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 1065
`[【原】享和元年刊長谷寺藏本,【甲】東寺三密藏成賢傳領]`千光眼觀自在菩薩祕密法經
聖行沙門三昧蘇嚩(二合)羅譯
歸命千光眼, 大悲觀自在,
具足百千手, 其眼亦復然。
作世間父母, 能施眾生願,
是故婆伽鑁, 祕說此勝法。
先發大誓願, 欲度一切眾,
至誠稱念彼, 西方無量壽。
所以念本尊, 誦根本大呪,
隨智而修行, 是法速成就。
如來一時住白華山觀自在宮殿中,與諸大眾俱。於是世尊與觀自在說陀羅尼,名無礙大悲。大眾聞已無不歡喜,即得種種殊勝上地。
爾時世尊告阿難言:「是觀自在菩薩為眾生故具足千臂,其眼亦爾。我說彼者其有千條,唯今略說四十手法。其四十手今分為五。何等為五?一者如來部、二者金剛部、三者摩尼部(唐言寶)、四者蓮華部、五者羯嚕`[1]磨=麼【甲】*`磨部(唐言事業),一部之中各配八手(合為四十) 。其五部中亦有五法。以何為五?一者息災法用佛部尊,所以有化佛手、羂索手、施無畏手、白拂手、搒排手、鉞斧手、戟`[矟=梢【甲】]`矟手、楊柳手(是為八法)。二者調伏法用金剛部尊,是故有跋折羅(二合)手(唐言金剛,是三鈷金剛)、金剛杵手(猶鈷金剛)、寶劍手、宮殿手、金輪手、寶鉢手、日摩尼手、月摩尼手(是為八法)。三者增益法用摩尼部,是故有如意珠手、寶弓手、寶經手、白蓮手、青蓮手、寶鐸手、紫蓮手、`[3]蒲=𮑱【甲】*`蒲桃手(是為八法)。四者敬愛法用蓮華部,所以有蓮華合掌手、寶鏡手、寶印手、玉環手、胡瓶手、軍持手、紅蓮手、錫`[枝=杖【校異-原】]`枝手(是為八法)。五者鉤召法用羯磨部,所以有鐵鉤手、頂上化佛手、數珠手、寶螺手、寶箭手、寶篋手、髑髏手、五色雲手(是為八法)。隨其所欲,無不成辦。
「復次阿難!菩薩住無畏地,得二十五三昧,壞二十五有。善男子!是觀自在菩薩,昔於千光王靜住如來所親受大悲心陀羅尼已,超第八地,心得歡喜發大誓願,應時具足千手千眼,即入三昧名無所畏。於三昧光中涌出二十五菩薩,是諸菩薩身皆金色,具諸相好如觀自在,亦於頂上具十一面,各於身上具足四十手,每手掌中有一慈眼(二十五菩薩各具四十手`[目=四十目【甲】]`目,合為千手千眼),諸如是等化菩薩眾圍繞而住。觀自在菩薩纔出三昧,告諸化菩薩言:『汝等今者蒙我威力,應往二十五界破其憂有。』於是二十五菩薩異口同音而說偈言:
「『我是第一義, 本來自清淨,
筏喻於諸法, 能得勝清淨。
今遊諸世界, 破二十五有,
唯願聽我說, 祕密陀羅尼。』
「『唵縛日羅(二合)達`[*1-1]磨=麼【甲】*`磨(金剛法)尾輸馱(清淨)跛跢`[*1]`磨(二合,蓮華)薩怛`[6]縛=嚩【甲】*`縛(二合,有情)係多(利益)娑頗(二合)`[7]羅=囉【甲】*`羅拏(周遍)娑嚩(二合)賀`[引〔-〕【甲】]` \(引)』
「諸大菩薩說是陀羅尼已,告諸大眾:『是陀羅尼乃是過去諸佛之所同說,能受持者必得利樂。』說是語已入于三昧。或一菩薩入無垢三昧,於四十手現出四十菩薩,破地獄有。或一菩薩入無退三昧,於四十手化出四十菩薩,`[壞=懷生【甲】]`壞畜生有。或一菩薩入心樂三昧,從四十手顯現四十菩薩,`[10]壞=懷【甲】*`壞餓鬼有。或一菩薩入歡喜三昧,從四十手現出四十菩薩,`[*10]`壞阿修羅有(四惡趣竟)。或一菩薩入日光三昧,於四十手化出四十菩薩,破東勝身洲有。或一菩薩入月光定,於四十手出現四十菩薩,斷西牛貨洲有。或一菩薩入熱炎定,從四十手涌出四十菩薩,破北上勝洲有。或一菩薩入如幻三昧,亦於四十手現`[四十〔-〕【甲】]`四十菩薩,斷南瞻部洲有(四洲竟)。或一菩薩入不動定,從四十手顯出四十菩薩,破四天處有。或一菩薩入難伏三昧,於四十手化出四十菩薩,`[破〔-〕【甲】]`破斷忉利天處有。或一菩薩入悅意定,於四十手出四十菩薩,斷炎摩天有。或一菩薩入青色三昧,於四十手現四十菩薩,破兜率天有。或一菩薩入黃色三昧,從四十手顯四十菩薩,破化樂天有。或一菩薩入赤色三昧,於四十手出四十菩薩,斷他化自在天有(六欲天竟。已上欲界十四有)。或一菩薩入白色三昧,從四十手化出四十菩薩,斷初禪有。