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 889 `[【原】麗本]`一切如來大祕密王未曾有最上微妙大曼拏羅經卷第一 `[8]西=宋西【明】*`西天`[9]譯經〔-〕【明】*`譯經三藏朝散大夫試鴻臚少卿明教大師`[10]臣〔-〕【三】*`臣天息災奉 詔譯 相應行曼拏羅儀則品第一 如是我聞: 一時,世尊在忉利天大善法堂。是時乃有無數最上天人及龍、夜叉、羅剎、乾闥婆、阿修羅、迦樓羅、緊曩羅、摩睺羅伽、必里多、大力、阿波娑摩囉、拏吉儞、部多、吠多拏、相應相母鬼等,是等厭於生死欲斷輪迴,圍遶世尊求吉祥法,亦復樂求無盡金剛界廣大智成就法。 是時復有無數為利三界作變化相清淨智大菩薩,其名曰:智金剛菩薩、智鉤菩薩、智欲菩薩、智密菩薩、灌頂吉祥菩薩、大威神吉祥菩薩、幢吉祥菩薩、念吉祥菩薩、法音菩薩、智慧猛菩薩、因猛菩薩、口猛菩薩、變化業菩薩、變化界菩薩、變化夜叉菩薩、變化祕密菩薩,如是等菩薩摩訶薩皆悉證得法智祕密三昧。 復有四族母,其名曰:圓智三昧金剛母、寶智三昧金剛母、法智三昧金剛母、羯磨智三昧金剛母。 復有四大神通菩薩,其名曰:金剛婆叉神通菩薩、金剛妙入神通菩薩、金剛不動光神通菩薩、金剛喜神通菩薩。 復有八大祕密化身顯供養菩薩,其名曰:金剛樂菩薩、金剛色菩薩、金剛妙音菩薩、金剛愛菩薩、金剛薩寫菩薩、金剛頗羅菩薩、金剛最上莊嚴菩薩、金剛妙香菩薩。 復有十六大力自在藥叉大忿怒明王等,其名曰:左無畏大忿怒明王、無能勝大忿怒明王、能成就大忿怒明王、最上蓮花明大忿怒明王、馬首大忿怒明王、蓮花軍茶利大忿怒明王、淨光大忿怒明王、甘露軍茶利大忿怒明王、大力大忿怒明王、普光大忿怒明王、呬嚕迦大忿怒明王、嚕左迦大忿怒明王、無邊大忿怒明王、金剛不動大忿怒明王、多囉大忿怒明王、祖那大忿怒明王、白繖蓋大忿怒明王、最上明大忿怒明王、六面大忿怒明王。 復有十六大女形明王等,其名曰:多羅大明王、無能勝大明王、孔雀大明王、金剛鉤大明王、大稱大明王、顰眉大明王、摩摩枳大明王、金剛鎖大明王、金剛拳大明王、白色大明王、寶髻大明王、金剛行步大明王、金剛身大明王、金剛香大明王、持世大明王。 復有四相應相女形大明王,復有六十四大金剛拏吉爾。 復有四大地天,其名曰:不動大地天、黃面大地天、黑白色大地天、紅面大地天。如是等大地天能成就一切事,能施一切欲,能安住一切法。 復有八大瘧者,其名曰:金剛口大瘧者、黃面大瘧者、醜面大瘧者、紅身大瘧者、多面大瘧者、三髻大瘧者、食血大瘧者、赤黃大瘧者。如是等大瘧者,常侵害有情,令彼有情失於色力,或奪其命。 如是等天及彼天主、持明天持明天主,乃至龍及龍主、乾闥婆乾闥婆主、緊曩羅緊曩羅主,乃至所有惡心者極惡心者,乃至善者極善者,如是等眾皆來集會。 爾時世尊觀察是會諸大眾已,入毘盧遮那一切金剛曼拏羅莊嚴三摩地已,即於眉間、心間、臍中放大光明照一切世界。而彼光明照一切世界已,還復來入金剛相應之心。 爾時金剛手菩薩,於大眾中整衣肅容從坐而起,手擲金剛詣於佛所,稽首佛足重伸敬禮,禮已合掌而說讚`[(言我今…出生)三百十三字【大】∞(儀有…辛辣)三百十字【三宮】]`言:「我今歸命毘盧遮那最上無畏,能說灌頂大陀羅尼成就調伏,欲令有情覺悟不生不滅無相之智,能破輪迴生死大怖。」如是讚己重白佛言:「大悲世尊!我今有疑欲當請問,願賜哀愍而為解說。世尊!金剛阿闍梨作曼拏羅,云何擇地?地有幾種?云何作淨?云何作橛?云何能破諸惡障難?云何解除諸相禁縛?乃至諸龍云何降伏?又持誦作法云何護摩?乃至火法當云何作?又一切曼拏`[羅=維【元】]`羅當有幾種?當開幾門?門有幾種?其相云何?又復外曼拏羅當有何義?內曼拏羅復有何義?中間輪相其義云何?曼拏羅界云何擘`[畫=晝【宮】]`畫?云何絣線?所作本尊及彼賢聖身量云何?樓閣寶座當高幾許?至於印契其相云何?又粉曼拏羅當云何作?粉有幾種?下粉次第何是先後?又阿闍梨攝受弟子法則云何?弟子修行先修何法?又持誦之人所`[修=作【三宮】]`修先行法則云何?又復弟子入曼拏羅次第云何?所奉本尊諸有明契云何傳受?獻食出生`[(儀有…辛辣)三百十字【大】∞(言我今…出生)三百十三字【三宮】]`儀有幾種?於阿闍梨奉獻何物?又復奉獻諸佛如來賢瓶大小之量當有幾種?瓶項、瓶口當云何作?又復云何作灌頂法?隨法當何所用?又云何名祕密曼拏羅?世尊!我今一一請問如是之事,為欲利樂一切有情,唯願慈悲廣為開說?」說是語已還復本座。 爾時世尊告金剛手言:「善哉,善哉!汝金剛手得大無畏具大悲愍,而於我前能發是問,宜應諦聽當為汝說。」時金剛手瞻仰專注受教而住。 佛言:「金剛手!地種廣大各各有相,大略言之而有四種,隨其四姓而分別之。四姓者,所謂:剎帝利、婆羅門、毘舍、首陀。此者為四。 「擇地之法,隨其香、味或以顏色亦有四種:第一、剎帝利姓求赤色地;第二、婆羅門姓求白色地;第三、毘舍求深黃地;第四、首陀求黑色地。又以香氣而擇其地:剎帝利地雜蓮花香;婆羅門地青蓮花香;毘舍之地女觸之香;首陀之地雌黃之香。又以其味而分別之:剎帝利地其味如鐵復有甘味;婆羅門地其味辛辣;毘舍之地其味唯甜;首陀之地其味苦辣。如是之地當一心專注分別揀擇。 「得是地已,結界釘橛。作橛之法隨曼拏羅儀亦有四種:若為息災,用有乳木為橛;若為增益,用吉祥木及室利沙木為橛;若為降伏,用佉儞囉木為橛;若為調伏,用鐵為橛。 「又復若隨祖那忿怒明王真言,用息災法橛;若用蓮花最上明王真言,當用增益法橛;若隨大力明王真言,用降伏及調伏法橛。 「又復若為辟除一切惡及驚怖障難者,當用普光印及槌印及彼真言;若為禁縛極惡之者,當用金剛羯磨及金剛鎖印真言等。此印及真言,若不為極惡不得輒用;若於極惡者用此法後須却解放;若解放後仍須與彼出生食祭之。 「又復若於三種火壇作法時、或弟子作先行法時、或作曼拏羅護摩時,所有禁縛調伏諸障難者,以增益一切成就明真言及以香花等,為彼出生用作祭祀。」 佛言:「金剛手!作曼拏羅者有四種門。所為東、南、西、北,此為四種。」金剛手言:「其門入者得何果報?」 佛言:「金剛手!曼拏羅有外、有內及與中間,作曼拏羅者作九分量,此九分者是最上曼拏羅。正擘四門,於此四門所作所求果報各異。若為求大地主、求劍成就、求入修羅宮,乃至安樂及解脫智者,可於東門持誦作法;若為求聖藥成就及豐富財穀,乃至安樂吉祥、息諸災`[沴【麗】,濔【大】(cf. K34n1155_p0003a11)]`沴者,可於南門持誦作法;若為求一切人愛重、子孫隆盛、財穀豐富、息災安樂者,可於西門持誦作法;若為降伏怨家,及調伏一切極惡之者,或作勇猛之事、擁護持誦之人,可於北門持誦作法。 「復次金剛手!若依真言儀軌修相應行,隨所信樂,於各各門入悉能成就。 「若復信樂修相應儀軌,一向專注究於文義求無我法者,入於東門。」 復次金剛手白世尊言:「外曼拏羅當云何名?」 佛言:「金剛手!外曼拏羅名,如彼大寺中有殿塔,必有垣牆以為外護,外曼拏羅亦復如是。」 佛言:「金剛手!又如智果當勤擁護方可得成,外曼拏羅亦復如是;又如子實包在瓤殼,瓤殼在外、子實在內,內曼拏羅亦復如是。又於中心當安子輪,輪相所表顯真實義,或安『迦』字表羯磨義;『囉』字表智義。」 又金剛手白佛言:「世尊!內外已說,云何是中?」 佛言:「以曼拏羅正分三分,一分是外、一分是內、一分是中。」 金剛手白言:「作曼拏羅絣線云何?」 佛言:「作上、中、下絣之。」 佛言:「金剛手!先以智慧智方便相應三昧,觀想自身化為如來。此觀成已,後以定印等引如如來金剛風虛空,令一切地界有金剛風遍滿;又復觀彼風輪地上,有金剛明王『無』字印;又復觀想四寶金剛山上,有『吽』字名遍現最上大金剛寶峯。其上有大寶殿,以金剛寶柱、寶鈴、寶衣、幢幡、瓔珞種種莊嚴,而彼殿中有蓮花寶色如來於中而住,此名三昧曼拏羅。作是觀想一一了知已,復自在行四金剛步,結大惡忿怒明王印及誦真言,作金剛拳無畏行步如舞。作如是觀察,然後用印真言莊嚴曼拏羅,中間安相獻香花等。 「金剛手!若有行人,能如是發心一一不失者,乃是行如來真言之教者,當以我威力灌頂法而與灌頂。彼行人如為一切有情三時迴向無上智智果者,應作相應相,思惟一切有情本尊,應當如是一一了知。又金剛阿闍梨及修行同行乃至弟子,亦須如是解了,然後加持地結界作金剛地。復以吉祥妙音讚歎訖,先於西北方`[1]志=至【元明】*`志心以金剛最上明而為供養;次於東北方用金剛仗而為供養;次於東南方用金剛火而為供養;次於西南方用金剛劍而作供養。 「如是供養已,然後阿闍梨將弟子令執線相隨,自西北方擘畫量度,次東北方、次東南方、次西南方。如是擘畫量度定已,然後復自西北起首,順行絣線作界道,作四方相,分三重作內、外、中。如是定已,請金剛阿闍梨作種種供養,於西北方持誦人左邊先結龜印安於地上。然阿闍梨自西北方起首,右膝著地右手下粉。先下白粉、次赤粉、次黃粉、次綠粉、最後黑粉。此下粉次第恒以為式,下粉不得蓋著界道,所下粉亦不得麁細`[不=不不【宋元宮】,下不【明】]`不勻或復曲戾,所下粉先有缺處更添補令全。」 又金剛手白世尊言:「用粉五色當何所表?復有何義?」 佛言:「譬如白色故舊之衣,欲染愛樂之色,必先以水洗濯令淨;既洗淨已白色純粹,然後染成所愛樂色。`[(令持…色)三十五字〔-〕【宮】]`令持誦人及與弟子,先有惡業之垢,當以曼拏羅法水洗淨,後用深智義色染成所愛樂色。