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 1692 勝軍化世百喻伽他經 `[西天=宋西天【明】]`西天中印度惹爛馱`[羅=囉【三宮】]`羅國`[密林寺〔-〕【明】]`密林寺三藏明教大師`[賜紫沙門〔-〕【明】]`賜紫沙門`[臣〔-〕【三宮】]`臣天息災`[奉〔-〕【宋元宮】]`奉 詔譯 過去仙人`[𮠎=尾【宮】]`𮠎`[切身〔-〕【三宮】]` \(切身)娑等,  典籍章句無不說, 我今自詠悅愚懷,  略誦伽他為百喻。 行恩行義行賢德,  無我無慢無怯弱, 真實慈悲可重師,  堪作上人出離行。 雖然貧下存剛志,  設身富貴亦柔和, 若遇強敵而勇力,  此即名為大人相。 少年行善人希有,  人來求者歡喜與, 若人稱讚我羞聞,  彼等之人亦難得。 欲求美稱先求法,  法上精心德自生, 一切戒行堅持密,  彼人世間甚希有。 天然性善言亦善,  善人惡人各盡知, 他或有過與藏蓋,  此等智人世難得。 火性暖兮本自熱,  月性清涼亦復然, 剎帝利族名稱上,  彼等下族何得怪! 親眷難危須救濟,  他人有難亦復然, 竭力為人情不二,  此中活命名正命。 布施忍辱及明力,  調伏諸根語言善, 此為聖者真莊嚴,  金寶莊嚴如擔重。 世間未曾有一物,  不被無常破壞空, `[唯=惟【明】下同]`唯有無為寂靜德,  經劫凝然得常住。 善哉形色身端正,  而具崇修德行光, 譬如明月在當空,  清淨光明照樓閣。 富貴行檀一切人,  識心成就無邊法, 勇力救護劣弱者,  善哉此德真良善。 德者重德愍無德,  愚者輕德而捨去, 智如紅日放炎光,  愚似星光而掩耀。 賢人能護身諸過,  一`[向=切【三宮】]`向修崇德行高, 少若縱心犯一過,  積修多德亦皆`[失=先【宋元宮】]`失。 惡人遠離於戒德,  常欲親近不善人, 如捨清涼功德池,  而入稠濁不淨水。 塗油身上要除垢,  除垢復須洗去油, 譬如作事要成功,  若得功成捨所作。 惡人恒惡喻黑蛇,  惡人迷逸如醉象, 善人怖畏心傷痛,  惡人顛倒情忻悅。 大火亘天難便滅,  深崖無底莫能知, 審慧善觀危惡事,  深行信善無疑謗。 落崖入火大危嶮,  或有身存復起行, 若人墮入惡趣中,  惡趣深泉不可出。 大水洪波不可漂,  大火熾焰不可燒, 強惡群賊不可奪,  是彼世間最上財。 下劣之人恃有財,  中品之人無所恃, 中人見財略悅心,  劣人恃財世最上。 一切種族形色德,  同行親眷與朋友, 一一不知何所來,  唯務貪愚好財利。 富者妄言人為實,  貧人實語却為非, 諂誑順`[恃=時【明】]`恃無真行,  賢善之人`[聞=無【明】]`聞愧恥。 有財豪貴而無德,  喻如有德人稱讚, 無財貧下德行全,  愚者無知却謗毀。 勇猛德行有如無,  是彼善人真覺觀, 離財安道處清貧,  親眷輕貧實作妄。 屠兒富貴讚真實,  上人無財為下劣, 親眷朋友順世情,  祇奉屠酤無善惡。 眾知惡趣沈淪嶮,  受罪中間苦百般, 乞者往來希濟給,  全無輟`[3]惠=慧【宋元宮】*`惠固違情。 乞人不遂逆其情,  忿意含瞋嘆所恨, 此人心硬語言慳,  捨利不如而捨命。 此人慳鄙癡迷重,  拯救行檀總不知, 藏貯財帛終散壞,  `[若=苦【元明】]`若行`[*3]`惠施永堅牢。 一人如是護多財,  愚迷轉厚無思慮, 受苦寧知虛妄慳,  多人護物苦平等。 不使不用不與人,  殊無知此善好事, 金銀積聚滿屋中,  坑盛不淨有何別? 貧窮行施真檀度,  說彼名為最上人, 富貴微捨少財帛,  如河涓滴誰不解。 若人依法行不乏,  好施如同好女色, 若施餘財行間續,  感果虧盈亦如是。 