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 925 `[【原】元本]`藥師琉璃光王七佛本願功德經念誦儀軌卷上 善護尊者造 大元三藏沙門沙囉巴奉 詔譯 南無藥師琉璃光王如來。 修儀軌者沐浴清淨,著諸新鮮上妙衣服,食清淨食,遠離煩惱,無垢淨心,思惟憶念三寶功德及經功德,發諦信心,修四無量觀。若在家者受持八支近住禁戒。值良辰時如月八日,啟建道場於適意所,灑掃清淨,嚴設種種幢幡傘蓋,用諸粉末或布花位建大香壇。於內安置鑄瀉繪塑舍利`[弗【CB】,佛【大】]`弗像,及設世出世間諸尊聖賢等位。隨力陳設種種供養,一一像前各置七燈,各懸七首雜色綵幡,及諸上品燒香、名花、塗香、妙食,種種伎樂、七寶、八吉祥賢瓶等,皆當預備隨力。命僧讀誦此經、大般若經、方廣經等,或一七日、三七、五七、至七七日,修建道場念誦修持。如是供養既陳設已,會集大眾依次安庠。修性空觀從定而起,緣諸有情,修四無量觀,發菩提心。既修辦已,觀想十方一切諸佛菩薩亦復如是加持攝授。如是思惟:「加持攝授處所曰三寶真實力:一切諸佛諸大菩薩加持攝授力,二種資糧圓滿果報力,不可思議清淨法界力。彼佛菩薩最妙廣大,誓願所成清淨國土。今依七佛本願功德經中儀軌,會集十方一切諸佛諸大菩薩、護法聖眾,宮殿壇場及諸所有一切供養國土莊嚴,惟願轉成猶如世尊無量壽佛國土莊嚴,種種功德等無有異。彼佛國土地平如掌,眾寶所成,縱廣正等,廣博嚴麗,細滑柔軟甚可愛樂,清淨無穢,光明晃耀,香氣芬馥如妙栴檀,普散種種上妙天花,多有浴池以諸妙寶周遍間砌。復以種種金寶、銀寶、真珠妙寶沙布其底。復有種種優波羅華、拘物頭華、波頭摩華,艶冶欹側彌覆其上。又有種種奇妙可愛雜色禽鳥出和雅音適悅眾意,歡喜交集飛騰上下。又有種種微妙天寶砌飾池沼,盈滿流注八功德水,清淨嚴好甚可愛樂。復有種種天妙寶樹,一一寶樹復有種種寶華寶菓,滋茂繁盛。欄楯莊嚴,處處行列,一一枝上懸掛種種天妙珠瓔摩尼眾寶,金寶鈴鐸不鼓自鳴,出美妙音,宣暢妙法。如是種種莊嚴寶地,其勝妙殿皆以七寶莊嚴間飾,光明熾盛遍照十方無量世界,十方國土皆現於中。有如是等無量國土,縱廣正等邊際差別,一一嚴顯,非三界境超出世間。此由如來善根威力淨惟識性之所成就。如來所都諸大菩薩無量眾等,及諸天龍、夜叉、健達婆、阿修羅、揭路茶、緊那羅、摩訶洛伽、人非人等,常所游歷,喜翫法味,安隱快樂,真實恒住,饒益有情,遠離垢染、憂悲、苦惱,永無魔事,勝諸莊嚴。如來莊嚴城闕宮殿,以大念慧勝解所生,乘奢摩他毘婆舍那,入空無相無願普解脫門,妙寶花王無量無邊功德莊嚴大寶殿內,諸寶獅子蓮花座上,善名稱吉祥王如來、寶月智嚴光音自在王如來、金色寶光妙行成就如來、無憂最勝吉祥王如來、法海雷音如來、法海勝慧遊戲神通如來、藥師琉璃光王如來、本師釋迦牟尼如來,及十方界一切如來、諸大菩薩、護法聖眾,會集處所仗諸聖者,殊勝願力隨諸果報,願得如法最勝殊妙出生成就。又諸內外隨各種性樂欲,出生種種上妙人天資具、飲食、衣服、瓔珞、伎藥,如《三蘊經》普賢行願之所出生,種種最妙供養雲海,如是隨願轉成種種莊嚴資具,普遍充滿供養雲海,惟願如是隨心圓滿。又願聖眾亦復如是,加持攝授歡喜受用。」如是三遍。又曰:「三寶真實力:一切諸佛諸大菩薩加持攝授力,二種資糧圓滿果報力,不可思議清淨法界力,惟願如是隨願成就隨願成就。」如是三遍攝授加持供養已。 召請諸聖者。膝輪跪地合掌持華,召請曰:「一心奉請:善名稱吉祥王如來、寶月智嚴光音自在王如來、金色寶光妙行成就如來、無憂最勝吉祥王如來、法海雷音如來、法海勝慧遊戲神通如來、藥師琉璃光王如來、本師釋迦牟尼如來、十方三世一切如來應正等覺諸大菩薩等。當慈愍念,是諸世尊大慈大悲,為利當來後五百歲像法轉時,一切有情業障覆蔽,種種疾病之所逼迫,憂悲苦惱常被撓害,及諸貧窮困苦有情而作義利,亦為人天利益安樂。依諸如來善巧方便,廣大殊勝微妙上願威神力故,今為我等(某甲)及諸眾生作依怙故,作救護故作勢力故,虔誠召請,惟願聖眾,降臨道場香壇會所,願賜攝授。 「一心奉請:我等導師釋迦牟尼佛,為利有情於贍部洲示涅槃相,復往他方如來神通,游戲自在,利樂有情。惟願世尊大慈大悲,憶念昔願不捨弘誓,我等亦繫所化眾生,已被恩德,今為(某甲)一切有情作依怙故,作救護故作勢力故,虔誠召請。惟願降臨供養香壇,降臨會所願賜攝授。 