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 1246
`[【原】三十帖策子第二十二,【甲】高山寺藏古寫本,【乙】寬喜三年寫寶壽院藏本,【丙】黃檗版淨嚴等加筆本]`摩訶吠室囉末那野提婆喝囉闍陀羅尼儀軌`[3]一卷〔-〕【丙】*` \(一卷)
般若斫`[羯=楬【甲】]`羯囉譯
畫像品第一
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受持此陀羅尼者,先須畫像。其畫像時,彩色中輒不得著皮膠,唯用香汁。白月一日請匠,清潔澡浴、持齋、受八戒,出入時須`[三具=具三【甲】]`三具衣,若上廁即香湯沐浴,亦莫論手功多少。便取細白`[6]疊=㲲【乙丙】*`疊,若無白`[*6]`疊好細絹亦得,一丈五尺。畫天王,身著七寶金`[剛=銀【甲乙】]`剛莊嚴`[鉀=甲【乙丙】]`鉀冑,其左手執三叉戟、右手`[托=㭦【甲】]`托腰(`[又=別本云神又【丙】]`又`[一〔-〕【甲】]`一`[本=本云【乙丙】]`本左手捧塔),其脚下踏三夜叉鬼,中央名地天亦名歡喜天、左邊名尼藍婆、右邊名毘藍婆。其天王面作可畏猛形,怒眼滿`[開=開一本云瞋怒見一切鬼神狀【丙】]`開,其右邊畫五太子及兩部夜叉羅剎眷屬,左邊畫五行道天女及妻等眷屬。廣如大經說。
作壇場品第二
若欲作壇時,白月初一日起首作,八肘亦六肘八寸,此是方壇。即簡勝地深掘一丈,出骨瓦石等惡物,別處取淨`[土堅=出竪【甲】]`土堅築平正。乾已後便取黃`[土=出【甲】]`土細`[攞=羅【乙丙】]`攞,和白`[檀=壇【甲】]`檀香`[末〔-〕【甲】]`末`[泥=尼【乙】]`泥壇,削刮如鏡`[面=面(一本云取牛糞塗之)【丙】]`面。`[即=又取香埿塗薰染即【丙】]`即取米粉染五色畫剋。壇上作三隔院,當中央畫一金剛火焰輪,`[又一本云畫一火珠光炎上出=(又一本云畫一火珠光炎上出)【乙丙】]`又一本云畫一火珠光炎上出,`[四〔-〕【甲】]`四角頭各各畫十字形拔折羅。第二院中央畫火珠,光焰上出;東南面畫三叉`[鈷〔-〕【丙】]`鈷戟;西南面畫一君遲,瓶口中著蓮華;西北面畫一大螺。第三院中`[東=東南【乙】]`東面畫師子王,南面畫龍王,西面畫孔雀王,北面畫夜叉王柱杖立地。又壇四角各各著`[一=著【甲】,一一【乙】]`一香水瓶,其瓶口中著雜`[輕〔-〕【甲乙丙】]`輕菓子及花葉等。然後呪師洗浴著新淨衣,於天王像前設種種香花飲食供養訖,呪訶梨勒一百八顆,呪一顆火中燒滿,即每日送金一鋌與呪師,無所乏少。若得金時,即日盡用供養三寶及貧兒,莫生慳悋心。
結界品第三
若欲結界時,先念摩訶毘盧遮那佛一百遍,然後結界,即發大願言:「我某甲頂戴五夜叉,脚踏諸羅剎,仰啟盡虛空`[遍〔-〕【甲】]`遍法界一切諸佛菩薩、金剛密迹力士、一切諸善神王、天神王、地神王、山林河海、日月五星、二十八宿、閻羅法王、五道將軍、太山府君、司命司`[錄=祿【乙丙】]`錄、怨家債主、冥官業道、行`[病=疫【丙】]`病鬼王、毘首羯`[摩=磨【乙丙】]`摩天子、五方藥叉大將、三天童子、七星七宿日月天子,難陀、跋難`[陀〔-〕【甲】]`陀、和修吉等諸大龍王,皆悉證`[知〔-〕【甲】]`知,我今某甲為欲成就大陀羅尼神驗法門,唯願如上一切賢聖護念加持,速得成就悉令歡喜`[(三遍啟請)=三遍啟請【甲】]` \(三遍啟請)。」又別請五方龍王、四大天王、二十八部諸鬼`[神=王【甲乙】]`神,又別請五方藥叉眾。先誦心呪。呪曰:
