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 927
`[【原】清道光四年刊]`藥師七佛供養儀軌如意王經
大清冊封西天大善自在佛領天下釋教普智持金剛達賴喇嘛造
內閣掌譯西番蒙古諸文番學總管儀賓工布查布舊譯
崇梵靜覺國師琢𭹴珞瓚校對
傳賢首宗講經論沙門京都靜默寺住持僧海寬潤色
內庭經呪館行走梵香寺大喇嘛巴尔藏嘉磋補譯
顯親王府潤色校刻
稽首離垢滿月主! 法雨饒益諸眾生;
修持儀軌行願法, 願滅諸苦獲安寧。
(此約取信行,係願之緣起也)(以上四句偈並分行細字,儀賓工布查布所譯之舊文也)
(按番本,廣演源流、辯正、布壇、置像、設供等例三十餘篇,文甚繁多皆非諷誦者,無庸全譯,今將供壇城法開列於後)
修建藥師壇法,或有製造壇城;或有繪畫壇城皆可;再或奉安釋迦佛、藥師七如來,及諸大菩薩、護法十二藥叉諸像,各隨其宜,香燈花供如法設之,其供品隨時具辦,務取虔潔。
欲修持者,自身浴淨著新衣,其為外浴;肉、酒、蒜、葱等不淨食斷之,如三白三甜等淨食食之,染污心遠離,其為內浴。以此法門行者,居家者安住齋戒,出家者安大乘齋戒,此最為要故。
「仰冀三寶諦實,一切諸佛菩薩攝授,二種資糧圓滿最勝力、法界清淨不可思議勝力,上師諸佛並其弟子,在此奉受布薩之處,福田降臨。垂錫。」(此諦實勝力,降臨奉坐,勝解想之)
「哀愍五濁時眾生, 大方等經心藏義;
親教宗派攝持等, 威德諸師我敬禮。
世尊具大慈悲心, 一切種智引導師;
福慧功德勝海深, 於諸如來我敬禮。
清淨遠離貪慾塵, 善能解脫諸惡趣;
一味最上勝真諦, 寂靜妙法我敬禮。
已解宣說令他解, 善能住於諸學處;
具諸功德勝福田, 於諸僧伽我敬禮。
頂禮最尊正遍知! 頂禮宏濟正妙法!
頂禮廣大僧伽眾! 永於三寶誠頂禮。
明鑒十方諸眾生, 十方盡轉妙法輪;
拔濟十方諸有情, 十方諸佛我敬禮。
同心齊發希有願, 行道時位亦作伴;
一賢刦中事究竟, 圓滿千佛我敬禮。
已往無數世刦前, 為救眾生窮困苦;
誓發種種奇特願, 八大善逝我敬禮。
維衛、式棄、毘舍浮、 留孫、金寂及飲光、
釋迦牟尼天中天! 勇猛七佛我敬禮。
無垢月面殊勝像, 紫摩金身我敬禮;
遠離塵垢三界無, 正等明覺我敬禮。
大悲世尊平等攝, 聞名即息惡趣苦;
除三毒病藥師佛! 瑠璃光佛我敬禮。
若有正覺降生處, 及其得成菩提處;
轉大寂靜法輪處, 無漏滅處盡敬禮。
善逝隨方常居住, 經行散步坐立地;
獅子臥勢安眠處, 如斯等處盡敬禮。
上方下方暨中央, 方隅不拘何方所;
凡有舍利無舍利, 一切寶塔我敬禮。
慧度不可言思說, 無生無滅虛空禮;
隨類自性智慧生, 三世佛母我敬禮。
文殊、救脫、祕密主、 觀世音等廣大行;
樂負度生有寂任, 大乘僧眾我敬禮。
寶光圓滿妙明心, 發生其身願敬禮;
雖作害者與安樂, 如是等處我歸依。
應真勝智諸根調, 與教同有久住世;
流通佛法作攘護, 十六羅漢我敬禮。
修觀十二因緣法, 自來緣覺分智果;
不依知識自悟證, 諸聖緣覺我敬禮。
得大變化力神通, 伎瑞已就承佛勅;
善能謹守寶法藏, 護教金剛我敬禮。
宿因廣積善施海, 得大壽命財穀瑞;
資育廕庇行道者, 繼諸施財讚敬禮。
遍於虛空佛菩薩! 我等眾生盡無餘;
分身變作剎塵數, 一切時中恭敬禮。
所有十方世界中, 三世一切人師子!
我以清淨身語意, 一切遍禮盡無餘。
普賢行願威神力, 普現一切如來前;
一身復現剎塵身, 一一遍禮剎塵佛。
於一塵中塵數佛! 各處菩薩眾會中;
無盡法界塵亦然, 深信諸佛皆充滿。
各以一切音聲海, 普出無盡妙言詞;
盡於未來一切刦, 讚佛甚深功德海。」
(拜畢各歸本位,皷吹諸般樂器,且作且誦云:)
「以諸最勝妙花鬘, 伎樂塗香及傘蓋;
如是最勝莊嚴具, 我以供養諸如來!
最勝衣服最勝香, 末香燒香與燈燭;
一一皆如妙高聚, 我悉供養諸如來!
我以廣大勝解心, 深信一切三世佛;
悉以普賢行願力, 普遍供養諸如來!」
(止樂,復誦云:)
「我昔所造諸惡業, 皆由無始貪嗔癡;
從身語意之所生, 一切我今皆懺悔。
十方一切諸眾生, 二乘有學及無學;
一切如來與菩薩! 所有功德皆隨喜。
十方所有世間燈, 最初成就菩提者;
我今一切皆勸請, 轉於無上妙法輪。
諸佛若有示涅槃, 我悉至誠而勸請;
唯願久住剎塵劫, 利樂一切諸眾生。
所有禮讚供養佛, 請佛住世轉法輪;
隨喜懺悔諸善根, 迴向眾生及佛道。」
(如是作七支畢,右膝著地合掌誠念受布薩義云)
「云何憶昔如來、應供、正等正覺?如調順馬王及大象王,應作者作所作已辦,捨諸重擔逮得`[己【CB】,已【大】]`己利,盡諸有結具真實語,心善解脫正智解脫者,彼等或以為便於眾生故;為令利益故;為令解脫故;為令無疾病故;為令無饑饉故;為令圓滿菩提方法故;為令增上圓滿無上菩提正覺故,實受布薩禁戒。如是我(某人)亦起於此時至於明旦日出時間實受布薩也。」(如是誦三遍,已得戒想,更宜記其所戒條目。誦云:)
「從今不殺生, 亦不取他財;
不行淫慾事, 不說虛妄語。
因生多過失, 諸酒斷不飲;
不坐高廣床, 復捨非時食。
不著香鬘飾, 不作歌舞樂;
如昔應供尊! 永斷殺生等。
我以如是戒, 願得無上果;
被苦擾眾生, 願拔出苦海。」(誦三遍)
「鄂嘛阿摩噶哈施伊拉 薩嘛拔哈喇薩嘛拔哈喇 拔哈喇拔哈喇 嘛哈阿舒拔達哈 薩鵽巴達嘛 畢不溪伊荅 不雜達哈喇達哈喇 薩曼荅 阿斡羅基得 吽葩查娑阿哈阿」(是謂淨戒總持,誦七遍或二十一遍)
「堅持禁戒離垢染, 具足清淨無所犯;
離於禁戒取著等, 願戒波羅密圓滿。」
(如是發願)
(以上乃受大乘布薩法也。受戒畢而觀,作恭敬歡喜之想)
歸依者
「歸依十方三世一切如來;身語意德業元統自性,出生八萬四千法蘊;主宰一切聖僧;具恩親教師與宗派威德諸上師!」
「歸依佛、歸依法、歸依僧。」(以上如常誦之)
「歸依世尊、藥師、八大善逝佛會同其眷屬。」(三遍或七遍)
發菩提心
「為諸有情願得佛果,因此奉修世尊、八大如來佛會同其眷屬,禮、供、勸祈,妙意等勝道,次第安住也。」
從真如體中發四無量心
「我與諸有法性本來相同,而尚未悟是理,一切眾生願令常具安樂及安業因。
「願令永離苦惱及苦惱因。
「願令既無苦惱不離純樂。
「願令悉捨愛惡親疎分別苦樂之因,永處平等心。」
(虎巢大師云:欲修持者先當竭力自觀無我禪定,斯功既起,由是發四無量心及菩提心,皆為彼無明眾生故。此語乃分析因果次第,總以四無量心定之。蓋菩提心與四無量心,二種意本相同也。若專發菩提心者,其說具於下文,發明儀軌合大師經義也)
四種加持中加持壇宇
