ᅟ<span class="date">Updated: 2025-08-16 19:25</span>
ᅟ[舍利弗阿毘曇論1](T28n1548_舍利弗阿毘曇論1)ᅟ
☗s15舍利弗阿毘曇論卷第`[十五=十三【宋元宮】,十三上【明】]`十五
姚秦`[罽賓=天竺【三宮】]`罽賓三藏`[曇摩耶舍【大】∞曇摩崛多【明】]`曇摩耶舍共`[曇摩崛多【大】∞曇摩耶舍【明】]`曇摩崛多`[等〔-〕【三宮】]`等譯
# 非問分
## 道品第十之一
ᅟᅟ==[6] 之一〔-〕【三宮】==
有人出世,如來、無所著、等正覺,說種種因、種種門、種種道、種種向道。今當集諸道門,有一支道、二支道、三支道、四支道、五支道、六支道、七支道、八支道、九支道、十支道、十一支道。
云何一支道?身念處,是名一支道。
云何二支道?定慧,是名二支道。
云何三支道?有覺有觀定、無覺有觀定、無覺無觀定,空定、無`[想=相【三宮】]`想定、無願定,是名三支道。
云何四支道?四念處、四正斷、四神足、四禪、四無量、四無色定、四向道、四修定、四斷,是名四支道。
云何五支道?五根、五力、五解脫入、五出界、五觀定、五生解脫法,是名五支道。
云何六支道?六念、六向、六出界、六明分法、六悅因法、六無喜正覺,是名六支道。
云何七支道?七覺、七想、七定因緣法,是名七支道。
云何八支道?八聖道、八解脫、`[八=入【明】]`八勝入,是名八支道。
云何九支道?九滅、九次第定、九想,是名九支道。
云何十支道?十想、十直法、十一切入,是名十支道。
云何十一支道?十一解脫入,是名十一支道。
### 身念處一支道
何謂身念處一支向涅槃道?謂念至身依身以身始觀,是名身念處。此念親近多修學,得須陀洹果乃至阿羅漢果,是名身念處一支向涅槃道。
復次,比丘思惟身無常、知無常、解無常、受無常,如實人念憶念,是名身念處。此念親近多修學,得須陀洹果乃至阿羅漢果,是名身念處一支向涅槃道。
復次,比丘身苦惱癰箭味患、依緣、壞法、不定、不滿、可壞、苦空無我,思惟緣、知緣、受緣,即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入,如實人念憶念,是名身念處。此念親近多修學,得須陀洹果乃至阿羅漢果,是名身念處一支向涅槃道。
復次,比丘思惟身滅、知滅、解滅、受滅,即無明滅,無明滅則行滅、行滅則識滅、識滅則名色滅、名色滅則六入滅,如實人念憶念,是名身念處。此念親近多修學,得須陀洹果乃至阿羅漢果,是名身念處一支向涅槃道。
復次,比丘行知行樂、住知住樂、坐知坐樂、臥知臥樂,如是身住樂如實人念憶念,是名身念處。此念親近多修學,得須陀洹果乃至阿羅漢果,是名身念處一支向涅槃道。
復次,比丘去來屈伸應正智行,執持衣鉢,如法飲食、病瘦醫藥,除疲極睡眠及`[大小=小大【宮】]`大小便利,於行住坐臥覺`[悟=寤【三宮】]`悟說法默然,應正智行,如實人念憶念,是名身念處。此念親近多修學,得須陀洹果乃至阿羅漢果,是名身念處一支向涅槃道。
復次,比丘出息長知出息長、入息長知入息長、出息短知出息短、入息短知入息短,如旋師旋師弟子繩長知長、繩短知短。如是比丘出息長知長、入息長知長、出息短知短、入息短知短,如實人念憶念,是名身念處。此念親近多修學,得須陀洹果乃至阿羅漢果,是名身念處一支向涅槃道。
復次,比丘從頂至足皆是不淨,此身中有爪齒髮毛、薄皮厚`[皮=皮肌【三宮】]`皮肉筋脈、脾腎心肺、大小穢處涕唾膿血、脂肪腦膜淚汗骨髓。如淨眼人於一門倉,觀見諸穀胡麻米、豆小豆`[豍=卑【宮】]`豍豆、大麥小麥。如是比丘觀此身中,從頂至足皆是不淨,此身中但有爪齒乃至骨髓,如實人念憶念,是名身念處。此念親近多修學,得須陀洹果乃至阿羅漢果,是名身念處一支向涅槃道。
復次,比丘觀四大此身,有地大水大火大風大。如屠牛師屠師弟子屠牛為四分,若坐若立觀此四分。如是比丘觀此身,地大水大火大風大,觀此諸大各各相違。有此諸大依於外大飲食長養、羸劣不堅、念念磨滅暫住不久,如實人念憶念,是名身念處。此念親近多修學,得須陀洹果乃至阿羅漢果,是名身念處一支向涅槃道。
復次,比丘如是觀此身依食住、依食長養,緣食住、無食不住。如火依薪得然,無薪則滅。如是比丘觀此身依食住、依食長養,緣食住、無食不住。如世尊說:
「觀身所集苦, 一切皆緣食,
若能除滅食, 則無是諸苦。
如是知過患, 食是成就苦,
比丘滅食已, 決定得涅槃。」
如是人念憶念,`[是【三宮】,實【大】]`是名身念處。此念親近多修學,得須陀洹果乃至阿羅漢果,是名身念處一支向涅槃道。
復次,比丘觀身盡空俱空,以念遍知解行。如竹`[𥯤【麗】,葦【大】(cf. K29n0969_p0153c06)]`𥯤盡空俱空。如是比丘觀身盡空俱空,以念遍知解行,如實人念憶念,是名身念處。此念親近多修學,得須陀洹果乃至阿羅漢果,是名身念處一支向涅槃道。
復次,比丘觀身是癰瘡,身中有九瘡津漏門,所出津漏皆是不淨津漏、是胎始膜、是腐敗、是臭穢、是可惡津漏,眼出眵淚膿血津漏、耳出`[1]耵=結【三宮】*`耵𦡲膿血津漏、鼻出涕痰膿血津漏、口出涕唾膿血津漏、二處出便利膿血津漏,如人癰瘡乾痂久住。如是九瘡津漏門所出,皆是不淨津漏、是胎始膜、是腐敗、是臭穢、是可惡津漏。比丘如是觀身是癰瘡,此身九入九瘡九津九漏,眼耳鼻口一一處所出津漏皆是不淨津漏、是胎始`[膜【大磧】,瞙【麗】]`膜、是腐敗、是臭穢、是可惡津漏,眼出眵淚膿血津漏、耳出`[*1]`耵𦡲膿血津漏、鼻出涕痰膿血津漏、口出涕唾膿血津漏、二處出便利膿血津漏。如摩訶迦葉所說:四大身是衰耗相違津漏,眾病所居處、眾苦所依處,愛護身者如愛護死屍。壽命短促,如實人念憶念,是名身念處。此念親近多修學,得須陀洹果乃至阿羅漢果,是名身念處一支向涅槃道。
復次,比丘觀三根集業,貪根集業、恚根集業、癡根集業。若貪作業,貪共、貪緒、貪集、貪因、貪緣身口意,是非聖業、是有漏業、是集業非滅垢業。瞋恚、愚癡亦復如是。若成就此業,父母具足,有漏心向陰欲受生,彼陰滅處母胎生初識,有色共彼識四大所造色謂色,由意生受想思觸謂名,如是名色共生共起。彼不從東`[方〔-〕【三宮】]`方南西北方四維上下來、不從父母出、不從業出亦非餘處出,因眾緣和合,因集、因業、因父母出。如春後月無有雲霧,日中時有人持火珠,以乾牛糞坋上,便有火生有光出。如是觀火不從東方乃至牛糞中出,如是眾緣和合有火生光出。比丘如是觀名色,不從東方乃至不從業出,眾緣和合,因集、因父母生,便有`[色名=名色【三宮】]`色名。七日時是胎始膜,`[復=後【三宮】]`復七日如雲,復七日初肉,復七日始堅,乃至四十九日身肢節具足。帝釋問世尊:諸佛不以色為我,云何身有覺?云何水中生骨?復云何能住胎?問已有答,世尊為決疑:一切行生滅。世尊如實知一切行生滅:帝釋諦聽,我今當說。初有胎始膜,因胎始膜便有如雲,因如雲便有初肉,因初肉便有始堅,因始堅便有`[支=肢【宋元宮】]`支節諸入`[爪=抓【宮】]`爪髮,因母飲食便住。帝釋復問:
「眾生不知何法? 眾生不`[覺=貴【宮】]`覺何法?
眾生何法染貪? 眾生何法繫縛?」
世尊答:
「眾生不知生法, 眾生不覺滅法,
眾生身法染貪, 眾生愛法繫縛。
帝釋宜實諦聽, 知因法則能離,
慧者能度死流, 度已終不復還。」
若母懷妊或九月、或十月,身重自愛護。若九月若十月愛護重身已,便生子。生已,母以血養,聖法中以母乳為血,後便能食。能食已,諸根增長。諸根增長已,諸根具足。後則衰變,骨節離解、皮緩面皺、氣力微弱、齒落髮白、身體僂曲、`[拄=柱【宋明宮】]`拄杖羸`[劣=步【三宮】]`劣、氣息轉少、不耐苦痛。壯時已過,血肉漸消,多諸苦患,死命迫促。如尸`[婆羅=娑羅【宮】]`婆羅所說:
「人命`[去=法【元明】]`去不還, 日夜常衰損,
如魚處熱`[水=中【三宮】]`水, 生苦死復逼。」
以如是方便,知法無常、有為、緣生、盡法、變法、離法、滅法,我所非我有、我非我所有,我`[我所〔-〕【宮】]`我所皆無有我。如是慧者正觀不放逸,勤念正`[慧=知【三宮】]`慧寂靜行。若依貪妄想斷,斷已內心正住正`[止=心【宮】]`止獨處得定,如實人念憶念,是名身念處。此念親近多修學,得須陀洹果乃至阿羅漢果,是名身念處一支向涅槃道。
復次,比丘如是思惟:人有眼耳鼻舌身意,假名為人。眼耳鼻舌身意非人,離眼耳鼻舌身意亦非人,若如是法正生、正成就、正出,假名為人。如舍有梁椽牆壁,假名為舍。梁椽牆壁非舍,離梁椽牆壁亦非舍,若如是法正生、正成就、正出,假名為舍。比丘如是思惟:人有眼耳鼻舌身意,假名為人。眼耳鼻舌身意非人,離眼耳鼻舌身意亦非人。比丘若如是法正生、正成就、正出,假名為人。如《象經》所說:比丘緣木、緣竹、緣繩索、緣泥圍繞虛空,假名為舍。比丘如是緣骨、緣筋、緣血肉、緣皮膚圍繞虛空,假名為我。以如是方便,知此法無常、有為、緣生、盡法、變法、離法、滅法,我所非我有、我非我所有,我`[16]所我=我所【三宮】*`所我皆無有我。如是正慧見,如是不放逸勤念正智寂靜行,依貪妄想斷。斷己內心正住正止獨處`[定〔-〕【三宮】]`定,如實人念憶念,是名身念處。此念親近多修學,得須陀洹果乃至阿羅漢果,是名身念處一支向涅槃道。
復次,比丘如是思惟:緣有眼假名為我,無眼亦不假名為我。眼非我離,眼若是我,眼應當有異。以眼非我故,眼無有異。若無眼亦不假名為我,以眼非我,離眼亦非我。以是故,緣眼假名為我,無眼亦不假名為我。耳鼻舌身心緣心假名為我,無心亦不假名為我。心非我離,心非我心,若是我心應當有異。以心非我故,心無有異。若無心亦不假名為我,以心非我,離心亦非我。以是故緣心假名為我,無心亦不假名為我。如世尊說:若說眼為我者,非也。眼有生滅。若生滅者,我亦應生滅,則有此負。是故非也。若說眼為我者,此事不然。耳鼻舌身心亦復如是。如是方便知此法無常、有為、緣生、盡法、變法、離法、滅法,我所非我有、我非我所有,我`[所我=我所【宋】]`所我皆無有我。如是正慧見,如是不放逸勤念正智寂靜行,依貪妄想斷。斷已內心正住正止獨處定,如實人念憶念,是名身念處。此念親近多修學,得須陀洹果乃至阿羅漢果,是名身念處一支向涅槃道。
復次,比丘如是思惟:若見色是我、受想行識是我,此見共欲、共瞋恚、共愚癡、共取、共忍住、共苦、共虛妄、共眾惱、共燋熱,不解射、不離欲、不滅、不寂靜、不正`[覺=學【三】]`覺、不得沙門果、不得涅槃。若此見成就,於生老病死苦本則聚集和合。若見色無我、受想行識無我,此見不共瞋恚、不共愚癡、不共取、不共忍住、不共苦、不共虛妄、不共眾惱、不共燋熱,解射、離欲、滅、寂靜、正覺、得沙門果、得涅槃。若此見成就,於生老病死苦本則不聚集和合。如世尊說:諸比丘!有人如是見:緣有我,有我所;緣有我所,有我。言有我有我所,若實若有盡不可得。諸比丘!此非,`[純=鈍【三】]`純愚法也。世尊!是也。諸比丘!如愚者計有常、不異、不異物、不變法、常定住,有是也。世尊!有也。諸比丘!若計有常、不異、不異物、不變法,常當定住也。世尊!無也。若愚者計有我,若我常、不異、不異物、不變法、常定住,有是也。世尊!有也。諸比丘!計有我,若當不異、不異物、不變法,常當定住也。世尊!無也。諸比丘!若愚者依止、若依`[常〔-〕【宮】]`常見,不異、不異物、不變法,常當定住也。世尊!有也。諸比丘!若依止、若依常見,不異、不異物、不變法,常當定住也。世尊!無也。以是故,諸比丘!若一切色,過去未來現在、內外麁細、卑勝遠近。如是一切色,我非我所有、我所非我有,我`[*16-1]所我=我所【三宮】*`所我皆無有我,是謂正慧觀。受想行識觀亦如是。
復次,比丘!若作是見:我樂世樂,當樂常、不異、不異物、不變法,常定住,但我所非我有、我非我所有,我我所皆無有我,是謂正慧觀。若作是見,我斷滅,但我所非我有、我非我所有,我我所皆無有我,是謂正慧觀。若作是見:我能見聞覺知思惟分別,但我所非我有、我非我所有,我我所皆無有我,是謂正慧觀。聖人若如是見、如是聞,有我有我所,終無驚恐。
復次,如世尊說:色非我,若色是我,色不應受苦患,色應得自在。如是有如是非有,以色非我故,色受苦患、色不得自在,如`[是=是有如是【三宮】]`是非有。受想行識非我,我非識,若識是我,識不應受苦患、識應得自在,如是有如是非有。以識非我故,識受苦患、識不得自在,如是有如是非有。是故當知此法無常、有為、緣生、盡法、變`[法〔-〕【宮】]`法、離`[法=法滅法【三宮】]`法。我所非我有、我非我所有,我我所皆無有我,是謂正慧觀。如是不放逸勤念正智寂靜行,依貪妄想斷。斷已內心正住正止獨處定,如實人念憶念,是名身念處。此念親近多修學,得須陀洹果乃至阿羅漢果,是名身念處一支向涅槃道。
復次,比丘如是思惟:世間種種苦,此苦何因、何`[緒=緣【三宮】]`緒、何集、何生、何尊上?
如是思惟世`[間〔-〕【宮】]`間種種苦陰,因陰、緒陰、集陰、生陰、尊上緣陰,有喪父母兄弟姊妹妻子親屬苦、有衰耗眾病苦。
有諸不適意觸,若手`[拳=捲【三宮】]`拳觸、鞭杖觸、瓦石觸、刀`[杖=仗【宮】]`杖觸、寒熱觸、飢渴觸、風日觸、蚊虻觸。
有國王大臣枷`[鎖=繅【宋】,璅【宮】]`鎖繫閉`[縺=連【三】]`縺縛,肉斷骨出如貝,騎利木刀、以石錘脚、五車`[磔=拕【三宮】]`磔裂、以繩拘結、火鬘燒身、身為火爆、以刀削身、以鉤鉤肉、剝皮蜜塗令虫唼食、草裹火燒、扇車吹身令破、鐵鍱`[纏身=身纏【三】]`纏身、斷手足耳鼻、驅上`[標=樹【三宮】]`標頭以箭射殺,最後斬殺,有如是等苦。
如世尊說:
「無有如欲火, 無有如恚毒, 無有如癡網, 無有如陰苦;
如實知此已, 涅槃第一樂。」
是故當知,此法無常、有為、緣生、盡法、變法、離法、滅法,我所非我有、我非我所有,我我所皆無有我,是謂正慧觀。如是不放逸勤念正智寂靜行,依貪妄想斷。斷已心正住正止獨處定,如實人念憶念,是名身念處。`[17]此〔-〕【三宮】*`此念親近多修學,得須陀洹果乃至阿羅漢果,是名身念處一支向涅槃道。
復次,比丘如是思惟身多苦、多失、多惱、多悲、多眾苦,
觀身生正生、起正起、出正出,
成就具足生種種病,若因熱生病、因陰生病、因風生病、因自力生病、因他惱生病、因時變生病、因諸大相違生病、因食不消生病、因業報生病、因集生病,
眼病耳鼻舌身病、頭痛肩痛、牙齒咽項、`[腦=肚【三宮】]`腦痛蛇肌、氣逆呼`[呷=嗐【三宮】]`呷咽塞謦`[欬=嗽【三】]`欬、嘔吐下利絞痛、熱病腹痛、瘡癬疥𭼦.皮膚㿇㿇`[如=是【三宮】]`如虫行、侵`[婬=淫【三宮】]`婬瘡.癩瘡癰瘡.白癩枯燥、`[瘨=顛【三宮】]`瘨狂病.痔`[病赤=赤病【三宮】]`病.赤腫病,
外為種種虫噉.蚤虱壁虱.蚊虻蟆子,內乃至一毛處無不有虫。
如世尊說:「色生住出,生病.居苦.出老死;若受想行識.生住出,生病.居苦.出老死。」[SA](雜含1-641#315).[315](agamas#^sa0315) [SA](雜含642-1362#899).[899](agamas#^sa0899)
復次,如世尊說:三苦,行苦、苦`[苦=苦苦【宮】]`苦、變苦。是故當知,此法無常、有為、緣生、盡法、變法、離法、滅法,我所非我有、我非我所有,我我所皆無有我,是謂正慧觀。如是不放逸勤念正智寂靜行,依貪妄想斷。斷已內心正住正止獨處定,如實人念憶念,是名身念處。念親近多修學,得須陀洹果乃至阿羅漢`[果〔-〕【三宮】]`果,是名身念處一支向涅槃道。
復次,比丘如是思惟:何因何住、何非因何非住?
如是思惟:因脚骨住`[10]膞=腨【三宮】*`膞骨、因`[*10]`膞骨住髀骨、因髀骨住臗骨、因臗骨住脊骨、因脊骨住肋骨、因手骨住臂骨、因臂骨住肩骨、因肩骨住項骨、因項骨住頭骨,因髓住骨、因骨住筋、因筋住肉、因肉住血、因血住皮、因皮住薄皮、因薄皮住毛。如因空住風、因風住水、因水住地、因地住諸作業及種子聚落、眾生聚落、藥草叢林。
比丘如是思惟:因脚骨住`[*10]`膞骨、因`[*10]`膞骨乃至頭骨,因髓住骨、因骨乃至住毛。若無脚骨`[*10]`膞骨不住、無`[*10]`膞骨髀骨不住、無髀骨臗骨不住、無臗骨脊骨不住、無脊骨肋骨不住、無手骨臂骨不住、無臂骨肩骨不住、無肩骨項骨不住、無項骨頭骨不住,無髓骨不住、無`[骨筋=筋骨【三宮】]`骨筋不住、無筋肉不住、無肉血不住、無血皮不住、無皮薄皮不住、無薄皮毛不住。如無虛空風不住、如無風水不住、若無水地不住、如無地諸作業及種子疇類、眾生聚落、藥草叢林不住。
比丘如是思惟:若無脚骨`[*10]`膞骨不住、無`[*10]`膞骨乃至頭骨不住、無髓骨不住、無骨乃至毛不住,以骨盛髓、筋纏骨、肉覆筋、血塗肉、皮裹血、薄皮膜厚皮、毛衣薄皮。
如世尊說:若法生滅,因行住行。是故當知,此法無常、有為、緣生、盡法、變法、離法、滅法,我所非我有、我非我所有,我我所皆無有我,是謂正慧觀。如是不放逸勤念正智寂靜行,依貪妄想斷。斷已內心正住正止獨處定,如實人念憶念,是名身念處。`[*17-1]此〔-〕【三宮】*`此念親近多修學,得須陀洹果乃至阿羅漢果,是名身念處一支向涅槃道。 ^3nfp3z
復次,比丘如是思惟:何因何假、何非因何非假?
如是思惟:因身有假身業、無身無假身業,因口有假口業、無口無假口業,因意有假意業、無意無假意業。若身作業、若口說業、業觸身去來屈伸迴轉身教,集聲音句言語口教,若因意作業,無意無作業。如巧匠巧匠弟子`[刻作木=於作本【宋】]`刻作木人,動作機關,能令去來坐臥。如是若身作`[業=若【宋】]`業、若口說業,業觸身去來屈伸迴轉身教,集聲音句言`[語=說【三宮】]`語口教,若因意作業,無意無作業。如`[世尊說=中尊記【宋】]`世尊說:
「心為法本, 心尊心使, 中心念惡, 即言即行, 罪苦自`[追=造【宮】]`追, 車轢`[於=于【三宮】]`於轍。[Uv31.23-24](Udānavarga對照#31-13)
心為法本, 心尊心使, 中心念善, 即言即行, 福樂自追, 如影隨`[形=形莫智實捨【宋】]`形。」 ^s2ocm2
是故當知,此法無常、有為、緣生、盡法、變法、離法、滅法,我所非我有、我非我所有,我我所皆無有我,是謂正慧觀。如是不放逸勤念正智寂靜行,依貪妄想斷。斷已內心正住正`[止=土【宮】]`止獨處定,如實人念憶念,是名身念處。念親近多修學,得須陀洹果乃至阿羅漢果,是名身念處一支向涅槃道。
復次,比丘如是思惟:
若最後行未知而滅、若無間行滅已,識續餘道生,彼行緣彼識,名無間緣。
若因行彼識續餘道生,彼行緣彼識,名因緣。
若思惟行識續餘道生,彼行緣彼識,名緣緣。
若依行識續餘道生,彼行緣彼識,名依緣。
若報行識續餘道生,彼行緣彼識,名報緣。
若行起識續餘道生,彼行緣`[行=彼【三宮】]`行識,名起緣。
若相應行識續餘道生,彼行緣彼識,名異緣。
若增上趣彼識增上續餘道生,彼行緣彼識,名增上緣。
此最後識滅,初識續餘道生。最後識滅已初識即生,無有中間。如影移日續、日移影續,影與日無有中間。如是`[最後=此最後【三宮】]`最後識滅,初識續餘道生。後識滅已即生初識,無有中間。如此最後識、若最後識相應法,不至初識。若初識、初識相應法,不至後識。如眼識滅已生耳識,耳識滅已生眼識,眼識相應法不至耳識,耳識相應法不至眼識。如是後識後識相應法不至初識,初識`[初識〔-〕【宋元宮】]`初識相應法不至後識,若後識滅已即生初識,謂此時過、謂此滅`[後=彼【三宮】]`後生、謂此終彼始。非命是身、非身是命、非命異身、非身異命、非命非斷、非生非住、非有變、非無因、非天所作、非此作此受、非異作異受,知有去來、知有生死、知有業相續,知有說法、知有緣,無有從此至彼者、無有從彼至此者,但行相續生,以業緣故。如世尊說:我所空,我於我所不應疑、我我所不應說,於一切法不應疑。是故當知,此法無常、有為、緣生、盡法、變法、滅法、離法,我所非我有、我非我所有,我`[*16-2]所我=我所【三宮】*`所我皆無有我,是謂正慧觀。
如是不放逸懃念正智寂靜行,依貪妄想斷。斷已內心正住正止獨處定,如實人念憶念,是名身念處。念親近多修學,得須陀洹果乃至阿羅漢果,是名身念處一支向涅槃道。
復次,比丘若見嬰兒心愚癡無識,眠臥穢處。如是思惟:我亦如是法、如是相、未離是法。我身亦是有生法、有生過患。如實人念憶念,是名身念處。念親近`[多〔-〕【三宮】]`多修學,得須陀洹果乃至阿羅漢果,是名身念處一支向涅槃道。
復次,比丘若見男子女人年老衰熟,髮白齒落、皮緩面皺、身體僂曲、`[柱=拄【三宮】]`柱杖羸步、氣息不調。如是思惟:我身亦如是法、如是相、未離是法。我身亦是有老法,有`[過患=老過患【三宮】]`過患。如實人念憶念,是名身念處。念親近多修學,得須陀洹果乃至阿羅漢果,是名身念處一支向涅槃道。
復次,比丘若見男子女人身患苦有,眠臥穢處,羸劣無力動止須人。如是思惟:我身亦如是法、如是相、未離是法。我身亦有病,有病過患。如實人念憶念,是名身念處。念親近多修學,得須陀洹果乃至阿羅漢果,是名身念處一支向涅槃道。
復次,比丘若見男子女人身壞時過,若是親屬若非親屬,棄其死屍如草糞土。如是思惟:我身如是法、如是相、未離是法。我身亦壞法,有死過患。如實人念憶念,是名身念處。念親近多修學,得須陀洹果乃至阿羅漢果,是名身念處一支向涅槃道。
#### 不淨觀
==\[[舍利弗](T28n1548_舍利弗阿毘曇論2.md#^jvnh5o)]== [s40](婆沙031-040.md#^zxz2oc)
復次,比丘見死屍,棄在塚間,一日至三日。觀自身,如是法、如是相、未離是法。如實人念憶念,是名身念處。念親近多修學,得須陀洹果乃至阿羅漢果,是名身念處一支向涅槃道。
復次,比丘見死屍,棄在塚間,一日至三日,**膖脹青瘀**。觀自身,如是法、如是相、未離是法。如實人念憶念,是名身念處。念親近多修學,得須陀洹果乃至阿羅漢果,是名身念處一支向涅槃道。
復次,比丘見死屍,棄在塚間,一日至三日,若`[烏鳥=鳥烏【三宮】]`烏鳥虎狼、為若干**諸獸所食噉**。觀自身,如是法、如是相、未離是法。如實人念憶念,是名身念處。念親近多修學,得須陀洹果乃至阿羅漢果,是名身念處一支向涅槃道。
復次,比丘見死屍,**骨節相連、青赤爛壞、膿血不淨臭穢可惡**。觀自身,如是法、如是相、未離是法。如實人念憶念,是名身念處。念親近多修學,得須陀洹果乃至阿羅漢果,是名身念處一支向涅槃道。
復次,比丘見死屍,**骨節相連、血肉所覆筋脈未斷**。觀自身,如是法、如是相、未離是法。如實人念憶念,是名身念處。念親近多修學,得須陀洹果乃至阿羅漢果,是名身念處一支向涅槃道。
復次,比丘見死屍,**骨節相連血肉已離、筋脈未斷**。觀自身,如是法、如是相、未離是法。如實人念憶念,是名身念處。念親近多修學,得須陀洹果乃至阿羅漢果,是名身念處一支向涅槃道。
復次,比丘見死屍,**骨節已壞未離本處**。觀自身,如是法、如是相、未離是法。如實人念憶念,是名身念處。念親近多修學,得須陀洹果乃至阿羅漢果,是名身念處一支向涅槃道。
復次,比丘見死屍,**骨節已壞遠離本處**,脚髀膊臗脊脇肋手足肩臂項髑髏**各自異處**。觀自身,如是法、如是相、未離是法。如實人念憶念,是名身念處。念親近多修學,得須陀洹果乃至阿羅漢果,是名身念處一支向涅槃道。
復次,比丘見死屍,**骨節久故色白如貝、色青如鴿,朽敗碎壞**。觀自身,如是法、如是相、未離是法。如實人念憶念,是名身念處。念親近多修學,得須陀洹果乃至阿羅漢果,是名身念處一支向涅槃道。
復次,比丘見死屍,**在火聚`[聚上一切髮=念處一支【三宮】]`上,一切髮毛、皮膚血肉、筋脈骨髓,一切髮毛乃至骨髓漸漸消盡**。觀此身法,不至東方南西北方四維上下住,此身法本無而生、已有還滅。如實人念憶念,是名身念處。念親近多修學,得須陀洹果乃至阿羅漢果,是名身念處一支向涅槃道。
何謂身念?
身發起生,是名身念。思惟身生,是名身念。
身境界生,是名身念。依身生,是名身念。身分別生,是名身念處。
### 定慧二支道
何謂定慧二支向涅槃道?何謂定?心住正住,是名定。
何謂慧?智分別,是名慧。如是定、如是慧,是名`[定慧=定慧定慧【三】]`定慧。親近多修學已,得須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羅漢果,是名定慧二支向涅槃道。
復次,比丘若一切有為法、若一處有為法,思惟無常、知無常、解無常、受無常。如是不放逸觀,得定心住正住,是名定。如實人若智分別,是名慧。如是定、如是慧,是名定慧。定慧親近多修學,得須陀洹果乃至阿羅漢果,是名定慧二支向涅槃道。
復次,比丘若一切有為法、若一處有為法,思惟苦患癰箭著味、依緣、壞法、不定、不滿、變滅、可壞、苦空無我,思惟緣、知緣、解緣、受緣,即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入、六入緣觸、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死憂悲苦惱純苦聚集。如是不放逸觀,得定心住正住,是名定。如實人若智分別,是名慧。如是定、如是慧,是名定慧。定慧親近多修學,得須陀洹果乃至阿羅漢果,是名定慧二支向涅槃道。
復次,比丘若一切有為法、一處有為法,思惟滅、知滅、解滅、受滅,即無明滅,無明滅則行滅,乃至純苦聚集滅。如是不放逸觀,得定心住正住,是名定。如實人若智分別,是名慧。如是定、如是慧,是名定慧。定慧親近多修學,得須陀洹果乃至阿羅漢果,是名定慧二支向涅槃道。
復次,比丘行知行樂、住知住樂、坐知坐樂、臥知臥樂。如身行住坐臥樂,如實知不放逸觀,得定心住正住,是名定。如實人若智分別,是名慧。如是定、如是慧,是名定慧。定慧親近多修學,得須陀洹果乃至阿羅漢果,是名定慧二支向涅槃道。乃至若見死屍在火聚上,亦如上說。
復次,比丘如是思惟:我內有欲染如實知內有欲染,若內無欲染如實知內無欲染,如欲染未生如實知未生,如欲染生如實知生,如欲染生已斷如實知斷,如欲染斷已如實知更不復生。內有瞋恚、睡眠、掉悔、疑亦如是。如是不放逸觀,得定心住正住,是名定。如實人若智分別,是名慧。如是定、如是慧,是名定慧。定慧親近多修學,得須陀洹果乃至阿羅漢果,是名定慧二支向涅槃道。
復次,比丘如是思惟:我內眼識色有欲染瞋恚如實知內眼識色有欲染瞋恚,內眼識色無欲染瞋恚如實知內眼識色無欲染瞋恚,如未生眼識色欲染瞋恚如實知未生,如未生眼識色欲染瞋恚生如實知生,如生眼識色欲染瞋恚已斷如實知斷,如眼識色欲染瞋恚斷已如實知更不復生。耳識聲、鼻識香、舌識味、身識觸、意識法亦如是。不放逸觀,得定心住正住,是名定。如實人若智分別,是名慧。如是定、如是慧,是名定慧。定慧親近多修學,得須陀洹果乃至阿羅漢果,是名定慧二支向涅槃道。
復次,比丘如是思惟:我內有念正覺如實知內有念正覺,內無念正覺如實知內無念正覺,如念正覺未生如實知未生,如念正覺未生生如實知生,如念正覺已生具足修如實知具足修。擇法正覺、精進正覺、除正覺、定正覺、捨正覺亦如是。如是不放逸觀,得定心住正住,是名定。如實人若智分別,是名慧。如是定、如是慧,是名定慧。定慧親近多修學,得須陀洹果乃至阿羅漢果,是名定慧二支向涅槃道。
復次,比丘如實知苦、苦集、苦滅、苦滅道,如實知漏、漏集、漏滅、漏滅道。如是不放逸觀,得定心住正住,是名定。如實人若智分別,是名慧。如是定、如是慧,是名定慧。定慧親近多修學,得須陀洹果乃至阿羅漢果,是名定慧二支向涅槃道。
復次,比丘心畏怖故,出一切有為,入甘露界。此寂靜勝,離一切有為、愛盡、涅槃。如是不放逸觀,得定心住正住,是名定。如實人若智分別,是名慧。如是定、如是慧,是名定慧。定慧親近多修學,得須陀洹果乃至阿羅漢果,是名定慧二支向涅槃道。
何謂定?煩惱未斷者,欲染斷、正斷、寂靜。瞋恚、愚癡、煩惱、障礙、覆蓋,諸縛惡行滅、正滅、寂靜。如秋時多起塵土雲霧,即時雨墮,滅塵土雲霧,滅、正`[滅〔-〕【三宮】]`滅、寂靜。如是定如煩惱未斷者,欲染斷、正滅、寂靜,瞋恚、愚癡、障礙、覆蓋,諸縛惡行滅、正滅、寂靜,是名定。
何謂慧?如實人若智分別,色如實分別色,受想行識亦如是。如明眼人上高山頂,若觀東方,如實分別。若南西`[北方=比方【宮】]`北方,如實分別。如是慧,如實分別色受想行識,是名慧。`[卷第十三上終【明】]`
`[卷第十三下非問分道品第十之餘首【明】,譯號同異如卷第十五]`云何有覺有觀定?若定覺觀、相應覺觀,共生共住共滅,是名有覺有觀定。
復次,有覺有觀定,若定覺觀得、正得、緣得,是名有覺有觀定。
復次,有覺有觀定,比丘離欲惡不善法,有覺有觀離生喜樂,成就初禪行。比丘有覺有觀喜樂一心,若入此定者,得五支正得、緣得,覺、觀、喜、樂、一心,是名初禪有覺有觀定。
復次,比丘若得有覺有觀定,有喜共味定。比丘觀喜麁,心有悲無喜,樂勝寂靜。比丘觀喜麁已,喜寂靜、正寂靜、滅、沒、除。喜寂靜正寂靜滅沒除已故,有覺觀無喜樂一心。若入此定者,得四支正得、緣得,覺、觀、無喜樂、一心,是名非禪非禪間有覺有觀定。如比丘若行、若受教、若法相、若方便、若專心、若思惟、若觸得有覺有觀有喜共味定。如比丘行受教法相方便專心思惟觸親近多修學,如比丘行乃至觸親近多修學已,心向寂靜。心向寂靜已,尊上寂靜。尊上`[寂靜=寂靜已【三】]`寂靜,傾向寂靜。傾向寂靜已,喜寂靜。喜寂靜,正寂靜。正寂靜,滅沒除。滅沒除已,有覺觀無喜樂一心。若入此定者,得四支正得、緣得,覺、觀、無喜樂、一心。是名非禪非禪間有覺有觀定。
復次,比丘若得有覺有觀無喜樂共味定,此比丘觀無喜樂麁,心有作不苦不樂捨寂靜勝。此比丘觀無喜樂麁已,無喜樂寂靜,寂靜正寂靜,正寂靜滅沒除。滅沒除已故,有覺有觀不苦不樂捨一心。若入此定者,得四支正得、緣得,覺、觀、不苦不樂捨、一心,是名非禪非禪間有覺有觀定。如比丘`[若=善【元宮】]`若行、若受教、若法相、若方便、若專心、若思惟、若觸得有覺有觀無喜樂共味定。如比丘行乃至觸親近多修學已,心向寂靜。心向寂靜尊上寂靜,尊上寂靜傾向寂靜,傾向寂靜已無喜樂寂靜,寂靜正寂靜,正寂靜滅沒除。滅沒除已,有覺有觀不苦不樂捨一心。若入此定者,得四支正得、緣得,覺、觀、不苦不樂捨、一心,是名非禪非禪間有覺有觀定。
云何無覺有觀定?若定離覺觀相應,不共覺生、不共住、不共滅,觀共生、共住、共滅,是名無覺有觀定。
復次,無覺有觀定,若定不得,覺不正得、不緣得,觀得、正得、緣得,是名無覺有觀定。
復次,無覺有觀定,若比丘得有覺有觀有喜共味定,此比丘觀覺麁,無覺有觀定寂靜勝。此比丘觀覺麁已覺寂靜,覺寂靜正寂靜,正寂靜滅沒除。滅沒除已,故有觀喜樂一心。若入此定者,得四支正得、緣得,觀、喜、樂、一心,是名禪間無覺有觀定。如比丘若行、若受教、若法相、若方便、若專心用意、若思惟、若觸,得有覺有觀有喜共味定,此比丘彼行乃至觸親近多修學。如比丘行乃至觸親近多修學已,心向寂靜、尊上寂靜、傾向寂靜。心向寂靜尊上寂靜傾向寂靜已,覺寂靜、正寂靜、滅、沒、除。覺寂靜正寂靜滅沒除已,故有觀喜樂一心。若入此定`[者〔-〕【三宮】]`者,得四支正得、緣得,觀、喜、樂、一心,是名禪間無覺有觀定。
何謂禪間?是初禪二禪間,從初禪趣二禪時。
復次,比丘得無覺有觀有喜共味定。比丘觀喜麁,喜心猶有悲無喜,樂寂靜勝。比丘觀喜麁已,喜寂靜、正寂靜、滅、沒、除。喜寂靜正寂靜滅沒除已,故有觀無喜樂一心。若入此定者,得三支正得、緣得,觀、無喜樂、一心,是名非禪非禪間無覺有觀定。如比丘若行、若受教、若法相、`[若〔-〕【三宮】]`若方便、若專心、若思惟、若觸,得無覺有觀有喜共味定。如比丘行乃至觸,親近多修學。親近多修學已,心向寂靜。心向寂靜`[已〔-〕【三宮】]`已,尊上寂靜。尊上寂靜,傾向寂靜。傾向寂靜已,喜寂靜滅沒除已,故有觀無喜樂一心。若入此定者,得三支正得、緣得,觀、無喜樂、一心,是名非禪非禪間無覺有觀定。
復次,比丘得無覺有觀無喜共味定。比丘觀無喜樂麁,無喜樂心猶有作不`[苦=若【宋】]`苦不樂捨寂靜時。比丘觀無喜樂麁已,無喜樂寂靜寂靜正寂靜,正寂靜滅沒除。滅沒除已,故有觀不苦不樂捨一心。若入此定者,得`[二=三【三宮】]`二支正得、緣得,不苦不樂捨、一心,是名非禪非禪間無覺有觀定。如比丘若行、若受教、若法相、若方便、若專心、若思惟、若觸,得無覺有觀無喜樂共味定。如比丘行乃至觸,親近多修學。行乃至觸親近多修學已,心向寂靜、尊上寂靜、傾向寂靜。傾向寂靜已,無喜樂寂靜、正寂靜、滅、沒、除。滅沒除已故,有觀不苦不樂捨一心。若入此定者,得三支正得、緣得,觀、不苦不樂捨、一心,是名非禪非禪間無覺有觀定。是名無覺有觀定。
何謂無覺無觀定?若定離覺觀,覺觀不共生不共住不共滅,是名無覺無觀定。
復次,無覺無觀定,若定於覺觀不得、不正得、不緣得,是名無覺無觀定。`[不分卷及品【三宮】]`
舍利弗阿毘曇論卷第十五
☗s16舍利弗阿毘曇論卷第十六姚秦罽賓三藏曇摩耶舍共曇摩崛多等譯
非問分
## 道品第十之二
`[不分卷及品【三宮】]`復次,無覺無觀定,如比丘滅覺觀、內淨信、一心,無覺無觀定生喜樂,成就二禪行。此比丘故有內淨信、喜、樂、一心,若入此定者,得四支正得緣得:內淨信、喜、樂、一心,是名第二禪無覺無觀定。
復次,比丘得有覺有觀有喜共味定,如比丘觀覺觀麁,無覺無觀定寂靜勝。比丘觀覺觀麁已,覺觀寂靜正寂靜滅沒除,滅沒除已故有內淨信、喜、樂、一心。若入此定者,得四支正得緣得:內淨信、喜、樂、一心,是名第二禪無覺無觀定。如比丘若行,若受教、若法相,若方便、若專心、若思惟、若觸,得有覺有觀有喜共味定。如比丘行乃至觸,親近多修學,修學已心向寂靜、尊上寂靜、傾向寂靜,傾向寂靜已覺觀寂靜正寂靜滅沒除,滅沒除已`[故〔-〕【三宮】]`故有內淨信、喜、樂、一心。若入此定者,得四支正得緣得:內淨信、喜、樂、一心,是名第二禪無覺無觀定。
復次,比丘得無覺無觀有喜共味定,比丘觀喜麁,喜心猶有悲,無喜樂寂靜勝。比丘觀喜麁已,喜寂靜正寂`[靜〔-〕【三宮】]`靜滅沒除,滅沒除已故`[有〔-〕【宮】]`有內淨信、無喜樂、一心。此入初禪捨心,不及入第三禪定捨心。若入此定者,得三支正得緣得:內淨信、無喜樂、一心,是名禪間無覺無觀定。`[第二=第一【宮】]`第二第三禪間,從二禪趣三禪。
復次,比丘得無覺無觀無喜樂共味定,比丘觀無喜樂麁,無喜樂心猶有作,不苦不樂捨寂靜勝。比丘觀無喜樂麁已,無喜樂寂靜正寂靜滅沒除,滅沒除已故有內淨信、不苦不樂捨、一心。若`[入〔-〕【宮】]`入此定者,得三支正得緣得:內淨信、不苦不樂捨、一心,是名非禪非禪間無覺無觀定。如比丘若行、若受教、若法相,若方便、若專心、若思惟、若觸,得無覺無觀無喜樂共味定。如比丘行乃至觸,親近多修學,多修學已心向寂靜,心向寂靜尊上寂靜、尊上寂靜傾向寂靜,傾向寂靜已喜樂寂靜正寂靜滅沒除,滅沒除已故有內淨信、不苦不樂捨、一心,是名非禪非禪間無覺無觀定。
復次,比丘離喜捨行、念正智、身受樂,如諸聖人解捨念樂行,成就三禪行。比丘故有共味定、捨、念正智、無喜樂、一心,若入此定者,得五支正得緣得:共味、捨、念正智、無喜樂、一心,是名第三禪無覺無觀定。如比丘若行、若受教、若法相,若方便、若專心、若思惟、若觸,得無覺無觀有喜`[6]樂〔-〕【三宮】*`樂共味定。如比丘行乃至觸,親近多修學,多修學已心向寂靜、尊上寂靜、傾向寂靜,傾向寂靜已喜寂靜正寂靜滅沒除,滅沒除已,故有共味、捨、念正智、無喜樂、一心。若入此定者,得五支正得緣得:共味、捨、念正智、無喜樂、一心,是名第三禪無覺無觀定。
復次,比丘得無覺無觀無喜`[*6]`樂共味定,如比丘觀無喜樂麁,無喜樂心猶有作,不苦不樂捨寂靜勝。比丘觀無喜樂麁已,無喜樂寂靜正寂靜滅沒除,滅沒除已捨、念正智、一心,此人出息入息滅。不及入第四禪者、若入此定者,得四支正得緣得:不苦不樂、捨、念正智、一心,是名禪間無覺無觀定。第三第四禪間,從三禪趣第四禪。如比丘若行、若受教、若法相,若方便、若專心、若思惟、若觸,得無覺無觀無喜樂共味定。比丘行乃至觸,親近多修學,多修學已心向寂靜、尊上寂靜、傾向寂靜,傾向寂靜已無喜樂寂靜正寂靜滅沒除,滅沒除已有不苦不樂、捨、念正智、一心,此人出息入息滅。不及入第四禪者、若入此定者,得四支正得緣得:不苦不樂、捨、念正智、一心,是名禪間無覺無觀定。第三第四禪間,從第三禪趣第四禪。
復次,比丘斷苦斷樂,先滅憂喜,不苦不樂捨念淨,成就四禪行。如比丘`[有=憂【三宮】]`有喜不苦不樂、捨、念淨、一心。若入此定者,得四支正得緣得:不苦不樂、捨、念淨、一心,是名第四禪無覺無觀定。
復次,比丘得無覺無觀無喜樂共味定,比丘觀無喜樂麁,無喜樂心猶有作,不苦不樂捨寂靜勝。比丘觀無喜樂麁已,無喜樂寂靜正寂靜滅沒除,滅沒除已故有不苦不樂、捨、念淨、一心。若入此定者,得四支正得緣得:不苦不樂、捨、念淨、一心,是名第四禪無覺無觀定。如比丘若行、若受教、若法相,若方便、若專心、`[若=苦【宮】]`若思惟、若觸,得無覺無觀無喜樂共味定。如比丘行乃至觸,親近多修學,多修學已心向寂靜、尊上寂靜、傾向寂靜,傾向寂靜已無喜樂寂靜正寂靜滅沒除,滅沒除已有不苦不樂、捨、念淨、一心。若入此定者,得四支正得緣得:不苦不樂、捨、念淨、一心,是名第四禪無覺無觀定。
復次,比丘離一切色想、滅瞋恚想,不思惟若干想,成就無邊空處行。如比丘有空處想、不苦不樂捨、一心,若入此定者,得三支正得緣得:空處想不苦不樂、捨、一心。是名空處無覺無觀定。
復次,比丘離一切空處想,成就無邊識處行。如比丘有識處想、不苦不樂捨、一心。若入此定者,得三支正得緣得:識處想不苦不樂、捨、一心,是名識處無覺無觀定。
復次,比丘離一切識處想,成就無所有處行。如比丘有無所有處想不苦不樂、捨、一心。若入此定者,得三支正得緣得,無所有處想、不苦不樂捨、一心,是名不用處無覺無觀定。
復次,比丘離一切不用處,成就非想非非想處行。如比丘有非想非非想處想、不苦不樂捨、一心。若入此定者,得三支正得緣得:非想非非想處想不苦不樂、捨、一心。是名非想非非想處無覺無觀定。
何謂空定?如比丘,一切法、若一處法,思惟空、知空、解空、受空。以何義空?以我空,我所亦空。如是不放逸觀,得定心住正住,是名空定。
復次,空定六空:內空、外空、內外空、空空、大空、第一義空。
何謂內空?如比丘,一切內法、若一處內法,思惟空、知空、解空、受空。以何義空?以我空,我所亦空,常空、不變易空。如是不放逸觀,得定心住正住,是名內空。
何謂外空?如比丘,一切外法、若一處外法,思惟空、知空、解空、受空。以何義空?以我空,我所亦`[1]空=空常空不變易空【三宮】*`空。如是不放逸觀,得定心住正住,是名外空。
云何內外空?如比丘,一切內外法、若一處內外法,思惟空、知空、解空、受空。以何義空?以我空,我所亦`[*1]`空。如是不放逸觀,得定心住正住,是名內外空。
何謂空空?如比丘成就空定行,比丘思惟空、知空、解空、受空。以何義空?以我空,我所亦空,常空、不變易空。如是不放逸觀,得`[空〔-〕【三宮】]`空定心住正住,是名空空。
何謂大空?如比丘,一切法思惟空、知空、解空、受空。以何義空?以我空,我所亦空。如是不放逸觀,得定心住正住,是名大空。
何謂第一義空?第一謂涅槃。如比丘思惟涅槃空、知空、解空、受空。以何義空?以我空,我所亦空,常空、不變易空。如是不放逸觀,得定心住正住,是名第一義空。如是六空,是名空定。
何謂無相定?除空定,若餘定,以聖涅槃為境界,是名無相定。
復次,無相定,行有相、涅槃無相。行有三相,生、住、滅;涅槃無三相,不生、不住、不滅。如是行有相、涅槃無相,涅槃是寂滅、是舍宅、是救護、是燈明、是依止、是不終沒、是歸趣、是無燋熱、是無憂惱、是無憂悲苦惱及餘諸行。思惟涅槃得定心住正住,是名無相定。
何謂無願定?除空定,若餘定,以聖有為為境界,是名無願定。
復次,無願定,願有二種:愛著、見著。比丘思惟行苦、患、癰、箭、著、味,依緣壞法、不定、不足、可壞、眾苦,不思惟空無我,得定心住正住。比丘愛斷見斷,此定能斷愛見,是`[名〔-〕【明】]`名無願定。
何謂四念處?如比丘,內身觀身行勤念正智、`[4]調=謂【三宮】*`調希望世`[5]憂=愛【三宮】*`憂;外身觀身行勤念正智、`[*4]`調希望世`[*5]`憂;內外身觀身行勤念正智、`[*4]`調希望世`[*5]`憂。受、心、法亦如是。是名四念處。
何謂四正斷?如比丘,惡不善法未生欲令不生,起欲自勉勝進,攝心正斷;惡法已生欲令斷,起欲自勉勝進,攝心正斷;善法未生欲令生,起欲自勉勝進,攝心正斷;善法`[已=末【元明】,未【宮】]`已生欲令住,具足修不忘廣大增長,起欲自勉勝進,攝心正斷。是名四正斷。
何謂四神足?如比丘,斷行成就修神足,精進定、心定、念定、慧定斷行成就修神足,是名四神足。四`[禪=神【三宮】]`禪如禪品所說。
何謂四無量?慈、悲、喜、捨。
何謂慈?如比丘,思惟眾生樂、知樂、解樂、受樂。或有眾生曾侵惱比丘,比丘於是眾生心障礙、不清淨、不親近、不解。比丘如是思惟:眾生已侵惱我。眾生雖侵損我,我法不應報,我若瞋惱眾生則為自損。他已侵惱我,若我還報,自損甚彼。比丘如是思惟已,於眾生堪忍,除滅瞋惱,心思惟欲令眾生樂、知樂、解樂、受樂。或有眾,生先未曾侵惱比丘,今侵惱。比丘於眾生心障礙、不清淨,不親近、不解。比丘如是思惟:眾生先未曾侵惱我,今現侵惱。眾生雖現侵惱我,或是我宿業報,非我能遮,我若瞋惱眾生則為自損。他已侵我,若我還報自損甚彼。比丘如是思惟已,於眾生堪忍,除滅瞋惱心,思惟欲令眾生樂、知樂、解樂、受樂。或有眾生,先未曾侵惱比丘、今不侵惱,當欲侵惱。比丘於眾生心障礙、不清淨,不親近、不解。比丘如是思惟:眾生先未曾侵惱我,今不侵惱,當欲侵惱我。眾生雖當欲侵惱,或不作、或因緣不集,我若瞋惱眾生則為自損。他雖欲侵惱我,若我還報自損甚彼。比丘如是思惟已,於眾生堪忍,除滅瞋惱心,思惟欲令眾生樂、知樂、解樂、受樂。或有眾生,先未曾侵惱比丘、今不侵惱、當不侵惱,先未曾`[8]侵=侵惱【三宮】*`侵我愛喜適意者,今現侵惱我愛喜適意者。比丘於眾生心障礙、不清淨、不親近、不解。比丘如是思惟:眾生先未曾侵惱我、今不侵惱、當不侵惱,我所愛喜適意者曾侵惱。眾生雖侵惱我愛喜適意者,我不應侵惱彼,我若瞋惱眾生則為自損。他已侵惱,若我還報自損甚彼。比丘如是思惟已,於眾生堪忍,除滅瞋惱心,思惟欲令眾生樂、知樂、解樂、受樂。或有眾生,先未曾侵惱比丘、今不侵惱、當不侵惱,先未曾侵惱我愛喜適意者,今現侵惱我愛喜適意者。比丘於眾生心障礙、不清淨、不親近、不解。比丘如是思惟:眾生先未曾侵我、今不侵、當不侵,我愛喜適意者先未曾侵,我愛喜適意者今現`[*8]`侵。眾生雖侵我愛喜適意者,或是宿業報,非我能遮他宿業,我若瞋惱眾生則為自損。他以侵我,我若還報自損甚於彼。比丘如是思惟已,於眾生堪忍,除滅瞋惱心,思惟欲令眾生樂、知樂、解樂、受樂。或有眾生,先未曾侵惱比丘、今不侵惱、當不侵惱,若我愛喜適意者,先未曾侵惱、今不侵惱,若我愛喜適意者,當欲侵惱。比丘於眾生心障礙、不清淨、不親近、不解。比丘如是思惟:眾生先`[未=不【三】]`未曾侵惱我、今不侵惱、當不侵惱。若我`[愛=不愛【宮】]`愛喜適意者,`[先=當先【三宮】]`先未曾侵惱、今不侵惱。若我愛喜適意者,當欲侵惱。眾生雖欲侵惱我愛喜適意者,或不作、或因緣不集,我若瞋惱眾生則為自損。他已侵惱,`[我=我我【三宮】]`我若還報自損甚彼。比丘如是思惟已,於眾生堪忍,除滅瞋惱心,思惟欲令眾生樂、知樂、解樂、受樂。或有眾生,先未曾侵惱比丘、今不侵惱、當不侵惱。若我愛喜適意者,先未曾侵惱、今不曾侵惱、當不曾侵惱。若我不愛喜適意者,已曾利益。比丘於眾生心障礙、不清淨、不親近、不解。比丘如是思惟:眾生先未曾侵惱我、今不侵惱、當不侵惱。若我`[愛=不愛【三宮】]`愛喜適意者,先未曾侵惱、今不`[曾〔-〕【三宮】]`曾侵惱、當不侵惱。若我不愛喜適意者,已曾利益。若眾生雖已利益我不愛喜適意者,我不應侵惱彼,我若瞋惱眾生則為自損。`[他=也【宋元】]`他已損我,我若還報自損甚彼。比丘如是思惟已,於眾生堪忍,除滅瞋惱心,思惟欲令眾生樂、知樂、解樂、受樂。或有眾生,先未曾侵惱比丘、今不侵惱、當不侵惱。若我愛喜適意者,先未曾侵惱、今不侵惱、當不侵惱。若我不愛喜適意者,先未曾利益。若我不愛喜適意者,今利益。比丘於眾生心障礙、不清淨、不親近、不解。比丘如是思惟:眾生先未曾侵惱我、今不侵惱、當不侵惱。若我愛喜適意者,先未曾侵惱、今不侵惱、當不侵惱。若我不愛喜適意者,先未曾利益。若我不愛喜適意者,今利益。眾生雖利益我不愛喜適意者,或是宿業報,非我能遮他宿業報,我若瞋惱眾生則為自損。他已損我,我若還報自損甚彼。比丘如是思惟已,於眾生堪忍,除滅瞋惱心,思惟欲令眾生樂、知樂、解樂、受樂。或有眾生,先未曾侵惱比丘、今不侵惱、當不侵惱。若我愛喜適意者,先未曾侵惱、今不侵惱、當不侵惱。若我不愛喜適意者,先未曾利益、今不利益。若我不愛喜適意者,當欲利益。比丘於眾生心障礙、不清淨、不親近、不解。比丘如是思惟:眾生先未曾侵惱我、今不侵惱、當不侵惱。若我愛喜適意者,先未曾侵惱、`[今不侵惱〔-〕【三宮】]`今不侵惱、當不侵惱。若我不愛喜適意者,先未曾利益、今不利益,當欲利益。若我不愛喜適意者,當欲利益。眾生雖欲利益我不愛喜適意者,或不作、或因緣不集,我若瞋惱眾生則為自損。他已損我,我若還報自損甚彼。比丘如是思惟已,於眾生堪忍,除滅瞋惱心,思惟欲令眾生樂、知樂、解樂、受樂。或有眾生,先未曾侵惱比丘、今不侵惱、當不侵惱。若我愛喜適意者,先未曾侵惱、今不侵惱、當不侵惱。若我不愛喜適意者,先未曾利益、今不利益、當不利益。如是比丘無因緣便橫瞋眾生,比丘於眾生心障礙、不清淨、不親近、不解。比丘如是思惟:眾生先未曾侵惱、今不侵惱、當不侵惱。若我愛喜適意者,先未曾侵惱、今不侵惱、當不侵惱。若我不愛喜適意者,先未曾利益、今不利益、當不利益。我無因緣便橫瞋眾生,我於眾生心障礙、不清淨、不親近、不解。我若瞋惱眾生則為自損。他已損我,我若還報自損甚彼。比丘如是思惟已,於眾生堪忍,除瞋惱心,思惟欲令眾生樂、知樂、解樂、受樂。如比丘,若於東方眾生滅瞋惱心,思惟欲令眾生樂、知樂、解樂、受樂;南西北方於眾生滅瞋惱心,思惟欲令眾生樂、知樂、解樂、受樂。如比丘以慈心遍解一方行,第二第三第四、四維上下,一切以慈心,廣大尊勝、無二無量、無`[怨無瞋=恐無【三宮】]`怨無瞋恚,遍解諸世間行,是名慈。
何謂悲?如比丘,不思惟眾生樂、不知樂、不解樂、不受樂。比丘見眾生苦受苦,若父母、若兄弟姊妹妻子親屬、知識大臣地獄畜生餓鬼,若人中貧賤、鬼神中貧賤,憐彼眾生起悲心。或有眾生已侵惱比丘,比丘於眾生心障礙、不清淨、不親近、不解。比丘如是思惟:眾生曾侵惱我,眾生雖侵惱我,我不應侵惱彼,我若瞋惱眾生則`[為=是【三】,〔-〕【宮】]`為自損。他已損我,若我還報自損甚彼。比丘如是思惟已,於眾生堪忍,除滅瞋惱心,於眾生憐愍起悲心。或有眾生,先未曾侵惱比丘,乃至無因緣橫瞋,如上所說。如比丘,若於東方眾生滅瞋惱心,於眾生憐愍起悲心;南西北方眾生滅瞋惱心,於眾生憐愍起悲心。比丘以悲心遍解一方行,第二第三第四、四維上下,一切以悲心,廣大尊勝、無二無量、無怨無恚,遍解諸世間行,是名悲。
何謂喜?如比丘,不思惟眾生樂、不知樂、不解樂、不受樂。比丘於眾生,不得憐愍、不起悲心。如比丘,若見眾生快樂受樂,若父母兄弟姊妹妻子親屬知識大臣、若諸天若諸天子、若佛若佛弟子,於彼眾生得悅喜,不依欲染想。或有眾生已曾侵惱比丘,比丘於眾生心障礙、不清淨、不解。比丘如是思惟:眾生已曾侵惱我,眾生雖侵惱我,我不應侵惱彼,我若侵惱眾生則為自損。他已損我,若我還報自損甚彼。比丘如是思惟已,於眾生堪忍,除滅瞋惱心,於眾生得悅喜,不依欲染想。或有眾生,先未曾侵惱比丘,乃至無因緣橫瞋,如上所說。比丘若於東方眾生除滅瞋惱心,於眾生得悅喜心,不依欲染想;於南西北方眾生滅瞋惱心,於眾生得悅喜心,不依欲染想。比丘以喜心遍解一方行,第二第三第四、四維上下,一切以喜心,廣大尊勝、無二無量、無怨無恚,遍解諸世間行,是名喜。
何謂捨?如比丘,不思惟眾生樂、不知樂、不解樂、不受樂,不得憐愍、不起悲心、不得悅喜,不依欲染想。如比丘但緣眾生故得捨,如人入叢林中,不分別此是鉢多樹、尼`[居=俱【三宮】]`居陀樹、毘梨叉樹、`[優=憂【三宮】]`優頭披羅樹、家枝樹、加毘耶樹、若毘耶羅樹、家尼柯羅樹、彌陀樹、伊陀伽樹,但見叢林,不分`[別=別言【三宮】]`別諸樹。如是比丘,不思惟眾生樂、不知樂、不解樂、不受樂,不得憐愍、不起悲心、不得悅喜,不依欲染想,但緣眾生故得捨。或有眾生,已曾侵惱比丘,比丘於眾生心障礙、不清淨、不`[觀=親近【三宮】]`觀、不解。比丘如是思惟:眾生已曾侵惱我,眾生雖侵惱我,我不應侵`[惱=惱彼【明】]`惱,我若瞋惱眾生則為自損。他已損我,若我還報自損甚於彼。比丘如是思惟已,於眾生堪忍,除滅瞋惱心,但緣眾生故得捨。或有眾生,先未曾侵惱比丘,乃至無因緣橫瞋,如上所說。如比丘,若於東方眾生滅瞋惱心,但緣眾生故得捨;於南西北方眾生除滅瞋惱心,但緣眾生故得捨。如比丘以捨心遍解一方行,第二第三第四、四維上下,一切但以捨心,廣大尊勝、無二無量、無怨無恚,遍解諸世間行,是名捨。是名四無量。
何謂四無色定?如比丘離一切色想、滅瞋恚想、不思惟若干想,成就無邊空處行;離一切空處,成就識處行;離一切識處,成就不用處行;離一切不用處,成就非想非非想處行。是名四無色定。
何謂四向道?向苦道難行、向苦道速行、向樂道難行、向樂道速行。
何謂向苦道難行?如比丘,性多貪欲、性多瞋恚、性多愚癡。是比丘行道,防欲染故數受憂苦、防瞋恚故數受憂苦、防愚癡故數受憂苦,是比丘聖五根鈍行。
何等五?信根、精進、念、定、慧根。比丘五根鈍行故,證無間定盡諸漏,是名向苦道難行。
何謂向苦道速行?如比丘,性多貪欲、性多瞋恚、性多愚癡。是比丘行道,防欲染故數受憂苦、防瞋恚故數受憂苦、防愚癡故數受憂苦,是比丘聖`[行〔-〕【三宮】]`行五根利行。
何等五?信根、精進、念、定、慧根。比丘五根利行,速證無間定盡諸漏,是名向苦道速行。
何謂向樂道難行?如比丘,性欲染少、性瞋恚少、性愚癡少。是比丘,緣欲染少故不數受憂苦、緣瞋恚少故不數受憂苦、緣愚癡少故不數受憂苦,是比丘聖五根鈍行。
何等五?信根、精進、念、定、慧根。比丘五根鈍行,證無間定盡諸漏,是名向樂道難行。
何謂向樂道速行?如比丘,性少貪欲、性少瞋恚、性少愚癡。是比丘行道,緣欲染少故不數受憂苦、緣瞋恚少故不數受憂苦、緣愚癡少故不數受憂苦,是比丘聖五根最利行。
何等五?信根、精進、念、定、慧根。比丘五根利行,證無間定盡諸漏,是名向樂道速行。是名四向道。
何謂四修定?如世尊說四修定。
何等四?`[有〔-〕【三宮】]`有修定親近多修學得現世樂行、有修定親近多修學得知見、有修定親近多修學得慧分別、有修定親近多修學得漏盡。
何謂修定親近多修學得現世樂行?如比丘離欲惡不善法,離生喜樂,成就初禪行。滅覺觀、內淨信、一心,無覺無觀定生喜樂,成就二禪行。離喜捨行、念、正智、身受樂,如諸聖人解捨念樂行,成就三禪行。斷苦樂,先滅憂喜,不苦不樂、捨、念淨,成就四禪行。如是修定親近多修學得現世樂行。
何謂修定親近多修學得知見?如比丘善取明想、善持晝想。比丘如晝修明想,夜亦如是;如夜修明想,晝亦如是。以心開悟,不覆蓋心,心修有明,此定親近多修學得知見。
何謂修定親近多修學得慧分別?如比丘,知受生、知受住、知受滅,知想生、知想住、知想滅,知覺生、知覺住、知覺滅,此定親近多修學得慧分別。
何謂修定親近多修學得漏盡?如比丘,知五受陰生滅,知色,知色集、知色滅,知受、想、行、識,知識集、知識滅,此定親近多修學得漏盡。如《波羅延經》所`[問=門【明】]`問,斷一切欲想、滅憂惱,捨睡眠、遮掉悔、捨念淨、先滅覺知,覺解脫、斷無明。是名四修定。
何謂四斷?戒斷、微護斷、修斷、`[智【麗】,知【大】(cf. K29n0969_p0169a04)]`智緣斷。
何謂戒斷?如比丘,眼見色,不`[取相=應取想【三宮】]`取相、不分別令發眼根,常自攝行,莫依希望世憂惡不善法,慎護眼根,`[得眼根〔-〕【三宮】]`得眼根戒。耳、鼻、舌、身、意,意知法,不取相分別令起意根,常自攝行,莫依希望世憂惡不善法,慎護意根,得意根戒。是名戒斷。
何謂微護斷?如比丘,取善相生微護,若骨節、若腫胞、若膖脹若青瘀、若赤黑、若爛壞離散。如是觀善相生微護,是名微護斷。
何謂修斷?如比丘,修念正覺,依離欲、依無染、依滅愛、擇法正覺、進正覺、喜正覺、除正覺、定正覺,修捨正覺,依離欲、依無染、依滅愛,是名修斷。
何謂智緣斷?如比丘,或在樹下露處,如是思惟:身不善惡行報,今世及後世。如比丘堪忍斷身惡行、修身善行。口不`[善=善惡【三】]`善行報,今世及後世。如比丘堪忍斷口惡行、修口善行。意不善`[行惡=惡行【三】]`行惡報,今世及後世。如比丘堪忍斷意不善行、修意善行。是名智緣斷。
戒護緣修斷, 自性如來說,
比丘行是法, `[一切苦際盡=盡一切苦際【三宮】]`一切苦際盡,
是名四斷`[智【大磧】,知【麗】]`智。`[卷第十三終【宋元宮】,卷第十三下終【明】]`
`[卷第十四非問分道品之餘首【宋元】,卷第十四非問分道品第十之餘首【明】,卷第十四十道品下首【宮】,譯號同異如卷第十五]`何謂五根?信根、進根、念根、定根、慧根,是名五根。五力亦如是。
### 五解脫處
何謂五解脫處?謂比丘不放逸勤念正智寂靜行,心未解脫得解脫、諸漏未盡得漏盡、未得無上安隱得安隱。
何謂五?
