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 1674 \[Nos. 1672, 1673] 龍樹菩薩勸誡王頌 `[大〔-〕【明】]`大唐三藏法師義淨譯 此頌是龍樹菩薩以詩代書,寄與南印度親友乘`[土=士【宋】]`土國王一首。此書已先譯神州處藏,人多不見,遂令妙語不得詳知。為此更定本文,冀使流通罔滯。沙門義淨創至東印度耽摩立底國譯。 有情無知覆心故,  由此興悲為開解, 大德龍樹為國王,  寄書與彼令修學。 此一行頌乃是後人所述標書本意也。 具德我演如如教,  為生福`[愛=慶【明】]`愛而興述, 真善宜應可審聽,  此頌名為聖祇底。 隨何木等雕佛像,  諸有智者咸供養, 縱使我詩非巧妙,  依正法說勿當輕。 王雖先解如如教,  更聞佛語增勝解, 猶如粉壁月光輝,  豈不鮮明益姝妙。 佛法并僧眾,  施戒及與天, 一一功德聚,  佛說應常念。 十善諸業道,  身語意常親, 遠離於諸酒,  亦行清淨命。 知財體非固,  如法施苾芻, 貧賤及再生,  來世為親友。 眾德依戒住,  如地長一切, 勿宂瘦雜`[悕=怖【三宮】]`悕,  佛說應常習。 施戒忍勇定,  惠不可稱量, 此能到應修,  渡有海成佛。 若孝養父母,  其家有梵王, 現招善名稱,  來世生天堂。 殺盜婬妄`[說=語【元明】]`說,  耽食愛高床, 斷諸酒歌舞,  華彩及塗香, 若女男能成,  此八支聖戒, 欲界六天上,  長淨善當生。 慳諂誑貪怠,  慢婬嗔氏族, 多聞年少嬌,  並視如怨賊。 說無生由勤,  有死因放逸, 勤能長善法,  爾可修謹慎。 先時離放逸,  後若改勤修, 猶如雲翳除,  良`[宵=霄【明】]`宵覩明月。 孫陀羅難陀,  `[央=史【宋宮】]`央具理摩羅, 達`[舍=含【明】]`舍綺莫迦,  翻惡皆成善。 勇進無同忍,  勿使忿勢行, 終得不還位,  佛證可除嗔。 他人打罵我,  欺陵奪我財, 懷恨招怨諍,  捨恨眠安樂。 `[如=知【三宮】]`如於水土石,  人心盡彼同, 起煩惱前勝,  愛法者如後。 佛說三種語,  人美實虛言, 猶如蜜花糞,  棄後可行前。 今明後亦明,  今闇後還闇, 或今明後闇,  或今闇後明, 如是四種人,  王當依第一。 自有生如熟,  亦有熟如生, 亦有熟如熟,  或復生如生。 菴沒羅果中,  有如是差別, 人亦同彼四,  難識王應知。 勿覩他妻室,  設觀如母女, 姊妹想隨年,  起貪思不淨。 如聞子藏命,  防持躁動心, 獸藥`[刀=力【三宮】]`刀怨火,  無令欲樂侵。 由欲作無利,  譬如兼博果, 佛說彼應除,  生死牢枷鎖。 譎誑常搖境,  能`[降=除【三宮】]`降斯六識, 執`[仗=伏【宋宮】]`仗掃眾怨,  許初為勇極。 臭氣九門眾穢室,  行軀難滿薄皮纏, 請看少女除莊彩,  折別形骸惡叵言。 癩虫穿已痛,  求安就火邊, `[止=正【宮】]`止息無由`[免=逸【三宮】]`免,  耽欲亦同然。 為知真勝理,  作意觀眾事, 唯斯德應習,  無餘法可親。 若人具族望,  貌美復多聞, 無智破尸羅,  是人何足`[貴【磧三宮】,責【大】,責【麗】]`貴。 