「一心奉請:曼殊師利菩薩摩訶薩、救脫菩薩摩訶薩、金剛手菩薩摩訶薩,及諸菩薩摩訶薩一切聖眾,大慈大悲憶念往昔宣說《七佛本願功德經》,時向大眾前發大誓願,遵奉佛教受持經典,諸菩薩眾今為(某甲)一切有情作依怙故,作救護故作勢力故,虔誠召請。惟願降臨供養香壇,降臨會所願賜攝授。 「一心奉請:往昔會上親蒙如來之所付囑,汝等同一真實天語,承佛教勅誓護正法,四部大眾亦願護持《七佛如來本願功德經》者,大梵天王、天主帝釋、持國天王、增長天王、廣目天王、多聞天王等及諸護法聖眾,今為(某甲)一切有情作依怙故,作救護故作勢力故,虔誠召請。惟願降臨供養香壇,降臨會所願賜攝授。 「一心奉請:往昔會上諸佛面前,向諸大眾發大誓願,若復有人受持讀誦恭敬供養《七佛如來本願功德經》者,我等眷屬衛護是人,令脫眾難所有願求悉令滿足,誓願護持者—— 「宮毘羅大將,  跛折羅大將, 迷企羅大將,  安底羅大將, 頞儞羅大將,  珊底羅大將, 因陀羅大將,  波夷羅大將, 魔虎羅大將,  真達羅大將, 招住羅大將,  毘羯羅大將。 「汝等大將,當憶往昔所發善願,今者(某甲)及諸有情作依怙故,作救護故作勢力故,虔誠召請。惟願降臨供養香檀,降臨會所願賜攝授。」 至此當誦召請偈,如是召請觀想諸聖,各從本國以神通力乘空而來,於勝妙宮諸寶獅子蓮花座上,安八如來及安法寶。於第二層復安序分諸菩薩位,或設侍從諸菩薩位。面前安設曼殊師利菩薩、救脫菩薩、金剛手菩薩三菩薩位,警覺諸尊,往昔誓願作饒益行。第三左邊安設十二藥叉大將,右邊安設大梵天王、天主帝釋,四門安設四大天王,酬昔本願亦當觀想所有供養資具,如前儀軌思惟觀想。 次用功德水等通行禮拜申供曰:「南無歸依供養十方三世一切善逝諸大菩薩眾。南無歸依供養如來、應、正等覺善名稱吉祥王佛,無量百千萬億菩薩眾。南無歸依供養如來、應、正等覺寶月智嚴光音自在王佛,無量菩薩眾。南無歸依供養如來、應、正等覺金色寶光妙行成就佛,無量百千萬億菩薩眾。南無歸依供養如來、應、正等覺無憂最勝吉祥王佛,無量菩薩眾。南無歸依供養如來、應、正等覺法海雷音佛,無量菩薩眾。南無歸依供養如來、應、正等覺法海勝慧遊戲神通佛,無量菩薩眾。南無歸依供養如來、應、正等覺藥師琉璃光王佛,日光遍照、月光遍照無量菩薩眾。南無歸依供養如來、應、正等覺本師釋迦牟尼佛,三萬六千菩薩眾。南無歸依供養曼殊師利菩薩、救脫菩薩、金剛手菩薩諸大菩薩眾。南無歸依供養大梵天王、天主帝釋、四大天王、護法聖賢眾。南無歸依供養宮毘羅大將十二藥叉眾。」 次奉供養曰:「諸大聖前,我今以此妙功德水,塗香妙花燒香明燈,上食伎樂微妙音聲,幢幡傘蓋諸供養具,及十方界所有種種無主攝持,人天慾樂上妙資具。復以總持大明神力諦信願力,加持增長供養雲海,亦如普賢行願所出,供養雲海充滿虛空,如是最勝供養資具,我以供養諸大聖眾。我(某甲)等自從無始生死已來,所作一切諸惡罪業,及作種種應作不作、不應而作諸不善業,有如是等一切罪業,我今真實盡皆懺悔。三世諸佛及諸有情,所有善根我皆隨喜,所有十方一切如來,我今勸請轉大法輪。所有世燈欲般涅槃,我今勸請莫入涅槃,久住世間利樂有情。如是世尊在會聖眾,當愍念我。是諸世尊大慈大悲,為利當來後五百歲像法轉時,一切有情業障覆蔽,種種疾病之所逼迫,憂悲苦惱常被撓害,及諸貧窮困苦有情而作義利,亦為人天利益安樂。是彼世尊應正等覺七佛如來,往昔會上善巧方便,發大最勝微妙誓願加持攝授。我等導師釋迦牟尼佛亦復如是,宣說經典加持攝授。曼殊菩薩、救脫菩薩、金剛手菩薩摩訶薩眾,真實成就彼佛世尊所說聖語,圓滿各各廣大本願,亦為圓滿此經義利,成就諸聖付囑聖語,加持攝授。大梵天王、天主帝釋、四大天王、十二藥叉、護法聖眾諸優婆塞,昔於會上發大誓願,衛護此經及受持人。是故我等亦如諸聖宣說本願功德儀軌,修建道場會集一切諸佛菩薩海會聖眾,陳設種種供養資具,稱揚聖號奉諸供養。今蒙垂恩會集道場,伏願諸聖垂賜恩德憶念弘誓,圓滿我等此會道場,亦願(某甲)我等有情,見前獲得如經所說功德善利。」(如是三說) 復次當於諸聖,一一供養發願祈禱。且初稱念善名稱吉祥王佛如來名號,申諸供養祈願云:「南無歸依供養婆伽梵、如來、應、正等覺善名稱吉祥王佛。」(如是七遍) 次申供養等:「今對諸佛諸大菩薩聖眾面前,若聞善名稱吉祥王佛如來名號,正念思惟稱揚聖號,恭敬供養禮拜七遍威神之力,亦如善名稱吉祥王如來所發勝願。惟願我等一切有情,所有病苦逼切其身,熱病諸瘧蟲道厭魅起屍鬼等,種種怖畏之所惱害。惟願我等乃至證得無上菩提,如是所有災難病苦,願皆消滅願盡消滅。 「復願我等及諸有情,所有種種盲聾瘖瘂、白癩癲狂眾病困苦。