其白、赤、黃、綠四色之粉,能滅所犯大梵行罪。黑者表摩摩枳菩薩之義,其內曼拏羅中心,當以純白一色畫輪相;其外曼拏羅所有門及四角,當安置閼伽瓶,其瓶中當滿盛五寶、五藥、五穀等。」金剛手言:「閼伽之瓶為有幾種?其量云何?」 佛言:「金剛手!閼伽之瓶當有七種,所謂:金瓶、銀瓶、銅瓶、玻瓈瓶、鐵瓶、木瓶、瓦瓶。如是等瓶是為七種。金剛手!若為息災、增益及灌頂法,可用金瓶、玻瓈瓶、瓦瓶;若為降伏調伏及作阿修羅法,可用銅瓶;若作諸忿怒法,可用銀、鐵及木等。 「復次金剛手!彼閼伽瓶高二十指,腹闊十六指,項高五指,口廣八指,此等之量為最上。曼拏羅用其瓶色;若為息災法用白色瓶;若增益法用黃色瓶;若敬愛法用赤色瓶;若降伏法用極黑色瓶。所有繫瓶繒帛一隨瓶色。又降伏法瓶,其項𦟛細乃是吉祥。」 金剛手復白佛言:「云何為弟子作灌頂法?灌頂曼拏羅其量云何?」 佛言:「金剛手!先於大曼拏羅西北方,如內曼拏羅大小量,畫灌頂曼拏羅,中間畫界或三重或七重,四面畫門,於門中各畫本方天王,乃至四隅、上下亦畫本位天王,如天降下勢,各各執持天花、妙鬘等。又用四閼伽瓶,其瓶先以真言一一加持訖,安於四角。然於曼拏羅中心畫師子座,畫畢便以多乳木所出之香,及種種花乃至上妙食等而為供養。若於此曼拏羅所受灌頂者,今生所有一切輕重之罪悉得消滅。」 復次金剛手言:「曼拏羅中諸賢聖身量及色云何?乃至其座高低云何?」佛言:「金剛手!曼拏羅賢聖而有四種,所謂:幖幟、或鑄、或畫、或復木彫。其量大小應曼拏羅門,隨彼所造當令圓滿,法印具足圓光嚴飾,所造本尊倍令殊勝。又於東方安阿閦佛,身淺青色;南方安寶生佛,身淺黃色;西方安無量壽佛,身純紅色;北方安不空成就佛,身大綠寶色。是諸如來各各坐於隨方寶座,至於頭冠髮髻種種莊嚴,如諸如來無不具足。又於中方作三界道,以純白色而作心輪,輪中畫毘盧印;又阿閦如來作觸地印;寶生如來作施願印;無量壽如來作定印;不空成就如來作施無畏印。印與真言同用。又樓閣賢聖於金剛曼拏羅外,別安曼拏羅,廣闊十尺莊嚴具足。諸賢聖座與佛座稍卑,安排本族賢聖,又本族母、又護世及諸天主等座,高低如曼拏羅;又夜摩天王及彼天賢聖座高四指。 「復次金剛手!如是作曼拏羅已,其阿闍梨當須`[*1-1]志=至【元明】*`志心奉獻花鬘、瓔珞及金剛鈴拂,乃至妙香閼伽等。其閼伽瓶當正造八所或十六所,並須依法滿盛香水。又用好酥然燈,斯為最上。若或為成就法者,當以白芥子油然燈;若為中下事者,可用常油燃燈。」 復次金剛手言:「以花供養者,隨各各法而有幾種?乃至塗香、燒香等物,吉與不吉而有幾種?」 佛言:「彼摩里迦花、無憂花、摩俱羅花、惹帝花、瞻波迦花、喻體迦花、軍那花、儞摩里迦花、`[怛=恒【三】]`怛誐囉花、迦俱婆花,如是諸花皆是吉祥,可遍於三族而用供養;又瞻波迦花、無憂花、奔曩誐花,如是等花可供養最上曼拏羅;又俱吒惹花、悉致迦花、黃金花、尸里舍花、建尼迦囉花、俱母那花、優鉢羅花,如是諸花常供養大蓮花族;又優鉢羅花、怛誐羅花、曲花、迦難𤚥花、波吒羅花、白蓮花,及種種蓮花、妙香花、妙解脫花、調伏花、新末里迦花,如是等花可用供養祕密曼拏羅。如上諸花並是吉祥花,可依法供養。又阿俱羅花、迦囉尾囉花,此等花者佛不許用,非吉祥故;又有諸花`[若=苦【宋元宮】]`若是不臭兼及無`[刺【CB】,剌【大】]`刺,亦未有人毀折者,可隨力隨分而作供養。此為中等,可供養陀羅尼曼拏羅、忿怒曼拏羅。 「又復有諸香等,於供養義亦有分別。所謂:白檀、麝香、覩魯瑟迦香、乳香、烏尸覽香、室哩吠瑟吒迦香、𤚥尸香、母瑟吒香、吉薩`[囉=羅【三宮】]`囉香。如是諸香搗篩為粖,用沙糖和是為和香,此香可用供養最上曼拏羅;又白檀香、龍腦香、沈香、麝香,及不蚛恭俱摩香,如是等香可用供養中等曼拏羅;又復以安息香、牛角、駝毛,及鼠狼皮等為屑,用摩儞木汁和合為香,如是等香可為調伏法用;又復赤檀香及黑藥、黑毛及苦辣香,如是諸香可於調伏曼拏羅用。若是隨力隨分得諸妙香者,可用供養陀羅尼曼拏羅、最上忿怒曼拏羅等。 「又復以種種飲食奉獻曼拏羅賢聖等,所謂:酥乳、密酪及諸漿飲,及餅、糖餅、油餅、糖食、乳粥,及以種種蔬菜等而為奉獻。 「又復獻食當用諸器,所謂:金器、銀器、銅器、瓦器,或以樹葉、或以荷葉、或鉢羅樹葉。如上諸器及葉,但以未觸為最清淨是為最上。又復作息災、增益曼拏羅出生供養,及阿闍梨自食者,但只三白而為最上。三白者:乳酪、粳米、飯等。或別三白色食亦得;或為獻中等曼拏羅諸賢聖即加甜味,食器用銅及葉;若為調伏等事曼拏羅,復加苦辣之味。其阿闍梨所食不越三白。 「又復諸曼拏羅,一一皆須外有幢幡、瓔珞、妙香、花鬘、塗香、燒香、燈燭、閼伽水等而為供養。 「又復阿闍梨者,於如上諸曼拏羅相應諸儀則法一一了知,而於本尊真言印契甚深義理而能解了,又復被精進甲冑、執猛利器仗、乘不退車堅修三`[密=蜜【宋】]`密,於三界中有大威力,受於人天最上供養。如是阿闍梨常修等引,為諸弟子或作灌頂或作護摩,起曼拏羅而作利益。」 復次金剛手言:「凡息災、增益等作護摩事,云何造爐?云何印契?」 佛言:「金剛手!諸護摩爐,若廣說者有五百種,今隨法說者略有四種:一息災爐、二增益爐、三敬愛爐、四降伏爐。乃至諸成就法及調伏法,亦不離此四種之法。第一息災爐者,其狀圓如蓮華相;第二增益爐者,其狀四方縱廣正等;第三三角;第四如半月。真言印契各各隨法。 「復次金剛手!息災爐者,其色白,爐緣如蓮花相;增益爐者,其色如黃金,作金剛緣;降伏爐者,赤黑色及如火焰色;敬愛爐者,如半月唯赤色。諸護摩爐隨爐各有印契。息災、增益用蓮花印;敬愛用鉤印;調伏用根本印。如上諸印隨安護摩爐中,其護摩爐高一肘、深十二指,下廣拳指一肘,中心起一小臺,縱廣八指、高二指,上面安印。息災、增益法,火天位臺高四指、縱廣十二指,中心作蓮花相高二指,於此蓮花上坐火天,其火天身色如乳色,髮髻具足頭冠莊嚴,二手結定印著白衣,眼中出光及『入嚩羅』字來入火中蓮花上坐,光焰熾盛有百千重。 「復次金剛手!作先行法護摩爐,以五色粉塗飾作爐,及以五蓮花而為莊嚴。其爐外四面周迴安各方本尊印或忿怒明王真言等。 「大忿怒明王真言曰: 「唵(引) 努瑟吒(二合) 嚩日囉(二合) 骨嚕(二合)馱 賀曩賀曩 吽 㗶吒 「大忿怒印: 「以左手按心,舒三指,以大指捻小指,右手亦如是,於心前相交如金剛杵。此印作先行法為最上法。或用發遣一切禁縛,以前右手作印,與入嚩羅真言同用。 「入縛羅真言曰: 「唵(引) 入嚩(二合)羅 吽 㗶吒 「復次持誦行人作羯磨火請召火天,可用菩提木、烏曇鉢木、尼俱陀木、多乳樹木為柴,當令濕潤不得乾枯,用燒火作請召法。 「召火天印: 「以右手平仰,屈大指入掌中,屈頭指第二節成印。 「召火天真言: 「唵(引) 阿誐曩(二合)曳(引) 𪾼呬曳(二合引)呬 扇(引)帝孕(二合)彌 俱嚕 護多(引)舍曩(引)野 娑嚩(二合引)賀 「以此印及真言,請召火天入前火中蓮花中。持誦人觀想火天,身如雪色,右手持數珠,左手持淨瓶,作慈悲相,面有三目,頭戴寶冠髮髻莊嚴種種具足。若是他族作曼拏羅用者一切成就,當用各各本族心真言安蓮花中,於後邊蓮花中安白象最上明王印;右邊蓮花中安金剛槌;左邊安蓮花,其色如乳汁,於一切處護摩同用,更以閼伽水及香花等奉獻火天。 「金剛母酥尼儀則:阿闍梨手執護摩杓,滿杓作護摩。 「護摩真言: 「唵(引) 吽 誐哩(二合)恨拏(二合) 誐哩(二合)恨拏(二合) 護多(引)娑曩(引)野 悉地孕(二合)彌 鉢囉(二合)野蹉 娑嚩(二合引)賀 「金剛母酥尼執杓印: 「以右手執杓,頭指作拳按於爐上,又以二手作寶縛,二小指相交,其餘指如羯磨金剛杵印。成作此印誦前真言,滿杓作護摩供養火天已,發遣移本位在爐內一邊。 「復次作護摩,隨所作法念本尊名號為先法,然後`[*1-2]志=至【元明】*`志心供養,依法以滿杓三獻作護摩,復獻金剛槌等真言及印。如是作已,然後以本所為事,或為息災或為增益,起曼拏羅作種種法,供養賢聖。得滿願已,然後發遣請諸賢聖各還本位。」 一切如來大祕密王未曾有最上微妙大曼拏羅經卷第一 一切如來大祕密王未曾有最上微妙大曼拏羅經卷第`[二=二(第三同卷)【明】]`二 西天譯經三藏朝散大夫試鴻臚少卿明教大師臣天息災奉 詔譯 灌頂品第二 爾時金剛手菩薩白佛言:「世尊!我自知殊勝福德圓滿,於微妙曼拏羅義今已得之。復次何人可攝授而為弟子?又弟子所生何國而可攝授?於四大姓:剎帝利、婆羅門、毘舍、首陀,如是四姓可攝`[2]授=受【明】*`授者何姓為上?」 佛言:「金剛手!阿彌陀佛、毘盧遮那佛乃是三界中祕密法主大阿闍梨,無相無性不生不滅,雖住祕密無祕密相,後阿闍梨亦須如是分明了知。若了知已,乃是住三摩地金剛蓮花主具大悲心有大力者。 「金剛手!彼弟子生處國土方所,我今說之。若剎帝利或婆羅門等種姓之人,生舍衛國、摩伽陀國、支那國、三摩怛吒國、佉儞也國、囉茶國、儞鉢羅國、祖尼邪國、阿那多國、俱薩羅國、具尼迦國、摩羅邪國、捺囉尾拏國,如是諸國所生之者皆可攝授;又若無如上中國人者,彼師子國人及一切國人亦可攝`[*2-1]授=受【明】*`授;又吉囉多國人亦得攝`[*2]`授,緣彼國中曾生最上牟尼。如上諸國若剎帝利及婆羅門種姓生者,若依阿闍梨稟受修行為行人者必獲圓滿。