或一菩薩入種種三昧,於四十手現四十菩薩,破梵王有。或一菩薩入雙三昧,於四十手顯現四十菩薩,破二禪有。或一菩薩入雷音三昧,從四十手出四十菩薩,破三禪有。或一菩薩入注雨定,於四十手現四十菩薩,斷四禪有(四靜慮竟)。或一菩薩入如虛空定,從四十手出四十菩薩,`[*10]`壞無`[想=相【甲】]`想有。或一菩薩入照鏡三昧,於四十手現出四十菩薩,破淨居阿那含有(已上色界七有)。或一菩薩入無礙三昧,從四十手顯四十菩薩,斷空處有。或一菩薩入`[常=當【甲】]`常三摩地,於四十手化出四十菩薩,壞識處有。或一菩薩入樂三摩地,從四十手現四十菩薩,破無所有處有。或一菩薩入我三摩地,於四十手現出四十菩薩,壞非想非非想處有(四空處竟。已上無`[色=色界【甲】]`色四有)。如上大悲所現二十五菩薩,各具十一面、四十手,得二十五三昧,斷二十五有(一有當配四十手,四十目合為千手`[千眼〔-〕【甲】]`千眼)。善男子!如是二十`[五=五三【甲】]`五昧名三昧王,諸菩薩摩訶薩入如是等諸三昧王,若欲吹壞須彌山等,隨意即能。欲知三千大千世界所有眾生心之所念,亦能悉知。欲分一身以為多`[身〔-〕【甲】]`身,復`[合=令【甲】]`合多身以為一身,雖作如是心無所著猶如蓮華。是故觀自在菩薩成就諸三昧王,以一法身現二十五,亦以二十五現多菩薩。其一千菩薩,一一各於頂上具十一面,於其本面而有三目,一一如是具二十五。各於一界有四十菩薩,一一界中各配千眼,皆是觀自在大悲所為。」
於時阿難白佛言:「我等今者蒙佛威力,得聞如是菩薩大神通力及無畏力。我有所疑,唯願世尊演說。如上二十五菩薩名號,我等眾會願樂欲聞。」佛言:「止。善男子!不須作問。今觀世音自在欲說其法,今正`[其=是【甲】]`其時。汝等善聽。我念往昔時,觀自在菩薩於我`[前=前彼前【甲】]`前成佛,號曰正法明,十號具足。我於彼時為彼佛下作苦行弟子,蒙其教化今得成佛。十方如來皆由觀自在教化之力故,於妙國土得無上道轉妙法輪。是故汝等勿生疑惑,`[常應=應當【甲】]`常應供養。但常稱名號,等供養六十二億恒河沙數如來功德,何況至誠供養其福無量。」說是語已佛默然坐。
爾時觀自在菩薩熙怡微咲,放大光明,頂上顯現五百頭面具足千眼,每於天冠各有化佛亦放光明。菩薩身上現出一千寶臂各執寶物,即從座起告諸大眾:「大聖世尊所出言語真實不虛。欲知我等二十五名者,諦`[聽=聽諦聽【甲】]`聽,我今說之,次第如上。
「南謨沒馱耶!南謨達`[*1-3]磨=麼【甲】*`磨耶!南無僧伽耶!南謨無`[壽量=量壽【甲】]`壽量如來至真等覺世尊!禮如是已,汝等當禮我等名字,所謂南謨聖者千光眼尊,`[代=伐【甲】]`代苦觀自在、與智觀自在、施`[滿=願【校異-甲】]`滿觀自在、除`[戟=戰【甲】]`戟觀自在、除愚觀自在、進道觀自在、`[觀=勸【甲】]`觀正觀自在、施無畏觀自在、施光觀自在、與甘露觀自在、見天觀自在、施妙觀自在、見樂觀自在、`[降=除【甲】]`降魔觀自在、靜慮觀自在、作`[文=欠【甲】]`文觀自在、見禪觀自在、愍定觀自在、調直觀自在、空惠觀自在、護聖觀自在、清淨觀自在、正法觀自在、離欲觀自在、不動觀自在,菩地薩埵婆耶,摩訶薩埵婆耶,摩訶迦`[盧=嚧【甲】]`盧尼迦那。」如是稱念已,應請救護:「願我常蒙觀自在尊大悲威光之所護念`[娑婆=莎【甲】]`娑婆賀。」
爾時金剛藏菩薩為諸大眾,白觀自在菩薩言:「善哉善哉!聖觀自在!從無量劫來,成就大悲法門利益眾生,於生死苦海為作船筏、於無明闇常為法燈。唯願大聖普為大會及當來一切眾生故,隨我等問能說其法。如來於此如上演說四十手法,謂如意珠及`[*3-1]蒲=𮑱【甲】*`蒲桃手法,是為何界所現身耶?」菩薩答言:「善哉大士!作如是問。如來所說今四十法,是施無畏觀自在菩薩為南贍部洲所現身也。我今欲說其真言法及四十菩薩形像法儀。」爾時會中有無量持呪仙人及一切聖眾,欲聞此法,`[到=倒【甲】]`到菩薩所作禮而坐。
觀自在言:「若人欲得富饒財寶者,應修摩尼法(如意珠之手也)。欲修此法者,澡浴清淨,取淨白㲲或紙或絹等,畫摩尼與願觀自在菩薩像,作慈悲體身黃金色,頂有十一面。當前三面`[為=作【校異-原】]`為菩薩相,右邊三面白牙出上相,左邊三面忿怒相,當後一面暴笑相,頂上一面如來相。菩薩本面而有三目。以袈裟瓔珞環等莊嚴妙體,坐紅蓮座,處月輪中,半跏而坐右押左。如上二十五菩薩,並所現`[千=一千【甲】]`千菩薩形像等同無異。唯隨所願求,執持寶物而來施與。