「仰冀三寶諦實,一切諸佛菩薩攝授,二種資糧圓滿最勝力,法界清淨不可思議勝力。願謹遵《七佛如來本願經》中所說儀式,十方如來並其弟子、諸聖護法、會集之壇與諸供品,如彼諸佛菩薩往昔願力所感,清淨佛國兼如阿密達佛極樂世界,具足一切功德莊嚴,其地皆是種種珍寶所成,平如手掌廣大無邊,無垢放光微妙觸樂柔軟適散,種種天花各具牛頭旃檀香氣,寶磚為垣,金、銀、珍珠、紛沙布地,烏答巴拉、沽穆達、蓮花、荏苒敷滿,八功德水池沼瑩徹微妙莊飾,諸般水鳥唱和雅音戲喜飛騰,種種如意寶樹,各樹具飾以天嘛呢、珍珠、瓔珞,懸垂寶珠開發,花菓燦然成熟,時風微動懸垂金鈴搖動出妙法音,行列莊飾如是豐足,寶地自然成就。」
加持房舍壇宇
「復次地中七寶所成無量大殿,放大光明充滿無量世界,纖麗非一殊勝無邊,微妙無窮超出三界諸境、度越世間,以彼無上善根,感成清淨自在覺明體相。如來所住之處與諸菩薩、聖僧、天、龍、鴉嘠剎、干達喇斡、阿蘇喇、噶嚕查、金那喇、嘛和喇噶、人非人等無數遊戲,其間以資法味恒常喜悅,願度一切有情永得利益,遠離一切煩惱怨害垢障,永捨一切魔事,一切世間莊嚴不可比擬,宛如佛淨土,意念大智慧徹悟決定,自乘止觀入於解脫門空性、無相、無願,寶蓮花王無量功德,為飾此等無量寶殿自然成就。」
加持座位
「復次寶壇中蓮花獅子寶座,善名稱吉祥王如來!寶月蓮花智嚴威音王如來!金色無垢寶光妙行成就如來!無憂最勝吉祥如來!法海雷音如來!法海勝慧遊戲神通如來!藥師琉璃光王如來!釋迦牟尼如來!及十方如來、菩薩、一切聖神、護法聚會居處敷布,隨各聖者願力所感燦爛豐足自然成就。」
加持供物
「復次內外一切處所,隨種合宜天人最妙受用供物,飲食、衣服、音樂奇特,種種供品猶如三藏經暨《普賢行願品經》所載,一切供物如雲如海,精潔盈滿莊嚴具陳,願一切聖者聚會冥加,亦願垂慈納受。」(三遍)
(普賢供雲廣大喜悅者,誦供雲總持,此乃增上大利益,經中所云)
「止鄂嘛納摩拔哈噶斡得 拔雜喇薩阿喇 巴喇嘛喇達訥 答塔阿噶答阿鴉 阿喇哈得 薩嘛鴉嘠薩嘛餔達達哈鴉 答達鴉塔阿 止鄂嘛拔雜哷拔雜哷 嘛哈阿拔雜哷 嘛哈阿得雜拔雜哷 嘛哈阿畢達鴉阿拔雜哷 嘛哈阿玻堤咨答答拔雜哷 嘛哈阿玻堤曼拙巴 桑嘠喇嘛那拔雜哷 薩喇斡嘠喇嘛 阿阿斡喇那 畢碩達哈納 拔雜哷娑阿哈阿」(三遍或七遍遍)
「復次三寶諦實,一切諸佛菩薩攝授,二種資糧圓滿最勝力,法界清淨不可思議勝力,如是成就。」(三遍誦)
(供品攝授下奉請諸聖,右膝著地`[拈【CB】,𢫈【大】]`拈花合掌而作是念,所出奉請語句,口誦兼作緣念:「東方去此過四殑河沙土,從無勝清淨世界請善名佛!過五𢫈河沙土,從妙寶世界請寶月佛!過六殑河沙土,從充滿妙香世界請金色佛!過七殑河沙土,從離憂世界請無憂佛!過八殑河沙土,從法幢世界請法揚佛!過九𢫈河沙土,從寶海世界請勝慧佛!過十殑河沙土,從琉璃光明世界請藥師佛等。各同無數眷屬飃然騰空,無礙神通來臨,而作堅固勝解為大要也。」)
「善名稱吉祥王如來!寶月蓮花智嚴威音王如來!金色無垢寶光妙行成就如來!無憂最勝吉祥如來!法海雷音如來!法海勝慧遊戲神通如來!藥師琉璃光王如來!本師世尊釋迦牟尼等,十方三世現住如來、應供、正等正覺,並一切諸菩薩願垂慈照。諸世尊俱大慈悲因,於五百世後像法轉時,或有眾生被種種業障所纏、一切惡病所逼、種種苦惱所害及諸困窮所迫,為救拔濟是等有情,兼為與天上人間利益安樂故,諸尊如來俱多善巧方便,昔發本願妙好廣大,由此勝力攝授無量。今者因為(譬如上師類中則云:奉事勝威德上師戒寶之身某,兼我等;若圓寂則云:願彼意念圓滿,兼我等。餘倣此。如大主類中人王則云:奉事極堅金剛之身某,兼我等;若去世則云:願彼意念圓滿,兼我等。至大德類中或長老、或出家,如語王義成者則云:奉事語王義成,兼我等;若去世則云:願彼免諸惡趣而得解脫,兼我等。如世間類中施主則云:奉事福盛;兼我等;若去世則云:願彼免諸惡趣而得解脫;兼我等。其或有名而不知者,如復立法輪寺廟則云:奉事大眾師徒之身,兼我等;如居家類中:施主、福祿、夫婦、子嗣與諸眷屬奉事,兼我等。以上諸條略舉大凡,隨時詳為斟酌增減用之)兼為我等與諸眾生作依怙之故,應請在此奉供壇場,降臨作大集會。攝授垂錫。」
「現在我等本師世尊釋迦牟尼文佛!因有所化,然雖南洲示滅,現在他方世界,自在遊戲種種利益眾生。願如來大慈大悲,追念昔發本願,憐我等已屬宏化內攝所覆,得末法之恩。今者因為(某人云云)兼為我等與諸眾生作依怙之故,應請在此奉供壇場,降臨作大集會攝授垂錫。」
「文殊室利菩薩摩訶薩、佛子救脫、金剛手等一切菩薩摩訶薩!昔者曾於七如來發《本願功德經》說此法時,在大會中攝授經義,成就如來妙法發心者。今為(某人云云)兼為我等與諸眾生作依怙之故,應請在此奉供壇場,降臨作大集會。攝授垂錫。」
「昔者如來!普於法會當面授付之時,各各以天實語,許諾擁護七如來《本願功德經》正法及四眾以為己任。所謂釋提桓因!大梵天帝!持國天王!增長天王!廣目天王!多聞天王等諸聖護法。今為(某人云云)兼為我等與諸眾生作依怙之故,應請在此奉供壇場,降臨作大集會。攝授垂錫。」
「昔者如來普於法會,七如來昔發《本願功德經》受持供養等有情,皆許諾擁護以為己任,所謂:
「極畏藥叉大將!
金剛藥叉大將!
執嚴藥叉大將!
執星藥叉大將!
執風藥叉大將!
居處藥叉大將!
執力藥叉大將!
執飲藥叉大將!
執言藥叉大將!
執想藥叉大將!
執動藥叉大將!
圓作藥叉大將!
「諸藥叉大將追念昔日美妙勝意,今為(某人云云)兼為我等,與諸眾生作依怙之故,應請在此奉供壇場,降臨作大集會。攝授垂錫。」(以上四節分行細字,按番經俱云:「奉事上師戒寶之身……。」蓋舉一以例其餘,恐觀者不明晰,今按舊譯改之)
「無有往來損益身, 隨機應感即現相;
猶如皓月昇太虛, 照臨為破世間暗。
奉請善逝出有壞, 我等已具善福分;
今特獻此功德水, 伏願怡然哀納受。
諸尊法體自清淨, 雖無愛等塵纏縛;
願為我等淨障緣, 奉此淨水請沐浴。
諸尊如來同其子, 更以寶瓶注香水;
如意盈滿發唱頌, 並作伎樂奉沐浴。
持是殊勝無比衣, 且熏淨香拭尊體;
於彼華餙善辨色, 極香妙衣謹奉獻。
輕薄柔軟天繒服, 於彼不壞金剛體;
我以不退信呈獻, 願我亦得金剛身。
煩惱渴捐諸有情, 沾濡法水充滿故;
脫愆成就諸緣義, 因此奉獻淨瓶水。
說法清淨道場也, 敷設威德清淨座;
禪定不動平等持, 勝意欣然請安住。
廣大清淨寶座上, 示現無礙無障身;
善住平等圓容性, 合和供品俱納受。」
「八大如來各於所在世界,乘自然通騰空而來,降臨壇中八大獅子寶座上欣然而住;經夾亦住中央中級階上;本經序中所載菩薩及一切諸菩薩無量眷屬俱住其位。於其面前文殊、救脫、金剛手菩薩!三尊會坐一處,追念往昔說法願力,助作善事業(想之)。第三級階左列十二藥叉大將之位;右列梵天、帝釋之位;四門四天王各各成就誓願而住其位。」(想之)
(供養及壇場同前,依諦實力法勝解作也)。
復次正宗分,如是想後通禮供養功德水等竭力供獻。如是說者,略說通禮供養。廣說各禮供發願有二。
第一:
「拔濟天人眾生淨梵子,
勝法王子文殊室利尊!