又阿闍梨者,顏貌熙怡端正圓滿,有慈悲心清淨心,信實無偽,降伏諸根少貪少欲,具大辯才復有深智,所言善軟亦復清爽,性不慳悋好於布施,無妬無畏遠離我慢,常樂供養大阿闍梨及眾賢聖;復能演說真如之法,常行真言之行,不稱己美恒讚他德,於諸悉地所作所修一切圓滿,於諸弟子亦不嫌毀,又於弟子無所希望,以大悲心告於賢聖,令諸弟子依相應行,得入一切曼拏羅;復令弟子依於儀軌,因果相應而得解脫,又以真言印契真如之法傳付弟子。弟子白言:『阿闍梨!此真言印契真如之法云何而得?』阿闍梨言:『善哉、善哉!佛子諦聽!佛說此真言從真如圓滿智`[以〔-〕【明】]`以慧方便流出,於三界中作化身佛,現精進力勉喻示教,於初、中、後其義深善,以此三摩地依金剛蓮花行教金剛薩埵等。我釋迦族為悲愍一切有情作大德阿闍梨,今於此族中得成就真言陀羅尼一百或三百,隨所愛樂,依真如相應力而得成就,可以書寫傳付弟子,持誦修行,利樂有情令不斷絕。』弟子得阿闍梨傳付教授已,禮阿闍梨足,當以金、銀、珍寶及象、馬等,至於自身皆虔心奉獻阿闍梨及曼拏羅賢聖。時阿闍梨作金剛薩埵相應之言:『子受此祕密之法。』時阿闍梨為念證明伽陀,時彼明眾為作此證:『今某甲依法奉獻此金、銀、珍寶及象、馬等,為求某事為供養曼拏羅。』 「時阿闍梨別作灌頂曼拏羅,`[令=今【元】]`令弟子於曼拏羅中師子座上跏`[趺【CB】,跌【大】]`趺而坐,自結金剛合掌印,安於當心而住。時阿闍梨復以本尊明王真言,加持第一閼伽瓶安置曼拏羅中,然後復誦本族尊心真言加持而與灌頂,更以前印安頂上及安頸上而與灌頂。又阿闍梨復稱弟子名:『我今以此明與某甲,願一切曼拏羅賢聖哀愍納受。』弟子復以意所求事,自稱告於賢聖。其阿闍梨復結本尊根本印,加持弟子額及心又與灌頂,又結本族尊四印安頂上,更誦真言而與灌頂。阿闍梨言:『汝今後所有一切世間灌頂之法汝已悉得。』又復以金剛拳儀則授金剛杵與灌頂弟子令常受持。先以所授金剛杵安弟子心上與灌頂,又安額、次安頂而與灌頂。如是灌頂已,其阿闍梨告弟子言:『善男子!汝已於一切如來及一切執金剛處而得灌頂,汝已殊勝是真出世間,如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復次以金剛杵付弟子而令受持。阿闍梨言:『汝受此金剛杵,汝是入金剛三昧者,此成一切如來最上金剛杵,汝恒受持當得最上金剛之智。』 「持金剛真言曰: 「唵(引) 薩里嚩(二合) 怛他(引)誐多 悉地 嚩日囉(二合) 「阿闍梨授與弟子祕密三昧者,發廣大心不得慳悋。何以故?為欲令一切有情獲大智圓滿故。又復若有眾生,於阿闍梨妄加毀謗者,汝當擁護;若有於法生愛樂者,可以金剛祕密三昧及祕密曼拏羅印而付授之。又阿闍梨告弟子言:『汝具菩提心,於祕密王`[志=至【元明】]`志心護持。』 「復次弟子如前得受隨緣種種灌頂已,更可與五佛灌頂之法而與灌頂。其灌頂儀者:先須於灌頂曼拏羅所,備辦香、花、燈、塗及以幡蓋種種供養之具,又一切儀式不得少闕,然後令弟子預潔身心方入曼拏羅。其阿闍梨為弟子作諸法事,然後結本尊印誦本尊真言與弟子灌頂。初中方毘盧遮那佛印:以二大指二小指磔開,餘指皆相著少屈成印,安弟子頂,誦本尊真言與灌頂。真言曰: 「唵(引) 薩里嚩(二合) 怛他(引)誐多 達里彌(二合引) 濕嚩(二合)囉 伊難 薩里嚩(二合) 怛他(引)多怛 吠(二合)曩(引)鼻詵左 郝 「東方阿閦佛!結金剛薩埵印:以二手相叉作拳,竪二中指相著如針成印,安弟子額上,即誦真言與灌頂。真言曰: 「唵(引) 薩里嚩(二合) 怛他(引)誐多 惹拏(二合)曩(引) 鼻瑟計拏(引) 鼻詵左 吽 「南方寶生佛印:用前金剛薩埵印,屈二中指如寶,安弟子右耳上,誦本尊真言與灌頂。真言曰: 「唵(引) 薩里嚩(二合) 怛他(引)誐多(引) 鼻瑟迦囉怛曩(二合)鼻詵左 怛囕(二合) 「西方觀自在王佛印:用前金剛薩埵印,屈二中指如蓮花葉成印,安弟子頂後,誦本尊真言與灌頂。真言曰: 「唵(引) 薩里嚩(二合) 怛他(引)誐多(引) 達里摩(二合引) 鼻瑟計拏(引) 鼻詵左 呬里(二合) 「北方不空成就佛印:用前金剛薩埵印,竪二小指二中指,相著如針成印,安弟子左耳上,誦本尊真言與灌頂。真言曰: 「唵(引) 薩里嚩(二合) 怛他(引)誐多(引) 鼻瑟計 摩賀(引)尾濕嚩(二合) 嚩日囉(二合引) 鼻詵左 惡 「次更與授五佛髻鬘灌頂。如是得灌頂已,如同於一切智智親授灌頂,從此與名得稱為大上人,或稱為阿闍梨,悉受世間最上勝妙供養自在快樂。」 阿闍梨品第三 復次金剛手菩薩白世尊言:「世尊!凡阿闍梨所有供養曼拏羅賢聖,金、銀、摩尼一切財物,乃至所施象、馬之類,其阿闍梨受得之後當何所用?願大牟尼為我開說。」 佛言:「金剛手!阿闍梨應有一切所施供養之物。彼阿闍梨受已當分三分:第一分奉於三寶;第二分施與婆羅門、外道尼乾子等;第三分又分作二半分:半分與阿闍梨同學,半分阿闍梨自用。又前三寶之分亦分為三分:一佛、二法、三僧,如是分已各各受用。佛分者,得造佛像及塔廟等;其法分者,可用書寫如來一切經法;僧分者,可造種種飲食供於眾僧。阿闍梨若能如是分別次第互不侵損者,彼一切曼拏羅賢聖悉皆歡喜,一切所求皆得成就。若阿闍梨分分之後,或復有人為其知事,心住慳悋侵於三寶,不依阿闍梨所有旨教者,以因果故命終之後當墮叫喚地獄,後生人間以其餘業生於犬中。」 復次金剛手白世尊言:「一切智智一切有情恒在心念,惟願為我說於一切最上真言之行。云何大阿闍梨知息災、增益及敬愛、調伏等法?乃至持誦之人修相應觀想及曼拏羅護摩之法者,彼阿闍梨住智慧輪滅一切罪者?」 佛言:「金剛手!若阿闍梨於真言中修行者,具大悲心愍念一切婆羅門、外道尼乾等,以真實言勸喻開發,令信甚深祕密之法,而於同學亦不謗毀,堅持五戒,復行甚深十波羅蜜圓滿大智;又復阿闍梨能救度有情,能與除滅一切罪障;又自遠離殺生及彼妄語,自不飲酒亦不勸他。何以故?以彼飲酒是為一切過失根本。若阿闍梨行不真實妄稱有德,又復執好俗間典籍、文字、歌詠,又復讚歎我執、人執有情。阿闍梨若如是者,決定墮於地獄惡趣。」 又金剛手白言:「若阿闍梨受行世法恒取快樂,恒食酒肉、葷辛之味,彼阿闍梨云何度弟子入曼拏羅?云何度弟子免輪迴之難?云何可得真言悉地?我今疑惑其事云何?」 佛言:「金剛手!無有阿闍梨受行世法恒取快樂,樂食酒肉、葷辛之味者。若有阿闍梨樂修相應之行者,乃真得名阿闍梨。金剛手!汝聽菩薩之行,我今說之。菩薩行者奉持戒法行菩薩道,深信堅固志樂相應,住無分別無礙之法,不行妄語、殺生、飲酒、戲樂、我人見等,如是奉戒無有過失,此為阿闍梨所行菩薩之行。若阿闍梨於一切事有所闕者,是於戒行而闕於智。」 金剛手菩薩白世尊言:「云何名智?」 佛言:「金剛手!對三界名智。」 金剛手白言:「世尊!云何名為三界?」 佛言:「金剛手!心即是三界。」 金剛手白言:「云何名心?」 佛言:「心者本無色相不可取捨,由無色相遍行諸根,由行諸根遂著境界。譬如獼猴遭於`[罥=骨【宋】]`罥弶,心被境縛亦復如是。」 金剛手復白佛言:「三界者云何說?」 佛言:「金剛手!三界者,所謂:貪界、瞋界、癡界。金剛手!彼若無心即無貪;若無貪即無瞋;若無瞋即無癡。 「復次金剛手!菩薩心無色相遍入六根,根境相緣便成貪著。金剛手!心行眼根,見於違順,於順起愛、於逆生瞋。以心生瞋故即癡暗現前,不能分別是可非可、無慚無愧、不怖不懼,由是之故造種種罪,惡業熾盛墮泥`[黎=犁【三宮】]`黎中。金剛手!若有著貪、瞋、癡心垢過失被黑暗業種種纏縛,此非菩薩阿闍梨行。若阿闍梨行於菩薩相應之行,如玻胝寶清淨無垢,自性寂靜智慧圓滿,如空中月無所障礙。然後發菩提心堅固不退,以禪定印印於諸根令彼諸根微妙無垢,使菩提分圓滿具足,然後用法甘露水而常溉灌,以妙解脫風吹令增長,復以住禪定印如息不出,觀自心上有大蓮花,花上有滿月輪白光四照,復觀三昧印印於中心,以此三昧印等,攝持三業不令散亂,但少時間默然而住,然後却以真言及印而`[警=驚【宮】]`警覺之,既覺悟已復放光明,為圓滿一切智智。」佛言:「所觀月輪三昧印心`[相=想【三宮】]`相善界,即是本尊如來種子之智。 「復次,眾生之心住十八界,身如彼蓮花,花有香氣。又金剛手!如人以花熏土或熏他物,花雖不見,香氣即存,亦復如是。金剛手!真言種子依彼相應如解脫性,直至盡輪迴際種子不斷,以智方便成種種相;又種子香攝受觀想阿闍梨身一向不退,能使阿闍梨攝受一切有情行於救度,乃至於晝夜分亦不失時。」 金剛手菩薩白世尊言:「云何名時?」 佛言:「金剛手!時有二種。」 「云何為二?」 佛言:「一內、二外。」 金剛手言:「云何名為內、外?」 佛言:「金剛手!我今為汝說於外時。外時者,以一晝夜分,分為八大時,以二小時為一大時,以四大時為一晝,倍此為一晝夜,`[是〔-〕【三宮】]`是為八時。又金剛手!以日、月出沒時及星出沒時,乃是持誦行人作息災、增益法時,當得一切意願成就。若於此時發`[精=精精【宋元宮】]`精進心行利樂者,一切魔障不敢侵近;若是作忿怒法者,可用日午時及夜半時,若用餘時者不獲意願。」 金剛手菩薩白佛言:「世尊!外時已說,內時云何?」 佛言:「金剛手!內時者,此所謂合於微妙祕密第一之說。即以菩提心相解脫之智,為於有情說彼真言法,成就息災、增益、愛敬、調伏等事。於二時中能成就二種法,所謂:相應成就法及曼拏羅護摩法。得此成就如瑠璃寶,應現色像一切無隱,悉皆成就亦復如是。 「金剛手!又以五息法盡彼餘時:一者日息、二者月息、三者惹羅息、四者母祖吒息、五者妙香息。