尼如來,十六大菩薩而共圍繞,如其方位依法安布,於外曼拏羅次第復安諸天等眾。如是安布曼拏羅已,金剛阿闍梨依法結印,其印以二手先作金剛拳,次二小指、二大指相結,徐徐高起成金剛水印。復持妙華入曼拏羅,依法拋華,後誦本部大明一遍,即能請召金剛薩埵……等諸賢聖。然後令弟子亦如前法,結印持華,入曼拏羅。入已拋華,華所墮處即是本尊。然後阿闍梨授與三昧頌曰: 「『一切佛、法、僧三寶,  執金剛尊亦復然, 隨力常行孝敬心,  汝得所欲皆成就。』 「說是頌已,又復告言:『從今已後,一切所作皆得成就。』 「此名三十三天現集會大曼拏羅。」 爾時,金剛手菩薩摩訶薩於諸如來前宣說如上祕密大教王甚深法門已,復為利益諸眾生故,說此頌曰: 「我為利益諸眾生,  復令一切教成就, 說此祕密大教王,  總集大三昧`[*2-15]邪=耶【三】*`邪法。 若有欲求成就者,  應當常發淨信心, 而彼大執金剛王,  常居其頂作衛護。 行人諸欲受用等,  常得如意復作護, 彼一切苦悉銷除,  得衛護故無諸難。 所說一切成就事,  為利未來諸有情, 或耳、或舌、或夢中,  得金剛手常加被。 諸有所求速圓滿,  普集祕密大三昧, 得一切佛及聖賢,  常施一切成就法。」 爾時,金剛手菩薩摩訶薩說是種種祕密法已,一切如來咸共讚言:「善哉,善哉。」是時一切大會等眾皆大歡喜,信受奉行。 佛說祕密三昧大教王經卷第四 #---------------------------------------------------------------------- #【經文資訊】大正新脩大藏經 第 18 冊 No. 883 佛說祕密三昧大教王經 #【版本記錄】發行日期:2023-12,最後更新:2022-10-12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 財團法人佛教電子佛典基金會(CBETA)依「大正新脩大藏經」所編輯 #【原始資料】蕭鎮國大德提供,北美某大德提供,毛佩君、廖予安、廖予慈大德提供新式標點 #【其他事項】本資料庫可自由免費流通,詳細內容請參閱【財團法人佛教電子佛典基金會資料庫版權宣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