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 1165 \[Nos. 1162-1164] `[聖=佛說聖【明】,【原】麗本]`聖持世陀羅尼經 `[西天譯經〔-〕【宋元】,宋【明】]`西天譯經三藏`[(朝散…卿)九字〔-〕【三】]`朝散大夫試鴻臚少卿傳法大師`[臣〔-〕【明】]`臣施護奉 詔譯 爾時,持世菩薩白佛言:「世尊!若復有人,受持、讀誦此陀羅尼者,云何受持?願佛演說。」 爾時,世尊告持世言:「若復有人,於初二月白月一日,於彼獨注入海之河,乃入水中。水至乳已,面東向日,合掌而立,始從日出,限至日沒,誦持此呪。從水出已,絕食七日,日夜誦持,勿共人語,然後乃畫持世本形。將欲塗彩,用珍重心,以白栴檀香水塗絹,乃經一宿,表心供養。命畫匠師令受齋戒,澡浴新衣,起珍重心,依法莊彩。像高十肘,橫廣三肘,色彩深綠,座於蓮華,莊嚴無量,色彩鮮潔,光明如日,右手執果,左手安慰,容貌熙怡。座前龍王,手捧寶匣、真珠、寶瓶、珊瑚、碼碯、金銀、琉璃,種種眾寶,淨心供養。上安諸天,寶雲雨`[網=細【三】]`網大吉祥天,手捧蓮華右邊安慰;吉祥寶掌左邊侍立,形色圓滿,瓔珞嚴身,手捧蓮華作安慰相。持世之像,舍利處安閼伽香水、種種細食、花鬘、酥油,然燈供養。復用妙花、酥油、香燈、飲食,種種供養頻那及於夜伽,希無魔事。伸供養已,復用檀栴沈水及諸妙香酥、香油燈,無量供養。面對觀想菩薩像前,`[6]志=至【元明】*`志心專注,端坐持誦。始從寅時入於壇內,或一七日、或二七日乃至一日,至日出時,期願必應,悉皆成就。」 爾時,世尊告持世言:「若復有人,復於夜半入在水內,誦持此呪滿八百遍,於當月內獲滿所願。」 佛告持世:「若復有人,復於夜半依法誦持持世菩薩,依法潔淨,於六月內,必獲所願。」 佛告持世:「若復有人藏於財物,後時廢忘,依法誦持,財物必得。」 佛`[告=言【元明】]`告持世:「若復有人欲求榮位,`[晝=書【明】]`晝入水內誦持此呪至於夜半,復用胡麻而作護摩,一粒一念,一遍一燒,至八百遍,必獲大喜,富貴滿足。」 佛告持世:「若復有人,用白芥子與酥相和,一念一粒,一遍一燒,准前作法,亦作護摩,王獲喜慶,國土無災。」 佛告持世:「若復有人,用妙乳香與酥相和而作護摩,准前作法,能息大臣所有災難。」 佛告持世:「若復有人,於夜半內`[*6-1]志=至【元明】*`志心誦持菩薩名號,依法護淨,一七日內獲大財喜成就具足。」 佛告持世:「若復有人,白月一日起首作法,受持齋戒,於舍利處安菩薩像,依法供養、憶念、誦持菩薩名號,`[*6-2]志=至【元明】*`志心期願,必現化形於前慰安,獲不退轉,起菩薩行。」 佛告持世:「若復有人,素食梵行,斷食酒肉,日夜恒誦,獲大富貴。」 爾時,世尊說此儀軌名根本呪,即於眾會而說呪曰: 「曩謨(引) 囉(引)怛曩(二合)怛囉(二合)夜野 唵(引)(一) 嚩蘇馱哩(引)薩嚩(二合引)賀(引)(二) 唵(引)洛乞叉弭(三合引) 步多攞(`[三=一【三】]`三) 儞嚩(引)悉甯曳 薩嚩(二合)賀(引)(`[四=二【三】]`四)」 爾時,世尊說此呪已,告持世言:「所有印法,以表心法,亦名外表。作此印時,用於兩手,合掌虛中,復用頭指拳在中間,無名指竪,小指如計而互相交,中指形狀直量如針。此印形相,住彼八方,各各相離。此持世軌儀之印,依法結印,誦持明呪,一切所願皆得成就,廣利有情。」 爾時,世尊而說呪曰: 「唵(引) 室哩(二合)曳 室哩(二合引)迦哩 馱曩迦哩 馱(引)禰也(二合)迦哩 薩嚩(二合引)賀(引)」 爾時世尊說此呪已,告持世言:「此三昧印,應先合掌,用大母指屈入掌內。此名持世三昧之印。」 爾時世尊而說呪曰: 「唵(引)三麼曳掃彌曳(二合)三麼野迦哩麼賀(引)三麼曳薩嚩(二合引)賀(引)」 爾時,世尊告持世言:「此三昧印神呪如是。 