清淨心田事法王,  少年戒德喻花香, 慈心柔軟如閨女,  適悅莊嚴大行芳。 禮參聖境行檀施,  精進多聞受苦辛, 軌則若虧無戒行,  前修多善並捐功。 今時名稱人知重,  來世生天眾所欽, 福壽遠延恒快樂,  皆從持戒得成功。 常聞極苦三塗獄,  恒守威儀戒德圓, 壽盡浮生捨命時,  `[焰=琰【明】]`焰魔惡趣我無怖。 城隍聚落與林間,  或有愚迷或智慧, 假使知法不知法,  若求善逝須持戒。 堅持禁戒令清淨,  恒須親近善知識, 如法`[熏=勳【宋宮】]`熏修善業圓,  一切功德皆集聚。 持戒法利獲安樂,  若意愚迷有毀傷, 德命剎那即便滅,  智者何緣而飲酒? 彼或飲酒彰愚劣,  究竟為非無善名, 忽然倒地喻無常,  染污盈身成不淨。 雖然親眷同歡飲,  醉了相違便害命, 如是過失剎那間,  說此酒毒勝毒藥。 得罪多因婬`[7]慾=欲【宮】*`慾行,  `[直=真【三宮】]`直如捨命尚牽心, 一切欲情無善益,  何用癡迷募女人! 若樂自妻求適悅,  由常貪愛可合宜, 於他妻妾妄追求,  當感孤單心怖畏。 血肉筋髓皮膚蓋,  內外都來不淨身, 自身妻子猶非分,  他人婦女豈合貪! 若人潔志無婬慾,  知此和合如幻夢, 是故遠離於女人,  而得心安離迷妄。 女人實可為適悅,  富貴`[嬌=驕【明】]`嬌奢亦復然, 親眷共同生愛戀,  命當不久即無常。 愚人一向增貪愛,  智者思惟總是虛, 如向愛塵而樂住,  何時出離得菩提? 修行勿憚於勤苦,  彼後還招安樂身, 應是善言真利益,  服行可喻妙良藥。 一切事行多明了,  過失危亡盡可知, 若是合行彼可行,  善事云何有蓋覆。 若人修作前程事,  先除邪亂正思惟, 決定後時無過咎,  自然安隱苦不生。 若修善業令增長,  一心寂靜離浮囂, 如有冤家煩惱病,  自然除捨絕愚癡。 惡口兩舌心下劣,  愚人縱意任情行, 豈知孔雀色嚴德,  可喻狼狗烏鵲噪。 呵責愚癡無正解,  讚揚精進戒施門, 我說有人行此行,  集福安身而最上。 自在法音同歌樂,  無心忻樂更何憑, 汝等有情若棄背,  為是`[傍=旁【明】]`傍生為是人? 為利非利都不悟,  是實無實俱不知, 如是暝然無了別,  雖具人形同畜生。 不分賢善與愚癡,  豈辯野`[干=犴【三】]`干異師子, 並無勝劣一般看,  智者暫時勿共住。 不言自聖不愚癡,  不作兩舌不我慢, 難知理上有所知,  說是婆羅`[門莊嚴=莊嚴門【明】]`門莊嚴。 一心細意修真行,  過失恒時不受行, 我慢惡人興鬪諍,  如是色德我非有。 愚癡心內懷顛倒,  慈忍全無凶猛多, 以此豪強諸過失,  執為自德勝他人。 出家勝道無心重,  善友全然不敬親, 師教未曾`[申=伸【明】]`申供養,  唯親鬪諍大愚癡。 天邊圓月終須缺,  山下花芳不久凋, 人世無常何異此,  須諍人我擬何為? 女 `[人=求【宮】]`人本性終無實,  障礙人修善業因, 阿末羅菓有其核,  此是世間三種過。 尊重法師參聖跡,  心行知足懷悲智, 如是五種世間事,  若言難作亦易作。 若人知法恒行善,  復能尋`[訪=謗【三】]`訪善朋`[友=志【元明】]`友, 喻如砂內揀真金,  一切有情皆知重。 愚劣同行不自由,  自然無德無知重, 設復出家必暴惡,  縱然活命無善名。 何以不信於朋友?  何以不知於天人? 何以不行於方便?  何以自`[作=足【明】]`作於難學? 慳人何處解布施?  流砂何處而有水? 不淨何處有馨香?  惡人何處有恩義? 憎愛之人何有德?  冤家何處有善人? 快樂何人解知足?  壽命何人得久長? 婬女囂浮無厚信,  癡人愚鈍無分別, 富貴暫榮誰得久?  