若人無族望,  貌醜寡知聞, 有智護尸羅,  人皆應供養。 利無利苦樂,  稱無稱毀譏, 了俗世八法,  齊心離斯境。 再生天乞士,  父母妻子人, 勿由斯造罪,  獄果他不分。 若行諸罪業,  非如刀斬傷, 待至臨終際,  惡業果全彰。 信戒施淨聞,  慚愧及正慧, 七財牟尼說,  共有物誠虛。 博`[弈【CB】,奕【大】]`弈樂觀諠雜境,  嬾惰惡友敦親志, 飲酒非時行六過,  此劫芳名爾應棄。 求財少欲最,  人天師盛陳, `[若=名【宋宮】]`若能修少欲,  雖貧是富人。 若人廣求諸事者,  還被爾許苦來加, 智者若不修少欲,  受惱還如眾首蛇。 稟性抱怨如殺者,  欺輕夫主如`[男偶=勇愚【宋明宮】]`男偶, 縱使片物必行偷,  宜可棄茲三賊婦。 順若姊妹慈如母,  隨從若婢伴猶親, 如茲四婦宜應供,  應知此室號天人。 受飡如服藥,  知量去貪嗔, 不為肥憍傲,  但欲`[住=任【三宮】]`住持身。 勤軀度永日,  於初後夜中, 眠夢猶存念,  勿使命虛終。 慈悲喜正捨,  `[修習=習修【明】]`修習可常研, 上流雖未入,  能生梵世天。 捨雜欲苦尋喜樂,  隨業當生四地中, 大梵光音及遍淨,  廣果天生與彼同。 若恒修對治,  德勝愍眾生, 此五行為善,  不行為大惡。 雨鹽醎少水,  豈若瀉江池, 縱令微罪業,  善大`[殄=彌【宋宮】]`殄應知。 嗔掉舉惡作,  惛睡欲貪疑, 如斯五蓋賊,  常偷諸善利。 有五最勝法,  信勇念定慧, 於此應勤習,  能招根力頂。 病苦死愛別,  斯皆自業為, 未度可勤修,  對品`[亡嬌=忘憍【明】]`亡嬌恣。 若悕天解脫,  爾當修正見, 設使人行善,  邪見招惡果。 無樂常無我,  不淨審知人, 妄念四倒見,  難苦在茲身。 說色不是我,  我非有於色, 色我非更在,  知餘四蘊空。 不從時節生,  非自然本性, 非無因自在,  `[從=提【明】]`從愚業愛生。 戒禁見身見,  及毘織吉蹉, 應知三種結,  能縛木叉門。 解脫終依己,  不由他伴成, 勤修聞戒定,  四真諦便生。 增上戒心慧,  茲學可常修, 百五十餘戒,  咸歸此三攝。 於身住身念,  茲路善修常, 如其虧正念,  諸法盡淪亡。 壽命多災厄,  如風吹水泡, 若得瞬息停,  臥起成希有。 卒歸灰燥爛,  糞穢難久持, 觀身非實法,  滅壞墮分離。 大地`[迷=彌【三宮】]`迷盧海,  七日出燒燃, 況此極微軀,  那不成煨燼。 如是無常亦非久,  無歸無救無家室, 生死勝人須厭背,  併若芭蕉體無實。 海龜投木孔,  一會甚難遭, 棄畜成人體,  惡行果還招。 金寶`[盤=槃【三宮】]`盤除糞,  斯為是大癡, 若生人作罪,  全成極憃兒。 生中依善友,  及發於正願, 先身為福業,  四大輪全獲。 佛言近善友,  全梵行是親, 善士依佛故,  眾多證圓寂。 邪見生鬼畜,  泥`[15]黎=犁【三宮】*`黎法不聞, 邊地蔑戾車,  生便癡瘂性, 或生長壽天,  除八無暇過, 閑暇既已得,  爾可務當生。 