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 2901
`[【原】中村不折氏藏燉煌本,【甲】大英博物館藏燉煌本, S. 2021, 首題新加,甲本首缺]`佛說法句經
佛說法句經諸菩薩融心覺序品第一
聞如是。一時婆伽婆。在日月宮中勝藏殿上。與天菩薩摩訶薩十萬人俱。其名曰勝積菩薩。普賢菩薩。文殊師利菩薩。金剛藏菩薩。金剛幢菩薩。金剛慧菩薩。觀世音菩薩。決定慧菩薩。彌勒菩薩。三世辯菩薩。常住願菩薩。勢力自在菩薩。無起作菩薩。常慈菩薩。常視一相光菩薩。如是等菩薩摩訶薩十萬人俱。復有菩薩摩訶薩。名曰寶明。與無量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百千萬人。復有無量天龍夜叉。護法善神。及餘他方無數菩薩。皆悉集會。
不壞諸法菩薩說宿緣品第二
於是。眾中有菩薩。名不壞諸法寶明。承佛神力。前白佛言。世尊。我於往昔然燈佛所出家學道。彼時名字等賢比丘。爾時世尊。即授於我今菩薩記。號曰不壞諸法。爾時寶明菩薩白佛言。世尊。云何授我號為寶明乎。唯願世尊。說此寶明名字所以。
佛言。諦聽諦聽。善思念之。今為天眾求天乘者。說斯決定大乘微妙要法。及汝名字金剛語句。爾時天眾奉教如聽。佛告寶明菩薩。善男子。汝且觀此諸佛名字。為是有耶。為是無耶。為有實耶。為無實耶。善男子。若名字是有。說食與人。應得無飽。若得無。飽一切飲食。則無所用。何以故。說食尋飽不須食`[以上甲本缺]`故。若名字無者。定光如來不授我記及汝名字。如無授者。我不應得佛。善男子。當知。字句其以久如以其如故。`[修=備【甲】]`修題諸法名字性空。不在有無。善男子。若名字空者。於諸毀呰誹謗譏呵及以讚譽不應瞋喜。何以故。誹謗毀訾及以讚譽。二俱空故。
觀聲性空證實際品第三
善男子。若遇如上境界。應作是念。此音聲者為`[天=大【甲】]`天為小。青黃赤白。從何方來。今來罵我。著我何處。形相何似。上下諦觀。都無所得。若無所得。不應生於瞋喜之心。作是觀已。堅持不捨。當知。不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何以故。觀音聲性空。證於如故。譬如有人夜想飛空及其睡時見身飛行。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觀聲性空必得空證。乃知音聲但誑耳根。`[如=而【甲】]`如無實體。
觀三處空得菩提品第四
善男子。菩薩摩訶薩。欲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當觀三`[處=處何謂三處【甲】]`處。內外中間。是為三處。於三處中。無有實法。即為解脫。解脫者即菩提也。寶明菩薩白佛言。世尊。三處觀者為何謂也。佛`[告=言【甲】]`告寶明。善男子。欲知三處。當修身觀。眼即為內。色即為外。心處`[中=其【甲】]`中間。是為三處。或有眾生。從無始已來。不知三事虛之與實。妄起種種煩惱到或。是以我今教如實觀。令斷諸或。善男子。眼不自見。色不自名。心無形質。三事俱無。是故眼不自見。常處於內。色不自名。常處於外。心無形相。處無所在。善男子。眼不自見。屬諸因緣。緣非見相。眼即是空。色屬眼時。名色為色。若眼性空。色亦無實。何以故。從空眼見體無實故。善男子。菩薩摩訶薩。知眼是空於內無染。知色是空於外無著。識心是空滅於諸行。耳鼻舌身意亦復如`[是=是善男子菩薩摩訶薩知眼是空於內無染知色是空於外無著識心是空滅於諸行耳鼻舌身意亦復如是【甲】]`是。善男子。知眼屬緣見無自性。眼終日見。猶為無見。色性屬眼而不自名。終日名猶為無名。