聖教根本大師善寂養,
正座帝堅四位我敬禮。
聖天之子薩持納勒伊鉦氳,
重訂新語文字座髮髻;
能忍苦行天溝金剛德,
主宰護光四位我敬禮。
敬信三寶最上德輪堅,
聖教誠敬安帝日光尊;
主宰妙大法王吉祥帝,
天中上師四位我敬禮。
執財守護主宰天中帝,
眾尊族姓大德光明帝;
雪嶺最親一天頂尊帝,
番地降冤四位我敬禮。
大善知識舒蘭智慧稱,
羊地獨泉茂盛法幢師;
芙川聖教日光卓摩車,
正覺修觀四位我敬禮。
高族降生心藏吉祥幢,
無比藥溝遍喜願路足;
草舍上師名稱威德賢,
尚師福稱四位我敬禮。
法溝大師寶名吉祥幢,
如真文殊菩薩寶幢足;
持律最上尊勝號妙手,
遍喜智慧四位我敬禮。
大慇懃戒防非福祿師,
除謬普賢勢力德熾師;
決定一切種智慧憫足,
自在極堅四位我敬禮。
遍主世尊福德最具祥,
根本有恩法師沙嚕巴;
居處法師意子廣博師,
寶珍巨海三位我敬禮。
妙語俱期礪藏勝智慧(俱期,千萬之數也),
住持金剛最上二位師;
得此法恩語王智慧名,
賢刼妙海二位我敬禮。
正覺修觀隨持虛空稱,
大善知識福德智慧足;
正遍知覺尚師福德稱,
無比降旨三位我敬禮。
聖教根本玻堤薩鵽尊,
族主玻堤薩鵽次小足;
薩和喇法中之王善吉祥,
低伊巴嘛嘠阿喇四位我敬禮。
聖教命木天德菩提光,
拔濟有情帝思廣大號;
菩薩嘛哈阿薩鵽月幢師,
公波譯師四位我敬禮。
煩惱眾冤能破勝幢師,
加斡自在俊妙美名熾;
加斡德妙謹戒具妙行,
功德自在四位我敬禮。
廣大功德商巴持律師,
法師菩薩尚師福稱等;
八大如來本願儀軌經,
宗派上師諸尊我敬禮。」(如是畢)
(復二偈,乃虎巢大師所補云):
「雪嶺利益福祿出生門,
勝劣遍修皆可為之道;
法王勝意本願儀軌經,
持護流通諸尊我敬禮。
二利究竟導師正等佛,
二諦雙融聖教正妙法;
二足受持最勝眾僧伽,
歸依處所三寶我敬禮。」
(此宗派皆我所得授者,因據實書寫,若自`[已【CB】,巳【大】]`已別得師傳,其上師實數一一察出恭敬入之,不可以非`[己【CB】,已【大】]`己師者訛言也,亦不得以`[己【CB】,已【大】]`己心各自所愛門頭取入,以炫為希有之宗派。蓋世間之大愛者,雖如父母等,諷誦時亦不可擅取入也。詳叅)
「頂禮供養歸依十方三世善逝並諸弟子!
「頂禮供養歸依應供、正等正覺善名稱吉祥王如來,與其侍奉無量無邊百千萬億菩薩圍繞。
「頂禮供養歸依應供、正等正覺寶月蓮花智嚴威音王如來與諸菩薩圍繞。
「頂禮供養歸依應供、正等正覺金色無垢寶光妙行成就如來,與其無量菩薩百千萬億圍繞。
「頂禮供養歸依應供、正等正覺無憂最勝吉祥如來,與其無量菩薩眷屬。
「頂禮供養歸依應供、正等正覺法海雷音如來,與其無量眷屬菩薩圍繞。
「頂禮供養歸依應供、正等正覺法海勝慧遊戲神通如來,與其無量菩薩圍繞。
「頂禮供養歸依應供、正等正覺藥師琉璃光王如來,與其眷屬菩薩、日光遍照、月光遍照等無量菩薩!」
「勝體昭煥同帝青寶色,
相好光明千日熾虛空;
普遍寂樂成就分別性,
世尊藥師勝身我敬禮。
法語宣布聆如琴千弦,
清淨梵音種種所化意;
普令充足善解法海藏,
世尊藥師妙語我敬禮。
若有意者智慧法海間,
無緣大悲波浪所興動;
一切願海佛事自成就,
世尊藥師勝意我敬禮。」
「頂禮供養歸依本師世尊、如來、應供、正等正覺釋迦牟尼文佛,與其眷屬三萬六千菩薩!」
「破無明暗最勝炬, 除苦惱病希有藥;
一切離欲妙法寶, 頂禮歸命奉供養。」
(如是等)
「頂禮供養歸依聖者文殊童子及救脫、金剛手等菩薩摩訶薩!
「頂禮供養歸依大梵帝釋、四大天王等一切護法!
「頂禮供養歸依極畏藥叉大將等十二藥叉大將!」
「於此聖會供奉德水、塗香、妙花、熏香、明燈、食物、雅樂、寶蓋、幢幡等,現今盡力備設,此供十方所有無主所拘,天上人間妙物,安樂所用一切豐足。或呪覺明勢力、勝信力,感發所生雲供。猶如〈普賢行願品〉中所說大海虛空無邊無際一切盈滿。奉供獻者今為(某人云云)兼我等,從無始來在輪轉時,一切生身中作不善業,略言之,如所不應作者作、應作者不作等,所有正罪一切誠心懺悔;三世聖凡所作諸善根,一切福德今皆隨喜;十方諸佛勸請轉無上大法輪作世間明燈;若有將欲示入涅槃者,於是發一切誠心,仰祈永莫入滅,勸請常住世界利益眾生。如是所作一切福德自他無遺,因而迴向令得現證無上菩提之因(按番經,此節內分行細字與前四節分行細字同,今亦按舊繹改之),世尊會集法壇願垂慈念,諸佛具大慈大悲專為未來五百世後像法轉時有情眾生,被種種惡業所纏、一切惡病所逼、種種苦惱所害及諸困窮所迫,以為救度是等有情,兼為於諸天人作利益之故,往昔七佛世尊、如來、應供、正等正覺善巧方便,昔發廣大本願,攝授加被不可思議。現在我等本師世尊釋迦牟尼如來親口宣揚並為攝授;暨聖者文殊、救脫、金剛手等諸尊菩薩摩訶薩!往昔世尊所說真實意行廣大圓滿,作為威就本經義業,察明聖語應許攝授;梵天、帝釋、四大天王、十二藥叉大將等擁護妙法;諸大近事今在法會前,於說《本願功德經》時凡諸受持《本願功德經》之有情者,應諾擁護救濟。云何應諾?以為先聖之所熏被,又如《本願功德經》中所說諸尊如來並其弟子,在此聚會築設壇場,盡力敷陳合和供品,法會壇前稱揚嘉號奉獻供物,祈望恩指在於會前如昔。云何攝授?所說《本願功德經》儀軌,現作圓滿利益。如是所得一切恩惠,願為(某人云云)兼我等速得垂錫(亦同前,按舊譯改之,以下分行細字,凡有同此者俱按舊譯改之)。世尊會集法壇願垂慈念,諸尊聖者具足洞照智慧憐憫慈悲,妙行事業救濟勢力不可思議,皆為利樂發生之故。伏願佛教興隆,掌教諸位上師身安壽長,白法事業漸見增廣,十方眾僧咸得安和,而其十種法行一切受持,增長圓滿流通。依是勢力所感,一切有情咸得安樂,且特現前施主而為上首,一切有情淨消二障圓滿二資,而速疾得成正等正覺。願賜冥加。」
(復次,龍樹菩薩云四無量禮。如是說者蓋佛境無量、自身變化無量、為利眾生無量、故尋無量手獲得功德無量。如《施伊拉拔哈達喇經》中所載四無量。所謂:四無量因意念同也,信解殊勝德水等,具足八功德水波鬘微動浪如瓔珞行列無數,自身變化亦如是狀而以奉身;烏闍嘛巴阿喇花、曼達阿喇花、蓮花、烏答巴拉花、拔沽拉花等,天上人間雜色妙花盈滿虛空而奉頭上;赤白栴檀、蛇心、沈香、闍嚕嘎香、香麫未番,種種藥草焚熏,厚如雲體而以奉鼻;塵器世界而作燈碗,糧油、百草、津液、禾油如海填滿須彌以為燈心,燃燈無邊光明能超日月而以奉眼;六香、氷片、栴檀等妙香合和妙藥塗香,如殑河流而奉心間;天龍、鴉嘎剎、人等,諸般熟食及未熟食,微妙九品百味食物而以奉舌;籥器、笛、銛子、皷桑、皷等世間音聲盈滿而以奉耳。復又傘蓋、幢幡、彩鬘、七珍、八寶、八吉祥等為所供之物,或有真設或作有相,心中多端變化皆有主所拘供養;須彌山、金山、遊海、四洲、日月等是無主所拘供養。身或作如意寶;或作寶宮殿;復作役使,隨說成就乃為奉身供養。以上雪供誦總持呪力,感如普賢雲供成就者,是為總持供養;於是供養遠離限量不可思議者,是為勝解供養。迎請如來同其眷屬乃為依力;昔已造之罪如毒入腹,生極悔心者乃自責之力;從今至於命難而不復作者復退過力。如上所說禮供,於勝義中亦無自性,世俗中一切自他之罪障兼我等。如是說時諸佛菩薩從心問放大光明,猶如能醫而用嘔吐之藥將病引出,自身淨如水晶,勝信解者乃對治遍行力懺悔自他,一切三時所作之善心生歡喜)(三千須彌衡時得限量,隨喜功德較彼無限量)(如是他善作隨喜者得福平等,有此利益太子一切善成,成佛不遠時)(圓明無為寂滅離緣起,猶如甘露妙法我今得;然雖宣說究亦誰能知?故且不語住於山林中。於此示現不說法時,如梵天持千輻輪奉獻祈禱,今即如自手持輪,各隨所化界想根基,祈請轉妙法輪。諸佛菩薩為利有情雖六時不遺,但諸有情煩惱熾盛,故心生厭離欲歸於寂者,懇祈為利眾生永住一刦,不應涅槃。勸請住世,將無邊善法迴向究竟菩提者,《無盡意菩薩請問經》中有長行義,有一祕訣師所云:云何廣大?海中一滴水乃至海水不盡是無盡。如是迴向菩提諸善根,乃至不得菩提是不盡,如如是善根迴向菩提因者與時無盡,殊特支是也。如是七覺支即同於耕種,秋果熟實,是故勸請勝意。於諸勝境處猛力專念:往昔所發勝意,奉求現今我等隨願成就。如是名謂總祈諸勝意成就。奉供因,即禱祝也)