先想日月二息行於身中,周流上下如燈照室,黑暗除已快樂現前,如是照已住於腹中。又想第三惹羅之息,如物流注向臍輪中,或復左右旋轉,又想臍輪生一根本出生金剛蓮華開敷圓滿。又想第四母祖吒息,如彼王身無目,冥然住蓮華中,然想有王印在前。復想日月之息行左右邊及彼上下,日住於上、月住於下,月光流波如注甘露。第五想妙香息,自頂下循行於額、面達於眉鬢,乃至於眼及旋頸項,周遊不斷平正而住。 「金剛手!息者有情之命,五者假名分別,用此持心竟此時分,或復為一切有情以真言法圓滿成就金剛界蓮華之心,竟其時分無障無礙;又或了知一切妙法無相無用,圓滿一切有情菩提之心,用此住心竟其時分;或作息災、增益、敬愛、調伏妙曼拏羅竟於時分。 「金剛手!如是內時種種諸法,我今說已汝今依行。若復依行如是時者,自然安住樂生智慧;若愛樂智慧,自然得一切法平等;得法平等已得身安住;得身安住已得智安住,以安住智知菩提心住處;知菩提心住處已,復得一切法殊勝之智,以彼殊勝之智知於過去、現在、未來之事。 「金剛手!菩薩知彼智發生已,當須知彼眼界相應之法,所為:赤白等色、長短麁細之相。金剛手!以如是智慧智,發生耳界得聞音聲,所聞音聲如其義理了解能盡。金剛手!如是乃至鼻、舌、身、意等法,以智慧智觀察了解皆悉能盡。 「金剛手!阿闍梨得智慧智,便能了知賢聖第一之義;知彼賢聖第一義已,以智慧智方便信解,得生真如之智;知彼真如智已,乃得諸相具足,亦復得三十七道品圓滿,得知有情智慧智生。金剛手菩薩!此阿闍梨如我於三界中為如來,具一切智智三摩地,令諸有情得生於智亦復如是。 「復次金剛手!阿闍梨及諸行人持菩薩戒或比丘戒,要須遠離身邪行過,唯於自夫自妻雖行世法猶如服藥,所得三摩地智亦復能令有情得住正道。其阿闍梨具三界三摩地,得知有情智慧智生,亦復能令有情智慧智生。」 金剛手菩薩白佛言:「世尊!云何名三摩地智慧智方便有情等?」 佛言:「金剛手!菩薩三摩地智方便有情等者,乃是有情於諸根四大及與身口意一向平等不動,是等有情生彼三摩地。復次金剛手!彼智慧智方便最能發生有情大祕密觀想,遠離種種相,信解如實真如妙三摩地,復得自身行於正道。」 佛言:「金剛手!從我真如心智慧智方便三摩地,生出金剛薩埵菩薩、金剛王菩薩、金剛愛菩薩、金剛善哉菩薩。又於福德聚三摩地,出生金剛寶菩薩、金剛光菩薩、金剛幢菩薩、金剛笑菩薩。又復於智慧門三摩地,出生金剛法菩薩、金剛利菩薩、金剛因菩薩、金剛語菩薩。又於大精進三摩地,出生金剛業菩薩、金剛護菩薩、金剛牙菩薩、金剛拳菩薩。又於適悅心三摩地,出生金剛戲菩薩、金剛鬘菩薩、金剛歌菩薩、金剛舞菩薩。又於真如薰等三摩地,出生金剛香菩薩、金剛花菩薩、金剛燈菩薩、金剛塗`[香〔-〕【宮】]`香菩薩。又於金剛智三摩地,出生金剛鉤菩薩、金剛索菩薩、金剛鎖菩薩、金剛鈴菩薩。又復於六波羅蜜智慧三摩地起變化相圓滿菩提行,出生大慈菩薩、佛眼菩薩、無能勝菩薩、白毫相菩薩、孔雀明王菩薩、大隨求菩薩。又復有三摩地出生大平等智慧力`[八=及【明】]`八護世菩薩,所謂:觀自在菩薩、金剛手菩薩、慈氏菩薩、虛空藏菩薩、普賢菩薩、文殊師利菩薩、除蓋障菩薩、地藏菩薩。 「又復有觀自在菩薩部,以無數神通作變化相菩薩、馬首大明王及天、人、阿修羅等,於大苦難中救度一切有情者,所謂:白菩薩、大白菩薩、摩摩吉菩薩、顰眉菩薩、含嚩里菩薩、摩里支菩薩、聖祖拏菩薩、摩秫嚩底菩薩、寶鬘菩薩、大光菩薩、最勝菩薩及最勝行菩薩。 「又復有金剛部,從金剛手菩薩心中,出生如執金剛王此等菩薩能施成就,所謂:摩摩吉菩薩、金剛拳菩薩、嚩囉呬菩薩、金剛鎖菩薩、金剛努底菩薩、金剛巘馱里菩薩、金剛彌佉羅菩薩。復有彌佉羅菩薩、金剛少尼菩薩、金剛波舍菩薩、金剛速菩薩、金剛秫羅菩薩、金剛光焰口菩薩、金剛光明菩薩、金剛鉤菩薩、金剛最勝莊嚴菩薩。 「復有三祕密,生大力、甘露、軍吒利等大忿怒明王,此等明王於三族中平等。 「又復有從金剛蓮花部生、或從三摩地生、或從智慧中生者,作敬愛、調伏法等最上明王,所謂:不動尊忿怒大明王、無能勝忿怒大明王等! 「復次金剛手菩薩!此菩薩等於三摩地,或於智慧,或以方便利益有情,`[由=猶【元明】]`由如如來出於三界。 「金剛手!持金剛阿闍梨或比丘或優婆塞等,當遠離五罪,信行三密,以三摩地起智慧方便,教化有情令生信解。復入大難海中救度有情,以智方便示於正道安住有情,使彼有情不行邪道。 「金剛手!若復阿闍梨行於世間,樂行世法,種種戲樂及食諸辛酒肉之味,雖行世法而不能染。何以故?彼阿闍梨於三界中,以智染身故,世法而不能染。金剛手!譬如三界中諸有情等雖行世法,具種種信解依三摩地,能於世間為諸有情而作利益。 「復次金剛手!非有阿闍梨修行持戒修相應行者,不能令有情安住無上之智。」 金剛手言:「如是如是。阿闍梨修行持戒當得無上之智。」 「金剛手!別解脫戒經法,設有比丘發大勤力修行,而自不能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何況令他有情得無上菩提?」 佛言:「金剛手!譬如有人及蚊虻等,盡其力分,以手足擊須彌山終不能損。金剛手!若依別解脫戒修行比丘,終不能得無上之智。 「復次金剛手!若有比丘或俗人,奉行祕密教為阿闍梨,能令一切有情生正等正覺種子者,其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尊重恭敬供養云何?金剛手!如我如來在三界中,汝如是供養。」 一切如來大祕密王未曾有最上微妙大曼拏羅經卷第二 一切如來大祕密王未曾有最上微妙大曼拏羅經卷第三 西天譯經三藏朝散大夫試鴻臚少卿明教大師臣天息災奉 詔譯 護摩法品第四 爾時,觀自在菩薩摩訶薩知彼大眾心之所念,乃為毘盧遮那如來作禮。禮已,復禮世尊釋迦牟尼佛足,作禮旋遶伸其恭敬,合十指掌瞻仰世尊,作如是言:「世尊!云何息災、增益、敬愛、調伏等作護摩法?云何火法及爐儀則?又云何真言成就、劍成就?及入修羅窟乃至眼藥等成就之法?云何息災、增益、敬愛、調伏成就之法護摩爐數?云何護摩爐賢聖之數?云何護摩杓大小、尺寸之量?云何護摩爐隨法各各之相?云何諸護摩中成就火焰相及顏色香氣等?又護摩法所用何物?云何出食供養?」時觀自在菩薩以大自在智為悲愍有情而作是說。 爾時,在會天、龍、夜叉、緊曩羅、必里多、毘舍左、阿鉢娑摩羅、羅剎等!異口同音讚言:「善哉,善哉!聖觀自在菩薩!汝大悲愍為欲利樂一切有情,請問此義。」 爾時,世尊如師子王示大無畏相,觀察是會諸大眾已,告觀自在菩薩言:「善哉,善哉!汝為悲愍一切有情欲利樂故,問於如來真言成就護摩之法一切儀則,汝當諦聽為汝宣說。」時觀自在菩薩承如來勅,一心聽受。 爾時世尊以梵音聲為一切有情說微妙言,如降甘雨潤澤一切,使諸有情各各受潤。佛言:「一切息災、增益、敬愛、降伏護摩之法,及以護摩中一切賢聖之數,乃至所用之物大小杓等,及彼火焰色、聲、香等,乃至火頂一切吉不吉相,一切真言法成就、不成就相,我今分別。 「觀自在!彼護摩爐數有五百,悉能成就一切事業。若息災法,其護摩爐作圓相,如食盤及如蓮花相、或作吉祥果相、或如槌相;若為息災及增益者,作六角、或四方、或如吉祥果、或如金剛杵、或如寶相;若為敬愛及降伏者,其爐如輪、如鉤,或如三頂、或如槌相;若為調伏及殺怨者,當作三角及如三股叉。 「若為星曜臨照者,可用白色息災爐;若為擁護地天,用黃白色或深黃色增益爐;若為敬愛,用赤白色爐;若為降伏,以風天為本尊,當用淡黑有煙赤黑色爐。若為調伏,以忿怒焰曼德迦明王為本尊,若於爐內四維及彼中間安焰曼德迦明王,得一切成就。」 觀自在菩薩白言:「護摩爐其量云何?用何莊嚴、用何印相?其本尊位及與界道云何擘`[畫=晝【宮】]`畫?」 佛言:「其護摩爐,量高一肘、廣闊一肘或半肘,此為定量不得增減。其息災爐中安蓮華;其增益爐中安金剛鬘;其敬愛降伏爐中作風輪,上安花鬘;其調伏爐中作臺安印,高四指廣闊亦四指或八指,廣闊亦等。其爐裏面分五亭,以半亭作界道,若護摩爐大小一肘量,其外面脣闊四指高二指、若闊八指高四指作界道,於界`[道〔-〕【三】]`道內作隨法本尊位,亦隨法作光焰。又於界道外作脣緣道高一指,界道內本尊位隨界道,或八指高或四指高皆方亭,其本尊身量亦高八指或四指。然此本尊身顏色及印相,皆觀想現前坐於本位。若為作息災法,觀想頂相寶瓶、寶輪,及八葉蓮華等印,安於本位;若作增益法,觀想金剛吉相菓、羯磨杵及幢蓋、劍等印相安於本位;若作敬愛降伏法,即觀想金剛鉤、金剛弓箭等印安於本位;若於怨家作極惡調伏法,即觀想金剛羯磨杵,及槍、戟、叉等印安於本位。 「其護摩爐亦有四門,門中各有事相。東門內安五股金剛杵印;`[南=幸【元】]`南門安寶印光`[焰【CB】,陷【大】]`焰四照;西門安鉤印;北門安槍或安輪,或安羯磨杵等印。如上息災、增益及敬愛、降伏,乃至成藥、成黃丹法,成劍、入修羅窟等諸成就護摩等法,一切各用本所成就相應行相、真言法、護摩儀則及護摩爐等。 「復次阿闍梨欲作息災、增益、敬愛、降伏等一切護摩者,宜預前備辦種種護摩所用之物,皆悉了畢。然阿闍梨於爐外相應方位,寂靜安坐,觀想護摩爐內縱廣十二指指,作安本尊位。 「若作息災、增益法,先觀本尊位上有毘盧遮那如來,頂戴寶冠,髮髻下垂,於金剛蓮花上結跏趺坐,作入三摩地相,種種莊嚴一切殊妙。於本尊左右邊,想佛母般若波羅蜜多菩薩,及無能勝菩薩、觀音菩薩、佛眼菩薩。又於爐內左右想安二淨光天子:一名妙眼,二名妙臂。