「`[令=今【甲】]`令與願觀自在菩薩者,左手當心持摩尼。其珠吠瑠璃色,黃光發焰也。右手與願契,屈臂向上。如是畫像已,安置清淨之處,禮拜供養作念誦法。其印相二手堅固縛,進力摩尼形,禪智`[並=普【甲】]`並申立,即成`[就〔-〕【甲】]`就。真言曰:
「(一)唵嚩`[日【CB】,曰【大】]`日羅(二合)達`[22]磨=摩【甲】*`磨(金剛法)振多摩抳(如意珠)入嚩`[*7-1]羅=囉【甲】*`羅(光明)嚩`[*7]`羅`[泥=抳【甲】]`泥(與願)娑`[24]嚩=嚩(二合)【甲】*`嚩賀」
「若人欲得安隱者,當修羂索法。其持索觀自在菩薩像,相好威光如上所說,唯右手作拳安右腰,左手屈臂握羂索。畫像已,其印相作未敷蓮印,進力`[柱=抂【考偽-原】]`柱如環。此名蓮華索,能滿諸意願。真言曰:
「(二)唵`[*24-1]嚩=嚩(二合)【甲】*`嚩`[日【CB】,曰【大】]`日羅(二合)達`[*22-1]磨=摩【甲】*`磨(二) 鉢娜麼(二合)播捨(蓮華索)吽(遍`[引=引入【甲】]`引義)地瑟咤(守護,二合,加持)薩`[網=綱【考偽-原】]`網(二合無`[可=了【考偽-原】]`可反)摩含(二合,於我)娑`[*6-1]縛=嚩【甲】*`縛賀」
「若人欲療腹中病者,可修寶鉢法,當畫寶鉢觀自在菩薩像。其像相好莊嚴如先說,但二手當`[29]齊=臍【考偽-原】*`齊上持寶鉢,即成已。其印相,理智入定印。真言曰:
「(三)唵嚩`[日【CB】,曰【大】]`日羅(二合)達磨(金剛法)阿`[鳴=嗚【甲】]`鳴娜羅輸藍(無腹中病)娑`[*6-2]縛=嚩【甲】*`縛`[二合〔-〕【甲】]` \(二合)`[賀=賀(引)【甲】]`賀」
「若欲降伏魍魎鬼神者,應修寶劍法。其寶劍觀自在像,莊嚴相好如上無異,唯右手執劍`[令=合【甲】]`令竪,左手當`[腰=膝【甲】]`腰上,以大指押地水甲,火風並竪,其印向身安之。畫像已,印相右手大指押地水甲,火風並竪即成。左轉三匝。真言曰:
「(四)唵`[*24-2]嚩=嚩(二合)【甲】*`嚩`[日【CB】,曰【大】]`日羅(二合)達磨(一) 竭誐(劍也)薩嚩`[藍=蘗【原】]`藍羅(二合)訶(`[一切=而【甲】]`一切鬼也)薩`[娑=波【甲】]`娑(二合)吒(破壞)娑`[*24]`嚩賀」
「若欲降伏大魔神者,當修嚩日囉(二合)法(三`[右=鈷【甲】]`右之手)其金剛觀自在像,相好威光如前所說,但右手執三鈷杵,當右左手作拳安腰。畫像已,印相右手大指押同小指甲,餘指如`[*6-3]縛=嚩【甲】*`縛`[日【CB】,曰【大】]`日羅形。左轉三匝。真言曰:
「(五)唵紇哩(二合入,種子)縛`[日【CB】,曰【大】]`日羅(二合)婆抳(執金剛)摩羅鉢羅(二合)摩㗚夜(二合,`[護=摧【甲】]`護魔)娑`[*6-4]縛=嚩【甲】*`縛(二合)賀」
「若人為摧怨敵者,應修金剛杵法(獨`[股=鈷【甲】]`股金剛)。其持杵觀自在菩薩像,相好莊嚴如上所說,唯左手作拳安腰,右手執獨鈷杵當`[左=右【甲】]`左肩如打勢。畫像已,其印相右手作拳舒頭指,以印作`[碎=破碎【甲】]`碎勢。真言曰:
「(六)唵`[紇=𠶹【甲】]`紇哩(二合入,種子)縛`[日【CB】,曰【大】]`日羅(二合)播儜(執金剛)薩嚩設咄嚕(一切怨`[(加云…冬)八字=敵於此加怨名【甲】]`加云云,敵於加怨冬)娑破(二合)吒也(破壞)娑嚩(二合)賀」
「若欲離怖畏者,當修施無畏法。其除怖觀自在菩薩,相好威光如前無異,唯舒右手垂五指現掌,左手舒五指,`[13]拳=舉【甲】*`拳當左乳上現掌。`[畫=書【甲】]`畫像已,其印相如畫像手印相。真言曰:
「(七)唵`[*6-5]縛=嚩【甲】*`縛`[日【CB】,曰【大】]`日羅(二合)達`[*22-2]磨=摩【甲】*`磨(一) 薩嚩他(引,遍也)爾那爾那(勝能勝義)佩野曩奢那(除怨怖)娑嚩(二合)賀」
