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 1088 `[【原】黃檗版淨嚴等校訂加筆本塚本賢曉氏藏,【甲】三十帖策子第二十七]`如意輪菩薩觀門義注祕訣 `[梵字依甲本載之下同]`oṃ唵字,一切法流注義,無所得以為方便,覺不可得。 va嚩字,一切法超越之義,言語道不可得。 ra囉字,一切法離塵義,了亦不可得。 na娜字,一切法施義,畢竟`[不可=無所【甲】]`不可得。 pa跛字,一切法勝義,性相不可得。 dma娜麼(二合)字,一切法離我,取執不可得。 hūṃ吽字,一切諸法了義亦不可得。 `[(右如…注義)一百七十九字〔-〕【甲】]`右如上布列諸字,`[盡=畫【校異-原】]`盡作欝金之色,從本尊口引入身心口輪中。分明布列已,一一諦審觀之,從此三昧耶速獲一切智。夫瑜伽法念誦數畢,即布諸字,更於身上布列小心真言,復於字上分明觀照,如日初出,光明赫奕廣極無邊。如斯觀照,不久當證法身三昧。 唵字安於頂,  `[嚩【卍續】,囉【大】(cf. SS25_10_0080a18; X02n0080_p0406b22)]`嚩字置於額, 囉字布兩目,  娜字觀於口, 跛字安於心,  娜麼(二合)字置二膊, 吽字安臍輪。 以前觀字門,  速悟無生理, 不久當成就,  獲得如來智。 如意輪心真言布列梵字菩提心月輪。 如意輪真言注義。 na mo ra tna tra yā ya na maḥ ā rya va lo ki te śva ra yā bo dhi sa tva ya ma ha sa tva ya ma ha ka ro ṇi ka ya ta dya thā  ᅟᅟ==[4] 寶=三寶【甲】== ᅟᅟ==[5] (三義…敬)九字=所謂歸敬三寶【甲】== ᅟᅟ==[6] 大菩薩=大勇猛道心者【甲】== 唵oṃ`[其字成於〔-〕【甲】]`其字成於三身義也。`[唵之一字所謂=含三字義【甲】]`唵oṃ之一字,所謂唵阿摩oṃama等三字共成。唵oṃ字者,一切法生不可得義。阿a字者,一切法本不生義。摩ma字者,一切法我無所得義。又釋云:唵oṃ字化身義,阿a字`[9]者〔-〕【甲】*`者報身義,摩ma字`[*9]`者法身義。由此三字契實相理,則成稽首禮一切如來,亦如來無觀頂義。 ca kra va rtti ci nta ma ṇi  ᅟᅟ==[10] 輪〔-〕【甲】== ᅟᅟ==[11] 破=碾【甲】== 思惟`[義=寶義【甲】]`義,亦如來寶義。寶有六種,能滿眾生願故。 ma hā pa dma  ᅟᅟ==[13] 合〔-〕【甲】== ᅟᅟ==[14] 也表〔-〕【甲】== ᅟᅟ==[15] 染〔-〕【甲】== 嚕嚕rorāro。離塵垢義。塵有二種,故重稱也。二塵者,所謂內塵、外塵。`[內=外【甲】]`內塵即是五根,眼耳鼻舌身。`[外=內【甲】]`外塵,色聲香味觸。於二種塵,皆無所得以為方便成瑜伽觀智。 底瑟吒tiṣṭa。釋云住義,亦云無住義,無住以為一切法本。亦云無住涅槃、不住生`[死=死不住涅槃【甲】]`死,由大智故不著生死,由大悲故不住涅槃。 入嚩攞jvala。釋云熾然義,光明照曜遍滿十方虛空法界,驚覺諸佛菩薩聖眾降集普赴,下召一切天龍八部諸有情類,利益加`[持=護【甲】]`持故。 阿羯里灑野akarṣaya。請召義,由此請召,諸佛菩薩天龍八部應召而至,悉`[雲=皆運【甲】]`雲集加持護念。 吽hūṃ字者,一切法無因義。亦云菩提道場。如《金剛頂瑜伽經》說,纔發菩提心,即坐菩提道場、轉正法輪。由此相應,此真言一字則能證悟一切佛法。