著白赤衣,手執白花,顏貌端嚴熙怡之相。其誦人想自身并眷屬於爐外左右跪膝,手執金剛蓮花而為供養,此唯息災法儀。 「若為增益,復於本尊左邊,想有地天從地涌出,現半身相,其身白色手持寶罌,儀容圓滿背月輪光,頭有寶冠,髮髻嚴好。又復想佛母金剛界菩薩或佛母祖那菩薩,於如來毫相而出;又復想最勝佛頂明王,身作靘色,其面貌或作大青色或黃色,如花開敷手執金剛杵,有大力勢光明晃耀於本位上坐師子寶座;復想佛母祖那有八臂莊嚴,在右邊而坐;次祖那右邊想宿吉祥菩薩,想彼菩薩執閼伽瓶,與持誦行人灌頂;復想左邊有佛母金剛界菩薩,四臂身如寶花色光淨圓滿,持金剛杵有大力勢;其次左邊有持世菩薩,右手持寶作施願,左手執寶幢;次左想有淨光天子,一手持閼伽瓶,一手持寶輪;又於本尊後想有帝釋及輪王,坐蓮華師子之座種種莊嚴,手持金剛杵及蓮華等,身有光明如大火聚,具大威力自在無比,其貌端嚴面有三目,能於一切施與無畏。若有阿闍梨依如上儀為人作增益護摩者,彼人獲富貴吉祥永無退敗,後當證得真如菩提。 「又復觀想彼欲天一切莊嚴,身如紅蓮華色坐紅蓮華,有二臂,手執弓箭坐於本位,又兩邊有女形明王能施成就。右邊名金剛欲,左邊名金剛鉤,色相端嚴如紅蓮華,有二臂,或手執金剛杵,或時執箭,威德自在目視於箭。又復想火天如金剛薩埵安於爐內;次以其族內外眷屬,或以其名或以真言,與其本尊同作護摩令得成就。 「又`[想【麗】,復【大】(cf. K34n1155_p0015b01)]`想大力金剛光菩薩在於本位,其相大惡,身靘色,其面如鐵色,目赤作大瞋相,所著衣亦作青色,莊嚴具足光焰熾盛如處劫火,手執三股叉或執金剛杵。右邊有一神,二臂身赤黑色,其眼如煙色,莊嚴具足其聲妙好,左手持髑髏滿盛其血,右手執劍遍有光焰。左邊想有焰曼德迦明王,現大惡相,色如黑雲,有六面作大醜相,面有三目,狗牙上出,莊嚴具足乘水牛之座,手中各各執大猛惡器仗。此焰曼德迦明王,從大無畏妙吉祥心中化出。又想於護摩爐兩邊安焰魔王,身皆黑色,二臂,現大惡相,如焰曼德迦。 「如是護摩法賢聖儀`[則=財【宋元】]`則,若有阿闍梨及持誦行人,能如是依法修行者,得一切天人、阿修羅及世間一切恭敬供養,能為是等作大吉祥滅一切罪。 「復次護摩所用柴,其柴須濕潤。所謂:吉`[祥=神【元明】]`祥果木、迦俱婆木、阿摩囉木、奔曩誐木、曩誐計婆囉木、`[尸=戶【元明】]`尸里沙木、囉努迦木、閻浮木、誐里婆里木、阿里迦木。如上諸木為增益法用。 「又優曇鉢羅木、菩提樹木、尼俱陀木、鉢羅叉木、舍彌木、乳木、白檀木。如上諸木為息災法用。 「又盎俱羅木、佉儞囉木、簟母迦木、酸棗木、石榴木。如上諸木並須有`[4]刺=剌【元明】*`刺不乾枯者,為降伏法用。 「又以如上之木,各各依法為杓,隨本法用,所作護摩速得成就。」 復次觀自在菩薩白佛言:「世尊!我今已聞護摩之儀,其護摩杓未知儀則,唯願為我分別解說大小、長短、深淺、麁細,乃至色相及安印契法則云何?」 佛言:「善男子!護摩之杓大約四等,四等之義我今說之。所造杓時分上、中、下,又將中等分為上、下。若為增益用最上等;若為息災用中上等;若為敬愛、降伏用中下等;若為怨家作極惡法及忿怒法者,用最下等。若依此法皆悉成就。 「復次善男子!我今一一分別造護摩杓大小儀則:大杓頭廣闊四指、深二指,作師面相中安印;柄長二十四指、麁六指,作團圓相;低脣半指安柄,嘴長八指,初四指闊漸銳如錐。此是中上等,於增益用。 「復次杓頭方四指、深二指,作虎面相安印;柄長二十指,麁五指;低脣半指安柄,嘴長七指,初闊四指漸銳如錐。此是中次等,作息災用。 「復次杓頭廣闊四指、深二指,如蛇頭相中安印;低脣半指安柄,柄麁四指,作團圓相;嘴長六指,初闊四指漸銳如錐。此第三等,作敬愛、降伏法用。 「復次最上法。杓頭廣闊八指、深四指,內作鳳嘴相;低脣半指安柄,柄長三十二指,麁細可執;嘴長十二指,初闊次細漸銳如錐。其杓頭四緣刻羯磨金剛杵,微細殊妙而為莊嚴,於一切法皆悉成就。 「復次作護摩時,所有火焰相及香氣、聲音分其好惡。善男子!其火焰或如繖蓋、或如閼伽瓶、或如象耳、或如金剛杵、或如幢幡、或如劍等,乃至如菩提樹、如蓮華敷、如吉祥果,如是之相皆是吉祥成就之相。 「次說火焰之色,或白如新酥、或如金色、或如大青寶色。 「又復護摩所有香氣,如最上蓮花香、軍那花香、優鉢羅花香、沈香、檀香。若作如是香氣,是最上吉祥。 「復說火聲。其聲如雲雷、或如天鼓,火焰右旋,斯為大吉祥相。若是煙多難著,焰赤黑色左旋,復如槍、如蛇頭、及如有牙,焰頂破散或如驢脣,及作惡聲又如屍臭,如是之相皆為不吉;若為調伏,此却是吉必見成就。若為敬愛降伏,其焰或赤、或黃黑,及如鉤相,或如醉香、或如花香、或如鉢吒羅香者,其阿闍梨誦人等,以圓滿音頻念『吽』字者,其法決定當得成就。 「復次息災法中火天護摩法所用物等,烏曇鉢木、菩提木、尼俱陀木、阿末羅木,馬鞭草、脂麻、兜羅綿、稻穀花等,搵酥蜜作護摩者為最上吉祥。 「復次為增益作火天護摩法者,用吉祥果、吉祥木葉,及蓮華有圓滿吉祥相;復以團食、脂麻、粳米并白花、蜜酪等和合;復用白檀、松柏及`[羯=羯磨【三】]`羯俱婆木、阿里迦木、波羅舍木、檜木等如是諸木者,必獲最上吉祥。 「復次為降伏敬愛作火天護摩法者,當用鹽及白芥子、諸有`[*4-1]刺=剌【元明】*`刺木濕潤者,必獲最上如願成就。 「復次為調伏作火天護摩法者,當用阿俱羅木、佉儞羅木、蘖里木、曼陀羅木、沒里賀帝木、白檀木、柏木。以如是等諸苦澁木及藥物等者,必得如願成就。 「復次有諸護摩,觀想火天身手顏色各各不同法。所有增益法,觀彼火天如憍釋迦,身深黃色,手執金剛杵,住本天宮作自在相。 「又復息災護摩法,觀彼火天身白色,著白天衣,手持閼伽瓶自在而住。 「又復敬愛降伏護摩法,觀彼火天身作赤色,左手放光住風天位。 「又復調伏護摩法,觀彼火天身黑及如煙等色,住在天宮。 「復有法觀想火天,有四面四臂有大力勢,手執輪槍、弓箭及鉤等。此為一切護摩成就法。」 爾時觀自在菩薩摩訶薩讚世尊言:「善哉,善哉!如來於三界中為最上離欲三密之主,大自在牟尼三界之尊!我今歸依、我今歸命。」如是讚已,禮佛而退復坐一面。 一切如來大祕密王未曾有最上微妙大曼拏羅經卷第三 `[一【CB】,【大】]`一切如來大祕密王未曾有最上微妙大曼拏羅經卷第`[四=四(第五同卷)【明】]`四 西天譯經三藏朝散大夫試鴻臚少卿明教大師臣天息災奉 詔譯 先法攝受弟子品第五 爾時金剛手菩薩摩訶薩於大眾中即從坐起,遶佛三匝合十指掌而白佛言:「世尊!阿闍梨云何攝受弟子入曼拏羅?復云何而作先法?」 佛言:「金剛手!阿闍梨攝受弟子入曼拏羅者,其弟子將入曼拏羅,當預潔淨身心,若內若外使令相應,其阿闍梨方可引弟子至曼拏羅所,令面北或面東跪坐,手執白花,當依本尊儀則以明王真言加持水,與弟子灑淨。復用甘露軍吒利真言及印與作擁護,令弟子發無上菩提心。 「甘露軍吒利真言曰: 「唵(引) 阿蜜哩(二合)帝(引) 入嚩(二合)羅 入嚩(二合)羅 吽㗶`[3]吒=吒(一句)【明】*`吒 「甘露軍吒利印: 「以二手相叉作拳,竪二中指相著如針,以頭指附中指第三節,屈二大指入掌成印。 「以真言及印加持擁護訖,令弟子自發菩提心願。願云:『我今為一切有情,起不退心行菩薩行,若我成佛,誓度一切有情咸登佛果。』其阿闍梨復為弟子發大悲心,與弟子說於菩薩不退地法,令弟子志求;次為弟子說佛所得功德。如是說已,然後與受三歸竟,令弟子入三昧以線作結,誦金剛羯磨真言而作擁護。真言曰: 「唵(引) 嚩日囉(二合引) 蜜里(二合)多 摩賀(引)尾里也(二合) 鉢囉(二合)底 誐里(二合)恨拏(二合) 娑嚩(二合) `[𤚥=𤚥(一句)【明】]`𤚥 「作擁護已,令弟子直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復退轉。 「又復結金剛羯磨印:用右手大小指相捻,直舒餘指成印,以此印復作擁護及與真言同用。真言曰: 「唵(引) 阿蜜里(二合)帝 洛叉洛叉摩(引) 吽 㗶`[*3-1]吒=吒(一句)【明】*`吒 「誦此真言以前印印弟子心上、臂上、頸上、頂上而為擁護,又於十四日早辰食時亦如是。坐已復與灑淨;令塗香已手執白花作金剛合掌;復與受三歸并五戒法已令安坐。然後阿闍梨自結毘盧印入無相定,想一切莊嚴之具,頭冠瓔珞種種而自莊嚴已,便想自身為毘盧遮那如來,放青、赤、黃、白、綠等光明普照一切。復於彼毘盧遮那佛右邊,想蓮花如摩尼相。其蓮花上有寶生如來,其如來身如日色,亦放光明照於弟子,其光至弟子左耳上住。復想不空成就如來,於弟子左耳中出現大風輪,吹弟子身破壞,復變成火聚作大燒然,散如灰塵不見形像,喻如般若波羅蜜多無相無色。復次想無量壽佛如來,於眉間毫相中出光,光中有明,名甘露大明王,色相如毘盧遮那佛,身真金色手持髑髏,中盛黃色甘露之水,灑前灰塵令其止息,塵相息已其塵聚作團。又想阿閦如來,心中出無量數相隨色光,入彼灰塵之團,如是想已總成真實。 「爾時世尊毘盧遮那如來,舒右手指前五色光,并真珠等七寶甘露之水,浮彼灰塵之團,現作如來五色之相,即時又復變化一切弟子本形。作是觀想已,復念真言云: 「唵(引) 阿蜜里(二合)多 摩(引)隷儞 嚩日囉(二合) 愈世 嚩里嚩 娑嚩(二合引)`[賀=賀(一句)【明】]`賀 「以此真言安前所變化身弟子,如是安已,然後阿闍梨復以金剛利真言加持齒木及白花等,以右手大指與頭指捻花、齒木等授與弟子。