惟願我等乃至證得無上菩提,諸根具足所有一切疾病困苦,願盡消滅。 「又願我等及諸有情,為貪瞋癡之所纏縛,造無間罪及諸惡行,誹謗正法不修眾善,當墮地獄及諸惡趣受諸痛苦。惟願我等如是所有五無間罪,及諸業障願皆消滅,乃至證得無上菩提,不復墮落三惡趣道,常受人天殊勝快樂。 「又願我等及諸有情,所有種種貧窮困苦,少乏衣食瓔珞臥具,財貨珍寶香華伎樂。願令我等乃至證得無上菩提,所有衣食瓔珞臥具,財貨珍寶香華伎樂,悉願資生增盛豐足。 「又願我等及諸有情,或被枷鎖繫縛其身及以鞭撻,受諸苦惱。願令我等乃至證得無上菩提,所有種種繫縛鞭撻一切苦惱,願得解脫悉皆消滅。 「又願我等及諸有情,所有種種無救無歸苦火逼迫,於險難處為諸惡獸熊羆、獅子、虎、豹、豺、狼、蚖蛇、蝮蝎之所侵惱,欲斷其命受大苦楚。願令我等乃至證得無上菩提,所有恐怖皆得解脫,諸惡獸等悉起慈心常得安樂。 「又願我等及諸有情,所有種種互相鬪戰言詞諍論,因生憂惱驚恐怕怖,願令我等乃至證得無上菩提,所有種種鬪諍言詞,願皆解散驚怖苦惱,願盡消滅慈心相向。 「又願我等及諸有情,為自活命入於江海,遭大惡風吹其船舫,無有洲渚而作歸依極生憂惱。願令我等乃至證得無上菩提,無諸怖畏皆得隨心,至安隱處受諸快樂。 「又願我等從此命終,即得往生如來、應、正等覺善名稱吉祥王佛國王之中,諸寶蓮花獅子座上蓮花化生,證得種種陀羅尼門三摩地門一切功德。復於尊師善名稱吉祥王如來十方諸佛,聽聞妙法承事供養,蒙佛歡喜。經須臾間,於諸佛國無礙得入。 「南無歸依供養婆伽梵、如來、應、正等覺寶月智嚴光音自在王佛。」(如是七遍) 次申供養等:「今對諸佛諸大菩薩聖眾面前,若聞寶月智嚴光音自在王佛名號,正念思惟稱揚聖號,恭敬供養禮拜七遍威神之力,亦如寶月智嚴光音自在王佛,所發最勝微妙上願。惟願我等一切有情,為營農業及商賈事,欣樂耽著,令心擾亂,廢修菩提殊勝善法,墮落生死不能出離,各各備受無量無邊衰老病死憂悲苦惱。惟願我等乃至證得無上菩提,衣服飲食資生之具,金銀珍寶隨願充足,所有善根皆得增長,亦不捨離菩提之心,諸惡道苦咸蒙解脫。 「又願我等及諸有情,若為寒熱饑渴逼身受大苦惱。惟願我等惟願此身為最後身,乃至證得無上菩提,先世罪業悉皆消滅,捨諸苦惱受人天樂。 「又願我等及諸有情,若有女人以種種苦,逼切其身心生厭惡,及臨產時受大苦惱,如是所有種種苦惱願皆消滅。亦願當生為最後生,乃至證得無上菩提常為男子。 「又願我等及諸有情,或與父母兄弟姊妹,妻子眷屬及諸親友,行險難處為賊所侵受諸苦惱。惟願我等乃至證得無上菩提,如是所有於險難處,為賊所侵之所苦惱,願皆解脫眾難消滅。 「又願我等及諸有情,行於闇夜作諸事業,彼惡鬼神之所惱亂極生憂苦。惟願我等乃至證得無上菩提,如是所有諸惡苦難從闇至明,諸惡鬼神起慈悲意,興大精進承事供養。 「又願我等及諸有情,行鄙惡事不信三寶,智慧尠少不修善法,根力覺道念定總持皆不修習。惟願我等乃至證得無上菩提,智慧漸增深信三寶,悉皆修學三十七品菩提分法。 「又願我等及諸有情,意樂鄙劣於二乘道修行而住,棄背無上勝妙菩提。惟願我等乃至證得無上菩提,念菩提心捨二乘見,於無上覺得不退轉。 「又願我等及諸有情,見劫將盡贍部洲等火欲起時,生大憂怖苦惱悲泣,由彼前身惡業力故,受斯眾苦無所歸依。惟願我等乃至證得無上菩提,如是憂苦悉皆消滅,受清涼樂。 「又願我等從此命終,即得往生寶月智嚴光音自在王佛國土之中,諸寶蓮花獅子座上蓮花化生,證得種種陀羅尼明三摩地門一切功德,復於導師寶月智嚴光音自在王如來、十方如來,聽聞妙法承事供養,蒙佛歡喜。經須臾間,於諸佛國無礙得入。 「南無歸依供養婆伽梵、如來、應、正等覺金色寶光妙行成就佛。」(如是七遍) 次申供養等:「今對諸佛諸大菩薩聖眾面前,若聞金色寶光妙行成就如來名號,正念思惟稱揚聖號,恭敬供養禮拜七遍威神之力,亦如金色寶光妙行成就如來,所發最勝微妙上願。惟願我等及諸有情,造作種種屠害之業斷諸生命,由斯惡業受地獄苦。設得為人短壽多病,或遭水火刀毒所傷當受死苦。願令我等乃至證得無上菩提,所有惡業悉皆消滅,無病長壽不遭橫死。 「又願我等及諸有情,作諸惡業以力竊奪,或盜財物當墮惡趣,設得為人生貧窮家,乏少衣食常受困苦。惟願我等乃至證得無上菩提,所有惡業悉皆消滅,衣服飲食無所乏少,願得豐足。 「又願我等及諸有情,所有眾生更相凌慢,共為讎隙遞互殺害。惟願我等乃至證得無上菩提,如是苦惱願得消滅,各起慈悲猶如父母。 