若世尊為比丘說法,若師說若慧梵淨行者說,隨順如來說若師若慧梵淨行者說,聽已受法受義。受法受義已生悅,悅已生喜,喜已得身除,身除已受樂,受樂已心定,心定已如實知見。如比丘不放逸勤念正智寂靜行,心未解脫得解脫、諸漏未盡得漏盡、未得無上安隱得安隱,是名初解脫處。
復次,比丘,非世尊非師非慧梵淨行者說時,如先所聞法廣讀誦通利。如比丘先所聞法廣讀誦通利,受法受義。如比丘受法受義已生悅,悅已生喜,喜已得身除,身除已受樂,受樂已心定,心定已如實知見。比丘如是不放逸勤念正智寂靜行,心未解脫得解脫、諸漏未盡得漏盡、未得無上安隱得安隱,是名第二解脫處。
復次,比丘,非世尊非師非慧梵淨行者說時,非先所聞法廣讀誦通利時,如比丘先所聞法通利、廣為他說。如比丘隨彼所聞法通利、廣為他說,受法受義。比丘受法受義已生悅,悅已生喜,喜已得身除,身除已受樂,受樂已心定,心定已如實知見。比丘如是不放逸勤念正智寂靜行,心未解脫得解脫、諸漏未盡得漏盡、未得無上安隱得安隱,是名第三解脫處。
復次,如比丘,非世尊非師非慧梵淨行者說時,非先所聞法廣讀誦通利時,非先所聞法通利廣、為他分別時,如比丘先所聞法通利、自心分別。如比丘隨所聞法通利、自心分別,受法受義。比丘受法受義已生悅,悅已生喜,喜已得身除,身除已受樂,`[受〔-〕【宮】]`受樂已心定,心定已如實知見。比丘如是不放逸勤念正智寂靜行,心未解脫得解脫、諸漏未盡得漏盡、未得無上安隱得安隱,是名第四解脫處。
復次,比丘,非世尊非師非慧梵淨行者說時,非先所聞法廣讀誦通利時,非先所聞法通利廣、為他分別時,非先所聞法通利、自心分別時,如比丘善取定相、善思惟、善解射==\[[集異門](集異門足論#^hg8rhx):而能善取隨一定相,於彼定相能善思惟,又善了知復善通達]\[[正見](T28n1548_舍利弗阿毘曇論1#^wva4m9)]\[[九方便](T28n1548_舍利弗阿毘曇論1#^uqogx5)]==。比丘善取定想、善思惟、善解射已,受法受義。受法`[受=義【宋元宮】]`受義已生悅,悅已生喜,喜已得身除,身除已受樂,受樂已心定,心定已如實知見。比丘如是不放逸勤念正智寂靜行,心未解脫得解脫、諸漏未盡得漏盡、未得無上安隱得安隱,是名第五解脫處。 ^gf5qnm
是名五解脫處。
### 五出界
五出界如界品說。
### 五觀定
云何五觀定?如《正信經》舍利弗白佛言:世尊!復有無勝法,如世尊說法入定觀。世尊!有此入定觀,==\[[DA](長含#五見定).[18](agamdm#^da18) 自歡喜經]==
或有沙門婆羅門勤精進勇猛、正思惟多學行心、如法思惟入定。入定已觀身,從頂至足、從足至頂,乃至薄皮,皆是不淨,是名初入定觀。
復次,或有沙門婆羅門勤精進勇猛、正思惟多學行心、如法思惟入定。入定已不觀皮血肉,但觀人骨,此身中有骨齒爪,是名第二入定觀。
復次,或有沙門婆羅門勤精進勇猛、正思惟多學行心、如法思惟入定。入定已不觀皮血肉骨,但觀人識。識住此世、住他世,識未斷,不離二世,是名第三入定觀。
復次,或有沙門婆羅門勤進勇猛、正思惟多學行心、如法思惟入定。入定已不觀皮血肉骨,復觀人識。識不住此世、`[不〔-〕【三宮】]`不住他世,識斷離此世、未斷離他世,是名第四入定觀。
復次,或有沙門婆羅門勤進勇猛、正思惟多學行心、如法思惟入定。入定已不觀`[內=皮【三宮】]`內血肉`[皮〔-〕【三宮】]`皮骨,復觀人識。識不住此世、不住他世,識善斷離二世,是名第五入定觀。如是無勝入定觀,世尊善知無勝,世尊善通達,無有能過者。如我意所知,或有沙門婆羅門,能`[稱=勝【三】]`稱出世尊知者,無有是處。是名第五入定觀。
### 五起解脫法
何謂五起解脫法?如世尊說:五法親近多修學已得解脫。
何謂五?如比丘,觀身不淨想、觀食不淨想、觀諸行無常想、觀世不樂想、觀身死想。如是五法,親近多修學,能得解脫,是名五起解脫法。
### 六念
云何六念?念佛乃至念天。
何謂念佛?以佛為境界,念善順不逆,是名念佛。
何謂念法?以法為境界,念善順不逆,是名念法。
何謂念僧?以僧為境界,念善順不逆,是名念僧。
何謂念戒?戒謂身口戒。以戒為境界,念善順不逆,是名念戒。
何謂念施?施有二種:財施、法施。以施為境界,念善順不逆,是名念施。
何謂念天?`[若=名【三宮】]`若過摶食化生天,彼天不觀宿業、不分別宿業。以天為境界,念善順不逆,是名念天。是名六念。
六空如空三昧說。六出界如界品說。
### 六明分法
何謂六明分法?
如世尊說:六法親近多修學,生明得明分,能令明廣大。
何謂六?無常想、無常苦想、苦無我想、食不淨想、一切世間不樂想、`[死=無【三宮】]`死想。
何謂無常想`[想〔-〕【三宮】]`明分`[法=想【三宮】]`法?如比丘,或樹下露處作是思惟:色無常,受想行識無常。若如是五受陰觀無常行。
如世尊說「有為法三相:生、住、滅」。如是比丘思惟生住滅,調心修令柔軟,柔軟已思惟色無常、受想行識無常。行人若想憶想,是名無常想。親近多修學,親近多修學已.生明得明.得明分,能令明廣大,是名無常想明分法。
何謂無常苦想明分?如比丘或在樹下露處,如是思惟:色無常,若無常則是苦;受想行識無常,若無常則是苦。`[如=若【三】,智【宮】]`如是五受陰觀苦行。
如世尊說:「若色生住,即是生苦.有病.有老死。若受想行識生住,即是生苦.有病有老死。」[SA](雜含1-641#315).[315](agamas#^sa0315) [SA](雜含642-1362#899).[899](agamas#^sa0899)
復次,如世尊說三苦:行苦、苦苦、變易苦。
何謂行苦?五受陰行自性苦、形`[式【麗】,或【大磧】(cf. K29n0969_p0171a09)]`式苦、自相苦,是名行苦。
何謂苦苦?五受陰行自性苦,生等生、起等起、出等出,具足成就生種種病,因熱生病,因痰`[癊=陰【三宮】]`癊、因風、因過力、`[因=因力因【三宮】]`因他惱、因時變、因諸大相違、因食飲不消、因宿業報、因諸大不調生病,生眼病、耳鼻舌身病,生頭痛面痛、口齒咽痛、胸痛病,生蛇身病、呼`[嗐痛=嗐病【宮】,呷痛【三】]`嗐痛、謦`[欬=嗽【三宮】]`欬病、嘔吐病,生`[絞=㽲【三】]`絞病、身熱腹痛病,生癬胞疥𭼦、微風`[侵=㿃【三】]`侵婬瘡癰`[蛆=疽【三宮】]`蛆、白癩乾枯`[癲=顛【三宮】]`癲狂病,生痔病㿃下赤腫虫食病等,蚤`[螕=璧【三宮】]`螕虱蚊虻蟻子,此身乃至一毛處無不有虫。如人癰`[腫=瘇【三宮】]`腫上生毒`[腫=種【宮】]`腫,五受陰行性苦亦如是,生等生、起等起、出等出,具足成就生種種病,因熱生病乃至一毛處無不有虫,是名苦苦。
何謂變易苦?如五受陰行,轉變衰熟、壞敗盡滅、終沒離滅,是名變易苦。如比丘於彼行苦、苦苦、變易苦,調心修令柔軟,柔軟已思惟色苦、思惟受想行識苦。如行人若想憶想,是名無常苦想。親近多修學,生明得明.得明分,能令明廣大,是名無常苦想明分法。
何謂苦無我想明分法?如比丘在樹下露處,如是思惟:色無常,若無常即是苦,若苦即無我;受想行識無常,若無常即是苦,若苦即是無我。若於此想五受陰觀無我行。
如世尊說色無我。色若是我,色應不受苦患、色應得自在:如是有、如是非有。以色非我故,色受苦患、色不得自在:如是有、如是非有。
受想行識無我。受想行識若是我,識不應受苦患,識應得自在:如是有、如是非有。如比丘如是調心修令柔軟,柔軟已思惟:色無我、受想行識無我。如行人若想憶想,是名苦無我想。親近多修學,生明得明.得明分,能令明廣大,是名苦無我想明分法。
何謂食不淨想明分法?何等食?食有四種,謂摶食、觸食、思食、識食。如世尊說:眾生有四種食。食此食,能令眾生住、能令陰和合、能有利益。
何等四?一謂摶食;二、觸食;三、思食;四、識食。
何等謂摶食?摶食有二種:麁、細。
何謂麁?除天淨食、天香食,除衣服澡浴調身食,`[若【麗】,苦【大】(cf. K29n0969_p0171c07)]`若餘摶食,是名麁摶食。何謂細摶。食?天淨食、天香食、衣服澡浴調身食,是名細摶食。
復次,麁摶食,除天香食、除衣服澡浴食,若餘摶食,是名麁摶食。
復次,細摶食,天香食、衣服澡浴調身食,是名細摶食。
何謂觸食?六觸:眼觸、耳鼻舌身意觸,是名觸食。
何謂思食?六思身:色思、聲香味觸法思,是名六思身,是名思食。
何謂識食?六識身:眼識、耳鼻舌身意識,是名六識身,是名識食。摶食,或是食、或非食。觸、思、識食,或是食、或非食。
何謂摶食是食?若緣摶食,得諸根增長、不損壞、不減壽,是名摶`[食=食是【三宮】]`食食。
云何摶食非食?若緣摶食,諸根不增長、損壞、減壽,是名摶食非食。
何謂觸、思、識食是食?若緣識食,諸根增長、不損壞、不減壽,是名識食是食。
何謂識食非食?若緣識食,諸根不增長、損壞、減壽,是名識食非食。比丘受摶食,如食子肉,觀不淨想。觸思識食,有解射想,思惟滅依離欲染。如行人若想憶想,是名食不淨想。親近多修學已,生明得明得明分,能令明廣大,是名食不淨想明分法。
何謂一切世間不樂想明分法?如比丘,於一切世間厭離不樂,地獄世、畜生世、餓鬼世、人世、天世、眾生世、行世,厭離不樂。如比丘,於此世間有取心者必執所見。如比丘,斷離不受如是諸見。如行人若想憶想,是名一切世間不樂想。親近多修學已,生明得明得明分,能令明廣大,是名一切世間不樂想明分法。
何謂死想明分法?如比丘或在樹下露處,如是思惟:我是死法,有死過患。若餘眾生,亦有死法,有死過患。若地獄、畜生、餓鬼、人、天及一切眾生,往來生死得名眾生者,皆有死法,有死過患。比丘思惟陰壞捨身憶念死。比丘思惟死、知死、解死、覺死。如行人若想憶想,是名死想。親近多修學已,生明得明.得明分,能令明廣大,是謂死想明分法。是名六明分法。
### 六悅因法
何謂六悅因法?如比丘悅已生喜,喜已得身除,身除已受樂,受樂已心定,心定已如實知見,是名六悅因法。
何謂無喜六正覺?念正覺乃至捨正覺,是名無喜六正覺。
### 七正覺
何謂`[七=七正【三宮】]`七覺?念正覺乃至捨正覺,是名七正覺。
何謂七想?如世尊說:七想,親近多修學,得大功德,得至甘露。
何謂七不淨想?食厭想、一切世間不樂想、死想、無常想、無常苦想、苦無我想,謂不淨想。親近多修學,多修學已得大果報、得大功德、得至甘露。以何緣故作是說?如比丘,心知分別不淨想,令欲心退沒不展,當漸漸除盡,背捨厭離已正住。如筋、如鳥`[羽=翔【宋元宮】]`羽、如頭羅草投於火中燋捲不展,後便消盡。比丘如是心知分別不淨想,令欲心退`[沒=後【宋元宮】]`沒不展,後便消盡,背捨厭離已正住。如比丘,或有心知分別不淨想,心於欲想猶生津漏如本無異,心不背捨、不厭離、不正住。比丘如實自知,我便為未修不淨想、我未增益異名色、我未得修果報,如是比丘有正智。如比丘心知分別不淨想,於欲想心不生津漏,於本有異,背捨厭離正住。比丘如實正知,我已修不淨想、我有增益異名色、我得修果報,此比丘有正智。行不淨想,親近多修學已,得大果報、得大功德、得至甘露。以是因緣故,說如食不淨想,親近多修學已,得大果報、得大功德、得至甘露。`[不分卷及品【三宮】]`
舍利弗阿毘曇論卷第十六
☗s17舍利弗阿毘曇論卷第十七姚秦罽賓三藏曇摩耶舍共曇摩崛多等譯
非問分
## 道品第十之三
`[不分卷及品【三宮】]`以何因故作是說?如比丘,心知分別食不淨想,於揣食心退沒不進,漸當除盡,背捨厭離已正住。如筋、如鳥`[7]羽=翔【宋元宮】*`羽、如頭羅草投於火中燋捲不展,後便消滅。比丘如是,心知分別揣食不淨想,令揣食淨想退沒不進,漸當除盡,背捨厭離已正住。如比丘,或有心知分別揣食不淨想,心於揣食猶生津漏,如本無異,心不背捨、不厭離、不正住。比丘如實自知,我便為未修揣食不淨想、我未增益異名色、我未得修果報,如是比丘有正智。如比丘,心知分別揣食不淨想,於揣食心不生津漏,於本有異,背捨厭離正住。比丘如實正知,我已修揣食不淨想、我有增益於異名色、我得修果報,此比丘有正`[智=知【三宮】]`智。揣食不淨想,親近多修學已,得大果報、得大功德、得至甘露。以是因緣故說。如一切世間不樂想,親近多修學已,得大果報、得大功德、得至甘露。以何因緣故作是說?如比丘,心知分別一切世間不樂想,世間種種想心退沒不進,漸當除盡,背捨厭離已正住。如筋、如鳥`[*7]`羽、如頭羅草投於火中燋捲不展,後便消滅。比丘如是心知分別一切世間不樂想,令世間種種想退沒不進,漸當除盡,背捨厭離已正住。如比丘,或有心知分別一切世間不樂想,世間種種想心猶生津漏,如本無異,不背捨、不厭離、不正住。比丘如實自知,我便為未修一切世間不樂想、我未增益異名色、我未得修果報,如是比丘有正智。如比丘,心知分別一切世間不樂想,於世間種種想心不生津漏,於本有異,背捨厭離正住。比丘如實正知,我已修一切世間不樂想、我有增益異名色、我得修果報,此比丘有正智。一切世間不樂想,親近多修學,多修學已得大果報、得大功德、得至甘露,以是因緣故說。如死想,親近多修學已,得大果報、得大功德、得至甘露。以何因緣故作是說?如比丘,心知分別死想,倚恃命根而自貢高,以命根決定堪忍常住,心貪著命根,如是盡斷無餘。如比丘,或有心知分別死想,倚恃命根而自貢高,以命根決定堪忍常`[住=作【宮】]`住,心貪著命根,如是未斷。比丘如實自知,我便為未修死想、我未增益異名色、我未修果報,如是比丘有正智。如比丘,心知分別死想,倚恃命根而自貢高,以命根決定堪忍常住,心貪著命根,如是盡斷無餘。如比丘如實自知,我已修死想、增益異名色、我得果報,如是比丘有正智。死想,親近多修學已,得大果報、得大功德、得至甘露,以是因緣故說。如無常想,親近多修學已,得大果報、得大功德、得至甘露。以何因緣故作是說?如比丘,心知分別無常想,於利養名譽恭敬心退沒不進,漸當除盡,背捨厭離已正住。如筋、如鳥`[羽=翔【三宮】]`羽、如頭羅草投於火中燋捲不展,後便消盡。比丘如是,心知分別無常想,於利養名譽恭敬心退沒不進,漸當除盡,背捨厭離已正住。如比丘,或有心知分別無常想,於利養名譽恭敬心猶生津漏,如本無異,不背捨、不厭離、不正住。比丘如實自知,我便為未修無常想、我未增益異名色、我未得修果報,如是比丘如實自知。如比丘,心知分別無常想,於利養名譽恭敬心不生津漏,於本有異,背捨厭離正住。比丘如實正知,我已修無常想、我有增益異名色、我得修果報,比丘有正智。無常想,親近多修學,多修學已得大果報、得大功德、得至甘露,以是因緣故說。如無常苦想,親近多修學已,得大果報、得大功德、得至甘露。以何因緣故作是說?如比丘心知分別無常苦想,於懈怠窳`[3]惰=墮【三宮】*`惰、不信、放逸不勤不觀等,生恐怖大畏切逼想,如臨死舉`[4]刀=力【三宮】*`刀觀無常苦想。比丘或有心知分別無常苦想,於窳`[*3]`惰懈怠、不信、放逸不勤不觀等,不生恐怖大畏切逼想,非如臨死舉`[*4]`刀。如比丘如實自知,我便為未修無常苦想、我未增益異名色、我未得修果報,如是比丘如實自知。如比丘,心知分別`[則〔-〕【三宮】]`則無常苦想,於窳`[*3]`惰懈怠、不信、放逸不勤不觀等,生恐怖大畏切逼想,如臨死舉`[*4]`刀觀無常苦想。如比丘如實正知,我`[以=已【三】]`以修無常苦想、我增益異名色、我得`[果報=修果報【三宮】]`果報,此比丘有正智。無常苦想,親近多修學已,得大果報、得大功德、得至甘露,以是因緣故說。如苦無我想,親近多修學已,得大果報、得大功德、得至甘露。以何緣故作是說?如比丘,心知分別苦無我想,於諸有識身及諸外物,計我我所、生憍慢等,俱離寂靜正解脫。如比丘,或有心分別`[苦=若【三宮】]`苦無我想,於諸有識身及諸外物,計我我所、生憍慢等,心猶不離不寂靜不解脫。如比丘如實自知,我便為未修苦無我想、未增益異`[名色=色欲【宮】]`名色、`[我=無我【三宮】]`我未得修果報,如是比丘如實自知。如比丘,心知分別苦無我想,於諸有識身及諸外物,`[計=識【元明】]`計我我所、生憍慢等,心俱離寂靜正解脫。如是比丘如實知,我已修苦無我想、我增益異名色、得修果報,此比丘有正智。苦無我想,親近多修學已,得大果報、得大功德、得至甘露,以是因緣故說。是名七想。
何謂七定因緣法?正見、正覺、正語、正業、正命、正進、正念,是名七定因緣法。
何謂八聖道?正見乃至正定,是名八聖道。
### 八解脫
何謂八解脫?色觀色解脫,是名初解脫。內無色想觀外色,是名第二解脫。淨解脫,是名第三解脫。離一切色想、滅瞋恚想、不思惟若干想,成就無邊空處,是名第四解脫。離一切空處,成就無邊識處行,是名第五解脫。離一切識處,成就無所有處,是名第六解脫。離一切無所有處,成就非想非非想處,是名第七解脫。離一切非想非非想處,成就滅受想行,是名第八解脫。
何謂色觀色初解脫?如比丘,不滅內色想,取外色想。比丘以外色調心修令柔軟,修令柔軟已得色解脫。如比丘,心知分別外色想,心向彼、尊上彼、傾向彼,以彼解脫。
何謂色?如比丘,未分別內色,未滅不沒不除,是名色。
何謂觀?若外色以眼識曾見,如實見微見緣見,以意識分別,如實分別微分別緣分別,是名觀。
何謂初?八解脫次順不逆,以次入定行,是初是始是前,是名初。
何謂得解脫?心向彼、尊上彼、傾向彼,以彼`[為解脫=得解【三】,為解【宮】]`為解脫,是名解脫。
何謂內無色想觀外色第二解脫?如比丘,滅內色想已,`[取=聚【宮】]`取外色`[3]相=想【三宮】*`相,以外色調心修令柔軟,修令柔軟已得解脫。`[如【麗】,知【大】(cf. K29n0969_p0175a05)]`如比丘,心知分別外色`[*3]`相,心向彼、尊上彼、傾向彼,以彼解脫。
何謂內無色想?如比丘,內色想分別滅沒除已,是名內無色想。
何謂觀?若外色以眼識曾見,如實見微見緣見,以意識分別,如實分別微分別緣分別,是名觀。
何謂第二八解脫?以次順不逆,以次入定行第二與初無有中間,是名第二。
何謂解脫?心向彼、尊上彼、傾向彼,以彼得解脫,是名解脫。
何謂第三淨解脫?如比丘,取一淨色相,若火相、日月星宿、摩尼珠、七寶宮殿、綵色衣被、華果、金銀銅環、琉璃真珠珂貝珊瑚玉石及餘寶性。比丘取是諸淨色相已,得淨解脫。比丘心知分別淨色`[相=想【元明】]`相,心向彼、尊上彼、傾向彼,以彼為解脫。
何謂淨?諸色好展轉相照適意觀無厭,是名淨。
何謂解?心向彼,是名解`[脫〔-〕【三宮】]`脫。
何謂第三八解脫?以次順不逆,以次入定行第三與二無有中間,是名第三。
何謂解脫?心向彼、尊上彼、傾向彼,以彼解脫,是名解脫。
何謂離一切色想、滅瞋恚想、不思惟若干想,成就無邊空處行,第四解脫?
何謂色想?若眼識相應想,是名色想。
何謂瞋恚想?若忿怒相應想,是名瞋恚想。
何謂若干想?若外穢濁非善分想,是名若干想。
復次,色想,若不離色界想及眼識相應`[想〔-〕【三宮】]`想,是名色想。
復次,瞋恚想,**若五識身相應想及忿怒相應想**,是名瞋恚想。
復次,若干想,若諸眾生、諸物、諸境界、諸清淨、諸煩惱,是名若干想。
如比丘,離一切色想、滅瞋恚想、不思惟若干想。 ^c4rg9w
如比丘,身中孔,若耳孔、鼻孔、口門,飲食入處、飲食住處、飲食出處,思惟空、知空、解空、受空。
如比丘,知身有飲,猶如蒜皮,思惟漸令薄、知薄、解薄、受薄,思惟漸令破散、知破散、解破散、受破散。
如是比丘,知內色想已,若外物中孔,若地中孔穴井瓫坑谷坎窟,思惟空、知空、解空、受空。
如比丘,分別內外色想已,觀空處寂靜,思惟無邊空、知無邊空、解無邊空、受無邊空,如行人若想憶想,是名空處想。此想與定共生共住共滅,是名入空處定。
復次,比丘,大地及須彌山作火聚想,思惟烟、知烟、解烟、受烟,思惟然、知然、解然、受然,思惟燒、知燒解、燒受燒已,比丘思惟無邊空處寂靜勝,思惟無邊空處、知解受無邊空處寂靜勝,如行人若想憶想,是名空處想。此想與定共生共住共滅,是名入空處定。
復次,比丘,如是思惟:若現世欲想、未來欲想,現世色想、未來色想,此想麁,空處想寂靜勝微細善淨。比丘思惟無邊空處寂靜勝處,知解受無邊空處寂靜勝。如行人若想憶想,是名空處想。此想與定共生共住共滅,是名入空處定。
復次,比丘,如是思惟:現世欲想、未來欲想,現在色想、未來色想,此想麁,但無邊空處永滅無餘寂靜勝。比丘思惟無邊空處寂靜,知解受無邊空處,如行人若想憶想,是名空處想。此想與定共生共住共滅,是名入空處定。 ^s2erkl
何謂第四八解脫?以次順不逆,以次入定行第四與三無有中間,是名第四。
何謂解脫?心向彼、尊上彼、傾向彼,以彼解脫,是名解脫。
何謂離一切空處,成就無邊識處行,是第五解脫?如比丘,如是思惟:我已成就無邊空處行,頗有法勝無邊空處不?比丘便作是念:唯有空處行,如人以大器覆小器。如是思惟:此器勝彼器。此器以何因故勝?我以此器覆彼器故。如比丘,如是思惟:我已遍解無邊空處行,頗有法勝無邊空處不?比丘便作是念:唯有識勝無邊空處行。識以何因故勝?我以識遍解無邊空處故。
如比丘思惟無邊識處寂靜,知解受無邊識`[處=處空【三宮】]`處寂靜,如行人若想憶想,是名識處想。此想與定共生共住共滅,是名入識處定。
復次,比丘如是思惟:若現在欲想、未來欲想,現在色想、未來色想,空處想等麁,識處想寂靜勝。比丘思惟無邊識處寂靜勝,知解受無邊識處寂靜勝。如行人若想憶想,是名識處想。此想與定共生共住共滅,是名入識處定。
復次,比丘,如是思惟:若現在欲想、未來欲想,現在色想、未來色想,空處想等,但識處永滅無餘,唯識處寂靜勝。`[如〔-〕【三宮】]`如比丘思惟無邊識處寂靜勝,知解受無邊識處寂靜勝,如行人若想憶想,是名識處想。此想與定共生共住共滅,是名入識處定。
復次,比丘,如是思惟:無邊空處入麁,無邊識處入寂靜勝微細善淨。
如比丘思惟無邊識處寂靜勝,知解受無邊識處寂靜勝,如行人若想憶想,是名識處想。此想與定共生共住共滅,是名入識處定。
復次,比丘,如是思惟:若入空處定麁,若入識處定寂靜勝微細善淨。
如比丘思惟無邊識處寂靜勝,知解受無邊識處寂靜勝,如行人若想憶想,是名識處想。此想與定共生共住共滅,是名入識處定。
何謂第五八解脫?以次順不逆,以次入定行第五與四無有中間,是名五。
何謂解脫?心向彼、尊上彼、傾向彼,以彼解脫,是名解脫。
何謂離一切識處,成就無所有處行,是第六解脫?如比丘,如是思惟:我已遍解無邊識處行,頗有法勝無邊識處不?比丘便作是念:唯有識無所有處勝。
如比丘思惟無所有處寂靜勝,知解受無所有處寂靜勝,如行人若想憶想,是名無所有處想。此想與定共生共住共滅,是名入無所有處定。
復次,比丘,如是思惟:我非我所有、我所非我有。
如比丘思惟無所有處寂靜勝,知解受無所有處寂靜勝,如行人若想憶想,是名無所有`[處想=想處【三宮】]`處想。此想與定共生共住共滅,是名入無所有處定。
復次,比丘觀一切世間空,世間空已想無依止處。
如比丘思惟無所有處寂靜勝,知解受無所有處寂靜勝。如行人若想憶想,是名無所有處想。此想與定共生共住共滅,是名入無所有處定。
復次,比丘,以大地須彌山作火聚想,思惟烟、知解受烟,思惟然、知解受然,思惟燒、知解受燒燒已。比丘思惟無所有處寂靜勝,知解受無所有處想寂靜勝,如行人若想憶想,是名無所有處想。此想與定共生共住共滅,是名入無所有處定。
復次,比丘,如是思惟:若現在欲想、未來欲想,現在色想、未來色想,空處想、識處想,此想麁,無所有處想寂靜勝微細善淨。
如比丘思惟無所有處寂靜勝,知解受無所有處`[(寂靜…有處)十六字〔-〕【三宮】]`寂靜勝,如行人若想憶想,是名無所有處想。此想與定共生共住共滅,是名入無所有處定。
復次,比丘,如是思惟:若現在欲想、未來欲想,現在色想、未來色想,空處想、識處想無餘寂靜勝。
如比丘思惟無所有處寂靜勝,知解受無所有處寂靜勝,如行人若想憶想,此想與定共生共住共滅,是名入無所有處定。
復次,比丘,如是思惟:無邊空處入麁、識處入麁,無所有處入寂靜勝微細善淨。
如比丘思惟無所有處寂靜勝,知解受無所有處寂靜勝,如行人若想憶想,是名無所有處想。此想與定共生共住共滅,是名入無所有處定。
復次,比丘,如是思惟:若入空處定、識處定麁,若入無所有處定寂靜勝微細善淨。
如比丘思惟無所有處寂靜勝,知解受無所有處寂靜勝,如行人若想憶想,是名無所有處想。此想與定共生共住共滅,是名入無所有處定。
何謂第六八解脫?以次順不逆,以次入定行第六與五無有中間,是名六。
何謂解脫?心向彼、尊上彼、傾向彼,以彼解脫,是名解脫。
何謂離一切無所有處,成就非想非非想處行,是第七解脫?如比丘,如是思惟:想是我過患、想是癰瘡想是我箭,非想非非想處寂靜勝。比丘思惟非想非非想處寂靜勝,知解受非想非非想處寂靜勝,如行人若想憶想,是名非想非非想處想。此想與定共生共住共滅,是名入非想非非想處定。
復次,比丘,如是思惟:若現在欲想、未來欲想,現在色想、未來色想,空處想、識處想、無所有處想等麁,非想非非想處想寂靜勝微細善淨。比丘思惟非想非非想處寂靜勝,知解受非想非非想處寂靜勝,如行人若想憶想,是名非想非非想處想。此想與定共生共住共滅,是名入非想非非想處定。
復次,比丘,如是思惟:若現在欲想、未來欲想,現在色想、未來色想,空處想、識處想、無所有處想,但非想非非想處永滅無餘寂靜勝。比丘思惟非想非非想處寂靜勝,知解受非想非非想處寂靜勝,如行人若想憶想,是名非想非非想處想。此想與定共生共住共滅,是名入非想非非想處定。
復次,比丘,如是思惟:若無邊空處入、無邊識處入、無所有處入麁,非想非非想處入寂靜勝微細善淨。比丘思惟非想非非想寂靜勝,知解受非想非非想處寂靜勝,如行人若想憶想,是名非想非非想處想。此想與定共生共住共滅,是名入非想非非想處定。
復次,比丘,如是思惟:若入無邊空處定、若入識處定、若入無所有處定麁,若非想非非想處寂靜勝微細善淨。比丘思惟非想非非想處寂靜勝,知解受非想非非`[想=想處【三宮】]`想寂靜勝,如行人若想憶想,是名非想非非想處想。此想與定共生共住共滅,是名入非想非非想處定。
何謂第七八解脫?以次順不逆,以次入定行第七與六無有中間,是名七。
何謂解脫?心向彼、尊上彼、傾向彼,以彼解脫,是名解脫。
何謂離一切非想非非想處,成就滅受想定,是第八解脫?如比丘,依戒住戒,增修二法定慧,依定慧滅受想。若滅受想,是名滅盡定。
復次,比丘,住觸證勝想,住觸證勝想時如是思惟:我有思猶惡,無思便善。我有思則有作,有作則為有樂想,有樂想則有餘地麁想生。比丘如是思惟:若我無思無作,無作已則樂想不生,樂想不生餘地麁`[想【麗】,相【大】(cf. K29n0969_p0178a09)]`想亦不生。如比丘無思惟無作,無作已則樂想滅,樂想滅餘地麁想亦滅,得觸證滅盡定。
何謂第八解脫?次順不逆,以次入定行第八與七無有中間,是名八。
何謂解脫?心向彼、尊上彼、傾向彼,以彼解脫,是名解脫。是名八解脫。
### 八勝處
云何八`[勝=勝處非八解【三宮】]`勝入?內色想觀外色少好色非好色,勝知勝見。有如是想,內色想觀外色無量好色非好色,勝知勝見。有如是想,內無色想觀外色少好色非好色,勝知勝見。有如是想,內無色想觀外色無量好色非好色,勝知勝見。有如是想,內無色想觀外色青,青色青光,如優摩華青青色青光、如波羅`[捺【磧三宮】,㮈【大】,㮈【麗】]`捺衣善染青青色青光。觀如是妙色青青色青光,勝知勝見。有如是想,內無色想觀外色黃,黃色黃光,如迦尼伽羅華黃黃色黃光、如波羅捺善染衣黃黃色黃光。觀如是妙色黃黃色黃光,勝知勝見。有如是想,內無色想觀外色赤,赤色赤光,如槃頭華赤赤色赤光、如波羅捺善染衣赤`[赤〔-〕【宋元宮】]`赤色赤光。觀如是妙色赤赤色赤光,勝知勝見。有如是想,內無色想觀外色白,白色白光,如鹵土星白白色白光、如波羅捺善浣衣白白色白光。觀如是妙色白白色白光,勝知勝見,有如是想。
何謂內色想觀外色少好色非好色,勝知勝見,有如是想?謂比丘未滅內色想,取外少色,好色非好色、適意不適意、可惡不可惡。比丘以外少色調心修令柔軟,修令柔軟已得色勝解脫。比丘知見分別外少色,心向彼、尊上彼、傾向彼,以彼勝解。
何謂內色想?比丘未滅內色想,不滅不沒不除,是名內色想。
何謂觀外色?若外少色,眼識曾見、如實見、緣見,意識分別、如實分別、緣分別,是名觀外色。
何謂少?若可計數量,非無邊無量、非阿僧祇、非無邊無際,是謂少。
何謂好色非好色?淨不淨,是名好色非好色。
何謂勝知勝見?彼勝解,是名勝知勝見。
何謂有如是想?若有不分散、不相離、一向少色想,是名有如是想。
何謂內色想觀外色無量好色非好色,勝知勝見,有如是想?謂比丘不滅少色想,取外無量色想,好色非好色、適意非適意、可惡不可惡。比丘以彼外無量色調心修令柔軟,修令柔軟已得`[色勝=勝色【三宮】]`色勝解。比丘知見分別外無量色,心向彼、尊上`[彼傾向〔-〕【三宮】]`彼、傾向彼,於彼勝解。
何謂內色想?比丘未滅內色想,未沒未除,是名內`[無〔-〕【三宮】]`無色想。
何謂觀外色?若外無量色,眼識曾見、如實見、緣見,意識分別、`[如實分別〔-〕【三宮】]`如實分別、緣分別,是名觀外色。
何謂無量?非少、非可稱量,無邊無量、阿僧祇、無邊無際,是名無量。
何謂好色非好色?若淨不淨,是名好色非好色。
何謂勝知勝見?若於彼法勝受已,知見分別,是名勝知勝見。
何謂有如是想?若想不分散、不相離、一定無量色想,是名有如是想。何謂內無色想觀外色青,青色青光。若於是色勝知見,有如是想。如比丘滅內色想已,取外青色想。比丘以外青色調心修令柔軟,柔軟已得色勝解。比丘知見分別外青色,心向彼、尊上彼、傾向彼,於彼勝解。
何謂內無色想?內色想滅沒除,是名內無色想。
何謂觀外色?若外青色,眼識曾見、如實見、緣見,意識分別、如實分別、緣分別,是名觀外色。
何謂青?青有二種,有性青、染青,是名青。
何謂勝知見?若於彼色`[勝〔-〕【三宮】]`勝受已,知見分別,心向彼、尊上彼、傾向彼,於彼勝解,是謂勝知見。
何謂有如是想?若有想不分散、不相離、一定青想,是名有如是想。
何謂內無色想觀外色黃黃光,於是色勝知見,有如是想。
如比丘滅內色想,取外黃色想。比丘以外黃色調心修令柔軟,柔軟已得黃勝解。比丘知見分別外黃色,心向彼、尊上彼、傾向彼,於彼勝解。
何謂內無`[10]色=色想【三宮】*`色?比丘內色想滅沒除,是名內無色想。
何謂觀外色?若外黃色,眼識曾見、如實見、緣見,意識分別、如實分別、緣分別,是名觀外色。
何謂黃?黃有二種,有性黃、染黃,是謂黃。
何謂勝知見?若於彼色勝受已,知見分別,心向彼、尊上彼、傾向彼,於彼勝解,是名勝知見。
何謂有如是想?若有想不分散、不相離想、一定黃,是謂有如是想。
何謂內無色想觀外色赤赤光,若於是色勝知見,有如是想。
如比丘滅內`[*10]`色已,取外赤色想。比丘以外赤色調心修令柔軟,柔軟已比丘得赤勝解。比丘知見分別赤色,心向彼、尊上彼、傾向彼,於彼勝解。
何謂內無色想?比丘內色想滅沒除,是謂內無色想。
何謂觀外色?若外赤色,眼識曾見、如實見、緣見,意識分別、如實分別、緣分別,是謂觀外色。
何謂赤?赤有二種,有性赤、有染赤,是名赤。
何謂勝知見?若於彼色勝受已,知見分別,心向彼、尊上彼、傾向彼,於彼勝解,是謂勝知見。
何謂有如是想?若有想不分散、不相離、一定赤,是名有如是想。
何謂內無色想觀外色白白光,若於是色勝知見,有如是想。
如比丘`[內色想滅=滅內色想【三】]`內色想滅,取外白色想。比丘取外白色調心修令柔軟,柔軟已得白勝解。比丘知見分別白色,心向彼、尊上彼、傾向彼,於彼勝解。
何謂內無色想?比丘內`[*10]`色滅沒除,是謂內無色想。
何謂觀外色?若外白色,眼識曾見、如實見、緣見,意識分別、如實分別、緣分別,是名觀外色。
何謂白?白有二種,有性白、染白,是名白。
何謂勝知見?若於彼色勝受已,知見分別,心向彼、尊上彼、傾向彼,於彼勝解,是名勝知見。
何謂有如是想?若有想不分散、不相離、一定白色,是謂有如是想。是名八勝處。
### 九滅
何謂九滅?
若入初禪定,言語`[2]刺=剌【三宮】*`刺滅。若入二禪定,覺觀`[*2]`刺滅。若入三禪定,喜`[*2]`刺滅。若入四禪定,出息入息`[*2]`刺滅。若入空處定,色想`[*2]`刺滅。若入識處定,空處`[*2]`刺滅。若入無所有處定,識處`[*2]`刺滅。若入非想非非想定,無所有處`[*2]`刺滅。若入滅盡定,受想`[*2]`刺滅。是名九滅。
### 九次第定
何謂九次第定?如比丘,離欲惡不善法,有覺有觀,離生喜樂,成就初禪行。乃至離非想非非想處,成就滅受想定,是名九次第定。
### 九想
何謂九想?不淨想、食厭`[離〔-〕【三】]`離想、一切世間不樂想、死想、無常想、無常苦想、苦無我想、斷想、離欲想,是名九想。
### 十想
何謂十想?不淨想、食厭想、一切世間不樂想、死想、無常苦想、苦無我想、斷想、離欲想、滅想,是名十想。
### 十直
何謂十直?正見、正覺、正語、正業、正命、正進、正念、正定、正解脫、正智。是名十直。
### 十一切入
何謂十一切入?地一切入,以一想上下縱廣無二無量。水一切入、火一切入、風一切入、青一切入、黃一切入、赤一切入、白一切入、空一切入、識一切入,以一想`[知〔-〕【三宮】]`知上下縱廣無二無量。
何謂地一切入,以一想上下縱廣無二無量?何謂地?地謂地界、地大,是名地。
何謂一切?若盡、無餘方便,是名一切。
何謂一?若獨非餘界,如人入地一切入,是名一。
何謂想?`[若=名【宮】]`若想不分散、不相離、一向地想,是名想。
何謂上下縱廣?上謂虛空,下謂地,縱廣謂四方。如人若上下縱廣皆思惟地、知解受地,是名上下縱廣。
何謂無二無量?上無二、下無二、縱廣無二,上無量、下無量、縱廣無量,無二想唯有地想,無量無邊、阿僧祇、無邊無際,於地無異想,是`[名=名無二【三宮】]`名無量。
何謂水一切入,一想上下縱`[7]廣=廣無二無量【三宮】*`廣?何謂水?水界、水大,是名水。
何謂一切?若盡、無餘方便,是名一切。
何謂一?若獨非餘界,如人入水一切入,是名一。
何謂想?若想不分散、不相離、一向水想,是謂想。
何謂上下縱廣?上謂虛空,下謂地,縱廣謂四方。如人若上下縱廣皆思惟水、知解受水,是名上下縱廣。
何謂無二無量?上無二、下無二、縱廣無二,上無量、下無量、縱廣無量,無二想唯有水想,無量無邊、阿僧祇、無邊無際,於水無異想,是名無二無量。
何謂火一切入,一想上下縱`[*7]`廣?何謂火?火界、火大,是名火。
何謂一切?若盡、無餘方便,是名一切。
何謂一?若獨非餘界,如人入火一切入,是名一。
何謂想?若想不分散、不相離、一向火想,是名想。
何謂上下縱廣?上謂虛空、下謂地、縱廣謂四方,如人`[若〔-〕【三宮】]`若上下縱廣。
何謂無二無量?上無二、下無二、縱廣無二,上無量、下無量、縱廣無量,無二想,唯有火想,無量無邊、阿僧祇、無邊無際,於火無異想,是名無二無量。
何謂風一切入,一想上下縱`[*7]`廣?何謂風?風界、風大,是名風。
何謂一切?若盡、無餘方便,是名一切。
何謂一?若獨`[非=入【宮】]`非餘界,如人入風一切入,是名一。
何謂想?若想不分散、不相離、一向風想,是名想。
何謂上下縱廣?上謂虛空、下謂地、縱廣謂四方,如人上下縱廣皆思惟風、知解受風,是謂上下縱廣。
何謂無二無量?上無二、下無二、縱廣無二,上無量、下無量、縱廣無量,無二想,唯有風想,無量無邊、阿僧祇、無邊無際,於風無異想,是名無二無量。
何謂青一切入,一想上下縱廣無二無量?何謂青?青有二種,性青、染青,是名青。
何謂一切?若盡、無餘方便,是名一切。
何謂一?若獨非餘,如人入青一切入,是名一。
何謂想?若想不分散、不相離、一向青想,是名想。
何謂上下縱廣?上謂虛空、下謂地、縱廣謂四方,如人上下縱廣皆思惟青、知解受青,是謂上下縱廣。
何謂無二無量?上無二、下無二、縱廣無二,上無量、下無量、縱廣無量,無二想,唯有青想,無量無邊、阿僧祇、無邊無際,於青無異想,是名無二無量。
何謂黃一切入,一想上下縱廣無二無量?何謂黃?黃有二種,性黃、染黃,是名黃。
何謂一切?若盡、無餘方便,是名一切。
何謂一?若獨非餘,如人入黃一切入,是名一。
何謂想?若想不分散、不相離、一向黃想,是名想。
何謂上下縱廣?上謂虛空、下謂地、縱廣謂四方,如人上下縱廣皆思惟黃、知解受黃,是名上下縱廣。
何謂無二無量?上無二、下無二、縱廣無二,上無量、下無量、縱廣無量,無二想,唯有黃想,無量無邊、阿僧祇、無邊無際,於黃無異想,是名無二無量。
何謂赤一切入,一想上下縱廣無二無量?何謂赤?赤有二種,性赤、染赤,是名赤。
何謂一切?若盡、無餘方便,是名一切。
何謂一?若獨非餘,如人入赤一切入,是名一。
何謂想?若想不分散、不相離、一向赤想,是名想。
何謂上下縱廣?上謂虛空、下謂地、縱廣謂四方,如人上下縱廣皆思惟赤、知解受赤,是名上下縱廣。
何謂無二無量?上無二、下無二、縱廣無二,上無量、下無量、縱廣無量,無二想,唯有赤想,無量無邊、阿僧祇、無邊無際,於赤無異想,是名無二無量。
何謂白一切入,一想上下縱廣無二無量?何謂白?白有二種,性白、染白,是名白。
何謂一切?若盡、無餘方便,是名一切。
何謂一?若獨非餘,如人入白一切入,是名一。
何謂想?若想不分散、不相離、一向白想,是名想。
何謂上下縱廣?上謂虛空、下謂地、縱廣謂四方,如人上下縱廣皆思惟白、知解受白,是名上下縱廣。
何謂無二無量?上無二、下無二、縱廣無二,上無量、下無量、縱廣無量,無二想,唯有白想,無量無邊、阿僧祇、無邊無際,於白無異想,是名無二無量。
何謂空一切入,一想上下縱廣無二無量?何謂空?空有二種,內空界、外空界,是名空。
何謂一切?若盡、無餘方便,是名一切。
何謂一?若獨非餘,如人入空一切入,是名一。
何謂想?若想不分散、不相離、一向空想,是名想。
何謂上下縱廣?上謂虛空、下謂地、縱廣謂四方,如人上下縱廣皆思惟空、知解受空,是名上下縱廣。
何謂無二無量?上無二、下無二、縱廣無二,上無量、下無量、縱廣無量,無二想,唯有空想,無量無邊、阿僧祇、無邊無際,於空無異想,是名無二無量。
何謂識一切入,一想上下縱廣無二無量?何謂識?六識身:眼`[識=識身【三】]`識、耳鼻舌身意識身,是名識。
何謂一切?若盡、無餘方便,是名一切。
何謂一?若獨非餘,如人入識一切入,是名一。
何謂想?若想不分散、不相離、一向識想,是名想。
何謂上下縱廣?上謂虛空、下謂地、縱廣謂四方,如人上下縱廣思惟識、知解受識,是名上下縱廣。
何謂無二無量?上無二、下無二、縱廣無二,上無量、下無量、縱廣無量無二想,唯有識想,無量無邊、阿僧祇、無邊無際,於識無異想,是名無`[二=一【宮】]`二無量。是名十一切入。
### 十一解脫入
何謂十一解脫入?
如陀舍長者詣阿難所稽首畢,却坐一面,問尊者阿難言:頗有一法,如比丘不放逸勤念正智寂靜行,心未解脫得解脫、諸漏未盡得漏盡、未得無上安隱得安隱不?
尊者阿難答陀舍長者言:有也。長者問言:何者是?