「`[婆=南無婆【甲】]`婆帝吒(一) 摩訶摩訶嚕(二) 烏呼烏呼`[三羅=羅三【甲】]` \(三) 羅阿盡吒帝(四) 莎訶」
誦二十一遍,即成結界。若向人家治病之時,先須謹請五方藥叉:東方青帝藥叉,身長三丈`[二=三【甲丙】]`二尺,口吐青氣;南方赤帝、西方白帝、北方黑帝、中央黃帝等,身長亦同青帝,吐氣依方`[吐=吐氣【甲乙丙】,〔吐氣〕-ヵ【丙】]`吐,并請眷屬。
`[手印品第四〔-〕【甲】]`手印品第四
藥叉立身印第一
以右脚直、`[左=右【甲】]`左脚踏地,相去一肘許。以左手三指直竪,以大指捻小指甲上託腰,三指向前,以右手五指拓面上作嗔色。結界繞壇,右轉一度一呪。即說呪曰:
「唵(一) 帝婆藥叉(`[二=二合【甲】]`二) 盤陀盤陀(`[三=二【甲】]`三) 訶呵訶呵(四) 莎訶(五)」
喚羅剎身印第二
兩手合掌,二小指相鉤,二大指並相著合腕,頭指來去。
藥叉鉤印第三
准前身印,以右手頭指在中指第三節上,當心上右轉行道,一切藥叉并諸眷屬皆悉歡喜,常為守護事於呪師。
藥叉火輪印第四
`[左=右【甲】,以左【丙】]`左手`[中=中指【甲乙丙】]`中拄右頭指,右手中指拄左頭指,二無名指屈於掌中,二節相背,二大指二小指並直竪頭相拄,誦大心呪。
藥叉身印第五
`[三=王【甲】]`三藥叉治一切鬼病,當依身印,與君荼利立身印同。二手兩大指屈於掌中,二無名指壓二大指甲上,頭指中指小指並直竪頭拄,翼二肘去乳房五`[寸=寸許【丙】]`寸,誦大身呪。
大歡喜王印第六
以右手急把左手作`[棓=拳【校異-丙】]`棓,即誦呪。呪曰:
「那(上)謨枳唎枳唎(一) 俱麼唎(二) 休溜叉`[溜〔-〕【甲】]`溜莎訶」
若官事急、大人瞋怒之時,誦此呪一七遍即大歡喜。
縛`[大=大力【丙】]`大鬼印第七
兩手二大指直竪,左頭指屈著左大指根內,右頭指少曲二手中指下,`[二=三【丙】]`二指總屈`[在=相在【丙】]`在掌中。
`[食=藥叉食【甲乙丙】]`食印第八
兩手大指屈頭`[向=已【甲乙】]`向下,二頭指直竪,二中指亦竪少許曲,二無名指二小指並屈在掌中。
`[牙=藥叉牙【丙】]`牙印第九
兩手二大指向上直竪,二中指直竪,左頭指竪少許曲,右頭指屈當`[左=右【丙】]`左大指上,二中指竪頭相去半寸許,二無名指及二小指並屈掌中。
護身品第五
若欲護身之時,亦請五方藥叉及大輪金剛,即誦大輪金剛陀羅尼二十一遍,并誦天王身呪亦二十一遍,便成護身。呪曰:
「曩謨囉怛曩哆囉夜耶(一) 曩謨吠室`[囉=羅【乙丙】]`囉`[麼=摩【甲乙丙】]`麼拏野(二) 摩訶囉惹野(三) 怛儞也他 唵`[崿=嫚【甲】,楞【乙丙】]`崿誐`[赦=𧹞【丙】]`赦`[拏=誐【乙】]`拏 `[赦拏驅努=驅拏赦拏【甲】,楞誐𧹞拏驅努【丙】]`赦拏 驅努驅努 摩訶囉`[惹=惹耶【丙】]`惹 囉乞`[灑=羅【甲】,囉【乙】,灑囉乞灑【丙】]`灑 𤚥 薩冐(上)鉢捺囉吠毘藥 莎縛訶」
誦此呪二十一遍即成護身法。
廣大啟請品第`[五=六【甲乙丙】]`五
「南謨 薜室囉末拏也 南謨 檀那馱也 檀泥`[35]說=詵【丙】*`說囉也 阿揭撦 阿鉢唎`[弭=𭤶【甲乙】]`弭`[37]哆=多【甲】*`哆 檀泥`[*35]`說囉 鉢囉`[38]麼=摩【甲】*`麼迦`[留=𠺕【甲】]`留尼迦 薩婆`[薩〔-〕【甲】]`薩埵 `[呬=𠰘【丙】]`呬哆振哆 `[*38]`麼`[麼〔-〕【甲】]`麼(自稱`[名=名也【甲乙】]`名)檀那末拏 鉢唎拽撦 碎閻摩揭撦 莎訶」