「又願我等及諸有情,所有眾生由諸貪慾瞋癡纏覆,在家出家男女七眾,毀犯如來所制學處,造諸惡業虛受信施,當墮地獄受諸苦報。惟願我等乃至證得無上菩提,所有惡業悉皆消滅,斷諸煩惱敬奉尸羅,於身語意善能防護永不退轉。陀羅尼曰: 「『怛姪他(一) 悉帝悉帝蘇悉帝(二) 穆拶尼(三) 穆乞叉(二合)尼(四) 穆帝(五) 毘穆帝(六) 阿摩麗(七) 毘摩麗(八) 忙伽例呬闌若揭哩(二合)毘(十) 囉那揭哩(二合)毘(十一) 薩哩(二合)嚩阿哩(二合)他薩陀尼(十二) 般囉摩哩(二合)他薩陀尼(十三) 摩那昔(十四) 摩訶摩那昔(十五) 阿(聚呼)菩帝(十六) 阿(聚呼)窒菩帝(十七) 毘多婆夷(十八) 蘇嚩哩(二合)尼(十九) 鉢囉(二合)訶摩瞿瑟(二十) 鉢囉(二合)訶摩覩瑟(二合)胝帝(二十一) 薩哩(二合)嚩阿哩(二合)提秫(二十二) 薩哩(二合)嚩阿婆囉那(二十三) 阿婆囉胝帝(二十四) 薩哩(二合)嚩陀阿鉢囉(二合)帝訶帝(二十五) 拶覩嚕(二合)沙瑟帝(二十六) 菩陀俱胝(二十七) 婆瑟胝帝那摩(二十八) 薩哩嚩(二合)怛他誐多喃(二十九) 莎嚩訶(三十)』 「是彼世尊如來應正等覺金色寶光妙行成就佛,坐菩提樹觀見眾生,為貪嗔癡之所纏繞眾病所逼,怨家得便或時橫死,復由惡業墮地獄中受大極苦。為利是等苦惱眾生,為除業障究竟安住無上菩提,說此神呪。我等誠心誦持神呪攝授之力,惟願我等及諸有情,所有極重五無間罪,及諸業障悉皆消滅,所有希求究竟圓滿,臨命終時見彼世尊金色寶光妙行成就如來慈悲護念,從此命終即得往生如來、應、正等覺金色寶光妙行成就佛國土之中,諸寶蓮花獅子座上蓮花化生,證得種種陀羅尼門三摩地門一切功德。復於導師金色寶光妙行成就如來、十方如來,聽聞妙法承事供養,蒙佛歡喜。經須臾間,於諸佛國無礙得入。 「南無歸依供養婆伽梵、如來、應、正等覺無憂最勝吉祥王佛。」(如是七遍) 次申供養等:「今對諸佛諸大菩薩聖眾面前,若聞無憂最勝吉祥王佛名號,正念思惟稱揚聖號,恭敬供養禮拜七遍威神之力,亦如無憂最勝吉祥王如來,所發最勝如妙上願。惟願我等及諸有情,常為憂苦之所纏逼。惟願我等乃至證得無上菩提,所有憂悲及諸苦惱悉皆消滅,亦願不受愛別離苦長壽安穩。 「又願我等及諸有情,造諸惡業生在無間黑暗之處,大地獄中受諸苦惱。惟願我等蒙無憂最勝吉祥王如來身光照觸,所有業障悉皆消滅,乃至證得無上菩提,解脫眾苦生人天中隨意受樂。 「又願我等及諸有情,造諸惡業殺盜邪婬,於其現身受刀杖苦,當墮惡趣。設得人身短壽多病生貧賤家,衣服飲食悉皆乏少,常受寒熱饑渴等苦,身無色光所感眷屬皆不賢良。惟願我等乃至證得無上菩提,隨所願求飲食衣服悉皆充足,如彼諸天身光可愛得善眷屬。 「又願我等及諸有情,若為藥叉諸惡鬼神之所嬈亂,奪其精氣,受種種病及諸苦惱。惟願我等乃至證得無上菩提,諸惡藥叉及諸鬼神。悉皆退散各起慈心,所奪精氣復得如本,一切病苦皆得解脫。 「又願我等從此命終,即得往生無憂最勝吉祥王佛國土之中,諸寶蓮花獅子座上蓮花化生,證得種種陀羅尼門三摩地門一切功德。復於導師無憂最勝吉祥王如來、十方如來,聽聞妙法承事供養,蒙佛歡喜,經須臾間,於諸佛國無礙得入。 「南無歸依供養婆伽梵、如來、應、正等覺法海雷音佛。」(如是七遍) 次申供養等:「今對諸佛諸大菩薩聖眾面前,若聞法海雷音佛名號,正念思惟稱揚聖號,恭敬供養禮拜七遍威神之力,亦如法海雷音如來,所發最勝微妙上願。惟願我等及諸有情,若生於彼邪見之家,於佛法僧不生淨信,遠離無上菩提之心。惟願我等乃至證得無上菩提,無明邪慧日夜消除,於三寶所深生正信,不復退轉無上菩提之心。 「又願我等及諸有情,生在邊地,由近惡友造眾罪業不修善品,三寶名字曾不經耳,命終之後墮三惡趣。彼諸眾生暫時得聞法海雷音如來名字,亦聞法雲法海音聲,聞此法音。惟願我等及諸眾生,乃至證得無上菩提,所有如是業障消除,遇善知識不墮惡趣,於菩提心永不捨離。 「又願我等及諸有情,衣服飲食臥具醫藥,資生所須悉皆乏少,由此因緣生大憂苦為求覓故造眾惡業。惟願我等乃至證得無上菩提,衣服飲食臥具醫藥資生所須,隨念皆得無不具足。 「又願我等及諸有情,由先惡業共相鬪諍作不饒益,弓箭刀杖互為損害。惟願我等一切眾生,乃至證得無上菩提,以諸刀杖互為相害,各起慈心不相傷害,悉皆退散不善之念,亦不自生況於前人。欲斷其命常行喜捨,各各資具受用等物,生知足心無復侵擾。 「又願我等從此命終,即得往生法海雷音佛國土之中,諸寶蓮花獅子座上蓮花化生,證得種種陀羅尼門三摩地門一切功德。