「若人`[15]欲〔-〕【甲】*`欲眼闇求光明者,可修日摩尼法。其日精觀自在菩薩像,相好莊嚴如上說,唯左手`[*13-1]拳=舉【甲】*`拳上持火頗胝(此`[云〔-〕【甲】]`云日精也),右手當心仰掌。畫像竟,其印相舉定手,作受日輪勢,觀我眼中有maṭ字(右左),若欲得天眼者,觀自眉間有一目。誦真言曰:
「(八)唵嚩`[日【CB】,曰【大】]`日羅(二合)達摩(一) 阿儞地耶(日)入嚩(二合)羅(光明)儞乞蒭(二合,眼也)娑嚩訶」
「若欲消除一切熱惱者,應修月摩尼法。其月精觀自在像,相好莊嚴如上所說,唯右手`[*13-2]拳=舉【甲】*`拳持水頗胝,左手舒五指作摩身勢。畫像已,其印相如像手印。真言曰:
「(九)唵嚩`[日【CB】,曰【大】]`日羅(二合)達摩(一) 戰`[陀=陀羅【甲】]`陀耶(月)薩嚩`[二引〔-〕【甲】]` \(二)(引)娜(引)賀鉢羅(二合)捨弭(除一切熱惱)娑嚩(二合)賀」
「若人欲增榮官職者,當修寶弓法。其持`[寶〔-〕【甲】]`寶弓觀自在像,相好威光如前說,但定惠手`[持橫=橫持【甲】]`持橫弓,作計由旬數勢。畫像已,印相(梵本闕)作金剛合掌。誦真言曰:
「(十)唵嚩`[日【CB】,曰【大】]`日羅(二合)達磨建吒馱努沙(弓)阿鉢羅(二合)底訶多耶(無障礙)三摩地娑`[*24-4]嚩=嚩(二合)【甲】*`嚩賀」
「若人欲得善友者,當修寶箭法。其速值觀自在像,相好莊嚴如前無異,唯右手持箭首,以箭尻置左手上。畫像已,其印相右手作拳,散立頭指中指,以印作招勢。真言曰:
「(十一)唵嚩日羅(二合)達磨(一) `[*7-3]羅=囉【甲】*`羅怛那(二合)劍努(寶箭)曼殊(妙音)薩怛婆(二合,眾生)曳醯曳呬(速來)羅(引)`[21]我=哦【甲】*`我羅`[*21]`我(愛染`[愛染〔-〕【甲】]`愛染)娑嚩(二合)賀」
「若欲消除身上眾病者,當修楊柳`[枝〔-〕【甲】]`枝藥法。其藥王觀自在像,相好莊嚴如前所說,唯右手執楊柳枝,左手當左乳上顯掌。畫像已,印相右手屈臂,諸指散垂,誦真言已,摩身上。真言曰:
「(十二)唵嚩日羅(二合)達磨(金剛法)陛𤍁(上)爾耶(二合,藥也)`[*7-4]羅=囉【甲】*`羅惹耶(`[王=王也【甲】]`王)娑嚩(二合)賀(引)」
「若欲解脫一切障難者,當修白拂法。其拂難觀自在像相,及莊嚴等如前無異,但右手屈臂向掌外,左手持白拂。畫像已,印相左手屈臂,諸指垂下,誦呪左轉。真言曰:
「(十三)唵嚩日羅(二合)達磨(一) 戍迦羅嚩囉弭也制曩(白拂)薩嚩魔羅`[25]娑=婆【甲】*`娑耶(一切障難)尾目吃底(二合,解脫)娑嚩(二合)`[賀=訶引【甲】]`賀」
「若求善和眷屬者,當修胡瓶法。其持瓶觀自在像,相好威光如上說,唯右手執胡瓶,其瓶首如金翅鳥也,左手當齊上,向上受胡瓶勢。畫像已,其印相作未敷蓮印,二空開立,指頭相合。真言曰:
「(十四)唵嚩日羅(二合)達磨(金剛法)摩賀昧怛哩(二合,大慈)網娑嚩(發生)娑嚩(二合)賀(引)」
「若欲辟除一切惡獸者,當修榜棑法。其現怒觀自在菩薩像,相好莊嚴如先說,唯左手向外持榜棑形,右手作拳印。畫像已,其印相左手向外舒諸指`[施=旋【甲】]`施轉,右手作拳打他勢。真言曰:
「(十五)唵嚩日羅(二合)達磨(金剛法)薩嚩沒哩(二合)始止(二合)迦薩跛曩俱羅(蝎蛇及鼠狼等)思孕(二合引)賀(`[師=師子【甲】]`師)尾也(二合引)伽羅(二合,`[大=火【甲】]`大虫)哩乞沙(二合,猪熊)哆`[*7-5]羅=囉【甲】*`羅里乞沙(二合,羆)遮末羅爾(引)尾鞞(摩竭魚等)吽(念恐怖)發吒(破壞)娑嚩(二合)賀」
「若人欲離官難者,應修鉞斧法。其鎮難觀自在菩薩像,相好莊嚴如先無異,但右手持鉞斧,左手作拳安腰。畫像已,印相屈右手如斧勢,以印迴轉。真言曰:
「(十六)唵嚩日羅達磨(金剛法)跛羅戍(鉞斧)囉惹婆耶(王難)尾目乞底(解脫)娑嚩(二合)賀」
「若求男女僕使者,須行玉環法。其持環觀自在菩薩像,相好威光如先所說,但左手當心持玉環,右手覆於玉環上如蓋。畫像已,印相以左手握右腕,亦以右手握左腕,是左表女、右表男。真言曰:
「(十七)唵嚩日`[*7-6]羅=囉【甲】*`羅(二合)達磨(金剛法)尾灑野(境界)獵馱(獲得)娑嚩(二合)`[賀=賀(引)【甲】]`賀」