「復次,持世!應用頭指,及於中指第三節屈,大母指竪。此印名為持世菩薩根本之印,召請聖賢及送聖賢,皆作此印。」 佛告持世:「應用頭指向外橫舒,此名花印。」爾時,世尊而說呪曰: 「唵(引) 嚩蘇地 薩嚩(二合引)賀`[引〔-〕【元明】]` \(引)」 佛告持世:「此花印呪如是受持。」 爾時,世尊復告持世:「若復有人,應用中指而各橫舒,此名香印。」 爾時,世尊而說呪曰: 「唵(引) 嚩蘇馱哩 薩嚩(二合引)賀(引)」 爾時,世尊說此呪已,告持世言:「若復有人,用無名指向外而舒,名塗香印。」爾時,世尊而說呪曰: 「唵(引) 嚩蘇麼底室哩(二合引)曳 薩嚩(二合引)賀(引)」 爾時,世尊說此呪已,告持世言:「若復有人,應用小指與大母指相捻而作,餘三指舒,如三股金剛,此名燈印。」 爾時,世尊而說呪曰: 「唵(引) 嚩蘇馱(引)囉抳 薩嚩(二合引)賀(引)」 爾時,世尊說此呪已,告持世言:「若復有人,應用二手如掬水勢,用大母指交結過在頭指已外,此名食印。」 爾時,世尊而說呪曰: 「唵(引) 馱囉抳 馱(引)囉抳 薩嚩(二合引)賀(引)」 爾時,世尊說此呪已,告持世言:「諸餘供養,同根本印,呪加護之。若常用法,以常呪印而加持之。 「若復有人,彩畫持世菩薩之像,應用新絹,細妙無瑕。依佛肘量,長可二尺,橫一尺。像上安佛,右邊觀音聖自在像,左邊建立金剛手像,從佛中間安持世像,像形金色。菩薩右手作施願相,莊嚴種種真珠、瑠璃,乃至碼碯皆用嚴飾。於下右邊安誦持人,右手頂禮,左手持冠。於白月內圖畫菩薩,於此誦持一十萬遍,隨力供養。」 爾時,世尊告持世言:「若復有人將欲種田,誦持之人澡浴新衣,受持齋戒,以菩薩像安在田中,復用塗香、花鬘、瓔珞、細妙飲食珍重供養,念菩薩名至八百遍,又於像前加持香水,誦八百遍,滿注賢瓶,安在像前,令種田人及牛`[耒=手【明】]`耒𮋦行列而立,以賢瓶水乃用灑之,并誦持人灑之亦爾。令誦持人繞此田地及彼人牛,行於七匝,然可下子。」 爾時,世尊告持世言:「若復有人將欲收田,於地四隅安僧,令齋,飲食如法。此誦持人沐浴淨衣,受持齋戒。復用尊像安置田中,復用華香、燈燭、飲食,種種供養,誦呪加持滿八百遍,復於像前香水滿瓶,誦八百遍,復加持之。菩薩尊像面東安置,塗香、酥油、花鬘、飲食淨心供養,穀實倍增,離諸災難。」 爾時,世尊告持世言:「若復有人,於此穀聚四隅之間,安四童女,著新淨衣,素食令齋,誦持此呪而加持之,穀亦增多,災難不侵。 「復次,持世!若量穀時,彼人想念菩薩尊號,若誦持人,不得出聲,默念專志。量畢已來,亦乃倍增。」 佛告持世:「若復有人,田初熟時,應`[先=生【明】]`先供養佛及聖眾,增福無量不可稱讚。」 爾時,世尊告持世言:「若復有人,於收藏時,先於倉內畫二矮人,裸形大肚,手執栲栳,作瀉穀勢,穀形金色。於此倉內陳設種種,然後倉內燒眾妙香,及以眾花、閼伽、香水、傘蓋、幢幡并諸供養,復將菩薩安於倉內,復用牛乳灑在倉內,誦持真言,除去諸物,方入財穀,吉祥無患。 「復次,持世!於此庫藏陳設新食,香花供養,受持讀誦此陀羅尼,離諸災難。復次,持世!若復有人,而用綵帛書寫《持世陀羅尼經》,復用香熏讀誦頂戴,增福無量,息除災難。」 佛告持世:「若人誦持,應先淨心誦八百遍此陀羅尼,日三時誦,所願必應,菩薩加祐。 「復次,持世!若復有人求諸所願,於自所止,向東北隅,起聖持世菩薩形像,用妙綵帛依法圖寫,乃至工畢,潔淨安置,志心供養閼伽、香水、塗香、燒香、栴檀、沈水,種種眾香,復用五寶,及用五藥乃至五穀。閼伽之瓶以帛覆上,勿開此瓶,依法誦持此陀羅尼,一切所願悉皆滿足,財物增長,獲福無量。」 爾時,世尊復告持世:「若有眾生欲作倉庫,隨量大小,若欲取時,應用酥食供養尊像,依法誦持此陀羅尼百二十遍。