誦此呪七遍已,次誦根本呪。若誦呪時,先當稱名,敬禮三寶及薜室囉末那天王,能施財物令諸眾生所求願滿,悉能成就與其安樂。
又一本云:呼召法者先安置於`[㪷=斗【乙丙】]`㪷柄前燒安悉香。其作法人中心坐,面向斗門,身著黑衣,誦呪七遍,稱鬼神名字一遍,每誦呪一遍一稱鬼神名字,乃至四十九遍。如是七日七夜,從月十五日起首乃至二十九日清淨澡浴持齋,於壇上燒安悉香、燃七盞燈,外著淨水一盆作法,其鬼即現,`[任=住【甲】]`任得共語。各各鬼自說已能,隨口抄錄名字位次,驅使所要金銀七寶等一切財物衣服,及藥草、海寶山`[珍=珠【甲】]`珍、天宮龍宮、五岳四瀆所有貴物、人間所有奇異菓子。又祕藏經論呪術方法,隨所樂者皆取送來,一無所礙。
求使者品第`[六=七【甲乙丙】]`六
夫欲驅使鬼神之時,先須別作一位於壇外,著一盞燈、一盆淨水,一束淨草布於地上已,造油餅`[(四十…餅)七字〔-〕【甲】]`四`[十=十九【丙】]`十枚、不著油餅四十九枚,散著草上,呼諸鬼神名字施食,然後可得驅使`[神鬼=鬼神【甲乙】]`神鬼也。若欲廣誦諸藏經論者,即`[呼=呼廣【甲乙】,呼讀【丙】]`呼誦使者。
若欲能論義者,便喚論義使者。
若求聰明智惠者,即喚聰明多智使者。
若求地中伏寶藏者,即呼伏藏使者。
若求入山坐禪及飛鍊學仙者,即呼`[前當=說【丙】]`前當法使者。
若`[欲=欲求【丙】]`欲龍宮寶物者,即呼龍宮使者。
若求隱形昇天宮變化法者,即呼隱形使者。
若求禁呪鬼神及踏湯禁火法者,即呼禁呪使者。
若求飲食錢財衣服`[及=者即呼【丙】]`及`[奇=奇及奇【甲】]`奇`[方=方使【甲丙】]`方者,若欲博識`[者=者即呼博識使者【丙】]`者,若欲`[求=求興【甲】]`求勝`[者=者即呼勝方使者【丙】]`者,若求`[興〔-〕【甲】,眾【丙】]`興生`[求〔-〕【甲丙】]`求利`[者=者即呼興生利使者【丙】]`者,若求種田多望利`[者=者即呼田望利使者【丙】]`者,若求高官位`[者=者即呼高官使者【丙】]`者,若求富貴者,即喚右司命使者。
若欲知人死不死者,即喚左司命使者。
若求鎮宅攘災壓禱迴凶成吉者,即呼北斗使者。
若欲知地獄`[文=而【甲】]`文案吉凶`[者〔-〕【丙】]`者,即呼五官使者。
若求長生不死者,即呼`[太山=大山【校異-丙】]`太山使者。
若欲求移山拔海者,即`[呼=喚【甲】]`呼金剛使者。
若求知他心及鬼神意者,即呼神通使者。
若求水火刀箭毒藥不能損者,即呼`[坐=吐【校異-丙】]`坐`[神=禪【丙】]`神使者。
若求諸人愛樂者,即呼多魅使者。
若求作大醫王者,即呼神`[山=仙【甲】]`山使者。
若`[求=皆【甲】]`求香氣遍身薰者,即呼香王使者。
若求乘神通飛行十方者,即呼自在使者。
若求降伏惡魔者,即呼大力使者。
若求伏怨家者,即呼持齋使`[者=者吠室囉末那儀軌【甲】]`者。
如上所列二十八`[種=使【丙】]`種使者,`[若〔-〕【丙】]`若呼時,此`[一呪通=呪誦【丙】]`一呪通呼。呪曰:
「南謨佛陀羅尼 南`[30]謨=無【甲】*`謨法陀羅尼 南`[*30]`謨僧`[陀=陀羅【甲乙丙】]`陀尼 南`[*30]`謨薩婆 摩訶揭羅 訶喝`[囉=羅【甲乙】]`囉闍護助我吽吽𤙖𤙖泮」
「唵`[33]一〔-〕【甲】*` \(一) 吠室`[囉=那【甲】]`囉末`[那〔-〕【甲】]`那野提婆喝`[囉=羅【甲乙丙】]`囉闍陀羅尼攝錄薩婆摩訶力揭`[37]囉=羅【甲】*`囉訶神喝`[*37]`囉闍護助我吽吽𤙖`[𤙖〔-〕【甲】]`𤙖泮`[泮〔-〕【乙丙】]`泮」