阿難謂長者言:
1如比丘,離欲惡不善法,有覺有觀,離生喜樂,成就初禪行。比丘如是思惟:此定正學正生。若一切正學正生已,盡知是無常滅法。比丘如實知見,斷一切諸漏,心得解脫。雖未斷諸漏,比丘以法欲法樂故,斷五下分煩惱,於彼化生而般涅槃,不還此世。長者!此是一法,如比丘不放逸勤念正智寂靜行,心未解脫得解脫、諸漏未盡得漏盡、未得無上安隱得安隱。
2復次,長者!如比丘滅覺觀、內正信、一心,無覺無觀定生喜樂,成就二禪行。比丘如是思惟:此定正學正生。若一切正學正生已,盡知是無常滅法。比丘如實知見,斷一切諸漏,心得解脫。雖未斷諸漏,比丘以法欲法樂故,斷五下分煩惱,於彼化生而般涅槃,不還此世。長者!此是一法,如比丘不放逸勤念正智寂靜行,心未解脫得解脫、諸漏未盡得漏盡、未得無上安隱得安隱。
3復次,長者!如比丘離喜、捨行、念、正智、身受樂,如諸聖人解捨念樂行,成就三禪行。比丘如是思惟:此定正學正生。若一切正學正生已,盡知是無常滅法。比丘如實知見,斷一切諸漏,心得解脫。雖未斷諸漏,比丘以法欲法樂故,斷五下分煩惱,於彼化生而般涅槃,不還此世。長者!此是一法,如比丘不放逸勤念正智寂靜行,心未得解脫得解脫、諸漏未盡得漏盡、未得無上安隱得安隱。
4復次,長者!如比丘斷苦樂先滅憂喜,不苦不樂、捨、念、淨,成就四禪行。比丘如是思惟:此定正學正生。若一切正學正生已,盡知是無常滅法。比丘如實知見,斷一切諸漏,心得解脫。雖未斷諸漏,比丘以法欲法樂故,斷五下分煩惱,於彼化生而般涅槃,不還此世。長者!此是一法,如比丘不放逸勤念正智寂靜行,心未得解脫得解脫、諸漏未盡得漏盡、未得無上安隱得安隱。
5復次,長者!如比丘慈解心遍解一方行,南西北方四維上下,一切慈解心廣大尊勝、無二無量、無怨無恚,遍解諸世間行。比丘如是思惟:此慈解心正學正生。若一切正學正生已,盡知是無常滅法。比丘如實知見,斷一切諸漏,心得解脫。雖未斷諸漏,比丘以法欲法樂故,斷五下分煩惱,於彼化生而般涅槃,不還此世。長者!此是一法,如比丘不放逸勤念正智寂靜行,心未得解脫得解脫、諸漏未盡得漏盡、未得無上安隱得安隱。
6復次,長者!如比丘`[悲心遍解=悲解心遍【宮】]`悲心遍解一`[方=方行【三】]`方,南西北方四維上下,一切悲心廣大尊勝、無二無量、無怨無恚,遍解諸世間行。比丘如是思惟:此悲解心正學正生。若一切正學正生已,盡知是無常滅法。比丘如實知見,斷一切諸漏,心得解脫。雖未斷諸漏,比丘以法欲法樂故,斷五下分煩惱,於彼化生而般涅槃,不還此世。長者!此是一法,`[如〔-〕【三宮】]`如比丘不放逸勤念正智寂靜行,心未得解脫得解脫、諸漏未盡得漏盡、未得無上安隱得安隱。
7復次,長者!如比丘喜心遍解一方行,南西北方四維上下,一切喜心廣大尊勝、無二無量、無怨無恚,遍解世間行。比丘如是思惟:此喜解心正學正生。若一切正學正生已,盡知是無常滅法。比丘如實知見,斷一切諸漏,心得解脫。雖未斷諸漏,比丘以法欲法樂故,斷五下分煩惱,於彼化生而般涅槃,不還此世。長者!此是一法,如比丘不放逸勤念正智寂靜行,心未得解脫得解脫、諸漏未盡得漏盡、未得無上安隱得安隱。
8復次,長者!如比丘捨心遍解一方行,南西北方四維上下,一切捨心廣大尊勝、無二無量、無怨無恚,遍解世間行。比丘如是思惟:捨解心正學正生。若一切正學正生已,盡知是無常滅法。比丘如實知見,斷一切諸漏,心得解脫。雖未斷諸漏,以法欲法樂故,斷五下分煩惱,於彼化生而般涅槃,不還此世。長者!此是一法,如比丘不放逸勤念正智寂靜行,心未得解脫得解脫、諸漏未盡得漏盡、未得無上安隱得安隱。
9復次,長者!如比丘離一切色想、滅瞋恚想、不思惟若干想,成就無邊空處行。比丘如是思惟:入此定正學正生。若一切正學正生已,盡知是無常滅法。比丘如實知見,斷一切諸漏,心得解脫。雖未斷諸漏,比丘以法欲法樂故,斷五下分煩惱,於彼化生而般涅槃,不還此世。長者!此是一法,如比丘不放逸勤念正智寂靜行,心未得解脫得解脫、諸漏未盡得漏盡、未得無上安隱得安隱。
10復次,長者!如比丘離一切空處,成就無邊識處行。比丘如是思惟:入此定正學正生。若一切正學正生已,盡知是無常滅法。比丘如實知見,斷一切諸漏,心得解脫。雖未斷諸漏,比丘以法欲法樂故,斷五下分煩惱,於彼化生而般涅槃,不還此世。長者!此是一法,如比丘不放逸勤念正智寂靜行,心未`[得〔-〕【三宮】]`得解脫得解脫、諸漏未盡得漏盡、未得無上安隱得安隱。
11復次,長者!如比丘離一切識處,成就無所有處行。比丘如是思惟:入此定正學正生。若一切正學正生已,盡知是無常滅法。比丘如實知見,斷一切諸漏,心得解脫。雖未斷諸漏,比丘以法欲法樂故,斷五下分煩惱,於彼化生而般涅槃,不還此世`[世=世長者【三宮】]`。此是一法,如比丘不放逸勤念正智寂靜行,心未得解脫得解脫、諸漏未盡得漏盡、未得無上安隱得安隱`[隱=隱。復次,長者,如比丘離一切無所有處,成就非想非非想處行。比丘如是思惟:入此定正學正生。若一切正學正生已,盡知是無常滅法。比丘如實知見,斷一切諸漏,心得解脫。雖未斷諸漏,比丘以法欲法樂故,斷五下分煩惱,於彼化生而般涅槃,不還此世。長者,此是一法,如比丘不放逸勤念正智寂靜行,心未得解脫得解脫.諸漏未盡得漏盡.未得無上安隱得安隱【三】]`。
阿難說已,陀舍長者言:「如人求一寶藏得十一寶藏。尊者阿難!我亦如是,求一解脫入得十一解脫入。
尊者阿難!如長者子舍,有十一門,為火所燒,猛焰熾盛。長者長者子意欲出時,於諸門中自在得出。尊者阿難!我亦如是,於十一法門中所欲出處,隨意得出。
尊者阿難!如邪見婆羅門,猶為師求財供養師,況聞正見而不供養。」
時陀舍長者請毘耶離眾僧、波多離眾僧,請已作種種餚饍以飯眾僧。食充足已,或以履屣、或以白㲲萬張以施眾僧,別以`[三=二【宮】]`三衣及好房舍奉上阿難。
是名十一解脫入。
舍利弗阿毘曇論卷第`[十七=十四【三宮】]`十七
☗s18舍利弗阿毘曇論卷第`[十八=十五【三宮】]`十八
姚秦`[罽賓=天竺【三宮】]`罽賓三藏曇摩耶舍共曇摩崛多`[等〔-〕【三宮】]`等譯
非問分
## 煩惱品第十一之一
ᅟᅟ==[5] 之一〔-〕【三宮】==
有一人出世,如來、無所著、等正覺,斷惡不善法、生諸善法,斷苦法、得樂法,寂靜諸漏、滅諸漏、除諸所作業,能得寂靜第一義清涼,究竟盡、究竟梵行、究竟安樂、究竟苦際得涅槃。以是因緣故,今當集諸不善法門。
#### 一法0
○1.(1-39)恃生、恃姓、恃色、恃財、恃貴、恃尊勝、恃豪族、恃無病、恃年壯、恃命、恃`[6]功=工【三宮】*`功巧、恃多聞、恃辯才、恃得利養、恃得恭敬、恃尊重、恃備足、恃師範、恃戒、恃徒眾、恃黨侶、恃長宿、恃力、恃神足、恃禪、恃無求、恃知足、恃獨處、恃阿蘭若、恃乞食、恃糞掃衣、恃我能離荒食、恃一受食、恃塚間、恃露處、恃樹下、恃常端坐、恃隨敷坐、恃但三衣。
○2-10.諛諂、邪敬、現相求利、依使、歎索、以利求利、我勝、嗜味、不護戒。
○11-20.瞋相變、忿尊教、違尊教、戾尊教、欺陵、捶打。斛斗欺、`[7]稱=秤【三宮】*`稱欺、財物欺、傷、
○21-30.[侵]害、繫閉、㧗摸、侵奪、故作、長語、橫語。輕謗、迫`[愶=脇【宋元宮】]`愶、`[欺=詐【三】]`欺善、
○31-40隱藏、共畜。好說官事、世間事、兵`[諍=鉀【三】]`諍事、鬪戰事、大臣事、車乘事、婦女事、華鬘事、酒肉事、婬欲事、床臥事、衣服事、飲食事、沽酒處事、親里事。若干語、思惟世間事、說海事。
不知法、不知義、不知時、不知足、
○41-50.不知自身、不知眾生、不知人、不知勝劣人。
如邪見、邊見、倒見、求覓見、求覓戒[求覓道]、
○51-60.求覓戒道。身見[我見]、`[躁=搔【三宮】]`躁動、自讚、無信、不覺、慳惜、面譽、遮惜、
○61-70.[不信業]不信業報、毀施、毀學、自歎、譽怨、虛歎、不自在、屬他、事`[他=化【宮】]`他。
○71-80.不怨憎、怨憎。
`[沈沒=沒沈【三宮】]`沈沒、心悲、不厭`[足=定【三宮】]`足、不勤進、不忍辱、非威儀、不受教。近惡知識、
○81-90.惡親厚、取惡行、惡行、親近怯弱者、受怯弱法、知怯弱、`[持怯弱法〔-〕【宮】]`持怯弱法、不順思惟、親近怯弱`[道〔-〕【宮】]`道。[劣心]
○91-100.`[心亂=劣心亂心【三宮】]`心亂、喜諍、寬禁戒、`[敬【大磧】,欲【麗】]`敬邪法、退善法、`[掉=鉀【宮】]`掉、嚴身、險、耐恥、狂言、
○101-110.不記、外念、隨憂喜、自高、毀他、不敬、不自卑、不實敬、難滿、難養、
○111-120.窳惰、懈怠、中退、後善。
欲勤、`[苦勤=勤苦【三】]`苦勤、貪、貪勤[-]纏、惱、悲、
○121-130.苦、憂念、眾苦、恐怖、弱顏、強顏、疑惑、無親、善障礙、不相可、
○131-140.善妨、邊實、不親近、`[近〔-〕【三宮】]`近離、卑下、自強、耐辱、隨貪、自舉、自放、
○141-150.無`[持=恃【三宮】]`持、離禪、不悔、含忿、悋惜、邪教、諍訟、非遜、敬失、災喜、
○151-160.求失、非行、`[求=來【三宮】]`求禪、無益禪。不知恩、不知己恩、輕毀、瞋恚、性惡、剛強、
○161-170.斷修學、`[呵諫反責=諫呵退憤【三宮】]`呵諫反責、呵已亂說橫生瞋恚、所`[呵=可【三宮】]`呵不成、呵不自明。
取身`[見身〔-〕【三宮】]`見、身見餓、舉身見`[幢【CB】,憧【大】]`幢、憂身見、求身見、
○171-180.親近身見、身慢見、遊戲、惜身見、我身見。
欲染、共欲染、悲、不親`[增=`憎`【三宮】]增`、樂欲。悕望、
○181-190.不`[足=退【三宮】]`足[2-]重悕望、究竟悕望。不足、不滿、礙著、灑散、如水津流、沈沒、愛`支[支=`枝網`【三】,枝【宮】]`、能生苦本、
○191-200.欲得、嗜著、燋渴、居宅堪忍、塵瘡愛法。==\[[舍利弗](T28n1548_舍利弗阿毘曇論2#^uurojn)]== ==[一法竟]== ^bw3a0w
#### 二法0
失念、不正智、不護諸根門、食不知足。
無明、有愛、○201-210.有見、非有見、欲漏、有漏、欲求、有求、害戒、害見、戒衰、見`[衰=衰戒【三宮】]`衰、
○211-220.衰命、衰儀、衰行、作惡、不作善。
親近在家、親近出家、以二緣生欲染、[二緣瞋恚]以二緣生邪見、
○221-230.瞋恚、伺怨、懷恨、燋熱、嫉妬、慳惜、`[幻=句【三宮】]`幻變、多`[姦=姦欺【三】]`姦、無慚、無愧、
○231-240.矜高、諍訟、貢高、放逸、`[慢增上慢=增上慢慢【宮】]`慢、增上慢二法==[二法竟]==, ^30k5ll
#### 三法0
內和合、外和合、內外合。
悕望、○241-245.大悕望、惡悕望。貪、惡貪、非法欲染。
三不善根、三難伏、三闇、三荒、三纏、三動、內三垢、內三競、內三`[怨=惡【三宮】]`怨、內三網力、內三害、內三憎、三毒、三勝、三闇聚、三`[34]力=刀【三宮】*`力、復有三`[*34]`力、三愛、三不攝、三惡行、身三惡行、意三惡行、三不淨、三不覺、三不直、三痰陰、三欲、三想、三覺、三求、三火、三`[熅=溫【三宮】]`熅、三煖、三炙、三熱、三燋、三惡、三有、三漏、三不輕、三不軟、三不除(`[三法竟=三法【三宮】]`三法竟)。
四流、四`[扼=軛【三宮】]`扼、四取、四染、口四惡行、四結、四箭、四識住處、四緣生愛、四愛和合、四惡道行、四業煩惱、四顛倒、四怖、復有四`[怖=怖復有四怖【三宮】]`怖、復有四退轉(`[四法竟=竟四法【三宮】]`四法竟)。
五欲、五蓋、五下分煩惱、五上分煩惱五道、五心荒、五心纏、五怖、五`[怨=恐【三宮】]`怨、五無間、五犯戒、五非法語、五不樂、五相憎、五瞋恨法、五憂根法、五嫉妬、五緣生、睡眠犯戒、五過患緣犯戒故。復有五過患,不敬父母、不敬沙門婆羅門、不敬親長(`[五法竟=五法【三宮】]`五法竟)。
六依貪喜、六依貪憂、六依貪捨、六染、六樂、復有`[六樂〔-〕【三宮】]`六樂、六愛、六恚、六`[鉤=狗【宮】]`鉤、六`[不=防【三宮】]`不護、六諍根`[六法竟〔-〕【明】]` \(六法竟)。
七共染、七共欲染、七識住處、七慢、七不敬、七漏、七`[御=怯【三宮】]`御弱法、七動、七自恃、七求、七摸、七作、七生`[七法竟〔-〕【明】]` \(七法竟)。
八世間法、八非聖語、八懈怠事、八難處`[妨=八妨【三宮】]`妨修梵行`[八法竟〔-〕【明】]` \(八法竟)。
九若干法、九愛根法、九眾生居、九犯戒過患`[九法竟〔-〕【明】]` \(九法竟)。
十煩惱使、十煩惱結、十想十覺十邪十惱事、十不善業道、十法成就墮地獄速如`[5]𥎞=攛【三宮】*`𥎞鉾`[十法竟〔-〕【明】]` \(十法竟)。十一心`[妬=垢【三宮】]`妬。二十種身見、二十法成就墮地獄速如`[*5]`𥎞鉾。二十一心垢。三十法成就墮地獄速如`[*5]`𥎞鉾。三十六愛行。`[三十=四十【宮】]`三十法成就墮地獄。`[四十法成就墮地獄〔-〕【三宮】]`四十法成就墮地獄速如`[*5]`𥎞鉾。六十二見。
### 不善法門
##### 一法
1何謂恃生?眾生貴生,以生自高、以生為境界。若心憶念,謂生妙好而以自高,是名恃生。
復次,恃生,我生勝彼中生,彼生卑,世間諸生中我生最勝。眾生重於生、常敬於生,若心憶念諸生妙好而以自高,是名恃生。恃姓、恃色、恃財貴、恃尊勝、恃豪族、恃無病、恃年壯、恃命壯、恃`[*6-1]功=工【三宮】*`功巧、恃多聞、恃辯才、恃得利養、恃得恭敬、恃尊重、恃備足、恃師範、恃徒眾、恃黨侶、恃長宿、恃力、恃神足、恃禪、恃無求、恃知足、恃獨處、恃阿蘭若、恃乞食、恃糞掃衣、恃我能離荒食、恃一受食、恃塚間、恃露處、恃樹下、恃常端坐、恃隨敷坐、恃但三衣,亦如上廣說。
2何謂諛諂?若依他求利,改變儀式現攝諸根,是名諛諂。
3何謂邪敬?若依他求利,飾辭美言,將順他意詐現巧便,以是行`[敬=敬恭敬【三宮】]`敬,是名邪敬。
4何謂現`[相〔-〕【宮】]`相求利?若依他求利,見有衣食臥具醫藥諸物,心希欲得現相稱好,是名現相求利。
5何謂依使?為人役使,雖復輕賤,以利故隨逐不息,是名依使。
6何謂歎索?若依他求利,見有衣服飲食臥具湯藥諸物,心希欲得,先歎其善,復言我須,是名歎索。
7何謂以利求利?心希欲得,若從彼人得利,以示此人;若從此人得利,以示彼人。此所得利,向彼歎譽此施主;彼所得利,向此歎譽彼施主。若如是得利,是名以利求利。
8何謂我勝?若以慢自高謂身勝,是名我勝。
9何謂嗜味?貪食多求種種味,是名嗜味。
10何謂不護戒?若捨出家威儀,是名不護戒。
11何謂瞋相變?若起不善心,令諸根變異;若以十惱一一發起,令諸根變異,是名瞋相變。
12何謂忿尊教?尊謂佛佛弟子,若教授便拒違瞋忿,或多語或`[12]嚬=顰【三宮】*`嚬蹙現瞋;若教令慎護重禁,便拒逆瞋忿,或多說或復[*12-1]嚬蹙現瞋,是名忿尊教。
13何謂違尊教?尊謂佛、佛弟子,若教授令`[順=慎【明】]`順護重禁,違返,是名違尊教。
14何謂戾尊教?若世尊所制,莫作是說、莫作是作、莫作是言、莫作是分別,彼不作是說故說、不應作是作故作、不應作是言故言、不應作是分別故分別,是名戾尊教。
15何謂欺`[14]陵=凌【宋元宮】*`陵?若於眾生觸惱輕蔑,不欲斷害其命,是名欺[*14-1]陵。
16何謂捶打?若輕易手`[拳=捲【三宮】]`拳捶打,是名捶打。
17何謂`[16]斗=斗斛【三宮】*`斗欺?若不等心受出多少,是名[*16-1]斗欺。
18何謂`[*7-1]稱=秤【三宮】*`稱欺?若不等心受出輕重,是名[*7-2]稱欺。
19何謂財物欺?若好物中雜惡物、若分種種物、若以繩界定移本處,是名財物欺。
20何謂傷?若侵破他人身,是名傷。
21何謂侵害?若輕蔑眾生,瞋恚希害,欲斷其命,是名侵害。
22何謂繫閉?若眾生為生死纏縛常處幽闇,是名繫閉。
23何謂㧗摸?若起不善心,以手求覓,是名㧗摸。
24何謂侵奪?若起不善心,於他財物侵欺劫奪,是名侵奪。
25何謂故作?若心起不寂靜行,心知而造,是名故作。
26何謂長語?若橫言輕謗,是名長語。
27何謂橫言?若無義語,是名橫言。
28何謂輕謗?若無實誑他,是名輕謗。
29何謂迫愶?若國王、國王臣吏,若蹴蹋、`[困=因【元明】]`困苦取他財物,是名迫愶。
30何謂詐善?若欲欺誑、若取財物而現親附,是名詐善。
31何謂隱藏?若人共物未分,私取好者覆匿,是名隱藏。
32何謂共畜?若人已行籌分物,以物不善強擇取好者,是名共畜。
33何謂好說官事?常以官法言首、或言籌算、或言長短,染樂`[其=是【三宮】]`其事,是名好說官事。世間事、兵甲事、鬪戰事、車乘`[事【CB】,[-]【大】]`事、婦女事、華鬘事、酒肉事、婬欲事、床臥事、衣服事、飲食事、沽酒事、親里事,亦復如是,若染樂其事。
34何謂若干語?除上樂`[說〔-〕【宮】]`說事,若餘事,眾生異、物異、境界異、自然異,是名若干語。
35何謂思惟世間事?若憶念為首,思惟世間成壞,是名思惟世間事。
36何謂說海事?若以海為言首,或說諸寶、或說真偽,染樂其事,是名說海事。
37何謂不知法?若於善、不善、無記法,不知自相、不觀相、不分別相,是名不知法。
38何謂不知義?若於諸法今世後世義,不知自相、不觀相、不分別相,是名不知義。
39何謂`[時不知=不知時【明】]`時不知?若不知時節應入聚落、應出聚落,應誦讀、應受學、應思惟,於此時不知自相、不觀相、不分別相,是名不知時。
40何謂不知足食?不知足、言不知足,不知自相、不觀相、不分別相,是名不知足。
41何謂不知自身?不知我應有如是信、如是戒、如是學問、如是施、如是慧、如是應答,若於此法不知自相、不觀相、不分別相,是名不知自身。
42何謂不知眾`[生=若【三】,〔-〕【宮】]`生?`[剎=殺【宋】]`剎利眾、婆羅門眾、居士沙門眾,應如是往反、應如是坐起、應如是言默,若於眾中不知自相、不觀相、不知分別相,是名不知眾。
43何謂不知人?若持戒毀戒人、若可觀人,若於此人不知自相、不觀相、不分別相,是名不知人。
44何謂不知勝劣人?若尊卑人,不知自相、不觀相、不分別相,是名不知勝劣人。
45何謂邪見?或有人起如是見:無施、無與、無祠、無善惡業報、無今世後世、無父母無天、無化生眾生、無世間沙門婆羅門正趣正至、若今世後世自知證分別說,是名邪見。
46何謂邊見?若見一切有、見一切無、見一切一、見一切異、若見一切種種,是名邊見。
47何謂倒見?若見正覺謂非正覺、若非正覺謂是正覺,若見善法謂非善法、若見不善法謂是善法,若見正趣沙門婆羅門謂非正趣、若非正趣沙門婆羅門謂是正趣。若有作是見:我樂世樂,後生當樂,恒常、不斷、不變易法、常當定住,是名倒見。
48何謂求覓見?若於諸見中選擇選擇己,是名求覓見。
49何謂求覓戒?若以戒為淨,若貪求㧗摸,是名求覓戒。
50何謂求覓道?若以道為淨,貪求㧗摸,是名求覓道。
51何謂求覓戒`[3]道=盜【宮】*`道?若俱以為淨,若貪求㧗摸,是名求覓戒`[*3]`道。
52何謂身見?若我見。
53何謂我見?或有人謂色是我、色中有我、色是我有、我是色有,見受想行識亦如是,是名身見。
54何謂躁?若動止輕速疾,是名躁。
55何謂自稱?若歎美過能,是名自稱。
56何謂無信?若不信、不入信、不勝信、不真信,若心不信,是名無信。
57何謂不覺?若無慧,是名不覺。
58何謂慳惜?若貪不捨,是名慳惜。
復次,慳惜,憎他施與利養所須,是名慳惜。
59何謂面譽?不求他財利,隨順他意對稱其善,是名面譽。
60何謂遮惜?若慳悋財物,令人防護門戶,恐沙門婆羅門得入乞求,是名遮惜。
61何謂不信業?若於善、不善、無記業中,不解、重不解、究竟不解,是名不信業。
62何謂不信業報?善、不善業有報,若於此報不解、重不解、究竟不解,是名不信業報。
63何謂毀施?若非法行施者,是名毀施。
64何謂毀學?若非學者,是名毀學。
65何謂自勝?若自高我有信、戒、施、聞、智慧、辯才,是名自勝。
66何謂譽怨?若人有怨家,欲現其惡`[反=友【宋元】]`反稱其善,有信、戒、施、聞、慧、辯才,是名譽怨。
67何謂虛歎?心有邪悔,若無信戒施聞慧辯才歎說言有,是名虛歎。
68何謂不自在?若煩惱心起,所作眾善不得隨意,是名不自在。
69何謂屬他?若業不淨,若欲現親、或作奴僕侍從,是名屬他。
70何謂事他?若與貴勝遨遊戲笑,恃為形勢,是名事他。
71何謂不怨憎?若愛喜,是名不怨憎。
72何謂怨憎?若瞋忿,是名怨憎。
73何謂沈沒?若善法`[5]廢=發【三宮】*`廢退,是名沈沒。
74何謂心悲?若心不善悲,是名心悲。
75何謂無厭?若於生活具多欲不止,是名無厭。
76何謂不勤進?若於善法意不專樂,是名不勤進。
77何謂不忍辱?若於善法不能堪忍受,是名不忍辱。
復次,不忍辱,或有不耐飢渴、寒熱風雨、蚊虻蟆子、不適意語、若身心苦痛酸楚、終時刀風解形,不能堪忍受,是名不忍辱。
78何謂非威儀?若毀佛結戒,是名非威儀。
79何謂不受教?若如法教授,心不敬順,是名不受教。
80何謂近惡知識?若殺生、盜竊、邪婬、妄語、飲酒放逸處,若近此人作知識、重知識、究竟知識相敬念,是名近惡知識。
81何謂惡親厚?若殺生、盜竊、邪婬、妄語、飲酒放逸處,若共此人親厚、重親厚、究竟親厚相敬不離,是名惡親厚。
82何謂取惡行?依殺生者學殺生,心向彼、尊上彼、傾向彼,以彼為解。依盜竊者學盜竊、依邪婬者學邪婬、依妄語者學妄語、依飲酒放逸處者學飲酒放逸處,心向彼、尊上彼、傾向彼,以彼為解,是名取惡行。
83何謂惡行?若不善境界行,是名惡行。
84何謂親近怯弱者?若不信者、無慚無愧者、不學問者、懈怠者、失念者、無慧者,若親近此人恭敬承事,是名親近怯弱。
85何謂受怯弱法?若怯弱者所說法恭敬受行,是名受怯弱法。
86何謂知怯弱?若怯弱者所說法、惡法,善聽受心能分別,是名知怯弱法。
87何謂持怯弱法?若怯弱者所說法,若持此法正持住不忘相續念不失,是名持怯弱法。
88何謂不順思惟?若不順善思惟,是名不順思惟。
89何謂親近怯道?謂邪見乃至邪定,若親近多修學,是名親近於怯道。
90何謂劣心?若心懈怠,是名劣心。
91何謂亂心?若心散在五欲色聲香味觸,是名亂心。
92何謂喜諍?若諍訟、若繫閉、常相違返,是名喜諍。
93何謂寬禁戒?若缺、若荒、若垢、離禁戒,是名寬禁戒。
94何謂敬邪法?若惡不善法,以此為尊能得定,是名敬邪法。
95何謂退善法?若出世間法,於此法`[*5-1]廢=發【三宮】*`廢退,是名退善法。
96何謂掉?若掉動心亂,不寂靜、不正寂靜,是名掉。
97何謂嚴身?若自捫飾,是名嚴身。
98何謂`[1]險=嶮【宋元】*`險?若身`[口〔-〕【三宮】]`口意業起動不順,是名[*1-1]險。
99何謂耐恥?若在眾,不問妄說,是名耐恥。
100何謂狂言?若縱語不攝,是名狂言。
101何謂不記?若失念善,是名心不記。
102何謂外念?若念在五欲色聲香味觸,是名外念。
復次,外念,若念外道、若敬念外道,心在彼法,是名外念。
103何謂隨憂喜?若俗間有種種喜樂、種種憂苦,心有希求隨順和同,是名隨憂喜。
104何謂自高?若歎身相`[是多=好名【三】,是名【宮】]`是多能,是名自高。
105何謂毀他?若說他長短,是名毀他。
106何謂不敬?若輕慢尊長無有敬畏,是名不敬。
107何謂不自卑?若不下人,是名不自卑。
108何謂不實敬?若於淨行者種種稱美虛偽不真,是名不實敬。
109何謂難滿?若飲食無厭,是名難滿。
110何謂難養?求美味,是名難養。 ^pj2zs5
111何謂窳`[4]惰=墮【三】*`惰?若懈怠,是名窳[*4-1]惰。
112何謂懈怠?若窳[*4-2]惰,是名懈怠。
113何謂中止?若求上利則易緣,懈怠故便息,是名中止。
114何謂後善?若於善法中失滅沒,是名後善。
115何謂欲勤?若樂著於欲,是名欲勤。
116何謂勤苦?若種種苦身,但非聖法,無儀、無益、無義,是名勤苦。
117何謂貪?若愛廣大極於彼岸,是名貪。
118何謂貪纏?若愛廣大極於彼岸,是`[名=謂【三宮】]`名貪纏。
119何謂惱?若眾生若干苦所逼,若惱、重惱、究竟惱,內燋熱、內心𧄼`[瞢=懵【三宮】]`瞢,是名惱。
120何謂悲心?若眾生為苦惱所逼、惱箭入心,若哭泣口說追憶不捨,是名悲心。
121何謂苦?若身不忍受眼觸苦受、耳`[鼻=觸【宮】]`鼻舌身觸苦受,是名苦。
122何謂憂?若心不忍受苦,是名憂。
123何謂眾苦?若為種種苦所逼,心無停息,是名眾苦。
124何謂恐怖?若心驚動,是名恐怖。
125何謂弱顏?若作善法`[耽=聃【三】]`耽闇喜著,是名弱顏。
126何謂強顏?如小兒言無忌難,是名強顏。
127何謂疑惑?二心猶豫不能斷結,是名疑惑。
128何謂無親?若遠離善法,是名無親。
129何謂善障礙?若背善法,是名`[9]障礙=障善礙【宋元】*,善障礙【明】`障礙。
130何謂不相可?若喜鬪諍繫纏共相言訟,是名不相可。
131何謂善妨?若作善法,因生自高,是名善妨。
132何謂邊實?若邊見者執所見為堅實,是名邊實。
133何謂不親近?若不親近佛、佛弟子,不供養恭敬禮拜,是名不親近。
134何謂近離?若曾親近佛、佛弟子,供養恭敬禮拜,後便廢退不復親近供養恭敬禮拜,是名近離。
135何謂卑下?身口意業作欺詭不實卑劣法,是名卑下。
136何謂自強?若起不善心現身口意,是名自強。
137何謂耐辱?若貪著世俗法,希求往來不息,是名耐辱。
138何謂隨貪?若貪`[逐=建【三宮】]`逐利養不`[息=自【三宮】]`息,`[失=不失【三宮】]`失善人相,是名隨貪。
139何謂自舉?若身口意業共掉,是名自舉。
140何謂自放?若心涌散不攝,是名自放。
141何謂無`[13]持=恃【三宮】*`持?若手足煩`[惱=撓【三】]`惱無有定操,縱橫畫地,是名無[*13-1]持。
復次,無[*13-2]持,若好行來,是名無[*13-3]持。
142何謂離禪?若不親近寂靜處,是名離禪。
143何謂不悔?若起不善心,歡喜踊躍無有變失,是名不悔。
144何謂含忿?若有不可常使不息因增煩惱,是名含忿。
145何謂悋惜?若於財法護念不捨,是名心悋惜。
146何謂邪教?若說邪法,是名邪教。若邪見者集聲音句言語口教,是名邪教。
147何謂諍訟?`[求=若求【三宮】]`求他長短不生和順,是名諍訟。
148何謂非遜?若所`[作〔-〕【三宮】]`作業心高無有敬順,是名非遜。
149何謂敬失?若敬自下非法,是名敬失。
150何謂災喜?若見他衰失,反生喜`[快=㤆【三宮】]`快,是名災喜。
151何謂求失?若有`[怨=惡【三宮】]`怨嫌常伺缺漏,是名求失。
152何謂非行?若比丘犯失威儀作非威儀行,是名非行。
153何謂`[19]求=來【三宮】*`求禪?若人聚集處,心求名利,便現坐禪相,是名[*19-1]求禪。
154何謂無益禪?若人坐禪無儀,是名無益禪。
155何謂不知恩?若從他得財施、法施,不知分別正分別、不緣分別,是名不知恩。
156何謂不知己恩?若曾從他得財物施、法施,不受恩,是名不知己恩。
157何謂輕毀?若說他過失心不忌難,是名輕毀。
158何謂瞋恚?若忿怒不護他意,是名瞋恚。
159何謂性惡?若身口意`[卒=本【三宮】]`卒暴,是名性惡。
160何謂`[21]𮣓䩕=剛硬【三宮】*`𮣓䩕?若無有忍辱行,是名[*21-1]𮣓䩕。
161何謂斷修學?若遮他作善,是名斷修學。
162何謂呵諫反生譏責?若人作惡,善諫不受,是名呵諫反生譏責。
163-165何謂呵諫亂語生恚、何謂呵諫不成、何謂呵諫不明,皆如上說。
166何謂取身見?緣身見故取身見,身見惡`[故〔-〕【宮】]`故取身見。如`[*1-2]險=嶮【宋元】*`險難道有草木叢林覆上,趣彼道者不知高下深淺。如是取身見者,不識是非好惡,是名取身見。
167何謂身見餓?緣身見故身見餓。身見惡故身見餓,令眾生處諸苦難。如`[是=道【三宮】]`是中`[渴=河【三宮】]`渴餓禽獸惡`[虫【麗】,蟲【大】(cf. K29n0969_p0189c07)]`虫餓、人非人餓。如是趣彼道者,受無量種種苦。如是`[取=趣【三宮】]`取身見,受諸苦痛不至彼岸,是名身見餓。
168何謂立身見幢?若樂起身見,是名立身見幢。
169何謂憂身見?若緣身見故生憂惱,重生、究竟生憂惱,是名憂身見。
170何謂求身見?若緣身見故,邪求色受想行識,是名求身見。
171何謂親近身見?若緣身見故,親近色受想行識,是名親近身見。
172`[何謂=若緣【三宮】]`何謂身`[慢〔-〕【宮】]`慢見?若緣身見故,身慢嚴飾己身,是名身慢見。
173-174何謂遊戲身見?若緣身見、若緣身見`[故=欲【三宮】]`故,取愛色受想行識,是名惜身見。若緣身見故,取我`[受=色受【三】]`受想行識,是名我身見。
175-179何謂欲`[染〔-〕【三宮】]`染?若欲界欲、色無色界欲,是名欲染。共欲染、悲、不`親增[親增=`憎`【三宮】]`、樂欲,亦如是。==\[[舍利弗](T28n1548_舍利弗阿毘曇論2#^bw3a0w)]==
180何謂悕望?若愛初觸,是名悕望。
181何謂重悕望?愛若廣大未極彼岸,是名重悕望。
182何謂究竟悕望?愛若廣大以極彼岸,是名究竟悕望。==\[[舍利弗](T28n1548_舍利弗阿毘曇論2#^ut0rsn)]==
183-194何謂難足?若欲界不足、色無色界不足,是名難足。4難滿==\[不足.不滿]==、5著、6灑、7津流、8沒、9枝網、0生本、1希、2嗜、3燋渴、宅忍、4塵瘡`[受=`愛`【三宮】]受`==\[[舍利弗](T28n1548_舍利弗阿毘曇論1#^u3ge02)]==,亦如上說(一法竟)。 ^uurojn
##### 二法1
195何謂失念?若捨善念,是名失念。
196何謂不正知?或有比丘,不以正知去來屈伸`[迴=回【宮】]`迴轉、服僧伽`[梨=黎【明】]`梨、執衣持鉢、飲食便利、解息睡眠、行住坐臥,眠時覺時默時不自護行,是名不正知。
197何謂不護根門?若見色取,是名不護根門`[門〔-〕【三宮】]`。
198何謂食不知足?若不量食,是名食不知足。
199何謂無明?若癡不善根,是名無明。
200何謂有愛?若色無色界愛,是名有愛。
201何謂有見?若常見,是名有見。
202何謂非有見?若斷見,是名非有見。
203何謂欲漏?若貪著欲界法,是名欲漏。
204何謂有漏?若貪著色無色界法,是名有漏。
205何謂欲求?若欲界`[未=求【三宮】]`未度、欲界未知、欲界未斷,欲界陰界入色聲香味觸法,若求覓聚集,是名欲求。
206何謂有求?若色界無色界未度、色無色界未知、色無色界未斷,色無色界陰界入禪解脫定入定,若求覓聚集,是名有求。
207何謂不持戒?若破戒、若不持戒,是名不持戒。
208何謂害見?若六十二見及邪見,是名害見。
209何謂戒衰?若毀戒不護持,是名戒衰。
210何謂見衰?若六十二見及邪見,是名見衰。
211何謂衰命?若邪命,是名衰命。
212何謂衰儀?若非威儀行,是名衰儀。
213何謂衰行?若比丘非自境界行,是名衰行。
214何謂作惡?不善法成就,是名作惡。
215何謂不作善?出世間善法,若不作不成就,是名不作善。
216何謂親近在家?若順世間、違於正行,是名親近在家。
217何謂親近出家?若不順`[在=出【宮】]`在家`[法〔-〕【三】]`法、違於世行,是名親近出家。
218何謂二緣`[15]欲=生欲【三】*`欲染?若緣淨色、緣不順思惟生欲染,是名二緣[*15-1]欲染。
219何謂二緣`[16]瞋=生瞋【三】*`瞋恚?緣怨憎、緣不順思惟,是名二緣生瞋恚,`[熏=纏【三宮】]`熏如烟荒。
220何謂二緣生`[邪=緣【三宮】]`邪見?緣他邪說、緣不順思`[惟=順【三宮】]`惟生邪見,是名二緣生邪見。
221何謂瞋恚?若忿怒、重忿怒,是名瞋恚。
222何謂伺怨?若欲報仇,纏、究竟纏,心行癡業,究竟忿怒若瞋恚,是名伺怨。
223何謂懷恨?若心垢穢煩惱所污,是名懷恨。
224何謂燋熱?若不適意而生憂惱,是名燋熱。
225何謂嫉妬?若他得利養尊重恭敬禮拜,而生嫉妬、重嫉妬、究竟嫉妬,是名嫉妬。
226何謂慳惜?若財施、法施貪悋,不捨、聚集、樂著,是名慳惜。
227何謂`[幻=句【三宮】]`幻變?若於尊勝及餘人前,為名聞虛譽故,自覆過失、詭`[譎=謟【三宮】]`譎他`[人=人是名句變【三宮】]`人。
228何謂姦欺?若心邪曲不正,是名姦欺。
229何謂無慚?若自作惡內心不悔,是名無慚。
復次,無慚,若人無慚,於可恥法不恥、於惡不善法不恥,是名無慚。
230何謂無愧?若自作惡,不羞他人,是名無愧。
復次,無愧,若人不愧,於可羞法不羞、於惡不善`[法〔-〕【三宮】]`法不羞,是名無愧。
231何謂矜高?慢他自譽,是名矜高。
232何謂諍訟?若起身口意不善,掉動麁言忿惱,是名諍訟。
233何謂貢高?若`[起=去【宋】,云【元】]`起不善心,嚴飾己身、稱歎己善,意不開解,是名貢高。
234何謂放逸?若不攝亂念,是名放逸。
235何謂慢?若言我勝,是名慢。
236何謂增上慢?言我與勝等、是名增上慢(二法竟)。`[不分卷及品【三宮】]`
舍利弗阿毘曇論卷第十八
☗s19舍利弗阿毘曇論卷第十九姚秦罽賓三藏曇摩耶舍共曇摩崛多等譯
非問分
## 煩惱品第十一之二
### 不善法門2
##### 三法1
237`[不分卷及品【三宮】]`何謂內集?若於內法中欲染、共欲染,`非[非=`悲`【三宮】]`.不增.樂欲,悕望.重悕望.究竟悕望,難足.難滿、貪.灑.津漏、沒.枝網.生本、希嗜著.焦渴.宅忍.塵瘡愛,是名內集。==\[[舍利弗](T28n1548_舍利弗阿毘曇論2#^uurojn)]==
238何謂外集?若於法欲染、共欲染,乃至塵瘡愛,是名外集。
239何謂內外集?若於內外法欲染、共欲染,乃至塵瘡愛,是名內外集。 ^ut0rsn
240何謂悕望?若自有善法悕望故,欲令他知,是名悕望。
241何謂大悕望?若多悕望,是名大悕望。
242何謂惡悕望?若自無善法悕望`[故〔-〕【三宮】]`故,欲令他知有善,是名惡悕望。
243何謂貪?若於自物財賂妻子等,貪欲染貪著,是名貪。
244何謂惡貪?若於他物財賂妻子等,欲令我有,貪欲染貪著,是名惡貪。
245何謂非法欲染?若母、師妻等作欲染行,是名非`[法〔-〕【三宮】]`法欲染。
### 三法門
何謂三不善根?貪不善根、恚不善根、癡不善根,是名三不善根。
何謂三難伏?欲難伏、恚難伏、癡難伏,是名三難伏。
何謂三闇?貪闇、恚闇、癡闇,是名三闇。
何謂三荒?欲荒、恚荒、癡荒,是名三荒。
何謂三纏?欲纏、恚纏、癡纏,是名三纏。
何謂三動?欲動、恚動、癡動,是名三動。
何謂內三垢?欲垢、恚垢、癡垢,是名內三垢。
何謂`[內〔-〕【宋元宮】]`內三競?欲競、恚競、癡競,是名內三競。
何謂內三怨?欲怨、恚怨、癡怨,是名內三怨。
何謂內三網?欲網、恚網、癡網,是名內三網。
何謂內三害?欲害、恚害、癡害,是名內三害。
何謂內三憎?欲憎、恚憎、癡憎,是名內三憎。
何謂內三毒?欲毒、恚毒、癡毒,是名內三毒。
何謂三勝?我慢、不如慢、增上慢,是名三勝。
何謂三闇聚?疑惑我過去有、我過去無,何姓過去有、何因過去有。疑惑我當來有、我當來無,何姓當來有、何因當來有。疑惑我現在有、現在無,何姓現在有、何因現在有。是名三闇聚。
何謂三刀?欲刀、恚刀、癡刀,是名三刀。
何謂復有三刀?身刀、口刀、意刀,是名復有三刀。
何謂三愛?欲愛、`[有=可【元】]`有愛、非有愛,是名三愛。
何謂三不攝?身不攝、口不攝、意不攝,是名三不攝。
何謂三惡行?身惡行、口惡行、意惡行,是名三惡行。
何謂身三惡行?殺、盜、邪婬,是名身三惡行。
何謂意三惡行?貪、恚、邪見,是名意三惡行。
何謂三不淨?身、口、意不淨,是名三不淨。
何謂三不覺?身、口、意不覺,是名三不覺。
何謂三曲?身、口、意不直,是名三曲。
何謂三痰`[5]癊=陰【三宮】*`癊?欲痰`[*5]`癊、恚痰`[*5]`癊、癡痰`[*5]`癊,是名三痰`[*5]`癊。
何謂三欲?欲欲、恚欲、害欲,是名三欲。
何謂三想?欲想、恚想、癡想,是名三想。
何謂三覺?欲覺、恚覺、害覺,是名三覺。
何謂三求?身求、口求、意求,是名三求。
何謂三火?欲火、恚火、癡火,是名三火。
何謂三熅?欲熅、恚熅、癡熅,是名三熅。
何謂三煖?欲煖、恚煖、癡煖,是名三煖。
何謂三炙?欲炙、恚炙、癡炙,是名三炙。
何謂三熱?欲熱、恚熱、癡熱,是名三熱。
何謂三焦?欲焦、恚焦、癡焦,是名三焦。
何謂三惡?身惡、口惡、意惡,是名三惡。
何謂三有?欲有、色有、無色有,是名三有。
何謂三漏?欲漏、有漏、無明漏,是名三漏。
何謂三濁?身、口、意濁,是名三濁。
何謂三不軟?身不軟、口不軟、意不軟,是名三不軟。
何謂三不除?身不除、口不除、意不除,是名三不除(三法竟)。
### 四法
何謂四流?欲流、有流、見流、無明流,是名四流。
何謂四`[6]扼=軛【三宮】*`扼?欲`[*6]`扼、有`[*6]`扼、見`[*6]`扼、無明`[*6]`扼,是名四`[扼【麗】,軛【大】(cf. K29n0969_p0192b05)]`扼。
何謂四取?欲取、有取、戒取、我取,是名四取。
何謂四染?欲染、色染、無色染、見染,是名四染。
何謂口四惡行?妄`[言【麗磧】,語【大】(cf. K29n0969_p0192b08; Q27_p0236b10)]`言、綺語、兩舌、惡口,是名口四惡行。
何謂四結?悕望身結、瞋恚身結、戒`[道身=盜取【三宮】]`道身結、見實身結,是名四結。
何謂四箭?欲箭、瞋箭、慢箭、見箭,是名四箭。
何謂四識住處?比丘識依色`[作=住【三】]`作,色為境界,色中止愛相續,得增長廣大;受想行`[住=作【宮】]`住處亦如是,是名四識住處。
何謂四緣生愛?若比丘緣衣生愛、緣食生愛、緣臥具生愛、緣醫藥生愛,是名四緣生愛。
何謂四愛相緣?若緣愛生愛、緣愛生憎、緣憎生憎、`[緣憎生愛〔-〕【三宮】]`緣憎生愛,是名四愛相緣。
何謂四惡道行?欲惡道行、恚惡道行、畏惡道行、癡惡道行,是名四惡道行。
何謂四業煩惱?殺生業煩惱、竊盜業煩惱、邪婬業煩惱、妄語業煩惱,是名四業煩惱。
何謂四顛倒?無常謂常,想顛倒、心顛倒、見顛倒;苦謂樂,想顛倒、心顛倒、見顛倒;無我謂我,想顛倒、心顛倒、見顛倒;不淨謂淨,想顛倒、心顛倒、見顛倒,是名四顛倒。
何謂四怖?王法怖、賊盜怖、火怖、水怖,是名四怖。
何謂復有四怖?老怖、病怖、死怖、惡趣怖。
何謂復有四怖?波怖、`[濤=洮【三】,兆怖【宮】]`濤涌怖、洄澓怖、失收摩羅怖`[秦言𩹄魚=秦言鰐魚【三】,秦言𩼟魚【宮】]` \(秦言𩹄魚)。
何謂復有四怖?自衰怖、誹謗怖、孤遺怖、無子怖,是名復有四怖。
何謂四退轉法?如世尊說:四退轉法。
何謂四?比丘尊重瞋恚不尊重正法,尊重憎嫉不尊重正法,尊重利養不尊重正法,尊重恭敬不尊重正法。
「瞋恚憎嫉、 利養恭敬, 如是尊重, 比丘失道,
良田敗種, 善法不生。」
是名四退轉法(四法`[竟=音【宋元】]`竟)。
何謂五欲?眼識色,愛喜適意愛,色欲染相續;耳鼻舌身識觸亦如是說,是名五欲。
何謂五蓋?欲染蓋、瞋恚、睡眠、掉悔、疑蓋,是名五蓋。
何謂五下分煩惱?身見、疑、戒盜、欲染、恚,是名五下分煩惱。
何謂五上分煩惱?色染、無色染、無明、慢、掉,是名五上分煩惱。
何謂五道?地獄、畜生、餓鬼、人、天,是名五道。
何謂五心荒?如比丘疑惑世尊,不信、不度、不解。比丘心疑惑世尊,心不信、不度、不解已,比丘心不向世尊,不信、不親近、不解已,此謂初心荒。法僧亦如是。
復次,比丘戒有缺行、荒行、垢行。比丘戒缺行荒行垢行已,比丘心不向戒,不信、不親近、不解。比丘不向戒,不信、不親近、不解已,是名四心荒。
復次,比丘心惱害諸淨梵行者,心荒、不信,毀罵惡言輕謗諸梵淨行者。比丘惱害諸梵淨行,諸惱害心荒於不信,毀罵惡言`[輕=誣【三宮】]`輕謗諸梵淨行者已,比丘心不向諸梵淨行者,不信、不親近、不解。比丘心不向諸梵淨行者,不信、不親近、不解已,是名五心荒。
何謂五心纏?如比丘身不離染、不離欲、不離愛、不離渴、不離燋熱。比丘不離染、不離欲、不離愛、不離渴、不離燋熱已,比丘心不向勤進、信、寂靜、斷結。比丘不向勤`[精〔-〕【三宮】]`精進、信、寂靜、斷結已,此謂初心纏。
復次,比丘勤行色欲等樂、勤行臥具睡眠樂。比丘勤行色欲等樂、勤行臥具睡`[眠=眠樂【三宮】]`眠已,比丘心不向勤精進、正信、寂靜行、斷結。比丘心不向勤精進、正信、寂靜行、`[斷=斷結【三宮】]`斷已,是名第二第三心纏。
復次,比丘得少進便住,不上求未得欲得、未解欲解、未證欲證。比丘得少進便住,不上求未得欲得、未解欲解、未證欲證已,比丘不向勤精進、正信、寂靜行、斷結。比丘心不向勤精進、正信、寂靜行、斷結已,是名第四心纏。
復次,比丘悕望生種種天上故行梵淨行,我以此戒道苦行梵淨行,令我作天王或作輔臣。比丘悕望生種種天上故行梵淨行,我以此戒道苦行梵淨行,令我作天王`[或=我【三宮】]`或作輔臣已,比丘心不向勤精進、正信、寂靜行、斷結。比丘心不向勤精進、正信、寂靜行、斷結已,是名五心纏。
何謂五怖?若殺生、緣殺生故,於現世怖、未來世怖;竊盜、邪婬、妄語、飲酒放逸處怖亦如是,是名五怖。五`[怨=恐【三宮】]`怨亦如是。
何謂五無間?殺父無間、殺母無間、殺阿羅漢無間、破眾僧無間、惡心出佛身血無間,是名五無間。
何謂五犯戒?殺生、盜竊、邪婬、妄語、飲酒放逸,是名五犯戒。
何謂五非法語?非時語、無實語、無義語、非法語、不調順語,是名五非法語。
何謂五不樂?不樂獨處、不樂出世、不樂寂靜、不樂梵行、不樂諸善法,是名五不樂。
何謂五憎惡?不親自親、不應呵橫呵、數到白衣家、常喜多語、好行乞求,是名五憎惡。
何謂五瞋恚本法?作礙、觸惱、瞋恚、諍訟、專`[執=熱【三宮】]`執,是名五瞋`[恚〔-〕【三宮】]`恚本法。
何謂五憂本法?憂、悲、苦、惱、眾苦,是名五憂本法。
何謂五嫉妬?舍宅嫉妬、豪族嫉妬、利養嫉妬、名聞嫉`[妬=妬恭敬嫉妬【明】]`妬,是名五嫉妬。
何謂五緣`[10]睡=生睡【三宮】*`睡眠?`[欠呿=𭭆㰦【宮】]`欠呿、𧄼懵、不樂、身重、心沈沒,是名五緣`[*10]`睡眠。
何謂犯戒五過患?自招衰損、`[他為=為他【三】]`他為呵責、惡名流布、死時有悔、後墮惡道,是名犯戒五過患。
何謂復有犯戒五過患?緣犯戒故,未得財物不得、已得財物欺奪;若至剎利眾婆羅門眾居士眾沙門眾中,心懷恐懼;為沙門婆羅門遠稱過惡;身壞命終便墮惡道,是名犯戒五過患。
何謂五不敬順?不敬順父母,沙門、婆羅門、尊長不敬順(五法竟)。`[卷第十五終【三宮】]`
`[卷第十六非問分煩惱品之餘首【宋元】,卷第十六非問分煩惱品第十一之餘首【明】,卷第十六非問分煩惱品之下首【宮】,譯號同異如卷第十八]`何謂六依貪喜?眼識色,愛喜適意愛,色欲染相續,現得、希望當得;曾得,憶念過去變滅生喜,此謂初依貪喜。耳鼻舌身意亦如是,是名六依貪喜。
何謂六依貪憂?眼識色,愛喜適意愛,色欲染相續,現在不得、恐未來不得;曾得,憶念過去變滅生憂,是名`[15]初=六【三宮】*`初依貪憂。耳鼻舌身意亦如是,是名六依貪憂。
何謂六依貪捨?凡夫人眼見色生捨,癡如小兒,不觀過患、不知果報。如是不知,不分別色便捨,是名`[*15-1]初=六【三宮】*`初依貪捨。耳鼻舌身意亦如是,是名六依貪捨。
何謂六染?於色中染、聲香味觸法中染,是名六染。
何謂六樂?於色中樂、聲香味觸法中樂,是名六樂。
何謂復有六樂?樂諸業、樂語、樂睡眠、樂聚集、樂居宅、樂調戲,是名復有六樂。
何謂六愛?色聲香味觸法中愛,是名六愛。
何謂六恚?色聲香味觸法中恚,是名六恚。
何謂六鉤?色聲香味觸法中鉤,是名六鉤。
何謂六不護?於色聲香味觸法中不護,是名六不護。
何謂六諍根?如世尊說:諸比丘!有六諍根,應當解,解已勤修令斷。
何謂六?比丘瞋恚,常念怨嫌,於世尊不恭敬尊重讚歎,不以`[香花=華香【三宮】]`香花供養;法僧亦如是。於戒缺行、荒行、垢行。告諸比丘:若比丘瞋恚,常念怨嫌,於眾僧中起瞋恚共諍,緣諍令多眾生損減、使多眾生受苦,天人衰耗。告諸比丘:如是不善諍根,觀自他未斷,當共和合勤精進,勇猛應斷不善諍根。告諸比丘:如是不善諍根,觀自他斷已,自心專念,令不復生,如是便知得斷不善諍根。
復次,比丘!若懷恨燋熱、若嫉妬慳惜、若詭欺姦非、若求諸見他人`[誹=說【三】]`誹謗,常憶不捨,若邪見、邊見亦如是。是名六諍根(六法竟)。
### 七法
何謂七共染?若女人自思惟,女身、女形、女`[相=根【宮】]`相、女服飾、女欲、女音聲、女瓔珞,女人樂染此物。樂染此物已,思惟外男身、男形、男相、男服飾、男欲、男音聲、男瓔珞,女人樂染此物。樂染此物已,思惟和合。緣和合故,生喜樂貪著,愛樂女身。樂和合已,以如是故,常不欲轉女身。男子自思惟,若男身乃至常不欲轉男身,亦如是。是名七共染。
何`[謂=謂七共【三宮】]`謂欲染?有一好種姓婆羅門,往至如來所,到已問訊,却坐一面。問世尊曰:瞿曇沙門!自是梵淨行不?世尊答婆羅門:若言正梵淨行者,我是也。以何緣故?婆羅門!我梵淨行,不缺、不荒、不垢穢。婆羅門復問:瞿曇沙門!梵淨行荒、缺、垢穢`[耶=也【三宮】]`耶?世尊答曰:梵淨行有荒、缺、垢穢。婆羅門復問:云何梵淨行有荒、缺、垢穢?世尊答:或有人言:我是梵淨行者。雖不與女人交通,然受女人澡浴衣服`[6]按=案【三宮】*`按摩調身,以為喜樂、以為氣味。告婆羅門言:是謂共欲染,非清淨梵行,有荒、缺、垢穢,未脫生老病死憂悲苦惱眾苦聚集,我謂此未脫於苦。
復次,婆羅門!或有人言:我是梵淨行者,不與女人交通,不受女人澡浴衣服`[*6]`按摩調身,然親近女人言說戲`[笑【CB】,答【大】]`笑調弄,以為喜樂、以為氣味。告婆羅門言:是謂共欲染,`[非〔-〕【三宮】]`非清淨梵行,有荒、缺、垢穢,未脫於生老病死憂悲苦惱眾苦聚集,我謂此未脫於苦。
復次,婆羅門!或有人言:我是梵淨行者,不與女人交通,不受女人澡浴衣服`[*6]`按摩調身,不親近女人言說戲笑調弄,然與女人對目相視,以為喜樂、以為氣味。告婆羅門言:是謂共欲染,非清淨梵行者,有荒、缺、垢穢,未脫於生老病死憂悲苦惱眾苦聚集,我謂此未脫於苦。
復次,婆羅門!或有人言:我是梵淨行者,不與女人交通,不受女人澡浴衣服`[*6]`按摩調身,不親近女人言說戲笑調弄,不與女人對目相視,然障外聞女人音聲歌舞語笑`[啼=涕【宋元宮】]`啼哭,以為喜樂、以為氣味。告婆羅門言:是謂共欲染,非清淨梵行,有荒、缺、垢穢,未脫於生老病死憂悲苦惱眾苦聚集,我謂此未脫於苦。
復次,婆羅門!或有人言:我是梵淨行者,不與女人交通,不受女人澡浴衣服`[*6]`按摩調身,不親近女人言說戲笑調弄,不與女人對目相視,不於障外聞女人音聲歌舞語笑啼哭,然憶念女人曾共從事戲笑言語相`[娛〔-〕【宮】]`娛樂時,以為喜樂、以為氣味。告婆羅門言:是名共欲染,非清淨梵行者,有荒、缺、垢穢,未脫於生老病死憂悲苦惱眾苦聚集,我謂此未脫於苦。
復次,婆羅門!或有人言:我是梵淨行者,不與女人交通,不受女人澡浴衣服`[*6]`按摩調身,不親近女人言說戲笑調弄,不與女人對目相視,不於障外聞音聲歌舞語笑啼哭,不憶念女人曾共從事戲笑言語相娛樂時,然見長者或長者子以五欲具足相娛樂時,以為喜樂、以為氣味。告婆羅門言:是名共欲`[染=樂【三宮】]`染,非梵淨行者,有荒、缺、垢穢,未脫於生老病死憂悲苦惱眾苦聚集,我謂此未脫於苦。
復次,婆羅門!或有人言:我是梵淨行者,不與女人交通,不受女人澡浴衣服`[*6]`按摩調身,亦不親近女人言說戲笑調弄,不與女人對目相`[親=視【三宮】]`親,不於障外聞女人音聲歌舞啼哭,不憶念女人曾共從事戲笑言語相娛樂時,不見長者及長者子以五欲具足相娛樂時,然願生天上故行梵淨行,我以此戒、以此道、以此苦梵淨行,令我作天王或作輔臣,以為喜樂、以為氣味。告婆羅門言:是謂共欲染,非清淨梵行者,有荒、缺、垢穢,未脫生老病死憂悲苦惱眾苦聚集,我謂此未脫於苦。
復次,婆羅門!此七共欲染,我觀於內心,設當七共欲染未斷,我亦不自說有正梵淨行。婆羅門!以我七共欲染斷故,說有正梵淨行,得無所畏。是名七共欲染。
何謂七識住處?或有眾生若干身、若干想,欲界人或天,此謂初識住處。若有眾生若干身一想,若初生梵天,是名第二識住處。若有眾生一身若干想光音天,是名第三識住處。或有眾生一身一想遍淨天,是名第四識住處。若有眾生無邊空處,此名第五識住處。若有眾生無邊識處,此謂第六識住處。若有眾生無所有處,此謂第七識住處。是名七識住處。
何謂七慢?慢、不如慢、勝慢、增上慢、我慢、邪慢、慢中慢。
何謂慢?若我勝,心於彼貢高,是名慢。
何謂不如慢?彼不如,我心於彼貢高,是名不如慢。
何謂勝慢?我與勝者等,心於彼貢`[高=高勝【三宮】]`高,是名勝慢。
何謂增上慢?未得起得想,心於彼貢高,是名增上慢。
何謂我慢?我有善法,心於彼貢高,是名我慢。
何謂邪慢?若無善法,心於彼貢高,是名邪慢。
何謂慢中慢?若`[見=無【三宮】]`見他慢,生慢心於彼貢高,是名慢中慢。
復次,我慢,若有`[身=身見【三宮】]`身者,心於彼生貢高,是名我慢。
復次,邪慢,若有邪見者,心於彼生貢高,`[是〔-〕【三宮】]`是名邪慢。
復次,慢中慢,我於勝中勝、貴中貴,心於彼生貢高,是名慢中慢。是名七慢。
何謂七不敬?若不恭敬佛、不恭敬法、不恭敬僧、不恭敬戒、不恭敬定、不恭敬慧、不恭敬善法,是名七不`[敬=恭敬【三宮】]`敬。
何謂七漏?見斷漏、忍辱斷漏、親近斷漏、離斷漏、調伏斷漏、戒斷漏、思惟斷漏,是名七漏。==\[[舍利弗](T28n1548_舍利弗阿毘曇論1.md#^z9thxr) [s47](婆沙041-050.md#^ntg942)]== ^25ylpp
何謂七怯弱法?殺生、竊盜、邪婬、妄語、兩舌、惡口、綺語,是`[名〔-〕【三宮】]`名七怯弱法。
何謂七動?我當有、我當無、我色當有、我色當無、我想當有、我想當無、我非有想非無想當有,是名七動。七自恃、七求、七`[撗=模【三宮】]`撗、七作、七生亦如是(七法竟)。
### 八法
何謂世間八法?利、衰、毀、譽、稱、譏、苦、樂,是名`[世〔-〕【三宮】]`世八法。
何謂八非聖語?若不見言見、見言不見、不聞言聞、聞言不聞、不覺言覺、覺言不覺、不識言識、識言不識,是名八非聖語。
何謂八懈怠事?若有懈怠比丘,如是思惟:我今日入聚落乞食已,我得麁細食不充足,以不足故令我羸瘦,不樂經行坐禪,我欲眠臥。懈怠比丘即便眠臥,不能勤進為未得欲得、未解欲解、未證欲證,是名初懈怠事。
復次,比丘如是思惟:我今日入聚落中乞食,得麁細食充足,身體重妨如肉囊盛錢,不樂經行坐禪,我欲眠臥。懈怠比丘即便眠臥,不能勤進為未得欲得、未解欲解、未證欲證,此謂第二懈怠事。
復次,懈怠比丘,如是思惟:我今日有作務疲懈,不樂經行坐禪,我欲眠臥。懈怠比丘即便眠臥,不能勤進為未得欲得、未解欲解、未證欲證,此謂第三懈怠事。
復次,懈怠比丘,如是思惟:我明日當作務、`[身=事【三宮】]`身當疲懈,便不樂經行坐禪,我今`[豫=務【三宮】]`豫眠臥。懈怠比丘即便眠臥,不能勤進為未得欲得、未解欲解、未證欲證,此謂第四懈怠事。
復次,懈怠比丘,如是思惟:我今日行來,身體疲極,不樂經行坐禪,我欲眠臥。懈怠比丘即便眠臥,不能勤進為未得欲得、未解欲解、未證欲證,此謂第五懈怠事。
復次,懈怠比丘,如是思惟:我明日當行、身必疲極,便不樂經行坐禪,我欲眠臥。懈怠比丘即便眠臥,不能勤進為未得欲得、未解欲解、未證欲證,此謂第六懈怠事。
復次,懈怠比丘,如是思惟:我今患苦,不樂經行坐禪,我欲眠臥。懈怠比丘即便眠臥,不能勤進為未得欲得、未解欲解、未證欲證,此謂第七懈怠事。
復次,懈怠比丘,如是思惟:我患`[差=瘥【三宮】]`差未久、我身羸弱,不樂經行坐禪,我欲眠臥。懈怠比丘即便眠臥,不能勤進為未得欲得、未解欲解、未證欲證,是名八懈怠事。
何謂八難處妨修梵行?有佛出世,如來、無所著、等正覺、明行足、為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說寂靜滅盡離欲法,正趣至涅槃道,或有眾生在地獄處,是名初難處妨修梵行。
復次,佛出世,如來無所著乃至佛世尊,說寂靜滅盡離欲法,正趣至涅槃道,或有眾生在畜生處、餓鬼處、長壽天處,若邊地愚癡人、若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所不至處,是名乃至第五難處妨修梵行。
復次,佛出世,如來無所著乃至佛世尊,說寂靜離欲法,正趣至涅槃道,或有眾生共生國中,然邪見倒見。邪見倒見果報純熟故,`[畢=必【三宮】]`畢生地獄,是名第六難處妨修梵行。
復次,佛出世,如來無所著乃至佛世尊,說寂靜滅盡離欲法,正趣至涅槃道,或有眾生共生國中,然聾、盲、瘖瘂如羊,手現語相,不知說善惡業報,是名第七難處妨修梵行。
復次,佛不出世,不名如來乃至佛世尊,不說寂靜滅盡離欲法、正趣至涅槃道,或有眾生在國中,不聾、盲、瘖瘂,亦能分別善惡業報,然不值佛世。是名八難處妨修梵行(八法竟)。
何謂九若干法?緣若干界故生若干觸,緣若干觸故生若干受,緣若干受故生若干想,緣若干想故生若干覺,緣若干覺故生若干欲,緣若干欲故生若干利養,緣若干利養故生若干求,緣若干求故生若干燋熱,是名九若干法。
何謂九愛本法?緣愛故生求,緣求故生利養,緣利養故生所作,緣所作故生欲染,緣欲染故生堪忍,緣堪忍故生慳惜,緣慳惜故生積聚,緣積聚故生愛護傷害捶打相繫閉共鬪諍,是名九愛本法。
何謂九眾生居?或有眾生若干身、若干想,欲界人天,此謂初眾生居。或有眾生,若干身一想,謂初生梵天,此謂第二眾生居處。或有眾生,一身若干想,謂光音天,此謂第三眾生居處。或有眾生,一身一想,謂遍淨天,此謂第四眾生居處。或有眾生,無受無想,謂無想`[天〔-〕【三宮】]`天,此謂第五眾生居處。或有眾生,無邊空處,此謂第六眾生居處。或有眾生,無邊識處,此謂第七眾生居處。或有眾生,無所有處,此謂第八眾生居處。或有眾生,非想非非想處,是名`[第【CB】,[-]【大】]`第九眾生居。
何謂犯戒九過患?悔、`[不悅〔-〕【宮】,悅【三】]`不悅、不喜、不除、心苦、散亂、不如實知見、不解射、不方便,是名犯戒九過患(九法竟)。`[不分卷及品【三宮】]`