第二廣演各各禮供發願中,八如來、妙法、僧伽,兼成就總持寶瓶等。其八如來,初於善名,向下請聖一一奉供發願作之。
第一善名稱吉祥王如來——名號誦之,奉供發願
「頂禮供養歸依世尊、應供、正等正覺善名稱吉祥王如來!(誦七遍)(今時不誦七遍,作易法者甚多,則成增減而大有妨礙,故為剋定方好)(此間奉供之法亦如上,於此聖會等六支增補誦之,以下悉皆倣此)
「諸佛子等今在眾會道場,善名稱吉祥王如來前,聞號憶念虔誦七遍,並禮讚供養等善力善名稱吉祥王如來!應佛當時所發本願:
「『某等願為一切眾生,若有身受種種痛苦、熱病、鬼魅、呪詛、起屍等難,種種逼切皆作災害,一切病症頓時息滅,乃至究竟菩提無熱病,罪業之鬼魅,一切病症善消除之。』
「『某等願為一切眾生,若有盲聾、顛狂、白癩諸病所困,願彼等乃至究竟菩提諸根具足,一切苦惱病患悉能斷絕。』
「『某等願為一切眾生,若有貪、嗔、痴障覆者,或作五逆之罪,多行非行之行誹謗正法,作種種不善業,罪墮三途地獄,彼等眾生已生於地獄受諸般苦楚,願彼等一切五逆之罪、惡業障等一切盡能消除,乃至無上正等正覺,究竟不行眾生、地獄及惡道中,常受天宮天樂人樂。』
「『某等願為一切眾生,若有窮困乏匱飲食、衣財、米穀、臥具、香鬘諸物,願彼等乃至究竟菩提,資生金銀、衣財、米穀、臥具、香鬘受用諸物。』
「『某等願為一切眾生,若有纏縛、捶撻、入於監牢、兵刃等,身受種種苦惱,願彼等乃至究竟菩提,一切纏縛捶撻常令解脫,斷絕一切身中煩惱。』
「『某等願為一切眾生,若有無依怙者身煩火熾,誤入獅子、虎、豹、熊、羆、毒蛇之處,至於命難可憐愍者,願彼等乃至究竟菩提,身中煩火一切息滅。獅、虎、熊、羆、毒蛇等皆生慈心,無畏安住善地。』
「『某等願為一切眾生,若有互相鬪爭、言訟、惱亂、驚恐、怕懼,願彼等乃至究竟菩提,鬪爭、言訟一切息滅,互相慈心安住。』
「『某等願為一切眾生,若有乘船入於江海至無有洲渚,欲求活命種種叫苦,願彼等乃至究竟菩提,江海之中安然得出無畏渡過。』
「願此身遷沒時,即往應供、正等正覺善名稱吉祥王如來佛土,蓮臺獅子寶座內化生,往生之後總持禪定等一切功德現前,無上導師善名稱吉祥王等,及十方一切諸佛親得授記心生歡悅,剎那剎那間無礙入於諸佛國土。」
「往昔最勝如來佛! 曾說弘深八大願;
依佛慈悲攝授力, 一切眾生悉成就。
唯願佛法常熾盛, 普令有情得安樂;
無明煩惱總消除, 速成無上菩提道」。
第二威音王如來
「頂禮供養歸依世尊、應供、正等正覺寶月蓮花智嚴威音王如來!」(七遍)
(此間奉供六支同前)
「諸佛子等今在眾會道場寶月蓮花智嚴威音王如來前,聞號憶念虔誦七遍,並禮讚供養等善力寶月蓮花智嚴威音王如來!應佛當時所發本願:
「『某等一切眾生,若有為營農業或商賈事,令心種種擾亂,故於菩提方分諸善法等與菩提之心作意亡失迷於輪迴,各受輪轉種種之苦,病老、衰亡、憂嘷叫苦意不安樂,無邊擾感一一當受。願彼等一切消除乃至無上菩提正遍知覺,飲食、衣服、受用資生之具、財穀、金銀所得豐足,令諸善法增長亦不捨離菩提之心,所作惡道、有情、地獄等一切輪迴苦難咸得解脫。』
「『某等一切眾生,若為寒暑、饑渴、煩熱逼身,受大苦惱可憐愍者。願彼等一切宿業障覆悉皆消除,乃以是身而為最後之身乃至無上菩提,一切生苦悉得解脫受人天樂。』
「『復次若有女人種種疾病逼迫其身,更兼女身所為下劣,臨當產時受大苦惱。願彼等一切苦惱悉皆斷除,乃以是身而為最後之身,乃至究竟菩提常為男子。』
「『某等一切眾生,若遇死厄冤對,行險難處為賊所侵,與其父母、兄弟姊妹、親友眷屬,受諸苦惱悲泣痛戚而逼其身。願彼等一切解脫乃至究竟菩提,死厄冤難、險處被害一切消滅,悲泣苦惱悉皆遠離。』
「『某等一切眾生,若遇昏夜行於黑暗之處,成辦種種緣事,被惡鬼神之所惱亂,畏懼大聲叫哭。願彼等一切消釋乃至究竟菩提,凡諸黑暗已無所有,最惡鬼魔悉皆解脫,皆其供養奉事所作種種殷勤之故。』
「『某等一切眾生,若有下劣識解、智慧甚少、舉念愚癡,善法根力、菩提覺支、禪定諸總持門及佛、法、僧隨念亡失。願彼等一切覺悟乃至究竟菩提,禪定正念根力諸總持門、諸菩提支現前成就,隨大智慧行之無礙。』
「『某等一切眾生,若有下劣識解,欲求聲聞及獨覺乘者修行而住,棄背無上勝妙菩提。願彼等一切頓除乃至究竟菩提,於無上正等正覺永不退轉決定超越聲聞、獨覺之地,作意菩提永不捨離。』
「『某等一切眾生,或逢大劫將盡之時,雜嘛餔低伊州火遍發起,被火焚壞悲泣憂惱,由彼前身惡業力故受斯種苦無歸無依。願彼等一切苦惱憂悲悉皆遠離受清涼樂。』
「願此身遷沒時即往應供、正等正覺寶月蓮花智嚴威音王如來國土,蓮臺獅子寶座內化生。往生之後總持禪定等一切功德現前,無上導師寶月蓮花智嚴威音王等及十方一切諸佛親得授記,心生歡悅剎那剎那間無礙,入於諸佛國土。」
「世尊威德妙音王! 曾發弘深八大願;
依佛慈悲攝授力, 一切眾生悉成就。
唯願佛法常熾盛, 普令有情得安樂;
無明煩惱總消除, 速成無上菩提道。」
第三金色無垢如來
「頂禮供養歸依世尊、應供、正等正覺金色無垢寶光妙行成就如來!」(七遍)
(此間奉供六支同前)
「諸佛子等今在眾會道場金色無垢寶光妙行成就如來前,聞號憶念虔誦七遍,並禮讚供養等善力金色無垢寶光妙行成就如來!應佛當時所發本願:
「『某等一切眾生,或有造作種種屠害不善之業斷諸生命,由斯惡業故壽夭多疾,水火刀毒諸病死亡。願彼等一切惡業纏縛悉皆消滅常壽無病,無論何時不至死於非時。』
「『某等一切眾生或作種種不善業罪,盜他財物故感生貧窮家,乏少衣服饑渴逼身常受諸苦。願彼等一切頓消諸罪,乃至究竟菩提,自在豐盛得無不備。』
「『某等一切眾生,若有各懷毒害之心互相殺害鬪爭。願彼等一切消釋,乃至無上菩提正遍知覺,互相憐憫猶如父母。』
「『某等一切眾生若有貪、嗔、癡障,毀犯禁戒遍行諸罪,傷損學處受用信施故,墮三塗眾生地獄。願彼等一切所有業障悉皆消滅,出離一切遠近煩惱,乃至菩提道場時實持戒律,於身語心善能防護永不捨離菩提心。』
「答達鴉塔呵 西達棏西達棏 蘇西達棏摩匝尼 摩嘠剎呢 穆嘠得 畢穆嘠得阿嘛勒 畢嘛勒 嘛嘛噶拉葉 希喇那鴉噶喇白 喇答納噶喇白 薩喇斡阿喇塔薩阿達哈尼 巴喇嘛阿喇塔薩阿達哈尼 嘛納塞 嘛哈阿嘛納塞 阿達不得 阿答鴉達不得 必伊答拔哈鴉 蘇拔喇吶 巴喇哈嘛郭磕 巴喇哈嘛呵達哈溪得 薩喇斡阿喇特窟 阿巴喇阿資得 薩喇斡答喇阿巴喇隄哈得 匝都斯卡卡蚩 餔達達哈鍋支 拔哈阿溪得 納嘛嘛薩喇斡答塔阿噶答阿難阿娑阿哈阿」
「世尊金色無垢寶光妙行成就如來!昔坐菩提樹下普觀有情被貪、嗔、癡障所覆,諸惡疾病逼身,死難冤愆臨險被害,壽活一劫墮入地獄受大苦惱,為利斯等令入菩提正遍知覺,盡消一切業障故,宣說根本總持,誦此真言攝授我等一切眾生五無間等罪悉皆消滅,一切冀望皆得圓滿,臨命終時亦得金色無垢寶光妙行成就如來而護念之。