愛別老病死,  斯等眾苦處, 智者應生厭,  說少過應聽。 母或改為婦,  父乃轉成兒, 怨家翻作友,  遷流無定規。 一一飲母乳,  過於四海水, 轉受異生身,  更飲多於彼。 過去一一生身骨,  展轉積若妙高山, 地土丸為酸棗核,  數己形軀豈盡邊? 梵主世皆供,  業力終淪地, 縱紹轉輪王,  迴身化奴使。 三十三天 `[中〔-〕【三宮】]`中妓女樂,  多時受已墮泥`[*15-1]黎=犁【三宮】*`黎, 速疾`[磣=躁【宋宮】,慘【元明】]`磣毒經諸苦,  磨身`[碎=拭【三宮】]`碎體鎮號啼。 妙高岑受樂,  地軟隨其足, 轉受煻煨苦,  行經糞屎獄。 歡喜芳園裏,  天女隨遊戲, 墮落劍林中,  截手足耳鼻。 或入曼陀妙池`[浴=沼【宋宮】]`浴,  天女金花艶彩容, 捨身更受泥`[*15]`黎苦,  熱焰難當灰㵎中。 欲天受法樂,  除貪大梵天, 更墮阿毘止,  薪焰苦恒連。 或生居日月,  身光遍四洲, 一朝歸黑闇,  展手見無由。 三種燈明福,  死後可持將, 獨入無邊闇,  日月不流光。 有命黑繩熱,  合`[叫=吽【明】]`叫無間下, 斯等恒纏苦,  燒諸`[行惡=惡行【三宮】]`行惡者。 或若麻床`[㧗=批【明】]`㧗,  或粉如細末, 如利`[斧斫=斫斧【三宮】]`斧斫木,  猶如鋸解割。 猛火恒煎煮,  令飲熱銅漿, 驅令上劍刺,  叉身熱鐵床。 或時高舉手,  鐵牙猛狗飡, 鷹鳥觜爪利,  任彼`[啅=啄【三宮】]`啅心肝。 虻蠅及諸虫,  其數過千億, `[利=此【宋宮】]`利觜唼身軀,  急墮皆飡食。 若人具造眾罪業,  聞苦身`[自不干=肉不千【宋宮】,肉百千【元明】]`自不干墮, 如此頑騃金剛性,  氣盡泥犁遭猛火。 時觀盡變聞應念,  讀誦經論常尋鞠, 泥犁聽響已驚惶,  如何遣當斯異熟。 於諸樂中誰是最?  愛盡無生樂最精。 於眾苦內誰為極?  無間泥犁苦極成。 人間一日中,  屢刺三百槊, 比地獄輕苦,  毫分寧相`[捅=掐【三宮】]`捅。 此處受極苦,  經百俱胝秋, 如其惡未盡,  命捨定無由。 如是諸惡果,  種由身語心, 爾勤隨力護,  輕塵惡勿侵。 或入傍生趣,  殺縛苦恒親, 遠離於寂善,  更互被艱辛。 或被殺縛苦,  求珠尾角皮, 錐鞭鉤`[𣃆=斲【三宮】]`𣃆頂,  踏拍任他騎。 受鬼望不遂,  無敵苦常臨, 飢渴及冷熱,  困怖苦恒侵。 口小如針孔,  腹大等山丘, 飢纏縱己糞,  得少定無由。 形如枯杌樹,  皮方作衣服, 炬口夜夜然,  飛蛾`[墮=隨【三宮】]`墮充食。 血膿諸不淨,  福少獲無從, 更相口排逼,  還飡癭熟癰。 月下便招熱,  日中身遂寒, 望菓唯空樹,  瞻江水剩乾。 如是受眾苦,  經萬五千年, 長時`[擊=繫【三宮】]`擊身命,  良由苦器堅。 若生飢鬼中,  遭斯一味苦, 非賢澁者愛,  佛說由慳垢。 生天雖受樂,  福盡苦難思, 終歸會墜墮,  勿樂可應知。 厭坐衣沾垢,  身光有變衰, `[液=腋【三宮】]`液下新流汗,  頭上故花萎。 如斯五相現,  天眾死無疑, 地居人若卒,  悶亂改常儀。 