舍利弗阿毘曇論卷第十九
☗s20舍利弗阿毘曇論卷第二十姚秦罽賓三藏曇摩耶舍共曇摩崛多等譯
非問分
## 煩惱品第十一之三
`[不分卷及品【三宮】]`何謂十煩惱使?見煩惱使、疑煩惱使、戒`[5]道=盜【三宮】*`道煩惱使、愛煩惱使、瞋恚煩惱使、嫉妬煩惱使、慳惜煩惱使、無明煩惱使、憍慢煩惱使、`[掉=悼【宋宮】]`掉煩惱使,是名十煩惱使。
何謂十煩惱結?見煩惱結、疑煩惱結、戒盜煩惱結、欲染煩惱結、瞋恚煩惱結、色染煩惱結、無色染煩惱結、無明煩惱結、慢煩惱結、掉煩惱結,是名十煩惱結。
何謂十想?欲想、瞋恚想、害想、貪想、譏論想、此`[內〔-〕【三宮】]`內外想、國土想、卑想、不善想、若干想、依貪想,是名十想。
何謂十覺?瞋恚覺、害覺、親里覺、國土覺、不死覺、他不覺、識相應覺、無慈相應覺、依利養覺、依貪覺。是名十覺。
何謂十邪法?邪見、邪覺、邪語、邪業、邪命、邪進、邪定、邪`[慧邪〔-〕【三宮】]`慧、邪解脫、邪智,是名十邪法。
何謂十惱?若已侵生惱心、今侵生惱心、當欲侵生惱心,若我不愛喜適意者,已利益生惱心、今利益生惱心、當欲利益生惱心,橫瞋生惱心,是名十惱。
何謂十不善業道?殺生、竊盜、邪婬、妄言、惡口、兩舌、綺語、貪、恚、邪見,是名十不善業道。
何謂十法成就墮地獄速如`[9]𥎞=攛【三宮】*`𥎞鉾?殺生乃至邪見,此十法成就,墮地獄速如`[*9]`𥎞鉾`[十法竟〔-〕【宋元宮】]` \(十法竟)。
何謂十一心垢?疑是心垢、不思惟是心垢、怖是心垢、悲是心垢、惡是心垢、睡眠是心垢、過精進是心垢、軟精進是心垢、無能是心垢、若干想是心垢、著色是心垢。
何謂疑是心垢?或有人緣過去疑,`[惑【麗】,或【大】(cf. K29n0969_p0198b15)]`惑我過去有、我過去非有,何`[11]姓=性【三宮】*`姓我過去有、何因我過去有。若緣未來疑惑,我未來有、我未來非有,何`[*11]`姓我未來有、何因我未來有。若緣現在疑惑,我現在有、我現在非有,何`[*11]`姓`[現=若現【三】]`現在有,何因現在有,諸眾生從何處來、去至何處。`[(若緣…何處)三十六字〔-〕【三宮】]`若緣現在疑惑,我現在有、我現在非有,何`[*11]`姓現在有、何因現在有,諸眾生從何處來、去至何處。若彼於`[佛〔-〕【三宮】]`佛世尊疑惑,是佛世尊、非佛,世尊善說法、世尊非善說法,世尊聲聞眾善趣、世尊聲聞眾非善趣行,常行、非常行,苦行、非苦,無我法、非無我法,寂滅涅槃、非寂滅涅槃,有與、無與,有施、無施,有`[15]祀=作【三宮】*`祀、無`[*15]`祀,有善惡業果報、無善惡業`[果〔-〕【宮】]`果報,有今世、無今世,有後世、無後世,有父母、無父母,有天、無天,眾生有化生、眾生非化生,世有沙門婆羅門正趣正至若今世後世自證知說、世無沙門婆羅門正趣正至若今世後世自證知說。若於彼法疑惑、重疑惑、究竟疑`[惑=或【宋元宮】]`惑,心不決定、猶豫、二心、疑不了、無量疑,不盡非解`[脫=說【宋元宮】]`脫,猶豫、重猶豫、究竟猶豫,是名疑是心垢。
何謂不思惟是心垢?若色聲香味觸法、若眾生及法,不正計`[挍【麗】,校【大】(cf. K29n0969_p0198c17)]`挍分別籌量憶念,是名不思惟是心垢。
何謂怖是心垢?色聲香味觸法、若眾生及法,緣此畏怖、究竟畏怖、驚愕、毛竪、色變,是名怖是心垢。
何謂悲是心垢?若不善心起悲,是名悲是心垢。
何謂惡是心垢?身口意惡,是名惡是心垢。
何謂睡眠是心垢?若煩惱未斷,沈沒在睡,身不樂、身不調、身不輕、身不軟、身不除,是名睡。若睡若煩惱未斷,沈沒在睡,若欲`[睡瞪瞢=眠𧄼懵【三宮】]`睡瞪瞢眠鎮心,是名眠。如是睡`[眠〔-〕【三宮】]`眠,是名睡眠是心垢。
何謂過精進是心垢?若精進掉,是名過精進是心垢。
何謂軟精進是心垢?若精進沒,是名軟精進是心垢。
何謂無能是心垢?若心怯弱,是名無能是心垢。
何謂若干想是心垢?若眾生異、事異、境界異、初生異,是名若干想是心垢。
何謂著色`[是=是名【宮】]`是心垢?若見色專著,是名著色是心垢。是名十一心垢。
何謂二十種身見?或有人謂,色是`[我色中有=名我色中【三宮】]`我、色中有我、我是色有、色是我有;受想行識亦如是,是名二十種身見。
何謂二十法成就墮地獄速如`[*9-2]𥎞=攛【三宮】*`𥎞鉾?自殺生教他殺生,乃至`[自〔-〕【三宮】]`自邪見教他邪見,此二十法成就墮地獄速如`[*9]`𥎞鉾。
何謂二十一心垢?希望是心垢,瞋恚、睡眠、掉悔、疑、惱、害、常念怨嫌、懷恨、燋熱、嫉妬、慳`[惜=悋【宮】]`惜、詭詐、姦欺、無慚無愧、矜高、諍訟、自高、放逸、慢、增上慢,是名二十一心垢。
何謂三十法成就墮地獄速如`[*9-4]𥎞=攛【三宮】*`𥎞鉾?自殺生、教他殺生、讚歎殺生,乃至自邪見、教他邪見、讚歎邪見,是名三十法成就墮地獄速如`[*9]`𥎞鉾。
何謂三十六愛行?內生十八愛行,外生十八愛行。
何謂內生十八愛行?如世尊說:因此有此、因彼而有,如是因有、`[異=是【三宮】]`異因有,`[8]當=常【三宮】*`當因有、不`[*8]`當因有,我當有、彼我當有。如是我當有、異我當有,因得彼得、如是得異得,悕望當有、悕望彼當有,悕望如是當有、悕望異當有,是名內生十八愛行。
何謂外生十八愛行?如世尊說:是因此有、此是因彼而有,是如是因有、是異因有,是當因有、是不當因有,是我當有、是彼我當有,是如是我當有、是異我當有,是因得是如得、是如是得是異得,是希望當有、是希望彼當有,是希望如是當有、是希望異當有,是名外生十八愛行。如是內生十八愛行,如是外生十八愛行,是名三十六愛行。
何謂四十法成就墮地獄速如`[*9-6]𥎞=攛【三宮】*`𥎞鉾?自殺生、教他殺生、讚歎殺生、見他殺隨其歡喜,乃至自邪見、教他邪見、讚歎邪見、見他邪見隨其歡喜,是`[名〔-〕【三宮】]`名四十法成就墮地獄速如`[*9]`𥎞鉾。
何謂六十二見?如《梵網經》說,佛告諸比丘:更有餘法,甚深微妙大法光明,唯有賢聖弟子能以此法讚歎如來。
何等是甚深微妙大法光明,賢聖弟子能以此法讚歎如來?諸沙門婆羅門,於本劫本見、末劫末見,種種無數隨意所說,盡入六十二見。本劫本見、末劫末見,種種無數隨意所說,盡不能出過六十二見。彼沙門婆羅門,以何等緣,於本劫本見、末劫末見種種無數各隨意說,盡入此六十二見,無有能過?諸沙門婆羅門,於本劫本見種種無數各隨意說,盡入十八見中。本劫本見種種無數各隨意說,盡皆不能過十八見中。諸沙門婆羅門,以何等緣,於本劫本見種種無數各隨意說,盡入十八見中無有能過?諸沙門婆羅門,於本劫本見起常論言:我及世間常存。此盡入四見中。於本劫本見言:我及世間常存。盡入四見中無有能過。諸沙門婆羅門,以何等緣,於本劫本見起常論言:我及世間常存。此盡入四見中無有能過?或有沙門婆羅門,種種方便入定意三昧,以三昧心憶二十成劫敗劫。彼作是說:我及世間是常,此實餘虛妄。所以者何?我以種種方便入定意三昧,以三昧心憶二十成劫敗劫,其中眾生不增不減、常聚不散。我以此知我及世間是常,此實餘虛妄。此是初見。諸沙門婆羅門,因此於本劫本見計我及世間是常,於四見中無有能過。或有沙門婆羅門,種種方便入定意三`[昧=昧心【三宮】]`昧,以三昧心憶四十成劫敗劫。彼作是說:我及世間是常,此實餘虛妄。所以者何?我以種種方便`[入〔-〕【三宮】]`入定意三昧,以三昧心憶四十成劫敗劫,其中眾生不增不減、常聚不散。我以此`[知=智【三宮】]`知我及世間是常,此實餘虛妄。此是二見。諸沙門婆羅門,因此於本劫本見計我及世間是常,於四見中無有能過。或有沙門婆羅門,以種種方便入定意三昧,以三昧心憶八十成劫敗劫。彼作是言:我及世間是常,此實餘虛妄。所以者何?我以種種方便入定意三昧,以三昧心憶八十成劫敗劫,其中眾生不增不減、常聚不散。我以此智,我及世間是常,此實餘虛妄。此是三見。諸沙門婆羅門,因此於本劫本見計我及世間是常,於四見中無有能過。或有沙門婆羅門,有捷疾相智,善能觀察。以捷疾相智方便觀察,謂為審諦,以己所見、以己辯才作是說言:我及世間是常,此實餘虛妄。此是四見。諸沙門婆羅門,因此於本劫本見計我及世間是常,於四見中無有能過。此沙門婆羅門,於本劫本見計我及世間是常,如是一切盡入四見中。我及世間是常,於此四見中無有能過。唯有如來,知是見處,如是持、如是執,亦知報應。如來所知,又復過是。雖知不著,以不著則得寂滅,知愛集、滅、味、過、出要,以平等觀無餘解脫,故名如來。是名餘甚深微妙大法光明,使賢聖弟子真實平等讚歎如來。
復有餘甚深微妙大法光明,使賢聖弟子真實平等讚歎如來。
何等法是?諸沙門婆羅門於本劫本見起論言:我及世間亦常亦無常。諸沙門婆羅門,因此於本劫本見計我及世間半常半無常,於四見中無有能過。或有`[是=過【三宮】]`是時,此劫始成,有餘眾生福盡、命盡、行盡,從光音命終,生空梵宮中,便於彼處生愛著心,復願餘眾生共生此處。此眾生既生愛著願已,復有餘眾生命行福盡,於光音命終,來生此空梵宮中。其先生眾生便作是念:我於此處是梵大梵。我自然有,無能造我者。我盡知諸義、典千世界,於中自在最為尊貴,能為變化微妙第一。為眾生父,我獨先有,餘眾生後來,後來眾生我所化成。其後眾生復作是念:彼是大梵。彼能自造,無造彼者。盡知諸義、典千世界,於中自在最為尊貴,能為變化微妙第一。為眾生父`[母〔-〕【三宮】]`母,彼獨先有,後有我等。我等眾生,彼所化成。彼梵眾生命行盡已來生此間,漸已長大,剃除鬚髮,出家被法服,修梵志行,入定意三昧。隨三昧心自識本生,便作是言:彼大梵者、能自造作無造彼者,盡知諸義、典千世界,於中自在最為尊貴,能為變化微妙第一。為眾生父,常住不變。而彼梵化作我等,我等無常變易不得久住。是故當知,我及世間亦常亦無常,此實餘虛妄。是謂初見。諸沙門婆羅門,因本劫本見起論亦常亦無常,於此四見中無有能過。或有眾生,喜戲笑懈怠,數數戲笑以自娛樂戲笑。娛樂時身體疲極,便自失意。以失意故,便命終來生此間。漸已長大,剃除鬚髮,出家被法服,修梵志行,入定意三昧。以三昧力自識本生,便作是言:彼餘眾生不數數戲笑娛樂,常在彼處常住不變。由我數數戲笑故,致此無常變易法。是故知我及世間亦常亦無常,此實餘虛妄。是名第二見。諸沙門婆羅門,因本劫本見起論:我及世間亦常亦無常。於此四見中無有能過。或有眾生,展轉相視,相視已便自失意,由此命終來生此間。漸已長大,剃除鬚髮,出家被法服,修梵志行入定意三昧。以三昧力識本所生,便作是言:如彼眾生,以不展轉相視,不失意故,常住不變。由我等數數相視故便失意,致此無常變易法。我以是知我及世間亦常亦無常,此實餘虛妄。是名第三見。諸沙門婆羅門,因本劫本見起論:我及世間亦常亦無常。於此四見中無有能過。或有沙門婆羅門,捷疾相智。善能觀察。以捷疾相智。觀察已言。我及世間,亦常亦無常,此實餘虛妄。是名第四見。諸沙門婆羅門,因本劫本見起論:我及世間亦常亦無常。於此四見中無有能過。諸沙門婆羅門,於本劫本見起論:我及世間亦常亦無常,盡入四見中無有能過。唯佛能知此見處,如是持、如是執,亦知報應。如來所知,復過於是。雖知不著,以不著則得寂滅,知`[愛=受【明】]`愛集、滅、味、過、出要,以平等觀無餘解脫,故名如來。是名餘甚深微妙大法光明,使賢聖弟子讚歎如來。
復有餘甚深微妙大法光明,使賢聖弟子真實平等讚歎如來。
何等是法?諸沙門婆羅門,於本劫本見起論:我及世間有邊無邊。諸沙門婆羅門,因本劫本見起論:我及世間有邊無邊。於此四見中無有能過。或有沙門婆羅門,種種方便入定意三昧,以三昧力觀世間起邊想,彼`[作是說=依是諸【元】]`作是說:此世間有邊,是實餘虛妄。所以者何?我以種種方便入定意三昧,以三昧力觀世間有邊,是故知世間有邊,此實餘虛妄。是名初見。諸沙門婆羅門,因本劫本見起論:我及世間有邊,於四見中無有能過。或有沙門婆羅門,種種方便入定意三昧,以三昧力觀世間起無邊想。彼作是言:世間無邊,此實餘虛妄。所以者何?我以種種方便入定意三昧,以三昧力觀世間無邊,是故知世間無邊,此實餘虛妄。是名第二見。諸沙門婆羅門,因本劫本見起論:我及世間無邊,於此四見中無有能過。或有沙門婆羅門,種種方便入定意三昧,以三昧力觀世間,觀上方有邊、四方無邊。彼作是言:世間有邊無邊,此實餘虛妄。所以者何?我以種種方便入定意三昧,以三昧力觀上方有邊、四方無邊。是故我知世間有邊無邊,此實餘虛妄。是名第三見。諸沙門婆羅門,因本劫本見起論:我及世間有邊無邊,於此四見中無有能過。或有沙門婆羅門,有捷疾相智,善能觀察。彼以捷疾相智觀察已言:我及世間非有邊非無邊,此實餘虛妄。是名第四見。諸沙門婆羅門,因本劫本見起論:我及世間非有邊非無邊,此實餘虛妄。於此四見中無有能過。諸沙門婆羅門,於本劫本見起論:我及世間有邊無邊,盡入四見中無有能過。唯佛能知此見處,如是持、如是執,亦知報應。如來所知又復過是,雖知不著,以不著則得寂滅,知`[愛=受【三宮】]`愛集、滅、味、過、出要,以平等觀無餘解脫,故名如`[來=來是名餘甚深微妙大法光明使賢聖弟子真實平等讚歎如來【三】,來是名餘甚深微妙大法光明使賢聖弟子讚歎如來【宮】]`來。
復有餘甚深微妙大法光明,使賢聖弟子真實平等讚歎如來。
何等是餘甚深微妙大法光明,使賢聖弟子真實平等讚歎如來?諸沙門婆羅門,於本劫本見異問異答。諸沙門婆羅門,因本劫本見異問異答,於此四見中無有能過。
1或有沙門婆羅門,作如是論作如是見:我不知有善惡業報耶?無善惡業報耶?我不見不知故,若言有善惡業報、若言無善惡業報者。世有沙門婆羅門,廣博多聞,聰明智慧,常樂閑靜,機辯精微,世所尊重。能以智慧,善分別諸見。設當問我諸見深妙義者,我不能答則有慚愧。我心懷恐怖,當以是答,以為歸依、為洲、為舍、為究竟道。若彼問者,當以是答:此事如是非也,此事實非也,此事異非也,此事非異非不異非也。是名初見。諸沙門婆羅門,因此問異答異,於此四見中無有能過。
2或有沙門婆羅門,作如是論作如是見:我不見不知為有他世耶?無他世耶?世間有諸沙門婆羅門,以天眼及他心智,在遠處能見我,我若近猶不能見。如是人,能知有他世無他世,我不知不見有他世無他世。若我說者,則為妄語。我畏妄語故,以為歸依、為洲、為舍、為究竟道。彼設問者,當以是答:此事如是非也,此事實非也,此事異非也,此事非異非不異非也。是名第二見。諸沙門婆羅門因此問異答異,於此四見中無有能過。
3或有沙門婆羅門,作如是見作如是論:我不知不見何者善?何者不善?我不知不見故,若言是善是不善,**我則生愛。從愛生恚,有愛有恚,則有受生**。我欲滅受、惡畏受故,以為歸依、以為洲、為舍、為究竟道。彼設問者,當以是答:此事如是非也,此事實非也,此事異非也,此事非異非不異非也。是名第三見。諸沙門婆羅門,因此問異答異,於此四見中無有能過。
4或有沙門婆羅門,愚冥闇鈍。愚冥闇鈍故,他有問者,便隨他言答:此事如是非也,此事實非也,此事異非也,此事非異非不異非也。是名四見。諸沙門婆羅門因此異問異答,於此四見中無有能過。
諸有沙門婆羅門,於本劫本見異問異答,盡入四見中無有能過。唯佛能知此見處,如是持、如是執,亦知報應。如來所知復過於是,雖知不著,以不著則得寂滅,知受集、滅、味、過、出要,以平等觀無餘解脫,故名如來。是為甚深微妙大法光明,使賢聖弟子真實平等讚歎如來。 ^78qxi5
復有餘甚深微妙大法光明,使賢聖弟子真實平等讚歎如來。
何等是餘甚深微妙大法光明,使賢聖弟子真實平等讚歎如來?諸沙門婆羅門,於本劫本見,謂無因而有此世間,彼盡入二見中。諸沙門婆羅門,因本劫本見,無因而有此世間,於此二見中無有能過。彼諸沙門婆羅門,以何因緣,於本劫本見,謂無因而有,於此二見中無有能過?或有眾生,無想無受。若彼眾生起想,則便命終,來生世間。漸以長大,剃除鬚髮,出家被法服,修梵志行,入定意三昧。以三昧力見本想生,便作是念:我本無有,想自然有,此是無因而有世間,此實餘虛妄。是名初見。諸沙門婆羅門,因本劫本見,謂無因而有,於此二見中無有能過。或有沙門婆羅門,有捷疾相智,善能觀察。彼以捷疾相智觀察已,如是說:此世間無因而有,此實餘虛妄。是名第二見。諸沙門婆羅門,因本劫本見無因而有此世間,於此二`[見=者【宮】]`見中無有能過。諸沙門婆羅門,於本劫本見無因而有,盡入二見中無有能過。唯佛能知此見處,乃至無餘解脫,故名如來,亦如上所說。諸沙門婆羅門,於本劫本見中,無數種種隨意所說,彼盡入十八見中。諸沙門婆羅門,因本劫本見,無數種種隨意所說,於此十八見。無有能過。唯佛能知此見處,乃至無餘解脫故名如來,亦如上所說。
復有餘甚深微妙大法光明,唯有賢聖弟子能以此法讚歎如來。
何等是甚深微妙大法光明,賢聖弟子能以此法讚歎如來?諸沙門婆羅門,於末劫末見,無數種種隨意所說,彼盡入四十四見中。末劫末見種種無數隨意所說,於四十四見無有能過。諸沙門婆羅門,以何因緣,於末劫末見種種無數隨意所說,於四十四見無有能過?諸有沙門婆羅門於末劫末見有想論,謂想是我是世,盡入十六見中。於末劫末見有想論,謂`[想〔-〕【三宮】]`想是我是世,於十六見中無有能過。諸沙門婆羅門,以何因緣,於末劫末見有想論,謂想是我是世,盡入十六見中無有能過?或有沙門婆羅門,作如是論:色是我、想是世,命終已我不復有,此實餘虛妄。是名初見。諸沙門婆羅門,因末劫末見有想論,謂想是我是世,於十六見中無有能過。復有言:非色是我、想是世,命終已我不復有,此實餘虛妄。是名二見。復有言:有色無色是我、想是世,命終已我不復有,此實餘虛妄。是名三見。復有言:非有色非無色是我、想是世,命終已我不復有,此實餘虛妄。是名四見。復有言:我是有邊、想是世,命終已我不復有,此實餘虛妄。是名五見。復有言:我是無邊、想是世,命終已我不復有,此實餘虛妄。是名六見。復有言:我有邊無邊、想是世,命終已我不復有,此實餘虛妄。是名`[七見=十見【宮】]`七見。復有言:我非有邊非無邊、想是世,命終已我不復有,此實餘虛妄。是名八見。復有言:我一向樂、想是世,命終已我不復有,此實餘虛妄。是名九見。復有言:我一向苦、想是世,命終已我不復有,此實餘虛妄。是名十見。復有言:苦樂是我、想是世,命終已我不復有,此實餘虛妄。是名十一見。復有言:不苦不樂是我、想是世,命終已我不復有,此實餘虛妄。是名十二見。復有言:一想是我、想是世,命終已我不復有,此實餘虛妄。是名十三見。復有言:若干想是我、想是世,命終已我不復有,此實餘虛妄。是名十四見。復有言:少想是我、想是世,命終已我不復有,此實餘虛妄。是名十五見。復有言:無量想是我、想是世,命終已我不復有,此實餘虛妄。是名十六見。諸沙門婆羅門,於末劫末見有想論,謂是我、想是世,於此十六見中無有能過。唯佛能知此見處,乃至無餘解脫故名如來,亦如上所說。復有餘甚深微妙大法光明,唯有賢聖弟子能以此法讚歎如來。
何等是甚深微妙大法光明,賢聖弟子能以此法讚歎如來?諸沙門婆羅門,於末劫末見有無想論,謂無想是我、是世,彼盡入八見中。於末劫末見有無想論,謂無想是我是世,彼盡入八見中無有能過。或有沙門婆羅門,作如是論:色是我、無想是世,命終已我不復有,此實餘虛妄。是名初見。諸沙門婆羅門,因末劫末見有無想論,謂無想是我是世,於此八見中無有能過。復有言:非色是我、無想是世,命終已我不復有,此實餘虛妄。是名二見。復有言:有色無色是我、無想是世,命終已我不復有,此實餘虛妄。是名三見。復有言:非有色非無色是我、無想是世,命終已我不復有,此實餘虛妄。是名四見。復有言:我是有邊、無想是世,命終已我不復有,此實餘虛妄。是名五見。復有言:我非是有邊、無想是世,命終已我不復有,此實餘虛妄。是名六見。復有言:我有邊無邊、無想是世,命終已我不復有,此實餘虛妄。是名七見。復有言:我非有邊非無邊、無想是世,命終已我不復有,此實餘虛妄。是名八見。諸沙門婆羅門,因末劫末見有無想論,謂無想是我是世,彼盡入八見中。唯佛能知此見處,乃至無餘解脫故名如來,亦如上所說。
復有餘甚深微妙大法光明,唯有賢聖弟子能以此法讚歎如來。
何等是甚深微妙大法光明,賢聖弟子能以此法讚歎如來?諸沙門婆羅門,因末劫末見,有非想非無想論,謂非想非無想是我是世,彼盡入八見中。因末劫末見有非想非無想論,謂非想非無想是我是世,彼盡入八見中無有能過。或有沙門婆羅門作如是論:色是我、非想非無想是世,命終已我不復有,此實餘虛妄。是名初見。諸沙門婆羅門因末劫末見有非想非無想論,謂非想非無想是我是世,於八見中無有能過。復有言:非色是我、非想非無想是世,命終已我不復有,此實餘虛妄。是名二見。復有言:有色無色是我、非想非無想是世,命終已我不復有,此實餘虛妄。是名三見。復有言:非有色非無色是我、非想非無想是世,命終已我不復有,此實餘虛妄。是名四見。復有言:`[我是有邊=非有色非無色是我【三宮】]`我是有邊、非想非無想是世,命終已我不復有,此實餘虛妄。是名五見。復有言:我非是有邊、非想非無想是世,命終已我不復有,此實餘虛妄。是名六見。復有言:我有邊無邊、非想非無想是世,命終已我不復有,此實餘虛妄。是名七見。復有言:我非有邊非無邊、非想非無想是世,命終已我不復有,此實餘虛妄。是名八見。諸沙門婆羅門因末劫末見有非想非無想論,謂非想非無想是我是世,彼盡入八見中無有能過。唯佛能知此見處,乃至無餘解脫故名如來,亦如上所說。
復有餘甚深微妙大法光明,唯有賢聖弟子能以此法讚歎如來。
何等是甚深微妙大法光明,賢聖弟子能以此法讚歎如來?諸沙門婆羅門因末劫末見有斷滅論,說眾生斷滅無餘,彼盡入七見中。因末劫末見有斷滅論,說眾生盡無餘,於七見中無有能過。諸沙門婆羅門,以何因緣,於末劫末見有斷滅論,說眾生斷滅無餘,於七見中無有能過?或有沙門婆羅門作如是論作如是見:我身四大入,從父母生乳哺衣食長養摩捫擁護,然是無常必歸`[磨=摩【三宮】]`磨滅,齊是我斷滅。是名初見。諸沙門婆羅門因末劫末見有斷滅論,說眾生斷滅,於七見中無有能過。或有沙門婆羅門作是論:此不得名斷滅,我欲界天斷滅無`[餘=餘滅【三宮】]`餘,齊是我斷滅。是名二見。復有沙門婆羅門作是論:此不名斷滅,色界化身諸根具足斷滅,齊是謂我斷滅無餘。是名三見。復有言:此不名斷滅,無色空處斷滅,齊是謂我斷滅無餘。是名四見。復有言:此不名斷滅,無色識處斷滅,齊是謂我斷滅無餘。是名五見。復有言:此不名斷滅,無色不用處斷滅,齊是謂我斷滅無餘。是名六見。復有言:此不名斷滅,無色非有想非無想處斷滅,齊是謂我斷滅無餘。是名七見。諸沙門婆羅門,因此於末劫末見,言此眾生類斷滅無餘,於此七見中無有能過。唯佛能知此見處,乃至無餘解脫故名如來,亦如上說。
復有餘甚深微妙大法光明,唯`[有〔-〕【三宮】]`有賢聖弟子能以此法讚歎如來。
何等是甚深微妙大法光明,賢聖弟子能以此法讚歎如來?諸沙門婆羅門因末劫末見,現在有泥洹論,說眾生現在有泥洹,彼盡入五見中。因末劫末見說現在有泥洹,於五見中無有能過。諸沙門婆羅門,何因緣於末劫末見,說眾生現在有泥洹,於五見中無有能過?或有沙門婆羅門作是見作是論:我盡現在五欲自恣,齊是我得現在涅槃。是名初見。諸沙門婆羅門因末劫末見,謂我現世得涅槃,謂眾生現在有涅槃論,於五見中無有能過。復有諸沙門婆羅門作是說:此不名現在涅槃,復有現在涅槃微妙第一,汝所不知,獨我能知。如離欲惡不善法,有覺有觀離生喜樂,成就初禪行,齊是謂我得現在涅槃。是名二見。復有沙門婆羅門作如是說:此不名現在涅槃,復有現在涅槃微妙第一,汝所不知,獨我能知。如滅有覺觀,內淨信、一心,無覺無觀定生喜樂,成就二禪行,齊是謂我現在得涅槃。是名三見。復有沙門婆羅門作是說:此不名現在涅槃,復有現在涅槃微妙第一,汝所不知,獨我能知。如離喜、捨行、念、正智、身受樂,如諸聖人解捨念樂行,成就三禪行,齊是現在得涅槃。是名四見。復有沙門婆羅門作是說:此不名現在涅槃,復有現在涅槃微妙第一,汝所不知,獨我能知。如能斷樂斷苦先滅憂喜,不苦不樂、捨、念、`[清〔-〕【三宮】]`清淨,成就四禪行,齊是謂我現在得涅槃。是名五見。諸沙門婆羅門因末劫末見有現在涅槃論,於此五見中無有能過。唯佛能知此見處,乃至無餘解脫故名如來,亦如上說。是`[諸=說【宮】]`諸沙門婆羅門因末劫末見,種種起見隨意所說,於此四十四見中無有能過。唯佛能知此見處,乃至無餘解脫故名如來,亦如上說。諸沙門婆羅門,因本劫本見末劫末見種種起見隨意所說,盡入此六十二見中。因本劫本見末劫末見種種起見隨意所說,於六十二見中無有能過。唯佛能知此見處,乃至無餘解脫故名如來,亦如上說。諸沙門婆羅門因於本劫本見有常論說我世間是常,諸沙門婆羅門於此生智,謂異信、異欲、異聞、異緣、異覺、異見、異定、異忍。因此生智,彼以布`[施=現【宋元宮】]`施`[則〔-〕【宮】]`則`[得〔-〕【三宮】]`得名`[受=愛【宮】]`受,乃至現在涅槃亦復如是。諸沙門婆羅門生常論,世間是常,彼因受緣`[受=愛【三宮】]`受生愛,而不自覺知染著,於愛為愛所伏,乃至現在涅槃亦復如是。諸沙門婆羅門因本劫本見言世間是常,彼緣觸故,若離觸緣而立論者無有是處,乃至現在涅槃亦復如是。諸沙門婆羅門因本劫本見末劫末見各隨意所見說,盡入六十二見中;各隨所見說,盡依在中無有能過。如捕魚師,以`[細=網【宋元宮】]`細網覆小池上,當知池中水性之類皆入網`[內=中【三宮】]`內,無有避處。諸沙門婆羅門亦如是,因本劫本見末劫末見種種所說,盡入六十二見中無有能過,是名六十二見。此是煩惱結使,繫縛眾生,取於生老病死憂悲苦惱眾苦,聚集法不得解脫`[非問分竟〔-〕【三宮】]` \(非問分竟)。
舍利弗阿毘曇論卷第`[二十=十六【三宮】]`二十
☗s21舍利弗阿毘曇論卷第`[二十一=十七【宋元宮】,十七上【明】]`二十一
姚秦`[6]罽賓=天竺【三宮】*`罽賓三藏曇摩耶舍共曇摩崛多`[7]等〔-〕【三宮】*`等譯
# 攝相應分
## 攝品之一
`[之一=第一上【宋元宮】,第一【明】]`
一切攝非攝法當知,若立攝門便知:陰界入攝一切法、陰界入不攝一切法,陰界入如事攝一切法少`[分=非【三宮】]`分、陰界入不攝一切法少分,自`[性=生【三宮】]`性自性攝、自性非他性攝,自性繫於自性、自性非他性繫,亦攝非攝亦非攝非不攝。
攝門者,謂苦諦繫法、非苦諦繫法,乃至道諦繫法、非道諦繫法,諸聖諦繫法、非諸聖諦繫法,根法、非根法,苦諦繫根法、非苦諦繫根法,乃至道諦繫根法、非道諦繫根法,諸聖諦繫根法、非諸聖諦繫根法,苦諦繫非根法、非苦諦繫非根法,乃至道諦繫非根法、非道諦繫非根法,諸聖諦繫非根法、非諸聖諦繫非根法。眼入法、非眼入法,乃至意入法、非意入法,色入法、非色入法,乃至法入法、非法入法;受法非受法、想法非想法、思法非思法、觸法非觸法、思惟法非思惟法、覺法非覺法、觀法非觀法、見法非見法、慧法非慧法、解脫法非解脫法;無貪法非無貪法、無瞋法非無瞋法、無癡法非無癡法、順信法非順信法、悔法非悔法、無悔法非無悔法、悅法非悅法、喜法非喜法、心進法非心進法、心除法非心除法、信法非信法、欲法非欲法、不放逸法非不放逸法、念法非念法、定法非定法、心捨法非心捨法、疑法非疑法、怖法非怖法;煩惱使法非煩惱使法、見使法非見使法、疑使法非疑使法、戒`[11]道=盜【宋】*`道使法非戒`[*11]`道使法、愛使法非愛使法、瞋恚使法非瞋恚使法、嫉妬使法非嫉妬使法、慳惜使法非慳惜使法、無明使法非無明使法、憍慢使法非憍慢使法、掉使法非掉使法;生法非生法、老法非老法、死法非死法、命法非命法、煩惱法非煩惱法;無想定法非無想定法、滅盡定法非滅盡定法、得果法非得果法、`[戒法=非戒法無【三宮】]`戒法非戒法、`[無戒法非=戒法【三宮】]`無戒法非無戒法、有漏身進法非有漏身進法、有漏身除法非有漏身除法;正語法非正語法、正業法非正業法、正命法非正命法、正身進法非正身進法、正身除法非正身除法、智緣盡法非智緣盡法、`[14]非=非非【三宮】*`非智緣盡法非`[*14]`非智緣盡法、決定法非決定法、法住法非法住法、緣法非緣法、空處法非空處法,乃至非想非非想法非非想非非`[非〔-〕【三】]`非想法。眼界法非眼界法,乃至法界法非法界法。色陰法非色陰法,乃至識陰法非識陰法。苦聖諦法非苦聖諦法,乃至道聖諦法非道聖諦法。眼根法非眼根法,乃至已知根法非已知根法。念覺法非念覺法,乃至捨覺法非捨覺法。貪不善根法非貪不善根法,乃至癡不善根法非癡不善根法。無貪善根法非無貪善根法,乃至無癡善根法非無癡善根法。地大法非地大法,乃至風大法非風大法。不殺生戒法非不殺生戒法,乃至不飲酒放逸處法非不飲酒放逸處法。`[色法非=非色法非不【三宮】]`色法非色法,乃至過去未來現在法非過去未來現在法。
何謂苦諦繫法?除愛,餘非聖有為法,是名苦諦繫法。
何謂非苦諦繫法?愛及聖非聖無為法,是名非苦諦繫法。
何謂集諦繫法?愛,是名集諦繫法。
何謂非集諦繫法?除愛,若餘法,是名非集諦繫法。
何謂滅諦繫法?智緣盡,是名滅諦繫法。
何謂非滅諦繫法?除智緣盡,若餘法,是名非滅諦繫法。
何謂道諦繫法?八聖道,是名道諦繫法。
何謂非道諦繫法?除八聖道,若餘法,是名非道諦繫法。
何謂諸聖諦繫法?非聖有為法苦集滅道,是名諸聖諦繫法。
何謂非諸聖諦繫法?除苦集滅道,若餘聖法及非聖無為,是名非諸聖諦繫法。
何謂根法?非聖根及聖有為法,是名根法。
何謂非根法?非聖非根及聖無為法,是名非根法。
何謂苦諦繫根法?若根非聖,是名苦諦繫根法。
何謂非苦諦繫根法?若根聖,是名非苦諦繫根法。
何謂集諦繫根法?無集諦繫根法也。
何謂非集諦繫根法?一切根,是名非集諦繫根法。
何謂滅諦繫根法?無滅諦繫根法也。
何謂非滅諦繫根法?一切根,是名非滅諦繫根法。
何謂道諦繫根法?八聖道,是名道諦繫根法。
何謂非道諦繫根法?除八聖道,若餘根,是名非道諦繫根法。
何謂諸聖諦繫根法?若非`[繫=聖【三宮】]`繫根及餘八聖道,是名諸聖諦繫根法。
何謂非諸聖諦繫根法?除八聖道,若餘聖根,是名非諸聖諦繫根法。
何謂苦諦繫非根法?除愛,若餘非根法非根有為,是名苦諦繫非根法。
何謂非苦諦繫非根法?愛及一切無為,是名非苦諦繫非根法。
何謂集諦繫非根法?愛,是名集諦繫非根法。
何謂非集諦繫非根法?除愛若餘非根,是名非集諦繫非根法。
何謂滅諦繫非根法?智緣盡,是名滅諦繫非根法。
何謂非滅諦繫非根法?除智緣盡,若餘非根,是名非滅諦繫非根法。
何謂道諦繫非根法?無道諦繫非根法也。
何謂非道諦繫非根法?一切非根,是名非道諦繫非根法。
何謂諸聖諦繫非根法?若非聖非根苦集滅,是名諸聖諦繫非根法。
何謂非諸聖諦繫非根法?除苦集滅,若餘非根,是名非諸聖諦繫非根法。
何謂眼入法?眼入,是名眼入法。
何謂非眼入法?除眼根,若餘法,是名非眼入法。耳鼻舌身意亦如是。
何謂色入法?色界,是名色入法。
何謂非色入法?除色界,若餘法,是名非色入法。聲香味觸法入亦如是。
何謂受法?若意所受,是名受法。
何謂非受法?除受,若餘法,是名非受法。
何謂想法?若想憶想,是名想法。
何謂非想法?除想,若餘法,是名非想法。
何謂思法?若思正思,是名思法。
何謂非思法?除思,若餘法,是名非思法。
何謂觸法?六觸,是名觸法。
何謂非觸法?除觸,若餘法,是名非觸法。
何謂思惟法?若計挍分別籌量憶念,是名思惟法。
何謂非思惟法?除思惟,若餘法,是名非思惟法。
何謂覺法?若覺憶想,是名覺法。
何謂非覺法?除覺,若餘法,是名非覺法。
何謂觀法?若心行微行順行,是名觀法。
何謂非觀法?除觀,若餘法,是名非觀法。
何謂見法?見慧無癡見使戒`[2]道=盜【三宮】*`道使,是名見法。
何謂非見法?除見,若餘法,是名非見法。慧法亦如是。
何謂解脫法?若解脫、重解脫、究竟解脫,是名解脫法。
何謂非解脫法?除解脫法,若餘法,是名非解脫法。
何謂無貪法?若法不希望,是名無貪法。
何謂非無貪法?除無貪,若餘法,是名非無貪法。
何謂無恚法?若無惱,是名無恚法。
何謂非無恚法?除無恚,若餘法,是名非無恚法。
何謂無癡法?善見善慧無癡,是名無癡法。
何謂非無癡法?除無癡,若餘法,是名非無癡法。
何謂順信`[法=非【三】]`法?善信信根順信,是名順信法。
何謂非順信法?除順信,若餘法,是名非順信法。
何謂悔法?於作非作處作非作已,若悔心燋熱,是名悔法。
何謂`[4]無=非【三】*`無悔法?除悔,若餘法,是名`[*4]`無悔法。
何謂`[5]非=無【三】*`非悔法?於作非作處作非作已,若不悔、心不`[燋【大磧】,憔【麗】]`燋熱,是名非悔法。
何謂非無悔法?除非悔,若餘法,是名非無悔法。
何謂悅法?若心悅豫,是名悅法。==\[[舍利弗](T28n1548_舍利弗阿毘曇論2#^u9p7qw)]==
何謂非悅法?除悅法,若餘法,是名非悅法。
何謂喜法?若喜踊躍、重踊躍、寂靜心歡,是名喜法。
何謂非喜法?除喜法,若餘法,是名非喜法。 ^pzap5p
何謂心進法?若心發起、顯出、越度,是名心進法。
何謂非心進法?除心進,若餘法,是名非心進法。
何謂心除法?若心樂、心調、心輕、心軟,是名心除法。
何謂非心除法?除心除,若餘法,是名非心除法。
何謂信法?若信入信,是名信法。
何謂非信法?除信法,若餘法,是名非信法。
何謂欲法?若悕望欲作,是名欲法。
何謂非欲法?除欲,若餘法,是名非欲法。
何謂不放逸法?若護心,是名不放逸法。
何謂非不放逸法?除不放逸,若餘法,是名非不放逸法。
何謂念法?若念憶念,是名念法。
何謂非念法?除念,若餘法,是名非念法。
何謂定法?若一心,是名定法。
何謂非定法?除定,若餘法,是名非定法。
何謂心捨法?若捨、勝捨、順捨、心無作、非受,是名心捨法。
何謂非心捨法?除心捨,若餘法,是名非心捨法。
何謂疑法?若不到所斷煩惱處,是名疑法。
何謂非疑法?除疑,若餘法,是名非疑法。
何謂怖法?若驚畏,是名怖法。
何謂非怖法?除怖,若餘法,是名非怖法。
何謂煩惱使法?若十使,是名煩惱使法。
何謂非煩惱使法?除十使,若餘法,是名非煩惱使法。
何謂見使法?不善見、不善慧,若見使分見使,是名見使法。
何謂非見使法?除見使,若餘法,是名非見使法。
何謂疑使法?如上說。
何謂非疑使法?除疑使,若餘法,是名非疑使法。
何謂戒`[*2-1]道=盜【三宮】*`道使法?不善見、不善慧,若戒`[*2]`道分戒`[*2]`道,是名戒`[*2]`道使法。
何謂非戒`[*2]`道使法?除戒`[*2]`道使,若餘法,是名非戒`[*2]`道使法。
何謂愛使法?欲染,是名愛使法。
何謂非愛使法?除愛使,若餘法,是名非愛使法。
何謂瞋恚使法?惱害,是名瞋恚使法。
何謂非瞋恚使法?除瞋恚使,若餘法,是名非瞋恚使法。
何謂嫉妬使法?若他得利養尊重恭`[敬=敬若【三宮】]`敬,於彼憎嫉、重憎嫉、究竟憎嫉,是名嫉妬使法。
何謂非嫉妬使法?除嫉妬使,若餘法,是名非嫉妬使法。
何謂慳惜使法?若於`[財=餘【宮】]`財物不施不與、心悋不捨,是名慳惜使法。
何謂非慳惜使法?除慳惜使,若餘法,是名非慳惜使法。
何謂無明使法?癡不善根,是名無明使法。
何謂非無明使法?除無明使法,若餘法,是名非無明使法。
何謂憍慢使法?若以`[慢=憍慢【三宮】]`慢自高,是名憍慢使法。
何謂非憍慢使法?除憍慢使,若餘法,是名非憍慢使法。
何謂掉使法?若掉、重掉、究竟掉、動、不定、奔逸、心不寂靜,是名掉使法。
何謂非掉使法?除掉使,若餘法,是名非掉使法。
何謂生法?若陰起,是名生法。
何謂非生法?除生,若餘法,是名非生法。
何謂老法?若陰衰,是名老法。
何謂非老法?除老,若餘法,是名非老法。
何謂死法?若陰壞,是名死法。
何謂非死法?除死,若餘法,是名非死法。
何謂命法?若眾生住,是名命法。
何謂非命法?除命,若餘法,是名非命法。
何謂煩惱結法?十結,是名煩惱結法。
何謂非煩惱結法?除結,若餘法,是名非煩惱結法。
何謂無想定法?若離果實天,若心心數法寂靜入定,是名無想定法。
何謂非無想定法?除無想定,若餘法,是名非無想定法。
何謂得果法?若證果,是名得果法。
何謂非得果法?除得果,若餘法,是名非得果法。
何謂滅盡定法?若離非想非非想處,若心心數法寂靜出世法,是名滅盡定法。
何謂非滅盡定法?除滅盡定,若餘法,是名非滅盡定法。
何謂非戒法?七種非戒,是名非戒法。
何謂無戒法?除非戒法,若餘法,是名無戒法。
何謂戒法?七種戒,是名戒法。
何謂無戒法?除戒,若餘法,是名無戒法。
何謂有漏身進法?若以有漏身發起、顯出、越度,是名有漏身進法。
何謂非有漏身進法?除有漏身進,若餘法,是名非有漏身進法。
何謂有漏身除法?若有漏身樂、身調、身輕、身軟、身除,是名有漏身除法。
何謂非有漏身除法?除有漏身除,若餘法,是名非有漏身除法。
何謂正語法?若`[4]法〔-〕【三宮】*`法於口四過遠離、不樂,守護攝行,是名正語法。
何謂非正語法?除`[正=王【宮】]`正語,若餘法,是名非正語法。
何謂正業法?若身三惡遠離、不樂,守護攝行,是名正業法。
何謂非正業法?除正業,若餘法,是名非正業法。
何謂正命法?除身口惡行,若餘邪命不作不樂,守護攝行,是名正命法。
何謂非正命法?除正命,若餘法,是名非正命法。
何謂正身進法?若無漏身發起、顯出、越度,是名正身進法。
何謂非正身進法?除正身進,若餘法,是名非正身進法。
何謂正身除法?無漏身樂、身調、身輕、身軟、身除,是名正身除法。
何謂非正身除法?除正身除,若餘法,是名非正身除法。
何謂智緣盡法?若諸因盡無餘,是名智緣盡法。
何謂無智緣盡法?除智緣盡,若餘法,是名無智緣盡法。
何謂非智緣盡法?若有為法眾緣不會,是名非智緣盡法。
何謂非非智緣盡法?除非智緣盡,若餘法,是名非非智緣盡法。
何謂決定法?若法畢定,是名決定法。
何謂非決定法?除決定,若餘法,是名非決定法。
何謂法住法?除緣如爾,若餘法如爾不變不異、非異物、常法實法、法住法定非緣,是名法住法。
何謂非法住法?除法住法,若餘法,是名非法住法。
何謂緣法?若緣如爾,是名緣法。
何謂非緣法?除緣,若餘法,是名非緣法。
何謂空處法?空處二種,或有為、或無為。
何謂有為空處?若空處定、空處生。
何謂空處定?若比丘離一切色想、滅瞋恚想、不思惟若干想,成就無邊空處行,是名空處定。
何謂空處生?若定親近多修學已,空處天上受四種我分受想行識,是名空處生。如是空處定、空處生,是名有為空處。
何謂無為空處?若以智斷空處,是名無為空處。識處、不用處、非想非非想處亦如是。
何謂眼界法?眼入,是名眼界法。
何謂非眼界法?除眼界,若餘法,是名非眼界法。乃至意識界亦如是。
何謂色陰法?若十色入及法入色,是名色陰法。
何謂非色陰法?除色陰,若餘法,是名非色陰法。
何謂受陰法?若六受,是名受陰法。
何謂非受陰法?除受`[陰=陰法【三】,法【宮】]`陰,若餘法,是名非受陰法。
何謂想陰法?若六想,是名想陰法。
何謂非想陰法?除想陰法,若餘法,是名非想陰法。
何謂行陰法?六思,是名行陰法。
何謂非行陰法?除行陰,若餘法,是名非行陰法。
何謂識陰法?六識,是名識陰法。
何謂非識陰法?除識陰,若餘法,是名非識陰法。
何謂苦聖諦法?八苦,是名苦聖諦法。
何謂非苦聖諦法?除苦聖諦,若餘法,是名非苦聖諦法。
何謂集聖諦法?謂愛復有欲染喜樂,是名集聖諦法。
何謂非集聖諦法?除集聖諦,若餘法,是名非集聖諦法。
何謂滅聖諦法?愛離捨出解脫滅盡無餘,是名滅聖諦法。
何謂非滅聖諦法?除滅聖諦,若餘法,是名非滅聖諦法。
何謂道聖諦法?八聖道,是名道聖諦法。
何謂非道聖諦法?除八聖道,若餘法,是名非道聖諦法。
何謂眼根法?眼入,是名眼根法。
何謂非眼根法?除眼根,若餘法,是名非眼根法。耳鼻舌身根亦如是。
何謂女根法?女身、女性、女相、女形,是名女根法。
何謂非女根法?除女根,若餘法,是名非女根法。
何謂男根法?男身、男性、男相、男形,是名男根法。
何謂非男根法?除男根,若餘法,是名非男根法。
何謂命根法?若壽,是名命根法。
何謂非命根法?除命根,若餘法,是名非命根法。
何謂樂根法?受陰中樂根,是名樂根法。
何謂非樂根法?除樂根,若餘法,是名非樂根法。苦根、憂根、`[喜根捨根〔-〕【宮】]`喜根、捨根亦如是。
何謂意根法?意入,是名意根法。
何謂非意根法?除意根,若餘法,是名非意根法。
何謂信根法?聖信聖順信`[信=順【三宮】]`信根,是名信根法。
何謂非信根法?除信根,若餘法,是名非信根法。
何謂進根法?聖心進、正身進進根,是名進根法。
何謂非進根法?除進根,若餘法,是名非進根法。
何謂念根法?聖念念根,是名念根法。
何謂非念根法?除念根,若餘法,是名非念根法。
何謂定根法?聖定根法,是名定根法。
何謂非定根法?除定根,若餘法,是名非定根法。
何謂慧根法?聖見聖慧聖無癡`[根=慧根【三宮】]`根,是名慧根法。
何謂非慧根法?除慧根,若餘法,是名非慧根法。
何謂未知欲知根法?`[堅=根【三宮】]`堅信堅法人,聖無漏法非根得名根,謂想思等分,是名未知欲知根法。
何謂非未知欲知根法?除未知欲知`[根=根法【三宮】]`根,若餘法,是名非未知欲知根法。知根、知已根亦如是。
何謂念覺法?聖念覺,是名念覺法。
何謂非念覺法?除念覺,若餘法,是名非念覺法。
何謂擇法覺法?聖見聖慧聖無癡擇法覺,是名擇法覺法。
何謂非擇法覺法?除擇法覺,若`[餘=是【宋元】]`餘法,是名非擇法覺法。
何謂進覺法?聖心進`[正=何【宋元】,【聖明】]`正身進覺,是名進覺法。
何謂非進覺法?除進覺,若餘法,是名非進覺法。
何謂喜覺法?聖喜喜覺,是名喜覺法。
何謂非喜覺法?除喜覺,若餘法,是名非喜覺法。
何謂除覺法?聖心除除覺,是名除覺法。
何謂非除覺法?除除覺,若餘法,是名非除覺法。
何謂定覺法?聖定定覺,是名定覺法。
何謂非定覺法?除定覺,若餘法,是名非定覺法。
何謂捨覺法?聖心捨捨覺,是名捨覺法。
何謂非捨覺法?除捨覺,若餘法,是名非捨覺法。
何謂貪不善根法?若希望,是名貪不善根法。
何謂非貪不善根法?除貪不善根,若餘法,是名非貪不善根法。恚、癡亦如是。
何謂無貪善根法?若不希望,是名無貪善根法。
何謂非無貪善根法?除無貪善根,若餘法,是名非無貪善根法。無恚、無癡亦如是。
何謂地大法?觸入中地大,是名地大法。
何謂非地大法?除地大,若餘法,是名非地大法。水、火、風大亦如是。
何謂不殺生戒法?不殺戒,是名不殺生戒法。
何謂非不殺生戒法?除不殺生戒,若餘法,是名非不殺生戒法。乃至不飲酒`[不〔-〕【三】]`不放`[逸=逸處法非不飲酒放逸處法【三】]`逸亦如是。
何謂色法?若法色,是名色法。
何謂非色法?除色,若餘法,是名非色法。
何謂可見法?色入,是名可見法。
何謂不可見法?除色入,若餘法,是名不可見法。
何謂有對法?十色入,是名有對法。
何謂無對法?意入、法入,是名無對法。
何謂聖法?若法無漏,是名聖法。
何謂非聖法?若法有漏,是名非聖法。有漏無漏、有染無染、有求無求、當取非當取、有取無取、有勝無勝亦如是。
何謂受法?若法內,是名受法。
何謂非受法?若法外,是名非受法。
何謂內法?若法受,是名內法。
何謂外法?若法非受,是名外法。
何謂有報法?若法報法,是名有報法。
何謂無報法?若法報若非報非報法,是名無報法。
何謂心法?意入,是名心法。
何謂非心法?除心,若餘法,是名非心法。
何謂心相應法?若法心數,是名心相應法。
何謂無心相應法?若法非心數及心,是名無心相應法。
何謂非心相應法?若法非心數,是名非心相應法。
何謂非不心相應法?若法心數,是名非不心相應法。
何謂非心相應非心不相應法?意入,是名非心相應非心不相應法。
何謂非非心相應非非不心相應法?若法心數非心數,是名非非心相應非非不心相應法。
何謂心數法?除心,若餘有緣法,是名心數法。
何謂非心數法?若法無緣及心,是名非心數法。
何謂有緣法?若法心數及心,是名有緣法。
何謂無緣法?除心,若餘非心數法,是名無緣法。
何謂共心法?若法隨心轉共心生共住共滅,是名共心法。
何謂不共心法?若法不隨心轉不共心生不共住不共滅,是名不共心法。隨心轉亦如是。
何謂業法?身口意業,是名業法。
何謂非業法?除身口意業,若餘法,是名非業法。
何謂業相應法?若法思相應,是名業相應法。
何謂無業相應法?若非思相應及思,是名無業相應法。
何謂非業相應法?若法非思相應,是名非業相應法。
何謂非無業相應法?若法思相應,是名非無業相應法。
何謂非業相應非不業相應法?思,是名非業相應非不業相應法。
何謂非非業相應非非不業相應法?若思相應若非思相應,是名非非業相應非非不業相應法。
何謂共業法?若法隨業轉共業生共住共滅,是名共業法。
何謂非共業法?若法不隨業轉不共生不共住不共滅,是名不共業法。隨業轉、不隨業轉亦如是。
何謂因法?若法有緣、若無緣有報,除得果,若法無緣善報及四大,是名因法。
何謂無因法?若法無緣、無報、不共業、得果,是名無因法。
何謂有因法?若法有緒,是名有因法。
何謂無因法?若法無緒,是名無因法。有緒無緒、有緣無緣、有為無為亦如是。
何謂知法?一切法知如相知見,是名知法。
何謂非知法?無非知法。
復次,一切法不如相知見,是名非知法。識非識、了非了、解非解亦如是。
何謂斷智知法?若法不善,是名斷智知法。
何謂非斷智知法?若法善、無記,是名非斷智知法。斷非斷亦如是。
何謂修法?若法善,是名修法。
何謂非修法?若法不善、無記,是名非修法。
何謂證法?一切法證如相知見,是名證法。
何謂非證法?無非證法。
復次,一切法非證不如相知見,是名非證法。
何謂善法?若`[法=善法【三】]`法修,是名善法。
何謂無善法?若法不善、無記,是名無善法。
何謂不善法?若法斷,是名不善法。
何謂無不善法?若法善、無記,是名無不善法。
何謂無記法?若法受、若`[*5-1]非=無【三】*`非報非報法,是名無記法。
何謂無無記法?若法善、不善,是名無無記法。
何謂學法?若法聖非無學,是名學法。
何謂非學法?若法非聖若無學,是名非學法。
何謂無學法?若法聖非學,是名無學法。
何謂非無學法?若法非聖若學,是名非無學法。
何謂非學非無學法?若法非聖,是名非學非無學法。
何謂非非學非非無學法?若法聖,是名非非學非非無學法。
何謂報法?若受若善報,是名報法。
何謂非報法?若不善若善有報,若非報非報法,是名非報法。
何謂報法法?若法有報,是名報法法。
何謂非報法法?若`[報=報法【三宮】]`報若非報非報法,是名非報法法。
何謂非報非報法法?若法無記非我分攝聖無為,是名非報非報法法。
何謂非非報非非報法法?若報若報法,是名非非報非非報法法。
何謂見斷法?若法不善非思惟斷,是名見斷法。
何謂非見斷法?若法善無記若思惟斷,是名非見斷法。
何謂思惟斷法?若法不善非見斷,是名思惟斷法。
何謂非思惟斷法?若法善若無記見斷,是名非思惟斷法。
何謂非見斷非思惟斷法?若法善無記,是名非見斷非思惟斷法。
何謂非非見斷非非思惟斷法?若法不善,是名非非見斷非非思惟斷法。
何謂見斷因法?若法見斷若見斷法報,是名見斷因法。
何謂非見斷因法?若法善若善法報、若思惟斷、若思惟斷法報、若非報非報法,是名非見斷因法。
何謂思惟斷因法?若法思惟斷、若思惟斷法報,是名思惟斷因法。
何謂非思惟斷因法?若法善若善法報、若見斷法報、若非報非報法,是名非思惟斷因法。
何謂非見斷非思惟斷因法?若法善若善法報、若非`[非報報=報非報【三】]`非報報法,是名非見斷非思惟斷因法。
何謂非非見斷非非思惟斷因法?若法不善、若不善法報,是名非非見斷非非思惟斷因法。
何謂欲界繫法?若法欲漏有漏,是名欲界繫法。
何謂非欲界繫法?若法色無色界繫`[*4-1]法〔-〕【三宮】*`法若不繫,是名非欲界繫法。
何謂色界繫法?若法色漏有漏,是名色界繫法。
何謂非色界繫法?若欲界無色界繫若不繫,是名非色界繫法。
何謂無色界繫法?若法無色漏有漏,是名無色界繫法。
何謂非無色界繫法?若法欲界若色界繫若不繫,是名非無色界繫法。
何謂不繫法?若聖無漏無為,是名不繫法。
何謂非不繫法?若三界繫,是名非不繫法。
何謂過去法?若法生已滅,是名過去法。
何謂非過去法?若未來現在、非過去非未來非現在,是名非過去法。
何謂未來法?若法未生未出,是名未來法。
何謂非未來法?若過去現在、若非過去非未來非現在,是名非未來法。
何謂現在法?若法生未滅,是名現在法。
何謂非現在法?若法過去未來、非過`[去=去非未來【三】]`去非現在,是名非現在法。
何謂非過去非未來非現在法?若法無為,是名非過去非未來非現在法。
何謂非非過去未來現在法?若法過去、未來、現在,是名非非過去未來現在法(性門竟)。`[卷第十七上終【明】]`
`[卷第十七下攝相應分攝品第一之餘首【明】,譯號同異如卷第二十一]`苦諦繫法,幾陰界入攝?問何等法?問苦諦繫法。除餘法。除何等法?除非苦諦繫法。非苦諦繫法,幾陰界入攝?問何等法?問非苦諦繫法。除餘法。除何等法?除苦諦繫法。集諦繫法,幾陰界入攝?問何等法?問集諦繫法。除餘法。除何等法?除非集諦繫法。非集諦繫法,幾陰界入攝?問何等法?問非集諦繫法。除餘法。除何等法?除集諦繫法。滅諦繫法,幾陰界入攝?問何等法?問滅諦繫法。除餘法。除何等法?除非滅諦繫法。非滅諦繫法,幾陰界入攝?問何等法?問非滅諦繫法。除餘法。除何等法?除滅諦繫法。道諦繫法,幾陰界入攝?問何等法?問道諦繫法。除餘法。除何等法?除非道諦繫法。非道諦繫法,幾陰界入攝?問何等法?問非道諦繫法。除餘法。除何等法?除道諦繫法。諸聖諦繫法,幾陰界入攝?問何等法?問諸聖諦繫法。除餘法。除何等法?除非諸聖諦繫法。非諸聖諦繫法,幾陰界入攝?問何等法?問非諸聖諦繫法。除餘法。除何等法?除諸聖諦繫法。根法,幾陰界入攝?問何等法?問根法。除餘法。除何等法?除非根法。非根法,幾陰界入攝?問何等法?問非根法。除餘法。除何等法?除根法。苦諦繫`[根法=法根【三】]`根法,幾陰界入攝?問何等法?問苦諦繫根法。除餘法。除何等法?除非苦諦繫`[5]根〔-〕【三宮】*`根法、除苦諦繫非根法。非苦諦繫根法,幾陰界入攝?問何等法?問非苦諦繫根法。除餘法。除何等法?除苦諦繫法、除非苦諦繫非根法。集諦繫根法,幾陰界入攝?問何等法?問集諦繫根法。無集諦繫根法。非集諦繫根法,幾陰界入攝?問何等法?問非集諦繫根法。除餘法。除何等法?除集諦繫法、除非集諦繫非根法。滅諦繫根法,幾陰界入攝?問何等法?問滅諦繫根法。無滅諦繫根法。非滅諦繫根法,幾陰界入攝?問何等法?問非滅諦繫根法。除餘法。除何等法?除滅諦繫法、除非滅諦繫非根法。道諦繫根法,幾陰界入攝?問何等法?問道諦繫根法。除餘法。除何等法?除非道諦繫法、除道諦繫非根法,無非道諦繫非根法。非道諦繫根法,幾陰界入攝?問何等法?問非道諦繫根法。除餘法。除何等法?除道諦繫根法、除非道諦繫非根法。諸聖諦繫根法,幾陰界入攝?問何等法?問諸聖諦繫根法。除餘法。除何等法?除非諸聖諦繫根法、除諸聖諦繫非根法。非諸聖諦繫根法,幾陰界入攝?問何等法?問非諸聖諦繫根法。除餘法。除何等法?除諸聖諦繫`[*5]`根法、除非諸聖諦繫非根法。苦諦繫非根法、幾陰界入攝?問何等法?問苦諦繫非根法。除餘法。除何等法?除非苦諦繫法、除苦諦繫根法。非苦諦繫非根法,幾陰界入攝?問何等法?問非苦諦繫非根法。除餘法。除何等法?除苦諦繫法、除非苦諦繫根法。集諦繫非根法,幾陰界入攝?問何等法?問集諦繫非根法。除餘法。除何等法?除非集諦繫法。除集諦繫根法無也。非集諦繫非根法,幾陰界入攝?問何等法?問非集諦繫非根法。除餘法。除何等法?除集諦繫法、除非集諦繫根法。滅諦繫非根法,幾陰界入攝?問何等法?問滅諦繫非根法。除餘法。除何等法?除非滅諦繫法。除滅`[諦繫=非繫【三】,繫非【宮】]`諦繫根法無也。非滅諦繫非根法,幾陰界入攝?問何等法?問非滅諦繫非根法。除餘法。除何等法?除滅諦繫法、除非滅諦繫根法。道諦繫非根法,幾陰界入攝?問何等法?問道諦繫非根`[法=法除餘法除何等法除非道諦繫法除道諦繫根法【三】]`法。無也。非道諦繫非根法,幾陰界入攝?問何等法?問非道諦繫非根法。除餘法。除何等法?除道諦繫法、除非道諦繫根法。諸聖諦繫非根法,幾陰界入攝?問何等法?問諸聖諦繫非根法。除餘法。除何等法?除非諸聖諦繫法、除諸聖諦繫根法。非諸聖諦繫非根法,幾陰界入攝?問何等法?問非諸聖諦繫非根法。除餘法。除何等法?除諸聖諦繫法、除非諸聖諦繫根法。
眼入法,幾陰界入攝?問何等法?問眼入法。除餘法。除何等法?非眼入法。非眼入法,幾陰界入攝?問何等法?問非眼入法。除餘法。除何等法?除眼入法。乃至法入亦如是。眼界法,幾陰界入攝?問何等法?問眼界法。除餘法。除何等法?除非眼界法。非眼界法,幾陰界入攝?問何等法?問非眼界法。除餘法。除何等法?除眼界法。乃至法界亦如是。色陰法,幾陰界入攝?問何等法?問色陰法。除餘法。除何等法?除非色陰法。非色陰法,幾陰界入攝?問何等法?問非色陰法。除餘法。除何等法?除色陰法。乃至識陰亦如是。苦聖諦法,幾陰界入攝?問何等法?問苦聖諦法。除餘法。除何等法?除非苦聖諦`[*4-2]法〔-〕【三宮】*`法。非苦聖諦法,幾陰界入攝?問何等法?問非苦聖諦法。除餘法。除何等法?除苦聖諦法。乃至道聖諦法亦如是。眼根法,幾陰界入攝?問何等法?問`[眼【CB】,根【大】]`眼根法。除餘法。除何等法?除非眼根法。非眼根法,幾陰界入攝?問何等法?問非眼根法。除餘法。除何等法?除眼根法。乃至知已根法亦如是。念覺法,幾陰界入攝?問何等法?問念覺法。除餘法。除何等法?除非念覺法。非念覺法,幾陰界入攝?問何等法?問非念覺法。除餘法。除何等法?除念覺法。乃至捨覺法亦如是。貪不善根法,幾陰界入攝?問何等法?問貪不善根法。除餘法。除何等法?除非貪不善`[*5-2]根〔-〕【三宮】*`根法。非貪不善`[*5]`根法,幾陰界入攝?問何等法?問非貪不善`[*5]`根法。除餘法。除何等法?除貪不善根法。恚、癡亦如是。無貪善根法,幾陰界入攝?問何等法?問無貪善根法。除餘法。除何等法?除非無貪善根法。非無貪善根法,幾陰界入攝?問何等法?問非無貪善根法。除餘法。除何等法?除無貪善根法。無恚、無癡亦如是。
地大法,幾陰界入攝?問何等法?問地大法。除餘法。除何等法?除非地大法。非地大法,幾陰界入攝?問何等法?問非地大法。除餘法。除何等法?除地大法。水、火、風大亦如是。
不殺生戒法,幾陰界入攝?問何等法?問不殺生戒法。除餘法。除何等法?除非不殺生戒法。非不殺生戒法,幾陰界入攝?問何等法?問非不殺生戒法。除餘法。除何等法?除不殺生戒法。乃至不飲酒不放逸處亦如是。