復於導師法海雷音如來、十方如來,聽聞妙法承事供養,蒙佛歡喜,經須臾間,於諸佛國無礙得入。」 藥師琉璃光王七佛本願功德經念誦儀軌卷上 藥師琉璃光王七佛本願功德經念誦儀軌卷下 善護尊者造 大元三藏沙門沙囉巴奉 詔譯 「南無藥師琉璃光王如來,南無歸依供養婆伽梵、如來、應、正等覺法海勝慧遊戲神通佛。」(如是七遍) 次申供養等:「今對諸佛諸大菩薩聖眾面前,若聞法海勝慧遊戲神通佛名號,正念思惟稱揚聖號,恭敬供養禮拜七遍威神之力,亦如法海勝慧遊戲神通如來所發最勝微妙上願。惟願我等及諸有情,造眾惡業種植耕耘損諸生命,或復興易欺誑他人,戰陣兵戈常為殺害。惟願我等,乃至證得無上菩提,資生之具不假營求隨心滿足。 「又願我等及諸有情,造十惡業殺害等罪,由此因緣當墮地獄。惟願我等乃至證得無上菩提,於十善道皆得成就不墮惡趣。 「又願我等及諸有情,不得自在繫屬於他,或被禁繫杻械枷鎖,鞭杖苦楚乃至極刑。惟願我等乃至語得無上菩提,所有厄難禁繫鞭撻皆得解脫,獲得自在威德滿足。 「又願我等及諸有情,造諸惡業壽命短促,於諸時中不遭夭橫,臨命終時暫時耳聞法海勝慧遊戲神通如來名號,正念現前解脫眾難,常生中國受勝妙樂。惟願我等乃至證得無上菩提,永離諸難常受人天殊勝妙樂。 「又願我等從此命終,即得往生法海勝慧遊戲神通佛國土之中,諸寶蓮花獅子座上蓮花化生,證得種種陀羅尼門三摩地門一切功德。復於導師法海勝慧遊戲神通如來、十方如來,聽聞妙法承事供養,蒙佛歡喜,經須臾間,於諸佛國無礙得入。 「南無歸依供養婆伽梵、如來、應、正等覺藥師琉璃光王佛。」(如是七遍) 次申供養等:「今對諸佛諸大菩薩聖眾面前,若聞藥師琉璃光王佛名號,正念思惟稱揚聖號,恭敬供養禮拜七遍威神之力,亦如藥師琉璃光王如來所發最勝微妙上願。惟願我等及諸有情,以三十二大丈夫相、八十隨好,莊嚴其身光明熾燃,照耀無量無邊世界。惟願我等令諸有情,亦復如是等無有異。 「又願我等及諸有情,身如琉璃內外明徹,淨無瑕穢光明廣大,功德巍巍身善安住,焰網莊嚴過於日月。惟願我等及諸有情,乃至證得無上菩提,如藥師琉璃光王如來等無有異,幽冥眾生悉蒙開曉互得相見,隨意所趣作諸事業。 「又願我等及諸有情,是彼藥師琉璃光王如來,而以無量智慧方便,復令我等及諸眾生,乃至證得無上菩提,皆得無盡所受用物,莫令眾生有所乏少。 「又願我等及諸有情行邪道者。惟願我等及諸有情,乃至證得無上菩提,悉令安住菩提正路,若行聲聞獨覺劣乘,皆以大乘願安立之。 「又願我等及諸有情,於佛法中修行梵行,一切皆令得不缺戒,善防三業無有毀犯。惟願我等乃至證得無上菩提,設有毀犯還得清淨,不墮惡趣。 「又願我等及諸有情,諸根不具醜陋頑愚,盲聾瘖瘂𤼣躄皆傴,白癩癲狂種種病苦之所纏逼。惟願我等及諸眾生,乃至證得無上菩提,所有病苦悉皆消滅,諸根具足端嚴智慧。 「又願我等及諸有情,貧窮困苦無救無歸,無醫無藥無親無家。惟願我等及諸有情,乃至證得無上菩提,眾病消除眷屬增盛,資財無乏身心安樂。 「又願我等及諸有情,為女人身百惡逼惱,極生厭惡願捨女身。惟願我等及諸有情,乃至證得無上菩提,一切皆得轉女成男具丈夫相。 「又願我等及諸有情,為魔羅網及諸外道之所纏縛,若墮種種惡見稠林。惟願我等及諸有情,乃至證得無上菩提,皆當攝授遠離邪見令生正見,漸令修習諸菩薩行,速證無上正等菩提。 「又願我等及諸有情,王法所拘幽禁牢獄,枷鎖鞭撻乃至極刑,復有眾多苦楚之事,逼功憂惱無暫樂時。惟願我等及諸有情,乃至證得無上菩提,仗佛威力一切憂苦皆得解脫。 「又願我等及諸有情饑火所惱,為求食故告諸惡業。惟願我等及諸有情,乃至證得無上菩提,仗佛威力能令皆得上妙飲食隨意飽滿,復以法味而得安樂。 「又願我等及諸有情,身無衣服蚊蟲寒熱之所逼惱。惟願我等及諸有情,乃至證得無上菩提,仗佛威力隨其所好,即得種種上妙衣服,寶莊嚴具香花伎樂,適意相忭,皆令豐足,無諸苦惱。 「又願具足聖所受戒,遠離煩惱之所逼迫,於普解脫久住安樂,從此命終即得往生藥師琉璃光王佛國土之中,諸寶蓮花獅子座上蓮花化生,證得種種陀羅尼門三摩地門一切功德。復於導師藥師琉璃光王如來、十方如來,聽聞妙法,承事供養,蒙佛歡喜,經須臾間於諸佛國無礙得入。 「南無歸依供養婆伽梵、如來、應、正等覺釋迦牟尼佛。」(如是七遍) 次申供養等:「今對諸佛諸大菩薩聖眾面前,若聞釋迦牟尼佛名號,正念思惟稱揚聖號,恭敬供養禮拜七遍威神之力。我等導師釋迦牟尼佛,為利當來一切有情業障覆蔽,種種疾病之所逼迫,憂悲苦惱常被撓害,及諸貧窮困苦有情而作義利,亦為人天利益安樂攝受圓滿。