弟子作金剛合掌受齒木、花等;復以大惡忿怒明王真言加持線作結,繫弟子右臂以為擁護。真言曰: 「唵(引) 努瑟吒(二合) 嚩日囉(二合) 骨嚕(二合)馱 賀曩賀曩 薩里嚩(二合) 波(引)半怛囉(二合)吒 吽 `[3]𠷑=𠷑(一句)【明】*`𠷑 「復誦真言曰: 「唵(引) 嚩日囉(二合) 酥囉 洛叉洛叉伊 𤚥(引) 吽 𠷑`[*3-2]吒=吒(一句)【明】*`吒 「又真言曰: 「唵(引) 嚩日囉(二合)底 訖叉拏(二合) 佉那佉那 `[郝=郝(一句)【明】]`郝 「金剛手!彼阿闍梨觀想一切如來以大神通變化作菩薩眾住虛空中,各各放光照於弟子。復觀弟子運身遍禮彼一切如來及菩薩眾,乃至諸明王等一切印契。 「又復弟子於十方一切佛菩薩等祈求攝受并及懺悔。其弟子想自身,立於寶生蓮花羯磨部佛菩薩等面前,而作是言:『願我自從無始已來至於今日,從無明根生煩惱枝葉,成身口意不善之業,願從今日得智慧風吹、法性火燒,彼無始已來至於今日因於三業所作之罪,一切都盡無有遺餘。』如是重重作是懺已,復乞金剛手蓮花羯磨部十方一切佛菩薩等,乃至一切印契真言明王及眾賢聖皆攝受我:『又我今歸命十方一切諸佛圓滿涅`[盤=槃【三宮】]`盤遺身舍利願攝受我;又復我今對金剛蓮花羯磨部一切諸佛,一切印契真言明王賢聖等,捨於自身及一切莊嚴之具,願垂納受;又願一切最上大悲一切成就之師而垂攝受,願我所有,迴向金剛手蓮花羯磨部一切諸佛、一切印契真言明王及眾賢聖,如是善根令我於世間、出世間所有邪見皆悉除去,一切正見皆得現前;所有世間、出世間一切有情,悉皆能發如是善意者願得圓滿,亦得諸佛菩薩一切賢聖之所攝受。』復作是念:『我佛世尊一切大悲普賢之心,乃是我身口意金剛本元,而此本元體淨無垢如`[大=太【三】]`大虛空,我以是心趣求最上菩提,願如三世諸佛得成正覺。復為一切有情持三種戒及眾善法,於此戒行堅牢受持;復於最上三寶而恒歸命,至於佛一切祕密之法印相及鈴杵等,我一心受持。所有阿闍梨,於大金剛族一日六時迴施四眾專注不忘;於大寶族,恒常住彼最上適悅三昧;於大蓮花族,所有三乘微妙顯教、密教恒樂受持;於大羯磨族,成大菩提一切戒法,誓取圓滿恒樂依法,以一切最上供養,而獻諸佛及眾賢聖。』復作是念云:『我今所發無上菩提之心、持一切戒,正為利樂一切有情,使未度者令得度、未解脫者得解脫、未安者令得安、已安者得住寂靜。而此正道最上吉祥,於不空乘當得圓滿。是等有情圓滿果已,往彼彼處成佛菩提,恒以如是菩提之心,而修利他之行。』阿闍梨以如是儀則攝受弟子以為先法。 「復次,阿闍梨再以甘露軍吒利真言及印而作擁護。其阿闍梨攝受弟子已,將欲更以擁護之法而擁護者,可令弟子於常修行作觀想,壇外令面東坐,受以齒木作淨已,然後阿闍梨結甘露軍吒利印:以二手互相附,竪二中指相著如針,以二頭指附二中指第三節,以二大指入二中指中間成印。 「甘露軍吒利真言曰: 「唵(引) 阿蜜里(二合)帝(引) 賀曩賀曩 吽 洛剎 㗶 「其阿闍梨與弟子等於此時俱只不離曼拏羅所,或至夜止宿,亦可只在曼拏羅東面地上敷吉祥草眠臥。臥時以頭向南,面向曼拏羅本尊止宿,至晨旦以金剛真言加持其地,及加持香水於曼拏羅所而為灑淨。其阿闍梨復須著新白衣,從東北方誦真言,塗拭曼拏羅所。真言曰: 「唵(引) 嚩日囉(二合) 羯里摩(二合) 囉憾 尾囉 洛叉 脚酥誐多(引) 怛摩(二合) 惹儞鼻俱(引)尸計(引)曩嚩 娑怛里(`[三=二【三宮】]`三合引) 拏摩尼 嚩日囉(二合) 囉(引)誐(引)地波 三摩(引) 里惹(二合)夜(引)彌 薩里嚩(二合引) 誐囉(引) 薩里嚩(二合) 尾近努(二合) 扇多曳 吽 賀囉(二合)護(引)呬曩 㗶吒 「阿闍梨以此真言塗拭曼拏羅已,虔心奉獻香花等而為供養,以所求事告白諸聖賢,`[志=至【元明】]`志心禮拜。禮已復更以種種歸命讚歎而讚於佛。阿闍梨復云:『今願一切諸佛正遍知者,乃至菩薩及諸聖賢、忿怒明王等,願為證明,我今依真言教與諸佛子而作灌頂。得灌頂已,當令一切有情得無上智,復得諸佛菩薩之所攝受。』作是語已,於前所加持地中,復以白檀香同為塗飾作曼拏羅。其阿闍梨手持鈴杵起勇猛心,作忿怒相擲杵`[振=震【三宮】]`振鈴,以瞋目瞻視曼拏羅地;或如師子作威怒相行曼拏羅所;或現微笑容作舞蹈相行曼拏羅所而作瞻視。 「復自東北方起首,遍四方四維,各於本天位安本天主,復稱『吽』字并念『呬』字,內外瞻顧而作分別。其阿闍梨手擲金剛杵,自北方面南,東邊作金剛步;次行南方作金剛寶步;西方作金剛蓮花步;次北方作金剛羯磨步。如是以各各方作本方本族行步,及念真言而作分布,常求諸佛聖賢而作覆護。又或暫出曼拏羅時,常以堅固勇猛心不散亂,於少時頃却入曼拏羅已,便須端坐冥心。 「復作觀想觀於諸佛。初想東方佛位而作黑色;次想南方佛位而作紅色;次西方黃色、或如花、或如寶色;次北方如大綠色。其阿闍梨住曼拏羅所修行之者,常以此儀而為安住。 「復次阿闍梨或為息災、增益,作曼拏羅分布聖位,亦作金剛步,先作觀想。於中方想作白色;於東方想作青色;南方想作金色;西方想作紅色;北方想如黑雲色。乃至作忿怒法亦作金剛步。其阿闍梨及持誦人,或作曼拏羅,當隨法先觀想聖賢方位顏色已,然作金剛步行於四方而作加持。又復先於中方面向中方,作智金剛行步,此金剛步名最上步。 「復次,阿闍梨或持誦人,以勇猛精進心手擲金剛杵,自在右旋遶曼拏羅所,復以微妙梵音說金剛歌讚曰: 「嚩日囉(二合) 薩怛嚩(二合) 僧屹囉(二合)賀 嚩`[4]日〔-〕【三】*`日囉(二合) 囉怛曩(二合) 麼努多囕 嚩`[*4]`日囉(二合) 達麼 誐(引)野乃 嚩`[*4]`日囉(二合) 羯麼 迦嚕(引) 婆嚩 「復次金剛手!我今演說`[密=蜜【宮】]`密中祕密微妙最上諸金剛步相分。金剛手!其金剛步者,或以左足跟踏右足指,或以右足跟踏左足指,此名金剛步;或行速疾者,此名吠舍佉步。 「復次金剛手!若於曼拏羅東方作金剛步者,先以左足跟踏右足指,次右足跟踏左足指,次第行步左旋者,此名智金剛步。 「又復若於曼拏羅南方,先於右足前安左足,然以右足跟踏左足指,如是互相繞,速移速起如彼浮漚者,此名寶金剛步。 「又復若於曼拏羅西面,先以左足跟踏右足指,於左邊畫地安足前;復以右足跟踏左足指,於右邊畫地安足前,此名金剛蓮花步。 「復次先依甘露軍吒利立西北方,以吠舍佉步行至東北方,以精進心繞曼拏羅直至西南方,隨彼方面以種種讚歎供養,復還本方位,此名羯磨金剛步。又復若於諸曼拏羅所,初首作金剛步者,須念金剛步真言。 「金剛步真言曰: 「唵(引) 嚩`[*4-3]日〔-〕【三】*`日囉(二合) 惹拏(二合)曩 訖囉(二合) 斛 吽㗶 「當以如是儀攝受弟子。」 一切如來大祕密王未曾有最上微妙大曼拏羅經卷第四 一切如來大祕密王未曾有最上微妙大曼拏羅經卷第五 西天譯經三藏朝散大夫試鴻`[臚〔-〕【宋元】]`臚少卿明教大師臣天息災奉 詔譯 鈴杵相分出生儀則品第六 爾時金剛手菩薩從眾會中起,如師子王示其威德,於彼大眾周遍觀察已,於世尊前不近不遠瞻仰而住,乃為未來諸有情等而作是言:「世尊!末法之時,有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等修真言行者,云何了知曼拏羅賢聖之位及彼真言印相,乃至大相應法,及各各真如之智?又復弟子入曼拏羅,云何得福?云何得真言成就?云何阿闍梨而得解脫?」 爾時世尊告金剛手菩薩言:「我今為於有情,以大悲心說密中之密最上微妙真如之智賢聖色相真言悉地一切解脫。金剛手!若得真言成就一切解`[脫【麗】,說【大】(cf. K34n1155_p0021a18)]`脫者,自然當得一切諸佛、諸大菩薩所得正道。金剛手!譬如轉輪聖王於人世中最為第一,彼真如智賢聖色相,乃至菩薩祕密明王、諸忿怒明王,於三界中而為最勝亦復如是。又復阿闍梨識五智之體、解種種之相,於種種相而能深信現大無畏,於三摩地能生金剛蓮花界佛及生種種賢聖;又能破壞一切魔王并諸眷屬;能成息災、增益等法;復能成就入修羅宮,及成就聖藥、眼藥、牛黃、長年藥,乃至劍輪、數珠、賢瓶、如意寶幢、三股叉等。如是諸法,彼阿闍梨及持誦人若能一一了知者,獲得廣大利益。復次金剛手!諸曼拏羅中隨法賢聖所有色相種種不同。金剛手!彼息災、增益最上成就法等,曼拏羅中佛及賢聖我今說之。 「金剛手!中方賢聖者,佛三界尊毘盧遮那如來,白色如滿月相,頂戴寶冠著紅衣,最上微妙一切莊嚴,於金剛師子座上作金剛跏趺之坐。 「東方阿閦如來,大青寶色,其面圓滿猶如秋月,相好具足著妙青衣,光明無數照於一切種種莊嚴,左手作金剛拳安髀上,右手作觸地印,面東坐象座一切莊嚴。 「南方寶生智自在佛,身如日色面如滿月,頂戴寶冠著黃白色衣,面向南坐,左手作金剛拳安髀上,右手作施願印,乘一切普遍智蓮花王寶馬之座。 「西方無量光如來,身黃金色面如滿月,作入三摩地相,髮髻嚴好頭冠莊嚴,身著紅衣背月輪光,迴面向西坐忿怒明王座。 「北方不空成就如來,身綠色面如滿月,光明晃耀現微笑容,髮髻嚴好頭冠殊妙,著青色衣種種莊嚴,左手作金剛拳安髀上,右手作說法相,坐大寶蓮花金翅鳥王座,有五義見怖。」 金剛手白言:「世尊!云何名五義見怖?」 佛言:「金剛手!我今說彼五義之道。所謂:二諦及生滅、無常、五蘊等法是為五義。金剛手!如是諸法,若有阿闍梨及諸行人依法修行佛威德故,令諸行人於如是之見,皆能省覺不執不住,悉能安住金剛真實妙三摩地諸佛境界。 