「願此身遷沒時,即往應供、正等正覺金色無垢寶光妙行成就如來國土,蓮臺獅子寶座內化生。往生之後總持禪定等,一切功德現前,無上導師金色無垢寶光妙行成就等,及十方一切諸佛親得授記,心生歡悅剎那剎那間無礙入於諸佛國土。」
「世尊金色無垢光, 曾發弘深四大願;
依佛慈悲攝授力, 一切眾生悉成就。
唯願佛法常熾盛, 普令有情得安樂;
無明煩惱總消除, 速成無上菩提道。」
第四無憂最勝如來
「頂禮供養歸依世尊、應供、正等正覺無憂最勝吉祥如來!」(七遍)
(此間奉供六支同前)
「諸佛子等今在眾會道場無憂最勝吉祥如來前,聞號憶念虔誦七遍,並禮讚供養等善力無憂最勝吉祥如來!應佛當時所發本願:
「『某等一切眾生,若受憂苦心意不樂,多端擾亂受種種苦惱。願彼等一切憂苦心意不樂,多端擾亂悉皆消除,出離悲憂永遠不受苦惱得享常壽。』
「『某等一切眾生,若有造諸惡業,或已墮無間大地獄大黑大闇之中。願已生之後,無憂最勝吉祥如來!身中光明發現,身觸目見即時一切罪業消除,地獄重苦悉皆解脫,受諸苦惱一切斷絕,乃至菩提受人天樂。』
「『某等一切眾生,或昔時造諸不善之業,劫他財故生貧賤家,衣服、飲食、臥具悉皆乏少,常受冷熱、苦惱、饑渴逼迫身無光色。願彼等乃至究竟菩提,衣服、飲食、臥具受用悉皆充足,如彼諸天身光可愛嚴飾具足。』
「『某等一切眾生,或為鴉嘠剎、喇嘠剎諸惡鬼神噉肉逼迫,奪其精氣受諸病苦。願彼等乃至究竟菩提,鴉嘠剎、喇嘠剎諸惡鬼神噉肉逼迫奪其精氣悉皆退散,各起慈心解脫種種病患苦惱。』
「願此身遷沒時,即往應供、正等正覺無憂最勝吉祥如來國土,蓮臺獅子寶座內化生。往生之後總持禪定等一切功德現前,無上導師無憂最勝吉祥如來等,及十方一切諸佛親得授記,心生歡悅剎那剎那間無礙入於諸佛國土。」
「世尊無憂最勝王! 曾發弘深四大願;
依佛慈悲攝授力, 一切眾生悉成就。
唯願佛法常熾盛, 普令有情得安樂;
無明煩惱總消除, 速成無上菩提道。」
第五法海雷音如來
「頂禮供養歸依世尊、應供、正等正覺法海雷音如來!」(七遍)
(此間奉供六支同前)
「諸佛子等今在眾會道場法海雷音如來前,聞號憶念虔誦七遍,並禮讚供養等善力法海雷音如來!應佛當時所發本願:
「『某等一切眾生,或生邪見之家,不信佛、法、僧眾,捨離作意菩提之心。願彼等業障盡得消除,乃至究竟菩提成就正見,於佛法僧具足敬信,於作意菩提心復不退轉。』
「『某等一切眾生,若有不聞佛、不聞法、不聞僧,生於邊地之家近惡知識引作眾罪,彼等命終之後墮三惡趣不修善品者。願法海雷音如來嘉號盈於其耳,法雲海音自然發生,於是聽聞法音消除先業,乃至究竟菩提不捨菩提之心。』
「『某等一切眾生,或逢乏少衣服、莊嚴香鬘、塗香、臥具、醫藥,因不足故受諸苦惱造重惡業。願彼等衣服、莊嚴香鬘、塗香、臥具、醫藥所用諸物隨念皆得,乃至究竟菩提無論何物無不具足。』
「『某等一切眾生,或有先業成熟,互相鬪爭共相謀害,欲斷命故,弓箭、刀杖互為傷損至大苦難。願彼等弓箭、刀杖等即便退回返向為背,一切冤害皆生慈心,各種命根不能斷絕,乃至究竟菩提受用諸物自在充足。』
「願此身遷沒時,即往應供、正等正覺法海雷音如來國土,蓮臺獅子寶座內化生。往生之後總持禪定等一切功德現前,無上導師法海雷音如來等,及十方一切諸佛親得授記,心生歡悅,剎那剎那間無礙入於諸佛國土。」
「世尊法海雷音勝! 曾發弘深四大願;
依佛慈悲攝授力, 一切眾生悉成就。
唯願佛法常熾盛, 普令有情得安樂;
無明煩惱總消除, 速成無上菩提道。」
第六神通王如來
「頂禮供養歸依世尊、應供、正等正覺法海勝慧遊戲神通如來!」(七遍)
(此間奉供六支同前)
「諸佛子等今在眾會道場法海勝慧遊戲神通如來前,聞號憶念虔誦七遍,並禮讚供養等善力法海勝慧遊戲神通如來!應佛當時所發本願:
「『某等一切眾生,或有種植耕耘及興貿易故,起鬪爭造眾惡業。願彼等一切資生之具隨心滿足,消除惡意常修善法。』
「『某等一切眾生,或有實造十不善業當墮地獄。願彼等於一切十善道皆得具足,無量眾生不墮惡趣。』
「『某等一切眾生,或被他所訟,身受刑罰或繫縛捶撻,禁於監獄至於殺害。願彼等一切消釋,乃至究竟菩提,凡繫縛捶撻諸苦悉能解脫,無上自在豐盛成就。』
「『某等一切眾生,或有造眾惡業至於夭壽死亡。願彼等一切罪業悉皆消除,無時淪喪永遠不得死亡永得常壽。臨命終時法海勝慧遊戲神通如來名號,耳得聽聞隨順意念往生善道高品世界,乃至究竟菩提常受人天之樂。』
「願此身遷沒時即往應供、正等正覺法海勝慧遊戲神通如來國土,蓮臺獅子寶座內化生。往生之後總持禪定等一切功德現前,無上導師法海勝慧遊戲神通如來等,及十方一切諸佛親得授記,心生歡悅,剎那剎那間無礙入於諸佛國土。」
「世尊法海神通佛! 曾發弘深四大願;
依佛慈悲攝授力, 一切眾生悉成就。
唯願佛法常熾盛, 普令有情得安樂;
無明煩惱總消除, 速成無上菩提道。」
第七藥師如來
「頂禮供養歸依世尊、應供、正等正覺藥師琉璃光王如來!」(七遍)
(此間奉供六支同前)
「諸佛子等今在眾會道場藥師琉璃光王如來前,問號憶念虔誦七遍,並禮讚供養等善力藥師琉璃光王如來!應佛當時所發本願:
「『願某等一切眾生,三十二種大丈夫相八十種好莊嚴其身,我相云何,一切眾生亦皆成就。』
「藥師琉璃光王如來身中光明,遍照無量無數世界,威光赫奕身如寶珠琉璃。其相何等能復如是?內外清澈無垢光明,勝體廣大吉祥威德,熾盛安住焰網莊嚴過於日月。某等云何亦復成就?凡諸有情或生於兩世界間幽冥之處,或復彼世界在於闇夜異方遊行。願彼等一切見我光明安慰行去隨作眾事。
「藥師琉璃光王如來以無量智慧方便利益某等一切無量眾生,凡所受用之物皆得無盡,無論何物不勞求謀。」
「『某等一切眾生,或行邪道及行聲聞、獨覺道者。願彼等一切悉令安住大乘法中。』
「『願某等一切眾生,乃至究竟菩提謹守三戒,一切學處無所毀犯,設有毀犯戒律者不墮惡趣。』
「『某等一切眾生,身或惡色諸根不具,醜陋、愚頑、支體殘廢、背僂、白癩、攣躄、盲、聾、癲狂諸病所纏。願彼等一切先業障覆悉皆消除,諸根支體皆得端嚴。』
「『某等一切眾生,或有眾病所逼,無歸無依、無養無藥、無有親顧貧窮困苦。願彼等一切病症悉皆消散,乃至究竟菩提無病無害,所用之物悉皆豐足。』
「『若有女人,為女百過煩惱逼切,不喜女體欲圖為男者。願彼等一切女體退轉乃至圓滿菩提常為男子。』
「『願某等一切眾生,或被魔繩所縛皆得解脫,種種異見不同之理皆得斷決,令住正見菩提妙行廣大圓滿成就。』
「『某等一切眾生,或犯王法,幽禁牢獄枷鎖鞭撻以至極刑,復有眾多苦楚逼切,並其身、語、意之憂惱,遠離敖慢。願彼等依我福力,一切災害皆得解脫。』
「『某等一切眾生,或因饑渴所惱,為求食故殷勤造眾惡業。願以隨得上色香味飲食隨意飽滿,復以法味令住安樂。』
「『某等一切眾生,或身無衣服,窮困苦惱、寒熱、蚊虻,晝夜受苦迫切彼等。我願隨其所好,即得染種種上色妙衣、寶嚴、塗香、花鬘、伎樂等物,一切眾生有所冀望皆令豐滿成就,聖者歡悅,禁戒、煩苦、惱熱皆得解脫令住安樂。』
「願此身遷沒時,即往應供、正等正覺藥師琉璃光王如來國土,蓮臺獅子寶座內化生。往生之後總持禪定等一切功德現前,無上導師藥師琉璃光王如來等,及十方一切諸佛親得授記,心生歡悅,剎那剎那間無礙入於諸佛國土。」
「世尊藥師琉璃光! 曾發弘深十二願;
依佛慈悲攝授力, 一切眾生悉成就。
唯願佛法常熾盛, 普令有情得安樂;
無明煩惱總消除, 速成無上菩提道。」
第八釋迦如來
「頂禮供養歸依導師世尊、應供、正等正覺、威勝釋迦牟尼如來!」(七遍)
(此間奉供六支同前)