「唵(一) 阿唎`[耶=野【丙】]`耶婆路枳帝 攝婆`[*37-2]囉=羅【甲】*`囉夜 陀羅尼𤙖𤙖𤙖𤙖`[41]㧊=橃【乙丙】*`㧊`[*41]`㧊`[*41]`㧊`[*41]`㧊」
「唵(一) 摩訶毉喝`[*37-3]囉=羅【甲】*`囉闍陀羅尼攝錄𤙖𤙖𤙖𤙖`[泮=泮泮【丙】]`泮」
「唵(一) 提婆喝`[*37-4]囉=羅【甲】*`囉闍陀羅尼攝錄𤙖𤙖𤙖𤙖泮」
「唵(一) 瞿婆那伽神仙揭`[*37-5]囉=羅【甲】*`囉訶喝`[*37]`囉闍人喝`[*37]`囉闍攝錄𤙖𤙖𤙖𤙖泮泮泮`[泮〔-〕【甲】]`泮」
「唵`[*33-1]一〔-〕【甲】*` \(一) 摩訶力將軍陀羅尼攝錄𤙖𤙖𤙖急急」
「唵`[*33-2]一〔-〕【甲】*` \(一) 藥叉喝`[*37-8]囉=羅【甲】*`囉闍勅勅勅勅」
「唵`[*33-3]一〔-〕【甲】*` \(一) 羅剎喝`[*37-9]囉=羅【甲】*`囉闍喚喚喚喚」
「唵`[*33-4]一〔-〕【甲】*` \(一) 薩婆摩訶力`[喝=揭【甲丙】]`喝`[*37-10]囉=羅【甲】*`囉訶`[神=神喝羅神【校異-甲】]`神喝囉闍護助」
我使役陀羅尼攝錄陀羅尼如`[遲=遲者【丙】]`遲,打頭破作七分馺婆訶。
如上九道陀羅尼,各各誦二十一遍,即彼上二十八種使者無有不來也。其若呼召鬼神之時,要待夜暗。壇外著淨草布地上,并一盆淨水,油餅四十九枚、無油餅四十九枚,及雜菓子等,然後入壇誦呪。若見鬼神者,要須作重誓願,然後與食,抄其名字,可得使呼之。
說天王真言品第`[七=八【乙丙】]`七
吠室囉末那野提婆喝`[*37-11]囉=羅【甲】*`囉闍質`[*37-1]哆=多【甲】*`哆陀羅尼:
「唵(一) 三曼哆勃馱`[喃=南【甲】]`喃 吠室`[*37-12]囉=羅【甲】*`囉摩拏耶莎婆訶」
誦此真言二十一遍,所求皆悉成就。又有根本印,以兩手右押左手相叉,竪二無名指頭相合,屈兩頭指如鉤。若迎請時向身招,若發遣時向外撥。若念誦之時,結印當心誦一七遍已,即頂上散,然後取念珠專心誦真言。
又一本`[心〔-〕【乙】]`心真言:
「唵(一) 漸婆羅(二) 謝輦陀羅夜(三) 莎訶」
若誦此呪,能滿一切大願,一切賢聖皆大歡喜。
又說天王身真言曰:
「那謨摩訶室利夜耶(一) 娜謨吠室`[羅=囉【乙丙】]`羅末那耶(二) 摩訶藥揭叉細那`[拔馱=跛多【考偽-丙】]`拔馱耶(三) 怛姪他(四) 唵(五) 濕吠莎嚩訶(六) `[濕吠莎嚩訶〔-〕【校異-丙】]`濕吠莎嚩訶 扇演抹底莎嚩訶 施晚怛利莎嚩訶 `[(若耶…訶)九字〔-〕【校異-丙】]`若耶拔底利勝莎嚩訶」
若誦此真言滿十萬遍,已後更加誦三日即成就。又若作法之時,從白月十五日`[黑=至黑【甲】]`黑月十五日,若於淨房露地,天王像面向南,呪師面向北坐,燒薰陸香并供養乳粥,誦此三夜滿一千八十遍,天王即現身,所求皆稱,福報無窮。若諸使者來,勿須`[驚=警【甲】]`驚怕。
若有人常於天王像前能誦此呪者,四大天王常不離左右,或於夢中`[共=其【乙】]`共貴人同坐語話,即是天王加其呪師擁護事也。爾時呪師即發大願,於天王像前燒安悉香,誦呪一百八遍,所求一切事無不遂心。
使者真言曰:
「南謨吠室囉拔那耶(一) 摩訶藥揭叉 細那拔馱耶(二) 唵(三) 薩縛羯囉`[那=耶【甲】]`那 尾戍達儜(四) 莎嚩訶」
若求貴人憶念、所`[求=想【甲】,相【乙】]`求一切事皆得遂意者,即誦此呪一千八十遍,夢中天王使者呪師耳邊皆悉分明說。