「金剛手!汝今諦聽!所有如來金剛蓮花界大乘真如心,於三界中出生種種三摩地色。所謂:金剛薩埵菩薩而作月色;金剛王菩薩黃色;金剛愛菩薩紅色;金剛善哉菩薩青色。一切有情見者歡喜。 「又復福德聚:金剛寶菩薩如日紅色;金剛光菩薩如淡紅色或淺黃色;金剛幢菩薩、金剛笑菩薩俱淺青色。 「又復智慧門:金剛法菩薩黃色,得大無畏相;金剛利菩薩紅色,如童子相;金剛因菩薩作淺青色;金剛語菩薩黑色。 「又復大精進:金剛業菩薩翡翠色,有大力勢;金剛護菩薩黃色;金剛藥叉菩薩赤`[黑=色【宮】]`黑色,口出利牙作大忿怒相;金剛拳菩薩大綠色。 「又適悅心:金剛戲菩薩翡翠色;金剛鬘菩薩紅色,常樂受持祕密之鬘;金剛歌菩薩黃色,作祕密相;金剛舞菩薩淺青色。 「又復真如熏:金剛香菩薩淺青色;金剛華菩薩紅黃色;金剛燈菩薩紅色,如大光明破諸黑暗,如一切智智之力;金剛塗香菩薩淺青色。 「又復有堅固智:金剛鉤菩薩如大青色,有大力勢;金剛索菩薩紅色,如曼度迦花;金剛鎖菩薩黃赤色,如童子相;金剛鈴菩薩有大光明能迷惡者。 「又復各各`[畫=盡【三】]`畫隨方主菩薩,身隨方色,與金剛鉤等相向坐,佛子隨眾生心所有信樂現於神通。 「又復真如體能生一切法,化有情身作轉輪王;復於金剛蓮花界三摩地,作變化相現種種形;或現善相示於無畏;或現極惡示於忿怒。 「復有嚩日囉吽迦`[1]囉=羅【三】*`囉大忿怒明王,身翡翠色,作顰眉相,此明王於三界中最勝;復有大樂欲明王,如牛乳色,手持金剛蓮花,貌如欲界天;復有金剛欲自在明王,紅黑色,住下方作幻化相,手持金剛示大忿怒相,眼`[目=自【宋元】]`目修廣清淨無垢;復有金剛大笑明王,紅色;復有大力最上金剛索明王,身綠色。此等明王常護諸佛菩提道場。 「復有十七佛頂輪王,所謂:圓滿如來一切智智大力輪王,身黃色;復有無垢佛頂輪王,身亦黃色或如深朱色;復有大白無垢佛頂輪王,身如雪色;復有最上智未曾有佛頂輪王,身大青寶色;復有蓮花薩埵三摩地化身佛頂輪王,具大悲心現種種力,當令種種眾生皆生信樂;復有蓮花大自在佛頂輪王,身如白曼度迦花色;復有三界最勝大力不空蓮花佛頂輪王,身黃色;降伏大地蓮花佛頂輪王,身黃色;降伏大地蓮花佛頂輪王,身如月色;蓮花吽迦囉佛頂輪王,赤黑色;蓮花開敷大相應佛頂輪王,黃金色;世間最上蓮花佛頂輪王,黃白色;蓮花大笑佛頂輪王,淺紅黑色;大忿怒蓮花佛頂輪王,如蓮花色;蓮花薩埵大白佛頂輪王,如金色;十二面蓮花佛頂輪王,黃白色;大忿怒大白蓮花佛頂輪王,蓮花色;最上自在相應蓮花佛頂輪王,秋月色。如是諸大輪王等所有三摩地變化種種色相,隨彼諸曼拏羅持誦護摩成就之法,自性正色及彼真言印相。所有持誦之人,若能依法持誦修行一切成就。」 復次金剛手菩薩白佛言:「世尊!此法於末世時云何受持?」 佛言:「金剛手菩薩!若有此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為一切有情行真言教、作大利益及求福報者,當須受持頂戴,及戴臂上或絡腋中。金剛手!彼人當得阿閦如來、寶幢如來、無量光如來、不空成就如來加持覆護,`[由=猶【元明】]`由如世人愛護其子。」 復次金剛手菩薩白佛言:「世尊!云何名金剛杵?彼杵上、下、中間云何分別?唯願世尊以大智自在而為開說?」 佛告金剛手菩薩言:「諦聽!金剛杵者以三印印之。金剛手!我今說五股杵:上五股表毘盧遮那佛、阿閦佛、寶生佛、無量光佛、不空成就佛。下五股者表四波羅蜜,所謂:金剛波羅蜜等;中表清淨菩薩變化身忿怒明王。 「金剛手!彼阿闍梨及彼持誦人,若有依法受持,復發勇猛精進之心,想自身如金剛薩埵,當得一切佛最上微妙法界,最上勇猛智清淨法。」 金剛手菩薩復言佛:「今已說金剛杵相分所有隨佛隨法祕密真言,乃至別相微妙金剛杵及一切真言等;調伏藥叉、羅剎并破壞一切極惡之者一切法等,唯願如來以自在智慧方便演說。」 佛言:「金剛手!金剛杵有隨部種種之相。若復五股作圓相,令股不相著,其中股比餘股長半指節,其杵上下正分三分,兩頭并中是名三分,此金剛智慧自在菩薩金剛杵;或如寶形及圓相頭稍磔開,此寶部金剛杵;或如蓮花相寶莊,此是蓮花部金剛杵;或如優鉢羅花形,有四面作十二股,於蓮花中出股頭不相著,此名羯磨金剛杵,或有三股亦是羯磨金剛杵;若復堅牢圓相作五股頭相著,其股作三稜相,此是如來最上金剛杵;若復作九股上下猛焰相,此是忿怒金剛杵;若復獨股,即是微妙心金剛杵。 「又復降伏藥叉、羅剎用金剛劍,亦於調伏法而得成就。又復屈如中指中節,此名金剛叉。 「又有微妙祕密金剛鈴,亦分三亭或分七亭,其金剛鈴上有三界道,其上面杵或九股,是忿怒變化明王鈴,或是七股亦是金剛忿怒明王鈴;若上面五股杵,是五部金。 「`[又=叉【明】]`又鈴有獨韹者、有多韹者,若或鈴聲清響遠近樂聞。用獨韹者於佛所說真言而得成就;若二韹者得降龍法成就;若三韹者得降藥叉法成就;若四韹者於天人法得成就;若五韹者於阿修羅法得成就;若六韹者於諸聖人法中得成就;若七韹者當於調伏他呪而得成就。 「復次說韹之形相亦有分別。若韹如金剛杵相者,此是金剛部金剛手法中之相;若韹如寶相者,此是金剛寶部之相;若韹如蓮花者,此是金剛蓮花部之相;若韹如金剛羯磨杵團圓相者及如輪者,此是羯磨部之相,可於一切羯磨法中使用。若降拏枳儞及阿修羅者,乃至作大忿怒法者,亦可用此羯磨鈴。」 金剛手菩薩復白佛言:「世尊!作一切曼拏羅時,及作一切護摩法,彼諸最勝護世及諸宿曜,乃至羅剎、諸龍鬼等,云何而為彼等作供養?又作供養時所用真言云何?」 佛言:「金剛手!彼一切護世及宿曜、羅剎等,若作曼拏羅及護摩時,當隨力分求諸香、花、燈、塗而為供養,每作供養當須自東北方起首作供養。復誦真言曰: 「曩莫 室戰(二合)拏 嚩日囉(二合) 播(引)拏曳(引) 烏芻瑟摩(二合) 骨嚕(二合)馱 摩賀(引)摩羅 賀曩賀曩 尾日林(二合)婆 阿曩野阿曩野 薩里嚩(二合) 努瑟吒(二合)喃(引) 吽 㗶吒 娑嚩(二合)賀 「此真言若為種種曼拏羅及護摩中供養者,當依如是儀則,亦可於一切處通用。 「復有呪食作供養,先念請召一切真言曰: 「唵(引) 禰(引)嚩曩(引)誐 羅剎娑(引) 部多 僧伽(引) 悉馱是儞也(二合) 馱囉 室唧(二合) 布單曩羯吒 布單曩嚕閉尼 部多 吠多(引)拏 巘馱里嚩(二合引) 阿酥囉 緊曩囉(引) 阿鉢娑摩(二合引)嚕 烏娑多(二合)囉 迦娑母多(引) 室唧(二合引) 嚩那(引)囉計(引) 娑賀 賽(引)怛也(二合) 僧契(引)室魯 怛嚩(二合) 左帝(引)阿(引)里焰(二合)覩娑里吠(二合)伊賀 部訖多(二合) 迦(引)摩(引) 阿誐蹉他 阿誐蹉他 麼里沙(二合引)酥 鉢囉拏 仡囉(二合)賀囉叉婆(引) 室左(二合) 曳計(引)唧部冐(引)儞嚩 散底禰尾也(二合引) 彌(引)撓(引)舍摩(二合)捨儞(引)左嚩儞(引)左 扇底曳(引) 酥摩不里(二合) 瑟致(二合引)囉尾曼拏隷(引)左仡囉(二合引)彌(引)數 薩里嚩(二合) 數喃那曩嚩儞(引) 數娑鱗酥 薩里嚩(二合引) 酥左娑誐彌(引) 數嚩(引)閉多拏(引)計(引) 數左波羅末(二合)隷(引)數曳(引) 「俱波嚩(引)播也(二合引) 酥左曩惹里(引) 數囉怛曩(二合引) 羅曳(引)左 訖里(二合) 多(引)地嚩(引)娑(引)曩里(引) 數薩里吠(二合) 數`[成=戌【三宮】]`成怛也(二合引) 羅曳(引)禰(引)嚩 仡里(二合) 呬(引)嚩散帝 尾賀(引)囉 制(引)怛也(二合引) 娑嚩(二合)怛也(二合引)舍囉(二合)彌(引) 數囉他也(二合`[引〔-〕【三】]`引) 酥吠(引)體 數左左怛嚩里(引) 數曳(引)阿娑`[嚩【CB】,[日*縛]【大】]`嚩(二合) 舍(引)`[*1-1]囉=羅【三】*`囉(引)誐祭(二合) 滿禰里(引)阿`[泰=秦【三宮】]`泰迦沒里剎(引)數摩賀(引)鉢體(引) 數禰尾(二合)閉 數左曳(引)嚩散帝 紇里(二合) 瑟吒(二合) 摩曩娑(引)娑怛(二合) 他(引)度波補瑟輩(二合引) 仡里(二合) 恨赦(二合) 覩朋(去聲)惹敢(二合) 覩閉挽覩 薩里吠(二合) 伊難左羯里磨(二合)娑賀 楞俱魯他閉挽覩曳(引) 薩里嚩(二合) 儞`[4]婆=娑【三宮】*`婆(引)左囉(引) 𧹞(引) 「誦此真言請召已,然將所供養物、香花、食等,復以大力明王真言及印而加持之,彼諸賢聖等方敢就食。 「大力明王真言曰: 「唵(引) 嚩日囉(二合引) 骨魯(二合)馱 摩賀(引)摩羅 惹致羅楞冐(引)那囉 烏芻瑟摩(二合) 骨魯(二合)馱 賀曩那賀 鉢左尾持 鑁(二合)娑野 烏蹉(引)那野 吽 誐里(二合)恨拏(二合) 誐里(二合)恨拏(二合) 誐里(二合)恨拏(二合) 播野部惹部惹部惹 波野部惹波野伊𤚥(引) 薩里嚩(二合) 努瑟吒(二合) 薩怛嚩(二合引) 吽 吽吽 㗶吒 㗶吒 㗶吒 娑嚩(二合)賀 「大力明王印: 「以二手作拳,以二大指、小指相著合竪成印,誦此真言百遍,結印加持所供養香、花、食等,令彼一切天、龍、夜叉、羅剎等得食如上勝妙供養之食。得供養已,與彼阿闍梨所作曼拏羅,及一切所求皆悉如願,種種所作悉皆成就。」 造塔功德品第七 復次金剛手菩薩白佛言:「世尊!於未來世有諸眾生,或剎帝利、婆羅門,乃至信心善男子、善女人等,是中若有為求法故、或求福壽,或自發心、或隨他發心造於塔廟,所造佛塔及於佛像,乃至供養儀則云何?」 