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 2878 `[【原】大英博物館藏燉煌本, S. 2467, 【甲】大谷大學藏燉煌本,【乙】大英博物館藏燉煌本, S. 1198, 甲乙兩本俱首缺]`佛說救疾經一卷 爾時佛在娑羅雙樹□□□□□□□□□阿難及無量諸天□□□□□□□□□□切諸天人皆來集會□□□□□□□□□佛還正坐告阿難言吾□□□□□□□□諸弟子及諸菩薩摩訶□□□□□□□□國界安行人民無諸□□□□□□□□□亂世界和順善敬三寶□□□□□□□□侵害三寶者佛安行□□□□□□□□□見三人身體瘡穢不可□□□□□□□□墮落言語不轉衣服染污身負荷□□□□行復似疾人以乞耳為命。 佛問此三人。汝何而來。何國之子□□□□皆默然。佛便慇懃問之。三問不答。佛即以善方便化之。三人答言。我等是幽厄之子。用何苦問。佛問此三人。汝之所疾從何所起。由何所得。三人答言。我之所患不知何由。不覺痛痒瘡遂增廣。願世尊說病本緣使我開解。佛即告阿難并集眷屬。乃至七佛名字悉來集坐。吾為此人觀其宿業即調七佛。第一唯衛佛。第二式佛。第三隨葉佛。第四拘樓秦佛。第五拘那含牟尼佛。第六迦葉佛。第七釋迦文佛。此七佛悉來集坐。 佛復問七佛言。三人病是誰與之。七佛從西面`[以上甲本缺]`各各答言。我無與者。佛即入三昧禪定。諦觀三病知疾本緣。七佛白言。世尊此疾不從他生。即自招患發之與。是金剛密迹見惡人。以金剛杵打之。唾面生瘡。`[6]鬚=髮【甲】*`鬚眉即落。由犯三寶使之然也。佛即問。金剛密迹復何因緣與此三人病也。金剛答言。世尊我願恒在佛左右。為護三寶故。不令惡人侵`[害〔-〕【甲】]`害如來善心沈沒。我見此三人。一犯如來毀損尊像。二犯正法`[8]淩=陵【甲】*`淩盜經像斷滅聖教善法沈塞。三犯聖僧欺害大眾。能使`[以上乙本缺]`四道眾僧遂從陵滅。金剛密迹白佛言。設犯餘神病不如此。`[*6]`鬚眉不落。其瘡痒膿世有可治。犯三寶者非世諦之師可能治也。面目生光。身中脂出。金剛密迹白佛言。我先願世尊得道之時。恒`[在=在佛【甲】]`在左右。為防三寶。使眾魔惡鬼惡人不來侵惱。若有惡人`[*8]`淩辱竊盜三寶者。我金剛杵碎其頭。如阿梨樹落地七分。金剛密迹白佛言。此三人者。一從父母并及七世罪累相牽受此惡報。或從自身`[微=徵【甲】]`微犯不覺。`[設有=誤【乙】]`設有故犯不時懺悔。罪遂增厚。治此惡病。唯有歸心諸佛悔心七佛發露金剛至心願七佛威力可令消滅重罪。 佛告一切眾生。凡三寶物有人取者。不問隱顯入手幾倍。七佛答言。若是佛物入手十倍。十年不還。密迹生憤能使取者惡病。若是經像之物入手七倍。七年不還。能使取者惡病。若是眾僧常住之物入手五倍。五年不還。故生欺捍能使取者惡病。阿難白佛言。世尊閻浮提人多生不信。謂無三寶侵`[犯=害【甲】]`犯者眾招致惡病罪積無數。閻浮提人殺父母害法儀。及`[伯=但【甲】]`伯仲星歷有契者殺之。正身能使惡病。 若有人保任是`[實=寶【乙】]`實者。六齋之日佛前誓者。使人交報。或四天王下。或太子下。或使者下。或三十三天下。或大仙人下。或剎命下。或金剛力士下。當下之日。注人善惡宜行善事不宜作惡。或有人偷劫經像之物。知如故為使人惡病。或舉持金`[銀=剛【甲】]`銀`[銅=銅銀【甲】]`銅鐵。或有闇取三寶之物及以錢粟絹帛之物。逕年有如不還。能使人惡病。`[或=或有【甲】]`或人呪誓`[燒=撓【乙】]`燒佛形像。推擬佛身。