又須結手印,以`[左=右【考偽-丙】]`左手竪頭指,已下`[四=三【考偽-丙】]`四指屈入掌中,以大母指押`[甲〔-〕【丙】]`甲上節,著右耳邊,誦呪五十四遍;左耳亦然也。
又說夜叉女使者真言曰:
「唵(一) `[藥=藥叉【丙】]`藥`[乞矣=乞叉【甲乙】,乞矣【校異-乙】]`乞`[矣=矣(上二)【丙】]`矣 儞那羅尾唎(`[三=二【甲乙】]`三) 莎嚩訶」
若兼供養此使者,所有要事能得成就。
次說多聞天王大心真言曰:
「阿他呿嚕(二合)勃怛囉耶(一)(二合) 毘沙那夜叉(二合)婆摩利耶(二) 婆莎那鉢羅(二合)婆訶那耶(三) 喜摩泮鉢囉(二合)沙耶(`[四=二合【甲】]`四) 怛姪他(五) `[怛=俱【甲】]`怛麗(二合)儞始麗(二合) 毘沙`[*37-13]囉=羅【甲】*`囉摩那耶(`[六=二合【甲】]`六) 摩訶曷`[*37]`囉闍耶(七) `[佉=佉利【丙】]`佉蘖(二合)`[揭=揭囉【丙】]`揭伽哆`[*37]`囉(二合)末叉`[覩=都【甲】]`覩 莎嚩訶(九)」
若有人持`[誦〔-〕【甲】]`誦此呪者,每日平`[旦【CB】,且【大】]`旦嚼楊枝始念誦,作壇供養如前說同。若誦此呪十萬遍滿,天王即現身。若見天王之時,即取壇上飲食供養天王,便隨行者所求願者皆令滿足。若行者不見天王時,即虛空中有聲告言:「汝但懃心誦呪,汝所求者我令滿足。」或有大風或唯有黑雲起,其法亦得成就。若無上件諸驗相者,更誦呪一七遍,縛得人者,其呪法必得成就。
又說心真言`[曰〔-〕【乙】]`曰:
「唵(一) 枳尼枳尼(二) 薩婆迦哩耶沙達尼(三) 徙尼`[徙尼〔-〕【丙】]`徙`[尼=尼(四)【甲乙】]`尼阿`[刺=剌【丙】]`刺叉彌那舍`[耶=那【甲】,耶【校異-甲】]`耶(五) 提毘室唎(六) `[薜=南無佛陀耶南無達摩耶南無僧伽耶怛姪他俺一應伽利應伽黎勒利二合薜【乙】]`薜室`[拏=羅【丙】]`拏末拏耶莎訶」
若有人常誦此呪,所求一切事速能成就。
心中心呪曰:
「唵(一) 毘嚕迦耶`[二〔-〕【甲】]` \(二) 多賴耶(三) 牟闍耶`[四〔-〕【甲】]` \(四) 薩婆獨契瓢(五) 薩婆奔諾(六) 三婆羅(七) 阿毘目枳`[八〔-〕【甲】]` \(八) 嗗嚕莎呵(九)」
若有人常誦此呪,時天王不離呪師守護之。
次說降魔陀羅尼曰:
「南無阿`[啼=帝【甲】]`啼 南無利多 南無達利多 南無勒勒勒勒`[勒〔-〕【考偽-丙】]`勒 謹請四大天王各領八萬四千樹林神,若有惡人惡神惡鬼、天魔地魔龍魔惱亂弟子者,持勒南無勒鬼 南無首楞三昧為我縛鬼五欲五戒法忍多縛勒多縛勒急急`[急急〔-〕【丙】]`急急如律令 南無佛陀耶 南無達摩耶 南無僧伽耶 怛姪他 唵`[一〔-〕【乙】]` \(一) 應伽`[利=𪏭【甲】]`利 應伽黎 勒`[叉=勒【乙】]`叉`[叉=勒【丙】]`叉叉 捉捉捉捉 禰`[常=當【乙】]`常勒`[在=左【丙】]`在`[在在在在=禰當勒在【乙】,禰常勒左【丙】]`在在在在縛盧羯啼攝 莎訶」
誦此呪一百八遍,便縛一切惡魔惡鬼無有不得者,小事不得用之。
求一切利益品第`[八=九【甲乙丙】]`八
若求曷`[*37-16]囉=羅【甲】*`囉闍愛樂者,取`[小赤=赤小【丙】]`小赤豆一百八顆,`[一顆〔-〕【甲乙】]`一顆一呪火中燒滿一百八遍,即大王遣人`[喚〔-〕【甲】]`喚呪師如箭急`[急〔-〕【甲】]`急來。
