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 1144
`[【原】清道光三年刊(CBETA 按:大正藏校勘欄無 [23]之校勘條目,但依[22]之內容「【原】清道光三年刊」判斷,應為本校勘條目之內容。)]`佛說彌勒菩薩發願王偈
內閣掌譯西番蒙古諸文西番學總管儀賓工布查布譯
梵語:阿(喇)鴉黑(厄答)喇巴呢(達哈)阿納喇(阿)雜(阿)
華言:聖彌勒願王
敬禮一切諸佛菩薩摩訶薩
佛告阿難:「夫彌勒菩薩摩訶薩,往昔誓行菩提行時,晝夜六時,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而發如是願文:
「敬禮一切佛, 及具天眼仙,
菩薩摩訶薩, 并諸聲聞眾。
令避惡趣𡑞, 而示涅槃路,
引入無老死, 敬禮菩提心。
我由無明心, 所作一切罪,
今於佛面前, 懺悔盡無餘。
自我三業門, 所積資糧福,
是我普慧種, 願我道無盡。
十方諸國中, 所有供養佛,
佛昔隨喜者, 我今皆隨喜。
懺悔一切罪, 隨喜諸善根,
敬禮一切佛, 願得大智慧。
十方一切處, 所有大菩薩,
止於十地者, 請速等正覺。
既證圓覺心, 降伏諸魔軍,
為利諸有情, 願請轉法輪。
以大法鼓音, 度眾生苦際,
願經無量劫, 常住世說法。
祈運大悲智, 慈濟諸有情,
陷溺貪欲澤, 恩愛所纏縛。
眾生被障礙, 諸佛不憎捐,
慈悲諸含識, 拔出三有海。
一切三世佛, 所行諸道法,
我今皆隨學, 願證菩提道。
同登六彼岸, 度六道眾生,
證得六神通, 願成無上道。
無生及本源, 無處無自性,
悟此真空理, 無智亦無得。
無命無眾生, 無背無取向,
願達無我法, 即等大仙佛。
願不住二執, 所攝一切物,
為利益眾生, 不悋行布施。
物種侈靡盛, 我應用豐足,
物性等空寂, 圓滿布施度。
所受止作品, 無瑕最清淨,
及無癡矜慢, 圓滿戒律度。
如地水火風, 四大無觸背,
侵犯靡瞋恨, 圓滿忍辱度。
發心始終勤, 恒喜不懈弛,
身心勇猛力, 圓滿精進度。
調伏正定聚, 如幻三摩地,
金剛禪那等, 圓滿靜慮度。
三種解脫門, 三時平等法,
聞思修明了, 圓滿智慧度。
諸佛所稱讚, 熾盛光赫奕,
勤修菩薩行, 圓滿自他志。
行此菩提道, 名稱慈氏子,
圓滿六度行, 超於十地位。」
「我以此善願眾生, 命終速往兜率宮,
受生皆於見法閣, 即為慈氏之長子。
十地自在降閻浮, 證得十力大位時,
願受妙法甘露味, 圓滿佛行盡無餘。
從此命終承願力, 即得上生兜率天,
忻慶奉事慈氏尊, 速得承授菩提記。」
「阿難當知,慈氏菩薩摩訶薩如此以實善巧修淨行業,道路平順而獲無上菩提,成等正覺,成就真實大方便門。」
按:此經於漢藏未見,而番本亦無出。然西國諸賢頗有註解,且普同作為恒常功課,與〈華嚴行願品〉、〈三十五佛行願品〉,稱為三種大懺願。愚略擬之。蓋初自梵文譯時,或于彌勒上生、下生等經節取切要者也(多分唐竺法護所譯《彌勒菩薩下生經》相近)。今時海內清寧,三教並盛,資用不乏,人民向善者多,近來常聞修建龍華會者。憶為或有欲持誦者,因特譯出漢文,便於信氏誦讀仰祈。
聖慈加護廣布流通為願焉。
ᅟ(乾隆八年正月吉日翻竟於廣仁彌勒院)
#----------------------------------------------------------------------
#【經文資訊】大正新脩大藏經 第 20 冊 No. 1144 佛說彌勒菩薩發願王偈
#【版本記錄】發行日期:2023-12,最後更新:2022-10-12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 財團法人佛教電子佛典基金會(CBETA)依「大正新脩大藏經」所編輯
#【原始資料】蕭鎮國大德提供,北美某大德提供,李明芳大德提供新式標點
#【其他事項】本資料庫可自由免費流通,詳細內容請參閱【財團法人佛教電子佛典基金會資料庫版權宣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