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 1036 \[cf. Nos. 1034, 1035, 901(Fasc. 5)]
`[【原】麗本]`千轉大明陀羅尼經
`[西天譯經三藏朝散大夫試鴻臚少卿傳法大師臣=三藏法師【宋元】,宋西天譯經三藏朝散大夫試鴻臚少卿傳法大師臣【明】]`西天譯經三藏朝散大夫試鴻臚少卿傳`[法大師臣=教大師【明】]`法大師臣施護奉 詔譯
如是我聞:
一時世尊在忉利天中波利質多羅樹下。爾時帝釋天主及與一切天人軍眾。前後圍繞來詣佛所,各各至誠合掌歸依,瞻仰如來,次第而住。
爾時帝釋天主前白佛言:「世尊!我有陀羅尼名千轉大明。是陀羅尼於諸世間為大饒益,所有一切天、龍、夜叉、餓鬼、鳩槃茶等,乃至人非人等,聞此陀羅尼者悉皆降伏,於諸眾生所有一切不饒益事悉皆除殄。惟願世尊大慈大悲許我宣說。」佛言:「天主!善哉善哉!如汝所說,彼大千轉大明陀羅尼能於世間作大饒益。汝欲說者,當隨汝意。」爾時帝釋天主即說千轉大明陀羅尼曰:
「怛儞也(二合)他(引)(一) 曩呬怛寫婆帝(引)(二) 婆誐嚩覩(引)(三) 三野體難野過覩(引)(四)」
「一切部多聞此所說,驚怖迷悶狂惑退散,寶賢夜叉主及輪成就等現眾色像,使諸部多諸鬼神等,及彼遊方空行起屍瘧病諸惡鬼等,乃至一切行毒根本邪法惱害眾生不饒益事,悉皆解脫。
「阿曩(引)鉢帝(引)(一) 烏播曩(引)鉢帝(引)(二) 盎誐商迦哩(引)(三) 儗哩(二合)恨拏(二合)哩(引)娑嚩(二合引)賀(引)(四) 曩謨(引)沒馱(引)野曩謨(引)達哩摩(二合引)野曩謨(引)僧伽(引)野(五) 曩謨(引)阿(引)哩野(二合引)嚩路枳帝(引)濕嚩(二合)囉(引)野(六) 冐地(引)薩埵(引)野(七) 摩賀(引)薩埵(引)野(八) 摩賀(引)迦(引)嚕尼迦(引)野(九) 曩謨(引)阿(引)哩野(二合)摩賀(引)薩瑳(二合引)摩波囉(二合引)鉢多(二合引)野(十) 怛儞也(二合)他(引)(十一) 目訖帝(二合引)尾目訖帝(二合引)(十二) 鼻(引)那儞(引)尾鼻(引)那儞(引)(十三) 儞哩摩(二合)隸(引)(十四) 尾摩隸(引)(十五) 穌目契(引)尾目契(引)(十六) 瞢誐隸(引)穌瞢誐隷`[十七〔-〕【元】]` \(十七)」
「一切王怖解脫,一切星曜變怪怖解脫,一切自他軍眾`[鬪=闡【宋】]`鬪戰怖解脫,一切兵仗怖解脫,一切水火漂焚怖解脫,一切惡病苦惱怖解脫,一切毒惡傷害怖解脫;師子怖象怖、熊怖虎怖、一切惡獸等怖,大海漂溺怖、深山閴寂怖,乃至諸水灘難怖,如是諸怖悉皆解脫。
「曩謨娑(引)訖哩(二合引)(一) 商迦致(引)商迦致(引)(二) 迦嚕(引)致(引)迦`[嚕=嚕(引)【明】]`嚕致(引)儞曳(引)娑嚩(二合引)賀(引)(三)」
「入王宮時、見大臣時,行軍中時、逢怨對時,見毒蛇毒龍時,遇夜叉、毘舍遮、羅剎、烏鉢娑摩(二合引)`[囉=羅【三】]`囉所魅時,乃至山海險難中時,如是怖畏悉皆解脫。
「曩謨(引)怛囉(二合引)𧹞婆嚩室羅(二合引)野𧹞(一) 呬隷呬隷(二) 唧隷唧隷(三) 迦(引)播隷(四) 摩(引)鄧霓娑嚩(二合引)賀(引)(五)」
「又復王法所執,或被枷鎖杻械牢固其身,一切枉橫憂苦逼切,悉皆解脫。