滿此數足,然後方出,息除眾難。」 爾時,世尊告持世言:「若復有人持財遠出,骨肉憂惱,用白莎草木濯取汁,牛黃、欝金、龍腦、檀、麝和閼伽水,畫於舶船,淨心誦持此陀羅尼,財物速至,遠路平善,增長滿足。」 爾時世尊而說呪曰: 「怛儞野(二合)他(引) 唧隷 唧隷 阿誐蹉 阿誐蹉 婆誐嚩諦」 爾時,世尊說此呪已,復告持世:「此陀羅尼若有受持,能滿一切有情所願,譬如水大`[遍=猶【三】]`遍滿於地,又如日光能破諸闇,猶如月光與物清涼。」爾時,世尊而說呪曰: 「怛儞野(二合)他(`[引=引一【明】]`引) 馱曩努(`[一=二【明】]`一) 嚩嚕拏(`[二=二合【明】]`二) 室寗(二合引)嚩(三) 印捺囉(二合)(四) 室寗(二合引)嚩(五) 蘇諦(引)惹娑(引)(六) 摩努(引)(七) 努誐䜝(八) 唧哆野覩(九) 設哆`[檐=擔【三】]`檐(十) 薩那(引)鉢囉(二合)野探(十一) 野他迦(引)楞(十二) 悉殿覩(十三) 滿怛囉(二合)跛那(十四)(引) 儞賀(十五)(引)怛儞野(二合)他(引)(一) 佉吒佉吒(二) 契致契致(三) 具啅具啅(四) 蘇嚕蘇嚕(五) 母嚕母嚕(六) 捫左捫左(七) 曩摩哩(八) 曩摩哩(九) 泥(去)呬泥(去)呬(十) 捺(引)波野(十一) 捺(引)波野(十二) 鉢怛囉(三合)(十三) 底瑟姹(二合)諦(十四) 呬囉抳野(二合)(十五) 蘇嚩囉拏(二合)(十六) 鉢囉(二合)捺(引)波野(十七) 娑嚩(二合引)賀(引)(十八) 嚩蘇地(引)(十九) 娑嚩(二合引)賀(引)(二十) 阿耨答半(二合)曩(引)野(二十一) 娑嚩(二合引)賀(引)(二十二) 嚩護地(引)(二十三) 娑嚩(二合引)賀(引)(二十四) 嚩蘇馱(引)(二十五) 地波哆曳(引)(二十六) 娑嚩(二合引)賀(引)(二十七) 愚矯(二合)(二十八) 娑嚩(二合引)賀(引)(二十九) 蘇囉鼻(引)(三十) 娑嚩(二合引)賀(引)(三十一) 印捺囉(二合引)野(三十二) 娑嚩(二合引)賀(引)(三十三) 嚩嚕拏(引)野(三十四) 娑嚩(二合引)賀(引)(三十五) 吠(無蓋`[反=切【明】]`反)室囉(二合)摩拏(引)野(三十六) 娑嚩(二合引)賀(引)(三十七) 𡫸世毘喻(二合引)(三十八) 尾𡫸世毘藥(二合)(三十九) 娑嚩(二合引)賀(引)(四十) 「塢答波(二合引)捺演覩 弭劍(引)乞叉(二合)曩訶 阿尾囉訶曩拏謨捺演覩(引) 唵(引) 怛蘇(二合)呬迷(引)𡫸(引)呬捺 捺(引)波野(引) 娑嚩(二合引)賀(引)」 爾時,世尊說此呪已,告持世言:「此呪名為『持世菩薩心陀羅尼』。若復有人淨心受持此陀羅尼,憶念不忘,能滅重罪,獲福無量,捨離三惡,圓滿富貴。於諸所願,無不具足,乃至究竟成無上果。」 爾時,持世菩薩及諸聖眾,聞佛所說,歡喜無量,頭面禮足,信受奉行。 聖持世陀羅尼經 #---------------------------------------------------------------------- #【經文資訊】大正新脩大藏經 第 20 冊 No. 1165 聖持世陀羅尼經 #【版本記錄】發行日期:2023-12,最後更新:2022-10-12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 財團法人佛教電子佛典基金會(CBETA)依「大正新脩大藏經」所編輯 #【原始資料】蕭鎮國大德提供,北美某大德提供,gaoyuefeng 提供新式標點 #【其他事項】本資料庫可自由免費流通,詳細內容請參閱【財團法人佛教電子佛典基金會資料庫版權宣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