「若`[*15-1]欲〔-〕【甲】*`欲成就功德者,當修白蓮法。其分荼利觀自在菩薩像,相好莊嚴如上說,唯左手執白蓮華,右手說法印。畫像已,印相作開敷蓮印。真言曰:
「(十八)唵嚩日羅(二合)達磨(一) 參婆吠鉢娜磨(二合,白華)`[尼〔-〕【甲】]`尼履儞(入為華鬘以莊嚴法身)娑嚩(二合)賀」
「若欲往生十方淨土者,當修青蓮法。其見佛觀自在像,相好威光如`[前=先【甲】]`前無異,但右手執青蓮華,左手當`[右=左【甲】]`右乳上顯掌。畫像已,印相作蓮華`[合=合掌【甲】]`合散,如開花勢。真言曰:
「(十九)唵嚩日羅(二合)達磨(一) 𩕳羅鉢納麼(青蓮)`[6]嗢〔-〕【甲】*`嗢蘖跢(生)勃馱尾灑`[𭝳=鹽【考偽-原】]`𭝳(佛`[同=國【甲】]`同)娑嚩賀(引)」
「若人求智惠者,應修寶鏡法。其鏡智觀自在菩薩像,相好威光如上所說,唯左手當心持寶鏡向外,右手作智拳印。畫像已,其印相右拳安腰,左手開舒舉面前。見此印,想見大圓鏡智。真言曰:
「(二十)唵嚩日羅(二合)達磨(一) 薩嚩悉地(成就一切)摩訶枳孃(二合)曩(大智惠)娑嚩(二合)賀(引)」
「若人欲見諸如來者,當修紫蓮法。其見蓮觀自在像,相好莊嚴如上所說,但右手執紫蓮華,左手當心仰上。畫像已,印相作蓮華合掌,如開花勢散之。真言曰:
「(二十一)唵嚩日羅(二合)達磨(一) 乳(而主反)`[耄=老【甲】]`耄羅娑納納麼(二合,紫蓮華)薩嚩勃馱(一切佛)枳攘(二合)曩(`[知=智【考偽-原】]`知也)娑乞蒭(二合)毘耶(見也)娑嚩(二合)賀」
「若欲見地中伏藏者,應修寶篋法。其見隱觀自在像,相好威光如上所說,唯左手置寶篋,右手作開篋蓋勢。畫像已,印相仰左手,以右手覆左手`[上〔-〕【甲】]`上,誦真言已,而後開見散之。真言曰:
「(二十二)唵嚩日羅(二合)達磨(金剛法)斫具數(`[本=平【甲】]`本眼也)伽咤耶(開也)阿鉢羅(二合)底訶哆耶(無障礙)娑嚩(二合)賀」
「若人為成就仙法者,當修五色雲法。其仙雲觀自在菩薩像,相好莊嚴如前說,但右手持五色雲,左手舉上握所著天衣端。畫像已,其印相左右手為羽勢作飛相。真言曰:
「(二十三)唵嚩日羅(二合)達磨(一) 半者路婆銘伽(五色雲)悉馱(引)尾地也(二合)馱羅南(成就明仙者)娑嚩(二合)賀」
「於山`[崛=窟【考偽-原】]`崛寂處作念誦法,滿一萬八千遍已,得仙果。」
「若人欲生梵天者,應修`[14]軍=鍕【甲】*`軍持法。其禪定觀自在像,相好莊嚴如先所說,唯左手執`[*14]`軍持,右手作思惟相:立右膝,以右臂置膝上,以手掌安頰及眉間是也。畫像已,印相蓮華合掌合腕。真言曰:
「(二十四)唵嚩日羅(二合)達磨(一) 娑嚩(二合)`[*25-1]娑=婆【甲】*`娑嚩(自性)沒羅(二合)訶摩(二合)抳提婆(梵天)娑嚩(二合)賀」
「若人欲生諸天宮殿者,作紅蓮法。其天花觀自在像,相好威光如上所說,唯左手執蓮華,右手屈臂而指天上。畫像已,其印相作開敷蓮華印,舉上作擲勢散之。真言曰:
「(二十五)唵嚩日羅(二合)達磨(一) 矩索薩婆鉢納麼(紅蓮)薩嚩提婆`[*6-1]嗢〔-〕【甲】*`嗢蘖多(生一切天)娑嚩(二合)賀」
「若人為攝縛一切逆賊者,當修戟鞘法。其破賊觀自在菩薩像,相好莊嚴如前無異,但左手舉上執戟鞘,長等身,右手開散押右腰。畫像已,其印相左手作三鈷印舉上振之,右拳安腰。真言曰:
「(二十六)唵嚩日羅(二合)達磨 阿尾捨(攝`[*6-6]縛=嚩【甲】*`縛)主(引)`[*7-7]羅=囉【甲】*`羅婆耶(賊難)吽發吒娑嚩賀」
「若為諸佛來授手者,應修數珠法。其念珠觀自在菩薩像,相好莊嚴如上所說,但右手捻數珠,左手當膝如摩勢。畫像已,其印相左右手取所持念珠頂`[戴=戟【甲】]`戴,三度歸命相。真言曰:
「(二十七)唵嚩日羅(二合)達磨(一) 薩嚩怛他(引)蘖多(引,一切如來)入嚩(二合)羅(光明)布惹(手)母捺羅唅(印我)娑嚩(二合)賀(引)」
「若為召呼一切善神乞守護者,當修寶螺法。其持螺觀自在像,相好莊嚴如先宣說,但左手臂持寶螺,右手作拳舒屈風指作招勢。畫像已,其印相二手虛心合,屈二風指各絞二大指背,二空各二頭中指間出之,以口為吹之勢。真言曰:
「(二十八)唵嚩日羅(二合)達磨(一) 摩訶達摩吃哩(二合,大法音)暗(遍滿)薩嚩提婆曩誐(一切天龍)藥乞叉(二合)曳醯曳呬(速來)`[1]囉=羅【甲】*`囉乞叉囉乞叉(二合)𤚥(擁護)娑嚩(二合)賀」
「若人欲使令一切鬼神者,當作髑髏法。其縛鬼觀自在菩薩像,相好莊嚴如前所說,唯右手執髑髏杖,`[左=左手【甲】]`左拳安腰。畫像已,其印相左拳安腰,右手屈臂舉上作金剛拳,以印作召勢。真言曰:
「(二十九)唵嚩日羅(二合)達磨(一) 努史也磨薩頗馱囉(死人頭)薩嚩蘖羅(二合)訶(一切鬼)阿吠捨(攝縛)娑嚩(二合)賀」
「次數珠法,`[如前說有戟鞘法下=(如前說有戟鞘法下)【甲】]`如前說,有戟鞘法下。」
「若欲成就上妙梵音者,須作寶鐸法。其法音觀自在像,相好威光如上說,但左手持寶金剛鈴,右手作拳安腰。畫像已,其印相以二大指入掌內三搖之。真言曰:
「(三十)唵嚩日羅(二合)達磨(金剛法)吠捨斛(鈴喜義)悉馱(引)沒羅(二合)訶磨(二合)吃哩(梵音成就)阿乞叉(二合)羅(無盡)娑嚩(二合)賀」
「若欲成就妙`[辯【CB】,辨【大】]`辯才者,當作寶印法。其智印觀自在菩薩像,相好莊嚴如上無異,唯右手當心持寶印形,左手作拳安腰。畫像已,其印相以右手印於心上。真言曰:
「(三十一)唵嚩日羅(二合)達磨(一) 枳`[壤=孃【甲】]`壤(二合)曩母捺羅(二合,智印)尼濕嚩(二合)`[曩=枳攘二合曩【甲】]`曩(種種`[也法=巧智也【甲】]`也法)摩護那也(大廣也)娑嚩(二合)賀」
「若為龍天善神來加護者,作鐵鉤法。是鉤召觀自在菩薩像,相好莊嚴如上所說,唯左手持鉤,右手作拳安腰。畫像已,其印相在手作拳,立頭指如鉤形而招之。真言曰:
「(三十二)唵嚩日羅(二合)達磨(金剛法)俱奢弱(鉤召)薩嚩提吠曩藝(於倪反引,一切天龍)囉乞叉(二合)𤚥(擁護)娑嚩(二合)賀」
「若人求慈悲`[心〔-〕【甲】]`心者,作錫杖法。其慈杖觀自在菩薩像,相好莊嚴如上所說,但右手執錫杖,左手當齊向上。畫像已,印相二手內縛竪火輪,圓滿如錫杖形。真言曰:
「(三十三)唵嚩日羅(二合)達磨(金剛法)三昧耶(本誓)摩訶迦嚧`[抳〔-〕【甲】]`抳迦(具大悲心)娑嚩(二合)賀」
「若人求人愛者,當修合掌法。其現敬觀自在菩薩像,相好莊嚴如前無異,唯二手當心作蓮華合掌。像成已,其印相如像手印。真言曰:
「(三十四)唵嚩日羅(二合)達磨(金剛法)悉馱(引)嚩施迦羅(成就歡愛)娑嚩(二合)賀」
「若人欲不離諸佛邊者,可修化佛法。其不離觀自在像,相好莊嚴如上說,唯左手掌上安置化佛,右手繫於化佛座。畫像已,印相二手作虛合。真言曰:
「(三十五)唵嚩日羅(二合)達磨(金剛法)悉馱(引)`[波=婆【甲】]`波羅`[蜜=密【甲】]`蜜多(成就到彼岸)娑嚩(二合)賀」
「若欲不處胞胎身者,須作宮殿法。其大勢觀自在像,相好威光如先所說,但左手持宮殿形,右手屈臂向外顯掌。畫像已,其印相二手內縛,立二中指,屈如殿形。真言曰:
「(三十六)唵嚩日羅(二合)達磨`[11]金剛法〔-〕【甲】*` \(金剛法)薩嚩播野`[若=惹【甲】]`若賀野(滅一切惡趣)娑嚩(二合)賀」
「若人求多聞者,當修般若經法(是寶經也)。其般若觀自在像,相好莊嚴如上說,唯右手當心持智印,出生般若理趣經,左手作拳印。像成已,其印相(梵本不出印)用梵夾印。真言曰:
「(三十七)唵嚩日羅(二合)達磨(一) 鉢羅(二合)若(`[二冶反般若也=若治般若反【甲】]`二冶反,般若也,此云智惠)`[素=索【甲】]`素怛藍(二合,經也)摩訶那也(大廣也)娑嚩(二合)賀」
「若為菩提心不退者,應修不轉輪法。其不轉觀自在菩`[薩=薩捶【甲】]`薩像,相好莊嚴如前所說,但右手持金輪,左手按座作不轉勢。畫像已,印相左手按地,右手作拳,立風及空指如持輪勢。真言曰:
「(三十八)唵嚩日羅(二合)達磨(一) 悉馱(引)菩地質`[跢=多【甲】]`跢(成就菩提心)嚩`[栗=㗚【甲】]`栗拏`[斫=破【甲】]`斫乞羅(金輪)阿薩`[拏=拏多【甲】]`拏(`[無=天【甲】]`無動)娑嚩(二合)賀」