色法,幾陰界入攝?問何等法?問色法。除餘法。除何等法?除非色法。非色法,幾陰界入攝?問何等法?問非色法。除餘法。除何等法?除色法。乃至過去未來現在法亦如是(單門竟)。`[不分卷及品【三宮】]`
舍利弗阿毘曇論卷第二十一
☗s22舍利弗阿毘曇論卷第二十二 姚秦罽賓三藏曇摩耶舍共曇摩崛多等譯
攝相應分
## 攝品第一之二
`[不分卷及品【三宮】]`色苦諦繫法,幾陰界入攝?問何等法?問色苦諦繫法。除餘法。除何等法?除非色法、除色非苦諦繫法。色非苦諦繫法,幾陰界入攝?問何等法?問色非苦諦繫法。除餘法。除何等法?除非色法、除色苦諦繫法。色集諦繫法,幾陰界入攝?問何等法?問色集諦繫法。無也。色非集諦繫法,幾陰界入攝?問何等法?問色非集諦繫法。除餘法。除何等法?除非色法。除色集諦繫法,無也。色滅諦繫法,幾陰界入攝?問何等法?問色滅諦繫法。無也。色非滅諦繫法,幾陰界入攝?問何等法?問色非滅諦繫法。除餘法。除何等法?除非色法。除色滅諦繫法,無也。色道諦繫法,幾陰界入攝?問何等法?問色道諦繫法。除餘法。除何等法?除非色法、除色非道諦繫法。色非道諦繫法,幾陰界入攝?問何等法?問色非道諦繫法。除餘法。除何等法?除非色法、除色道諦繫法。色諸聖諦繫法,幾陰界入攝?問何等法?問色諸聖諦繫法。除餘法。除何等法?除非色法、除色非諸聖諦繫法。`[色〔-〕【三宮】]`色非諸聖諦繫法,幾陰界入攝?問何等法?問色非諸聖諦繫法。除餘法。除何等法?除非色法、除色諸聖諦繫法。色根法,幾陰界入攝?問何等法?問色根法。除餘法。除何等法?除非色法、除色非根法。色非根法,幾陰界入攝?問何等法?問色非根法。除餘法。除何等法?除非色法、除色根法。色苦諦繫根法,幾陰界入攝?問何等法?問色苦諦繫根法。除餘法。除何等法?除非色法、除色非苦諦繫法、除色苦諦繫非根法。色非苦諦繫根法,幾陰界入攝?問何等法?問色非苦諦繫根法。除餘法。除何等法?除非色法、除色苦諦繫法,除色非苦諦繫非根法,無也。色集諦繫根法,幾陰界入攝?問何等法?問色集諦繫根法。無也。色非集諦繫根法,幾陰界入攝?問何等法?問色非集諦繫根法。除餘法。除何等法?除非色法,除色集諦繫法無也,除色非集諦繫非根法。色滅諦繫根法,幾陰界入攝?問何等法?問色滅諦繫根法。無也。色非滅諦繫根法,幾陰界入攝?問何等法?問色非滅諦繫根法。除餘法。除何等法?除非色法,除色滅諦繫法無也,除色非滅諦繫非根法。色道諦繫根法,幾陰界入攝?問何等法?問色道諦繫根法。除餘法。除何等法?除非色法、除色`[法〔-〕【三宮】]`法非道諦繫法,除色道諦繫非根法無也。色非道諦繫根法,幾陰界入攝?問何等法?問色非道諦繫根法。除餘法。除何等法?除非色`[法=法除道諦繫法【三宮】]`法、除色非道諦繫非根法。色諸聖諦繫根法,幾陰界入攝?問何等法?問色諸聖諦繫根法。除餘法。除何等法?除非色法、除色非諸聖諦繫法、除色非諸聖諦繫非根法。色非諸聖諦繫根法,幾陰界入攝?問何等法?問色非諸聖諦繫根法。除餘法。除何等法?除非色法、除色諸聖諦繫法,除色非諸聖諦繫非根法無也。色苦諦繫非根法,幾陰界入攝?問何等法?問色苦諦繫非根法。除餘法。除何等法?除非色法、除色非苦諦繫法、除色苦諦繫根法。色非苦諦繫非根法,幾陰界入攝?問何等法?問色非苦諦繫非根法。無也。色集諦繫非根法,幾陰界入攝?問何等法?問色集諦繫非根法。無也。色非集諦繫非根法,幾陰界入攝?問何等法?問色非集諦繫非根法。除餘法。除何等法?除非色法,除色集諦繫法無也,除色非集諦繫根法。色滅諦繫非根法,幾陰界入攝?問何等法?問色滅諦繫非根法。無也。色非滅諦繫非根法,幾陰界入攝?問何等法?問色非滅諦繫非根法。除餘法。除何等法?除非色法,除色滅諦繫法無也,除色非滅諦繫根法。色道諦繫非根法,幾陰界入攝?問何等法?問色道諦繫非根法。無也。色非道諦繫非根法,幾陰界入攝?問何等法?問色非道諦繫非根法。除餘法。除何等法?除非色法、除色道諦繫法、除色非道諦繫根法。色諸聖諦繫非根法,幾陰界入攝?問何等法?問色諸聖諦繫非根法。除餘法。除何等法?除非色法、除色非諸聖諦繫法、除色諸聖諦繫根法。色非諸聖諦繫非根法,幾陰界入攝?問何等法?問色非諸聖諦繫非根法。無也。非色法,如色法說。乃至過去未來現在法亦如是(二重竟)。
善色苦諦繫法,幾陰界入攝?問何等法?問善色苦諦繫法。除餘法。除何等法?除無善法、除善非色法、除善色非苦諦繫法。善色非苦諦繫法,幾陰界入攝?問何等法?問善色非苦諦繫法。除餘法。除何等法?除無善法、除善非色法、除善色苦諦繫法。善色集諦繫法,幾陰界入攝?問何等法?問善色集諦繫法。無也。善色非集諦繫法,幾陰界入攝?問何等法?問善色非集諦繫法。除餘法。除何等法?除無善法、除善非色法、除善色集諦繫法。問善色滅諦繫法,幾陰界入攝?問何等法?問善色滅諦繫法。無也。善色非滅諦繫法,幾陰界入攝?問何等法?問善色非滅諦繫法。除餘法。除何等法?除無善法、除善非色法,除善色滅諦繫法無也。善色道諦繫法,幾陰界入攝?問何等法?問善色道諦繫法。除餘法。除何等法?除無善法、除善非色法、除善色非道諦繫法。善色非道諦繫法,幾陰界入攝?問何等法?問善色非道諦繫法。除餘法。除何等法?除無善法、除善非色法、除善色道諦繫法。善色諸聖諦繫法,幾陰界入攝?問何等法?問善色諸聖諦繫法。除餘法。除何等法?除無善法、除善非色法、除善色非諸聖諦繫法。善色非諸聖諦繫法,幾陰界入攝?問何等法?問善色非諸聖諦繫法。除餘法。除何等法?除無善法、除善非色法、除善色諸聖諦繫法。善色根法,幾陰界入攝?問何等法?問善色根法。除餘法。除何等法?除無善法、除善非色法、除善色非根法。善色非根法,幾陰界入攝?問何等法?問善色非根法。除餘法。除何等法?除無善法、除善非色法、除善色根法。善色苦諦繫根法,幾陰界入攝?問何等法?問善色苦諦繫根法。`[(除餘…法)四十二字〔-〕【三宮】]`除餘法。除何等法?除無善法、除善非色法、除善色苦諦繫法,除善色非苦諦繫非根法無也,善色集諦繫根法無也。善色非苦諦繫根法,幾陰界入攝?問何等法?問善色非苦諦繫根法。除餘法。除何等法?除無善法、除善非色法、除善色苦諦繫法,除善色非苦諦繫非根法無也。善色集諦繫根法,幾陰界入攝?問何等法?問善色集諦繫根法。無也。善色非集諦繫根法,幾陰界入攝?問何等法?問善色非集諦繫根法。除餘法。除何等法?除無善法、除善非色法,除善色集諦繫法無也,除善色非集諦繫非根法。善色滅諦繫根法,幾陰界入攝?問何等法?問善色滅諦繫根法。無也。善色非滅諦繫根法,幾陰界入攝?問何等法?問善色非滅諦繫根法。除餘法。除何等法?除無善法、除善非色法,除善色滅諦繫法無也,除善色非滅諦繫根法。善色道諦繫根法,幾陰界入攝?問何等法?問善色道諦繫根法。除餘法。除何等法?除無善法、除善非色法、除善色非道諦繫法,除善色道諦繫非根法無也。善色非道諦繫根法,幾陰界入攝?問何等法?問善色非道諦繫根法。除餘法。除何等法?除無善法、除善非色法、除善色道諦繫法、除善色非道諦繫非根法。善色諸聖諦繫根法,幾陰界入攝?問何等法?問善色諸聖諦繫根法。除餘法。除何等法?除無善法、除善非色法、除善色非諸聖諦繫法、除善色諸聖諦繫非根法。善色非諸聖諦繫根法,幾陰界入攝?問何等法?問善色非諸聖諦繫根法。除餘法。除何等法?除無善法、除善非色法、除善色諸聖諦繫法,除善色非諸聖諦繫非根法無`[也〔-〕【宮】]`也。善色苦諦繫非根法,幾陰界入攝?問何等法?問善色苦諦繫非根法。除餘法。除何等法?除無善法、除善非色法、除善色非苦諦繫法,除善色苦諦繫根法無也。善色非苦諦繫非根法,幾陰界入攝?問何等法?問善色非苦諦繫非根法。無也。善色集諦繫非根法,幾陰界入攝?問何等法?問善色集諦繫非根法。無也。善色非集諦繫非根法,幾陰界入攝?問何等法?問善色非集諦繫非根法。除餘法。除何等法?除無善法、除善非色法,除善色集諦繫法無也,除善色非集諦繫根法。善色滅諦繫非根法,幾陰界入攝?問何等法?問善色滅諦繫非根法。無也。善色非滅諦繫非根法,幾陰界入攝?問何等法?問善色非滅諦繫非根法。除餘法。除何等法?除無善法、除善非色法,除善色滅諦繫法無也,除善色非滅諦繫根法。善色道諦繫非根法,幾陰界入`[攝=攝問何等法【三宮】]`攝?問善色道諦繫非根法,無也。善色非道諦繫非根法,幾陰界入攝?問何等法?問善色非道諦繫非根法。除餘法。除何等法?除無善法、除善非色法、除善色道諦繫法、除善色非道諦繫根法。善色諸聖諦繫非根法,幾陰界入攝?問何等法?問善色諸聖諦繫非根法。除餘法。除何等法?除無善法、除善非色法、除善色非諸聖諦繫根法、除善色諸聖諦繫根法。善色非諸聖諦繫非根法,幾陰界入攝?問何等法?問善色非諸聖諦繫非根法。無也。善非色亦如是。乃至過去未來現在法亦如是(三重竟)。
善學色苦諦繫法,幾陰界入攝?問何等法?問善學色苦諦繫法。無也。善學色非苦諦繫法,幾陰界入攝?問何等法?問善學色非苦諦繫法。除餘法。除何等法?除無善法、除善非無學法、除善學非色法,除善學色苦諦繫法無也。善學色集諦繫法,幾陰界入攝?問何等法?問善學色集諦繫法。無也。善學色非集諦繫法,幾陰界入攝?問何等法?問善學色非集諦繫法。除餘法。除何等法?除無善法、除善非無學法、除善學非色法,除善學色集諦繫法無也。善學色滅諦繫法,幾陰界入攝?問何等法?問善學色滅諦繫法。無也。善學色非滅諦繫法,幾陰界入攝?問何等法?問善學色非滅諦繫法。除餘法。除何等法?除無善法、除善非無學法、除善學非色法,除善學色滅諦繫法無也。善學色道諦繫法,幾陰界入攝?問何等法?問善學色道諦繫法。除餘法。除何等法?除無善法、除善非無學法、除善學非色法、除善學色非道諦繫法。善學色非道諦繫法,幾陰界入攝?問何等法?問善學色非道諦繫法。除餘法。除何等法?除無善法、除善非無學法、除善學非色法、除善學色道諦繫法。善學色諸聖諦繫法,幾陰界入攝?問何等法?問善學色諸聖諦繫法。除餘法。除何等法?除無善法、除`[善=善非【三宮】]`善無學法、除善學非色法、除善學色非諸聖諦繫法。善學色非諸聖諦繫法,幾陰界入攝?問何等法?問善學色`[非=非諸【三】]`非聖諦繫法。除餘法。除何等法?除無善法、除善非無學法、除善學非色法、除善學色諸聖諦繫法。善學色根法,幾陰界入攝?問何等法?問善學色根法。除餘法。除何等法?除無善法、除善非無學法、除善學非色法,除善學色非根法無也。善學色非根法,幾陰界入攝?問何等法?問善學色非根法?無也。善學色苦諦繫根法,幾陰界入攝?問何等法?問善學色苦諦繫根法。無也。善學色非苦諦繫根法,幾陰界入攝?問何等法?問善學色非苦諦繫根法。除餘法。除何等法?除無善法、除善非無學法、除善學非色法,除善學色苦諦繫法無也,除善學色非苦諦繫非根法無也。善學色集諦繫根法,幾陰界入攝?問何等法?問善學色集諦繫根法。無也。善學色非集諦繫根法,幾陰界入攝?問何等法?問善學色非集諦繫根法。除餘法。除何等`[法=法除無善法【三】]`法?除善非無學法、除善學非色法,除善學色集諦繫法無也,除善學色非集諦繫非根法無也,善學色滅諦繫非根法無也。善學色滅諦繫根法,幾陰界入攝?問何等法?問善學色滅諦繫根法。無也。善學色非滅諦繫根法,幾陰界入攝?問何等法?問善學色非滅諦繫根法。除餘法。除何等法?除無善法、除善非無學法、除善學非色法,除善學色滅諦繫法無也,除善學色非滅諦繫非根法無也。善學色道諦繫根法,幾陰界入攝?問何等法?問善學色道諦繫根法。除餘法。除何等法?除無善法、除善非無學法、除善學非色法、除善學色非道諦繫法,除善學色道諦繫非根法無也。善學色非道諦繫根法,幾陰界入攝?問何等法?問善學色非道諦繫根法。除餘法。除何等法?除無善法、除善非無學法、除善學非色法、除善學色道諦繫法,除善學色非道諦繫非根法無也。善學色諸聖諦繫根法,幾陰界入攝?問何等法?問善學色諸聖諦繫根法。除餘法。除何等法?除無善法、除善非無學法、除善學非色法、除善色非諸聖諦繫法,除善學色諸聖諦繫非根法無也。善學色非諸聖諦繫根法,幾陰界入攝?問何等法?問善學色非諸聖諦繫根法。除餘法。除何等法?除無善法、除善非`[疑=無【三宮】]`疑善法、除善`[非=非無【三宮】]`非學法、除善學非色法、除善學色諸聖諦繫法,除善學色非諸聖諦繫非根法無也。善學色苦諦繫非根法,幾陰界入攝?問何等法?問善學色苦諦繫非根法。盡無也。善非色亦如上色法說。乃至過去未來現在法亦如是(四重`[竟〔-〕【三宮】]`竟攝事竟)。
苦諦繫法,幾非陰界入攝?問何等法?問非苦諦繫法。除餘法。除何等法?除苦諦繫法。非苦諦繫法,幾非陰界入攝?問何等法?問苦諦繫法。除餘法。除何等法?除非苦諦繫法。集諦繫法,幾非陰界入攝?問何等法?問非集諦繫法。除餘法。除何等法?除集諦繫法。非集諦繫`[法=法非集諦繫法【三】,法集諦繫法【宮】]`法,幾非陰界入攝?問何等法?問集諦繫法。除餘法。除何等法?除非集諦繫法。滅諦繫法,幾非陰界入攝?問何等法?問非滅諦繫法。除餘法。除何等法?除滅諦繫法。非滅諦繫`[法=法非滅諦繫法【三】]`法,幾非陰界入攝?問何等法?問滅諦繫法。除餘法。除何等法?除非滅諦繫法。道諦繫法,幾非陰界入攝?問何等法?問非道諦繫法。除餘法。除何等法?除道諦繫法。非道諦繫法,幾非陰界入攝?問何等法?問道諦繫法。除餘法。除何等法?除非道諦繫法。諸聖諦繫法,幾非陰界入攝?問何等法?問非諸聖諦繫法。除餘法。除何等法?除諸聖諦繫法。非諸聖諦繫法,幾非陰界入攝?問何等法?問諸聖諦繫法。除餘法。除何等法?除非諸聖諦繫法。
根法,幾非陰界入攝?問何等法?問非根法。除餘法。除何等法?除根法。非根法,幾非陰界入攝?問何等法?問根法。除餘法。除何等法?除非根法。苦諦繫根法,幾非陰界入攝?問何等法?問非苦諦繫法、問苦諦繫非根法。除餘法。除何等法?除苦諦繫根法。非苦諦繫根法,幾非陰界入攝?問何等法?問苦諦繫法、問非苦諦繫非根法。除餘法。除何等法?除非苦諦繫根法。集諦繫根法,幾非陰界入攝?無也。非集諦繫根法,幾非陰界入攝?問何等法?問集諦繫法、問非集諦繫非根法。除餘法。除何等法?除非集諦繫根法。滅諦繫根法,幾非陰界入攝?無也。非滅諦繫根法,幾非陰界入攝?問何等法?問滅諦繫法、問非滅諦繫非根法。除餘法。除何等法?除非滅諦繫根法。道諦繫根法,幾非陰界入攝?問何等法?問非道諦繫法。問道諦繫非根法,無也。除餘法。除何等法?除道諦繫根法。非道諦繫根法,幾非陰界入攝?問何等法?問道諦繫法、問非道諦繫非根法。除餘法。除何等法?除非道諦繫根法。諸聖諦繫根法,幾非陰界入攝?問何等法?問非諸聖諦繫法、問諸聖諦繫非根法。除餘法。除何等法?除諸聖諦繫根法。非諸聖諦繫根法,幾非陰界入攝?問何等法?問諸聖諦繫法、問非諸聖諦繫非根法。除餘法。除何等法?除非諸聖諦繫根法。苦諦繫非根法,幾非陰界入攝?問何等法?問非苦諦繫法、問苦諦繫根法。除餘法。除何等法?除苦諦繫非根法。非苦諦繫非根法,幾非陰界入攝?問何等法?問苦諦繫法、問非苦諦繫根法。除餘法。除何等法?除非苦諦繫非根法。集諦繫非根法,幾非陰界入攝?問何等法?問非集諦繫法。問集諦繫根法,無也。除餘法。除何等法?除集諦繫非根法。非集諦繫非根法,幾非陰界入攝?問何等法?問集諦繫法、問非集諦繫根法。除餘法。除何等法?除非集諦繫非根法。滅諦繫非根法,幾非陰界入攝?問何等法?問非滅諦繫法。問滅諦繫根法,無也。除餘法。除何等法?除滅諦繫非根法。非滅諦繫非根法,幾非陰界入攝?問何等法?問滅諦繫法、問非滅諦繫根法。除餘法。除何等法?除非滅諦繫非根法。道諦繫非根法,幾非陰界入攝?無也。非道諦繫非根法,幾非陰界入攝?問何等法?問道諦繫法、問非道諦繫根法。除餘法。除何等法?除非道諦繫非根法。諸聖諦繫非根法,幾非陰界入攝?問何等法?問非諸聖諦繫法、問諸聖諦繫根法。除餘法。除何等法?除諸聖諦繫非根法。非諸聖諦繫非根法,幾非陰界入攝?問何等法?問諸聖諦繫法、問非諸聖諦繫根法。除餘法。除何等法?除非諸聖諦繫非根法。
眼入法,幾非陰界入攝?問何等法?問非眼入法。除餘法。除何等法?除眼入法。乃至法入亦如是。眼界法,幾非陰界入攝?問何等法?問非眼界法。除餘法。除何等法?除眼界法。非眼界法?幾非陰界入攝?問何等法?問眼界法。除餘法。除何等法?除非眼界法。乃至法界亦如是。色陰法,幾非陰界入攝?問何等法?問非色陰法。除餘法。除何等法?除色陰法。`[非〔-〕【宮】]`非色陰法,幾非陰界入攝?問何等法?問色陰法。除餘法。除何等法?除非色`[陰〔-〕【三宮】]`陰法。乃至識陰亦如是。
苦聖諦法,幾非陰界入攝?問何等法?問非苦聖諦法。除餘法。除何等法?除苦聖諦法。非苦聖諦法,幾非陰界入攝?問何等法?問苦聖諦法。除餘法。除何等法?除非苦聖諦法。乃至道聖諦亦如是。
眼根法,幾非陰界入攝?問何等法?問非眼根法。除餘法。除何等法?除眼根法。非眼根法,幾非陰界入攝?問何等法?問眼根法。除餘法。除何等法?除非眼根法。乃至知已根亦如是。念覺法,幾非陰界入攝?問何等法?問非念覺法。除餘法。除何等法?除念覺法。非念覺法,幾非陰界入攝?問何等法?問念覺法。除餘法。除何等法?除非念覺法。乃至捨覺法亦如是。貪不善根法?幾非陰界入攝?問何等法?問非貪不善根法。除餘法。除何等法?除貪不善根`[法〔-〕【三】]`法。非貪不善根法,幾非陰界入攝?問何等法?問貪不善根法。除餘法。除何等法?除非貪不善根法。恚、癡不善根法亦如是。無貪善根法,幾非陰界入攝?問何等法?問非無貪善根法。除餘法。除何等法?除無貪善根法。非無貪善根法,幾非陰界入攝?問何等法?問無貪善根法。除餘法。除何等法?除非無貪善根法。無恚、無癡亦如是。
地大法,幾非陰界入攝?問何等法?問非地大法。除餘法。除何等法?除地大法。非地大法,幾非陰界入攝?問何等法?問地大法。除餘法。除何等法?除非地大法。水、火、風大亦如是。
不殺生戒法,幾非陰界入攝?問何等法?問非不殺生戒法。除餘法。除何等法?除不殺生戒法。非不殺生戒法,幾非陰界入攝?問何等法?問不殺生戒法。除餘法。除何等法?除非不殺生戒法。乃至不飲酒不放逸處亦如是。
色法,幾非陰界入攝?問何等法?問非色法。除餘法。除何等法?除色法。非色法?幾非陰界入攝?問何等法?問色法。除餘法。除何等法?除非色法。乃至過去未來`[現在=現在法【三宮】]`現在亦如是。
舍利弗阿毘曇論卷第`[二十二=十七【宋元宮】,十七下【明】]`二十二
☗s23舍利弗阿毘曇論卷第`[二十三=十八【三宮】]`二十三
姚秦罽賓三藏曇摩耶舍共曇摩崛多等譯
攝相應分
## 相應品第二之上
ᅟᅟ==[7] 第二之上=下【宋元宮】==
ᅟᅟ==[8] 之上〔-〕【明】==
心心數法,當知相應、當知不相應、當知無相應、當知非無相應。相應,當知亦有相應、不相應、無相應、非無相應。不相應,當知亦有相應、不相應、無相應、非無相應。無相應,當知亦有相應、不相應、無相應、非無相應。無相應,當知亦有相應、不相應、無相應、非無相應。相應者,謂心與數法相應,數法與心相應,數法數法與數法相應,除自性。自性`[自=不自【三宮】]`自性不相應,非無相應。心心數法相應正問,今當說。
眼識界乃至意界意識界,身觸心觸名觸、對觸、愛觸、憎觸、明觸、無明觸、明分觸、無明分觸,樂根、苦根、喜根、憂根、捨根,受、想、思、觸、思惟、覺觀、忍、見、智、解脫,無貪、無恚、無癡,順信、悔、不悔、悅喜、心進、心除。信、欲、不放逸、念、捨、怖,煩惱使、見使、疑使、戒`[10]道=盜【三宮】*`道使、愛使、恚使、嫉妬使、慳惜使、無明使、慢使、掉使,有覺有觀定、無覺有觀定、無覺無觀定、空定、無相定、無願定,信根乃至慧根,是名相應。`[問=門【三宮】]`問。
何謂眼識界?若識,眼根因色境界,已生今生當生不定,是名眼識界。耳,鼻,舌,身識界亦如是。
何謂意界?若`[意=想【宮】]`意知法念法,若初心已生今生當生不定,是名意界。
何謂意識界?不離彼境界,若餘心似彼,已生今生當生不定,是名意識界。
何謂身觸?若觸,身識相應,是名身觸。`[復次,身觸若觸五識身相應眼識耳鼻舌身識是名身觸【大】∞何謂心觸若觸意識相應是名心觸【三宮】]`復次,身觸,若觸五識身相應,眼識耳鼻舌身識,是名身觸。`[何謂心觸若觸意識相應是名心觸【大】∞復次,身觸若觸五識身相應眼識耳鼻舌身識是名身觸【三宮】]`何謂心觸?若觸,意識相應,是名心觸。
何謂名觸?若心觸,是名名觸。
何謂對觸?若身觸,是名對觸。
何謂愛觸?若觸欲染相應,是名愛觸。
何謂恚觸?若觸瞋恚相應,是名恚觸。
何謂明觸?若觸聖智相應,是名明觸。
何謂無明觸?若觸不善非智相應,是名無明觸。
何謂明分觸?若觸明分、生明、得明、能令明廣大,是名明分觸。
何謂無明`[分=分觸若【三宮】]`分?觸生無明、得無明、能令無明廣大,是名無明分觸。
復次,明分觸,若觸聖忍相應,是名明分觸。
復次,無明分觸,若觸非聖非煩惱相應,是名無明分觸。
復次,明分觸,若觸聖能得智果,是名明分觸。
復次,無明分觸,若觸非聖、若善無記,是名無明分觸。
何謂樂根?若身忍`[受=愛【宮】]`受樂,`[眼=根【三宮】]`眼觸樂受、耳鼻舌身觸樂受樂界,是名樂根。
何謂苦根?若身不忍受苦,眼觸苦受、耳鼻舌身觸苦受苦界,是名苦根。
何謂喜根?若心忍受樂、意觸樂受喜界,是名喜根。
何謂憂根?若心不忍受苦、意觸苦受憂界,是名憂根。
何謂捨根?若身心不忍受苦樂,眼觸不苦不樂、耳鼻舌身意觸不苦不樂受捨界,是名捨根。
何謂受?若心受,是名受。
復次,受六受,眼觸受、耳鼻舌身意觸受。
何謂眼觸受?若受眼識相應,是名眼觸受。乃至意受亦如是。
復次,眼觸受,緣眼緣色生眼識,三法和合觸緣受,是名眼觸受。乃至意受亦如是。
何謂想?`[若〔-〕【宮】]`若想憶想勝想,是名想。
復次,想六想,色想、聲香味觸法想。
何謂色想?若想眼識相應,是名色想。聲香味觸法亦如是。
復次,色想,色境界思惟色,若想憶想勝想,是名色想。聲香味觸法想亦如是。
何謂思?若思正思緣思,若心有作,是名思。
復次,思六思,色思、聲香味觸法思。
何謂色思?若思眼識相應,是名色思。聲香味觸法思亦如是。
復次,色思,色境界思惟色,若思正思緣思,若心有作,是名色思。聲香味觸法思亦如是。
何謂觸?若觸正觸,是名觸。
復次,觸六觸,眼觸、耳鼻舌身意觸。
何謂眼觸?若觸眼識相應,是名眼觸。耳鼻舌身意觸亦如是。
復次,眼觸,緣眼緣色生眼識,三法和合觸,是名眼觸。耳、鼻、舌、身、意觸亦如是。
何謂思惟?若心分別計挍籌量憶念,是名思惟。
復次,思惟六思惟,色、聲、香、味、觸、法思惟。
何謂色思惟?若思惟眼識相應,是名色思惟。聲、香、味、觸、法思惟亦如是。
復次,色思惟,色境界思惟色,若心分別計挍籌量憶念,是名色思惟。聲、香、味、觸、法思惟亦如是。
何謂覺?若覺重覺憶想緣境界心語,是名覺。
復次,六覺,`[色=色覺【三宮】]`色、聲、香、味、觸、法覺。
云何色覺?若以色境界思惟色,覺重覺憶想緣境界心語,是名色覺。聲、香、味、觸、法覺亦如是。
何謂觀?若心行微行微津微分別心隨微轉,是名觀。
復次,六觀,色、觀、聲、香、味、觸、法觀。
何謂色觀?若以色境界思惟色,若心行微行微津微分別心隨微轉,是名色觀。聲、香、味、觸、法觀亦如是。
何謂忍?貪嗜欲得,若於順不順法堪任忍辱,是名忍。
何謂見?見有二種:或見忍、或見智。
何謂見忍?若貪嗜欲得,若於順不順法堪任忍辱,是名見忍。
何謂見智?若必執於法,是名見智。
何謂智?若必執於善法,是名智。
復次,智有四智:法智、比智、世智、他心智,是名智。
何謂解脫?若解重解、究竟解,心向彼、尊上彼、`[8]傾=願【三宮】*`傾向彼,以彼解脫,是名解脫。
復次,解脫,六解脫:色解脫、聲香味觸法解脫。
云何色解脫?若解脫眼識相應,是名色解脫。聲、香、味、觸、法解脫亦如是。
復次,色解脫,若以色境界思惟色,若解、重解、究竟解,心向彼、尊上彼、`[*8]`傾向彼,以彼解脫,是名色解脫。聲、香、味、觸、法解脫亦如是。
何謂無貪?若不悕望,是名無貪。
復次,若堪忍離貪心,是名無貪。
復次,若於五欲中,愛喜適意愛色欲染相續,眼識色愛喜適意愛色欲染相續,耳鼻舌身識觸愛喜適意愛色欲染相續;若於他欲、他財、他所須、他婦女,不欲貪取,若不貪、重不貪、究竟不貪,心不著、不悕望、不愛著、不欲染,及餘可貪法若不貪、重不貪、究竟不貪,心不貪著、不悕望、不愛著、不欲染,是名無貪。
何謂無恚?若無諍訟,是名無恚。
復次,若堪忍離恚心,是名無恚。
復次,若於少眾生、若多眾生,欲令此眾生不繫、不閉、不傷害,莫令為若`[干=于【明】]`干苦加,若無恚、重`[無=供【宮】]`無恚、究竟無恚,心離恚,無諍訟、不憎害、無惱緣,心不怨憎,慈、重慈、究竟慈,矜愍、欲利益眾生,及餘可恚法若不恚、重不恚、究竟不恚,心離恚、無諍訟、不憎害、無惱緣,心不怨憎,慈、重慈、究竟慈,矜愍、欲利益法,是名無恚。
何謂無癡?若明,是名無癡。
復次,無癡,若堪忍離癡心,是名無癡。
復次,若知苦集滅道、知前際後際知前後際、知內知外、知六觸入集滅大過患出要、知因緣、知業報,知緣生、善不善無記、黑白、有緣無緣、有明無明、可作不可作、可親近不可親近。
若於彼法,無癡無闇、無`[1]忘=妄【三宮】*`忘無失、正念,無障礙、無覆蓋、無闇蔽、無荒、無纏、無濁,明焰術光炤、知見.解射方便,慧眼.慧根.慧力、擇法覺、正見。
及餘癡法中,無癡、無闇、無`[*1]`忘無失,正念、無障礙、無覆蓋、無闇蔽、無荒、無纏、無濁,明焰術光炤、知見.解射方便,慧眼.慧根.慧力、擇法覺、正見,是名無癡。[正見](T28n1548_舍利弗阿毘曇論1#^wva4m9) ^teke9g
何謂順信?若信善順不逆,是名順信。
何謂悔?若可作不可作處、若作不作已,若於彼心燋熱、重燋熱、究竟燋熱,是名悔。
何謂不悔?若可作不可作處、若可作不可作已,若於彼不燋不熱、重不燋不熱、究竟不燋`[不〔-〕【三宮】]`不熱,是名不悔。
何謂悅?若心悅豫.歡樂.`[愛=受【三】]`愛樂,`[未=味【三】]`未喜,是名悅。==\[[舍利弗](T28n1548_舍利弗阿毘曇論2#^e35hyg) [舍利弗](T28n1548_舍利弗阿毘曇論2#^ca1tsw) [舍利弗](T28n1548_舍利弗阿毘曇論2#^pzap5p)]== [s26](婆沙021-030#c3心10-13)
何謂喜?若歡喜.踊躍.正踊躍,離恚.寂靜,是名喜。==\[[舍利弗](T28n1548_舍利弗阿毘曇論1#^d2jc54)]== ^u9p7qw
何謂心進?若心發起、顯出、越度,是名心進。
何謂心除?若心樂、心調、心輕、心軟,是名心除。
何謂信?若信、入信、勝信,是名信。
何謂欲?若欲、重欲、悕望、欲作、欲發起、欲顯出、欲度、欲得、欲觸欲解射、欲證,是名欲。
何謂不放逸?若覆護心念,欲令我心不染於染法、不恚於恚法、不癡於癡法、不著垢穢法、不順於色欲法、不貢高於貢高法、不放逸於放逸法,是名不放逸。
何謂念?若念憶念,是名念。
何謂心捨?若捨勝捨,心等、心均、心清淨、心無作、非`[受=愛【三宮】]`受,是名捨。
何謂怖?若於色聲香味觸法、若眾生,若`[怖重=悕望悕望【三】,悕望【宮】]`怖、重怖、究竟怖,`[心〔-〕【宮】]`心驚毛竪,是名怖。
何謂煩惱使?十使:見使、疑使、戒`[*10-1]道=盜【三宮】*`道使、愛使、恚使、嫉妬使、慳惜使、無明使、憍`[慢〔-〕【三宮】]`慢使、掉使,是名煩惱使。
何謂見使?除戒`[*10]`道見,若餘見,是名見使。
復次,見使,六十二見及邪見,是名見使。
何謂疑使?若有人緣過去疑`[9]惑=或【宮】*`惑,我過去有、我非過去有,以何性過去有因、何過去有?緣未來疑惑,我未來有、我非未來有,以何性未來有因、何未來有緣?現在疑`[*9]`惑,`[我=於我【三宮】]`我現在有、我現在非有,以何`[性=姓【宮】]`性我現在有因、何現在有謂我生處?此眾生從何處來、去至何處?若世尊疑`[*9]`惑,是佛世尊、非佛世尊?世尊善說法、世尊非善說法?世尊聲聞眾善趣、世尊聲聞眾非善趣?行常行非常、行苦行非苦、無我法非無我法、寂靜涅槃非寂靜涅槃、有與無與、有施無施、有`[12]祀=杞【明】*`祀無`[*12]`祀、有善惡業果報無善惡業果報、有今世無今世、有後世無後世、有父母無父母、有天無天、眾生有化生眾生無化生、世有沙門婆羅門正趣正至若今世後世自證知說世無沙門婆羅門正趣正至若今世後世身證知說。若於彼法疑惑、重疑惑、究竟疑惑,心不決定、猶豫、二心、疑心、不`[了=了了【三宮】]`了,無量疑不盡不解脫,猶豫、重猶豫、究竟猶豫,是名`[疑=疑惑【三宮】]`疑使。
何謂戒`[*10]`道使?若戒`[*10]`道見,是名戒`[*10]`道使。
復次,以戒為淨、以戒`[*10]`道為淨,解脫、無依、盡一切苦際,`[若=善【三】]`若忍欲覺觸證戒謂護身口。道謂邪吉,養髮敬事水火日月,持牛鹿狗默然等戒,求為力士報人天中尊。如是勤行苦行邪行,此謂道。若戒若道求覓,求覓已以是為淨,為淨已為解脫,為解脫已以是為聖人、為羅漢、為涅槃。若於彼忍欲堪任樂著,是名戒`[*10]`道使。
何謂愛使?若欲染,`[是〔-〕【三宮】]`是名愛使。
何謂瞋恚使?若憎恚,是名瞋恚使。
何謂嫉妬使?若他得利養恭敬尊重讚歎禮拜,憎嫉瞋恚忿怒心嫉,是名嫉妬使。
何謂慳惜使?若財物悋惜不捨心貪,是名慳惜使。
何謂無明使?癡不善根,是名無明使。
何謂憍慢使?若以慢自高,是名憍慢使。
何謂掉使?若掉動不定、發奔逸不寂靜、不正寂、靜心不息,是名掉使。
有`[覺=觀【三宮】]`覺有`[觀=覺【三宮】]`觀定、無覺有觀定、無覺無觀定、空無相無願定,如道品三支道中廣說。
何謂信根?學人離煩惱、聖心趣聖道,若堅信堅法及餘趣人,見行過患,觀涅槃寂滅,如實觀苦集滅道,未得欲得、未解欲解、未證欲證。修道離煩惱見學人,若須陀洹、斯陀含、阿那含,觀行具足,若智地、若觀解脫心,即得沙門果,須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無學人阿羅漢,未得聖法欲得,修道觀行具足,若智地、若觀解脫心,即得阿羅漢果。如實人、如趣人,若信、入信、勝信、真信、心淨,是名信根。進、念、定、慧根亦如是。`[次頁[01]不分卷及品【三宮】]`
舍利弗阿毘曇論卷第二十三
☗s24舍利弗阿毘曇論卷第二十四姚秦罽賓三藏曇摩耶舍共曇摩崛多等譯
攝相應分
## 相應品下
`[前頁[19]不分卷及品【三宮】]`七十`[二=一【三宮】]`二相應門分,今當說。五識界,各十二。二識界,各六十。身觸十三。心觸、名觸,各五十三。對觸亦十三。身觸愛觸二十五,恚觸二十三,明觸三十五,無明觸三十四,明分觸三十五,無明分觸`[三=四【三宮】]`三十。樂根十三,苦根亦如是,喜根五十一,憂根三十七,捨根五十六。受六十五,想、思、觸、思惟,各除自性餘數,覺五十九,觀六十,忍五十三,見五十四,智三十五,解脫六十九。無貪二十九,無恚亦如是,無癡四十二,順信四十四,悔三十四,不悔三十六,悅五十二,喜亦如是,心進六十,心除四十一,信五十八,欲六十一,不放逸四十六,念五十九,心捨四十一,怖二十七。煩惱使四十九,見使二十八,疑使十九,戒`[4]道=盜【三宮】*`道`[5]使〔-〕【三宮】*`使二十八,愛使二十九,`[憎=恚【三】]`憎使二十七,嫉妬二十四,慳惜使亦如是,無`[明=明使【三】]`明三十九,慢、`[掉=掉使【三】]`掉亦如是。有覺有觀定三十五,無覺有觀定三十四,無覺無觀定三十三,空定三十四,無相無願亦如是。信根三十八,進根三十九,念根亦如是,定根三十四,慧根三十六。
何謂眼識界分?若法眼識界相應,謂身觸、對觸、無明分觸、樂根、苦根、捨根、受、想、思、觸、思惟、解脫,是名眼識界分。耳、鼻、舌、身、識界分亦如是。
何謂意界分?若法意界相應,謂心觸、名觸、愛觸、憎觸、明觸、無明觸、明分觸、無明分觸,喜根乃至慧根,是名意界分。意識界分亦如是。
何謂身觸分?若法身觸相應,謂眼識界、耳識界、鼻識界、舌識界、身識界,樂根、苦根、捨根,受、想、思惟、解脫,是名身觸分。
何謂心觸分?若法心觸相應,謂意`[界=思【元】]`界、意識界,除觸,喜根乃至慧根,是名心觸分。名觸分亦如是。
何謂對觸分?若法對觸相應,謂眼識界、耳鼻舌身識界,樂根、苦根、捨根,受、想、思、思惟、解脫,是名對觸分。
何謂愛觸分?若法愛觸相應,謂意界、意識界,喜根、捨根,受、想、思、思惟、覺、觀、忍、見、解脫,`[不=入【宋】]`不`[悔悅=悅悔【宮】]`悔、悅、喜、心進、信、欲、念、煩惱使、愛使、無明、慢、掉使,是名愛觸分。
何謂恚觸分?若法恚觸相應,謂意界、意識界,憂根,受、想、思、思惟、覺、觀、忍、見、解脫,悔、心進、信、欲、念、怖,煩惱使、恚使、無明、慢、掉使,是名恚觸分。
何謂明觸分?若法明觸相應,謂意界,意識界,喜根、捨根,受、想、思、思惟、覺、觀、見、智、解脫,無癡、順信、悅、喜、心進、心除,信、欲、不放逸、念、心捨,有覺有觀定、無覺有觀定、無覺無觀定、空定無相定無願定,信根乃至慧根,是名明觸分。
何謂無明觸分?若法無明觸相應,謂意界、意識界,喜根、憂根、捨根,受、想、思、思惟、覺、觀、忍、見、解脫,悔、不悔、悅、喜、心進、信、欲、念、怖,煩惱使及十煩惱使,是名無明觸分。
何謂明分觸?若法明分觸相應,謂意界、意識界,喜根、捨根,受、想、思、思惟、覺、觀、忍、見、解脫,無癡、順信、悅、喜、心進、心除,信、欲、不放逸、念、心捨,有覺有觀定,乃至慧根,是名明分觸。
何謂無明分觸?若法無明分觸相應,謂眼耳鼻舌身識界、意界意識界,樂根、苦根、喜根、憂根、捨根,受、想、思、思惟、覺、觀、忍、見、解脫,無貪、無恚、無癡,順信、悔、不悔、悅、喜、心進、信、欲、不放逸、念心、除怖,有覺有觀定、無覺有觀定、無覺無觀定,是名無明分觸。
何謂樂根分?若法樂根相應,謂眼識界、耳鼻舌身識界,身觸、對觸、無明分觸,想、思、觸、思惟、解脫,是名樂根`[分〔-〕【三宮】]`分。
何謂苦根分?若法苦根相應,謂眼識界、耳鼻舌身識界,身觸、對觸、無明分觸,想、思、觸、思惟、解脫,是名苦根分。
何謂喜根分?若法喜根相應,謂意界、意識界,心觸、名`[觸=觸意觸【三宮】]`觸、愛觸、明觸、無明觸、明分觸、無明分觸,想、思、觸、思惟、覺、觀、忍、見、智、解脫,無貪、無恚、無癡,順信、不悔、悅、喜、心進、心除,信、欲、不放逸、念、心捨,煩惱使、見使、戒`[*4-1]道=盜【三宮】*`道使、愛使、無明、慢、掉使,有覺有觀定,乃至慧根,是名喜根分。
何謂憂根分?若法憂根相應,謂意界、意識界,心觸、名觸、恚觸、無明觸、無明分觸,想、思、觸、思惟、覺、觀、忍、見、解脫,無貪、無恚、無癡、順信、悔心、進、信、欲、不放逸、念、怖,煩惱使、見使、疑使、戒`[*4-2]道=盜【三宮】*`道使、恚使、嫉妬慳惜使、無明、慢、掉使,是名憂根分。
何謂捨根分?若法捨根相應,謂眼識界、耳鼻舌身識界,意界、意識界,眼耳鼻舌身觸、心觸、名觸、對觸、愛觸、明觸、無明觸、明分觸、無明分`[觸=觸想思觸思惟覺忍見智解脫無貪無恚無【三宮】]`觸,`[無【CB】,[-]【大】]`無癡、順信、心除,信、欲、不放逸、念、捨,煩惱使、見使、疑使、戒`[*4-3]道=盜【三宮】*`道使、愛使、無明、慢、掉使,有覺有觀定,乃至慧根,是名捨根分。
何謂`[2]受=愛【宋元】*`受分?若法`[*2]`受相應。
何謂非分?謂諸自性,是名非`[*2]`受分。
何謂想分?若法想相應。
何謂非分?謂諸自性,是名非想分。
`[(何謂…分)二十二字〔-〕【三宮】]`何謂思分?若法思相應。
何謂非分?謂諸自性,是名非思分。
何謂觸分?若法觸相應。
何謂非分?謂諸自性,是名非觸分。思惟分,如想說。
何謂覺分?若法覺相應。
何謂非分?謂五識界、身觸、對觸、樂根、苦根自性,無覺有觀定、無覺無觀定,是名非覺分。
何謂觀分?若法觀相應。
何謂非分?謂五識界、身觸、對觸、樂根、苦根自性,無覺無觀定,是名非觀分。
何謂忍分?若法忍相應。
何謂非分?謂身無明觸,十五自性,忍、見、智、無癡、慧根,見`[4]斷=逝【三宮】*`斷三煩惱,身見、疑、戒`[*4-4]道=盜【三宮】*`道,是名非忍分。
何謂見分?若法見相應。
何謂非分?九一向身,五自性,忍、智、無癡、慧根,見`[*4-1]斷=逝【三宮】*`斷三煩惱,身見、疑、戒`[*4-5]道=盜【三宮】*`道,是名非見分。
何謂智分?若法智相應,謂意界、意識界,心觸、名觸、明觸,喜根、捨根,受、想、`[觸=思觸【三宮】]`觸、思惟、覺、觀、解脫,順信、悅、喜、心進、心除,信、欲、不放逸、念、心捨,有覺有觀定乃至定根,是名智分。
何謂解脫分?若法解脫相應。
何謂非分?謂自性、疑使,是名非解脫`[分〔-〕【宮】]`分。
何謂無貪分?若法無貪相應,謂意界、意識界,心觸、名觸、無明分觸,喜根、憂根、捨根,受、想、思、觸、思惟、覺、觀、忍、見、解脫,無癡、順信、悔、不悔、悅、喜、心進、信、欲、不放逸、念,是名無貪分。
何謂無恚分?若法無恚相應,謂意界、意識`[界=界心觸分【宮】]`界,心觸、名觸、無明分觸,喜根、憂根、捨根,受、想、思、觸、思惟、覺、觀、忍、見、解脫,無癡、順信、悔、不悔、悅、喜、心進、信、欲、不放逸、念,是名無恚分。
何謂無癡分?若法無癡相應,謂意界、意識界,心觸、名觸、明觸、明分觸、無明分觸,喜根、憂根、捨根,受、想、思、觸、思惟、覺、觀、解脫,無貪、無恚、順信、悔、不悔、悅、喜、心進、心除、信、欲、不放逸、念、心捨,有覺有觀定乃至定根,是名無癡分。
何謂順信分?若法順信相應,謂意界、意識界,心觸、名觸、明觸、明分觸、無明分觸,喜根、憂根、捨根,受、想、思、觸、思惟、覺、觀、忍、見、智、解脫,無貪、無恚、無癡、悔、不悔、悅、喜、心進、心除、欲、不放逸、念、心捨,除信根,有覺有觀定乃至慧根,是名順信分。
何謂悔分?若法悔相應,謂意界、意識界,心觸、名觸、恚觸、無明觸、無明分觸,憂根,受,想,思,觸,思惟,覺,觀,忍,見,解脫,無貪、無恚、無癡、順信、心進、信、欲、不放逸、念,煩惱使、見使、戒`[*4-6]道=盜【三宮】*`道使、恚使、無明、憍、慢、掉使,是名悔分。
何謂非分?若法非悔相應,謂意界、意識界,心觸、名觸、愛觸、無明觸、無明分觸,喜根,受、想、思、觸、思惟、覺、觀、忍、見、解脫,無貪、無恚、無癡、順信、悅、喜、心進、信、欲、不放逸、念,煩惱使、見使、戒`[*4-7]道=盜【三宮】*`道使、愛、無明、慢、掉使,是名非悔分。
何謂悅分?若法悅相應。
何謂非分?謂身九恚觸,憂根、捨根、悔自性、怖、疑、恚、嫉妬、慳惜,是名非悅分。
何謂喜分?若法喜相應。
何謂非分?謂身九恚觸,憂根、捨根、悔自性、喜、怖、疑、恚、嫉妬、慳惜,是名非喜分。
何謂心進分?若法心進相應。
何謂非分?謂身九自性進根,是名非心進分。
何謂心除分?若法心除相應,謂意界、意識界,心觸、名觸、明觸、明分觸、無明分觸,喜根,捨根,受、想、思、觸、思惟、覺、觀、忍、見、智、解脫,無癡、順信、悅、喜、心進、信、欲、不放逸、念、心捨,有覺有觀定乃至慧根,是名心除分。
何謂信分?若法信相應。
何謂非分?謂身九順信信根疑,是名非信分。
何謂欲分?若法欲相應。
何謂非分?謂身九自性疑,是名非欲分。
何謂不放逸分?若法不放逸相應,謂意界、意識界,心觸、名觸、明觸、明分觸、無明分觸,喜根、憂根、捨根,受、想、思、觸、思惟、覺、觀、忍、見、智、解脫,無貪、無恚、無癡、順信、悔、不悔、悅喜、心進、心除、信、欲、念、捨,有覺有觀定乃至`[定=慧【三宮】]`定根,是名不放逸分。
何謂念分?若法念相應。
何謂非分?謂身九自性念根疑,是名非念分。
何謂心捨分?若法心捨相應,謂意界、意識界,心觸、名觸、明觸、明分觸、無明分觸,喜根、捨根,受、想、思、觸、思惟、覺、觀、忍、見、智、解脫,無癡、順信、悅、喜、心進、心除、信、欲、不放逸、念,有覺有觀定乃至慧根,是名心捨分。
何謂怖分?若法怖相應,謂意界、意識界,心觸、名觸、恚觸、無明觸、無明分觸,憂根,受、想、思、觸、思惟、覺、觀、忍、見、解脫,心進、信、欲、念,煩惱使、恚使、無明、慢、掉使,是名怖分。
何謂煩惱使分?若法煩惱使相應,謂意界、意識界,心觸、名觸、愛觸、恚觸、無明觸,喜根、憂根、捨根,受、想、思、觸、思惟、覺、觀、`[忍=思【明】]`忍、見、解脫,悔、不悔、悅、喜、心進、信、欲、念、怖,見使乃至掉使,是名煩惱使分。
何謂見`[分=使分【明】]`分?若法見使相應,謂意界、意識界,心觸、名觸、無明觸,喜根、憂根、捨根,受、想、思、觸、思惟、覺、觀、解脫,悔、不悔、悅、喜、心進、信、欲、念,煩惱使、無明、慢、掉使,是名見使分。
何謂疑使`[分=分若法疑使分【宮】]`分?若法疑使相應,謂意界、意識界,心觸、名觸、無明觸,憂根、捨根,受、想、思、觸、思惟、覺、觀、心進,煩惱使、無明、慢、掉使,是名疑使分。
何謂戒`[*4-8]道=盜【三宮】*`道使分?若法戒`[*4]`道使相應,謂意界、意識界,心觸、`[名觸〔-〕【三宮】]`名觸、無明觸,喜根、憂根、捨根,受、想、思、觸、思惟、覺、觀、解脫,悔、不悔、悅、喜、心進、信、欲、念,煩惱使、無明、慢、掉`[*5-1]使〔-〕【三宮】*`使,是名戒`[*4]`道使分。
何謂愛使分?若法愛使相應,謂意界、意識界,心觸、名觸、愛觸、無明觸,喜根、捨根,受、想、思、觸、思惟、覺、觀、忍、見、解脫,不悔、悅、喜、心進、信、欲、念,煩惱使、無明、慢、掉使,是名愛使分。
何謂恚使分?若法恚使相應,謂意界、意識界,心觸、名觸、恚觸、無明觸,憂根,受、想、思、觸、思惟、覺、觀、忍、見、解脫,悔、心進、信、欲、念、怖,煩惱使、無明、慢、掉使,是名恚使分。
何謂嫉妬使分?若法嫉妬使相應,謂意界、意識`[界=思【宋宮】]`界,心觸、名觸、無明觸,憂根,受、想、思、觸、思惟、覺、觀、忍、見、解脫,心進、信、欲、念,煩惱使、無明、慢、掉使,是名嫉妬使分。
何謂慳惜使分?若法慳惜使相應,謂意界、意識界,心觸、名觸、無明觸,憂根,受、想、思、觸、思惟、覺、觀、忍、見、解脫,心進、信、欲、念,煩惱使、無明、慢、掉使,是名慳惜使分。
何謂無明使分?若法無明使相應,謂意界、意識界,心觸、名觸、愛觸、恚觸、無明觸,喜根、憂根、捨根,受、想、思、觸、思惟、覺、觀、忍、見、解脫,悔、不悔、悅、喜、心進、信、欲、念、怖,煩惱使、見使、疑使、戒`[*4-11]道=盜【三宮】*`道使、愛使、恚使、嫉妬使、慳惜使、慢使、掉使,是名無明使分。
何謂慢使分?若法慢使相應,謂意界、意識界,心觸、名觸、愛觸、恚觸、無明觸,喜根、憂根、捨根,受、想、思、觸、思惟、`[覺=覺觀【三宮】]`覺、忍、見、解脫,悔、不悔、悅、喜、心進、信、欲、念、怖,煩惱使、見使、疑使、戒道使、愛使、恚使、嫉妬使、慳惜使、無明使、掉使,是名慢使分。
何謂掉使分?若法掉使相應,謂意界、意識界,心觸、名觸、愛觸、恚觸、無明觸,喜根、憂根、捨根,受、想、思、觸、思惟、覺、觀、忍、見、解脫,悔、不悔、悅、喜、心進、信、欲、念、怖,煩惱使、見使、疑使、戒`[*4-12]道=盜【三宮】*`道使、愛使、恚使、嫉妬使、慳惜使、無明`[*5-2]使〔-〕【三宮】*`使、慢使,是名掉使分。
何謂有覺有觀定分?若法有覺有觀定相應,謂意界、意識界,心觸、名觸、明觸、明分觸、無明分觸,喜根、捨根,受、想、思、觸、思惟、覺、觀、忍、見、智、解脫,無癡、順信、悅、喜、心進、心除、信、欲、不放逸、念、心捨,信根、進根、念根、慧根,是名有覺有觀定分。
`[(何謂…定分)八十九字〔-〕【宮】]`何謂無覺有觀定分?若法無覺有觀定相應,謂意界、意識界,心觸、名觸、明觸、明分觸、無明分觸,喜根、憂根、捨根,受、想、思、觸、思惟、覺、`[觀〔-〕【三】]`觀、忍、見、智、解脫,無癡、順信、悅、喜、心進、心除、信、欲、不放逸、念、心捨,信根、進根、念根、慧根,是名無覺有觀定分。
何謂無覺無觀定分?若法無覺無觀定相應,謂意界、意識界,心觸、名觸、明觸、明分觸、無明分觸,喜根、捨根,受、想、思、觸、思惟、`[覺觀〔-〕【三宮】]`覺、觀、忍、見、智、解脫,無癡、順信、悅、喜、心進、心除、信、欲、不放逸、念、心捨,信根、念根、慧根,是名無覺無觀定分。
何謂空定分?若法空定相應,謂意界、意識界,心觸、名觸、明觸、明分觸,喜根、捨根,受、想、思、觸、思惟、覺、觀、忍、見、智、解脫,無癡、順信、悅、喜、心進、心除、信、欲、不放逸、念、心捨,信根、進根、念根、慧根,是名空定分。
何謂無相定分?若法無相定相應,謂意界、意識界,心觸、名觸、明分觸,喜根、捨根,受、想、思、觸、思惟、覺、觀、忍、見、智、解脫,無癡、順信、悅、喜、心進、心除、信、欲、不放逸、念、心捨,信根、進根、念根、慧根,是名無相定分。
何謂無願定分?若法無願定相應,謂意界、意識界,心觸、名觸、明觸、明分觸,喜根、捨根,受、想、思、觸、思惟、覺、觀、忍、見、智、解脫,無癡、順信、悅、喜、心進、心除、信、欲、不放逸、念、心捨,信根、進根、念根、慧根,是名無願定分。
何謂信根分?若法信根相應,謂意界、意識界,心觸、名觸、明觸、明分觸,喜根、捨根,受、想、思、觸、思惟、覺、觀、忍、見、智、解脫,無癡,悅,喜,心進,心除,`[信〔-〕【三宮】]`信,欲,不放逸,念,心捨,除信根,從有覺有觀定乃至慧根,是名`[信=捨【三宮】]`信根分。
何謂進根分?若法進根相應,謂意界,意識界,心觸,名觸,明分觸,喜根、捨根,受、想、思、觸、思惟、覺、觀、忍、見、智、解脫,無癡、順信、悅、喜、心除、信、欲、不放逸、念、心捨,除進根,從有覺有觀定乃至慧根,是名進根分。
何謂念根分?若法念根相應,謂意界、意識界,心觸、名觸、明觸、明分觸,喜根、捨根,受、想、思、觸、思惟、覺、觀、忍、見、智、解脫,無癡、順信、悅、喜、心進、心除、信、欲、不放逸、`[念〔-〕【三宮】]`念、心捨,除念根,從有覺有觀定乃至慧根,是名念根分。
何謂定根分?若法定根相應,謂意界、意識界,心觸、名觸、明觸、明分觸,喜根、捨根,受、想、思、觸、思惟、覺、觀、忍、見、智、解脫,無癡、順信、悅、喜、心進、心除、信、欲、不放逸、念、心捨,信根、進根、念根、慧根,是名定根分。
何謂慧根分?若法慧根相應,謂意界、意識界,心觸、名觸、明觸、明分觸,喜根、捨根,受、想、思、觸、思惟、覺、觀、解脫,順信、悅、喜、心進、心除、信、欲、不放逸、念、心捨,從有覺有觀定乃至定根,是名慧根分。
眼識界,幾法相應?問何等法?問眼識界相應法。除餘法。除何等法?除非眼識界相應法。眼識界,謂無緣法意識分。身四識界,耳鼻舌身識界亦如是。意界,幾法相應?問何等法?問意界相應法。除餘法。除何等法?除非意界相應法。意界,謂無緣法身分意界。意識界,幾法相應?問何等法?問意識界相應法。除餘法。除何等法?除非意識界相應法。意識界,謂無緣法身分。身觸,幾法相應?問何等法?問身觸相應法。除餘法。除何等法?除非身觸相應法。身觸,謂無緣法意識分。心觸,幾法相應?問何等法?問心觸相應法。除餘法。除何等法?除非心觸相應法。心觸,謂無緣法身分。名觸,幾法相應?問何等法?問名觸相應法。除餘法。除何等法?除非名觸相應法。名觸,謂無緣法身分。對觸,幾法相應?問何等法?問對觸相應法。除餘法。除何等法?除非對觸相應法。對觸,謂無緣法意識分。愛觸,幾法相應?問何等法?問愛觸相應法。除餘法。除何等法?除非愛觸相應法。愛觸,謂無緣法身分、意識善無記分、不善非愛觸相應諸煩惱相應分。恚觸,幾法相應?問何等法?問恚觸相應法。除餘法。除何等法?除非恚觸相應法。恚觸,謂無緣法身分、意識善無記分、若不善非恚觸相應諸煩惱相應分。明觸,幾法相應?問何等法?問明`[觸分=分觸【三宮】]`觸分相應法。除餘法。除何等法?除非明觸相應法。明觸分,謂無緣法身分、意識非聖分、聖智分。無明觸,幾法相應?問何等法?問無明觸相應法。除餘法。除何等法?除非無明觸相應法。無明觸,謂無緣法身分、意識善無記分。明分觸,幾法相應?問何等法?問明分觸相應法。除餘法。除何等法?除非明分觸相應法。明分觸,謂無緣法身分、意識非聖分、聖智分。無明分觸,幾法相應?問何等法?問無明分觸相應法。除餘法。除何等法?除非無明分觸相應法。無明分`[觸〔-〕【三宮】]`觸,謂無緣法意識善無記分、聖分。
樂根,幾法相應?問何等法?問樂根相應法。除餘法。除何等法?除非樂根相應法。樂根,謂無緣法意識分、身苦根捨根分。苦根,幾法相應?問何等法?問苦根相應法。除餘法。除何等法?除非苦根相應法。苦根,謂無緣法意識分、身樂根捨根分。喜根,幾法相應?問何等法?問喜根相應法。除餘法。除何等法?除非喜根相應法。喜根,謂無緣法身分、意識憂根捨根分。憂根,幾法相應?問何等法?問憂根相應法。除餘法。除何等法?除非憂根相應法。憂根?謂無緣法身分、意識喜根捨根分。捨根,幾法相應?問何等法?問捨根相應法。除餘法。除何等法?除非捨根相應法。捨根,謂無緣法身分、樂根苦根分、意識喜根憂根分。
受`[法〔-〕【三宮】]`法,幾法相應?問何等法?問受相應法。除餘法。除何等法?除非受相應法。受,謂無緣法。`[想=相【三宮】]`想,思,觸,思惟亦如是。覺,幾法相應?問何等法?問覺相應法。除餘法。除何等法?除非覺相應法。覺,謂無緣法身分、意識無覺有觀分。觀,幾法相應?問何等法?問觀相應法。除餘法。除何等法?除非觀相應法。觀,謂無緣法身分、意識無覺無觀分。忍,幾法相應?問何等法?問忍相應法。除餘法。除何等法?除非忍相應法。忍,謂無緣法身分、意識智疑分。見,幾法相應?問何等法?問見相應法。除餘法。除何等法?除非見相應法。見,謂無緣法身分、意識疑分。智,幾法相應?問何等法?問智相應法。除餘法。除何等法?除非智相應法。智,謂無緣法身分、意識非聖分、聖忍分。解脫,幾法相應?問何等法?問解脫相應法。除餘法。除何等法?除非解脫相應法。解脫,謂無緣法意識疑分。
無貪,幾法相應?問何等法?問無貪相應法。除餘法。除何等法?除`[無=非無【三宮】]`無貪相應法。無貪,謂無緣法身分、意識不善無記分、善非欲界分、若欲界無恚分。復有欲界非無貪相應、無恚無癡相應分。無恚,幾法相應?問何等法?問無恚相應法。除餘法。除何等法?除非無恚相應法。無恚,謂無緣法身分、意識不善無記分、善非欲界分、欲界無貪分。復有欲界非無恚相應、無貪無癡相應分。無癡,幾法相應?問何等法?`[無=問無【三宮】]`無癡相應法。除餘法。除何等法?除非無癡相應法。無癡,謂無緣法身分、意識不善無記分。順信,幾法相應?問何等法?問順信相應法。除餘法。除何等法?除非順信相應法。順信?謂無緣法身分、意識不善若無記分。悔,幾法相應?問何等法?問悔相應法。除餘法。除何等法?除非悔相應法。悔,謂無緣法身分、意識喜根捨根分、非悔相應憂根相應分。不悔,幾法相應?問何等法?問不悔相應法。除餘法。除何等法?除非不悔相應法。不悔,謂無緣法身分、意識憂根捨根分、非不悔相應喜根相應分。悅,幾法相應?問何等法?問悅相應法。除餘法。除何等法?除非悅相應法。悅,謂無緣法身分、意識憂根捨根分、非悅相應喜根相應分。喜,幾法相應?問何等法?問喜相應法。除餘法。除何等法?除非喜相應法。喜,謂無緣法身分、意識憂根捨根分、非喜相應悅相應分。心進,幾法相應?問何等法?問心進相應法。除餘法。除何等法?除非心進相應法。心進,謂無緣法身分。心除,幾法相應?問何等法?問心除相應法。除餘法。除何等法?除非心除相應法。心除,謂無緣法身分、意識不定分。信,幾法相應?問何等法?問信相應法。除餘法。除何等法?除非信相應法。信,謂無緣法身分、意識疑分。欲,幾法相應?問何等法?問欲相應法。除餘法。除何等法?除非欲相應法。欲,謂無緣法身分、意識疑分。不放逸,幾法相應?問何等法?問不放逸相應法。除餘法。除何等法?除非不放逸相應法。不放逸,謂無緣法身分、意識不善無記分。念,幾法相應?問何等法?問念相應法。除餘法。除何等法?除非念相應法。念,謂無緣法身分、意識疑分。心捨,幾法相應?問何等法?問心捨相應法。除餘法。除何等法?除非心捨相應法。心捨,謂無緣法身分、意識不定分。怖,幾法相應?問何等法?問怖相應法。除餘法。除何等法?除非怖相應法。怖,謂無緣法身分、意識喜根捨根分、非怖相應憂根相應分。煩惱使,幾法相應?問何等法?問煩惱使相應法。除餘法。除何等法?除非煩惱使相應法。煩惱使,謂無緣法身分、意識善無記分。見使,幾法相應?問何等法?問見使相應法。除餘法。除何等法?除非見使相應法。見使,謂無緣法身分、意識善無記分、不善非見使相應諸煩惱相應分。疑使,幾法相應?問何等法?問疑使相應法。除餘法。除何等法?除非疑使相應法。疑使,謂無緣法身分,意識善無記分,不善非疑使相應諸煩惱相應分。戒`[*4-13]道=盜【三宮】*`道使,幾法相應?問何等法?問戒道使相應法。除餘法。除何等法?除非戒`[*4]`道使相應法。戒`[*4]`道使,謂無緣法身分、意識善無記分、不善非戒`[*4]`道使相應諸煩惱相應分。愛使,幾法相應?問何等法?問愛使相應法。除餘法。除何等法?除非愛使相應法。愛使,謂無緣法身分、意識無記分、不善非愛使相應諸煩惱相應分。恚使,幾法相應?問何等法?問恚使相應法。除餘法。除何等法?除非恚使相應法。恚使,謂無緣法身分、意識善無記分、不善非恚使相應諸煩惱相應分。嫉妬使,幾法相應?問何等法?問嫉妬使相應法。除餘法。除何等法?除非嫉妬使相應法。嫉妬使,謂無緣法身分、意識善無記分、不善非嫉妬使相應諸煩惱相應分。慳惜使,幾法相應?問何等法?問慳惜使相應法。除餘法。除何等法?除非慳惜使相應法。慳惜使,謂無緣法身分、意識善無記分、不善非慳惜使相應諸煩惱使相應分。無明使,幾法相應?問何等法?問無明使相應法。除餘法。除何等法?除非無明使相應法。無明使,謂無緣法身分、意識善無記分。慢、掉亦如是。有覺有觀定,幾法相應?問何等法?問有覺有觀定相應法。除餘法。除何等法?除非有覺有觀定相應法。有覺有觀定,謂無緣法身分、意識不定分、二定相應分。無覺有觀定,幾法相應?問何等法?問無覺有觀定相應法。除餘法。除何等法?除非無覺有觀定相應法。無覺有觀定,謂無緣法身分、意識不定、二定相應分。無覺無觀定,幾法相應?問何等法?問無覺無觀定相應法。除餘法。除何等法?除非無覺無觀定相應法。無覺無觀定,謂無緣法身分、意識不定分、二定相應分。空定,幾法相應?問何等法?