七佛如來善巧方便,廣大殊勝微妙上願歡喜,而告曼殊室利:『若復有人捨諸煩惱,欲供養彼如來本願微妙功德經,晝夜六時思惟其義。應先敬造七佛形像,可於淨處以諸香華懸繒幡蓋,上妙飲食及諸供養而為供養,七日清淨持八戒齋,於彼淨處應發勝誓,願生彼佛如來國中,於諸有情當起利樂大慈悲心。即說呪曰: 「『「怛姪他(一) 矩彌矩彌(二) 曳蔑尼彌呬(三) 麼帝麼帝(四) 薩嚩(二合)陀怛他誐多(五) 三麼姪帝瑟致帝(六) 阿帝摩帝(七) 婆例鉢婆秫陀尼(八) 薩哩嚩(三合)鉢那那設耶(九) 麼麼菩帝(十) 菩多帝蔑(十一) 鳴蔑矩蔑(十二) 菩陀(十三) 佉姹婆哩秫陀尼(十四) 馱蔑尼馱彌(十五) 密嚕密嚕(十六) 密嚕室佉哩(十七) 薩哩(二合)嚩阿伽邏彌哩(二合)覩(十八) 尼婆囉尼(十九) 菩帝蘇菩帝(二十) 菩陀阿底瑟提帝拏(二十一) 囉乾覩彌(二十二) 薩哩(二合)嚩帝嚩(二十三) 三藐阿三藐(二十四) 薩摩那訶㘓覩(二十五) 薩哩(二合)嚩菩馱(二十六) 菩提薩埵(二十七) 設彌設彌(二十八) 鉢囉(二合)設曼覩彌(二十九) 薩哩嚩(二合)曳底(合口)鉢姹婆別陀耶(三十) 部烏哩尼(三十一) 部囉耶彌(三十二) 薩哩嚩(二合)阿設耶(三十三) 毘琉璃耶鉢囉(二合)帝婆昔(三十四) 薩哩嚩(二合)鉢婆乞叉(二合)陽伽哩莎訶(三十五)」』 「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此琉璃寶光陀羅尼呪,至心誦持滿千八遍,彼諸如來及諸菩薩悉皆護念,執金剛菩薩并諸釋梵四天王等亦來衛護。是人所有五無間罪,一切業障悉皆消滅無病延壽,亦無橫死及諸疾疫。他方盜賊欲來侵境,鬪諍、戰陣、言訟、讎隙、饑歉、旱澇,如是等怖一切皆除,共起慈心,有所願求無不遂意亦復如是。惟願我(某甲)等一切有情為作饒益故,依經儀軌修建道場,會集七佛一切如來聖眾面前,供養發願誦陀羅尼。云何攝?授如經所說,一切攝授功德善利。願令我等及諸有情,於今現世悉皆獲得,惟願慈悲願垂攝授。諸如來語真實正等無有變易,願與我等願以真實,現獲攝授!現獲攝授!」 「蠲除無明最勝燈,  能除病苦妙良藥, 微妙最上諸法寶,  歸依供養我敬禮。」 「最上法寶真實攝授力。惟願我等生生世世,執持一切微妙法寶,願垂攝授!願垂攝授!大聖曼殊室利童子菩薩摩訶薩,心離眾垢蕩無纖瑕,具足種種無量功德,清淨光明莊嚴身體,復能淨除諸惡趣道。一切人、天、修羅、龍王持種仙等咸皆頂禮蓮花足塵,我亦如是歸依敬禮。 「南無歸依供養大聖曼殊室利菩薩摩訶薩。」(如是七遍) 次申供養等:「婆伽梵曼殊室利,為彼惡世一切有情業障覆蔽,種種疾病之所逼迫,憂悲苦惱常被撓害,種種惡見之所纏繞,漸漸墮落鄙下地位,憐愍是等一切眾生故,令人聞彼如來名號,決定菩提得不退轉,所有罪業一切障難悉皆消滅,令諸魔類不復欺凌,諸惡苦惱使令殄滅,及諸希求亦令圓滿隨心滿足。是故導師釋迦牟尼佛,說此《七佛如來名號最勝廣大微妙上願經》時,特為啟請於眾會前白言:『世尊我於當來末法之時,若復有人於此經典受持讀誦,或復為他演說開示,若自書寫,若教人書,恭敬尊重,而以種種花香、塗香、末香、燒香、華鬘、纓絡、幡蓋、伎樂而為供養,令諸淨信男子女人,得聞七佛名號,乃至睡中亦以佛名令其覺悟。復以上妙五色繒綵而裹袠之,灑掃淨處安高座上,是時四大天王與其眷屬及餘無量百千天眾,皆詣其所供養守護受持經者。當知是處無復橫死,亦復不為諸惡鬼神奪其精氣,設已奪者還得如故身心安樂。』是故亦如經中所說,大聖妙旨真實正等,無有變易不捨本誓。惟願住此供養香壇受用供養。亦願住彼如來會前,勸請警覺往昔弘誓,圓滿我等儀軌道場。亦願我等一切有情,見前獲得如經所說功德善利,願垂攝授願賜攝授。 「南無歸依供養救脫菩薩摩訶薩。」(如是七遍) 次申供養等:「大聖救脫菩薩。為彼惡世一切有情煩惱困苦,憐愍饒益是等眾生故,對世尊前在大眾中而白佛言:『世尊於後末世像法起時,若有眾生為諸病苦之所逼惱,身形羸瘦不能飲食,喉脣乾燥目視皆暗死相現前,父母親屬朋友知識啼泣圍遶,身臥本處,見彼琰魔法王之使,引其神識將至王所。然諸有情有俱生神,隨其所作善惡之業,悉皆記錄授與彼王。王即依法問其所作,隨彼罪福而處斷之。是時病人親屬知識,若能為彼歸依藥師琉璃光如來及諸如來,種種莊嚴如法供養,而彼神識或經七日,或二七日至七七日,如從夢覺復本精神,皆自憶知善不善業所得果報,由自證見業報不虛,乃至命難亦不造業。