「諸佛子等今在眾會道場釋迦牟尼如來前,聞號憶念虔誦七遍,並禮讚供養等善力導師釋迦牟尼如來!為某等一切眾生,或被種種業障纏縛,諸病痛切種種憂苦逼迫,窮困乏少。深為憐愍是等有情,利益人天得安樂故,由是宣揚七佛善巧方便,並昔發《本願攝授經》中作如是言:『曼殊室利!是故欲求一切功德成就者,不雜煩惱念誦七佛如來名號,晝三時夜三時,意念崇重敬信造佛形像,花、香、燈、塗、食物、伎樂等奉供品物,受八關齋,淨潔七日安寓淨處,發願往生彼佛國土,觀一切眾生發慈悲心。復有呪曰:
「『「答達鴉塔阿 𮗯墨𮗯墨 伊墨尼密希 嘛隄嘛隄 薩巴答 答塔阿噶答 薩嘛阿達哈鴉 堤卡蚩得 阿得嘛得 巴阿勒 巴阿巴碩達哈尼 薩喇斡巴阿巴嘛 納阿沙鴉 嘛嘛餔達棏 餔達姼答答墨 烏墨 沽墨 餔達達哈 嘠徹答喇巴哩 碩達哈尼 達哈墨尼達哈墨 墨嚕墨嚕 墨嚕旆喀哷 薩喇斡阿嘠阿拉 密喇答淤 尼拔阿喇呢 餔達棏蘇餔達棏 餔達達哈阿堤卡叉阿納 喇嘠欃都墨 薩喇斡德斡 薩墨阿薩墨 薩嘛納斡阿哈㘕都 薩喇斡餔達達哈玻堤薩鵽 沙墨沙墨 巴喇沙曼都墨 薩喇斡伊答淤巴達喇斡 拔鴉阿答鴉斯 逋烏喇吶逋烏喇呢 逋烏喇鴉墨 薩喇斡阿阿沙阿鴉 白厄朱 鴉 巴喇隄拔哈阿塞 薩喇斡巴阿拔嘛 嘠剎央嘠哩娑阿哈呵」
「『此名碧琉璃光總持。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供養受持讀誦滿一千八遍,彼諸如來悉皆護念,諸菩薩亦皆憶念;執金剛菩薩真實擁衛,諸天並帝釋、梵天、四大天王亦皆擁護。所有五無間罪一切業障悉皆消滅,無諸病患長壽延年,非時死難皆得解脫,亡難、冤難、曠野賊難、鬪爭詞訟盡得消除,遠離冤害,有所希求無不隨意。』如是所說一切,因為(某人云云)兼利我等,於《藥師儀軌經》中七如來、釋迦導師如來海會眾前,供養興願念誦神呪云何攝授,隨意俱獲利益。如是所說某等一切眾生速得。垂錫。」
「世尊正等釋迦佛! 宣揚琉璃呪利果;
依佛慈悲攝授力, 一切眾生悉成就。
唯願佛法常熾盛, 普令有情得安樂;
無明煩惱總消除, 速成無上菩提道。」
第二法寶
「破無明暗最勝炬, 除苦惱病希有藥;
一切離欲妙法寶, 頂禮歸命奉供養。」(七遍)
(奉供六支同前)
「如來真實妙旨正量不變之體,惟願我等現前宣說,垂錫真義。」
「聞號消愆功德生, 如來所宣不易果;
依佛慈悲攝授力, 一切眾生悉成就。
唯願佛法常熾盛, 普令有情得安樂;
無明煩惱總消除, 速成無上菩提道。」
第三僧寶文殊菩薩
「頂禮供養歸依聖者文殊室利菩薩摩訶薩!心離一切過咎塵垢,身具眾德清淨光明,威儀莊嚴足依蓮花,天人、阿蘇喇、龍及持明仙等擁圍,髮髻頂著寶冠,摧破三惡道諸苦眾生。」(七遍)
(奉供六支同前)
「世尊聖者文殊室利!憐愍惡世眾生,被種種業障所蒙、諸般疾病所纏、憂愁苦惱所逼、一切邪見所迷,漸漸下墮諸惡道趣。為憐愍是等有情,或有聽聞此經者,於無上菩提不得退轉,諸罪業障一切悉皆消滅、罪魔不侵,一切災害不如意事皆得消散,凡所欲求一切順緣隨意成就。為此七藥師如來名號及《本願功德經》,因在大法會中特白導師世尊釋迦牟尼佛言:『世尊!後像法轉時若有持誦《本願功德經》為他廣大演說,若自書或令人書,造成梵本敬信尊重。以種種花香、末香、燒香、花鬘、塗香、幡蓋供養。我於彼善男子、善女人種種稱揚藥師琉璃光王如來名號,乃至睡中亦以佛名令其覺悟,以五花繒綵而裹帙之供於淨處,有是經處四大天王與其眷屬及餘無量百千天眾皆詣其所。受持是經者無復橫死,一切皆不能奪其精氣,設有奪者還復如故。』此等所說皆如聖言真實正量許諾,今在合和供品壇宇之中受享,供養海會如來共憶前緣,補修儀軌聖事流通。本經所說一切饒益,令我等一切眾生速得成就。攝授垂錫。」
「文殊深廣本願經, 殷勤祈請利益果;
依佛慈悲攝授力, 一切眾生悉成就。
唯願佛法常熾盛, 普令有情得安樂;
無明煩惱總消除, 速成無上菩提道。」
救脫菩薩
「頂禮供養歸依救脫菩薩摩訶薩!」(七遍)
(奉供六支同前)
「世尊聖者救脫,憐愍惡世困苦眾生,興大慈心,於其導師世尊海會眾前而作是言:『大威德世尊!於後末世像法轉時,若有眾生常為諸病苦之所惱逼,身形尫瘦不能飲食,喉唇乾燥死相現前,父母親屬、朋友知識啼泣圍繞,目視皆暗,見彼琰魔法王之使,身臥彼處引其神識將至琰魔法王之所。有俱生神隨其所作善惡之業,悉皆記錄授於琰魔法王,琰魔法王即依法律問其所作,隨彼福罪而處斷之。若有為是病者,歸命藥師琉璃光王如來如法供養,而彼神識或經七日、或三七日、或五七日、或七七日,如從夢覺復本精神,既還憶知善不善業,所得果報由自證見,乃至命難亦不造惡供養法則。』復告大德阿難:『若有欲脫大病難者,為是病人七日七夜,授持布薩八支齋法,應以飲食及其資具隨其所有供養奉事比丘僧眾,晝夜六時誠誦藥師琉璃光王如來名號,復誦此經四十九遍,燃燈四十九日造像七軀,一一像前各置七燈,一一燈量大如車輪,乃至四十九夜光明不絕,復造五色綵旛四十九首。復次大德阿難!若剎帝利、灌頂王等,所謂病難、或自界及其他國侵逼難、星宿變怪難、日月薄蝕難、非時風雨難、過時不雨難、人眾疾疫難,種種攪亂不安之時,彼剎帝利灌頂王爾時當於一切有情起慈悲心,放大恩赦脫諸苦惱。如前法式供養彼藥師琉璃光王佛!彼灌頂王由此善根及藥師琉璃光王如來本願力故,令其國界安穩豐歲,風雨順時穀稼成熟,國內眾生無病安樂最勝歡悅,彼國暴惡鴉嘠剎、喇嘠剎出生噉食之鬼神等,惱亂有情不得其便,一切惡相悉皆不見。而灌頂王皆得增益壽命色力無病自在。』此等所說皆如聖言真實正量許之,今在合和供品壇宇之中受享供養海會如來,共憶前緣補修儀軌聖事流通。本經所說一切饒益,令我等一切眾生速得成就。攝授垂錫。」
「救脫愍病失界等, 息炎獲樂興願果;
依佛慈悲攝授力, 一切眾生悉成就。
唯願佛法常熾盛, 普令有情得安樂;
無明煩惱總消除, 速成無上菩提道。」
金剛手等
「頂禮供養歸依威德金剛手菩薩摩訶薩等與眾菩薩!」(七遍)
「頂禮供養歸依大梵、帝釋及持國、增長、廣目、多聞四大天王等諸天近事、護法天神!」(三遍)
(此間奉供六支同前)
「將此豐饒供品奉進十大鎮方之神及四大天王同其眷屬,願令佛法熾盛、眾生常得安樂。金剛手菩薩摩訶薩與大梵、帝釋及持國、增長、廣目、多聞四大天王等護法近事諸天尊神,云何昔在海會眾前天以實語,同音啟白佛言:『世尊!我等已聞七佛本願,親見諸佛如來親承供養。復次世尊!隨於何處持誦七佛名號及𭌸喇呢章句流通供養,我等本部眷屬共詣其所。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持誦供養書寫,我等同往其處。善男子、善女人、國王大臣受持書寫本願尊經者,承佛神力悉皆擁護,城邑方域盡得擁護,死難、冤難、壙野災難,一切病疾悉皆消散。我等追念如來,慈愍一切有情即報佛恩,令諸橫死皆得退散、鬪爭詞訟皆得消滅,所有意念隨願成就,身心安樂受用自在財穀增長,一切時中無不守護。世尊!我等親於佛前自立誓願,若有敬信男子、女人憶念我者,應誦此呪:
「『「答達鴉塔阿 阿𮗯嘛𮗯 答喇𮗯 嘛嘛𮗯 𮗯哷 哈乎呵 嘛喇嘛喇嘛喇嘛喇 徂徂哷徂哷娑呵哈阿」
「『若復有人誦七佛名及此神呪,讀誦自書或令人書恭敬供養,當知是等不墮三塗,彼人於無上正等正覺復不退轉,彼諸佛土隨意受生,常見諸佛得宿命智,總持禪定無不具足。』如是所說親口許之。復次金剛手菩薩而白佛言:『若有受持本願尊經者,為利是等有情,今我更說𭌸喇呢呪:諸佛世尊護念於我,頂禮七尊正等正覺!頂禮一切執金剛!