「若人欲得一切如來灌頂授記者,應修頂上化佛法。其灌頂觀自在像,相好莊嚴如`[上=先【甲】]`上無異,唯二手`[*13-3]拳=舉【甲】*`拳頂上安置化佛。畫像已,其印相二手內縛,並立二大指,押頭指側,以印置頂散之。真言曰:
「(三十九)唵嚩日羅(二合)達磨`[*11-1]金剛法〔-〕【甲】*` \(金剛法)毘詵者(灌頂)鉢囉底車(授也)菩馱達羅抳(佛地)娑嚩(二合)賀(引)」
「若為成就五穀等一切食物者,應修蒲桃法。其護地觀自在菩薩像,相好莊嚴如先無異,唯左手持蒲桃,右手施願契勢。其像成已,其印相左拳安腰,右手諸指舒即印地。真言曰:
「(四十)唵嚩日羅(二合)達磨(一) 悉馱(引)達羅`[抳=抳羅【甲】]`抳娑羅娑`[羅〔-〕【甲】]`羅(地味成就`[也〔-〕【甲】]`也)娑嚩(二合)賀」
「若欲成就如上諸法,求於勝地作曼荼羅,安置尊像作念誦法,燒香散花供養西方無量壽佛及本尊像,不作殺盜婬及勿說他人罪,不食五辛及酒肉,滿三七日誦其真言三`[落=洛【甲】]`落又遍,即得成就。欲修此法,先從明師整其身心受真言法。即師於智惠人乃可傳受,又弟子知其師心。若智未熟,不可隨順,`[密=蜜【甲】]`密意如是。」說是語已,詣世尊所白言:「我以此法奉上世尊!唯願納於智藏,勅諸人天護不。」
爾時世尊以梵音聲讚觀自在菩薩言:「善哉善哉!大蓮華王!能演殊勝第一之法,以百千眼照眾生故,亦名千光眼。我今隨喜,諸佛亦然。我受此法,汝等大眾天人龍神,聞我所讚,隨於我勅。空閑林中若有流布此法,或復受持觀自在名者,汝等及伴擁護是人。」佛說是已,大眾皆敬`[嘿=哩【甲】]`嘿然聽受(已`[下=上【甲】]`下似不空三藏譯)。
佛知大眾心, 住無礙三昧,
演說觀自在, 大曼荼羅相。
「第一內心地, 有九淨月輪,
中央月輪中, 安置施無畏。
妙色超三界, 金色具暉曜,
首持髮髻冠, 寶冠紺髮垂。
頂上十一面, 皆如上所說,
諸頭寶冠中, 安住化佛身。
菩薩於身上, 具足四十手,
一一手掌中, 各有一慈眼。
隨諸眾生類, 執持雜寶物,
住於蓮華臺, 放大淨光明。
左定持日輪, 右惠淨月輪;
左理持宮殿, 右智五色雲。
左定執戟鞘, 右惠持錫杖;
左理羂索形, 右智寶劍手。
左定寶弓形, 右惠寶箭形;
左理紅蓮華, 右智紫蓮華。
左定白蓮華, 右惠青蓮華;
左理`[*14-2]軍=鍕【甲】*`軍持瓶, 右智執胡瓶。
左定執玉環, 右惠持金輪;
左理寶篋形, 右智寶經典。
左定鐵鉤形, 右惠鉞斧形;
左理金剛杵, 右智持三劍。
左定寶螺形, 右惠蒲桃形;
左理白拂形, 右智楊柳枝。
左定寶鈴鐸, 右惠寶智印;
左理如意珠, 右智施無畏。
左定化佛尊, 右惠頂上佛;
左理寶鏡珠, 右智髑髏杖。
左定榜排形, 右惠持念珠;
理智持寶鉢, 定惠蓮華合。
各各妙寶臂, 猶如尼瞿枝,
`[環=䤼【甲】]`環釧為臂`[上=玉【甲】]`上, 天衣又瓔珞。
莊嚴大悲體, 圓光微妙色,
跏趺右押左, 妙相眼不及。
次當前月輪, 金剛觀自在,
南方月輪中, 與願觀自在,
西方月輪中, 現`[數=敬【甲】]`數觀自在,
北方月輪中, 鉤召觀自在,
本尊及四尊, 表五智五部。
除怖觀自在, 在於東南輪,
寶劍觀自在, 在西南月輪。
智印觀自在, 在於西北輪,
不轉觀自在, 在東北月輪,
是四大觀音, 表法利因語。
行者應知之, 已上九月輪,
五智杵以界。 亦有四月輪,
離九輪住隅。 金剛舞菩薩,
在於東北輪, 金剛嬉菩薩,
在東南月輪, 金剛鬘菩薩,
住於西南輪, 金剛歌菩薩,
住西北月輪。 已說內院竟,
今說第二院。 東門金剛鉤,
南門金剛索, 西門金剛鎖,
北門金剛鈴, 東北金剛塗,
東南金剛香, 西南金剛花,
西北金剛燈。 八供四攝智,
本形如金界。 於東門南邊,
有持杵觀音, 次大勢觀音,
次寶鉢觀`[音=自【甲】]`音, 次日精觀音。
次於東門北, 有持索觀音,
次榜棑觀音, 次白拂觀音,
次月精觀音。 於南門東邊,
有寶弓觀音, 次寶經觀音,
次白蓮觀音, 次紫蓮觀音。
次於南門西, 安寶箭觀音,
次胡瓶觀音, 次青蓮觀音,
次蒲桃觀音。 於西門南邊,
安寶鏡觀音, 次玉環觀音,
次頂上觀音, 次軍持觀音。
次於西門北, 安紅蓮觀音,
次錫杖觀音, 次化佛觀音,