「曩謨(引)多(引)哩(引)多(引)哩(引)(一) 烏哆(引)哩(引)(二) 覩哩(引)娑嚩(二合引)賀(引)(三)」
「又復星曜所持,或惡夢變怪致諸病苦夭枉至死,乃至鬪諍論理互相恐逼,如是諸怖悉皆解脫。
「曩謨(引)左囉左囉(一) 娑囉娑囉(二) 尾娑囉尾娑囉(三) 沒馱野(二合)沒馱野(二合)(四) 冐(引)馱(引)野彌底娑嚩(二合引)賀(五) 洛乞叉(二合)洛乞叉(二合)𤚥(六) 薩哩嚩(二合)薩`[怛=哩【明】]`怛嚩(二合引)喃(引)左娑嚩(二合引)賀(引)(七) 阿(引)哩野(二合)室哩(二合)滿哩馱(二合)覽(八) 布瑟致(二合)俱嚕娑嚩(二合引)賀`[引=引(九)【三】]` \(引)摩麼(引)布哩嚩(二合)羅滿哩馱(二合)喃(十) 扇(引)底孕(二合)俱囉娑嚩(二合引)賀(引)(十一) 曩謨(引)賀帝(引)儞賀帝(引)(十二) 薩哩嚩(二合)努瑟㡧(二合引)鉢囉(二合)底孕(二合)惹儞(十三) 謨(引)賀儞謨(引)乞叉(二合)尼娑嚩(二合引)賀(引)(十四) 曩謨(引)迦致(引)儞致迦吒致(引)娑嚩(二合引)賀(引)(十五) 曩謨(引)阿(引)囉尼嚩(引)囉尼(十六) 薩哩嚩(二合)儞哩嚩(二合引)囉尼娑嚩(二合引)賀(引)(十七)」
「又復一切惡人行不善事,持邪禁呪作諸𥜒禱,當令眾生迷癡狂惑,如是等事悉皆解脫。
「嚕嚕計(一) 哩嚕計(二) 底瑟姹(二合)滿馱夜(引)弭(三) 夜嚩誐嚩(二合)切(四) 尾夢贊底(五) 呬隷唧隷(六) 迦(引)播(引)隸(七) 迦瑟站(二合引)誐薩哩嚩(二合)哆(八) 薩哩嚩(二合)婆曳毘藥(二合)娑嚩(二合引)賀(引)(九)」
「世尊!我此千轉大明,譬如轉輪聖王有摩尼寶名曰如意,凡諸所欲自然現前。我此千轉大明亦復如是,若有得者,凡諸苦惱悉皆解脫。世尊!末世之時眾生薄福,於三寶尊不知歸依,恣身口心常造過惡,是故世間諸惡鬼神伺得其便,隱自形質假託變現,於晝夜中惱害眾生,使諸眾生得種種苦惱。世尊!若有眾生,遇斯惡鬼種種惱亂苦惱之時,乃至世間一切不可意時,當於清淨之地取土七把,每一`[把讀=一把【三】]`把讀誦此大明加持七遍,和作七丸繫於衣角,當令一切行不饒益惡鬼神等不敢侵近、恐怖退散,當令是人晝夜安隱,一切不祥悉皆殄滅。」爾時帝釋天主說此千轉大明陀羅尼已,踊躍歡喜,與諸天眾禮佛而退。
`[明本無末題]`千轉大明陀羅尼經
#----------------------------------------------------------------------
#【經文資訊】大正新脩大藏經 第 20 冊 No. 1036 千轉大明陀羅尼經
#【版本記錄】發行日期:2023-12,最後更新:2022-10-12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 財團法人佛教電子佛典基金會(CBETA)依「大正新脩大藏經」所編輯
#【原始資料】蕭鎮國大德提供,北美某大德提供,李明芳大德提供新式標點
#【其他事項】本資料庫可自由免費流通,詳細內容請參閱【財團法人佛教電子佛典基金會資料庫版權宣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