或燒煮聖容。`[點=或點【乙】]`點滅經句。或將內人僧伽藍內宿。或將內人入佛塔裏。共內人言語信要。或共內人共相貪模。或身生往`[及=反【乙】]`及如此之事。能使人惡病。如此之事久久當病。不至三年。或有人闇取他`[人〔-〕【乙】]`人齋米供齋之。調知而故取能使人惡病。 若有人取他綵色與他內人。受者知情與者`[因=同【乙】]`因罪。二人`[俱=但【乙】]`俱病。或`[有=有人【乙】]`有闇取僧尼雜器。知而不還。能使`[人=人惡【乙】]`人病。若有人共經像牛驢行不淨行。能使人病。雖是畜生擬作經像乃至三年病。或有人將內人入三寶屋`[行〔-〕【乙】]`行不`[淨=淨行【乙】]`淨法。能使人病。若有人妻掠淨行尼。能使人病。 若有人安經像屋裏。無木函盛之在下。共內人止宿。能使`[人=人惡【甲】]`人病。不出三年一切身招惡病。宜以苦重懺悔。罪從心生。罪從心滅。心如天`[(堂心…滅)十七字〔-〕【乙】]`堂。心如地獄。仰手是天堂。覆手是地獄。欲滅身中重罪。至心懺悔莫生懈退。佛告七佛及金剛密迹諸大菩薩及諸眷屬。此三病人云何可濟。金剛大士以發本緣。今者可愍。方便方宜救濟得免此人病苦。世稱如來大慈大悲。七佛各各`[白=白佛【乙】]`白言。世尊眾生蠢蠢皆有佛性。此人之病易除消滅。今自問之。金剛密迹是吾長兄。阿難是吾小弟。吾之眷屬數不可計。阿私陀仙能禁毒氣。阿羅羅仙能呪惡鬼。三十三天能下法水。雪山大醫能降妙藥。甘露`[法=治【甲】]`法津能潤枯涸。阿闍世王身犯重罪。尚有可消。身瘡除滅。佛以方便身復如故不消不滅。是病者心中生也。佛即以觀心虛`[實=空【乙】]`實化作大坑。方`[圓=員【甲】]`圓四`[千=手【甲】]`千步。滿中`[火=炎【乙】]`火炭。問阿闍世王。汝能入此大坑除滅汝罪。瘡`[痍=夷【乙】]`痍平復。阿闍世王言。若能滅我罪。我當即入。阿闍世王即以佛前`[燒=啟【乙】]`燒香發願。踊身入火。入已水擠掖變為`[浴=俗【乙】]`浴池。眾罪消滅。譬如有人堰長流水。從上如堰在下則止。從諸佛歸悔重罪。則`[滅〔-〕【甲】]`滅不信經語輕罪難`[滅=難【乙】]`滅。 佛告諸疾人。吾教汝。但當至心百日之中請大德法師治齋。日日禮七佛名字。日日禮金剛密迹。日日禮無量壽佛。一日之中造成一卷救疾經。百日之中行道懺悔百卷成就作濟度經。可免此宿殃患耳。 莫生不信。瘡遂增廣。`[佛語不虛=願世尊說【甲】]`佛語不虛。經云非謬。正法之言。甚深甚善。 `[諸=者【乙】]`諸佛語大弟子。此經名救護眾生惡疾經。令流布閻浮提人有疾者知聞。 `[救疾經一卷〔-〕【乙】]`救疾經一卷 #---------------------------------------------------------------------- #【經文資訊】大正新脩大藏經 第 85 冊 No. 2878 救疾經 #【版本記錄】發行日期:2023-12,最後更新:2022-10-12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 財團法人佛教電子佛典基金會(CBETA)依「大正新脩大藏經」所編輯 #【原始資料】蕭鎮國大德提供,蔡寧君大德輸入,北美某大德提供 #【其他事項】本資料庫可自由免費流通,詳細內容請參閱【財團法人佛教電子佛典基金會資料庫版權宣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