供養法者大德阿難!若有病人及餘災厄欲令脫者,當為其人七日七夜持八齋戒,應以飲食及餘資具,隨其所有供佛及僧,晝夜六時恭敬供養,禮拜七佛如來,讀誦此經四十九遍,燃四十九燈。造彼如來形像七軀,一一像前各置七燈,其七燈狀圓若車輪,乃至四十九夜光明不絕。造雜綵幡四十九首,并一長幡四十九尺。放四十九生。大德阿難!是為供養如來法式。若剎帝利灌頂王等災難起時,所謂人眾疾疫難、他國侵逼難、自界叛逆難、星宿變怪難、日月薄蝕難、非時風雨難、過時不雨難,彼剎帝利灌頂王等,爾時當於一切有情,起大悲心,放大恩赦,脫諸幽厄苦惱眾生。如前法式供養藥師琉璃光如來及諸如來,由此善根及彼如來本願力故,令其國界即得安穩,風雨順時穀稼成熟,國內眾生無病安樂,又無暴惡藥叉等神共相惱亂,一切惡相悉皆隱沒,面剎帝利灌頂王等,皆得增益壽命色力,無病自在。』是故亦如經中所說,大聖妙旨真實正等,無有變易不捨本誓。惟願住此供養香壇受用供養。亦願住彼如來會前,勸請警覺往昔弘誓,圓滿我等儀軌道場。亦願我等一切有情,見前獲得如經所說功德善利。願垂攝授!願賜攝授! 「南無歸依供養金剛手菩薩摩訶薩。南無歸依供養大梵天王、天主帝釋、持國天王、增長天王、廣目天王、多聞天王諸優婆塞及諸護法一切聖眾。」(如是七遍) 次申供養等:「金剛手菩薩摩訶薩,大梵天王、天主帝釋、持國天王、增長天王、廣目天王、多聞天王諸優婆塞,及諸護法一切聖眾,往昔在彼眾會面前,真實天語白言世尊:『我等大眾皆已得聞七佛本願殊勝功德,及見諸佛親承供養世尊。若於其處有此經典及七佛名陀羅尼法,流通供養乃至書寫,我等悉皆承佛威力,即往其處,擁護於彼國王、大臣、城邑、聚落、男子、女人,勿令眾苦及諸疾病之所惱亂。我等即是報諸佛恩,亦令是等不為橫死,鬪諍、戰陣、言訟、讎隙亦皆消滅,有所願求無不遂意,常得安穩財食豐足,一切時中常當衛護。世尊!我等親於佛前自立要誓,若有淨信男子女人,憶念我者,應誦此呪。即說呪曰: 「『「怛姪他(一) 阿矩麼矩陀羅矩(二) 麼麼矩矩麗(三) 訶呼醯(四) 麼囉(二合)麼囉(二合)麼囉(二合)麼囉(二合)(五) 粗粗麗(六) 粗麗莎嚩(二合)訶(七)」 「『若有淨信男子女人,誦七佛名及此神呪,讀誦書寫恭敬供養,現世皆得無病長壽離眾苦惱不墮三塗,得不退轉乃至菩提,彼諸佛土隨意受生,常見諸佛得宿命智,念定總持無不具足。』如是發大弘願要誓。 「爾時執金剛菩薩摩訶薩,詣彼佛所,白言世尊:『為護未來持經之人,令無眾惱所求滿足,我今為說陀羅尼曰: 「『「南無馺多喃(一) 三藐三菩陀喃(二) 南無薩哩嚩(二合)嚩日囉(二合)陀囉喃(三) 怛姪他(四) 唵嚩日哩(二合)嚩日哩(二合)(五) 摩訶嚩日哩(二合)(六) 嚩日囉(二合)婆設陀哩尼(七) 三摩三摩三曼䫂(八) 阿鉢囉(二合)帝訶馱嚩日哩(二合)(九) 設麼設麼(十) 鉢囉(二合)設曼覩(十一) 薩哩嚩(二合)毘耶(二合)陀耶(十二) 矩嚕矩嚕(十三) 薩哩嚩(二合)伽囉(二合)麼尼(十四) 薩摩耶麼奴瑟麼(二合)囉婆伽梵(十五) 嚩日囉(二合)婆尼(十六) 薩哩嚩(二合)阿商彌鉢哩脯囉夷莎嚩(二合)訶(十七)」 「『世尊!若復有人持七佛名,憶念彼佛本願功德,并持此呪讀誦演說,我令彼人所願滿足無所乏少。若欲見我問善惡者,應當書寫此經,造七佛像,并執金剛菩薩像,皆於像身安佛舍利,於此像前如上所說,以諸香華懸繒幡蓋,上妙飲食及諸伎樂,而為供養禮拜旋遶,於眾生處起慈悲心,受八戒齋,日別三時澡浴清淨三時更衣。從白月八日至後月十五日,每日誦呪一百八遍心無散亂,我於夢中即現自身共為言說,隨所求者皆令滿足。』是故亦如經中所說,大聖妙旨真實正等,無有變易不捨本誓。惟願住此供養香壇受用供養,亦願慈悲圓滿我等儀軌道場。又願我等一切有情,見前獲得如經所說功德善利,願垂攝授!願賜攝授! 「復願《七佛本願功德經》及諸經典一切法寶,久住世間流布十方,願大興隆增盛利樂。 「又願我等受持法門,及國界中所有人民,及諸孳畜,而生種種疾病疫癘種種患難,旱澇霜雹損壞苗稼,妖孽變怪一切惡相,不吉祥事惱害眾生。如是等類諸惡鬼神,常在於國往來惱害,起諸災難如是等難。我(某甲)等由先業招或現業感,及為方所祖宗相繼,與(某甲)等身命國界,威力自在眷屬資具,人民孳畜一切盛事,而作障礙於諸鬼神,以諸方便隨各所宜悉皆調伏,棄捨怨恨惱害之心,以慈善心辟除向前,諸不吉祥一切惡事願皆隱沒。從今向去使諸鬼神,莫起惡心勿作障礙,隨各部類於諸聖前令自發願,安立要誓住三摩耶,常行善事如是現前。