次數珠觀音。 於北門西邊,
安寶螺觀音, 次髑髏觀音,
次寶篋觀音, 次五色雲尊。
次北門東邊, 安鉞斧觀音,
次戟鞘觀音, 次楊柳觀音,
次寶鐸觀音。 已上五八尊,
形像如上說。 第二院說竟,
次說天等院。 東北伊舍那,
東方帝釋天, 東南火光尊,
南方焰`[魔=摩【甲】]`魔耶, 西南羅剎天,
西方水神天, 西北風雲天,
北方毘沙門。 於伊舍那南,
安於大梵天。 於帝釋南邊,
有下方地天。 次於火天西,
有傘蓋夜迦。 於焰魔天`[西=雨【甲】]`西,
安把`[索=素【甲】]`索野迦。 日天照眾闇,
在於羅剎北。 月天清冷光,
在於水天北。 於風天東邊,
安把弓夜迦。 把劍夜迦主,
在於多聞東。 已上二六天,
及毘那夜迦, 形像及印`[明=相【甲】]`明,
如余部法說。 既說尊色位,
今說地色等。 內院地紺青,
而散金色花, 從內至次間,
獨鈷杵為界。 第二院地色,
淺黑散銀花, 至第三院間,
以白銀三`[古=鈷【甲】]`古, 而界於院院。
第三天等地, 如虛空色界,
於地外大地, 蓮華以為嚴。
既說壇場相, 今說本尊契,
名千身眼印, 出千臂經中,
能得大靈驗。 以二火水地,
各甲背相著, 其二風竪`[跬=跓【甲】]`跬,
二空側博附, 風第二文`[側=則【考偽-原】]`側,
腕開五寸許, 置於眉間上,
誦此真言曰:
「唵薩婆斫芻伽羅耶`[陀=陀羅【甲】]`陀尼因地`[唎=利【甲】]`唎耶娑嚩(二合)賀」
此印起立,並足亦得也。通作此法印`[親=觀【甲】]`親驗。菩薩受法與通,凡有所願悉皆滿足。未經入曼荼羅者,必不得見視此法門呪印,令人得罪。世尊與觀自在說是法已竟。
爾時婆誐鑁普觀大眾,告觀自在言:「汝以此法應當付`[11]囑=屬【甲】*`囑於多聞天,能護`[持〔-〕【甲】]`持法故。」於是觀自在菩薩告多聞天言:「汝多聞天!從昔以來發菩提意能持佛法,是故世尊與我等輩,以此勝法付`[*11]`囑於汝,當令流布護持。我法無智人中勿妄宣傳。善哉汝等!世尊讚歎。」于時多聞天王啟大士言:「如觀自在勅,護持是法。於無智中不宣此法。所以者何?以無智故心不分明,心不分明故不得法意,不得法意故返生疑謗,生凝惑故墮於地獄受大苦惱。是故我今從大士勅,無智`[人=人人【甲】]`人中不說此法。雖然,於末法中當令傳授,雖聞法已作誹謗,勝於供養一切如來,況信受者。」時諸大眾得聞是法,皆得勝位,心生歡喜。從座而起,禮拜世尊及觀自在,讚千光眼言:
「南謨娑賀娑羅(二合)布惹耶(敬禮千手)(一) 娑賀娑羅(二合)入嚩(二合)羅儜帝隷(二合,千光明眼)摩訶鉢納磨(二合)邏惹(大蓮華王)(三) 薩嚩播野惹賀野尾輸馱(滅一切惡趣令清淨)(四)」
皆大歡喜,信受奉行。
千光眼觀自在菩薩祕密法經
(本批云)右經是傳法阿闍梨`[等〔-〕【甲】]`等深祕之故,不`[戴=載【校異-原】]`戴於錄也。
`[(天治…順)百三十三字〔-〕【甲】]`天治二年九月廿四日書寫了。
於仁和寺皆明寺,以栂尾山法鼓臺本書寫之竟。
天明二年壬寅八月三日 智積輪下 慈忍
享和改元辛酉秋八月,請求智積慈順僧正御本令寫得。當山千手院知了等挍合之,予更檢校施訓,以授于剞劂子。此經賴瑜薄草決、杲寶私鈔、演奧鈔及教舜鈔等引而證。 豐山長谷總持院沙門快道誌
一校加筆畢 慈順
#----------------------------------------------------------------------
#【經文資訊】大正新脩大藏經 第 20 冊 No. 1065 千光眼觀自在菩薩祕密法經
#【版本記錄】發行日期:2023-12,最後更新:2022-10-12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 財團法人佛教電子佛典基金會(CBETA)依「大正新脩大藏經」所編輯
#【原始資料】蕭鎮國大德提供,北美某大德提供,李明芳大德提供新式標點
#【其他事項】本資料庫可自由免費流通,詳細內容請參閱【財團法人佛教電子佛典基金會資料庫版權宣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