`[問=何【元明】]`問空定相應法。除餘法。除何等法?除非空定相應法。空定,謂無緣法身分、意識非聖分、無相無願相應分。無相定,幾法相應?問何等法?問無相定相應法。除餘法。除何等法?除非無相定相應法。無相定,謂無緣法身分、意識非聖分、聖空無願相應分。無願定,幾法相應?問何等法?問無願定相應法。除餘法。除何等法?除非無願定相應法。無願定,謂無緣法身分、意識非聖分、聖空無相相應分。信根,幾法相應?問何等法?問信根相應法。除餘法。除何等法?除非信根相應法。信根,謂無緣法身分、意識非聖分。進根、念根、定根、慧根亦如是。
舍利弗阿毘曇論卷第`[二十四=十八【三宮】]`二十四
`[(此卷…之)八十一字〔-〕【三宮】]`此卷經「解射」字,他本並是「解脫」字。勘第十九卷並二十一卷,解射是無漏觀也。意云:結使煩惱猶如矢射,有傷害故。無漏之觀解彼無傷,故立此名。恐後人見古來多本並是解脫字,反生疑惑,故以指之。
呈訖指之。
☗s25舍利弗阿毘曇論卷第`[二十五=十九【三宮】]`二十五
姚秦罽賓三藏曇摩耶舍共曇摩崛多等譯
# 緒分
## 遍品第一
十緣`[正法=法正【三宮】]`正法門,遍緒七轉十行,解一切法等入。十緣,謂因緣、無間緣、境界緣、依緣、業緣、報緣、起緣、異緣、相續緣、增上緣。
何謂因緣?若法因,是名因緣。
復次,因緣,若法共非共有報,是名因緣。
復次,因緣,若法有緣、若法無緣有報,除得果,若餘法無緣善報,及四大,是名因緣。
何謂無間緣?若法生滅,是名無間緣。
復次,無間緣,若法已滅若未滅,若陰界入法各自性即生,若先已滅於現在,是名無間緣。
何謂境界緣?一切法境界緣,如相生心心數法,是名境界緣。
何謂依緣?若法有猗,是名依緣。
復次,依緣,若法依法生,此法於彼法依緣,依身有身業、依口有口業、依意有意業,依四大有身口意業,依地有稼穡業種子聚落眾生聚落藥草叢林,依惡知識便生惡不善法,依善知識便生善法,依眼依色生眼識及眼識相應法,耳鼻舌身意亦如是。依內大生內大,依內大生外大,依內大生內外大。依外大生內大,依外大生外大,依外大生內外大。依內外大生內大,依內外大生外大,依內外大生內外大。滅亦如是,是名依緣。
何謂業緣?業是業緣。若非業是業緣、若業異業因生業,是名業緣。
何謂報緣?若法有報,是名報緣。
何謂起緣?若法能起所起,是名起緣。
復次,起緣,若法自起,能起他流津增長,謂專殺結善根、不善根、意識、想、思、覺、四大,是名起緣。
何謂異緣?若法共有,是名異緣。
何謂相續緣?若法增益不斷,是名相續緣。
復次,相續緣,若法初生軟、次生中、後生上。軟法於上法是相續緣,是名相續緣。
何謂增上緣?若法勝,是名增上緣。
復次,增上緣,若法所增上、所向、所歸、所傾向而生。若以欲增上、以精進增上、以心增上、以思惟增上、以貪增上、以瞋恚增上、以愚癡增上、以無貪增上、以無恚增上、以無癡增上、以戒增上、以定增上、以慧增上、以我增上、以世間增上、以法增上、以眼根增上、以耳鼻舌身意根增上、以增上為增上、以境界增上、以依增上。
何謂以欲增上?若法以欲勝而生,彼欲於法為增上緣。精進增上、心`[進於=增上【三】]`進、於思惟、貪、瞋恚、愚癡、無貪、無恚、無癡、戒、定、慧增上亦如是。
何謂我增上?如佛經說三增上。
何謂三?我增上、世間增上、法增上。
何謂我增上?如比丘,或在樹下露處,心生惡不善法想。比丘如是思惟:我設在屏處,作惡不善業。作惡不善業已,心自`[退毀=思惟【宮】]`退毀。比丘如是思惟:我欲護持禁戒、成就威儀,若犯微戒畏如金剛,順學戒行。是名我增上。比丘為我增上故,斷惡不善法、修行善法,是故名我增上。
何謂世間增上?如比丘或在樹下露處,心生惡不善法想。比丘如是思惟:世間一切處居止有天,天眼見知他心。天遠見我,我近不見天。自相謂言:觀此善男子,以信出家,`[1]離=雜【宮】*`離行惡不善法。復有諸沙門婆羅門天眼見知他心,遠見我、我近不見。諸沙門婆羅門自相謂言:觀此善男子,以信出家,`[*1]`離行惡不善法。比丘如是思惟:我欲護持禁戒、成就威儀。若犯微戒畏如金剛,順學戒行。是名世間增上。比丘為世間增上故,斷惡不善法、修行善法,是故名世間增上。
何謂法增上?如比丘或在樹下露處,如是思惟:世尊善隨時說法,有慧者能受趣向涅槃。此法非悕望者、瞋恚者、睡眠者、掉悔者、疑惑者能受。比丘如是思惟:我欲護持禁戒、成就威儀。若犯微戒畏如金剛,順學戒行。是名法增上。比丘為法增上故,斷惡不善法、修行善法,是故名法增上。如偈說:
「世間無屏處, 可以作惡業,
唯人自證知, 若虛若是實。
言無虛者勝, 是則不自毀,
若`[以=已【三】]`以有違犯, `[而知=知而【三】]`而知不覆藏。
賢者及與天, 見世作惡時,
以此我勝行, 世間勝比丘,
法勝者順行, 不退於實法。
降魔威力勝, 自證勝寂滅,
遠離捨六情, 滅苦不受有,
已沒不復還, 永離於生死。」
是名三增上。
何謂眼根增上?眼見色思惟色,眼根`[生=主【三宮】]`生色境界、若生心數,此法眼根勝,是名眼根增上。耳、鼻、舌、身根增上亦如是。
何謂意根增上?意知法思惟法,意根主`[以法=法以【三】]`以法為境界、若法生心數,此法意根勝,是名意根增上。
何謂增上為增上?若法初起,`[至=主【三宮】]`至後法隨用,是名增上為增上。
何謂境界增上?若一切境界如事中勝,是名境界增上。
何謂依增上?若一切法依如事依勝,是名依增上。
因有幾緣?四。
何等四?共、起、增長、報,是名因有四緣。謂因生義,如母子。無間謂補處義,如代坐。境界謂的義,如箭射的。依謂物義,如舍宅。業謂作義,如使作。報謂津漏義,如樹生果。起謂生義,如種芽。異謂不相離義,如眷屬。相續謂增長義,如長財。增上謂自在義,如人王。
因緣無間緣,或因緣即無間緣、或因緣非無間緣。
何謂因緣即無間緣?若法因生滅,是名因緣即無間緣。
何謂因緣非無間緣?若法因非生滅、若未滅,是名因緣非無間緣。非因緣無間緣,或非因緣即無間緣、或非因緣非無間緣。
何謂非因緣即無間緣?若法非因生滅,是`[非=名非【三】]`非因緣即無間緣。
何謂非因緣非無間緣?若法非因非生滅、若未滅,是名非因緣非無間緣。
因緣境界緣,或因緣即境界緣、或因緣非境界緣。
何謂因緣即境界緣?若法因有境界,是名因緣即境界緣。
何謂因緣非境界緣?若法因無境界,是名因緣非境界緣。非因緣境界緣,或非因緣即境界緣、或非因緣非境界緣。
何謂非因緣即境界緣?若法非因有境界,是名非因緣即境界緣。
何謂非因緣非境界緣?若法非因`[不=無【明】]`不境界,是名非因緣非境界緣。
因緣依緣,一切因緣是依緣;非因緣是依緣,無也。
因緣業緣,或因緣即業緣、或因緣非業緣。
何謂因緣即業緣?若法因是業、能生業,是名因緣即業緣。
何謂因緣非業緣?若法因非業、若業不能生業,是名因緣非業緣。非因緣是業緣,無也。
因緣報緣,或因緣即報緣、或因緣非報緣。
何謂因緣即報緣?若法因此有報,是名因緣即報緣。
何謂因緣非報緣?若法因無報,是名因緣非報緣。非因緣是報緣,無也。
因緣起緣,或因緣即起緣、或因緣非起緣。
何謂因緣即起緣?若法因是起,是名因緣即起緣。
何謂因緣非起緣?若法因非起,是名因緣非起緣。非因緣是起緣,無也。
因緣異緣,或因緣即異緣、或因緣非異緣。
何謂因緣即異緣?若法因是共,是名因緣即異緣。
何謂因緣非異緣?若法因非共,是名因緣非異緣。非因緣是異緣,無也。
因緣相續緣,或因緣即相續緣、或因緣非相續緣。
何謂因緣即相續緣?若因有增長乃至生第三,是因緣即相續緣。
何謂因緣非相續緣?若因無緣增長、設增長不能乃至生第三,是名因緣非相續緣。非因緣是相續緣,無也。
因緣增上緣,或因緣即增上緣、或因緣非增上緣。
何謂因緣即增上緣?若法因是增上,是因緣是增上緣。
何謂因緣非增上緣?若法因非增上,是名因緣非增上緣。非因緣增上緣,或非因緣是增上緣、或非因緣非增上緣。
何謂非因緣是增上緣?若法非因是增上,是名非因緣即增上緣。
何謂非因緣非增上緣?若法非因非增上,是名非因緣非增上緣。
無間緣境界緣,或無間緣即境界緣、或無間緣非境界緣。
何謂無間緣是境界緣?若法生滅有境界,是名無間緣是境界緣。
何謂無間緣非境界緣?若法生滅無境界,是名無間緣非境界緣。非無間緣境界緣,或非無間緣即境界緣、或非無間緣非境界緣。
何謂非無間緣是境界緣?若法非生滅、若未滅有境界,是名非無間緣是境界緣。
何謂非無間緣非境界緣?若法非生滅?若未滅彼無境界緣,是名非無間緣非境界緣。
無間緣依緣,無間緣是依緣。非無間緣是依緣,無也。
無間緣業緣,或無間緣即業緣、或無間緣非業緣。
何謂無間緣即業緣?若法生滅是業、若業能生業,是名無間緣即業緣。
何謂無間緣非業緣?若法生滅彼非業、若業不能生業,是名無間緣非業緣。非無間緣業緣,或非無間緣即業緣、或非無間緣非業緣。
何謂非無間緣是業緣?若法非生滅、若未滅,是業能生業,是名非無間緣是業緣。
何謂非無間緣非業緣?若法`[非〔-〕【宮】]`非生滅、若未滅、彼非業、若業不能生業,是名非無間緣非業緣。
無間緣報緣,或無間緣是報緣、或無間緣非報緣。
何謂無間緣是報緣?若法生滅有報,是名無間緣即報緣。
何謂無間緣非報緣?若法生滅彼無報,是名無間緣非報緣。非無間緣報緣,或非無間緣即報緣、或非無間緣非報緣。
何謂非無間緣是報緣?若法非生滅、若未滅有報,是名非無間緣是報緣。
何謂非無間緣非報緣?若法非生滅、若未滅、彼無報,是名非無間緣非報緣。
無間緣是起緣,無也。非無間緣起緣,或非無間緣是起緣、或非無間緣非起緣。
何謂非無間緣是起緣?若法非生滅、未滅而能起,是名非無間緣是起緣。
何謂非無間緣非起緣?若法非生滅、若未滅非起,是名非無間緣非起緣。
無間緣是異緣,無也。非無間緣`[2]是〔-〕【三】*`是異緣,或非無間緣是異緣、或非無間緣非異緣。
何謂非無間緣是異緣?若法非生滅、若未滅、此共,是名非無間緣是異緣。
何謂非無間緣非異緣?若法非生滅、若未滅、彼非共,是名非無間緣非異緣。
無間緣是相續緣,無也。非無間緣相續緣,或非無間緣是相續緣、或非無間緣非相續緣。
何謂非無間緣是相續緣?若法非生滅?若未滅此增長,乃至能生第三,是名非無間緣是相續緣。
何謂非無間緣非相續緣?若法非生滅、若未滅、彼非增長、若增長不能乃至生第三,是名非無間緣非相續緣。
無間緣是增上緣,無也。`[或〔-〕【三宮】]`或非無間緣`[*2-1]是〔-〕【三】*`是增上緣、或非無間`[緣=緣是增上緣或非無間緣【三宮】]`緣非增上緣。
何謂非無間緣是增上緣?若法非生滅、若未滅、是增上,是名非無間緣`[即=是【三】]`即增上緣。
何謂非無間緣非增上緣?若法非生滅、若未滅、彼非增上,是非無間緣非增上緣。
無間緣因緣,或無間緣是因緣、或無間緣非因緣。
何謂無間緣是因緣?若法生滅是因,是名無間緣是因緣。
何謂無間緣非因緣?若法生滅、彼非因,是名無間緣非因緣。非無間緣因緣,或非無間緣是因緣、或非無間緣非因緣。
何謂非無間緣是因緣?若法非生滅、若未滅,是名非無間緣是因緣。
何謂非無間緣非因緣?若法非生滅、若未滅、彼非因,是名非無間緣非因緣。
境界緣依緣,境界緣是依緣,`[無=也【三宮】]`無。非境界緣是依緣,`[無也〔-〕【宮】]`無也。
境界緣業緣,或境界緣是業緣、或境界緣非業緣。
何謂境界緣是業緣?若法有境界、是業、若業能生業,是名境界緣是業緣。
何謂境界緣非業緣?若法有境界、彼非業、若業不能生業,是名境界緣非業緣。非境界緣業緣,或非境界緣是業緣、或非境界緣非業緣。
何謂非境界緣是業緣?若法無境界、是業、若業能生業,是名非境界緣是業緣。
何謂非境界緣非業緣?若法無境界、彼非業、若業不能生業,是名非境界緣非業緣`[城〔-〕【三宮】]`城。
境界緣報緣,或境界緣是報緣、或境界緣非報緣。
何謂境界緣是報緣?若法有境界、有報,是名境界緣是報緣。
何謂境界緣非報緣?若法有境界、彼無報,是名境界緣非報緣。非境界緣報緣,或非境界緣是報緣、或非境界緣非報緣。
何謂非境界緣是報緣?若法無境界、`[9]緣〔-〕【三宮】*`緣有報,是名非境界緣是報緣。
何謂非境界緣非報緣?若法無境界、彼無報,是名非境界緣非報緣。
境界緣起緣,或境界緣是起緣、或境界緣非起緣。
何謂境界緣是起緣?若法有境界、是起,是名境界緣是起緣。
何謂境界緣非起緣?若法有境界、彼非起,是名境界緣非起緣。非境界緣起緣,或非境界緣是起緣,或非境界緣非起緣。
何謂非境界緣是起緣?若法無境界、是起,是名非境界緣是起緣。
何謂非境界緣非起緣?若法無境界、彼非起,是名非境界緣非起緣。
境界緣異緣,或境界緣是異緣、或境界緣非異緣。
何謂境界緣是異緣?若法有境界、是共,是名境界緣是異緣。
何謂境界緣非異緣?若法有境界、彼非共,是名境界緣非異緣。非境界緣異緣,或非境界緣是異緣、或非境界緣非異緣。
何謂非境界緣是異緣?若法無境界、是共,是名非境界緣是異緣。
何謂非境界緣非異緣?若法無境界、彼非共,是名非境界緣非異緣。
境界緣相續緣,或境界緣是相續緣、或境界緣非相續緣。
何謂境界緣是相續緣?若法有境界、是增長、乃至能生第三,是名境界緣是相續緣。
何謂境界緣非相續緣?若法有境界、彼不增長、若增長不能乃至生第三,是名境界緣`[非相續=非增長【宮】]`非相續緣。非境界緣`[相=非相【宮】]`相續緣,或非境界緣是相續緣、或非境界緣非相續緣。
何謂非境界緣是相續緣?若法無境界、是增長、乃至能生第三,是名非境界緣是相續緣。
何謂非境界緣非相續緣?若法無境界、彼不增長、若增長不能乃至生第三,是名非境界緣非相續緣。
境界緣增上緣,或境界緣是增上緣、或境界緣非增上緣。
何謂境界緣是增上緣?若法有境界、是增上,是名境界緣是增上緣。
何謂境界緣非增上緣?若法有境界、彼非增上,是名境界緣非增上緣。非境界緣增上緣,或非境界緣是增上緣、或非境界緣非增上緣。
何謂非境界緣是增上緣?若法無境界、是增上,是名非境界緣是增上緣。
何謂非境界緣非增上緣?若法無境界、彼非增上,是名非境界緣非增上緣。
境界緣因緣,或境界緣是因緣,或境界緣非因緣。
何謂境界緣是因緣?若法有境界、是因,是名境界緣是因緣。
何謂境界緣非因緣?若法有境界、彼非因,是名境界緣非因緣。非境界緣因緣,或非境界緣是因緣、或非境界緣非因緣。
何謂非境界緣是因緣?若法無境界,是名非境界緣是因緣。
何謂非境界緣非因緣?若法無境界、彼非因,是名非境界緣非因緣。
境界緣無間緣,或境界緣是無間緣、或境界緣非無間緣。
何謂境界緣是無間緣?若法有境界、是生滅,是名境界`[緣=緣是【三】]`緣無間緣。
何謂境界緣非無間緣?若法有境界、彼非生滅、若未滅,是名境界緣非無間緣。非境界緣無間緣,或非境界緣是無間緣、或非境界緣非無間緣。
何謂非境界緣是無間緣?若法無境界、是生滅,是名非境界緣是無間緣。
何謂非境界緣非無間緣?若法無境界、彼非生滅、若未滅,是名非境界緣非無間緣。
依緣業緣,或依緣是業緣、或依緣非業緣。
何謂依緣是業緣?若法依、是業、若業能生業,是名依緣是業緣。
何謂依緣非業緣?若法依、彼非業、若業不能生業,是名依緣非業緣。非依緣是業緣,無也。
依緣報緣,或依緣是報緣、或依緣非報緣。
何謂依緣是報緣?若法依、有報,是名依緣是報緣。
何謂依緣非報緣?若法依、非報,是名依緣非報緣。非依緣是報緣,無也。
依緣起緣,或依緣是起緣、或依緣非起緣。
何謂依緣是起緣?若法依、是起,是名依緣是起緣。
何謂依緣非起緣?若法依、非起,是名依緣非起緣。非依緣是起緣,無也。
依緣異緣,或依緣是異緣、或依緣非異緣。
何謂依緣是異緣?若法依、是共,是名依緣是異緣。
何謂依緣非異緣?若法依、彼非共,是名依緣非異緣。非依緣是異緣,無也。
依緣相續緣,或依緣是相續緣、或依緣非相續緣。
何謂依緣是相續緣?若法依、增長、乃至能生第三,是名依緣是相續緣。
何謂依緣非相續緣?若法依、彼生非增長、若增長不能乃至生第三,是名依緣非相續緣。非依緣是相續緣,無也。
依緣增上緣,或依緣是增上緣、或依緣非增上緣。
何謂依緣是增上緣?若法依、是增上,是名依緣是增上緣。
何謂依緣非增上緣?若法依、彼非增上,是名依緣非增上緣。非依緣是增上緣,無也。
依緣因緣,或依緣是因緣、或依緣非因緣。
何謂依緣是因緣?若法依、是因,是名依緣是因緣。
何謂依緣非因緣?若法依、非因,是名依緣非因緣。非依緣是因緣,無也。
依緣無間緣,或依緣是無間緣、或依緣非無間緣。
何謂依緣是無間緣?若法依、是生滅,是名依緣是無間緣。
何謂依緣非無間緣?若法依、彼非生滅、若未滅,是名依緣非無間緣。非依緣是無間緣,無也。
依緣境界緣,或依緣是境界緣、或依緣非境界緣。
何謂依緣是境界緣?若法依、有境界,是名依緣是境界緣。
何謂依緣非境界緣?若法依、無境界,是名依緣非境界緣。非依緣是境界緣,無也。
業緣報緣,或業緣是報緣、或業緣非報緣。
何謂業緣是報緣?若法業、能生業、有報,是名業緣是報緣。
何謂業緣非報緣?若法業、能生業、無報,是名業緣非報緣。非業緣報緣,或非業緣是報緣、或非業緣非報緣。
何謂非業緣是報緣?若非業、若業不能生業、有報,是名非業緣是報緣。
何謂非業緣非報緣?若法非業、若業不能生業、無報,是名非業緣非報緣。
業緣起緣,或業緣是起緣、或業緣非起緣。
何謂業緣是起緣?若`[1]法〔-〕【三宮】*`法業、能生業,是名業緣是起緣。
何謂業緣非起緣?若業不能生業、彼非起`[*9-1]緣〔-〕【三宮】*`緣,是名業緣非起緣。非業緣起緣,或非業緣是起緣、或非業緣非起緣。
何謂非業緣是起緣?若法非業、若業不能生業,是名`[業=非業【三】]`業緣是起緣。何謂非業緣非起緣,若法非業、若業不能生業`[生=非【三】]`生起,是名非業緣非起緣。
業緣異緣,或業緣是異緣、或業緣非異緣。
何謂業緣是異緣?若法業、能生業、是共,是名業緣是異緣。
何謂業緣非異緣?若法業、能生業、非共,是名業緣非異緣。非業緣異緣,或非業緣是異緣、或非業緣非異緣。
何謂非業緣是異緣?若法非業、若業不能生業,是名非業緣是異緣。
何謂非業緣非異緣?若法非業、若業不能生業非`[業=共【三】]`業,是名非業緣非異緣。
業緣相續緣,或業緣是相續緣、或業緣非相續緣。
何謂業緣是相續緣?若法業、能生業是謂增長,乃至能生第三,是名業緣是相續緣。
何謂業緣非相續緣?若法業、生業非增長、若增長不至生第三,是名業緣非相續緣。非業緣相續緣,或非業緣是相續緣、或非業緣非相續緣。
何謂非業緣是相續緣?若法非業、若業生非業是增長、`[乃〔-〕【三宮】]`乃至生第三,是名非業緣是相續緣。
何謂非業緣非相續緣?若法非業、若生業非增長、若增長不至生第三,是名非業緣非相續緣。
業緣增上緣,或業緣是增上緣、或業緣非增上緣。
何謂業緣是增上緣?若法業、生業是增上,是名業緣是增上緣。
何謂業緣非增上緣?若法業、生業非增上,是名業緣非增上緣。非業緣增上緣,或非業緣是增上緣、或非業緣非增上緣。
何謂非業緣是增上緣?若法非業、若業生非業是增上,是名非業緣是增上緣。
何謂非業緣非增上緣?若法業、若業生非業非增上,是名非業緣非增上緣。
業緣因緣,業緣是因緣。非業緣因緣,或非業緣是因緣、或非業緣非因緣。
何謂非業緣是因緣?若法非業、若業生非業是因,是名非業緣是因緣。
何謂非業緣非因緣?若法非業、若業生非業非因,是名非業緣非因緣。
業緣無間緣,或業緣是無間緣、或業緣非無間緣。
何謂業緣是無間緣?若`[法=法業【三宮】]`法生業、是生滅,是名業緣是無間緣。
何謂業緣非無間緣?若法業生業、非生滅、若未滅,是名業緣非無間緣。非業緣是無間緣,或非業緣是無間緣、或非業緣非無間緣。
何謂非業緣是無間緣?若法非業、若業生非業、是生滅,是名非業緣是無間緣。
何謂非業緣非無間緣?若法非業、若業生非業、非生滅、若未滅,是名非業緣非無間緣。
業緣境界緣,或業緣是境界緣、或業緣非境界緣。
何謂業緣是境界緣?若法業生業、有境界,是名業緣是境界緣。
何謂業緣非境界緣?若法業生業、無境界,是名業緣非境界緣。非業緣境界緣,或非業緣是境界緣、或非業緣非境界緣。
何謂非業緣是境界緣?若法非業、若業生非業、有境界,是名非業緣是境界緣。
何謂非業緣非境界緣?若法非業、若業生非業、無境界,是名非業緣非境界緣。
業緣依緣,業緣是依緣,非業緣是依緣。
報緣是起緣,無也。非報緣起緣,或非報緣是起緣、或非報緣非起緣。
何謂非報緣是起緣?若法非報、是起,是名非報緣是起緣。
何謂非報緣非起緣?若法非報、非起,是名非報緣非起緣。
報緣是異緣,無也。非報緣異緣,或非報緣是異緣、或非報緣非異緣。
何謂非報緣是異緣?若法非報、是共,是名非報緣是異緣。
何謂非報緣非異緣?若法非報、非共,是名非報緣非異緣。
報緣是相續緣,無也。非報緣相續緣,或非報緣是相續緣、或非報緣非相續緣。
何謂非報緣是相續緣?若法非報、是增長、至生第三,是名非報緣是相續緣。
何謂非報緣非相續緣?若法非報、非增長、若增長不至生第三,是名非報緣非相續緣。
報緣是增上緣,無也。非報緣增上緣,或非報緣是增上緣、或非報緣非增上緣。
何謂非報緣是增上緣?若法非報、是增上,是名非報緣是增上緣。
何謂非報緣非增上緣?若法非報、非增上,是名非報緣非增上緣。
報緣因緣,報緣是因緣。非報緣因緣,或非報緣是因緣、或非報緣非因緣。
何謂非報緣是因緣?若法非報、是因,是名非報緣是因緣。
何謂非報`[*9-2]緣〔-〕【三宮】*`緣非因緣?若法非報、非因,是名非報緣非因緣。
報緣無間緣,或報緣是無間緣、或報緣非無間緣。
何謂報緣是無間緣?若法有報、是生滅,是名報緣是無間緣。
何謂報緣非無間緣?若法有報、非生滅、若未滅,是名報緣非無間緣。非報緣無間緣,或非報緣是無間緣、或非報緣非無間緣。
何謂非報緣是無間緣?若法非報、是生滅,是名非報緣是無間緣。
何謂非報緣非無間緣?若法非報、非生滅、若未滅,是名非報緣非無間緣。
報緣境界緣,或報緣是境界緣、或報緣非境界緣。
何謂報緣是境界緣?若法有報、有境界,是名報緣是境界緣。
何謂報緣非境界緣?若法有報、無境界,是名報緣非境界緣。非報緣境界緣,或非報緣是境界緣、或非報緣非境界緣。
何謂非報緣是境界緣?若法非報、有境界,是名非報緣是境界緣。
何謂非報緣非境界緣?若法非報、無境界,是名非報緣非境界緣。
報緣依緣,報緣是依緣。非報緣是依緣,無也。
報緣業緣,或報緣是業緣、或報緣非業緣。
何謂報緣是業緣?若法有報、是業、若業生,是名報緣是業緣。
何謂報緣非業緣?若法有報、非業、若業生非業,是名報緣非業緣。非報緣業緣,或非報緣是業緣、或非報緣非業緣。
何謂非報緣是業緣?若法非報、是業、若業生業,是名非報緣是業緣。
何謂非報緣非業緣?若法非報、非業、若業生非業,是名非報緣非業緣。
起緣異緣,或起緣是異緣、或起緣非異緣。
何謂起緣是異緣?若法起、是共,是名起緣是異緣。
何謂起緣非異緣?若法起、非共、是名起緣非異緣。`[非=或非【三宮】]`非起緣異緣,或非起緣是異緣、或非起緣非異緣。
何謂非起緣是異緣?若法非起、是共,是名非起緣是異緣。
何謂非起緣非異緣?若法非起、非共,是名非起緣非異緣。
起緣是相續緣,無也。非起緣相續緣,或非起緣是相續緣、或非起緣非相續緣。
何謂非起緣是相續緣?若`[*1-1]法〔-〕【三宮】*`法非起、是增長、至生第三,是名非起緣是相續緣。
何謂非起緣非相續緣?若法非增`[長=長若增長【三宮】]`長、不至生第三,是名非起緣非相續緣。
起緣增上緣,或起緣是增上緣、或起緣非增上緣。
何謂起緣是增上緣?若法起、是增上,是名起緣是增上緣。
何謂起緣非增上緣?若法起、非增上,是名起緣非增上緣。非起緣增上緣,或非起緣是增上緣、或非起緣非增上緣。
何謂非起緣是增上緣?若法`[非〔-〕【三宮】]`非起、是增上,是名非起緣是增上緣。
何謂非起緣非增上緣?若法非起、非增上,是名非起緣非增上緣。
起緣因緣,起緣是因緣。非起緣因緣,或非起緣是因緣、或非起緣非因緣。
何謂非起緣是因緣?若法非起、是因,是名非起緣是因緣。
何謂非起緣非因緣?若法非起、非因,是名非起緣非因緣。
起緣是無間緣,無也。非起緣無間緣,或非起緣是無間緣、或非起緣非無間緣。
何謂非起緣是無間緣?若法非`[起=起滅【三宮】]`起、是生滅,是名非起緣是無間緣。
何謂非起緣非無間緣?若法非起、非生滅、若未滅,是名非起緣非無間緣。
`[起=若起【三】]`起緣境界緣,或起緣是境界緣、或起緣非境界緣。
何謂起緣是境界緣?若法起、有境界,是名起緣是境界緣。
何謂起緣非境界緣?若法起、無境界,是名起緣非境界緣。非起緣境界緣,或非起緣是境界緣、或非起緣非境界緣。
何謂非起緣是境界緣?若法非起、有境界,是名非起緣是境界緣。
何謂非起緣非境界緣?若法非起、無境界,是名非起緣非境界緣。
起緣是依緣,非起緣是依`[緣=緣無也【三宮】]`緣。
起緣業緣,或起緣是業緣、或起緣非業緣。
何謂起緣是業緣?若法起、是業生業,是名起緣是業緣。
何謂起緣非業緣?若法起、非業、若業生非業,是名起緣非業緣。非起緣業緣,或非起緣是業緣、或非起緣非業緣。
何謂非起緣是業緣?若法非起、是業、生業,是名非起緣是業緣。
何謂非起緣非業緣?若法非起、非業、若業生非業,是名非起緣非業緣。
起緣是報緣,無也。非起緣報緣,或非起緣是報緣、或非起緣非報緣。
何謂非起緣是報緣?若法非起、有報,是名非起緣是報緣。
何謂非起緣非報緣?若法非起、非報,是名非起緣非報緣。
異緣是相續緣,無也。非異緣相續緣,或非異緣是相續緣、或非異緣非相續緣。
何謂非異緣是相續緣?若法非共、是增長、至生第三,是名非異緣是相續緣。
何謂非異緣非相續緣?若法非共、非增長、若增長不至生第三,是名非異緣非相續緣。
異緣增上緣,或異緣是增上緣、或異緣非增上緣。
何謂異緣是增上緣?若法共、是增上,是名異緣是增上緣。
何謂異緣非增上緣?若法共、非增上,是名異緣非增上緣。非異緣增上緣,或非異緣是增上緣、或非異緣非增上緣。
何謂非異緣是增上緣?若法非共、是增上,是名非異緣是增上緣。
何謂非異緣非增上緣?若法非共、非增上,是名非異緣非增上緣。
異緣因緣,異緣是因緣。非異緣因緣,或非異緣是因緣、或非異緣非因緣。
何謂非異緣是因緣?若法非共、是因,是名非異緣是因緣。
何謂非異緣非因緣?若法非共、非因,是名非異緣非因緣。
異緣是無間緣,無也。非異緣無間緣,或非異緣是無間緣、或非異緣非無間緣。
何謂非異緣是無間緣?若法非共、是生滅,是名非異緣是無間緣。
何謂非異緣非無間緣?若法非共、非生滅、若未滅,是名非異緣非無間緣。異緣境界緣,或異緣是境界緣、或異緣非境界緣。
何謂異緣是境界緣?若法共、有境界,是名異緣是境界緣。
何謂異緣非境界緣?若法共、無境界,是名異緣非境界緣。非異緣境界緣,或非異緣是境界緣、或非異緣非境界緣。
何謂非異緣是境界緣?若法非共、有境界,是名非異緣是境界`[*9-3]緣〔-〕【三宮】*`緣。
何謂非異緣非境界緣?若法非共、無境界,是名非異緣非境界緣。
異緣依緣,異緣即是依緣,非異緣是依緣。
異緣業緣,或異緣`[是〔-〕【宮】]`是業緣、或異緣非業緣。
何謂異緣是業緣?若法共、是業、生業,是名異緣是業緣。
何謂異緣非業緣?若法共、非業、若業生非業,是名異緣非業緣。非異緣業緣,或非異緣是業緣、或非異緣非業緣。
何謂非異緣是業緣?若法非共、是業、生業,是名非異緣是業緣。
何謂非異緣非業緣?若法非共、非業、若業生非業,是名非異緣非業緣。
異緣是報緣,無也。非異緣報緣,或非異緣是報緣、或非異緣非報緣。
何謂非異緣是報緣?若法非共、有報,是名非異緣是報緣。
何謂非異緣非報緣?若法非共、非報,是名非異緣非報緣。
異緣起緣,或異緣是起緣、或異緣非起緣。
何謂異緣是起緣?若法共、是起,是名異緣是起緣。
何謂異緣非起緣?若法共、非起,是名異緣非起緣。非異緣起緣,或非異緣是起緣、或非異緣非起緣。
何謂非異緣是起緣?若法非共、是起,是名非異緣是起緣。
何謂非異緣非起緣?若法非共、非起,是名非異緣非起緣。
相續緣是增上緣,無也。非相續緣增上緣,或非相續緣是增上緣、或非相續緣非增上緣。
何謂非相續緣是增上緣?若法非增長、若增長不至生第三、是增上,是名非相續緣是增上緣。
何謂非相續緣非增上緣?若法非增長、若增長不至生第三、非增上,是名非相續緣非增上緣。
相續緣因緣,相續緣因緣,無也。非相續緣`[*2-2]是〔-〕【三】*`是因緣,或非相續緣是因緣、或非相續緣非因緣。
何謂非相續緣是因緣?若法非增長、若增長不至生第三、是因,是名非相續緣是因緣。
何謂非相續緣非因緣?若法非增長、若增長不至生第三、非因,是名非相續緣非因緣。
相續緣是無間緣,無也。非相續緣無間緣,或非相續緣是無間緣、或非相續緣非無間緣。
何謂非相續緣是無間緣?若法非增長、若增長不至生第三、是生滅,是名非相續緣是無間緣。
何謂非相續緣非無間緣?若法非增長、若增長不至生第三、非生滅、若未滅,是名非相續緣非無間緣。
`[〔-〕【三宮】,何謂【大】]`相續緣境界緣,或相續緣是境界緣、或相續緣非境界緣。
何謂相續緣是境界緣?若法`[增長=非增長不【三宮】]`增長至生第三、有境界,是名相續緣是境界緣。
何謂相續緣非境界緣?若法增長至生第三、無境界,是名相續緣非境界緣。非相續緣境界緣,或非相續緣是境界緣、或非相續緣非境界緣。
何謂非相續緣是境界緣?若法非增長、若增長不至生第三、有境界,是名非相續緣是境界緣。
何謂非相續緣非境界緣?若法非增長、若增長不至生第三、無境界,是名非相續緣非境界緣。
相續緣是依緣,非相續緣是依緣。`[不分卷及品【三宮】]`
舍利弗阿毘曇論卷第二十五
☗s26舍利弗阿毘曇論卷第二十六姚秦罽賓三藏曇摩耶舍共曇摩崛多等譯
緒分遍品之二
`[不分卷及品【三宮】]`相續緣業緣,或相續緣是業緣、或相續緣非業緣。
何謂相續緣是業緣?若法增長至生第三、是業、生業,是名相續緣是業緣。
何謂相續緣非業緣?若法增長至生第三、非業、若業生非業,是名相續緣非業緣。非相續緣業緣,或非相續緣是業緣、或非相續緣非業緣。
何謂非相續緣是業緣?若法非增長、若增長不至生第三、是業、若業生業,是名非`[相續=增長【宋元宮】]`相續緣是業緣。
何謂非相續緣非業緣?若法非增長、若增長不至生第三、非業、若業生非業,是`[名=【麗】]`名非相續緣非業緣。
相續緣是報緣,無也。非相續緣報緣,或非相續緣是報緣、或非相續緣非報緣。
何謂非相續緣是報緣?若法非增長、若增長不至生第三、有報,是名非相續緣是報緣。
何謂非相續緣非報緣?若法非增長、若增長不至生第三、非報,是名非相續緣非報緣。
相續緣是起緣,無也。非相續緣起緣,或非相續緣是起緣、或非相續緣非起緣。
何謂非相續緣是起緣?若法非增長、若增長不至生第三,是名非相續緣是起緣。
何謂非相續緣非起緣?若法非增長、若增長若不至生第三、非起,是名非相續緣非起緣。
相續緣是異緣,無也。非相續緣異緣,或非相續緣是異緣、或非相續緣非異緣。
何謂非相續緣是異緣?若法不增長、若增長不至生第三、是共,是名非相續緣是異緣。
云何非相續緣非異緣?若法非增長、若增長不至生第三、非共,是名非相續緣非異緣。
增上緣因緣,或增上緣是因緣、或增上緣非因緣。
何謂增上緣是因緣?若法勝、是因,是名增上緣是因緣。
何謂增上緣非因緣?若法勝、非因,是名增上緣非因緣。非增上緣因緣,或非增上緣是因緣、或非增上緣非因緣。
何謂非增上緣是因緣?若法非勝、是因,是名非增上緣是因緣。
何謂非增上緣非因緣?若法非勝、非因,是名非增上緣非因緣。
增上緣是無間緣,無也。非增上緣無間緣,或非增上緣是無間緣、或非增上緣非無間緣。
何謂非增上緣是無間緣?若法`[7]非〔-〕【三宮】*`非勝、是生滅,是名非增上緣是無間緣。
何謂非增上緣非無間緣?若法非勝、非生滅、若未滅,是名非增上緣非無間緣。
增上緣境界緣,或增上緣是境界緣、或增上緣非境界緣。
何謂增上緣是境界緣?若法勝、有境界,是名增上緣是境界緣。
何謂增上緣非境界緣?若法勝、無境界,是名增上緣非境界緣。非增上緣境界緣,或非增上緣是境界緣、或非增上緣非境界緣。
何謂非增上緣是境界緣?若法非勝、有境界,是名非增上緣是境界緣。
何謂非增上緣非境界緣?若法非勝、無境界,是名非增上緣非境界緣。
增上緣依緣,增上緣是依緣,非增上緣是依緣。
增上緣業緣,或增上緣是業緣、或增上緣非業緣。
何謂增上緣是業緣?若法勝、是業、生業,是名增上緣是業緣。
何謂增上緣非業緣?若法勝、非業、若業生非業,是名增上緣非業緣。非增上緣業緣,或非增上緣是業緣、或非增上緣非業緣。
何謂非增上緣是業緣?若法非勝、是業、生業,是名非增上緣是業緣。
何謂非增上緣非業緣?若法非勝、非業、若業生非業,是名非增上緣非業緣。
增上緣是報緣,無也。非增上緣報緣,或非增上緣是報緣、或非增上緣非報緣。
何謂非增上緣是報緣?若法非勝、有報,是名非增上緣是報緣。
何謂非增上緣非報緣?若法非勝、無報,是名非增上緣非報緣。
增上緣起緣,或增上緣是起緣、或增上緣非起緣。
何謂增上緣是起緣?若法勝、是起,是名增上緣是起緣。
何謂增上緣非起緣?若法勝、非起,是名增上緣非起緣。非增上緣起緣,或非增上緣是起緣、或非增上緣非起緣。
何謂非增上緣是起緣?若法`[*7-1]非〔-〕【三宮】*`非勝、是起,是名非增上緣是起緣。
何謂非增上緣非起緣?若法非勝、非起,是名非增上緣非起緣。
增上緣異緣,或增上緣是異緣、或增上緣非異緣。
何謂增上緣是異緣?若法勝、是共,是名增上緣是異緣。
何謂增上緣非異緣?若法勝、非共,是名增上緣非異緣。非增上緣異緣,或非增上緣是異緣、或非增上緣非異緣。
何謂非增上緣是異緣?若法非`[勝=緣【三】]`勝、是共、是`[名〔-〕【三宮】]`名非增上緣是異緣。
何謂非增上緣非異緣?若法非勝、非共,是名非增上緣非異緣。
增上緣是相續緣,無也。非增上緣相續緣,或非增上緣是相續緣、或非增上緣非相續緣。
何謂非增上緣是相續緣?若法非勝、是增長、至生第三,是名非增上緣是相續緣。
何謂非增上緣非相續緣?若法非勝、非增長、若增長不生至第三,是名非增上緣非相續緣。
善法、不善法、無記法、善不善法、善無記法、不善無記法、善不善無記法。
緣善法生善法、生不善法、生無記法、生善不善法、生善無記法、生不善無記法、生善不善無記法。緣不善法生善法、生不善法、生無記法、生善不善法、生善無記法、生不善無記法、生善不善無記法。緣無記法生善法、生不善法、生無記法、生善不善法、生善無記法、生不善無記法、生善不善無記法。緣善不善法生善法、生不善法、生無記法、生善不善法、生善無記法、生不善無記法、生善不善無記法。緣善無記法生善法、生不善法、生無記法、生善不善法、生善無記法、生不善無記法、生善不善無記法。緣不善無記法生善法、生不善法、生無記法、生善不善法、生善無記法、生不善無記法、生善不善無記法。緣善不善無記法生善法、生不善法、生無記法、生善不善法、生善無記法、生不善無記法、生善不善無記法。`[卷第十九終【明】]`
[4]舍利弗阿毘曇[5]論緒分
## 因品第二
ᅟᅟ==[4] 舍利弗阿毘曇論〔-〕【元明】,卷第二十上首【明】,譯號同異如卷第二十一==
ᅟᅟ==[5] 論〔-〕【宮】*==
因有、因由、因生法,謂因義。因有四事,當知一切有為法有因義。緒集諸因正門。
因因、無間因、境界因、依因、業因、報因、起因、異因、相續因、增上因、名因、色因、無明因、行因、識因、名色因、六入因、觸因、受因、愛因、取因、有因、生因、老因、死因、憂因、悲因、苦因、惱因、眾苦因、食因、漏因、復有因。
非因因、非無間因、非境界因、非依因、非業因、非報因、非起因、非異因、非相續因、非增上因、非名因、非色因、非無明因、非行因、非識因、非名色因、非六入因、非觸因、非受因、非愛因、非取因、非有因、非生因、非老因、非死因、非憂因、非悲因、非苦因、非惱因、非眾苦因、非食因、非漏因、非復有因。
何謂因因?若法因,是法因,是名因因。
何謂無間因?若法過去現在因,是名無間因。
何謂境界因?一切法境界如事因,若有因、法因,是名境界因。
何謂依因?一切法是因、若有為法因,是名依因。
何謂業因?若法身口意業因,是名業因。
何謂報因?若法受及善報因,是名報因。
何謂起因?若法起因,是名起因。
何謂異因?若法共因,是名異因。
何謂相續因?若法增長因,是名相續因。
何謂增上因?若法勝因,是名增上因。
何謂名因?一切憶想假稱制名,是謂名因。
復次,由憶想假稱,生受、想、思、觸、思惟,是謂`[6]名=名因【三宮】*`名。
復次,`[觸=若觸【三宮】]`觸首五法,受、想、思、觸、思惟,是謂名。
復次,若法非色有為,是謂名。若如是法因,是名名因。
云何色因?若法色,是謂色。
復次,十色入及法入色,是謂色。
復次,四大及四大造色,是謂色。
復次,色有三種:可見有對、不可見有對、不可見無對,是謂色。若如是法因,是名色因。
云何無明因?若癡不善根法因,是名無明因。
云何行因?身行、口行、意行,此謂行。
復次,福行、非福行、不動行,此謂行。
復次,五受陰,此謂行。
復次,行陰,此謂行。若如是法因,是名行因。
云何識因?眼識、身耳鼻舌身意識身因,是名識因。
云何`[名【磧三宮】,法【大】]`名色因?若憶想假稱制名,此謂名。若法色,此謂色。
復次,若由憶想假稱制名,生受、想、思、觸、思惟,此謂名。十色入及法入色,此謂色。
復次,觸首五法,此謂名。四大及四大造色,此謂色。
復次,若法非色有為,此謂名。色有三種:可見有對、不可見有對、不可見無對。若如是名色法,是謂名色因。
云何六入因?若眼入、耳鼻舌身意入法因,是名六入因。
云何觸因?若眼觸、耳鼻舌身意身觸觸法因,是名觸因。
云何受因?若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法因,是名受因。
云何愛因?若欲愛、有愛、斷愛法因,是名愛因。
云何取因?若欲取、見取、戒取、我取法因,是名取因。
云何有因?若欲有、色有、無色有法因,是名有因。
云何生因?若諸眾生中生正生入胎出陰,成就陰入法因,是名生因。
云何老因?若諸眾生中頭白齒落皮皺、身體戰掉諸根衰熟、行朽命促法因,是名老因。
云何死因?若諸眾生中終沒死喪時過、陰`[捨〔-〕【宮】]`捨身`[形〔-〕【三】]`形於彼變異離本身眾法因,是名死因。
云何憂因?若眾生為種種苦逼,若憂、重憂、究竟憂,若內燋熱憂悴此法因,是名憂因。
云何悲因?`[眾苦〔-〕【三宮】]`眾苦若眾生憂,為憂所逼憂箭入心,若追憶啼哭狂言口教法因,是名悲因。
云何苦因?若身不忍受苦,眼觸苦受、耳鼻舌身觸苦受法因,是名苦因。
云何惱因?若心不忍受苦,意觸苦受法因,是名惱因。
云何眾苦因?若身心苦、重苦、究竟苦,心惱亂法因,是名眾苦因。
云何食因?有四種食:揣食、麁細觸食、意思食、識食,如是法因,是名食因。
云何漏因?欲漏、有漏、無明漏法因,是名漏因。
云何復有因?若法初陰界入法因,是名復有因。
云何非因因?若法非因,是名非因因。
云何非無間因?若法非無間因,是名非無間因。
云何非境界因?無非境界因。無非依因。
云何非業因?若法非業因,是名非業因。
云何非報因?若法非報因,是名非報因。
云何非起因?若法非起因,是名非起因。
云何非異因?若法非共因,是名非異因。
云何非相續因?若法非增長因,是名非相續因。
云何非增上因?若法非勝因,是名非增上因。
云何非名因?若法非名因,是名非名因。
云何非色因?若法非色因,是名非色因。
云何非無明因?若法非無明因,是名非無明因。
云何非行因?若法非行因,是名非行因。
云何非識因?若法非識因,是名非識因。
云何非名色因?若法非名色因,是名非名色因。
云何非六入因?若法非六入因,是名非六入因。
云何非觸因?若法非觸因,是名非觸因。
云何非受因?若法非受因,是名非受因。
云何非愛因?若法非愛因,是名非愛因。
云何非取因?若法非取因,是名非取因。
云何非有因?若法非有因,是名非有因。
云何非生因?若法非生因,是名非生因。
云何非老因?若法非老因,是名非老因。
云何非死因?若法非死因,是名非死因。
云何非憂因?若法非憂因,是名非憂因。
云何非悲因?若法非悲因,是名非悲因。
云何非苦因?若法非苦因,是名非苦因。
云何非惱因?若法非惱因,是名非惱因。
云何非眾苦因?若法非眾苦因,是名非眾苦因。
云何非食因?若法非食因,是名非食因。
云何非漏因?若法非漏因,是名非漏因。
云何非復有因?若法非初陰界入因,是名非復有因。
因法非有因、有因法非因、因有因法、非因非有因法、因法非和合因、和合因法非因、因`[因〔-〕【三宮】]`因和合法、非因亦非和合因法。
云何因法非有因?因法無非因。
復次,善根、不善根專敬結,是名因法非有因。
云何有因法非因?若法非因有為,是名有因法非因。
云何因有因法?除善根、不善根專敬結,若餘法,是名因有因法。
云何非因非有因法?除因有因法,若餘法,是名非因非有因法。因法非和合因、和合因法非因、因和合法、非因亦非和合因法亦如是。前因法非共因、共因法非前因、前因共因法、亦非前因非共因法。前因法非後因、後因法非前因、前因後因法、亦非前因非後因法。共因法非後因、後因法非共因、共因後因法、亦非共因非後因法。
云何前因法非共因?若法生,是前因、非共因,是名前因法非共因。
云何共因法非前因?若法生,是共因、非前因,`[是〔-〕【三宮】]`是名共因法非前因。
云何前因共因法?若法生,是前因、共因,是名前因共因法。
云何非前因非共因法?除前因共因法,若餘法,是名非前因非共因法。
復次,前因法非共因,若法初生非報,是名前因法非共因。
云何共因法非前因?若法非因有為,是名共因法非前因。
云何前因共因法?除初生非報,若餘共法,是名前因共因法。
云何非前因非共因法?除前因共因法,若餘法,是名非前因非共因法。前因法非後因、後因法非前因、前因後因法、非前因非後因法亦如是。
云何共因法非後因?若法生,是共因、非後因,是名共因法非後因。
云何後因法非共因?後因生法即是共因。
復次,得初禪已得第二禪,得後因初禪清淨遊力尊自在。得第二禪已得第三禪,得後因二禪清淨遊力尊自在。得第三禪已得第四禪,得後因三禪清淨遊力尊自在。若菩薩得通明已,當覺彼通明時便生後因觀達無邊;得神足住壽便生後因,若住一劫若劫餘,是名後因法非共因。
云何共因後因法?若法生,是共因、後因,是名共因後因法。
云何非共因非後因法?除共因後因法,若餘法,是名非共非後因法(因非因解各三十二句,此最後二四句)。
舍利弗阿毘曇[*5-1]論緒分
## 名色品第三
ᅟᅟ==[*5-1] 論〔-〕【宮】*==
有人出世,名如來、無所著、等正覺,說名色、解射名色、斷名色。
云何名色?若憶想假稱`[制=製【三宮】]`制名,此謂名。
何謂色?若法色,此謂色。
復次,由憶想假稱,生受、想、思、觸、思惟,此謂名。十色入及法入色,此謂色。
復次,觸首五法,此謂名。四大及四大造,此謂色。
復次,若`[法〔-〕【三宮】]`法非色有為,此謂名。色有三種:可見有對、不可見有對、不可見無對,此謂色。如是名色,是謂名色。何故說名色?欲令此名色應正說開解分別顯現假稱,是故說名色。
云何解射名色?若於名色知見解射方便,是名解射名色。
云何斷名色?若於名色調伏欲染、斷欲染,是名斷名色。今當集名色正門。
因、起、報、共、增上、依、食。長養、`[3]持=特【宮】*`持微攝、所依、所須。始胎、住`[〔-〕【宮】,住【大】]`處、生、道、所向、津、液、遍、滿。不調、不堅、不護、不攝、不脩,調、堅、護、攝、脩。不解、不證、不斷、不盡、不滅。解、證、斷、盡、滅。喜處、憂處、捨處。善、不善、無記。學、無學、非學非無學。報、報法、非報非報法。見斷、思惟斷、非見斷非思惟斷。見斷因、思惟斷因、非見斷因非思惟斷因。欲界繫、色界繫、無色界繫、不繫。過去、未來、現在。此謂`[名〔-〕【三宮】]`名色正`[門=聞【宋元】]`門。
因,謂因緣。起,謂因緣。報,謂因緣。共,謂因緣。增上,謂依緣。依,謂因緣。食,謂依緣。長養、`[*3-1]持=特【宮】*`持微攝、所依、所須亦如是。始胎,謂因緣。住處,謂依緣。生,謂因緣。道,謂因緣。`[求=作【三】,所【宮】]`求向,謂因緣。津,謂依緣。液、遍、滿亦如是。不調,謂不知世間、`[不斷世間〔-〕【宮】]`不斷世間。不堅、不護、不攝、不脩亦如是。調,謂知世間、斷世間。堅、護、攝、脩亦如是。不解,`[(謂未…謂)四十二字〔-〕【宮】]`謂未智知、未以斷智知。不證,謂未證知見。不斷,謂未繫斷。不盡,謂未究竟盡。不滅,謂未智緣滅、非智緣滅。解,謂智知、斷智知。證,謂知見斷。斷,謂暫斷。盡,謂究竟盡。滅,謂智緣滅、非智緣滅盡。喜處,謂喜起因及受報。憂處,謂憂起因及受報。捨處,謂捨起因及受報。善,謂所脩名色。不善,謂所斷名色。無記,謂所受名色及非報法。學,謂聖名色非無學。無學,謂聖名色非學。非學非無學,謂非聖名色。報,謂受名色及善報。報法,謂有報名色。非報非報法,謂名色無記非我分攝。見斷,謂名色不善非思惟斷。思惟斷,謂名色不善非見斷。非見斷非思惟斷,謂名色若善若無記。見斷因,謂名色若見斷、若見斷法`[報=善報【三】]`報。思惟斷因,謂名色若思惟斷、若思惟斷法報。非見斷非思惟斷因,謂名色若`[善=善法【三】]`善若善法報、若非報非報法。欲界繫,謂名色若欲漏有漏。色界繫,謂名色若色漏有漏。無色界繫,謂名色若無色漏有漏。不繫,謂名色若聖無漏。過去,謂名色已生已滅。未來,謂名色未生未出。現在,謂名色生未滅。
名名因、名色因、名名色因。色名因、色色因、色名色因。名色名因、名色色因、名色名色因。名起名、名起色、名起名色。色起名、色起色、色起名色。名色起名、名色起色、名色起名色。
名名報、名色報、名名色報。色名報、色色報、色名色報。名色名報、名色色報、名色名色報。名共名、名共色、名共名色。色共名、色共色、色共名色。名色共名、名色共色、名色共名色。
名名增上、名色增上、名名色增上。色名增上、色色增上、色名色增上。名色名增上、名色色增上、名色名色增上。
名依名、名依色、名依名色。色依名、色依色、色依名色。名色依名、名色依色、名色依名色。
名名食、名色食、名名色食。色名食、色色食、色名色食。名色名食、名色色食、名色名色食。長養、持微攝、所依、所須亦如是。
名名始胎、名色始胎、名名色始胎。色名始胎、色色始胎、色名色始胎。名色名始胎、名色色始胎、名色名色始胎。住處亦如是。
名生名、名生色、名生名色。色生名、色生色、色生名色。名色生名、名色生色、名色生名色。名名道、名色道、名名色道。色名道、色色道、色名色道。名色名道、名色色道、名色名色道。所向亦如是。
名名津、名色津、名名色津。色名津、色色津、色名色津。名色名津、名色色津、名色名色津。液、遍、滿亦如是。
名不調名不調、名不調色不調、名不調名色不調。色不調名不調、色不調色不調、色不調名色不調。名色不調名不調、名色不調色不調、名色不調名色不調。不堅、不護、不攝、不脩亦如是。名調名調、名調色調、名調名色調。色調名調、色調色調、色調名色調。名色調名調、名色調色調、名色調名色調。堅、護、攝、脩亦如是。
名未解名未解、名未解色未解、名未解名色未解。色未解名未解、色未解色未解、色未解名色未解。名色未解名未解、名色未解色未解、名`[色=為【三】,〔-〕【宮】]`色未解名色未解。未證、未斷、未盡、未滅亦如是。
名解名解、名解色解、名解名色解。色解名解、色解色解、色解名色解。名色解名解、名色解色解、名色解名色解。證、斷、盡、滅亦如是。
緣喜處名,生喜處名、`[喜=生喜【三宮】]`喜處色、喜處`[名色=色名【三宮】]`名色。緣喜處色,生喜處名、喜處色、喜處名色。緣喜處名色,生喜處名、喜處色、喜處名色。憂處、捨處亦如是。`[卷第十九終【宋元宮】]`
[5]舍利弗阿毘曇論緒分
## 假結品第四
ᅟᅟ==[5] 舍利弗阿毘曇論〔-〕【宋元宮】,卷第二十首【宋元宮】,譯號同異如卷第二十一==
結、諸使、根、諸煩惱行、習微氣行,結未滅未盡,轉受生老死眾苦聚集。今當集假結正門。十結、十二入、十八界、五陰、四諦、二十二根、五道、三界、法人人法。
云何十結?見結、疑結、戒道結、欲染結、瞋恚結、色染結、無色染結、無明結、慢結、掉結。
云何見結?若見煩惱非心相應,不共心生不共住不共滅,由是因緣故生見使,是名見`[結=結使【三宮】]`結。乃至若掉煩惱非心相應,不共心生不共住不共滅,由是因緣故生掉使,是名掉結。
復次,於在所處眠沒微細堅著,由是因緣故生見使,是名見結。乃至於在所處眠沒微細堅著,由是因緣故生掉使,是名掉結。十二入、十八界、五陰、四諦、二十二根、三界,如上說。
云何五道?地獄、畜生、餓鬼、人、天。
云何地獄?無間、有間,是名地獄。
云何畜生?水陸空行,是名畜生。
云何餓鬼?少食、無食等,是名餓鬼。
云何人?四天下人,是名人。
云何天?欲、色、無色天,是名天。
云何法?色法非色法,乃至過去法、未來法、現在法、非過去非未來非現在法,是謂法。
云何人?未生智人,欲界未竟、色界未竟、無色界未竟。已生智人,欲界未竟、色界無色界未竟。
復次,已生智人,欲界已竟、色界無色界未竟。是謂人。如是法、如是人,是謂法人人法。
十結,幾見斷、幾思惟斷?三見斷,七二分或見斷、或思惟斷。
云何三見斷?見、疑、戒`[道=盜【三】,〔-〕【宮】]`道,是名三見斷。
云何七二分或見斷、或思惟斷?欲染、瞋恚、色染、無色染、無明、慢、掉,是名七二分或見斷、或思惟斷。
十結,幾見斷?一切見斷。幾思惟斷?七思惟斷,除見、疑、`[戒道=戒盜【三】下同,戒道二字宮本或作戒一字或作戒盜二字或作戒道二字極煩故不校異]`戒道。
十結,幾欲界繫、幾色界繫、幾無色界繫?二欲界繫,一色界繫,一無色界繫,一二分或欲界繫、或色界繫,五三分或欲界繫、或色界繫、或無色界繫。
何等二欲界繫?欲染、瞋恚,此二欲界繫。
何等一色界繫?色染,此一色界繫。
何等一無色界繫?無色染,此一無色界繫。
何等一二分或欲界繫、或色界繫?戒道,此一二分或欲界繫、或色界繫。
何等五三分或欲界繫、或色界繫、或無色界繫?見、疑、無明、慢、掉,此五三分或欲界繫、或色界繫、或無色界繫。
十結,幾欲界繫?八,除色染、無色染。十結,幾色界繫?七,除欲染、瞋恚、無色染。十結,幾無色界繫?六,謂見、疑、無色染、無明、慢、掉。
欲界繫結,幾見斷、幾思惟斷?三見斷,五二分或見斷、或思惟斷。
何等三見斷?見、疑、戒道,此`[三=或【元明】]`三見斷。
何等五二分或見斷、或思惟斷?欲染、瞋恚、無明、慢、掉,此五二分或見斷、或思惟斷。八欲界繫結,幾見斷?一切見斷。幾思惟斷?五思惟斷,除見、疑、戒道。七色界繫結,幾見斷、幾思惟斷?三見斷,四二分或見斷、或思惟斷。
何等三見斷?見、疑、戒道,此三見斷。
何等四二分或見斷、或思惟斷?色染、無明、慢、掉,此四二分或見斷、或思惟斷。七色界繫結,幾見斷?一切見斷。幾思惟斷?四思惟斷,除見、疑、戒道。六無色界繫結,幾見斷、幾思惟斷?二見斷,四二分或見斷、或思惟斷。
何等二見斷?見、疑,此二見斷。
何等四二分或見斷、或思惟斷?無色染、無明、慢、掉,此四二分或見斷、或思惟斷。六無色界繫結,幾見斷?一切見斷。幾思惟斷?四思惟斷,謂無色染、無明、慢、掉。
見結眠沒幾結中?眠沒八結中,除自性及疑。`[眠沒〔-〕【三宮】]`眠沒九結中,`[除自性=眠沒除自性及見【三】,眠沒除自性【宮】]`除自性。戒道結不眠沒諸結。欲染結眠沒五結中見、戒道、無明、慢、掉。瞋恚結眠沒六結中見、疑、戒道、無明、慢、掉。色染結眠沒五結中見、戒道、無明、慢、掉。無色染結眠沒四結中見、無明、慢、掉。無明結眠沒九結中除自性,慢。掉結亦眠沒九結,除自性。
幾結眠沒見結中?八,除自性及戒道。四結眠沒疑結中瞋恚、無明、慢、掉。八結眠沒戒道中,除自性及無色染。五結眠沒欲染結中見、疑、無明、慢、掉。五結眠沒瞋恚結中見結、疑、無明、慢、掉。五結眠沒色染結中見結、疑、無明、慢、掉。五結眠沒無色染結中見結、疑、無明、慢、掉。八結眠沒無明結中,除自性及戒道。八結亦眠沒慢掉結中,除自性及戒道。
八結眠沒眼入耳入,除戒道及無色染。七結眠沒鼻入舌入,除戒道、色染、無色染。八結眠沒身入,除戒道、無色染。九結眠沒意入中,除戒道。九結眠沒色入聲入,除無色染。七結眠沒香味入,除戒道、色染、無色染。八結眠沒於觸入,除戒道、無`[色染=染色【三】]`色染。十結眠沒法入。八結眠沒眼界耳界,除戒道、無色染。七結眠沒鼻界舌界,除戒道、色染、無色染。八結眠沒於身界,除戒道、無色染。九結眠沒色界聲界,除無色染。七結眠沒香界味界,除戒道、色染、無色染。八結眠沒觸界,除戒道、無色染。八結眠沒眼識界耳識界,除戒道、無色染。七結眠沒鼻識`[界〔-〕【三宮】]`界舌識界,除戒道、色染、無色染。八結眠沒身界,除戒道、無色染。九結眠沒意界意識界,除戒道。十結眠沒法界。
十結眠沒色陰,九結眠沒受、想、行、識陰,除戒道。十結眠沒苦諦。五結眠沒集諦,見、疑、無明、慢、掉。滅、道諦無也。
八結眠沒眼`[根〔-〕【三宮】]`根耳根,除戒道、無色染。七結眠沒鼻根舌根,除戒道、色染、無色染。八結眠沒身根,除戒道、無色染。七結眠沒男根、女根,除戒道、色染、無色染。九結眠沒命根,除戒道。七結眠沒樂根,除戒道、瞋恚、無色染。六結眠沒苦根,見、疑、瞋恚、無明、慢、掉。七結眠沒喜根,除戒道、瞋恚、無色染。六結眠沒憂根,疑、瞋恚、無明、慢、掉。八結眠沒捨根,除戒道、瞋恚。九結眠沒意根,除戒道。諸聖根無也。
地獄或六或七。六結眠沒無間地獄,見、疑、瞋恚、無明、慢、掉。七結眠沒`[有=無【三宮】]`有間地獄,見、疑、欲染、瞋恚、無明、慢、掉。八結眠沒畜生,除色染、無色染。八結眠沒餓鬼,除色染、無色染。八結眠沒人,除色染、無色染。十結眠沒諸天。八結眠沒欲界天,除色染、無色染。七結眠沒色界天,除欲染、瞋恚、無色染。六結眠沒無色界天,見、疑、無色染、無明、慢、掉。八結眠沒欲界,除色染、無色染。七結眠沒色界,除欲染、瞋恚、無色染。六結眠沒無色界,見、疑、無色染、無明、慢、掉。
十結眠沒色法。九結眠沒非色法,除戒道。九結眠沒可見法,除無色染。十結眠沒不可見法。九結眠沒有對法,除無色染。十結眠沒無對法。聖法無也。十結眠沒非聖法。十結眠沒有漏法。無漏法無也。有染法十,無染法無。有求法十,無求法無。當取法十,非當取法無。有取法十,無取法無。有勝法十,無勝法無。`[九=戒【三】,〔-〕【宮】]`九結眠沒受法,除戒道。十結眠沒非受法。九結眠沒內法,除戒道。十結眠沒外法。十結眠沒有報法。十結眠沒無報法。九結眠沒心法,除戒道。十結眠沒非心法。九結眠沒心相應法,除戒道。十結眠沒非心相應法。九結眠沒心數法,除戒道。十結眠沒非心數法。九結眠沒有緣法,除戒道。十結眠沒無緣法。十結眠沒共心法。十結眠沒不共心法。隨心轉法、不隨心轉法亦如是。十結眠沒業法。非業法亦如是。九結眠沒業相應法,除戒道。十結眠沒非業相應法。十結眠沒共業法。十結眠沒非共業法。隨業轉法、不隨業轉法亦如是。十結眠沒因法。十結眠沒非因法。十結眠沒有因法。無因法無也。有緒法無緒法、有緣法無緣法、有為法無為法亦如是。十結眠沒知法。十結眠沒非知法。識法非識法、解法非解法、了法非了法亦如是。九結眠沒斷智知法,除戒道。十結眠沒非斷智知法。斷法非斷法亦如是。十結眠沒修法。十結眠沒非修法。十結眠沒證法。十結眠沒非證法。十結眠沒善法。九結眠沒不善法,除戒道。十結眠沒無記法。學法無學法無也。十結眠沒非學非無學法。十結眠沒報法。`[十結眠沒報法法〔-〕【宮】]`十結眠`[沒=沒十結眠沒【宋】]`沒`[報法法=非報法【三】]`報法法。十結眠沒非報非報法法。九結眠沒見斷法,除戒道。九結眠沒思惟斷法,除戒道。十結眠沒非見斷非思惟斷法。九結眠沒見斷因法,除戒道。九結眠沒思惟斷因法,除戒道。十結眠沒非見斷非思惟斷因法。八結眠沒欲界繫法,除色染、無色染。七結眠沒色界繫法,除欲染、瞋恚、無色染。六結眠沒無色界繫法,見、疑、無色染、無明、`[慢=謾【元】]`慢、掉。不繫法無也。十結眠沒過去法。十結眠沒未來法。十結眠沒現在法。非過去非未來非現在法無也。
未生智人,欲界未竟、色界未竟、無色界未竟,幾結眠沒?十。欲界八,除色染、無色染。色界七,除欲染、瞋恚、無色染。無色界六,見、疑、無色染、無明、慢、掉。
已生智人,欲界未竟、色界未竟、無色界未竟,幾結眠沒?七。欲界五,除色染、無色染。色界四,色染、無明、慢、掉。無色界四,無色染、無明、慢、掉。復有生智人,欲界已竟、色界未竟、無色界未竟,幾結眠沒?五。欲界疑。色界四,色染、無明、慢、掉。無色界四,無色染、無明、慢、掉。
未生智人,欲界未竟、色界未竟、無色界未竟,幾結眠沒?見結中八,除自性及戒`[道〔-〕【三宮】]`道。四結眠沒疑中,瞋恚、無明、慢掉。八結眠沒戒道,`[除〔-〕【三】]`除自性及無色染。五結眠沒欲染結,見、疑、無明、慢、掉。五結眠沒瞋恚結中,見、疑、無明、慢、掉。五結眠沒色染結中,見、疑、無明、慢、掉。五結眠沒無色染結中,見、疑、無明、慢、掉。八結眠沒無明結中,除自性及戒道。八結亦眠沒慢掉結中,除自性及戒道。八結眠沒眼入耳入中,除戒道及無色染。從鼻入舌入乃至過去未來現在,亦如上說。非過去非未來非現在無也。
生智人,欲界未竟、色界未竟、無色界未竟,幾結眠沒?見結中無也。疑、戒道亦無。三結眠沒欲染結中,無明、慢、掉。三結眠沒瞋恚結中,無明、慢、掉。三結眠沒色染結中,無明、慢、掉。三結眠沒無色染結中,無明、慢、掉。六結眠沒無明結中,除自性。六結眠沒慢掉結,除自性。六結眠沒眼入耳入,除無色染。五結眠沒鼻入舌入,除色染、無色染。六結眠沒身入,除無色染。七結眠沒意入。六結眠沒色入聲入,除無色染。五結眠沒香入味入,除色染、無色染。六結眠沒觸入,除無色染。七結眠沒法入。六結眠沒眼界耳界,除無色染。五結眠沒鼻界舌界,除色染、無色染。六結眠沒身界,除無色染。六結眠沒色界聲界,除無色染。五結眠沒香界味界,除色染、無色染。六結眠沒觸界,除無色染。六結眠沒眼識界耳識界,除無色染。五結眠沒鼻識界舌識界,除色染、無色染。六結眠沒身識界,除無色染。七結眠沒意界意識界法界。七結眠沒色陰。受、想、行、識陰亦如是。七結眠沒苦諦。三結眠沒集諦,無明、慢、掉。滅諦、道諦無也。六結眠沒眼根耳根,除無色染。五結眠沒鼻根舌根,除色染、無色染。六結眠沒身根,除無色染。五結眠沒男根、女根,除色染,無色染。七結眠沒命根。五結眠沒樂根,除瞋恚結、無色染。四結眠沒苦根,瞋恚、無明、慢、掉。五結眠沒喜根,除瞋、無色染。四結眠沒憂根,瞋恚、無明、慢、掉。六結眠沒捨根,除瞋恚。七結眠沒意根。聖根無也。地獄、畜生、餓鬼無也。五結眠沒人中,除色染、無色染。天上通七結。五結眠沒欲界天,除色染、無色染。四結眠沒色界天,色染、無明、慢、掉。四結眠沒無色界天,無色染、無明、慢、掉。五結眠沒欲界,除色染、無色染。四結眠沒色界,色染、無明、慢、掉。四結眠沒無色界,無色染、無明、慢、掉。七結眠沒色法。非色法亦如是。六結眠沒可見法,除無色染。七結眠沒不可見法。六結眠沒有對法,除無色染。七結眠沒無對法。聖法無。七結眠沒非聖法。有漏法七,無漏法無。有染法七,無染法無。有求法七,無求`[法=七【宋元】,〔-〕【宮】]`法無。當取法七,非當取法無。有取法七,無取法無。有勝法七,無勝法無。受法七,非受法七。內法七,外法七。有報法七,無報法七。心法七,非心法七。心相應法七,非心相應法七。心數法七,非心數法七。有緣法七,無緣法七。共心法七,非共心法七。隨心轉法七,不隨心轉法七。業法七,非業法七。業相應法七,非業相應法七。共業法、`[不=七不【三】]`不共業法七。隨業轉法七,不隨業轉法七。因法七,非因法七。有因法七,無因法七。有緒法七,無緒法七。有緣法七,無緣法七。有為法七,無為法七。知法七,非知法七。識法七,非識法七。解法七,非解法七。了法七,非了法七。斷智知法七,非斷智知法七。斷法、非斷法亦如是七。脩法七,不脩法七。證法七,非證法七。善法七,不善法七,無記法七。學法、無學法無,非學非無學法七。報法七,報法法七,非報`[法〔-〕【三宮】]`法非報法法七。見斷法無,思惟斷法七,非見斷非思惟斷法七。見斷因法無,思惟斷因法七,非見斷非思惟斷因法七。欲界繫法`[五=八【三宮】]`五,除色染、無色染。色界繫法四,色染、無明、慢、掉。無色界繫法四,無色染、無明、慢、掉。不繫法無。過去法七,未來法七,現在法七,非過去非未來非現在無也。
生智人,欲界已竟、色界未竟、無色界未竟,幾結眠沒?見結中無也。疑、戒道、欲染、瞋恚無也。三結眠沒色染結中,無明、慢、掉。三結眠沒無色染,無明、慢、掉。四結眠沒無明結,除自性。四結眠沒慢掉結,除自性。四結眠沒眼入耳入,除無色染。鼻入舌入無。四結眠沒身入,除無色染。五結眠沒意入。四結眠沒色入聲入,除無色染。香入味入無。四結眠沒觸入,除無色染。五結眠沒法入。四結眠沒眼界耳界,除無色染。鼻界舌界無。四結眠沒身界,除無色染。四結眠沒色界聲界,除無色染。鼻界舌界無。四結眠沒觸界,除無色染。四結眠沒眼識界耳識界,除無色染。鼻識界舌識界無。四結眠沒身識界,除無色染。五結眠沒意界、意識界、法界。五結眠沒色陰,受、想、行、識陰亦如是。五結眠沒苦諦。三結眠沒集諦,無明、慢、掉。滅諦、道諦無。四結眠沒眼根耳根,除無色染。鼻根舌根無。四結眠沒身根,除無色染。男`[根〔-〕【三宮】]`根、女根無。五結眠沒命根。四結眠沒樂根、喜根,除無色染。苦根、憂根無。五結眠沒捨根、喜根。諸無漏根無。地獄、畜生、餓鬼、人中無。五結眠沒通天上。欲界天無。四結眠沒色天上,除無色染。四結眠沒無色天上,除色染。欲界無。四結眠沒色界,除無色染。四結眠沒無色界,除色染。四結眠沒色法,無色法亦如是。四結眠沒可見法,除無色染。五結眠沒不可見法。四結眠沒有對法,除無色染。五結眠沒無對法中,聖法無,非`[聖=聖法【三】]`聖有漏法五,無漏法無。有染法五,無染法無。有求法五,無求法無。當取法五,非當取法無。有取法五,無取法無。有勝法五,無勝法無。受法五,非受法五。內法五,外法五。有報法五,無報法五。心法五,非心法五。心相應法五,心不相應法五。心數法五,非心數法五。有緣法五,無緣法五。共心法五,不共心法五。隨心轉法五,不隨心轉法五。業法五,非業法五。業相應法五,非業相應法五。共業法五,非共業法五。隨業轉法五,不隨業轉`[法五〔-〕【元明】]`法五。因法五,非因法五。有因法五,`[無因法五〔-〕【宮】]`無因法五。有緒法五,無緒法`[五=五有緣法五無緣法五【三】,無【宮】]`五。有為法五,無為法`[五=無【宋元宮】]`五。知法五,非知法無。識法非識法、解法非解法、了法不了法亦如是。斷智知法五,非斷智知法五。斷法非斷法亦如是。`[8]五〔-〕【三宮】*`五脩法五,非脩法五。證法五,非證法五。善法`[*8]`五,不善法五。`[無學法五〔-〕【宮】,學法五【三】]`無學法`[五=無【三】]`五,學法五,非學非無學法五。`[報【麗】,解【大】(cf. K29n0969_p0255a17)]`報法五,報法法五,非報非報法法五。見斷法無,思惟斷法五,非見斷非思惟斷`[法〔-〕【宮】]`法五。見斷因法無,思惟斷因法五,非見斷非思惟`[斷〔-〕【三宮】]`斷因法五。欲界繫法、無色界繫法四,除無色染。色界繫法四,除色染。不繫法無。過去法五,未來法五,現在法五,非過去非未來非現在法無。`[不分卷及品【三宮】]`