佛告金剛手菩薩言:「金剛手!造塔像儀者而有三種:第一金、銀、銅鑄成;第二白檀木雕成;第三香泥印成。將欲造於塔像者,先選求殊勝吉祥清淨之地,得是地已,相度可用方停,不定多少,掘深至膝,去諸瓦礫、灰炭,及與毛骨一切不祥之類。然却於異處求清淨之土填築,用吉祥木為杵築實,當須平正勿令塵坌,先以大明王真言而加持之。 「大明真言曰: 「唵(引) 曩摩 悉怛里野(四合) `[持=特【三】]`持嚩(二合) 努誐哆(引)喃(引) 薩里嚩(二合) 怛他(引)誐多(引)喃(引) 怛儞也(二合)他(引) 唵(引) 酥剎彌(二合引)酥剎彌(二合引) 努誐帝(引)扇(引)帝(引)扇(引)帝(引) 難(引)帝(引)難(引)帝(引) 儞囉(引)俱隸(引) 野輸(引)野輸(引)嚩底 帝(引)祖(引)帝祖嚩底 薩里嚩(二合) 沒馱(引) 地瑟姹(二合) 曩地瑟恥(二合)帝(引) 娑嚩(二合引)賀 「金剛手!`[此【三宮】,化【大】]`此大明乃是過去諸佛之所受持,我今宣說此明,名一切如來藏。若加持地者,於此地上所作功德,於一切有情能滅一切重罪、能盡一切惡業;若諸有情得遇此明,速證無上菩提。 「復次金剛手!若諸有`[情〔-〕【宮】]`情欲以泥印脫作佛像者,先想二手中有『阿』字,得字現已,復見字有光明晃耀。若得如是已,方可取泥入手作團,復念加持作團真言曰: 「唵(引) 阿囉祖(引) 尾囉祖(引) 娑嚩(二合引)`[2]賀=賀(引)【三】*`賀 「復念真言曰: 「唵(引) 訖魯(二合)囉 嚩日囉(二合) 誐里鼻(二合)娑嚩(二合引)`[*2-1]賀=賀(引)【三】*`賀 「念此真言已,將泥團入印中,入印已復念入印真言曰: 「唵(引) 涅里(二合)茶(去聲) 嚩酥地(引) 娑嚩(二合引)`[*2-2]賀=賀(引)【三】*`賀 「將泥入印已,想此泥決定便能成就佛之相好。作是念已,又想二手中,前想成者『阿』字變成月輪,又想月輪變成日輪;復想『唵』字變成毘盧遮那佛,處中而坐作入三摩地相。此想成已,念所作成就真言曰: 「唵(引) 達里摩(二合) 馱(引)覩 誐里鼻(二合引) 娑嚩(二合引)`[*2-3]賀=賀(引)【三】*`賀 「念此真言已,復念出印真言曰: 「唵(引) 達里摩(二合) 馱(引)覩 嚩日囉(二合) 娑嚩(二合引)`[*2-4]賀=賀(引)【三】*`賀 「念此真言出印已,又想『野』字變成大蓮花座。復想彼座有種種上妙珍寶,及以金銀而嚴飾之;又想殊妙繖蓋而覆其上。作是想已復念莊嚴,真言曰: 「唵(引) 彌尾也(二合)囉娑 嚩日囉(二合) 娑嚩(二合`[引〔-〕【明】]`引)`[*2-5]賀=賀(引)【三】*`賀 「如是莊嚴已,然`[後=復【三宮】]`後安置所作佛像。復念安像真言曰: 「唵(引) 酥鉢囉(二合)底 瑟恥(二合)多 嚩日嚕(二合引)訥婆(二合)嚩(引)野 娑嚩(二合引)`[*2-6]賀=賀(引)【三】*`賀 「如是安置已,然後逐日燒香獻花而為供養。當用俱嚕吒花、迦俱羅花、俱母那花;若無此花者,但隨力隨時所得諸花亦可供養。所獻香當求恭俱摩香、白檀香、龍腦香等;若無如上香者,即用隨所得者好香而為供養。 「獻香真言曰: 「唵(引) 摩賀(引)彌(引)伽 娑頗(二合)囉 拏尸羅度閉(引)娑嚩(二`[合=合(引)【明】]`合)`[*2-7]賀=賀(引)【三】*`賀 「獻花真言曰: 「唵(引) 薩里嚩(二合)囉 嚩日嚕(二合引) 娑嚩(二合引)`[*2-8]賀=賀(引)【三】*`賀 「獻花鬘真言曰: 「唵(引) 禰尾也(二合) 俱酥摩 麼(引)羅(引) 嚩日嚕(二合引)娑嚩(二合引)`[*2-9]賀=賀(引)【三】*`賀 「獻燈真言曰: 「唵(引) 達里麼(二合引)路(引)迦 鉢囉(二合)禰波(引)野娑嚩(二合引)`[*2-10]賀=賀(引)【三】*`賀 「以如是勝妙寶蓋、寶座、一切珍寶,乃至上妙香花、花鬘種種供養已,復念迴向真言曰: 「唵(引) 薩里嚩(二合) 薩怛嚩(二合) 紇里(二合)那野 誐里鼻(二合引) 娑嚩(二合引)`[*2-11]賀=賀(引)【三】*`賀」 佛告金剛手菩薩言:「若諸有情以真實心欲造佛塔供養者,所獲果報我今略說。金剛手!若諸有情以真實心造佛塔如阿摩勒果,或高四指、或高一肘、或高佛尺量一尺,如上大小當得大福。金剛手!譬如滿閻浮提一切有情所有珍寶及種種樂具,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如是等珍寶及種種樂具行檀波羅蜜,悉皆布施三寶及一切有情,如是施已所獲福報其數無量。金剛手!彼所造塔或如阿摩勒果,其福勝彼,何況如四指及一肘或佛一尺量!金剛手!若能如是造於佛塔,如造一切如來法界之藏。金剛手!若如是塔者,不得以足蹈泥,若是蹈泥者返招重罪不獲善報。何以故?以彼心不敬重故。 「金剛手!譬如有人身患重病,不求真言威德之力,亦復不求善友妙藥醫治之力,當自用意往屍多林中作火壇法,欲除病苦而作禳災,以無智故心住無明,而於火中却得屍起不吉之相。彼人修塔心不專志失於恭敬,却獲罪報亦復如是。造塔泥者當用手和,用諸香水如前印佛儀則真言加持其泥。造塔成已,當結金剛族忿怒明王印,及金剛族百字明加持,而作擁護安住;然後復以左手作金剛拳,右手持佛入塔中,想如金剛薩埵菩薩持佛入塔,亦得金剛薩埵擁護安住已,復結夜摩天印而作護門。 「夜摩天印: 「以二手作金剛拳,以二中指頭相拄成印。作是印護門已,次作發遣,前來初起首造於塔像,或有觀想現前或復自來隨喜,乃至所請召來一切諸佛賢聖,及彼天龍鬼神,既有請來須却發遣奉請各還本位,結發遣印及念真言。 「發遣印: 「以二手作金剛拳相對少開,二頭指竪如針,以二大指相顛`[倒=到【三】]`倒成印。 「發遣真言: 「唵(引) 娑嚩(二合)`[*4-1]婆=娑【三宮】*`婆(引)嚩 秣馱 嚩日囉(二合) 阿賀左阿賀左 尾娑里惹(二合)曳 唵(引) 唵(引) 盎盎 誐蹉誐蹉 達里摩(二合) 馱(引)覩 誐里鼻(二合引) 娑嚩(二合引)`[*2-12]賀=賀(引)【三】*`賀 「以此真言及印,請諸賢聖及一切天、龍、鬼神各還本位。作是發遣已,又想前來種種所作皆為利益,恐於一切蜎飛蠕動微細有情有所傷害,或於儀軌有所闕失。何以故?居凡夫位不能觀察諸微細故。若有如是之過,若不懺悔慮却招罪,當用虔至專注`[之=一【明】]`之心念懺悔。真言曰: 「唵(引) 阿迦(引)舍 馱(引)覩 誐里鼻(二合引) 娑嚩(二合引)`[*2-13]賀=賀(引)【三】*`賀 「如是作懺悔已,復起大慈悲心迴向一切有情皆得無上福果。此後任意以諸香花、上妙供具,及隨力隨時而作供養。 「復次金剛手菩薩!我今復說造佛菩薩及眾賢聖等量功德。金剛手!若復有人造一尺量三摩地化身菩薩一千身,功德果報不如造一化身如來像,乃至佛塔功德亦復如是。若復有人能造化身如來像、化身菩薩像,乃至諸化身賢聖之像,所得功德無量無邊,得大富貴所求成就。 「復次金剛手!若復有人發精進心,行於布施專注不二,於初、中、後不生退屈,造百千佛以至圓滿。此人所獲果報,當生上族,感身端正,復得無病長壽,後獲宿命之智。」 復次金剛手菩薩白佛言:「世尊!若諸有情欲畫佛像`[及【麗】,反【大】(cf. K34n1155_p0027a22; T18n0889_p0559b01)]`及書經法,乃至作大供養,其法云何?」 爾時世尊告金剛手言:「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若自為求增益善果畫於佛像及書經法者,當選書畫之人,諸根具足相貌圓滿,於諸有情心無殺害亦不謗毀者。如是之人畫於佛像及書經法者,彼善男子、善女人所獲功德殊勝無比。」 爾時金剛手菩薩復白佛言:「世尊!若善男子、善女人得知如是正法種種儀則`[者【麗】,有【大】(cf. K34n1155_p0027b10)]`者,其人云何?」 佛言:「金剛手!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得知如是正法種種儀則者,是人真是功德之主。彼人如是依法作已,復行布施及依法作護摩者,所作所求一切成就。」 爾時金剛手菩薩聞佛世尊如是說已,從坐而起合掌向佛,作是讚言:「善哉,善哉!快說如是微妙法要,我今得聞,願為未來一切有情流傳演說。」如是讚已,歡喜旋遶作禮而退。 一切如來大祕密王未曾有最上微妙大曼拏羅經卷第五 #---------------------------------------------------------------------- #【經文資訊】大正新脩大藏經 第 18 冊 No. 889 一切如來大祕密王未曾有最上微妙大曼拏羅經 #【版本記錄】發行日期:2023-12,最後更新:2022-10-15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 財團法人佛教電子佛典基金會(CBETA)依「大正新脩大藏經」所編輯 #【原始資料】蕭鎮國大德提供,北美某大德提供,黃金愛大德提供新式標點 #【其他事項】本資料庫可自由免費流通,詳細內容請參閱【財團法人佛教電子佛典基金會資料庫版權宣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