若求`[大〔-〕【甲】]`大官人敬重者,取白芥子一百八顆,一顆一呪火中燒滿一百八顆,即大官敬如佛大歡喜。
若求大官家婦人等來恭敬者,取蟻子土和檀香水作泥丸一百八顆,一顆一呪火中燒滿一百八遍,即其家遣人來問呪師當須何物,若有所須必不違`[惜=情【考偽-丙】]`惜。或時自身來恭敬呪師,若未見呪師時心常憶念也。
若求一切人家恭敬者,當取苦楝子一百八顆,一顆一呪火中燒滿一百八遍,即一切人家皆來,恭敬呪師如`[親=視【甲】]`親父母,心所願求無不稱意也。
若欲求伏怨家者,取昌蒲根呪一百八遍訖,即摩自身面及口含,其怨家無有不伏者。
若有惡人相惱呪師者,心念多聞天王形`[狀=然【甲】,伏【乙】]`狀,誦呪一遍,未滿即彼惡人不能行動;若欲放捨,即作念放捨,彼人還依舊平復。
若`[不欲=欲不【考偽-丙】]`不欲得怨家共同鄉坊住者,取苦`[練=楝【乙丙】]`練木一百八,`[橛〔-〕【丙】]`橛子亦得,一`[子=枝【考偽-丙】]`子一呪火中燒一百八遍滿,即其惡人不能得住。
若求諸天大歡喜擁護者,取`[5]蘇=酥【乙丙】*`蘇`[蜜=密【甲】]`蜜及菓子呪一百八遍火中燒,即一切諸天皆大歡喜。
若欲遠行時,呪穀木拄杖行,一切難處皆得安無有障礙。
若求一切人愛敬者,`[呪=取【考偽-丙】]`呪胡麻一把,呪一百八遍火中燒,一切人盡來恭敬。
若欲入山離一切惡禽獸及諸惡`[賊=賤【甲】]`賊者,取白芥子一百八顆,一顆一呪火中燒及山中散擲,其一切惡禽獸皆悉隱藏,亦一切惡`[賤=賊【甲乙丙】]`賤不能舉頭。
若欲求乞雨者,取杏`[人=子【甲乙】]`人一百八`[顆〔-〕【甲】]`顆,一顆一呪更都呪二十一遍訖,即著有龍池水中,當時雨下。
若求止雨時,呪一把梧子火中燒,雨即止。
若欲乞食時,先呪鉢一百八遍,所到之處自然得一切飲食。
`[若=若欲【乙丙】]`若喫餘者,自然化去。
若欲更須食時,即至心向鉢呪一遍,即一切飲食還依舊滿足。
若求見功德天女者,當一日`[一〔-〕【甲乙】]`一夜不喫食,於佛前燒蘇合香,及呪白花一百八遍散於佛前,功德天女現身,其呪師所求一切財寶及一切事皆得稱`[心=心若欲得縛一切畜生者呪土二十一遍散彼畜生縛【甲丙】]`心。
若求避一切鬼神者,取白芥`[子=子一【甲乙丙】]`子把及`[*5-1]蘇=酥【乙丙】*`蘇,一枚`[一顆〔-〕【丙】]`一顆一呪滿一百八遍火中燒,一切惡神無不伏也。
若有惡人於三寶所起不善心頻`[頻〔-〕【乙丙】]`頻來惱亂者,呪自手二十一遍,稱彼惡人名字遙打其身,彼人即發善心,必不來惱亂。若欲改者,呪師發慈心,向彼惡人前`[誦=誦呪【甲】]`誦一遍,還復如故。
若欲降伏惡人者,呪`[*5-2]蘇=酥【乙丙】*`蘇酪一百八遍火中燒,彼惡人即生恭敬心。
若欲求一切人恭敬者,取土呪三七遍散自身上,一切`[人〔-〕【甲】]`人見者無不敬仰。
若欲求自大威德者,呪墨著額上,一切人見者無不敬愛。
若求大福德人來恭敬者,當取灰呪二十一遍,塗自身上入大眾,一切人見皆歡喜。
若求遠行不被惡獸傷害者,呪自左手,以四指`[掘=握【乙丙】]`掘大母指作拳,一無妨礙。
若欲知童男童女鬼病所惱者,以泥作夜`[叉=刃【丙】]`叉形,於鏡前著,呪一百八遍,問其`[惑=病【丙】]`惑人,病人即自說神鬼名字。
若有人著`[蠱=蟲【乙丙】]`蠱毒者,呪水三七`[丙本冠註曰遍下恐有脫文]`遍,其毒虫即自然出來。
若有人患鬼病者,呪五色線三七遍作三七結,繫病人項上,其病即除差。
若有患心`[痛=病【甲】]`痛者,取石榴汁呪三七遍與病人`[飲=飲之【乙丙】]`飲,病即差。或呪石榴枝打其病人亦得差,或黃土塗心上立差。