舍利弗阿毘曇論卷第二十六
☗s27舍利弗阿毘曇論卷第二十七姚秦罽賓三藏曇摩耶舍共曇摩崛多等譯
緒分假結品之二
`[不分卷及品【三宮】]`若人眠沒見、疑、`[戒道=戒盜【三】下同,戒【宮】下同]`戒道結中,此人有幾結?有十。若人眠沒欲染、瞋恚結中,此人有幾結?或十或七。若人眠沒色染、無色染、無明、慢、掉結中,此人有幾結?或十或五。若見結、疑結眠沒法中,此法中有幾結?或十或九或八或七或六或五。若戒道結眠沒法中,此法中有幾結?或十或九或八或七。若欲染結眠沒法中,此法中有幾結?或十或九或八或七或六。若瞋恚結眠沒法中,此法中有幾結?或十或九或八或七或六或五。若色染、無色染結眠沒法中,此法中有幾結?或十或九或八或七或六。若無明、慢、掉結眠沒法中,此法中有幾結?或十或九或八或七或六或五或四(法`[人〔-〕【明】]`人竟)。
`[若=人若【明】]`若見結、疑眠沒人法中,此人法有幾結?或十或九或八或七或六或五。若戒道結眠沒人法中,此人法有幾結?或十或九或八或七。若欲染結眠沒人法中,此人法有幾結?或十或九或八或七或六。若瞋恚結眠沒人法中,此人法有幾結?或十或九或八或七或六或五或四。若色染、無色染結眠沒人法中,此人法有幾結?或十或九或八或七或六。若無明結、慢、掉結眠沒人法中,此人`[法〔-〕【三宮】]`法有幾結?或十或九或八或七或六或五或四。
若欲終、非欲終、終非終,`[1]欲=始【三】*`欲生、非`[*1]`欲生、生非生。欲終,謂最後心。非欲終,謂除最後心。終,謂最後心。非終,謂在此陰。`[*1]`欲生,謂初心。非`[*1]`欲生,謂除初心。生,謂在此陰。非生,謂未在此陰。如是地獄、畜生、餓鬼、人中、天上,欲界、色界、無色界。若眾生於地獄中欲終,眠沒幾結中?若眾生於地獄中非欲終,眠沒幾結中?若眾生於地獄中終,眠沒幾`[結=結中【三】]`結?若眾生於地獄中非終,眠沒幾結中?若眾生於地獄中始生,眠沒於幾結?若眾生於地獄中非始生,眠沒幾結?若眾生於地獄中生,眠沒幾結?若眾生於地獄中非生,眠沒幾結?畜生、餓鬼、人中、天上,欲界、色界、無色界亦如是。
若眾生於地獄中欲終,始生畜`[生=生中【三】]`生,眠沒幾結?若眾生於地獄中欲終,非始生畜生中,眠沒幾結?若眾生於地獄中欲終,生畜生中,眠沒幾結?若眾生於地獄中欲終,非生畜生中,眠沒`[於〔-〕【三】]`於幾結?若眾生於地獄中非欲終,始生畜生時,眠沒幾結?若眾生於地獄中非欲終,非始生畜生中,眠沒幾結?若眾生於地獄中非欲終,生畜生中,眠沒幾結?若眾生於地獄中非欲終,`[始〔-〕【三】]`始非生畜生,眠沒幾結?若眾生於地獄中終,始生畜生中,眠沒幾結?若眾生於地獄中終,非始生畜生中,眠沒幾結?若眾生於地獄`[中=中於【三宮】]`中終,生畜生中,眠沒幾結?若眾生於地獄中終,非生畜生中,眠沒幾結?若眾生於地獄中`[非〔-〕【宮】]`非終,`[8]非〔-〕【三】*`非始生畜生中,眠沒幾結?若眾生於地獄中非終,非始生畜生中,眠沒幾結?若眾生於地獄中非終,`[*8]`非生畜生中,眠沒幾`[結=結若眾生於地獄中非終非生畜生中眠沒幾結中【三】,結中【宮】]`結?從地獄至餓鬼、從地獄至人中、從地獄至天上,亦如是。從畜生至餓鬼、從畜生至人中、從畜生至天上、從畜生至地獄、從餓鬼至人中、從餓鬼至天上、從餓鬼至地獄、從餓鬼至畜生、從人中至天上、從人中至地獄、從人中至畜生、從人中至餓鬼、從天上至地獄、從天上至畜生、從天上至餓鬼、從天上至人中,從欲界至色界、從欲界至無色界、從色界至無色界、從色界至欲界、從無色界至欲界、從無色界至色界,亦如是。`[卷第二十上終【明】]`
[11]舍利弗阿毘曇[12]論緒分
## 行品第五
ᅟᅟ==[11] 舍利弗阿毘曇論〔-〕【明】*,卷第二十下首【明】,譯號同異如卷第二十一==
ᅟᅟ==[12] 論〔-〕【宮】*==
身行、口行、意行地。
云何身行?謂出入息,是名身行。
云何口行?謂覺、觀,是名口行。
云何意行?謂想、思,是名意行。身行地,從有出入息身乃至第四禪,是名身行地。
云何非身行地?從非出入息身、第四禪若過,是名非身行地。
云何口行地?欲界意識、若色界不定、若初禪及初禪間,是名口行地。
云何非口行地?五識身若二禪若過,是名非口行地。
云何意行地?除二定及一生,若餘處,是名意行地。
云何非意行地?二定及一生,是名非意行地。身行於何處生不滅?從非出入息身至有出入息身、若於第四禪起,於此處身行生不滅。身行於何處滅不生?從出入息身至非出入息身、若入第四禪,於此處身行滅不生。身行於何處生滅?若有出入息處,於此處身行生滅。身行於何處行不生不滅?於非出入息身中、若第四禪若過,是名身行不生不滅。口行於何處生不滅?從離五識身至意識、從第二禪起,於此處口行生不滅。口行於何處滅不生?從離意識至五識身、若入第二禪,於此處口行滅不生。口行於何處生滅?若有覺觀處,於此處口行生滅。口行於何處不生不滅?於五識身中若`[第=若第【元】,入第【明】]`第二禪若過,於此處口行不生不滅。意行於何處生不滅?於二定起、若一生處命終,於此處意行生不滅。意行於何處滅不生?若入二定及一生處,於此處意行滅不生。意行於何處生滅?若意行,於此處意行生滅。意行於何處不生不滅?若於二定至一生處是,於此處意行不生不滅。
舍利弗阿毘曇[*12-1]論緒分
## 觸品第六
ᅟᅟ==[*12-1] 論〔-〕【宮】*==
愚者無明覆,愛煩惱和合,由是法故聚集成身,彼名色緣二法生觸。今當集假觸正門。
身觸、心觸乃至十八觸,是名觸法。
云何身觸?若觸身識相應,是名身觸。
云何心觸?若觸意識相應,是名心觸。
復次,若五`[14]識=識身【三宮】*`識相應眼耳鼻舌身識,是名身觸。若心意`[*14]`識相應,是名心觸。
云何名觸?若觸心觸,是名名觸。
云何對觸?若觸身觸,是名對觸。
云何愛觸?若觸欲染相應,是名愛觸。
云何恚觸?若觸惱相應,是名恚觸。
云何明觸?若觸聖智相應,是名明觸。
云何無明觸?若觸不善非智相應,是名無明觸。
云何明分觸?若觸明分生、明能令廣大,是名明分觸。
云何無明分觸?若觸無明分生、無明能令廣大,是名無明分觸。
復次,若觸聖忍相應,是名明分觸。若觸非聖`[煩=非煩【三宮】]`煩惱相應,是名無明分觸。
復次,若觸聖得智果,是名明分觸。若觸非聖若善無記,是名無明分觸。
云何聖觸?若觸無漏,是名聖觸。
云何非聖觸?若觸有漏,是名非聖觸。
云何有漏觸?若觸有染,是名有漏觸。
云何無漏觸?若觸無染,是名無漏觸。
云何有染觸?若觸有求,是名有染觸。
云何無染觸?若觸無求,是名無染觸。
云何有求觸?若觸當取,是名有求觸。
云何無求觸?若觸非當取,是名無求觸。
云何當取觸?若觸有取,是名當取觸。
云何非當取觸?若觸無取,是名非當取觸。
云何有取觸?若觸有勝,是名有取觸。
云何無取觸?若觸無勝,是名無取觸。
云何有勝觸?若觸有取,是名有勝觸。
云何無勝觸?若觸無取,是名無勝觸。
復次,若此觸有`[餘=餘觸餘【三宮】]`餘勝妙,是名有勝觸。若此觸更無餘勝妙,是名無勝觸。
復次,若如來所生觸,於一切法無礙知見乃至自在成就。除此觸,若餘觸,是名有勝觸。若上所除觸,是名無勝觸。
云何受觸?若觸內,是名受觸。
云何非受觸?若觸外,是名非受觸。
云何內觸?若`[觸〔-〕【三宮】]`觸受,是名內觸。
云何外觸?若觸非受,是名外觸。
云何有報觸?`[若〔-〕【三宮】]`若觸報法,是名有報觸。
云何無報觸?若觸報、若非報非報法,是名無報觸。
云何凡夫共觸?若觸非凡夫生得、凡夫亦生得,是名凡夫共觸。
云何凡夫不共觸?若觸非凡夫生得、凡夫不能生得,是名凡夫不共觸云何非凡夫共觸?若觸凡夫生得、非凡夫亦生得,是名非凡夫共觸。
云何非凡夫不共觸?若觸凡夫生得、非凡夫不生不得,是名非凡夫不共觸。
云何聲聞共觸?若觸非聲聞生得、聲聞亦生得,是名聲聞共觸。
云何聲聞不共觸?若觸非聲聞生得、聲聞不生不得,是名聲聞不共觸。
云何非聲聞共觸?若觸聲聞生得、非聲聞亦生得,是名非聲聞共觸。
云何非聲聞不共觸?若觸聲聞生得、非聲聞不生不得,是名非聲聞不共觸。
1云何如電觸?若觸少少住少時住。如電少少住少時住,觸亦如是,是名如電觸。
云何如金剛觸?若觸無量住無量時住。如金剛無量住無量時住,觸亦如是,是名如金剛觸。
2復次,若觸生已斷少煩惱分。如電從雲中出,炤少闇分速滅,觸亦如是,是名如電觸。若觸生已斷一切煩惱,無餘煩惱,若麁若微無不斷滅。如金剛投於珠石,破壞摧折無不自在,觸亦如是,是名如金剛觸。
3復次,若觸生已得須陀洹乃至阿那含果,是名如電觸。若觸生已得阿羅漢,是名如金剛觸。
4復次,若觸生已得須陀洹乃至阿那含、得聲聞辟支佛阿羅漢果,是名如電觸。若觸生已,若如來所生觸,於一切法無礙知見乃至自在成就,是名如金剛觸。 ^6menfm
云何不定得觸?若觸得,不定得、難得、難持,是名不定得觸。
云何定得觸?若`[觸得=得定得【三宮】]`觸得,決定得,不難得,易持,是名定得觸。
云何有行難持觸?若觸得,不定得、難得、難持,無由力尊自在,不如所欲、不隨所欲、不盡所欲,有行難生難得。如船逆水難行,觸亦如是,是名有行難持觸。
云何無行易持觸?若觸得,決定得、不難得、易得。乃至如船順水易行,觸亦如是,是名無行易持觸。
云何一分修觸?若觸生已想有光明然未見色、若見色不想有光明,是名一分修觸。
云何二分修觸?若觸生已想有光明亦見色,是名二分修觸。
復次,若觸生已生智然不斷煩惱、若斷煩惱非生智,是名一分修觸。若觸生已智生能斷煩惱,是名二分修觸。
復次,若觸生已盡智生非無生智,是名一分修觸。若觸生已盡智生及無生智,是名二分脩觸。
云何有欲觸?若觸有欲人、欲染相應,是名有欲觸。
云何無欲觸?若觸離欲人、非欲染相應,是名無欲觸。
云何恚觸?若觸有恚人、`[憎=恚【三】]`憎相應,是名有恚觸。
云何無恚觸?若觸離恚人、非恚相應,是名無恚觸。
云何有癡觸?若觸有癡人、癡相應,是名有癡觸。
云何無癡觸?若觸離癡人、非癡相應,是名無癡觸。
云何沒觸?若觸睡眠相應,不共內滅念相應,慧未成就、不能分別善法,是名沒觸。
云何散觸?若觸想欲染共欲染,欲染相應多欲見淨,於外五欲中彼染著,是名散觸。
云何少觸?若觸不定,是名少觸。
云何多觸?若觸定,是名多觸。
云何不定觸?若觸不定人、非定相應,是名不定觸。
云何定觸?若觸定人、定相應,是名定觸。
云何不解脫觸?若觸不解脫人、非解脫相應,是名不解脫觸。
云何解脫觸?若觸解脫人、解脫相應,是名解脫觸。
云何有勝觸?若觸有勝人、有勝法相應,是名有勝觸。
云何無勝觸?若觸無勝人、無勝法相應,是名無勝觸。
云何有覺觸?若觸有覺`[覺〔-〕【三宮】]`覺相應,`[共〔-〕【三】]`共覺共生共住共滅,是名有覺觸。
云何無覺觸?若觸非覺相應,不共覺生不共住不共滅,是名無覺觸。
云何有觀觸?若觸觀相應,共觀生共住共滅,是名有觀觸。
云何無觀觸?若觸非觀相應,不與觀共生不共觀住不共滅,是名無觀觸。
云何有喜觸?若觸喜相應,共喜生共住共滅,是名有喜觸。
云何無喜觸?若觸非喜相應,不共喜生不共喜住不共滅,是名無喜觸。
云何共味觸?若觸樂受相應,是名共味觸。
云何共捨觸?若觸不苦不樂受相應,是名共捨觸。
云何忍相應觸?若觸忍共生共住共滅,是名忍相應觸。
云何非忍相應觸?若觸非忍共生共住共滅,是名非忍相應觸。
云何智相應觸?`[若觸〔-〕【宮】]`若觸共智生共住共滅,是名智相應觸。
云何非智相應觸?若觸非智共生共住共滅,是名非智相應觸。
云何初忍觸?若觸聖無漏堅信堅法人所修,是名初忍觸。
云何初智觸?若觸聖無漏`[見=是【三】]`見道人所修,是名初智觸。
云何欲終觸?若觸最後識相應,是名欲終觸。
云何始生觸?若觸初識相應,是名始生觸。
云何善觸?若觸修,是名善觸。
云何不善觸?若觸斷,是名不善觸。
云何無記觸?若觸受、若非報非報法,是名無記觸。
云何學觸?若觸聖非無學,是名學觸。
云何無學觸?若觸聖非學,是名無學觸。
云何非學非無學觸?若觸非聖,是名非學非無學觸。
云何報觸?若觸受善報,是名報觸。
云何報法觸?若觸有報,是名報法觸。
云何非報非報法觸?若觸無記、非我分攝,是名非報非報法觸。
云何見斷觸?若觸不善非思惟斷,是名見斷觸。
云何思惟斷觸?若觸不善非見斷,是名思惟斷觸。
云何非見斷非思惟斷觸?若觸善、無記,是名非見斷非思惟斷觸。
云何見斷因觸?若觸見斷、若見斷法報,是名見斷因觸。
云何思惟斷因觸?若觸思惟斷、若思惟斷法報,是名思惟斷因觸。
云何非見斷因非思惟斷因觸?若觸善、若善法報、若非報非報法,是名非見斷非思惟斷因觸。
云何軟觸?若觸不善,是名軟觸。
云何中觸?若觸無記,是名中觸。
云何上觸?若觸善,是名上觸。
復次,若觸不善、若無記,是名軟觸。若觸非聖善,是名中觸。若觸聖無漏,是名上觸。
云何麁觸?若觸欲界繫,是名麁觸。
云何細觸?若觸色界繫、若不繫,是名細觸。
云何微觸?若觸無色界繫,是名微觸。
復次,`[若=若欲界繫若【三】]`若色界繫,是名麁觸。若空處繫、識處繫、不用處繫、若不繫,是名細觸。若非想非非想處繫,是名微觸。
復次,若觸欲界繫、色界繫、空處繫、識處繫、不用處繫,是名麁觸。若觸不繫,是名細觸。若觸非想非非想處繫,是名微觸。
云何樂受觸?若觸樂受相應,是名樂受觸。
云何苦受觸?若觸苦受相應,是名苦受觸。
云何不苦不樂受觸?若觸不苦不樂受相應,是名不苦不樂受觸。
復次,若觸受樂報,是名樂受觸。若觸受苦報,是名苦受觸。若觸受不苦不樂報,是名不苦不樂受觸。
復次,除不苦不樂受觸,若餘觸善有報,是名樂受觸。若觸不善,是名苦受觸。除樂受觸,若餘觸善有報,是名不苦不樂受觸。
復次,若觸善有報,是名樂受觸。若觸不善,是名苦受觸。除樂受苦受觸,若餘觸,是名非苦非樂受觸。
云何喜處觸?若觸始起已生喜,是名喜處觸。
云何憂處觸?`[若觸〔-〕【三宮】]`若觸始起已生憂,是名憂處觸云何捨處觸?若觸始起已生捨,是名捨處觸。
復次,除捨處觸,若餘觸善有報,是名喜處觸。若觸不善,是名憂處觸。除喜處觸,若餘觸善有報,是名捨處觸。
復次,若觸善有報,是名喜處觸。若觸不善,是名憂處觸。除喜處、憂處觸,若餘觸,是名非喜處非憂處觸。
云何有覺有觀觸?若觸有覺有觀定相應,是名有覺有觀觸。
云何無覺有觀觸?若觸無覺有觀定相應,是名無覺有觀觸。
云何無覺無觀觸?若觸無覺無觀定相應,是名無覺無觀觸。
云何空相應觸?若觸空定共生共住共滅,是名空相應觸。
云何無相相應觸?若觸無相定共生共住共滅,是名無相相應觸。
云何無願相應觸?若觸無願定共生共住共滅,是名無願相應觸。
云何現報觸?若觸即生我分攝、若觸所起作成就即生我分攝受報,是名現報觸。
云何生報觸?若觸生我分攝、若觸所起作成就無間生受報,是名生報觸。
云何後報觸?若觸生我分攝、若觸所起作成就第三第四生受報或過,是名後報觸。
云何與樂觸?若觸樂果,是名與樂觸。
云何與苦觸?若觸苦果,是名與苦觸。
云何不與樂不與苦觸?除與樂、與苦觸,若餘觸,是名不與樂不與苦觸。
復次,若觸善有報,是名與樂觸。若觸不善,是名與苦觸。除與樂、與苦觸,若餘觸,是名非與樂非與苦觸。
云何樂果觸?若觸樂報,是名樂果觸。
云何苦果觸?若觸苦報,是名苦果觸。
云何非樂果非苦果觸?除樂果、苦果觸,若餘觸,是名非樂果非苦果觸。
復次,若觸善有報,是名樂果觸。若觸不善有報,是名苦果觸。除樂果、苦果觸,若餘觸,是名非樂果`[非〔-〕【三宮】]`非苦果觸。樂報觸、苦報觸、非樂報非苦報觸亦如是。
云何過去觸?若觸生已滅,是名過去觸。
云何未來觸?若觸未生未起,是名未來觸。
云何現在觸?若觸生未滅,是名現在觸。
云何過去境界觸?思惟過去法若生觸,是名過去境界觸。
云何未來境界觸?思惟未來法若生觸,是名未來境界觸。
云何現在境界觸?思惟現在法若生觸,是名現在境界觸。
云何非過去非未來非現在境界觸?思惟非過去非未來非現在法若生觸,是名非過去未來現在境界觸。
云何欲界繫觸?若觸欲漏有漏,是名欲界繫觸。
云何色界繫觸?若觸色漏有漏,是名色界繫觸。
云何無色界繫觸?若觸無色漏有漏,是名無色界繫觸。
云何不繫觸?若觸聖無漏,是名不繫觸。
云何共慈觸?若`[觸慈=慈觸【三宮】]`觸慈解心共生共住共滅,是名共慈觸。共悲觸、共喜觸、共捨觸亦如是。
云何樂根相應觸?樂根共生共住共滅,是名樂根相應觸。苦根、喜根、憂根、捨根相應觸亦如是。
云何眼觸?若觸眼識相應,是名眼觸。耳、鼻、舌、身、意亦如是。
復次,緣色生眼識,三法和合生觸,是名眼觸。耳、鼻、舌、身、意亦如是。
云何眼識界相應觸?若觸眼識界共生共住共滅,是名眼識界相應觸。耳、鼻、舌、身、識界亦如是。
云何意界相應觸?若觸意識共生共住共滅,是名意界相應觸。意識界相應觸亦如是。
云何十八觸?眼觸樂受、眼觸苦受、眼觸不苦不樂受。耳、鼻、舌、身、意亦如是。是名十八觸。
舍利弗阿毘曇[*12-2]論[3]緒分
## 假心品第七
ᅟᅟ==[*12-2] 論〔-〕【宮】*==
ᅟᅟ==[3] 緒=諸【宋元】==
心性清淨,為客塵染。凡夫未聞故,不能如實知見,亦無修心。聖人聞故,如實知見,亦有修心。心性清淨,離客塵垢。凡夫未聞故,不能如實知見,亦無修心。聖人聞故,能如實知見,亦有修心。今當集假心正門。
聖心非聖心,乃至六識界、七識界心。
云何聖心?若心無漏,是名聖心。
云何非聖心?若心有漏,是名非聖心。
云何有漏心?若心有染,是名有漏心。
云何無漏心?若心無染,是名無漏心。
云何有染心?若心有求,是名有染心。
云何無染心?若心無求,是名無染心。
云何有求心?若心當取,是名有求心。
云何無求心?若心非當取,是名無求心。
云何當取心?若心有取,是名當取心。
云何非當取心?若心無取,是名非當取心。
云何有取心?若心有勝,是名有取心。
云何無取心?若心無勝,是名無取心。
云何有勝心?若心有取,是名有勝心。
云何無勝心?若心無取,是名無勝心。
復次,若於此心有餘心過勝妙,是名有勝心。若於此心更無餘心過勝妙,是名無`[勝=勝妙【三宮】]`勝心。
復次,若如來所生心,於一切法無礙知見乃至自在成就。除此心,若餘心,是名有勝心。若無所`[餘=除【三宮】]`餘心,是名無勝心。
云何受心?若心內,是名受心。
云何非受心?若心外,是名非受心。
云何內心?若心受,是名內心。
云何外心?若心非受,是名外心。
云何有報心?若心報法,是名有報心。
云何無報心?若`[心=心報若【三宮】]`心非報非報法,是名無報心。
云何凡夫共心?若心凡夫生得、凡夫亦生得,是名凡夫共心。
云何凡夫不共心?若心非凡夫生得、凡夫不能生得,是名凡夫不共心。
云何非凡夫共心?若心凡夫生得、非凡夫亦生得,是名`[非〔-〕【三宮】]`非凡夫共心。
云何非凡夫不共心?若心凡夫生得、非凡夫不生不得,是名非凡夫不共心。
云何聲聞共心?若心聲聞生得、聲聞亦生得,是名聲聞共心。
云何聲聞不共心?若心非聲聞生得、聲聞不生`[得=不得【三宮】]`得,是名聲聞不共心。
云何非聲聞共心?若心聲聞生得、非聲聞亦生得,是名非聲聞共心。
云何非聲聞不共心?若心聲聞生得、非聲聞不生不得,是名非聲聞不共心。
[如電智](T28n1548_舍利弗阿毘曇論1#^050u1m) [如電觸](T28n1548_舍利弗阿毘曇論2#^6menfm) [如電定](T28n1548_舍利弗阿毘曇論2#^wb6gu5) ==\[[集異門](集異門足論#三心-23)]==
1云何如電心?若心少少住少時住,如電少少住少時住,是名如電心。
云何如金剛心?若心無量住無量時住,如金剛無量住無量時住,是名如金剛心。
2復次,若心生已斷少煩惱分,如電從雲中出炤少闇分速滅,心亦如是,是名如電心。
若心生已斷一切煩惱無餘煩惱,若麁若微無`[不=有【三宮】]`不斷滅,如金剛投於珠石無不破壞摧折,是名如金剛心。
3復次,若心生已得須陀洹果乃至阿那含果,是名如電心。
若心生已得阿羅漢果,是名如金剛心。
4復次,若心生已得須陀洹果乃至阿那含果,得聲聞辟支佛阿羅漢果,是名如電心。
若心生已,若如來所生心,於一切法無礙知見乃至自在成就,是名如金剛心。 ^mn3l43
云何不定得心?若心得,不定得、難得、難持,是名不定得心。
云何定得心?與上相違,是名`[得定=定得【三】]`得定心。
云何有行難持心?若心得,不定得、難得、難持,無由力尊自在,不如所欲、不隨所欲、不盡所欲,有行難生難`[行=得【三宮】]`行,如船逆水難行,心亦如是,是名有行難持心。
云何無行易持心?與上相違,是名無行易持心。
云何一分修心?若心生已想有光明然不見色、若見色不想有光明,是名一分修心。
云何二分修心?若心生已想有光明亦見色,是名二分修心。
復次,若心生已生智然不斷煩惱、若斷煩惱不生智,是名一分修心。若心生已智生能斷煩惱,是名二分修心。
復次,若心生已盡智非無生智,是名一分修心。若心生已盡智生及無生智,是名二分修心。
云何有欲心?若心有欲人欲染相應,是名有欲心。
云何無欲心?若心離欲人非欲染相應,是名無欲心。
云何有恚心?若心有恚人恚相應,是名有恚心。
云何無恚心?若心離恚人非恚相應,是名無恚心。
云何有癡心?若心有癡人癡相應,是名有癡心。
云何無癡心?若心離癡人非癡相應,是名無癡心。
云何沒心?若心睡眠相應,不共內滅念相應,慧未成就、不能分別善法,是名沒心。
云何散心?若心欲染、共欲染欲染相應,多欲見淨,於外五欲中彼彼染著,是名散心。
云何少心?若心不定,是名少心。
云何多心?若心定,是名多心。
云何不定心?若心不定人非定相應,是名不定心。
云何定心?若心定人定相應,是名定心。
云何不解脫心?若心不解脫人非解脫相應,是名不解脫心。
云何解脫心?若心解脫人解脫相應,是名解脫心。
云何有勝心?若心有勝人有勝法相應,是名有勝心。
云何無勝心?若心無勝人無勝法相應,是名無勝心。
云何有覺心?若心覺相應,共覺生共住共滅,是名有覺心。
云何無覺心?若心非覺相應,不共覺生不共住不共滅,是名無覺心。
云何有觀心?若心觀相應,共觀生共住共滅,是名有觀心。
云何無觀心?若心非觀相應,不共觀生不共住不共滅,是名無觀心。
云何有喜心?若心喜相應,共喜生共住共滅,是名有喜心。
云何無喜心?若心非喜相應,不共喜生不共住不共滅,是名無喜心。
云何共味心?若心樂受相應,是名共味心。
云何共捨心?若心不苦不樂受相應,是名共捨心。
云何忍相應心?若心忍共生共住共滅,是名忍相應心。
云何非忍相應心?若心非忍共生共住共滅,是名非忍相應心。
云何智相應心?若心共智`[生=生共生【三宮】]`生共住共滅,是名智相應心。
云何非智相應心?若心非智共生共住共滅,是名非智相應心。
云何忍為始心?若心聖無漏堅信堅法所修,是名忍為始心。
云何智為始心?若心聖無漏見道人所修,是為智為始心。
云何欲終心?若最後識,是名欲終心。
云何始生心?若心初識,是名始生心。
云何善心?`[若=非【元明】]`若心修,是名善心。
云何不善心?若心斷,是名不善心。
云何無記心?若心受、若心非報非報法,是名無記心。
云何學心?若心聖非無學,是名學心。
云何無學心?若心聖非學,是名無學心。
云何非學非無學心?若心非聖,是名非學非無學心。
云何報心?若心受若善報,是名報心。
云何報法心?若心有報,是名報法心。
云何非報非報法心?若心無記非我分攝,是名非報非報法心。
云何見斷心?若心不善非思惟斷,是名見斷心。
云何思惟斷心?若心不善非見斷,是名思惟斷心。
云何非見斷非思惟斷心?若心善、若無記,是名非見斷非思惟斷心。
云何見斷因心?若心見斷、若見斷法報,是名見斷因心。
云何思惟斷因心?若心思惟斷、若思惟斷法報,是名思惟斷因心。
云何非見斷非思惟斷因心?若心善法報、若心非報非報法,是名非見斷非思惟斷因心。
云何軟心?若心不善,是名軟心。
云何中心?若心無記,是名中心。
云何上心?若心善,是名上心。
復次,若心不善、若無記,是名軟心。若心非聖善,是名中心。若心聖無漏,是名上心。
云何麁心?若心欲界繫,是名麁心。
云何細心?若心色界繫、若不繫,是名細心。
云何微心?若心無色界繫,是名微心。
復次,若心欲界繫、若色界繫,是名麁心。若心空處繫、識處繫、不用處繫、若不繫,是名細心。若心非想非非想處繫,是名微心。
復次,若心欲界繫、若色界繫、若空處繫、識處繫、不用處繫,是名麁心。若心不繫,是名細心。若心非想非非想處繫,是名微心。
云何樂受心?若心樂受相應,是名樂受心。
云何苦受心?若心苦受相應,是名苦受心。
云何不苦不樂受心?若心不苦不樂受相應,是名不苦不樂受心。
復次,若心受樂報,是名樂受心。若心受苦報,是名苦受心。若心受不苦不樂報,是名不苦不樂受心。
復次,除不苦不樂受心,若餘心善有報,是名樂受心。若心不善,是名苦受心。除樂受心,若餘心善有報,是名不苦不樂受心。
復次,若心善有報,是名樂受心。若心不善,是名苦受心。除苦受、樂受心,若餘心,是名非苦非樂受心。
云何喜處心?若心始起生喜,是名喜處心。
云何憂處心?若心始起生憂,是名憂處心。
云何捨處心?若心始起生捨,是名捨處心。
復次,除捨處心,若餘心善有報,是名喜處心。若心不善,是名憂處心。除喜處心,若餘心善有報,是名捨處心。
復次,若心善有報,是名喜處心。若心不善,是名憂處心。除喜處、憂處,若餘心,是名非喜處非憂處心。
云何有覺有觀心?若心有覺有觀定相應,是名有覺有觀心。
云何無覺有觀心?若心無覺有觀定相應,是名無覺有觀心。
云何無覺無觀心?若心無覺無觀定相應,是名無覺無觀心。
云何空相應心?若心空定共生共住共滅,是名空相應心。
云何無相相應心?若心無相定共生共住共滅,是名無相相應心。
云何無願相應心?若心無願定共生共住共滅,是名無願相應心。
云何現報心?若心即生我分攝、若心起作成就即生我分攝,此所起作受報,是名現報心。
云何生報心?若心生報我分攝、若所起作成就無間生受報,是名生報心。
云何後報心?若心生我分攝、若所起作成就第一生乃至第四生受報或過,是名後報心。
云何與樂心?若心樂果,是名與樂心。
云何與苦心?`[若心〔-〕【宮】,心【宋元】]`若心苦果,是名與苦心。
云何不與樂不與苦心?除與樂、與苦心,若餘心,是名不與苦不與樂心。
復次,若心善有報,是名與`[樂=苦【元明】]`樂心。若心不善有報,是名與苦心。除與苦樂,若餘心,是名`[不與苦〔-〕【三宮】]`不與苦不與樂心。
云何樂果心?若心樂報,是名樂果心。
云何苦果心?若心苦報,是名苦果心。
云何非樂果非苦果心?除苦果、樂果心,若餘心,是名非樂果非苦果心。
復次,若心善有報,是名樂果心。若心不善有報,是名苦果心。除樂果、苦果心,若餘心,是名非樂果非苦果心。樂報心、苦報心、非樂非苦報心亦如是。
云何過去心?若心生已滅,是名過去心。
云何未來心?若心未生未起,是名未來心。
云何現在心?若心生未滅,是名現在心。
云何過去境界心?思惟過去法若生心,是名過去境界心。
云何未來境界心?思惟未來法若心生,是名未來境界心。
云何現在境界心?思惟現在法若生心,是名現在境界心。
云何非過去非未來非現在境界心?思惟非過去非未來非現在法若生心,是名非過去非未來非現在境界心。
云何欲界繫心?若心欲漏有漏,是名欲界繫心。
云何色界繫心?若心色漏有漏,是名色界繫心。
云何無色界繫心?若心無色漏有漏,是名無色界繫心。
云何不繫心?若心聖無漏,是名不繫心。
云何共慈心?若心慈解心共生共住共滅,是名共慈`[心=解心【三宮】]`心。共悲心、共喜心、共捨心亦如是。
云何樂根相應心?若心樂根共生共住共滅,是名樂根相應心。苦根、喜根、憂根、捨根相應心亦如是。
云何六識身?眼識身乃至意識身。
云何眼識`[身〔-〕【三宮】]`身?緣眼、緣色、緣明、緣思惟,以此四緣和合,識已生、今生、當生、不定,是名眼識身。耳、鼻、舌、身、意識身亦如是。是名六識身。
云何七識界?眼識界乃至意識界。
云何眼識界?若識眼根生色境界,已生今生當生不定,是名眼識界。耳、鼻、舌、身識界亦如是。
云何意界?意生法思惟法,若初心已生今生當生不定,是名意界。
云何意識界?不離彼境界,若餘心似彼,已生今生當生不定,是名意識界。
舍利弗阿毘曇[*12-3]論緒分
## 十不善業道品第八
ᅟᅟ==[*12-3] 論〔-〕【宮】*==
問曰:幾不善業道?答曰:十。殺生乃至邪見。
云何殺生?若人以惡心殺生,無有慈愍專在殺害,是名殺生。
云何盜竊?若人於聚落中及山野間`[盜=疑【三宮】]`盜他財物,是名盜竊。
云何邪婬?若女人為父母護、兄弟姊妹護、自護、法護、`[姓=王【三宮】]`姓護、親里及諸知識乃至受花鬘護,若犯此等,是名邪婬。
云何妄語?若人不知言知、知言不知、不見言見、見言不見,或為己身、或為他人、或為財物故作妄語,是名妄語。
云何兩舌?若人在此聞至彼說,欲壞此人故;在彼聞至此說,欲壞彼人故;未破者`[令=今【宋元宮】]`令破、已破者欲使盡散,樂別離他,是名兩舌。
云何惡口?若人出言麁獷苦切,他人聞已不喜不悅,是名惡口。
云何綺語?若人出非時`[言=語【三】]`言、無義語、非法語、非調伏語、不寂靜語,是名綺語。
云何貪欲?若人於他村邑他財物生悕望心,欲令他物作己有,是名貪欲。
云何瞋恚?若人瞋恚,欲令前眾生得繫閉傷害為種種苦加,是名瞋恚。
云何邪見?若人邪見言無施無祠祀、無善惡業報、無此世他世、無父母、無天無化生眾生、無沙門婆羅門,是名邪見。
殺生以何因?殺生為誰因?殺生以貪因、以瞋因、以癡因,以心心數法因。殺生是地獄、畜生、餓鬼因,是鬼神人中貧賤因,若餘報生人中`[短〔-〕【元】]`短壽。竊盜以何因?竊盜為誰因?竊盜以貪因,乃至以心心數法因。盜竊是地獄、畜生、餓鬼因,是鬼神人中貧賤因,若餘報生人中財物消秏。邪婬以何因?邪婬為誰因?邪婬以貪因,乃至以心心數法因。邪婬是地獄、畜生、餓鬼因,是鬼神人中貧賤因,若餘報生人中諍競。妄語以何因?妄語為誰因?妄語以貪因,乃至以心心數法因。妄語是地獄、畜生、餓鬼因,是鬼神人中貧賤因,若餘報生人中常被誹謗。兩舌以何因?兩舌`[為誰因兩舌〔-〕【三宮】]`為誰因?兩舌以貪因,乃至以心心數法因。兩舌為誰因?是地獄、畜生、餓鬼因,是鬼神人中貧賤因,若餘報生人中眷屬親厚相憎嫉破壞。惡口以何因?惡口為誰因?惡口以貪因,乃至以心心數法因。惡口為誰因?惡口是地獄、畜生、餓鬼因、是鬼神人中貧賤因、若餘報生人中聞不適意聲。綺語以何因?綺語為誰因?綺語以貪因,乃至以心心數法因。綺語為誰因?是地獄、畜生、餓鬼因,是鬼神人中貧賤因,若餘報生人中言不貴重。貪欲以何因?貪欲為誰因?貪欲以結因、以使因、以心心數法因。貪欲為誰因?是地獄、畜生、餓鬼因,是鬼神人中貧賤因,若餘報生人中多諸緣事。瞋恚以何因?瞋恚為誰因?瞋恚以結因、以使因、以心心數法因。瞋恚為誰因?是地獄、畜生、餓鬼因,是鬼神人中貧賤因,若餘報生人中多有怨憎。邪見以何因?邪見為誰因?邪見以結因、以使因、以心心數法因。邪見為誰因?是地獄、畜生、餓鬼因,`[是〔-〕【三宮】]`是鬼神人中貧賤因,若餘報生人中以邪為吉。
舍利弗阿毘曇[*12-4]論緒分
## 十善業道品第九
ᅟᅟ==[*12-4] 論〔-〕【宮】*==
問曰:幾善業道?答曰:十。
何等十?不殺生乃至正見。
云何不殺生?若人離殺生,棄捨刀杖,慚愧慈悲`[哀〔-〕【三宮】]`哀愍一切眾生,是名不殺生。
云何不盜竊?若人離竊盜,不盜他物,是名不盜竊。
云何不邪婬?若人離邪婬,他所護女終不婬犯,是名不邪婬。
云何不妄語?若人離妄語,不知言不知、知言知、不見言不見、見言見、不為己身、不為他人、不為財物而作妄語,是名不妄語。
云何不兩舌?若人離兩舌,在此聞不至彼說,不欲壞此;在彼聞不至此說,不欲壞彼,若破壞者欲令和合,已和合者欲令增歡喜共相娛樂,是名不兩舌。
云何不惡口?若人離惡口,離麁獷言,語言柔軟眾人愛喜,是名不惡口。
云何不綺語?若人應時語、真實語、有義語、調伏語、寂靜語、順時善語,是名不綺語。
云何無貪?若人離貪,不悕望他村邑財物`[令=疑【三宮】]`令是我有,是名無貪。
云何無瞋?若人離瞋恚心,不欲令此眾生傷害繫閉受種種苦,是名無瞋。
云何正見?若人正見,信有施有祠祀,乃至世有沙門婆羅門正見正趣有證知今世後世者,是名正見。
不殺生以何因?不殺生為誰因?不殺生以無貪因、以無恚因、以無癡因、`[以〔-〕【三宮】]`以心心數法因。不殺生為誰因?是天上人中受樂因,若餘報生人中長壽。不竊盜以何因?不竊盜為誰因?不竊盜以無貪因,乃至以心心數法因。不竊盜是天上人中受樂因,`[若〔-〕【宮】]`若餘報生人中財物不消耗。不邪婬以何因?不邪婬為誰因?不邪婬以無貪因,乃至以心心數法因。不邪婬是天上人中受樂因,若餘報生人中不諍競。不妄語以何因?不妄語為誰因?不妄語以無貪因,乃至以心心數法因。不妄語是天上人中受樂因,若餘報生人中不被誹謗。不兩舌以何因?不兩舌為誰因?不兩舌以無貪因,乃至以心心數法因。不兩舌是天上人中受樂因,若餘報生人中眷屬親厚。不相憎嫉破壞。不惡口以何因?不惡口為誰因?不惡口以無貪因,乃至以心心數法因。不惡口是天上人中受樂因,若餘報生人中聞適意聲。不綺語以何因?不綺語為誰因?不綺語以無貪因,乃至以心心數法因。不綺語是天上人中受樂因,若餘報生人中言為貴重。無貪以何因?無貪為誰因?無貪以專敬因,專敬以善根因,以心心數法因。無貪是天上人中受樂因,若餘報生人中無諸緣事。無恚以何因?無恚為誰因?無恚以專敬因,乃至以心心數法因。無恚是天上人中受樂因,若餘報生人中無多怨憎。正見以何因?正見為誰因?正見以專敬因,乃至以心心數法因。正見是天上人中受樂因,若餘報生人中不以邪為吉。
舍利弗阿毘曇論卷第`[二十七=二十【宋元宮】,二十下【明】]`二十七
☗s28舍利弗阿毘曇論卷第`[二十八=二十一【三宮】]`二十八
姚秦罽賓三藏曇摩耶舍共曇摩崛多等譯
緒分
## 定品第十之一
ᅟᅟ==[5] 之一〔-〕【三宮】==
五`[支=枝【宋元宮】]`支定、五智定、共念出息入息定、共不淨想定、入火定。共證知神足定、共證知天耳定、共證知他心定、共證知宿命定、共明想定、無間定、根定、力定、正覺定。正定邪定、聖定非聖定、有漏定無漏定、有染定無染定、有求定無求定、當取定非當取定、有取定無取定、有勝定無勝定。`[受=有受【三宮】]`受定`[非受定〔-〕【宮】,無受定【三】]`非受定、內定外定。有報定無報定。凡夫共定、凡夫不共定、非凡夫共定、非凡夫不共定。聲聞共定、聲聞不共定、非聲聞共定、非聲聞不共定。如電定、如金剛定。不定得定、定得定。有行難持定、無行易持定。一分修定、二分修定。有想定、無想定。如事定、憶想定,離色想定、不離色想定。`[無〔-〕【三宮】]`無勝入定、遍入定。有覺定、無覺定。有觀定、無觀定。有喜定、無喜定。共味定、共捨定。忍相應定、非忍相應定。智相應定、非智相應定。忍為始定、智為始定。欲終定、始生定。善定、不善定、無記定。學定、無學定、非學非無學定。報定、報法定、非報非報法定。見斷定、思惟斷定、非見斷非思惟斷定。見斷因定、思惟斷因定、非見斷非思惟斷因定。下定、中定、上定。麁定、細定、微定。有覺有觀定、無覺有觀定、無覺無觀定。空定、無相定、無願定。三願得定、非三願得定。內身觀內身定、外身觀外身定、內外身觀內外身定。內受觀內受定、外受觀外受定、內外受觀內外受定。內心觀內心定、外心觀外心定、內外心觀內外心定。內法觀內法定、外法觀外法定、內外法觀內外法定。內境界定、外境界定、內外境界定。內定境界定、外定境界定、眾生境界定。色境界定、無色境界定、眾生境界定。有為境界定、無為境界定、眾生境界定。法境界定、無境界定、眾生境界定。少定、中定、無量定。少境界定、中境界定、無量境界定。少定少境界、少定中境界、少定無量境界。中定少境界、中定中境界、中定無量境界。無量定少境界、無量定中境界、無量定無量境界。少住定、中住定、無量住定。少定少住、少定中住、少定無量住。中定少住、中定中住、中定無量住。無量定少住、無量定中住、無量定無量住。過去定、未來定、現在定。過去境界定、未來境界定、現在境界定、非過去非未來非現在境界定。欲界繫定、色界繫定、無色界繫定、不繫定。作定非離、離定非作、作離定、亦非作離定。取定非出、出定非取、取出定、亦非取非出定。有染定非離染、離染定非有染、有染離染定、亦非有染非離染定。有`[10]枙=軛【三宮】*`枙定非離`[*10]`枙、離`[*10]`枙定非有`[*10]`枙、有枙離`[*10]`枙定、亦非有`[*10]`枙非離`[*10]`枙定。智果定非斷果、斷果定非智果、`[智果〔-〕【三宮】]`智果斷果定、亦非智果非斷果定。智果定非得果、得果定非智果、智果得果定、亦非智果非得果定。盡定非覺、覺定非盡、盡覺定亦非盡非覺定。射定非解、解定非射、射解定、亦非射非解定。退分定、住分定、`[增=智增【三宮】]`增長分定、射分定。退分定非住分、住分定非退分、退分住分定、亦非退分非住分定。退分定非增長分、增長分定非退`[分=分退分【三宮】]`分、`[增長分〔-〕【宮】]`增長分定、亦非退分非增長分定。退分`[定=定退分定【宮】]`定非射分、射分定非退`[分=分退分【三宮】]`分、射分定、亦非退`[分=分非【三】]`分射分定。住分定非增長分、增長分定非住分、住分增長分定、亦非住分非增長分定。住分定非射分、射分定非住分、住分射分定、亦非住分非射分定。增長分定非射分、射分定非增長分、增長分射分定、亦非增長分非射分定。四念處、四正斷、四神足、四禪、四無量、四無色定、四向道、四果、四修定、四斷。五根、五力、五解脫入、五出界、五觀定、五生解脫法。六念。六`[定=空【三宮】]`定。六出界。六明分法。六悅根法。六無喜正覺。七覺。七想。七定所須。八聖道、八解脫、八勝入。九滅、九次第、滅定九想。十正法、十遍入。十一解脫入。
### 五支定
云何五支定?如佛告諸比丘:諦聽諦聽,善思念之,吾當為汝說聖五支定。諸比丘言:唯然受教。
云何得修聖五支正定?
如比丘離欲惡不善,有覺有觀,離生喜樂,成就初禪行。`[身=此身【三】]`身離生喜樂,津液遍滿此身,盡離生喜樂,津液遍滿無有減少。如善澡浴師`[若〔-〕【宮】]`若善澡浴師弟子,以細澡豆盛著器中,以水灑之,調適作摶。此摶津液遍滿,不乾不濕內外和調。如是比丘,身離生喜樂,津液遍滿無有`[減【CB】,滅【大】]`減少,是名修聖五支初支定。
復次,比丘,滅覺觀、內正信、一心,無覺無觀定生喜樂,成就二禪行。此身定生喜樂,津液遍滿。此身盡定生喜樂,津液遍滿無有減少。如陂湖水底`[10]涌=踊【宋元宮】*`涌出,不從東方南西北方來,此水從底`[*10]`涌出,能令池津液遍滿無有減少。如是比丘,此身定生喜樂,津液遍滿。`[(此身定…遍滿)十字〔-〕【明宮】]`此身定生喜樂,津液遍滿無有減少,是謂修聖五支第二支定。
復次,比丘,離喜、捨行、念、正智、身受樂,如諸聖人解捨念樂行,成就三禪行。此身無喜樂津液遍滿,此身無喜樂津液遍滿無有減少。如優`[波=鉢【明】]`波羅華池、`[鳩=波【明】]`鳩頭摩華池、`[鉢=鳩【明】]`鉢頭摩華池、分陀利華池,從泥中出未能出水,此華從根至頭、從頭至根皆津液遍滿無有減少。如是比丘,此身無量喜樂津液遍滿此身,津液遍滿無有減少,是謂聖五支第三支定。
復次,比丘,斷苦樂先滅憂喜,不苦不樂、捨、念、淨,成就四禪行。此身以清淨心遍解行,此身以清淨心遍解行無有減少。如男子女人著白淨衣,從頭至足、從足至頭無不覆處。如是比丘,以清淨心遍解行,此身以清淨遍解行無有減少,是謂修聖五支第四支定。
復次,比丘,善取觀相、善思惟、善解,如立人觀坐者、如坐人觀臥者。如是比丘,善取觀、相善思惟、善解,是謂修聖五支第五支定。
如是比丘,修聖五支定,親近多修學已,欲證通法悕望欲證,隨心所欲即能得證,自知無礙。如四衢處有善調馬善駕已,有善御乘者乘已隨意自在。如是比丘,親近聖五支定,多修學已,欲證通法悕望欲證,隨心所欲即能得證,自在無礙。如盛水瓶堅牢不漏,盛以淨水平滿,為欲隨人傾用,如意自在。
如是比丘,親近聖五支定多修學已,欲證通法悕望欲證,隨心所欲自在無礙。如比丘,如陂泉遍水平滿為飲,如人決用如意自在,隨所決即出。如是比丘,親近聖五支定多修學已,欲證通法悕望欲證,隨心所欲即能得證,自在無礙。如比丘,欲受無量若干神足動地,能以一為多、以多為一,乃至梵天身得自在隨所能入,如智品說。如比丘,欲受天耳清淨過人,能聞人非人聲,`[隨=聞【三宮】]`隨所能入。如比丘,欲受知他眾生心能知,有欲心如實知有欲心、無欲心如實知無欲心,乃至無勝心如實知無勝心,隨所能入,如智品說。如比丘欲受憶念無量宿命,能憶一生二生三生四生五生,乃至成就此行,隨所能入,如智品說。如賢比丘,欲受天眼清淨過人,能見眾生生死,乃至如所業報,隨所能入,如智品說。如賢比丘,欲受盡有漏成無漏,得心解脫、慧解脫,現世自智證成就行,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更不受有,隨所能入。如是修聖五支定親近多修學已,得如是果報。
云何比丘,離欲惡不善法,有覺有觀,離生喜樂,成就初禪行?
如比丘,一切有為法、若一處有為法,思惟無常、知無常、解無常、受無常。如是不放逸觀,離欲惡不善法,有覺有觀離生喜樂,成就初禪行。如是比丘,離欲惡不善法,有覺有觀離生喜樂,成就初禪行。如是乃至見死屍在火聚上觀,如道品一支`[道=定【三宮】]`道廣說。
復次,比丘,如是思惟:我內有欲染。如實知內有欲染。若內無欲染,如實知內無欲染。`[如=如實如【三宮】]`如欲染未生,如實知未生。如欲染未生生,如實知生。如欲染生已斷,如實知斷。如欲染斷已,如實知更不復生。內有瞋恚、睡眠、掉、悔、疑,亦如是。如是不放逸觀,離欲惡不善法,有覺有觀,離生喜樂,成就初禪行。比丘如是離欲惡不善法,有覺有觀,離生喜樂,成就初禪行。
復次,比丘,如是思惟:我內眼識色有欲染瞋恚。如實知內眼識色有欲染瞋恚。內眼識色無欲染瞋恚,如未生眼識色欲染瞋恚,如實知未生。如未生眼識色欲染瞋恚生,如實知生。如生眼識色欲染瞋恚斷已,如實知斷。如眼識色欲染瞋恚斷已,如實知更不復生。耳識聲、鼻識香、舌識味、身識觸、意識法亦如是。不放逸觀,離欲惡不善法,有覺有觀,離生喜樂,成就初禪行。比丘如是離欲惡不善法,有覺有觀,離生喜樂,成就初禪行。
復次,比丘,如是思惟:我內有念正覺。如實知內有念正覺。內無念正覺,如實知內無念正覺。如念正覺未生,如實知未生。如念正覺未生生,如實知生。如念正覺生已具足修,如實知具足修。擇法正覺、精進正覺、喜正覺、除正覺、定正覺、捨正覺亦如是。如是不放逸觀,離欲惡不善法,有覺有觀,離生喜樂,成就初禪行。比丘如是離欲惡不善法,有覺有觀,離生喜樂,成就初禪行。
復次,比丘,如實知苦、苦集、苦滅、苦滅道,如實知漏、漏集、漏滅、漏滅道。如是不放逸觀,離欲惡不善法,有覺有觀,離生喜樂,成就初禪行。比丘如是,謂離欲惡不善法,有覺有觀,離生喜樂,成就初禪行。
復次,比丘心畏怖故,出一切有為、入甘露界,此寂靜、妙勝、離一切有為、愛盡、涅槃。如是不放逸觀,離欲惡不善法,有覺有觀,離生喜樂,成就初禪行。比丘如是離欲惡不善法,有覺有觀離生喜樂,成就初禪行。
第二禪、第三禪、第四禪亦如是說。
云何比丘,善取觀相、善思惟、善解?如比丘,一切有為法、若一處有為法,思惟無常、知無常、解無常、受無常。如是不放逸觀,離欲惡不善法,有覺有觀,離生喜樂,成就初禪行。如比丘,若行、若法相,離欲惡不善法,有覺有觀,離生喜樂,成就初禪行。若法相,善取相、善思惟、善解,善識、順識、緣識,分別、順分別、緣分別。比丘如是,善取觀相、善思惟、善解。
復次,比丘,若一處有為法,思惟是苦、患、癰、箭、味、過、依緣、壞法、不定、不滿、可壞、苦空無我,思惟緣、知緣、受緣,即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入、六入緣觸、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死憂悲苦惱眾苦聚集。如是不放逸觀,離欲惡不善法,有覺有觀,離生喜樂,成就初禪行。如比丘,若法相,離欲惡不善法,有覺有觀,離生喜樂,成就初禪行。若行、若法相,善取相、善思惟、善解,善識,順識,緣識,分別、順分別、緣分別。比丘如是,善取觀相、善思惟、善解。
復次,比丘,一切有為法,若一處有為法,思惟法滅,知滅,解滅,受滅,無明滅則行滅、行滅則識滅、識滅則名色滅、名色滅則六入滅、六入滅則觸滅、觸滅則受滅、受滅則愛滅、愛滅則取滅、取滅則有滅、有滅則生滅、生滅則老死憂悲苦惱眾苦聚集滅。如是不放逸觀,離欲惡不善法,有覺有觀,離生喜樂,成就初禪行。如比丘,若行、法相,離欲惡不善法,有覺有觀,離生喜樂,成就初禪行。若行、若法相,善取相、善思惟、善解,善識、順識、緣識,分別、順分別、緣分別。比丘如是,善取觀相、善思惟、善解。
復次,比丘,行知行樂、住知住樂、坐知坐樂、臥知臥樂。如是身住樂,如實知住樂。如是不放逸觀,離欲惡不善法,有覺有觀,離生喜樂,成就初禪行。如比丘,若行、若法相,離欲惡不善法,有覺有觀,離生喜樂,成就初禪行。若行、`[若=善【三宮】]`若法相,善取相、善思惟、善解,善識、順識、緣識,分別、順分別、緣分別。比丘如是,善取觀相、善思惟、善解。
復次,比丘,從去來屈伸,乃至心怖畏故,出一切有為、入甘露界,亦如是說。
第二禪、第三禪、第四禪,亦如是說。
何謂善取觀相、善思惟、善解?
如比丘,一切有為法、若一處有為法,思惟無常、知無常、解無常、受無常。如是不放逸觀,離欲惡不善法,有覺有觀,離生喜樂,成就初禪行。如比丘,若有色、受、想、行、識,善取法相、善思惟、善解,善識、順識、緣識,分別、順分別、緣分別。比丘如是,善取`[觀〔-〕【三宮】]`觀相、善思惟、善解。
復次,比丘,一切有為法、若一處有為法,從思惟是苦、患、癰、箭,乃至心畏怖故,出一切有為,入甘露界,此寂靜、此妙勝、離一切有為、愛盡、涅槃。如是不放逸觀,離欲惡不善法,有覺有觀,離生喜樂,成就初禪行。如比丘,若有色、受、想、行、識,善取法相、善思惟、善解,善識、順識、緣識,分別、順分別、緣分別。比丘如是,善取觀相、善思惟、善解。
第二禪、第三禪、第四禪,亦如上說。
如是五支,是名五支定。
### 五智定
云何五智定?如世尊說:諸比丘修定無量明了。諸比丘若修定無量明了已,緣生五種智。
何等五?1若有定現樂後樂報.緣此生智,2若有定聖無染.緣此生智,3若有定不怯弱者能親近.緣此生智,4若有定寂靜勝妙獨修除得.緣此生智,5若有定`[念=正念【三宮】]`念入正念起.緣此生智。
云何定現樂後樂報緣此生智?
云何現樂定?
如比丘,離欲惡不善法,有覺有觀,離生喜樂,成就初禪行。若身離生喜樂津液遍滿,此身盡離生喜樂,津液遍滿無有減少。如善澡浴師若善澡浴師弟子,以細澡豆盛著器中,以水灑`[已〔-〕【宮】]`已調適作摶,此摶津液遍滿,不燥不濕內外和潤。如是比丘身離生喜樂津液遍滿,身盡離生喜樂津液遍滿無有`[減【CB】,滅【大】]`減少。如比丘增益受離生喜樂、出世樂、寂靜樂、滅樂、正覺樂、沙門果樂、涅槃樂,此定如是,謂現樂。
復次,比丘,滅覺觀、內淨信、一心,無覺無觀定生喜樂,`[成=成就【三宮】]`成二禪行。若身定生喜樂津液遍滿,此身盡定生喜樂津液遍滿無有減少。如大陂湖以山圍遶,水從底涌出,不從東方南西北方來。此陂水津液遍滿,此陂盡津液遍滿無有減少。如是比丘身定生喜樂津液遍滿,此身盡津液遍滿無有減少。如比丘增益受無喜樂、出世樂、寂靜樂、滅樂、正覺樂、沙門果樂、涅槃樂,此定如是,謂現樂。
復次,比丘,離`[喜=苦【宮】]`喜、捨行、念、正智身受樂,如諸聖人解捨念樂行,成就三禪行。若身無喜樂津液遍滿,身無喜樂津液遍滿無有減少。如優鉢羅花池、波頭摩花池、鳩頭摩花池、分陀利花池,從泥稍出未能出水,此花若根若頭水津液遍滿,從根至頭、從頭至根津液遍滿無有減少。如是比丘,若身無喜樂津液遍滿,此身盡津液遍滿無有減少。如比丘增益受無喜樂、出世樂、寂靜樂、滅樂、正覺樂、沙門果樂、涅槃樂,此定如是,謂現樂。
復次,比丘,斷苦斷樂先滅憂喜,不苦不樂、捨、念、淨,成就四禪行。若身以清淨心遍解行,此身清淨無不遍處。如男子女人身著白淨衣上下具足,從頭至足、從足至頭無不覆處。如是比丘,若身以清淨心遍解行,此身清淨無不遍處。如比丘增益受寂靜妙樂、出世樂、寂靜樂、滅樂、正覺樂、沙門果樂、涅槃樂,如是定,謂現樂。
云何定後樂報?
如比丘,思惟無常苦空無我,思惟涅槃寂靜,得定心住正住。如比丘得定已,即得初聖五根。得初聖五根已,上正決定捨凡夫地。若不得須陀洹果而中命終,無有是處。不得須陀洹果,作惡作惡業已,命終墮三塗,無有是處。
如比丘,親近此定多修學,多修學已見斷三煩惱,得須陀洹果觸證。觸證已,斷地獄、畜生、餓鬼苦,受七生人天報,斷餘生天人中苦。如是定,謂後樂報。
如比丘,親近此定多修學,多修學已思惟斷欲染瞋恚煩惱分。斷欲染瞋恚煩惱分已,得斯陀含果觸證,觸證已斷地獄、畜生、餓鬼苦,受天上人中生,斷餘生天上人中苦。如是定,謂後樂報。
如比丘,親近此定多修學,多修學已思惟斷欲染瞋恚盡無餘,無餘已得阿那含果觸證,觸證已斷地獄、畜生、餓鬼人中苦。若受一天生、若五生,餘天上苦皆斷。如是定,謂後樂報。
如比丘,親近此定多修學,多修學已思惟斷色界無色界煩惱盡無餘,無餘已得阿羅漢果觸證,觸證已斷地獄、畜生、餓鬼、人中、天上苦,一切有、一切道、一切生、一切繫縛、一切結使煩惱苦,皆斷無餘。如是定,謂後樂報。
何謂緣此生智?若內分別、若外分別,知見覺證,此謂緣此生智。
何謂有`[定聖=聖定【三】]`定聖無染緣此生智?何謂非聖定?若定有漏,此謂非聖定。
復次,非聖定,若定非學非無學,此謂非聖定。
復次,非聖定,除空無相無願定,若餘定,謂非聖定。
何謂聖定?若定無漏,是名聖定。
復次,聖定,若定學無學,此謂聖定。
復次,聖定,空無相無願定,此謂聖定。以何義謂聖?以斷離貪欲、瞋恚、愚癡、諸結煩惱,故謂聖`[定〔-〕【三宮】]`定。
云何有染定?若定有求,此謂有染定。
復次,有染定,若定非學非無學,此謂有染定。
復次,有染定,除空無相無願定,若餘定,此謂有染定。以何義有染?染謂愛。愛於此定中得、正得、緣得,定亦於愛中得、正得、緣得,是謂有染定。
云何無染定?若定無求,此謂無染定。
復次,無染定,若定學無學,此謂無染定。
復次,無染定,空無相無願定,此謂無染定。以何義無染?染謂愛。愛定中不得、不正得、不緣得,定愛中不得、不正得、不緣得,是謂無染定。
何謂緣此生智?若內分別、若外分別,知見覺證,此謂緣此生智。
云何有定不怯弱者親近緣此生智?云何怯弱者?若無信心、無慚無愧、不學問、懈怠、失念、無慧,此謂怯弱者。
復次,怯弱是凡夫。以何義故名怯弱?以未知身見、未斷身見,以是義謂怯弱者。
云何非怯弱者?不怯弱謂有信、慚愧、多聞、懃進、專念、多慧,此謂不怯弱者。
復次,不怯弱?若佛及佛聲聞弟子。以何義故名不怯弱?以知身見、以斷身見,以是義謂不怯弱者。如是不怯弱者得定,親近多修學,以是義故謂非怯弱者親近。
何謂緣此生智?若內分別、若外分別,知見覺證,是謂緣此生智。
何謂有定.寂靜勝妙.獨修除得.緣此生智?
云何寂靜?若定共果報,是名寂靜。
云何勝妙定?若定聖有報,能斷煩惱,是名勝妙定。
復次,寂靜定,若定聖有報能斷煩惱,是名寂靜定。
復次,勝妙定,若定共果報,是名勝妙定。
復次,寂靜即勝妙,勝妙即是寂靜,是謂寂靜勝妙。
何謂獨修?若心一向定住正止獨處定,是謂獨修。
何謂除得?云何不除得定?若定得,不定得、`[難得〔-〕【宮】]`難得,是名不除得定。
云何除得定?若定得,決定得、不難得,是謂除得定。
何謂緣此生智?若內分別、若外分別,知見覺證,是謂緣此生智。
何謂有定正念入正念起緣此生智?
若正智入正智起,正智入正智起已,是故謂正念入正念起。專身念入專身念起,專身念入專身念起已,是謂正念入正念起。
何謂緣此生智?若內分別、若外分別,知見覺證,是謂緣此生智。
如是五智,是五智定。
### 共念出息入息定
何謂共念出息入息定?如世尊說:諸比丘,修出息入息念,親近多修學,多修學已得大果報乃至得甘露。
云何修出息入息念,親近多修學,得大果報乃至得甘露?如比丘住寂靜處,林中樹下或在空處,在山窟中露處敷草,或在塚間巖岸。如比丘朝詣村乞食,食已日過中,舉衣鉢洗足。洗足已,比丘結`[加=跏【三宮】]`加趺坐,端身繫念思惟斷悕望,心無悕望貪著行,於悕望貪著得清淨,斷瞋恚、行慈心,心離瞋恚得清淨。斷睡眠、無睡眠,正知明想,心離睡眠得清淨。斷掉悔、無掉悔行,內心寂靜,離掉悔得清淨。斷疑、無疑行,一定善法心,離疑得清淨。
如比丘斷五蓋,是心垢、損智慧,1正念出息、正念入息。
2如比丘出息長知出息長,入息長知入息長,3出息短知出息短,入息短知入息短。4學一切身覺知入息、學一切身覺知出息,5學除身行出息、學除身行入息,
6學喜出息覺知、學喜入息覺知,7學樂出息覺知、學樂入息覺知,8學心行出息覺知、學心行入息覺知,9學除心行出息覺知、學除心行入息覺知,
10學心出息覺知、學心入息覺知,11學悅心出息、學悅心入息,12學定心出息、學定心入息,13學解脫心出息、學解脫心入息,
14學無常觀出息、學無常觀入息,15學離欲觀出息、學離欲觀入息,16學滅觀出息、學滅觀入息,17學出世觀出息、學出世觀入息。 ^pq1gxn
#### 〇事
何謂正念出息、正念入息?
若正知出息、正知入息,正知出息正知入息已,是謂正念出息正念入息。
專念身出息、專念身入息,專念身出息、專念身入息已,是謂正念出息正念入息。
#### 一事
何謂比丘出息長知出息長、入息長知入息長?
如比丘思惟法.生長出息入息,善取法相、善思惟、善解。若思惟法.不生長出息入息,善取法相、善思惟、善解。若法勝非勝.能生長出息入息,善取法相、善思惟、善解。
比丘思惟法.生長出息`[入息〔-〕【宋元宮】]`入息覺知,善取法相、善思惟、善解。若思惟法.不生長出息入息覺知,善取法相、善思惟、善解。若法勝非勝.能生長出息入息覺知,善取法相、善思惟、善解。
如比丘思惟法.生長出息入息.思惟法,若不生.不思惟彼法。親近勝法,不親近不勝法。
比丘思惟法.生長出息入息覺知.思惟法,若不生.不思惟`[法=`彼法`【三宮】]法`。親近勝法,不親近不勝法。
比丘思惟應所修法,親近勝法.不親近不勝法,長出息入息。及長出息入息覺知,得悅喜心,是謂比丘出息長知出息長、入息長知入息長。
何謂出息入息長?
若無量出息、無量入息,無量出息無量入息已,是故謂出息長、入息長。
不疾出息、不疾入息,不疾出息不疾入息已,是故謂出息長、入息長。
不連速出息入息,不連速出息入息已,是故謂出息入息長。
不力`[5]厲=勵【三】*`厲身出息、不力`[*5]`厲身入息,不力`[*5]`厲身出息、不力`[*5]`厲身入息已,是故謂出息入息長。
不續出息入息,不續出息入息已,是故謂出息入息長。
是名出息入息長(一事竟)。
#### 二事
何謂出息短知出息短、入息短知入息短?
如比丘思惟法.生短出息入息,善取法相、善思惟、善解。若思惟法.不生短出息入息,善取法相、善思惟、善解。若法勝非勝.能生短出息入息,善取法相、善思惟、善解。
比丘思惟法.生短出息入息覺知,善取法相、善思惟、善解。若思惟法.不生短出息入息覺知,善取法相、善思惟、善解。若法勝非`[勝=勝能【三宮】]`勝生短出息入息覺知,善取法相、善思惟、善解。
比丘思惟法.生短出息入息.思惟法、若不生.不思惟法,親近勝法.不親近不勝法。
如比丘思惟法.生短出息入息覺知.思惟法、若不生.不思惟法,親近勝法.不親近不勝法。
比丘不思惟不應所修法、思惟應所修法,親近勝法.不親近不勝法,短出息入息。及短出息入息覺知得悅喜,是謂出息短知出息短、入息短知入息短。
何謂出息入息短?有量出息、有量入息,有量出息、有量入息已,是故謂出息入息短。疾出息,`[疾=疾入息疾出息疾【三】]`疾`[3]出=入【三】*`出息已,是故謂出息入息短。連速出息,連`[速=速入息連速出息連速【三宮】]`速`[*3]`出息已,`[是=以是【三宮】]`是故謂出息入息短。力厲身出息入息,力`[*5-4]厲=勵【三】*`厲身出息入息已,是故謂出息入息短。續出息入息,續出息入息已,是故謂出息入息短。不身除出息入息,不身除出息入息已,是故謂出息入息短。是名出息入息短(二事竟)。
#### 三事
何謂學一切身出息覺知、學一切身入息覺知。
如比丘以息滿一切`[身=身已【三宮】]`身出息,若一切身內空已入息。如巧`[7]𭬽=鞴【明】*`𭬽師`[*7]`𭬽師弟子,令`[*7]`𭬽囊滿已,`[按=案【宋元宮】]`按使氣出。若`[*7]`𭬽囊空已,還開其口使氣得滿。比丘如是,令一切身中息滿已出息,若一切身內空已入息。
若思惟法,一切身生出息入息,善取法相、善思惟、善解。若思惟法,一切身中不生出息入息,善取法相、善思惟、善解。若法勝非勝.一切身中能生出息入息,善取法相、善思惟、善解。
如比丘思惟法,生一切身中出息入息覺知,善取法相,善思惟,善解。若思惟法,一切身中不生出息入息覺知,善取法相、善思惟、善解。若法勝非勝.能生一切身中出息入息覺知,善取法相、善思惟、善解。
如比丘思惟法,生一切身中出息入息.思惟法、若不生.不思惟法,親近勝法.不親近不勝法。
比丘思惟法.生一切身中出息入息覺知.思惟法、若不生.不思惟法,親近勝法.不親近不勝法。
比丘思惟應所修法、不思惟不應所修法,親近勝法.不親近不勝法,一切身中出息入息,及一切身中出息入息覺知得悅喜,是謂學一切身出息覺知、學一切身入息覺知(三事竟)。
#### 四事
何謂學除身行出息、學除身行入息?身行謂出息入息有麁`[有〔-〕【三宮】]`有細。
云何麁身行?若掉動,是名麁身行。
云何細身行?若寂靜,是名細身行。
如比丘以細身行調伏麁身行,降勝除出。如巧匠巧匠弟子,以小`[10]楔=榍【三宮】*`楔出大`[*10]`楔。如是比丘,以細身行調伏麁身行。
如人馳走,自思惟:我以何故走?我當安徐行。便安詳行。此人復如是思惟:我`[何=當【三宮】]`何以安詳行?我應當住。便住。此人復思惟:我何故住?我當坐。便坐。此人復如是思惟:我何故坐?我當臥。便臥。此人如是除麁身行、親近細身行。比丘如是除麁身行、親近細身行。
比丘思惟法.生麁身行,善取彼法相、善思惟、善解。若思惟法.不生麁身行,善取法相、善思惟、善解。若法勝非勝.能生麁身行,善取法相、善思惟、善解。
比丘思惟法.生細身行,善取法相、善思惟、善解。若思惟法.不生細身行,善取法相、善思惟、善解。若法勝非勝.能生細身行,善取法相、善思惟、善解。
比丘若思惟法.除麁身行,善取法相、善思惟、善解。若思惟法.不除麁身行,善取法`[相〔-〕【三宮】]`相、善思惟、善解。若法勝非勝.能除麁身行,善取法相、善思惟、善解。
比丘思惟法.生除身行出息入息,善取法相、善思惟、善解。若思惟法.不生除身行出息入息,善取法相、善思惟、善解。若法勝非勝.能生除身行出息入息,善取法相、善思惟、善解。
比丘思惟法.生除身行出息入息覺知,善取法相、善思惟、善解。若思惟法.不生除身行出息入息覺知,善取法相、善思惟、善解。若法勝非勝.能生除身行出息入息覺知,善取法相、善思惟、善解。
比丘思惟法.生麁身行.不思惟法、若不生.思惟法,親近勝法.不親近不勝法。
比丘思惟法.生細身行.思惟彼法、若不生.不思惟彼法,親近勝法.不親近不勝法。
比丘思惟法.除麁身行.思惟法、若不除.不思惟法,親近勝法.不親近不勝法。
比丘思惟法.生除身行出息入息.思惟法、若不生.不思惟法,親近勝法.不親近不勝法。
比丘思惟法.生除身行出息入息覺知.思惟法、若不生.不思惟法,親近勝法.不親近不勝法。
比丘不思惟不應所修法、思惟應所修法,親近勝法.不親近不勝法,除身行出息入息,及除身行出息入息覺知得悅喜,是謂學除身行出息入息(四事竟)。
#### 五事
何謂學喜出息覺知、學喜入息覺知。
云何喜?若心歡喜踊躍,是名喜。==\[[舍利弗](T28n1548_舍利弗阿毘曇論2#^u9p7qw)]== ^ca1tsw
比丘思惟法.生喜,善取法相、善思惟、善解。若思惟法.不生喜,善取法相、善思惟、善解。若法勝非勝.能生喜,善取法相、善思惟、善解。
比丘思惟法.生喜出息入息,善取法相、善思惟、善解。若思惟法.不生喜出息入息,善取法相、善思惟、善解。若法勝非勝.能生喜出息入息,善取法相、善思惟、善解。
比丘思惟法.生喜出息入息覺知,善取法相、善思惟、善解。若思惟法.不生喜出息入息覺知,善取法相、善思惟、善解。若法勝非勝.能生喜出息入息覺知,善取法相、善思惟、善解。
比丘思惟法.生喜.思惟法、若不生.不思惟法,親近勝法.不親近不勝法。
比丘思惟法.`[生〔-〕【宮】]`生喜出息入息.思惟法、若不生.不思惟法,親近勝法.不親近不勝法。
比丘思惟法.生喜出息入息覺知.思惟法、若不生.不思惟法,親近勝法.不親近不勝法。
比丘思惟應所修法、不思惟不應所修法,親近勝法.不親近不勝法,喜出息入息,及喜出息入息覺知得悅喜,是謂學喜出息覺知學喜入息覺知(五事竟)。
#### 六事
何謂學樂出息覺知、學樂入息覺知。
云何樂?若心忍受樂、意觸樂受,是名樂。
如比丘思惟法.生樂,善取法相、善思惟、善解。若思惟不生樂,善取法相、善思惟、善解。若法勝非勝.能生樂,善取法相、善思惟、善解。
比丘思惟法.生樂出息入息,善取法相、善思惟、善解。若思惟法.不生樂出息入息,善取法相、善思惟、善解。若法勝非勝.能生樂出息入息,善取法相、善思惟、善解。
比丘思惟法.生樂出息入息覺知,善取法相、善思惟、善解。若思惟法.不生樂出息入息覺知,善取法相、善思惟、善解。若法勝非勝.能生樂出息入息覺知,善取法相、善思惟、善解。
比丘思惟法.生樂出息入息.思惟法、若不生.不思惟法,親近勝法.不親近不勝法。
比丘思惟法.生樂出息入息.思惟法、若不生.不思惟法,親近勝法.不親近不勝法。
比丘思惟法.生樂出息入息覺知.思惟彼法、若不生.不思惟法,親近勝法.不親近不勝法。
比丘思惟應所修法、不思惟不應所修法,親近勝法.不親近不勝法樂出息入息,及樂出息入息覺知得悅喜,是謂學樂出息覺知、學樂入息覺知(六事竟)。
#### 七事
何謂學心行出息覺知、學心行入息覺知?