「『「答達鴉塔阿 鄂嘛拔雜哷拔雜哷嘛哈阿拔雜哷 拔雜喇巴阿商 達哈阿喇呢伊 薩嘛薩嘛 薩曼答 阿巴喇隄哈答拔雜哷 沙嘛沙嘛 巴喇沙曼都 薩喇斡拔鴉阿達哈鴉 沽嚕沽嚕 薩喇斡嘠喇嘛阿呢 薩嘛鴉 嘛孥薩嘛喇 拔哈噶斡阿納 拔雜嘛喇巴阿呢 薩喇斡阿商墨 巴哩逋烏喇葉娑阿哈阿。」
「『世尊!復若有人持七佛名及《本願功德經》,並持此呪讀誦演說,我令是人所願滿足,一切善法皆得成就,欲見我者當書此經造七佛像并執金剛像,皆以身像安佛舍利。以如來所說,如上法式種種花香、燈塗、瓔珞、莊嚴伎樂供養旋繞,復誦總持祕密神呪,亦於眾生興饒益慈愍心,受持八支聖道齋戒。三時澡浴三時換衣,從白月八日至十五日,每日誦呪一百八遍,我於其夢中即自現身共為言說,隨其所求皆令滿足。』此等所說皆如聖言不變正量許之,今在合和供品壇宇之中受享供養海會如來!共憶前緣補修儀軌聖事流通,本經所說一切饒益,令我等一切眾生速得成就。攝授垂錫。」
「復願《七佛本願功德經》等甚深妙法永遠熾盛。一切修行門路,所有間斷阻隔一切魔障,或於此方為人畜病及旱、澇、雹、霜害苗稼者,令其災難惡相示顯多端不祥之兆;於諸有情懷恨惱心,種種邪魔、魑魅、魍魎,在此界內或止或遊。一切等類因為(某人云云)兼為我等,或宿因種怨、或現結惡緣、或由地理所礙、或係祖先累厄,諸般作殃被禍。因為(某人云云)兼為我等,或侵犯身命、國界、自在眷屬應用什物等,一切妖怪厲鬼作種種災殃惱害有情,悉以妙用方便全然調伏,而令棄彼懷讐之心,發彼柔善慈心,先前不祥并其諸般惡行悉皆捨離,後不復造一切惡業,亦令彼眾現今聖會壇前受盟不負誓言,聖業流通。垂錫。」
「密主諸天發誓願, 宣呪修法金剛手!
依佛慈悲攝授力, 一切眾生悉成就。
唯願佛法常熾盛, 特為檀越為上首;
眾生消障圓滿足, 退散魔部胥順緣。」
十二藥叉大將
「具威德十二近事。
「頂禮供養歸依極畏藥叉大將!
「頂禮供養歸依金剛藥叉大將!
「頂禮供養歸依執嚴藥叉大將!
「頂禮供養歸依執星藥叉大將!
「頂禮供養歸依執風藥叉大將!
「頂禮供養歸依居處藥叉大將!
「頂禮供養歸依執力藥叉大將!
「頂禮供養歸依執飲藥叉大將!
「頂禮供養歸依執言藥叉大將!
「頂禮供養歸依執想藥叉大將!
「頂禮供養歸依執動藥叉大將!
「頂禮供養歸依圓作藥叉大將!」(三遍)
(此間奉供六支同前)
「供此豐潔品物,奉進諸藥叉大將與其侍從,祈令佛法熾盛,復祈消除檀越一切障難。誠心仰叩十二藥叉威德近事神將并其眷屬一一各有七億,七億藥叉同垂明鑒,憶念往昔海會眾前,天以實語同音而白佛言:『我等今者蒙佛威力得聞藥師琉璃光王如來名號,我等於諸惡趣無復怖畏。因此我等相率皆同一心,乃至盡形歸依佛、歸依法、歸依僧,誓當荷負一切有情,為作義利饒益安樂。隨於何處城邑聚落空閒淨野,此經流布之處或復受持藥`[師琉【CB】,琉師【大】(cf. T19n0927_p0058c10; T19n0927_p0059a15; T19n0927_p0060b15)]`師琉璃光王如來名號恭敬供養者,我等眷屬衛護是人,既恒擁護令脫眾難,所有願求悉皆滿足。』所說如是存念勝意。爾時世尊稱言:『汝等念報藥師琉璃光王如來恩德者,常應如是利益安樂一切有情。善哉,善哉!』隨給宣說如是。今在合和供品壇宇,柔善眷屬發慈愍心,受`[享【CB】,亨【大】(cf. T19n0927_p0058c16; T19n0927_p0059b02; T19n0927_p0060a03)]`享供養共憶前緣,補修儀軌聖事流通本經,所說一切饒益,令我等一切眾生速得成就。攝授垂錫。
「復願《七佛本願功德經》等甚深妙法永遠熾盛,一切修行門路之中,間斷阻隔一切魔障,或於此方為人畜病及旱、澇、雹、霜傷苗稼者,令其災難惡相示顯多端不祥之兆;於諸有情懷恨惱心,種種邪魔、魑魅、魍魎,在此界內或止或遊一切等類。因為(某人云云)兼為我等,或宿因種怨、或現結惡緣、或由地理所礙、或係祖先累厄,諸般作殃被禍。因為(某人云云)兼為我等,或犯身命、國界、自在眷屬應用什物等,一切妖怪厲鬼作種種災殃惱害有情,悉以妙用方便全然調伏,而令棄彼懷讐之心,發彼柔善慈心,先前不祥并其諸般惡行悉皆捨離後不復造,一切惡業亦令彼眾現,今聖會壇前受盟不負誓言,聖業流通。垂錫。」
「藥叉見諦《本願經》, 立誓真實護擁果;
依佛慈悲攝授力, 一切眾生悉成就。
唯願佛法常熾盛, 特為檀越為上首;
眾生消障圓滿足, 退散魔部胥順緣。」
齋地神
「將此五欲功德具足廣大施食,奉獻堅牢地神,天女而為上首,在在處處(此句按番文係番地雪嶺,今改為在在處處)護國佑民,一切神祇暨此當方守護天龍、示母十二神等,一切大力非人、諸神受享施食畢,而我師徒并眷屬、合寺(在府第精舍誦經,師徒改主僕,合寺改合府)大眾,修道之時願除違緣,隨意成就一切順緣。」(一一奉供發願已竟,此間誦總持呪,如作沐浴云)
(第四兼修總持者,此間觀想攝授總持寶瓶,故為是言)
「答達鴉塔阿 𮗯墨𮗯墨 伊墨尼密希 嘛隄嘛隄 薩巴答 答塔阿噶荅 薩嘛阿達哈鴉 堤卡蚩得 阿得嘛得 巴阿勒 巴阿巴碩達哈尼 薩喇斡巴阿巴嘛 納阿沙鴉 嘛嘛餔達棏 餔達姼答答墨 烏墨沽墨 餔達達哈 嘠徹答喇巴哩碩達哈尼 達哈墨尼達哈墨 墨嚕墨嚕 墨嚕施喀哷 薩喇斡阿嘠阿拉 密喇達淤 尼拔阿喇呢 餔達棏蘇餔達棏 餔達達哈阿堤卡叉阿納 喇嘠欃都墨 薩喇斡德斡 薩墨阿薩墨 薩嘛納斡阿哈㘕都 薩喇斡餔達達哈玻堤薩鵽 沙墨沙墨 巴喇沙曼都墨 薩喇斡伊答淤巴嘛達喇斡 拔鴉阿答鴉斯 逋烏喇吶逋烏喇呢 逋烏喇鴉墨 薩喇斡阿阿沙阿鴉 白厄朱烏喇鴉 巴喇隄拔哈阿塞 薩喇斡巴阿拔嘛 嘠剎央嘠哩娑阿哈阿」(隨便多少誦之)
「納摩拔噶斡得 白厄卡雜葉 沽嚕白厄朱烏喇鴉 巴喇拔哈喇阿雜阿鴉 答塔阿噶答鴉 阿喇哈得薩嘛鴉嘠薩嘛餔拔哈鴉 答達鴉塔阿 鄂嘛白厄卡雜葉 白厄卡 雜葉 嘛哈阿白厄卡雜葉 白厄卡雜葉 喇阿雜阿薩穆達噶得娑阿哈阿」(此呪宜多誦之)
「由誦呪力,感格八如來并其眷屬勝意,即從彼佛身中放無量光明,化流入沒瓶水而攝授之矣(將瓶水亦浴佛身、或本人及他人而浣洗之,若為亡人則以此水灑其屍上等,有大利益。不誣,想之)
第三次收末賽願法(敬禮者)
「拔濟天人眾生淨梵子,(起)
宗派上師諸尊我頂禮。」(至此十五偈六十句,同前誦之)
「清淨勝相敷妙花, 八十種好妙果身;
若見聞者蒙護念, 導師善名我敬禮。
寶月蓮花勝莊嚴, 智慧盡知諸物性;