業因決定難破壞。 婆羅門得食歡喜,  孔雀聞雷聲歡喜, 善人救護他歡喜,  愚迷破壞時歡喜。 愚迷愛樂行鬪諍,  如貧得寶心歡喜, 賢人聞彼善言詞,  如蜂聞彼花香氣。 有德之人德是親,  有過之人過是冤, 賤使之人賤是苦,  知足之人足是樂。 何憚巡門持鉢化,  豈辭力役在他方, 終不於身著我見,  恒調心行善柔和。 底心無愛無人我,  `[似=以【三】]`似鹿無家住野林, `[住=任【三宮】]`住是富豪及尊貴,  應無少事向他求。 棄捨妄緣諸快樂,  都無繫礙自由閑, 活命性同於鵝鴨,  長於清淨水中行。 王城聚落人居止,  八德多無一二存, 悲羞清淨`[機=譏【元明】]`機嫌恥,  知法無我快樂力。 連山谿澗巖巒窟,  食菓皮衣伏五根, 寂靜野林堪適悅,  何須聚落要求人! 居山不見他門戶,  自在無拘快樂行, 住彼心中所得利,  降伏根識命長生。 我今教化汝等已,  合掌調柔心意聽, 一切法藏真安樂,  彼須忻樂一心求。 汝知善報一人身,  若要剎那不可得, 得後愚癡不作福,  依前自`[𧸖=賺【三】]`𧸖自沈淪。 水滴地上非久住,  可喻人生命不堅, 三種無礙誰能作,  若是智者方能行。 如是彼若隨其力,  作意三種少分知, 喻如野鴿觀自身,  孔雀莊嚴非勝我。 無常生死誰人愛,  智慧何曾觀五根, 此身雖住終無久,  說彼虛生在世間。 如是焰魔人盡見,  眾生受苦幾人逃? 老死無侵安樂處,  云何汝等不能行! 無常情物應皆定,  唯務貪生並不知, 前路無憑光影速,  緣何兀兀不思惟? 父母妻子朋友等,  和合虛幻暫時間, 正法親眷此堪依,  能去無常生死苦。 多求生得煩惱實,  護身生得怖畏實, 破壞生得憂愁實,  智者若求有何利? 彼若不修真如行,  輪迴生死幾時休? 智者恒觀此世間,  都成幻化愚癡力。 戲言伎唱皆無實,  貪欲追求喻疥瘡, 損命不堅如幻夢,  何如佛法用身心。 但是為非所作罪,  並皆平等壞其身, 世間何彼心愚暗,  不解思惟罪惡生。 所懷善惡心中事,  護世天人並總知, 心若不能思惟此,  何時意地消諸罪? 隨緣坐住受用具,  稍可身依得暫時, 此假助緣行善利,  其餘資具人煩惱。 雖覩莊嚴宮殿等,  唯便麁惡床臥具, 知足自然心喜樂,  如觀醜女勝天女。 須知世上有為財,  水火盜賊俱可奪, 如是欲求他世福,  莫求此等不堅財。 論`[義=議【明】]`義工商農種士,  不依法則勿須行, 應知此事合如然,  離福自然不成就。 若能作善作不善,  應知非是別餘人, 並是自身業所造,  由是眾生一切得。 如是一切所作業,  若能後有不復生, 生老病苦及無常,  續續未委從何來! 勝軍化世百喻伽他經 #---------------------------------------------------------------------- #【經文資訊】大正新脩大藏經 第 32 冊 No. 1692 勝軍化世百喻伽他經 #【版本記錄】發行日期:2023-12,最後更新:2022-10-12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 財團法人佛教電子佛典基金會(CBETA)依「大正新脩大藏經」所編輯 #【原始資料】蕭鎮國大德提供,維習安大德提供之高麗藏 CD 經文,日本 SAT 組織提供,北美某大德提供,李明芳大德提供新式標點 #【其他事項】本資料庫可自由免費流通,詳細內容請參閱【財團法人佛教電子佛典基金會資料庫版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