心行謂想思有麁細。
云何麁心行?若心行掉動,是名麁心行。
云何細心行?若心行寂靜,是名細心行。
如比丘細心行、麁心行,以細心行調伏麁心行,降勝除出。如巧匠巧匠弟子,以小`[*10-2]楔=榍【三宮】*`楔出大`[*10]`楔。如是比丘,以細心行調伏麁心行。
比丘思惟法.生麁心行,善取法相、善思惟、善解。若思惟法.不生麁心行,善取法相,善思惟,善解。若法勝非勝.能生麁心行,善取法相、善思惟、善解。
比丘思惟法.生細心行,善取法相、善思惟、善解。`[若=善【三宮】]`若思惟法.不生細心行,善取法相、善思惟、善解。若法勝非勝.能生細心行,善取法相、善思惟、善解。
比丘思惟法.生心行出息入息,善取法相、善思惟、善解。若思惟法.不生心行出息入息,善取法相、善思惟、善解。若法勝非勝.能生心行出息入息,善取法相、善思惟、善解。
比丘思惟法.生心行出息入息覺知,善取彼法相、善思惟、善解。若思惟法.不生心行出息入息覺知,善取法相、善思惟、善解。若法勝非勝.能生心行出息入息覺知,善取法相、善思惟、善解。
比丘思惟法.生麁心行.不思惟法、若不生思惟,親近勝法.不親近不勝法。
比丘思惟法.生細心行.思惟法、若不生.不思惟法,親近勝法.不親近不勝法。
比丘思惟法.生心行出息入息覺知.思惟法、若不生.不思惟法,親近勝法.不親近不勝法。
比丘不思惟不應所修法、思惟應所修法,親近勝法.不親近不勝法心行出息入息,及心行出息入息覺知得悅喜,是謂學心行出息覺知、學心行入息覺知(`[第七=`七事`【三】]第七`竟)。`[不分卷【宮】,不分卷及品【三】]`
舍利弗阿毘曇論卷第二十八
☗s29舍利弗阿毘曇論卷第二十九姚秦罽賓三藏曇摩耶舍共曇摩崛多等譯
[5]緒分
定品之二
ᅟᅟ==[5] 緒=舍利弗阿毘曇緒【宮】,不分卷【宮】==
`[不分卷及品【三】]`
#### 八事
何謂學除心行出息、學除心行入息?
心行謂想思有麁細。云何麁心行?若掉動,是名麁心行。若心行寂靜,是名細心行。
如比丘以細心行調伏麁心行,降勝除出。如巧匠巧匠弟子以小`[7]楔=榍【三宮】*`楔出大`[*7]`楔,如是比丘以細心行調伏麁心行。
如人馳走,自思惟:我何故走?我當安徐行。便安徐行。自思惟:我何故安徐行?我當住。便住。自思惟:我何故住?我當坐。便坐。自思惟:我何故坐?我當臥。便臥。如是除麁心行、親近細心行。比丘如是除麁心行、親近細心行。
比丘思惟法.生麁心行,善取法相、善思惟、善解。若思惟法.不生麁心行,善取法相、善思惟、善解。若法勝非勝.能生麁心行,善取法相、善思惟、善解。
比丘思惟法.生細心行,善取法相、善思惟、善解。若思惟法.不生細心行,善取法相、`[善〔-〕【三】]`善思惟、善解。若法勝非勝.能生細心行,善取法相、善思惟、善解。
比丘思惟法.除麁心行,善取法相、善思惟、善解。若思惟法.不除麁心行,善取法相、善思惟、善解。若法勝非勝.能除麁心行,善取法相、善思惟、善解。
比丘思惟法.`[法=法生【三】]`知除心行出息入息,善取法相、善思惟、善解。若思惟法.不生`[3]心除=除心【三】*`心除行出息入息,善取法相、善思惟、善解。若法勝非勝.能生`[*3]`心除行出息入息,善取法相、善思惟、善解。
比丘思惟法.生`[*3]`心除行出息入息覺知,善取法相、善思惟、善解。若思惟法.不生`[*3]`心除行出息入息覺知,善取法相、善思惟、善解。若法勝非勝.能生`[*3]`心除行出息入息覺知,`[善=善行【三宮】]`善取法相、善思惟、善解。
比丘思惟法.生麁心行.不思惟法、若不生.思惟法,親近勝法.不親近不勝法。
比丘思惟法.生細心行.思惟法、若不生.不思惟法,親近勝法.不親近不勝法。
比丘思惟法.除麁心行.思惟法、若不除.不思惟法,親近勝法.不親近不勝法。
比丘思惟法.生`[*3]`心除行出息入息.思惟法、若不生.不思惟法,親近勝法.不親近不勝法。
比丘思惟法.生`[*3]`心除行出息入息覺知.思惟法、若不生.思惟法,親近勝法.不親近不勝法。
比丘不思惟不應所脩法、思惟應所修法,親近勝法.不親近不勝法`[*3]`心除行出息入息,及`[*3]`心除行出息入息覺知得悅喜,是謂學除心行出息、學除心行入息(八事竟)。
#### 九事
何謂學心出息覺知、學心入息覺知?
心謂心意識、六識身、七識界,是名心,彼心有善不善。
如比丘思惟法.生不善心,善取法相、善思惟、善解。
若思惟法.不生不善心,善取法相、善思惟、善解。若法勝非勝.能生不善心,善取法相、善思惟、善解。
比丘思惟法.生善心,善取法相、善思惟、善解。若思惟法.不生善心,善取法相,善思惟,善解。若法勝非勝.能生善心,善取法相、善思惟、善解。
比丘思惟法.生心出息入息,善取法相、善思惟、善解。若思惟法.不生心出息入息,善取法相、善思惟、善解。若法勝非勝.能生心出息入息,善取法相、善思惟、善解。
比丘思惟法.生心出息入息覺知,善取法相、善思惟、善解。若思惟法.不生心出息入息覺知,善取法相、善思惟、善解。若法勝非勝.能生心出息入息覺知,善取法相、善思惟、善解。
比丘思惟法.生不善心.不思惟法、若不生.`[不〔-〕【三宮】]`不思惟法,親近勝法.不親近不勝法。
比丘思惟法.生善心.思惟法、若不生.不思惟法,親近勝法.不親近不勝法。
比丘思惟法.生心出息入息.思惟法、若不生.不思惟法,親近勝法.不親近不勝法。
比丘思惟法.生心出息入息覺知.思惟法、若不生.不思惟法,親近勝法.不親近不勝法。
比丘不思惟不應所修法、思惟應所修法,親近勝法.不親近不勝法心出息入息,及心出息入息覺知得悅喜,是謂學心出息覺知、學心入息覺知(九事竟)。
#### 十事
何謂學悅心出息、學悅心入息?
悅心,謂悅豫、重悅豫、究竟悅豫,但非喜,是名悅。==\[[舍利弗](T28n1548_舍利弗阿毘曇論2#^u9p7qw) [s26](婆沙021-030#c3心10-13)]== ^e35hyg
比丘思惟法.生悅,善取法相、善思惟、善解。若思惟法.不生悅,善取法相、善思惟、善解。若法勝非勝.能生悅,善取法相、善思惟、善解。
比丘思惟法.生悅心,善取法相、善思惟、善解。若思惟法.不生悅心,善取法相、善思惟、善解。若法勝非勝.能生悅心,善取法相、善思惟、善解。
比丘思惟`[6]法〔-〕【三宮】*`法生悅心.出息入息、善取法相、善思惟、善解。若思惟`[*6]`法不生悅心出息入息、善取法相、善思惟、善解。若法勝非勝.能生悅心出息入息,善取法相、善思惟、善解。
此比丘若思惟法.生悅心.出息入息覺知,善取法相、善思惟、善解。
若思惟法.不生悅心.出息入息覺知,善取法相、善思惟、善解。
若法勝非勝.能生悅心.出息入息覺知,善取法相、善思惟、善解。
比丘思惟法.生悅心.思惟法、若不生.不思惟法,親近勝法.不親近不勝法。
比丘思惟法.生悅心`[出息入息〔-〕【三宮】]`出息入息.思惟法、若不生.不思惟法,親近勝法.不親近不勝法。
比丘思惟法`[法=法.親近勝法.不親近不勝法.比丘思惟法【三宮】]`.生悅心出息入息覺知.思惟法、若不生.不思惟法,親近勝法.不親近不勝法。
比丘思惟應所修法,不思惟不應所修法,親近勝法.不親近不勝法悅心出息入息,及悅心出息入息覺知得悅喜,是謂學悅心出息,`[學〔-〕【三宮】]`學悅心入息(十事竟)。
#### 十一事
何謂學定心出息、學定心入息?
定謂心住正住,是名定。
如比丘思惟法.生定心,善取法相、善思惟、善解。若思惟法.不`[生定【麗】,定生【大】(cf. K29n0969_p0279a05)]`生定心,善取法相、善思惟、善解。若法勝非勝.能生定心,善取法相、善思惟、善解。
比丘思惟法.生定`[1]心=心出息入息【三宮】*`心,善取法相、善思惟、善解。若思惟法.不生定`[*1]`心,善取法相、善思惟、善解。若法勝非勝.能生定`[*1]`心,善取法相、善思惟、善解。
比丘思惟法.生定心出息入`[2]息=息覺知【三宮】*`息,善取法相、善思惟、善解。若思惟法.不生定心出息入`[*2]`息,善取法相、善思惟、善解。若法勝非勝.能生定心出息入`[*2]`息,善取法相、善思惟、善解。
比丘思惟法.生定心`[(出息…定心)七十字〔-〕【三宮】]`出息入息覺知,善取法相、善思惟、善解。若思惟法.不生定心出息入息覺知,善取法相、善思惟、善解。若法勝非勝.能生定心出息入息覺知,善取法相、善思惟、善解。
比丘思惟法.生定心.思惟法、若不生.不思惟法,親近勝法.不親近不勝法。
比丘思惟`[4]法〔-〕【三宮】*`法生定心`[出息入息〔-〕【三宮】]`出息入息.思惟法,若不生.不思惟法,親近勝法.不親近不勝法。
比丘思惟法.生定心出息入息`[覺知〔-〕【三宮】]`覺知.思惟法、若不生.不思惟法,親近勝法.不親近不勝法。
比丘思惟法.生定心出息入息覺知.思惟法、若不生.不思惟法,親近勝法.不親近不勝法。
比丘思惟應所修法、不思惟不應所修法,親近勝法.不親近不勝法定心出息入息,及定心出息入息覺知得悅喜,是謂學定心出息學定心入息(十一事竟)。
#### 十二事
何謂學解脫心出息、學解脫心入息。
解脫謂心向彼、尊上彼、傾向彼,以彼解脫,是名解脫。
如比丘思惟法.生解脫,善取法相、善思惟、善解。若思惟法.不生解脫`[7]心〔-〕【三宮】*`心,善取法相、善思惟、善解。若法勝非勝.能生解脫`[*7]`心,善取法相、善思惟、善解。
比丘思惟法`[*4-1]法〔-〕【三宮】*`.生解脫心,善取法相、善思惟、善解。若思惟法.不生解脫心,善取法相、善思惟、善解。若法勝非勝.能生解脫心,善取法相、善思惟、善解。
比丘思惟法.生解脫心出息入息,善取法相、善思惟、善解。若思惟法.不生解脫心出息入息,善取法相、善思惟、善解。若法勝非勝.能生解脫心出息入息,善取法相、善思惟、善解。
比丘思惟法.生解脫心出息入息覺知,善取法相、善思惟、善解。若思惟法.不生解脫心出息入息覺知,善取法相、善思惟、善解。若法勝非勝.能生解脫心出息入息覺知,善取法相、善思惟、善解。
比丘思惟法.生解脫心.思惟法、若不生.不思惟法`[*4]`,親近勝法.不親近不勝法。
比丘思惟法.生解脫心出息入息.思惟法、若不生.不思惟法,親近勝法.不親近不勝法。
比丘思惟法.生解脫心出息入息覺知.思惟法、若不生.不思惟法,親近勝法.不親近不勝法。
比丘思惟應所修法、不思惟不應所修法,親近勝法.不親近不勝法解脫心出息入息,及解脫心出息入息覺知得悅喜,是謂學解脫心出息、學解脫心入息(十二事竟)。
#### 十三事
何謂學無常觀出息、學無常觀入息?
何謂無常想?如比丘或在樹下露處,如是思惟:色無常、受想行識無常。如實人若想憶想,是名無常想。
云何觀?`[如【三宮】,知【大】]`如實人若觀、正觀、微觀,分別解射`[9]射=脫【三宮】*`,是名觀。
比丘思惟法.生無常想,善取法相、善思惟、善解。若思惟法.不生無常想,善取法相、善思惟、善解。若法勝非勝.能生無常想,善取法相、善思惟、善解。
比丘思惟法.生無常想,善取法相、善思惟、善解。若思惟法.不生無常觀,善取法相、善思惟、善解。若法勝非勝.能生無常觀,善取法相、善思惟、善解。
比丘思惟法.生無常觀出息入息,善取法相、善思惟、善解。若思惟法.不生無常觀出息入息,善取法相、善思惟、善解。若法勝非勝.能生無常觀出息入息,善取法相、善思惟、善解。
比丘思惟法.生無常觀出息入息覺知,善取法相、善思惟、善解。若思惟不生無常觀出息入息覺知,善取法相、善思惟、善解。`若[若=`若法`【三】]`勝非勝.能生無常觀出息入息覺知,善取法相、善思惟、善解。
比丘思惟法.生無常想.思惟法、若不生無常觀.若不生.思惟法,親近勝法.不親近不勝法。
比丘生無常觀思惟、若不生思惟`[惟=惟法【三】]`,親近勝法.不親近不勝法。
比丘思惟.生無常觀出息入息.思惟法、若不生.不思惟`[法【三】,不【大】]`法,親近勝法.不親近不勝法。
比丘思惟法.生無常觀出息入息覺知.思惟法、若不生.不思惟,親近勝法.不親近不勝法。
比丘思惟應所修法、不思惟不應所修法,親近勝法.不親近不勝法無常觀出息入息,無常觀出息入息覺知得悅喜,是謂學無常觀出息、學無常觀入息(十三事竟)。
#### 十四事
何謂學離欲觀出息、學離欲觀入息?
何謂離欲想?如比丘或在樹下露處,如是思惟:若愛盡、離欲、涅槃、寂靜、妙勝。如實人若想憶想,是名離欲想。
何謂觀?如實人若觀、正觀、微觀,分別解`[*9-1]射=脫【三宮】*`射,是名觀。
比丘思惟法.生涅槃離欲想,善取法相、善思惟、善解。若思惟法.不生離欲想,善取法相、善思惟、善解。若思惟法.不生離欲想,善取法相、善思惟、善解。若法勝非勝.能生離欲`[1]想=相【三宮】*`想,善取法相、善思惟、善解。
比丘思惟法.生離欲觀,善取法相、善思惟、善解。若思惟法.不生離欲觀,善取法相、善思惟、善解。若法勝非勝.能生離欲觀,善取法相、善思惟、善解。
比丘思惟法.生離欲觀出息入息,善取法相、善思惟、善解。若思惟法.不生離欲觀出息入息,善取法相、善思惟、善解。若法勝非勝.能生離欲觀出息入息,善取法相、善思惟、善解。
比丘思惟法.生離欲觀出息入息覺知,善取法相、善思惟、善解。若思惟法.不生離欲觀出息入息覺知,善取法相、善思惟、善解。若法勝非勝.能生離欲觀出息入息覺知,善取法相、善思惟、善解。
比丘思惟法.生離欲想.思惟法、若不生.不思惟法,親近勝法.不親近不勝法。
比丘思惟法.生離欲觀.思惟法、若不生.不思惟法,親近勝法.不親近不勝法。
比丘思惟法.生離欲觀出息入息.思惟法、若不生.不思惟法,親近勝法.不親近不勝法。
比丘思惟法.生離欲觀出息入息覺知.思惟法、若不生.不思`[惟=`惟法`【三宮】]惟`,親近勝法.不親近不勝法。
比丘思惟應所修法、不思惟不應所修法,親近勝法.不親近不勝法離欲觀出息入息,及離欲觀出息入息覺知得悅喜,是謂學離欲觀出息、學離欲觀入息(十四事竟)。
#### 十五事
何謂學滅觀出息、學滅觀入息。
何謂滅想?如比丘或在樹下露處,如是思惟:若愛盡、涅槃、寂靜、妙勝。如實人若想憶想,是名滅想。
何謂觀?如實`[人=人若【三宮】]`人觀、正觀、微觀,分別解`[射=脫【明】]`射,是名觀。
比丘思惟法.生滅想,善取法相、善思惟、善解。若思惟不生滅想,善取法相、善思惟、善解。若法勝非勝.能生滅想,善取法相、善思惟、善解。
比丘思惟法.生滅觀,善取法相、善思惟、善解。若思惟法.不生滅觀,善取法相、善思惟、善解。若法勝非勝.能生滅觀,善取法相、善思惟、善解。
比丘思惟法.生滅觀出息入息,善取法相、善思惟、善解。若思惟法.不生滅觀出息入息,善取法相、善思惟、善解。若法勝非勝.能生滅觀出息入息,善取法相、善思惟、善解。
比丘思惟法.生滅觀出息入息覺知,善取法相、善思惟、善解。若思惟法.不生滅觀出息入息覺知,善取法相、善思惟、善解。若法勝非勝.能生滅觀出息入息覺知,善取法相、善思惟、善解。
比丘思惟法.生滅想.思惟法、若不生.不思惟法,親近勝法.不親近不勝法。
比丘思惟法.生滅觀.思惟法、若不生.不思惟法,親近勝法.不親近不勝法。
比丘思惟法.生滅觀出息入息.思惟法、若不生.不思惟法,親近勝法.不親近不勝法。
比丘思惟應所修法、不思惟不應所修法,親近勝法.不親近不勝法滅觀出息入息,及滅觀出息入息覺知得悅喜,是名學滅觀出息、學滅觀入息(十五事竟)。
#### 十六事
何謂學出世觀出息、學出世觀入息?
何謂出世想?如比丘或在樹下露處,如是思惟:捨一切流愛盡、涅槃、寂靜、妙勝。如實人若想憶想,是名出世想。
云何觀?如實人若觀、正觀、微觀,分別解`[*9-2]射=脫【三宮】*`射,是名觀。
比丘思惟法.生出世想,善取法相、善思惟、善解。若思惟法.不生出世想,善取法相、善思惟、善解。若法勝非勝.能生出世想,善取法相、善思惟、善解。
比丘思惟法.生出世觀,善取法相、善思惟、善解。若思惟法.不生出世觀出息入息,善取法相、善思惟、善解。若法勝非勝.能生出世觀出息入息,善取法相、善思惟、善解。
比丘思惟法.生出世觀出息入息覺知,善取法相、善思惟、善解。若思惟法.不生出世觀出息入息覺知,善取法相、善思惟、善解。若法勝非勝.能生出世觀出息入息覺知,善取法相、善思惟、善解。
比丘思惟法.生出世`[*1-1]想=相【三宮】*`想.思惟、若不生.不思惟,親近勝法.不親近不勝法。
比丘思惟法.生出世觀.思惟法、若`[不生【磧三】,生【大】]`不生.不思惟法,親近勝法.不親近不勝法。
比丘思惟生出世觀出息入息.思惟法、若不生.不思惟法,親近勝法.不親近不勝法。
比丘思惟法.生出世觀出息入息覺知.思惟法、若不生.不思惟法,親近勝法.不親近不勝法。
比丘思惟應所修法、不思惟不應所修法,親近勝法.不親近不勝法出世觀出息入息,及出世觀出息入息覺知得悅喜,是謂學出世觀出息學出世觀入息。
是名共念出息入息定。
何謂共念出息入息?
出謂出息,入謂入息。若以出息為境界念、若以入息為境界念,定共住共滅。若有繫念於出息、繫念於入息,心得共住,是名共念出息入息(十六事竟)。
`[卷第二十一終【三宮】]`
### 共不淨想定
`[卷第二十二緒分定品之餘首【宋元宮】,卷第二十二緒分定品第十之餘首【明】,譯號同異如卷第二十一]`
何謂共不淨想定?如比丘觀察自身,從頂至足、從足至頂,乃至皮膚皆是不淨,謂骨齒爪髮、薄皮厚皮、血肉筋脈、脾腎心肺、大小便利、涕唾膿血、膏肪腦膜、淚汗骨髓。如明眼人觀倉中穀,胡麻麥豆種種別異。如是比丘觀自身,從頂至足皆是不淨。如實人若想憶想,是謂不淨想。若定此想共生共住共滅,是名共不淨想定。
復次,比丘,思惟骨、知骨、解骨、受骨,乃至思惟淚汗、知淚汗、解淚汗、受淚汗。如實人若想憶想,是名共不淨想定。
復次,比丘觀四大身,此身有地`[大〔-〕【三宮】]`大、水火風大。如屠牛師屠師弟子屠牛四分,若坐若立觀此四分。如是比丘觀四大身,有地大、水火風大,觀此諸大各各相違,此身諸大依於外大,飲食長養羸劣不堅,念念摩滅暫住不久。如實人若想憶想,乃至是名共不淨想定。
復次,比丘觀身盡空俱空,以念遍知解行。猶如竹𥯤盡空俱空。如是比丘觀身盡空俱空,以念遍知解行。如實人若想憶想,乃至是名共不淨想定。
復次,比丘觀身如癰瘡,身有九瘡津漏門,所出津漏皆是不淨津漏,是胎始膜、是腐敗、是臭穢、是可惡津漏,眼出眵淚膿血津漏、耳出`[耵=結【三宮】]`耵聹膿血津漏、`[鼻=口出涕唾膿血津漏鼻【宮】]`鼻出涕唾膿血津漏、口出`[涎=涕【三宮】]`涎唾膿血津漏、二處出便利膿血津漏,如人癰瘡乾`[痂=加【宮】]`痂久住。如是九瘡津漏門所出,皆是不淨津漏、是胎始膜、是腐敗、是臭穢、是可惡津漏。乃至如摩訶迦葉所說,四大身是衰耗相違津漏、眾病居處.眾苦依處,愛護身者如愛護死屍,壽命短促。如實人若想憶想,乃至是名共不淨想定。
復次,比丘若見死屍棄在塚間若一日至三日,觀自身如是法、如是相,未離是法。如實人若想憶想,乃至是名共不淨想定。==\[[舍利弗](T28n1548_舍利弗阿毘曇論2.md#不淨觀)]==
復次,比丘若見死屍棄在塚間若一日二日,**膖脹青瘀**`[瘀=淤【宮】]`。觀自身如是法、如是相,未離是法。如實人若想憶想,乃至是名共不淨想定。
復次,比丘若見死屍棄在塚間若一日至三日,為烏鳥虎狼`[若=野【三】]`若干**諸獸之所食噉**。觀自身如是法、如是相,未離是法。如實人若想憶想,乃至是名共不淨想定。
復次,比丘若見死屍,**骨節相連青赤爛壞,膿血不淨臭穢可惡**。觀自身如是法、如是相,未離是法。如實人若想憶想,乃至是名共不淨想定。
復次,比丘若見死屍,**骨節相連血肉已離筋脈未斷**。觀自身如是法、如是相,未離是法。如實人若想憶想,乃至是名共不淨想定。
復次,比丘若見死屍,**骨節已壞未離本處**。觀自身如是法、如是相,未離是法。如實人若想憶想,乃至是名共不淨想定。
復次,比丘若見死屍,**骨節已壞遠離本處,脚髀膊臗脊脇肋手足肩臂項髑髏各各異處**。觀自身如是法、如是相,未離是法。如實人若想憶想,乃至是名共不淨想定。
復次,比丘若見死屍,**骨節久故色白如貝,色青如鴿`[朽=打【宮】]`朽敗碎壞**。觀自身如是法、如是相,未離是法。如實人若想憶想,乃至是名共不淨想定。
復次,比丘觀**骨胞膖脹青瘀,上有赤爛相離散**。如實人若想憶想,乃至是名共不淨想定。
復次,比丘**知骨解骨受骨,乃至思惟散知散解散受散**。如實人若想憶想,乃至是名共不淨想定。 ^jvnh5o
何謂共不淨想定?若比丘從頂至足、從足至頂,乃至皮膚皆是不淨,謂骨齒爪髮薄皮厚皮乃至淚汗骨`[髓=隨【明】]`髓。如明眼人觀倉中穀,胡麻麥豆種種別異。如是比丘觀見自身,從頂至足皆是不淨。如實人若想憶想,是名不淨想。以此想調伏心,修令柔軟、令定心住,是名共不淨想定。
復次,比丘觀身四大,乃至思惟骨解骨受骨,乃至思惟散知散解散受散。如實人若想憶想,是謂不淨想。以此想調伏心、修令柔軟,得定心住正住,是名`[不=共不【三】]`不淨想定。
### 入火定
何謂入火定?如比丘內火大受為火,內地水風大受為薪。比丘以內火大、內地水風大,思惟烟、知烟、解烟、受烟,思惟炎、知炎、解炎、受炎。比丘如是不放逸觀,烟炎如大火聚。若修此定已,烟炎如大火聚,是名入火定。
復次,比丘內火大受為火,外地水風大草木枝葉受為薪。比丘以內火大、外地水風大草木枝葉,思惟烟、知烟、解烟、受烟,乃至是名入火定。
復次,比丘內火大受為火,內外地水風大草木枝葉受為薪。比丘以內火大、內外地水風大草木枝葉,思惟烟、知烟、解烟、受烟,乃至是名入火定。
復次,比丘外火大受為火,內地水風大受為薪。比丘以外火大、內地水風大,思惟烟、知烟、解烟、受烟,乃至是名入火定。
復次,比丘外火大受為火,外地水風大草木枝葉受為薪。比丘以外火大、外地水風大草木枝葉,思惟烟、知烟、解烟、受烟,乃至是名入火定。
復次,比丘外火大受為火,內外地水風大草木枝葉受為薪。比丘以外火大、內外地水風大草木枝葉,思惟烟、知烟、解烟、受烟,乃至是名入火定。
復次,比丘內外火大受為火,內地水風大受為薪。比丘以內外火大`[受〔-〕【三宮】]`受為火、內地水風大,思惟烟、知烟、解烟、受烟,乃至是名入火定。
復次,比丘內外火大受為火,外地水風大草木枝葉受為薪。比丘以內外火大、外地水風大草木枝葉,思惟烟、知烟、解烟、受烟,乃至是名入火定。
復次,比丘內外火大受為火,內外地水風大草木枝葉受為薪。比丘以內外火大、內外地水風大草木枝葉,思惟烟、知烟、解烟、受烟,乃至是名入火定。
### 共證知神足定
何謂共證知神足定?欲定斷行成就修神足、精進定、心定、慧定斷行成就修神足,受種種神足,震動大地、以一為多以多為一、若近若遠高山牆壁徹過無`[2]閡=礙【三宮】*`閡如行虛空、`[結加=結跏【三宮】下同]`結加趺坐陵空如鳥、出入地中如出沒水、履水如地、身出烟炎如大火聚、日月威德以手捫摸,乃至梵天身得自在。
云何動地?如比丘受少地想、受無量水想,若欲動地動正動,如所欲、隨所欲、盡所欲。如沽酒師沽酒師弟子壓酒已,以囊投大水中,手執兩角擡舉,隨意牽挽自在,如所欲、隨所欲、盡所欲。如是比丘受少地想、受無量水想,若欲動地動正動,如所欲、`[隨所欲〔-〕【三宮】]`隨所欲、盡所欲,是名地動定。
云何以一為多?如比丘定親近多修學已,於自身起心化為餘色身,支節具足諸根無缺。如陶師陶師弟子治成調泥為種種器,悉能成辦能得財利。如是比丘,於自身起心化為餘色身,支節具足諸根無缺。如是思惟:此四大色身所化色身,四大色身異、所化色身異。於此四大色身起心化為餘色身,支節具足諸根無缺。如人出箱中衣,如是思惟:此是箱、此是衣,箱異、衣異,`[以=衣【明】]`以箱故出衣。如是比丘思惟此四大色身、此所化`[身色=色身【三】]`身色:四大色身異、所化色身異。於此四大色身起化心化為餘色身,支節具足諸根無缺。若化為二身三身乃至百身千身,隨所欲化為種種身,是名以一為多定。
云何以多為一?如比丘定親近多修學已,以神足化無量身還為一身。如人散種種穀子布地,還攝為一聚。如是比丘以神足化作無量身,還攝為一身,是名以多為一定。
云何徹過無閡?如比丘定親近多修學已,若近若遠高山牆壁徹過無礙,如遊虛空。近謂光明來至於眼、現在已前,不滅不沒、不除不盡。遠謂光明不來至眼、不現在前,滅沒除盡。山有二種:土山、石山,`[巖【麗】,嚴【大】(cf. K29n0969_p0284a23)]`巖窟沙石,是名山。牆壁二種:木牆壁、土牆壁。若近若遠高山牆壁,思惟一切高山牆壁皆空。如比丘於此地山,岸`[棘=蕀【宋元宮】]`棘刺處幽險深河悉不思惟,但思惟平等如地。如`[磔=挓【三宮】]`磔牛皮釘布平地,無有`[襵=𭽺【宮】]`襵皺。比丘如是不放逸觀故,能近物遠物、高山牆壁徹過無`[*2]`閡,如遊虛空,是名徹過無`[*2]`閡定。
云何結加趺坐`[陵=凌【三宮】]`陵虛如鳥?如比丘定親近多修學已,上昇`[空虛=虛空【明】]`空虛結加趺坐,遊於東方南西北方四維上下,猶如飛鳥離地至空。如是比丘不放逸觀故,結加趺坐遊空如鳥,是名遊空定。
云何出入地中如出沒水?如比丘定親近多修學已,出入地中如出沒水。比丘思惟地為水、知水、解水、受水。如是比丘不放逸觀故,出入地如水,是名出入地如水定。
云何履水如地?如比丘定親近多修學已,履水如地。比丘思惟水為地、知地、解地、受地。比丘如是不放逸觀故,履水如地,是名履水如地定。
云何身出烟炎如大火聚?如比丘定親近多修學已,身出烟炎如大火聚。比丘受內火大為火,內地水風大為薪。以內火大地水風大,思惟出烟、知烟、解烟、受烟,思惟出炎、知炎、解炎、受炎。比丘如是不放逸觀故,身出烟炎如大火聚,是名身出烟炎如大火聚定。
云何日月威德以手捫摸?如比丘定親近多修學已,日月威德以手捫摸。比丘思惟日月為近、知近、解近、受近,比丘住閻浮提,能舒右手捫摸日月。
復次,比丘自身起心化為餘色身,支節具足諸根無缺,以此化身至四天王上,以手捫摸日月,又以此四大色身至四天王上,以手捫摸日月,是名日月威德以手捫摸定。
云何`[12]乃〔-〕【三宮】*`乃至梵天身得自在?如比丘定親近多修學已,乃至梵天身得自在。比丘從自身起心化為餘色身,支節具足諸根無缺,以此化身至梵天上親近梵天,共住共坐、共去來、共入定知見、共言說,又以此四大色身飛到梵天親近梵天,共住共坐、共去來、共入定知見、共言說,是名`[*12]`乃至梵天身得自在定。若比丘定親近多修學已得報定,若入定、不入定,能作種種無量神足,謂動地乃至梵天身得自在,是名共證知神足定。
何謂共證知天耳定?如比丘若取野`[1]雚=雈【明】*`雚荻聲想,比丘心離於野麁`[*1]`雚荻聲,令心入細野`[*1]`雚荻聲。比丘以細野`[*1]`雚荻聲調心柔軟,令心入於天耳智證。如是不放逸觀,得共證知天耳,得定心住正住。比丘得定已,令心向於人聲,人何所論、何所說?比丘如是不放逸觀,得聞人聲,如人所論所說悉皆聞之。如比丘定親近多修學已,令心向於地獄、畜生、餓鬼、天聲,天何所論何所說?比丘如是不放逸觀,得聞天聲,如所論所說悉皆聞之。如比丘定親近多修學已,以天耳清淨過人,一時聞二種聲,人、非人聲。若比丘定親近多修學已,得報定,若入定、不入定,以天耳清淨過人,一時聞二聲:人、非人聲,是名共證知天耳定。
何謂共證知他心定?如比丘取自心相,我心何因生、何由滅、何親近、何遠離?比丘如是取自心相已,令心向他心證知。比丘如是不放逸觀,得共證知他心定,心住正住。比丘得定已,欲知人心何所思、何所覺、何所思惟?比丘如是不放逸觀,能知人心,如所思、如所覺、如所思惟悉皆知之。如比丘定親近多修學已,欲知地獄、畜生、餓鬼、天心,何所思、何所覺、何所思惟?比丘如是不放逸觀,能知地獄,餓鬼,畜生,天心,如所思、如所覺、如所思惟悉皆知之。如比丘定親近多修學已,能知他人他眾生心,有欲心如實知有欲心、無欲心如實知無欲心、有恚心如實知有恚心、無恚心如實知無恚心、有癡心如實知有癡心、無癡心如實知無癡心、沒心如實知沒心、散心如實知散心、少心如實知少心、多心如實知多心、不定心如實知不定心、定心如實知定心、不解脫心如實知不解脫心、解脫心如實知解脫心、有勝心如實知有勝心、無勝心如實知無勝心。若比丘定親近多修學已得報定,若入定、不入定,能知他人他眾生心,有欲心如實知有欲心,乃至有勝心無勝心如實知有勝心無勝心,是名共證知他心定。
何謂共證知宿命定?如比丘思惟無間心,後心前心漸漸無間。比丘如是思惟無間心,得證知共心無間定心住正住。比丘得定已,憶念一心二心三心四心五心十心乃至百心千心若過。或有母腹中生初識,比丘如是思惟:何心滅已母腹中生初識?比丘`[令=念【三宮】]`令心向宿命證知。比丘如是不放逸觀,得共宿命證知定心住正住。比丘得`[定=之【宮】]`定,憶念不難。彼本生、本有、本居處、本所起、本我分,若欲終心若心滅已,母腹中受初識。若修此定,憶念不難。比丘如是思惟:我本何名、何姓、何生、何食、何壽命、何究竟住、受何苦樂?比丘若修此定,知我本如是名、如是姓、如是生、如是食、如是壽命、如是究竟住、如是受苦樂,是名共證宿命定。如比丘定親近多修學已,憶念一生二生乃至百生千生若過,或曾在無想天上住。知無間心障礙,以凡夫未聞故,言我本不曾在彼忽然自生。以聖人聞故,如是思惟我宿命,始由心證知有如是天,是色、無想、無受、無心住處。比丘如是思惟:我若憶念宿命色。比丘思惟無間色,後色前色漸漸無間。比丘如是思惟無間色,得共證知宿命色無間定心住正住。比丘得定已,憶念不難。是名共證知宿命定。如比丘定`[想〔-〕【三】]`想親近多修學已,憶念一生二生乃至百生千生若過,或有曾在無色天上。以無間色障`[*2-3]閡=礙【三宮】*`閡、以凡夫未聞故,言我本不曾在彼忽然自生。以聖人聞故,如是思惟我宿命,由色證知,有如是無色、有想、有受,若無色地。比丘如是思惟:我若憶念宿命心。比丘思惟後心前心漸漸無間。比丘如是思惟無間心,得共宿命心無間定心住正住。比丘得定已,憶念不難。是名共證知宿命定。如比丘定親近多修學已,憶念種種無量宿命。若憶念一生二生乃至百生千生,若劫成、若劫壞、若劫成壞,我本曾在彼,如是名、如是姓,乃至如是受苦樂,我此命終生彼、彼命終生此。於此成就行,憶念種種無量宿命。若比丘定親近多修學已得報定,若入定、不入定,憶念種種無量宿命,從一生乃至於此成就行,是名共證知宿命定。`[不分卷及品【三宮】]`
舍利弗阿毘曇論卷第二十九
☗s30舍利弗阿毘曇論卷第三十 姚秦罽賓三藏曇摩耶舍共曇摩崛多等譯
緒分
## 定品下
`[不分卷及品【三宮】]`何謂共明想定?如比丘取諸明相,謂火光、日月星宿光、摩尼珠光。取諸光明相已,若樹下露處,思惟光明、知光明、受光明,如實人若想憶想,是名光明想。若定此想共生共住共滅,是名共明想定。如比丘定親近多修學已,若樹下露處,以清淨心遍解行有明勝心,如實人若想憶想,是名明想。若定此想共生共住共滅,是名共明想定。如比丘定親近多修學已,若一樹下若二三乃至十樹下,以清淨心遍解行有明勝心,如實人若想憶想,是名明想。若定此想共生共住共滅,是名共明想定。如比丘定親近多修學已,若一園`[二三乃至十園〔-〕【三宮】]`二三乃至十園,以清淨心遍解行有明勝心,如實人若想憶想,是名明想。若定此想共生共住共滅,是名共明想定。如比丘定親近多修學已,若一園二三乃至十園,以清淨心遍解行有明心勝,如實人若想憶想,是名明想。若定此想共生共住共滅,是名共明想定。如比丘定親近多修學已,若一聚落二三乃至十聚落,以清淨心遍解行有明`[2]心勝=勝心【三】*`心勝,如實人若想憶想,是名明想。若定此想共生共住共滅,是名共明想定。如比丘定親近多修學已,若一園二三乃至十園,以清淨心遍解行有明`[*2]`心勝,如實人若想憶想,是名明想。若定此想共生共住共滅,是名共明想定。如比丘定親近多修學已,水陸周匝,以清淨心遍解行有明`[*2]`心勝,如實人若想憶想,是名明想。若定此想共生共住共滅,是名共明想定。如比丘定親近多修學已,以天眼清淨過人,見眾生生死好色惡色、善道惡道、卑勝。知眾生造業,此眾生身惡行成就、口意惡行成就,謗賢聖、邪見、造邪見業,身壞命終墮地獄,畜生,餓鬼。此眾生身善行成就、口意善行成就,不謗賢聖、正見、造正`[身=見【三】]`身業,身壞命終生天上、人中。如是以天眼清淨過人,見眾生生死好色惡色、善道惡道,知眾生造業。修此定已,以天眼清淨過人,見眾生生死乃至知所造業,是名共明想定。若比丘定親近多修學已得報定,若入定、不入定,以天眼清淨過人,見眾生生死乃至知眾生所造業,是名共明想定。
何謂無間定?比丘思惟無常、苦空無我、涅槃寂靜,得定心住。得定已得初聖五根,以得初聖五根故上正決定離凡夫地,未得須陀洹果,若中命終,無有是處。若未得須陀洹果,墮地獄、畜生、餓鬼,無有是處。若比丘定親近多修學已,得無間定向須陀洹果,若此定無間滅已得須陀洹果,是名無間定。若比丘定親近多修學已,得無間定向`[斯陀含=須陀洹【宮】]`斯陀含果,若此定無間滅已得斯陀含果,是名無間定。若比丘定親近多修學已,得無間定向阿那含果,若此定無間滅已得阿那含果,是名無間定。若比丘定親近多修學已,得無間定向阿羅漢果,若此定無間滅已得阿羅漢果,是名無間定。
云何定根?學人離煩惱、聖心入聖道,若堅信堅法,是名定根。
云何定根?學人離煩惱、聖心入聖道,若堅信堅法及餘趣人,見行過患,觀涅槃寂滅,若實人觀苦集滅道,未得欲得、未解欲解、未證欲證,修道離煩惱。見學人若須陀洹、斯陀含、阿那含,觀智具足,若智地若觀解脫心,若得`[四=言【宮】]`四沙門果,若須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無學人阿羅漢,未得聖法欲得,修道觀智具足,若智地若觀解脫心,得阿羅漢果已。如實人、如趣人,若心住正住、專住緣住、心一定一樂,不分散不捨。心依意、心`[獨=識【三宮】]`獨處、定力、定覺、正定,是名定根。
云何`[定=謂定【三宮】]`定力?定根是名定力。
云何`[8]定〔-〕【三宮】*`定覺?定力是名`[*8]`定覺。
云何正定?若定善順不逆,是名正定。
云何邪定?若定不善不順逆,是名邪定。
云何聖定?若定無漏,是名聖定。
云何非聖定?若定有漏,是名非聖定。
云何有漏定?若定有染,是名有漏定。
云何無漏定?若定無染,是名無漏定。
云何有染定?若定有求,是名有染定。
云何無染定?若定無求,是名無染定。
云何有求定?若定當取,是名有求定。
云何無求定?若定非當取,是名無求定。
云何當取定?若定有取,是名當取定。
云何非當取定?若定無取,是名非當取定。
云何有取定?若定有勝,是名有取定。
云何無取定?若定無勝,是名無取定。
云何有勝定?若定有取,是名有勝定。
云何無勝定?若定不取,是名無勝定。
復次,若定有餘定勝妙過,是名有勝定。若定無餘定勝妙過,是名無勝定。
復次,若修定已,如來於一切法無礙知見得,由力尊勝無上正覺,如來十力成就四無所畏,大慈大悲轉於法輪,自在成就,除此定,若餘定,是名有勝定。若上所除定,是名無勝定。
云何受定?若定內,是名受定。
云何非受定?若定外,是名非受定。
云何內定?若定受,是名內定。
云何外定?若定非受,是名外定。
云何有報定?若定報法,是名有報定。
云何無報定?若定報、若非報非報法,是名無報定。
云何共凡夫定?若定非凡夫入出、凡夫亦入出,是名共凡夫定。
云何不共凡夫定?若定非凡夫入出,是名不共凡夫定。
云何非凡夫共定?若定凡夫入出、非凡夫亦入出,是名非凡夫共定。
云何非凡夫不共定?若定凡夫入出、非凡夫不入出,是名非凡夫不共定。
云何共聲聞定?若定非聲聞入出、聲聞亦入出,是名共聲聞定。
云何不共聲聞定?若定非聲聞入出、聲聞不入出,是名不共聲聞定。
云何非聲聞共定?若`[定〔-〕【三】,定若【宮】]`定聲聞入出?非聲聞亦入出,是名非聲聞共定。
云何非聲聞不共定?若定聲聞入出、非聲聞不入出,是名非聲聞不共定。
1云何如電定?若定少少住少時住。如電少少住少時住,定亦如是,是名如電定。
云何如金剛定?若定無量無量住無量時住。如金剛無量無量住無量時住,定亦如是,是名如金剛定。
2復次,若定修已,`[漸=斷【三】]`漸少煩惱分。如電從雲中出炤少闇分便速滅,定亦如是,是名如電定。若定修已斷一切煩惱,若麁若微無不斷滅`[無不斷滅〔-〕【三宮】]`無不斷滅。如金剛投於珠石無不破壞摧折,定亦如是,是名如金剛定。
3復次,若修定得須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是名如電定。若修定得阿羅漢果,是名如金剛定。
4復次,若修定得須陀洹果乃至阿羅漢果、辟支佛道,是名如電定。若修定若如來所修定,於一切法無礙知見得,由力尊勝無上正覺,如來十力成就四無所畏,大慈大悲轉於法輪,自在成就,是名如金剛定。 ^wb6gu5
云何不定得定?若定得,不定得、難得、難持,是名不定得定。
云何定得定?若定得,決定得、不難得、易持,是名定得定。
云何有行難持定?若定得,不定得、難得、難持,無由力尊自在,不如所欲、不隨所欲、不盡所欲,有行難入出。如船逆水難行,定亦如是,是名有行難持定。
云何無行易持定?若定得,決定得、不難得、易得,由力尊自在,如所欲、隨所欲、盡所欲,無行入出。如船順水易行,定亦如是,是名無行易持定。
云何一分修定?若修定已,想有光明但不見色、若見色不想有光明,是名一分修定。
云何二分修定?若修定已,想有光明亦見色,是名二分修定。
復次,若修定已,生智但`[不〔-〕【三宮】]`不斷煩惱、若斷煩惱不生智,是名一分修定。若修定已,智生、能斷煩惱,是名二分修定。
復次,若修定已盡智生、非無生智,是名一分修定。若修定已,盡智生及無生智,是名二分修定。
云何有想定?若定有境界,是名有想定。
云何無想定?若定無境界,是名無想定。
復次,除無想定、滅盡定,若餘定,是名有想定。若無想定、滅盡定,是名無想定。
云何如事定?若法如法、如狀貌、如自性、如隨緣所起、如相入`[出〔-〕【三宮】]`出,是名如事定。
云何憶想定?若法如法`[相=想【三宮】]`相、如狀貌、如自性、如隨緣起,若如法相、若非如法相入出,是名憶想定。
云何離色想定?若定離色想入、若離色想入定,是名離色想定。
云何不離色想定?若定不離色想入、若不離色想入定,是名不離色想定。
復次,若定無色界,是名離色想定。若定色界及聖,是名不離色想定。
云何勝入定?若八勝入,是名勝入定。
云何一切入定?若十一切入,是名一切入定。
云何有覺定?若`[定〔-〕【宮】]`定覺相應,`[8]共覺=覺共【三宮】*`共覺生共住共滅,是名`[有=相應【三宮】]`有覺定。
云何無覺定?若定非覺相應,不共覺生不共住不共滅,是名無覺定。
云何有觀定?若定觀相應,`[共觀=觀共【三】,共【宮】]`共觀生共住共滅,是名有觀定。
云何無觀定?若定非觀相應,不共觀生不共住不共滅,是名無觀定。
云何有喜定?若定喜相應,共喜生共住共滅,是名有喜定。
云何無喜定?若定非喜相應,不共喜生不共住不共滅,是名無喜定。
云何共味定?若定染`[污=行【三宮】]`污相應,是名共味定。
云何共捨定?若定不苦不樂受相應,是名共捨定。
云何忍相應定?若定忍共生共住共滅,是名忍相應定。
云何非忍相應定?若定非忍共生共住共滅,是名非忍相應定。
云何智相應定?若定共智生共住共滅,是名智相應定。
云何非智相應定?若定非智共生共住共滅,是名非智相應定。
云何忍始定?若定聖無漏,堅信堅法所修,是名忍始定。
云何智始定?若定聖無漏見道人所修,是名智始定。
云何欲終定?若定最後識相應,是名欲終定。
云何始生定?若定初識相應,是名始生定。
云何善定?若定修,是名善定。
云何不善定?若定斷,是名不善定。
云何無記定?若定受非報非報法,是名無記定。
云何學定?若定聖非無學,是名學定。
云何無學定?若定聖非學,是名`[無=非【三宮】]`無學定。
云何非學非無學定?若定非聖,是名非學非無學定。
云何報定?若定受、若定善報,是名報定。
云何報法定?若定有報,是名報法定。
云何非報非報法定?若定無記非我分攝,是名非報非報法定。
云何見斷定?若定不善非思惟斷,是名見斷定。
云何思惟斷定?若定不善非見斷,是名思惟斷定。
云何非見斷非思惟斷定?若定善、無記無,名非見斷非思惟斷定。
云何見斷因定?若定見斷、若見斷法報,是名見斷因定。
云何思惟斷因定?若定思惟斷、若思惟斷法報,是名思惟斷因定。
云何非見斷非思惟斷因定?若定善、若善法報、若非報非報法,是名非見斷非思惟斷因定。
云何下定?若定不善,是名下定。
云何中定?若定無記,是名中定。
云何上定?若定善,是名上定。
復次,若定不善、無記,是名下定。若定非聖善,是名中定。若定聖無漏,是名上定。
云何麁定?若定欲界繫,是名麁定。
云何細定?若定色界繫、若不繫,是名細定。
云何微定?若定無色界繫,是名微定。
復次,若定欲界繫、色界繫,是名麁定。若定空處繫、識處繫、不用處繫、若不繫,是名細定。若定非想非非想處繫,是名微定。
復次,若定欲界繫、色界繫、空處繫、識處繫、不用處繫,是名麁定。若定不繫,是名細定。若定非想非非想處繫,是名微定。
云何有覺有觀定、無覺有觀定、無覺無觀定、空定無相定無作定,如道品三`[支=枝【宋元宮】]`支道中廣說。
云何三願得定?若願果得定、若願得定、若寂靜願得定。若比丘得一二定、若空無相無作定,比丘如是思惟:我應親近多修學此定,願欲得四沙門果故。比丘定親近多修學,願欲得四沙門果故。比丘定親`[近=近多【三宮】]`近修學。願得四沙門果,若如是得定,是名願果得定。若比丘懃進行,或有欲無欲、有進無進,比丘如是思惟:我應修此欲及進親近多修學。比丘欲及進親近多修學,應懃進定心。若如是得定,是名願得定。若比丘得一二定、不得定難得難持,比丘如是思惟:我應親近多修學此定,令我得由力尊自在。比丘定親近多修學,令我得由力尊自在。若如是得定,是名`[不〔-〕【三】]`不寂靜願得定。是名三願得定。
云何非三願得定?不`[得=願【三】]`得果得定、不願得定、不寂靜願得定。若比丘得一二定、若空無相無作定,比丘不如是思惟:我應親近多修學此定,不願欲得四沙門果故。比丘定親近多修學,不願欲得沙門果故。比丘定親近多修學已,得沙門果。若如是得定,是名不願果得定。若比丘懃進行,或有欲無欲、有進無進,比丘不如是思惟:我應修欲及進親近多修學。比丘欲及進親近多修學,應懃進定心。若如是得定,是名不願得定。若比丘`[近得一二=得一一【三】,得言【宮】]`近得一二定,不`[定得=得定【三】]`定得難得難持,比丘不如是思惟:我應親近多修學此定,令我得定由力尊自在。比丘定親近多修學,令我得定由力尊自在。若如是得定,是名不寂靜願得定。是名非三願得定。
云何內身觀內身定?若比丘一切內四大色身攝法、若一處內四大色身攝法,觀無常苦空無我,得定心住正住,是名內身觀內身定。
云何外身觀外身定?若比丘一切外四大色身攝法、若一處外四大色身攝法,觀無常苦空無我,得定心住正住,是名外身觀外身定。
云何內外身觀內外身定?若比丘一切內外四大色身攝法、若一處內外四大色身攝法,觀無常苦空無我,得定心住正住,是名內外身觀內外身定。
云何內受觀內受定?若比丘一切內受、若一處內受,觀無常苦空無我,得定心住正住,是名內受觀內受定。
云何外受觀外受定?若比丘一切外受、若一處外受,觀無常苦空無我,得定心住正住,是名外受觀外受定。
云何內外受觀內外受定?若比丘一切內外受、若一處內外受,觀無常苦空無我,得定心住正住,是名內外受觀內外受定。
云何內心觀內心定?若比丘一切內心、若一處內心,觀無常苦空無我,得定心住正住,是名內心觀內心定。
云何外心觀外心定?若比丘一切外心、若一處外心,觀無常苦空無我,得定心住正住,是名外心觀外心定。
云何內外心觀內外心定?若比丘一切內外心、若一處內外心,觀無常苦空無我,得定心住正住,是名內外心觀內外心定。
云何內法觀內法定?若比丘除四大色身攝法,及受心餘一切內法、若一處內法,觀無常苦空無我,得定心住正住,是名內法觀內法定。
云何外法觀外法定?若比丘除四大色身攝法?及受心餘一切外法、若一處外法,觀無常苦空無我,得定心住正住,是名外法觀外法定。
云何內外法觀內外法定?若比丘除四大色身攝法,及受心餘一切內外法、若一處內外法,觀無常苦空無我,得定心住正住,是名內外法觀內外法定。
云何內境界定?思惟內法若定生,是名內境界定。
云何外境界定?思惟外法若定生,是名外境界定。
云何內外境界定?`[若〔-〕【三】]`若思惟內外法若定生,是名內外境界定。
云何眾生境界定?無眾生境界定。
復次,若以慈悲喜捨思惟眾生,若生定,是名眾生境界定。
云何色境界定?思惟色法若定生,是名色境界定。
云何無色境界定?思惟無色法若定生,是名無色境界定。
云何眾生境界定?如上說。
云何有為境界定?思惟有為法若定生,是名有為境界定。
云何無為境界定?思惟無為法若定生,是名無為境界定。
云何眾生境界定?如上說。
云何法境界定?思惟法若定生,是名法境界定。
云何無境界定?無無境界定。
復次,思惟過去未來法若定生,是名無境界`[定=定云何眾生境界定如上說【三】]`定。
云何少定?若定少少住、少間住,是名少定。
云何中定?若定中中住、中間住,是名中定。
云何無量定?若定無量無量住、無量間住,是名無量定。
復次,若定少住、少軟、少境界,是名少定。若定中住、中軟、中境界,是名中定。若定無量住、無量勝、無量境界,是名無量定。
云何少境界定?若定緣一眾生、一法、一行故生,除如來及涅槃,是名少境界定。
云何中境界定?若定緣有量眾生、有量法故生,除如來及涅槃,是名中境界定。
云何無量境界定?若定緣無量眾生、無量法如來及涅槃故生,是名無量境界定。
云何少定少境界?若定緣少住少軟一眾生、一法、一行故生,除如來及涅槃,是名少定少境界。
云何少定中境界?若定緣少住少軟有量眾生、有量`[法〔-〕【宮】]`法故生,除如來及涅槃,是名少定中境界。
云何少定無量境界?若定緣少住少軟無量眾生、無量法、如來及涅槃故生,是名少定無量境界。
云何中定少境界?若定緣中住中軟一眾生、一法、一行故生,除如來及涅槃,是名中定少境界。
云何中定中境界?若定緣中住中軟有量眾生、有量法故生,除如來及涅槃,是名中定中境界。
云何中定無量境界?若定緣中住中軟無量眾生、無量法、如來及涅槃故生,是名中定無量境界。
云何無量定少境界?若定緣無量住、無量勝、一眾生一法一行,除如來及涅槃,是名無量定少境界。
云何無量定中境界?若定緣無量住、無量勝、有量眾生有量法故,除如來及涅槃,是名無量定中境界。
云何無量定無量境界?若定緣無量住無量勝、無量眾生無量法、如來及涅槃,是名無量定無量境界。
云何少住定?若定少間住,如彈指頃或多,非如`[搆=𤛓【三宮】下同]`搆牛頃或多,是名少住定。
云何中住定?若定中間住,如搆牛頃或多,非七日或多,是名中住定。
云何無量住定?若定無量間住,七日或多,是名無量住定。
云何少定少住?若定少境界、少軟,若少間住,如彈指頃或多,非如搆牛頃或多,是名少定少住。
云何少定中住?若定少境界、少軟,若中間住,如搆牛頃或多,非七日或多,是名少定中住。
云何少定無量住?若定少境界、少軟,若無量間住,七日或多,是名少定無量住。
云何中定少住?若定中境界中軟,若少間住,彈指頃或多,非如搆牛頃或多,是名中定少住。
云何中定中住?若定中境界中軟,若中間住,如搆牛頃或多,非七日或多,是名中定中住。
云何中定無量住?若`[定=住【三宮】]`定中境界中軟,若無量間住,七日或多,是名中定無量住。
云何無量定少住?若定無量境界無量勝,若少間住,如彈指頃或多,非如搆牛頃或多,是名無量定少住。
云何無量定中住?若定無量境界無量勝,少間住,如搆牛頃或多,非七日或多,是名無量定中住。
云何無量定無量住?若定無量境界無`[量〔-〕【三】]`量勝,無`[量〔-〕【宮】]`量間住,七日或多,是名無量定無量住。
云何過去定?若定生已滅,是名過去定。
云何未來定?若定未生未出,是名未來定。
云何現在定?若定生未滅,是名現在定。
云何過去境界定?思惟過去法若定生,是名過去境界定。
云何未來境界定?思惟未來法若定,生是名未來境界定。
云何現在境界定?思惟現在法若定生,是名現在境界定。
云何非過去非未來非現在境界定?思惟非過去非未來非現在法若定生,是名非過去非未來非現在境界定。
云何欲界繫定?若定欲漏有漏,是名欲界繫定。
云何色界繫定?若定色漏有漏,是名色界繫定。
云何無色界繫定?若定無色漏有漏,是`[名〔-〕【三】,色【宮】]`名無色`[界〔-〕【宮】]`界繫定。
云何不繫定?若定聖無漏,是名不繫定。
云何作定非離?若定非聖有報,是名作定非離。
云何離定非作?若定聖有報能斷煩惱,是名離定非作。
云何作離定?無一定若作若離。若作定非離、若離定非作,是名作離定。
云何非作非離定?除作離定,若餘定,是名非作非離定。
復次,作定非離,若定欲界有報,是名作定非離。若定聖有報能斷煩惱,是名離定非作。若修定斷欲界煩惱,受色無色界有,是名作離定。若定無報,若定聖有報非斷煩惱,是名非作非離定。取定非出、出定非取、出取定、非取非出定,有染定非離染、離染定非有染、有染離染定、非有染非離染定。有`[扼=軛【三宮】下同]`扼定非離扼、離扼定非有扼、有扼離扼定、非有扼`[非〔-〕【三宮】]`非離扼定,亦如是。
云何智果定非斷果?若修定生智,非能斷煩惱,是名智果定非斷果。
云何斷果定非智果?若修定斷煩惱,不生智,是名斷果定非智果。
云何智果斷果定?無一定若智果若斷果。若智果定非斷果、若斷果定非智果,是名智果斷果定。
云何非智果非斷果定?除智果斷果定,若餘定,是名非智果非斷果定。
復次,智果定非斷果,若修定得非聖五通,或一或二,是名智果定非斷果。若修定得斯陀含果,是名斷果定非智果。若修定得須陀洹果、阿那含果、阿羅漢果,是名智果斷果定。若定無報、若定有報,非生智、非能斷煩惱,是名非智果非斷果定。智果定非得果定、得果定非智果、智果得果定、非智果非得果定,亦如是。
云何盡定非覺?若修定斷煩惱,不生智,是名盡定非覺。
云何覺定非盡?若修定生智,不斷煩惱,是名覺定非盡。
云何盡覺定?無一定若盡若覺。若盡定非覺、若覺定非盡,是名盡覺定。
云何非盡非覺定?除盡覺定,若餘定,是名非盡非覺定。
復次,若修定得斯陀含果,是名盡定非覺。若修定得非聖五通,或一或二,是名覺定非盡。若修定得須陀洹果、阿那含果、阿羅漢果,是名盡覺定。若定非報、若定有報,非能斷煩惱、非生智,是名非盡非覺定。射定非解、`[解=脫【三宮】]`解定非射、射解定、非射解定,亦如是。
云何退分定?若定不善,是名退分定。
云何住分定?若定無記,是名住分定。
云何增長分`[定=非定【三】]`定?`[若定〔-〕【三宮】]`若定非聖、善,是名增長分定。
云何射分定?若定聖、有報、能斷煩惱,是名射分定。
復次,若修定,退、非聖善法、非住、不增長,是名退分定。若修定,非聖善法、住、不退、不增長,是名住分定。若定共射相應,是名射分定。
云何退分定非住分?若定有退非住,是名退分定非住分。
云何住分定非退分?若定住非有退,是名住分定非退分。
云何退分住分定?無一定退分住分。若退分非住分、若住分非退分,是名退分住分定。
云何非退分非住分定?除退分住分定,若餘定,是名非退分非住分定。
云何退分定非增長分?若定有退非增長,是名退分定非增長分。
云何增長分定非退分?若定增長非退,是名增長分定非退分。
云何退分增長分定?無一定退分增長分。若退分非增長分、若增長分非退分,是名退分增長分定。
云何非退分非增長分定?除退分、增長分,若餘定,是名非退分非增長分定。
云何退分定非射分?若定有退非射,是名退分定非射分。
云何射分定非退分?若定有射非退,是名射分定非退分。
云何退分射分定?無一定退分射分。若退分定非射分定、若射分定非退分,是名退分射分定。
云何非退分非射分定?除退分、射分定,若餘定,是名非退分非射分定。
云何住分定非增長分?若定有住非增長,是名住分定非增長`[分=分定【三宮】]`分。
云何增長分定非住分?若定有增長,是名增長分定非住分。
云何住分增長分定?無一定住分增長分。若住分定非增長分定?若增長分非住分,是名住分增長分定。
云何非住分非增長分定?除住分、增長分定,若餘定,是名非住分非增長分定。
云何`[有〔-〕【三】]`有住分定非射分?若定有住非射,是名住分定非射分。
云何射分定非住分定?若射非住,是名射分定非住分。
云何住分射分定?無一定若住分射分。若住分定非射分、若射分定非住分,是名住分射分定。
云何非住分非射分定?除住分、射分定,若餘定,是名非住分非射分定。
云何增長分定非射分?若定有增長非射,是名增長分定非射分。
云何射分定非增長分?若定有射非增長,是名射分定非增長分。
云何增長分射分定?無一定若增長分射分。若增長分定非射分、若射分定非增長分,是名增長分射分定。
云何非增長分非射分定?除增長分、射分定,若餘定,是名非增長分非射分定。
四念處、四正懃、四神足、四禪、四無量心、四無色定、四向、四果、四修定、四斷,五根、五力、五解脫入、五出界、五觀定、五生解脫法,六念、六空、六出界、六明分法、六悅根法、六無喜正覺,七覺、七想、七定所須,八聖道、八解脫、八勝處,九滅、九次第滅定、九想,十想、十正法,十一切入,十一解脫入,如上道品`[廣〔-〕【三宮】]`廣說。
舍利弗阿毘曇論卷第`[三十=二十二【三宮】]`三十
#----------------------------------------------------------------------
#【經文資訊】大正新脩大藏經 第 28 冊 No. 1548 舍利弗阿毘曇論
#【版本記錄】發行日期:2023-12,最後更新:2023-01-07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 財團法人佛教電子佛典基金會(CBETA)依「大正新脩大藏經」所編輯
#【原始資料】蕭鎮國大德提供,維習安大德提供之高麗藏 CD 經文,北美某大德提供,李明芳大德提供新式標點
#【其他事項】本資料庫可自由免費流通,詳細內容請參閱【財團法人佛教電子佛典基金會資料庫版權宣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