若患野狐病者,呪五色線教童`[女=子【甲】]`女合繩,呪一百八遍繫其項`[上=下【丙】]`上,更呪楊枝打病人即得差。
若患腰及骨節病者,以一椀淨水及`[賓=鑌【乙丙】]`賓鐵刀加持呪一百八遍塗其痛處,即得差。
若求護自身及同伴者,取白芥子灰及水呪二十一遍散於四方,即護自身及同伴,皆得安樂。
若欲求治臃腫者,取白檀香呪一百八遍,塗其臃腫上即得差。
若頭`[痛=病【乙】]`痛或半身痛者,呪`[*5-3]蘇=酥【乙丙】*`蘇烏麻油二十一遍,塗其痛處即得除愈。
又法若患腫者,於舍利塔前呪石榴`[黃及=及黃【丙】]`黃及檀香一百八遍,塗其腫上即得除差。
若有患`[耳=風【乙】]`耳風者,呪`[*5-4]蘇=酥【乙丙】*`蘇三七遍,與病人食即得差。
若有人患頭頂者,呪大黃三七遍,塗其痛處即得差。
若有人患赤眼者,呪大黃二十一遍,塗其額上即得差。
`[33]若=若有【乙丙】*`若人患氣病者,呪青木香末二十一遍,和水服即差。
`[*33-1]若=若有【乙丙】*`若人患`[瘡=惡瘡【甲】]`瘡疥及癬病者,呪黎蘆末三七遍,和油塗其病`[上=人【乙】]`上即得愈。
若人患疫病及瘧病者,呪楊枝二十一遍,令其病人把行即得差。
若人被蛇咬者,呪畢撥`[散=枝【丙】]`散三七遍,塗其咬處即差。
若人被蝎螫者,呪乾脯火中熱燒,拄其`[病=痛【甲乙丙】,病【校異-甲】]`病處即除。
若有婦人患乳腫者,呪油麻三七遍塗`[上〔-〕【考偽-丙】]`上痛處即`[除=愈【乙】]`除。
若婦人帶下病者,呪`[香=丁香【乙】]`香水三七遍,`[服即愈=服之即差【乙】]`服即愈。
若人`[卒=有卒【甲】,有【乙】]`卒患鬼氣狂言癲走者,呪水三七遍令其服即得差。
若人患心痛者,呪黃土二十一遍,塗其痛處即差。
若人患鬼魅病者,呪石榴枝一百八遍,打病人即差。
若人欲得婦人愛念者,呪土三七遍散自身上,其人每日憶念心`[心=亦【甲】]`心不斷絕。
若`[人〔-〕【乙】]`人欲得婦人自來恭敬者,`[常=當【考偽-丙】]`常誦呪二十一遍,呪灰散自身上,其婦人即日夜常思前人`[欲=護【甲乙】,欲【校異-甲】]`欲死。若得見面,死不肯去,怜人欲死。
若欲夫婦各自相離遠者,取粳米呪三七遍,散其夫婦身上,即時遠去不相擾犯。
若有夫婦相憎欲令和會者,即於天王像前作壇,壇內畫夫婦二人形,以種種飲食供`[養〔-〕【甲】]`養天王像。即取白芥子及`[菖=昌【甲乙丙】]`菖蒲根末作丸三百二十`[一=一丸【乙丙】,四【考偽-丙】]`一,其一丸一呪稱其夫妻姓名,即自然和睦更無別`[心=心若欲得令男子婦子雖婬欲者呪於淨泥作彼人形以佉陀羅木為橛子呪三七遍釘其女根則其女人行事不得若得解時則呪蘇滿二十一遍用塗根之上則得平復又若人欲得三事成就當天像前作一檀已於其壇內散種種花種種飲食供養像已雄黃三雨細研為未和密水凡赤銅盞內盛此藥丸置於像前以何葉覆以手掩之呪聲不絕當有相現若烟出時取塗身上即得成就安達陀那若火出時取於火焰用塗面上一切眾生見此人者皆大歡喜敬仰無不已有大威光所說言教人皆信受無敢違者若燸氣時其人即得羅闍等沒命愛敬又於有舍利塔前呪於牛黃一千八遍用塗眼上其所有不詳等事及小威德因此藥力並皆得除一切福集眾生見者如羅闍無有異【校異-乙】]`心。
若`[欲〔-〕【甲】]`欲知山間有阿修羅窟者,當取白芥子和自身血,一呪打滿一千`[八=八十【乙丙】]`八遍,即山窟自開。其修羅女如火然,持種種香花來`[取=迎【考偽-丙】]`取呪師。若呪師入此窟內,壽命一大劫,身力還如阿修羅身,亦如金剛無能損者。若欲出時,亦`[得=得一切【甲】]`得阿修羅女隨從送`[出=出門【甲】]`出,還得到本處。