念念證悟佛法之`[時=則【校異-原】]`時,具薩`[婆=波【甲】]`婆若智,直至究竟坐金剛座。`[(四魔…淨)六十三字〔-〕【甲】]`四魔現前,則入大慈三摩地,降伏四魔故則成正覺。四魔者,謂蘊魔、煩惱魔、死魔、天魔,悉自降伏。復云法無因者,諸法無因,依勝義諦果亦無得。無因果故,本來清淨。 泮字者,是破壞義,亦云摧壞義。得成佛時,摧壞四魔。`[(亦云…也)七十字〔-〕【甲】]`亦云三德之中斷德。`[之中得〔-〕【考偽-原】]`之中得義,由以智斷三界九地位煩惱習氣皆悉斷,福德智慧二種資糧悉皆圓滿。從無始來一切有情以為`[己【CB】,已【大】]`己親,念彼恩故。往詣轉法輪處,演說十二行法輪也。 吒ṭa字`[*9-2]者〔-〕【甲】*`者,一切法無所得義。`[(其吒…故)三十一字〔-〕【甲】]`其吒字梵書形如半月。釋云一切法無我,無所得以為方便,則成生空,生空半故。 薩嚩(引)svā`[等=字平等【甲】]`等無言說義,`[(即成…義)十六字〔-〕【甲】]`即成法空智滿字義,亦云大福德成就義。 訶hā字是斷煩惱義。`[以下至卷末甲本無]`令諸有情積大福德、斷害煩惱及隨煩惱一切習氣,自他身中遍滿字之教,證得無餘依無住涅槃。修行瑜伽者結契誦真言,定意專注於此一字。由與真實道理相應,思惟時能除能緣所緣,自他平等、同體大悲,頓集一切福德智慧。現在除遣一切災禍非命,世人見聞歡喜,所出言辭天人敬順不敢違越。臨命終時眾聖見前,得生極樂淨妙國土,於大集會中,蓮華化生見無量壽佛,聽聞正法頓證無上菩提。如意輪菩薩六臂相頌: 「手持如意寶,  六臂身金色, 頂髻寶莊嚴,  自在王說法。 第一手思惟,  愍念有情故, 第二持意寶,  能滿一切願, 第三持念珠,  為度傍生苦。 左按光明山,  成就無傾動, 第二持蓮手,  能淨諸非法, 第三手持輪,  能轉無上法。 寶能隨施故,  山表不動故, 蓮性不染故,  輪摧障惱故。 六臂廣莊嚴,  能遊於六道, 以大悲方便,  斷諸有情苦。 身流千光明,  隨念能普照, 猶如於明鏡,  能現於萬像, 自心本不生,  法性圓寂故。」 ᅟᅟ出《金剛頂瑜伽經》說。 心中心真言。 唵字(一切法流注義,無所得以為方便,覺不可得)。 嚩字(一切法超越之義,言語道斷不可得)。 囉字(一切法離塵義,了亦不可得)。 娜字(一切法施義,畢竟無所得)。 跛字(一切法勝義,性相不可得)。 娜麼(二合)字(一切法離我,取孰義不可得)。 吽字(一切諸法了義亦不可得)。 右如上布列諸字,畫作欝金之色。 貞享三年十月二十一日點校了 ᅟᅟ         淨嚴(四十八歲) 元祿十六年正月十七日以淨嚴和上之本 ᅟ再校了          尊教 ᅟ寶永五戊子十二月二十五除夜一校了 ᅟᅟ            性寂 #---------------------------------------------------------------------- #【經文資訊】大正新脩大藏經 第 20 冊 No. 1088 如意輪菩薩觀門義注祕訣 #【版本記錄】發行日期:2023-12,最後更新:2022-12-28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 財團法人佛教電子佛典基金會(CBETA)依「大正新脩大藏經」所編輯 #【原始資料】蕭鎮國大德提供,北美某大德提供,李明芳大德提供新式標點 #【其他事項】本資料庫可自由免費流通,詳細內容請參閱【財團法人佛教電子佛典基金會資料庫版權宣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