願垂攝授!願賜攝授! 「吉祥威德優婆塞十二藥叉大將者:南無歸依供養宮毘羅藥叉大將。南無歸依供養跛折羅藥叉大將。南無歸依供養迷企羅藥叉大將。南無歸依供養安底羅藥叉大將。南無歸依供養頞儞羅藥叉大將。南無歸依供養珊底羅藥叉大將。南無歸依供養因陀羅藥叉大將。南無歸依供養波夷羅藥叉大將。南無歸依供養摩虎羅藥叉大將。南無歸依供養真陀羅藥叉大將。南無歸依供養招住羅藥叉大將。南無歸依供養毘羯羅藥叉大將。」 次申供養等:「吉祥威德優婆塞十二藥叉眾,一一大將各有七億藥叉眷屬,當愍念我昔在會上真實天音,同時舉聲而白佛言:『世尊!我等今者蒙佛威力,得聞藥師琉璃光王等如來名號,於諸惡眾無復怖畏。我等相率皆同一心,乃至盡形歸佛法僧,誓當荷負一切有情,為作義利饒益安樂。隨於何處城邑聚落空閑林中,若有此經流布讀誦,或復受持七佛名號恭敬供養者,我等眷屬衛護是人令脫眾難,所有願求悉令滿足。』 「爾時世尊讚諸藥叉大將言:『善哉,善哉!大藥叉將!汝等念報七佛如來恩德,常應如是利益安樂一切有情。』亦如讚許,惟願今時,引領調順一切善眾赴此供養,以慈愍心受用供養,圓滿我等儀軌道場,亦願我等一切有情,見前獲得如經所說功德善利。願垂攝授!願賜攝授。 「復願《七佛本願功德經》及諸經典一切法寶,久住世間流布十方,願大興隆利樂有情。 「又願我等受持法門,及國界中所有人民及諸孳畜,而生種種疾病疫癘種種患難,旱澇霜雹損壞苗稼,妖孳變怪一切惡相,不吉祥事惱害眾生。如是等類諸惡鬼神,常在於國往來惱害,起諸災難如是等難,我(某甲)等由先業招或現業感,及為方所祖宗相繼,與(某甲)等身命國界,威力自在眷屬資具,人民孳畜一切盛事,而作障礙於諸鬼神,以諸方便隨各作宜悉皆調伏,棄捨怨恨惱害之心,以慈善心辟除向前,諸不吉祥一切惡事願皆隱沒。從今向去使諸鬼神,莫起惡心勿作障礙,隨各部類於諸聖前令自發願,安立要誓住三摩耶,常行善事如是現前。願垂攝授!願賜攝授!」 如是一一由諸供養發願祈禱已。 復次誦陀羅尼令作沐浴。復於諸聖通申供養又祈禱云:「依七佛如來本願功德經儀軌;修建香壇供養道場。奉請婆伽梵、如來、應、正等覺七佛如來,釋迦牟尼佛,一切聖眾,稱揚聖號恭敬禮拜,亦如本願發大誓願,對諸聖前懺悔罪業,隨喜善根請轉法輪,勸住世間諸善根力,及仗威德微妙上願攝授之力。伏願大聖皇帝無始已來,所有罪業願盡消滅,無諸疾病,壽命延長,天冠永固,寶域無疆,世出世間種種盛事願得豐富,圓滿二種福智資糧,究竟願證三界法王正等正覺金剛寶位。百官黎庶一切人民,無內外難安樂豐足,究竟願證無上菩提。 「又願國內一切人民及諸眾生,所有疾疫種種災難,禾稼不熟,冤賊侵逼,不吉祥事願令殄滅。風雨順時,五穀豐登,孳畜增益,一切人民及諸眾生永受快樂。當來願生極樂世界,面見世尊聽聞妙法,速得圓滿二種資糧,克證無上佛果菩提。 「又願法寶永住世間,願大興隆利樂有情。」 復次求索忍納奉送者:「婆伽梵、如來、應、正等覺七佛如來,我等導師釋迦牟尼佛、菩薩聖眾!我(某甲)等為諸有情請作利益故,然由我等惡世眾生,心行鄙劣皆不清淨無知放逸,身語意業共煩惱俱,供養資具不能具足,垢染觸污,修彼儀軌不能如法。乖諸聖意所有罪愆。惟願聖眾不捨慈悲,憐愍我等願垂忍納。 「又願我等所有善事,莫令轉為諸障礙事。惟願如是願垂攝授!願賜攝授!」奉送者: 「汝今利益有情已,  隨所希求賜成就, 奉送世尊歸本土,  當請慈悲願降臨。」 「惟願世尊具大慈悲憐愍我等,已作利益請諸聖眾,以大神通願歸本土。」 藥師琉璃光王七佛本願功德經念誦儀軌卷下 #---------------------------------------------------------------------- #【經文資訊】大正新脩大藏經 第 19 冊 No. 925 藥師琉璃光王七佛本願功德經念誦儀軌 #【版本記錄】發行日期:2023-12,最後更新:2022-10-12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 財團法人佛教電子佛典基金會(CBETA)依「大正新脩大藏經」所編輯 #【原始資料】蕭鎮國大德提供,CBETA 自行掃瞄辨識,高萌大德提供新式標點 #【其他事項】本資料庫可自由免費流通,詳細內容請參閱【財團法人佛教電子佛典基金會資料庫版權宣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