若求隱身者,將此天王像於舍利塔前,以香泥塗地,以種種香花散彼壇內,亦須種種飲食供養天王像訖。取梨木作合子,取安悉香、善那石各作末和秦膠水作丸,盛合子中,著壇上。即行者作一對新淨衣,洗浴著衣,天王像前坐。一日不食,誦此呪一千八遍竟,亦不勞三事相現,但誦一千八遍訖,塗眼上亦塗脚掌心胸前兩膊`[上=頂上【甲乙】]`上`[訖=塗八處訖【甲乙】]`訖,合掌至心思念自身猶如虛空無有自身。作此想時,行者即得隱身,日行千里,一切事業皆得成就。
若求降伏外道及自身火不燒者,取自身血魚血相和,嗔心誦呪三七遍投火中,經一食頃不被火燒自身。
若降伏外道者,結前身印,作嗔心默誦呪一百八遍,一切外道所有法術皆悉破壞並不成就。
若`[除=欲除【甲】,降【乙】]`除毘那夜迦等一切`[鬼=鬼神【甲乙】]`鬼病者,燒安悉香,作大嗔心急急誦呪,把石榴子打病人,其一切鬼病天疫龍疫自然消滅。
又若未作法`[時〔-〕【甲】]`時,其病人或歌或`[咲=笑【乙】]`咲或坐或走,若大力`[鬼=鬼惱亂【甲】]`鬼`[去後=者復【甲乙】]`去後,以銅娑羅中著水和灰麵門外`[撥瀉=出撥寫【甲乙】]`撥瀉訖,燒安悉香誦呪一百八遍已,後更不來惱亂。
又若以銅娑羅中盛灰,灰中著白花,亦得治病。
又若解穢者,當作壇。以牛糞泥壇,方圓各闊狹兩肘。取一童子淨潔洗浴,著新白淨衣壇上蹲坐。童子兩手脚及捻娑羅上,以燒`[安=安悉【甲乙丙】]`安香薰童子身,誦呪,即娑羅動,即其童子自`[撝=指【甲乙】]`撝示有賊處。
上來一切作法術中,未說手印法,所以今時特說印`[法+(先以右椀側押左椀以二小指向外相鉤以右押左二無名指向外直竪而背著二中頭指及竪相及二大母指背向外直竪兩掌相背則是其印此一通用如上所作法術處也)ィ六十九字【甲乙】]`法。
以兩手`[中=二中【甲乙】,〔-〕【丙】]`中`[二=申二【甲】]`二小指相鈎,二無名指向外直豎,二中指二頭指`[反=及【甲】]`反相叉,二大母指向外直豎,手掌相背。此一色印通用如上所說作法術處也。
`[吠=摩訶吠【丙】]`吠室囉`[拏〔-〕【甲乙丙】]`拏末那`[野〔-〕【甲乙】]`野`[經=儀軌【甲乙】,提婆喝囉闍陀羅尼儀軌【丙】]`經一卷`[甲本奧書云以二本比校示異了,乙本奧書云寬喜三年十月三十日於成多喜房寫點一校了,丙本奧書曰貞享四年中春十六日一校了淨嚴四十九載,元祿十六年二月十六日以淨嚴和上之本再了尊教]`
#----------------------------------------------------------------------
#【經文資訊】大正新脩大藏經 第 21 冊 No. 1246 摩訶吠室囉末那野提婆喝囉闍陀羅尼儀軌
#【版本記錄】發行日期:2023-12,最後更新:2022-10-12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 財團法人佛教電子佛典基金會(CBETA)依「大正新脩大藏經」所編輯
#【原始資料】蕭鎮國大德提供,北美某大德提供,李明芳大德提供新式標點
#【其他事項】本資料庫可自由免費流通,詳細內容請參閱【財團法人佛教電子佛典基金會資料庫版權宣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