如海甚深微妙語, 威音王佛我敬禮。
瞻部河金勝光明, 威德熾盛超千日;
猶如無垢金樹身, 金色無垢我敬禮。
永得涅槃勝安樂, 消除有情苦惱熱;
常為六道眾生主, 無憂勝佛我敬禮。
廣大法音破彼難, 如海甚深微妙語;
悉除眾生三種毒, 法揚海音我敬禮。
法慧難解深際理, 清淨法界為遊戲;
現前能觀物性者, 神通如來我敬禮。
大悲世尊平等攝, 聞名即息惡趣苦;
除三毒病藥師佛! 琉璃光佛我敬禮。
大悲智便釋氏生, 摧破無勝大魔軍;
如金須彌威德身, 釋迦牟尼我敬禮。」
(以下八偈係虎巢大師所造,或不誦前八偈,誦此八偈亦可)
「東方去此四恒沙, 清淨佛土號無勝;
無量菩薩繞世尊! 善名稱揚我敬禮。
東方去此五恒沙, 清淨佛土號妙寶;
無量菩薩繞世尊! 寶月如來我敬禮。
東方去此六恒沙, 清淨佛土號香積;
無量菩薩繞世尊! 無垢金色我敬禮。
東方去此七恒沙, 清淨佛土號無憂;
無量菩薩繞世尊! 勝德無憂我敬禮。
東方去此八恒沙, 清淨佛土號法幢;
無量菩薩繞世尊! 法揚海音我敬禮。
東方去此九恒沙, 清淨佛土號寶海;
無量菩薩繞世尊! 勝慧如來我敬禮。
東方去此十恒沙, 清淨佛土毘琉璃;
無量菩薩繞世尊! 藥師如來我敬禮。
大悲精進超眾聖, 五濁他佛難調時;
堪忍百歲世界尊! 釋迦導師我敬禮。
能滅集諦無明種, 及除塵勞苦諦根;
佛母智慧到岸等, 三乘妙法我敬禮。
智藏童真法王子! 愍我等眾百𦽆迫;
宏開深廣妙法門, 文殊菩薩我敬禮。
方便慈仁越等倫, 國富民安增壽故;
演說壇儀供養法, 救脫菩薩我敬禮。
廣嚴城會如來前, 領任護衛此經典;
各發誓願承佛勅, 密主眾等我敬禮。
廣嚴因聞藥師名, 見諦發誓守此經;
各領七億眷屬等, 十二大將我敬禮。
應禮虛空一切剎, 深信一切功德剎;
有情變化剎塵身, 恒常遍禮剎塵佛。
所有十方世界中, 三世一切人師子;
我以清淨身語意, 一切遍禮盡無餘。
普賢行願威神力, 普現一切如來前;
一身復現剎塵身, 一一遍禮剎塵佛。
於一塵中塵數佛! 各處菩薩眾會中;
無盡法界塵亦然, 深信諸佛皆充滿。
各以一切音聲海, 普出無盡妙言詞;
盡於未來一切劫, 讚佛甚深功德海。
以諸最勝妙花鬘, 伎樂塗香及傘蓋;
如是最勝莊嚴具, 我以供養諸如來!
最勝衣服最勝香, 末香燒香與燈燭;
一一皆如妙高聚, 我悉供養諸如來!
我以廣大勝解心, 深信一切三世佛;
悉以普賢行願力, 普遍供養諸如來!
我昔所造諸惡業, 皆由無始貪嗔癡;
從身語意之所生, 一切我今皆懺悔。
十方一切諸眾生, 二乘有學及無學;
一切如來與菩薩! 所有功德皆隨喜。
十方所有世間燈, 最初成就菩提者;
我今一切皆勸請, 轉於無上妙法輪。
諸佛若欲示涅槃, 我悉至誠而勸請;
唯願久住剎塵劫, 利樂一切諸眾生。
所有禮讚供養佛, 請佛住世轉法輪;
隨喜懺悔諸善根, 迴向眾生及佛道。」
(如是奉七支畢,祝云)
「如是欽遵《七佛本願功德經》中所說,謹備供品陳設壇場,恭請七佛如來、應供、正等正覺與釋迦牟尼引導世尊及其眷屬光臨壇所,稱揚聖號禮拜供養,發彼諸佛前所發願,彼諸佛前懺悔罪愆隨喜善根勸請乞住,以斯善根之力併佛菩薩威神攝授之力,伏願掌教弘法利物濟人諸尊自在上師,從無始以來,所有積聚一切罪障悉皆消滅,無病延年身居安穩興大事業,世出世間一切祥瑞皆獲豐足究竟,二種資糧圓滿,即證堅固之身速獲無上佛乘,一切世間內外所有災患悉皆消散,安樂豐足獲得無上廣大菩提,更願一切方隅人畜無殃,亦無饑饉及與冤難,永除不祥風調雨順穀稼豐登,安樂吉祥豐滿具足,一切眾生現居安樂,來世往生彼佛國土,面見彼佛親蒙授記,圓滿二種資糧,即證大覺果位,更願妙法久住於世,一切門路宣揚開闡。」
復誦懺謝文
「出有壞如來、應供、正等正覺七佛及其眷屬與本師世尊釋迦如來并諸眷屬聖會面前,今為(某人云云)兼為我等及利益眾生故,虔心持誦此經時節,我等惡時有情,功行卑微有所未備,或自不覺察,因以懈弛故,身語意行煩惱雜染,或供品粗薄,或不潔淨、或所作儀軌不合經旨,種種錯誤所有罪過,伏冀大慈大悲哀愍垂宥,永令不為障礙。攝授垂錫。」
「不得及有失, 或因我愚惰;
自作令他作, 悉皆乞容恕。
惡時諸有情, 福劣無明盛;
未滿聖深意, 悉皆乞容恕。
無智因慳貪, 供品微薄過;
既具大悲尊, 悉皆乞容恕。
懈弛行不精, 乖違經儀軌;
不合如來旨, 悉皆乞容恕。
重複及遺缺, 壞敗儀軌式;
或復有忘失, 悉皆乞容恕。」
復次奉送文
「世尊為利諸有情, 行願功德皆成就;
願佛暫歸各剎土, 再請大悲還降臨。」
「大慈大悲諸佛世尊!善能利益我等,一切已畢,以神通力與其眷屬各還本土。」
迴向偈
「文殊室利勇猛智, 普賢慈行亦復然;
我今迴向諸善根, 隨彼一切常修學。
三世諸佛我稱歎, 如是最勝諸大願;
我今迴向諸善根, 為得普賢殊勝行。
以此功德施眾生, 福德智慧所積聚;
福德智慧所發生, 獲得最妙二勝身。
一藥能治諸苦難, 一切安樂發生地;
願得供養及恭敬, 聖教永遠常住世。
諸佛菩薩攝授力, 因緣不爽真實力;
併以我信清淨力, 一切所願皆圓滿。」
吉祥偈
「慈光照濁世間冥, 威德熾盛七如來!
本願昉揚悉達等, 諸佛吉祥願降集。
經耳能脫二際苦, 甚深微妙方等典;
心要本願八百頌, 諸法吉祥願降集。
此經啟源及延命, 護持令永流通住;
菩薩聲聞諸神將, 大眾吉祥願降集。」
(此吉祥讚三首,各末句作樂,其首者散華米也)
藥師七佛供養儀軌如意王經
#----------------------------------------------------------------------
#【經文資訊】大正新脩大藏經 第 19 冊 No. 927 藥師七佛供養儀軌如意王經
#【版本記錄】發行日期:2023-12,最後更新:2023-08-08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 財團法人佛教電子佛典基金會(CBETA)依「大正新脩大藏經」所編輯
#【原始資料】蕭鎮國大德提供,北美某大德提供,黃金愛大德提供新式標點
#【其他事項】本資料庫可自由免費流通,詳細內容請參閱【財團法人佛教電子佛典基金會資料庫版權宣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