若從天處墮,  眾善盡無餘, 任落傍生鬼,  泥犁`[隨=墮【三宮】]`隨一居, 阿蘇羅本性,  縱令全覺慧, 忿天生苦心,  趣遮於見諦。 如是漂流生死`[處=趣【明】]`處,  天人畜及阿蘇羅, 下`[賤=殘【宮】]`賤業生眾苦器,  鬼趣兼投捺落迦。 縱使烈火燃頭上,  遍身衣服焰皆通, 此苦無暇能除拂,  無生住想涅槃中。 爾求尸羅及定慧,  寂靜調柔離垢殃, 涅槃無盡無老死,  四大日月悉皆亡。 念擇法勇進,  定慧喜輕安, 此七菩提分,  能招妙涅槃。 無慧定非有,  `[缺=決【三宮】]`缺定慧便溺, 若其雙運者,  有海如牛跡。 十四不記法,  日親之所說, 於此勿應思,  不能令覺滅。 從無知起業,  由業復生識, 識緣於名色,  名色生六處, 六處緣於觸,  觸生緣於受, 受既緣於愛,  由愛招於取, 取復緣於有,  有復緣於生, 生緣於老死,  憂病求不得。 輪迴大苦蘊,  斯應速斷除, 如其生若滅,  眾苦 `[珍=殄【三宮】]`珍無餘。 最勝言教藏,  深妙緣起門, 如能正見此,  便觀無上尊。 正見命正念,  正定語業思, 此謂八聖道,  為寂可修治。 無由集愛起,  託身眾苦生, 除斯證解脫,  八聖道宜行。 即此瑜伽業,  四種聖諦因, 雖居舍嚴飾,  智遮煩惱津, 不從空處墮,  如穀因地造。 諸先證法人,  皆凡具煩惱, 何假多陳述,  除惱略呈言, 事由情可伏,  聖談心是源。 如上所陳法,  苾芻難總行, 隨能修一事,  勿令虛夭生。 眾善皆隨喜,  妙行三自修, 迴向為成佛,  福聚`[令=爾【宋元宮】,而【明】]`令恒收。 後生壽無量,  廣度於天人, 猶如觀自在,  極難等怨親。 生老病死三毒除,  佛國託生為世父, 壽命時`[長=量【宮】]`長量叵知,  同彼大覺彌陀主。 開顯尸羅及捨惠,  天地虛空名遍彰, 大地居人及天眾,  勿使妖妍女愛傷。 煩惱羈纏有情眾,  絕流生死登正覺, 超度世間但有名,  由獲無生離塵濁。 阿離野那伽曷樹那菩提薩埵蘇頡里`[蜜〔-〕【三宮】]`蜜離佉。了(阿離野是聖,那伽是龍是象,曷樹那義翻為猛,菩提薩埵謂是覺情,蘇頡里即是親密,離佉者書也。先云龍樹者,訛也)。 龍樹菩薩勸誡王頌 #---------------------------------------------------------------------- #【經文資訊】大正新脩大藏經 第 32 冊 No. 1674 龍樹菩薩勸誡王頌 #【版本記錄】發行日期:2023-12,最後更新:2022-10-12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 財團法人佛教電子佛典基金會(CBETA)依「大正新脩大藏經」所編輯 #【原始資料】蕭鎮國大德提供,維習安大德提供之高麗藏 CD 經文,日本 SAT 組織提供,北美某大德提供,李明芳大德提供新式標點 #【其他事項】本資料庫可自由免費流通,詳細內容請參閱【財團法人佛教電子佛典基金會資料庫版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