善男子。以斯空眼常看空色。內外遍觀心不可得。常求諸色而不可`[滿=得【甲】]`滿。耳聲鼻香舌味身觸意法亦復如是。`[善=復次善【甲】]`善男子。應作是念。若眼與色非為空者。眼住於內不應辯外。色住於外不應從眼。眼是有住。色亦有住。心是無為。不應在有。何以故。有之與無性相違故。是故當知。眼色與心虛通無礙。善男子。意即為內。法即為外。心處中間。意不自知。法不自名。心無形相。三事俱無。是故意不自知。常處於內。法不自名。常處於外。心無形相。實無處所。意不自知。屬諸因緣。緣非知相。意即是空。法屬意時名法為法。若意性空法亦無實。何以故。從空意知體無性故。善男子。知意是空。於內無染。知法是空。於外無著。知心是空。滅於諸行。知意屬緣。知無自性。意終日知猶為無知。法性屬意而不自名。名終日名猶為無名。以斯空意常知空法。內外遍觀心不可得。是故菩薩應作是念。若意與法非為空者。意住於內不應辯外。法住於外不應從意。`[意〔-〕【甲】]`意是有住法亦有住。心是無為不應在有。何以故。有之與無性相違故。是故當知。意法與心虛`[空=通【甲】]`空無礙。譬如陽炎遠視似水。無智之人為`[得=渴【甲】]`得所逼急走向之。轉近轉滅。炎邊住者知此地中本來無水。見彼走人知其妄相。便生嗤咲語走人言。此中無水但陽氣耳。誑汝眼根。彼人聞已熱渴心息。色亦如是。凡夫無智謂呼有實。為欲渴所逼生貪求相。熾然起心趣向奔走。色相屬緣轉`[觀=推【甲】]`觀轉滅。證實相者知此陰中本來無色。本來無識。見凡夫人貪色。疾走知其妄想。便生嗤咲。為說實法語。眾人言。陰中無`[陰=陰識中無識【甲】]`陰。心中無心。念中無念。但緣氣耳。誑汝眼根。若有智者。聞已妄渴心息。`[陰界諸入=受想行識【甲】]`陰界諸入亦復如是。善男子。譬如凡夫夜夢見身。種種光明。食百味食。復見遠行。至他方所。得好衣馬。侍從百方。欻爾起瞋。尋命事力。殺數千人。及其覺時。身光尋滅。亦不遠行。光明色相。空無所有。夢中行者。及與事力相。殺之者都無色相。色亦如是。一切眾生。從無始已來。黑闇崖下。無明被底。長夜睡眠。處於夢宅。妄見諸色。起一切法。`[10]善=若【甲】*`善男`[*10]`善女。生死涅槃。相殺相害。無有窮已。一切眾生謂呼為實得道。覺者乃知虛妄始知生死同涅槃相。男女諸色。本性體空。善男子。若色如是。一切諸法亦復如然。如空谷嚮。如芭蕉堅。如水中月。如空中華。如石女兒。如電久住。如水龜毛。如走兔角究竟無實。諸有智者。應除諸見。如世生盲。莫分別色。若不分別。當知不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道。善男女。一切眾生。為諸煩惱弊於慧`[11]因=目【甲】*`因無眼生眼想。以斯忘想見外境界。名之為色。如起貪著。以貪著故。流轉三有。如旋火輪無有休也。
親近真善知識品第五
善男子。一切眾生。欲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當親近善知識。請問法要。必聞如斯甚深要句。爾時寶明菩薩白佛言。世尊。云何是善知識。佛言。善知識者。善解深法`[空無【甲】,空【大】]`空無相無作無生無滅。了達諸法從本已來究竟平等。無業無報無因無果性相如如。住於實`[際【甲】,除【大】]`際。於畢竟空中熾然建立。是名善知識。
二十一種譬喻善知識品第六
善男子。善知識者是汝父母。養育汝等菩提身故。善知識者是汝眼`[*11-1]因=目【甲】*`因。示導汝等菩提路故。善知識者是汝脚足。荷負汝等離生死故。善知識者是汝梯橙。扶侍汝等至彼岸故。善知識者是汝飲食。能使汝等增長法身故。善知識者是汝寶依。覆蓋汝等功`[得=德【甲】]`得身故。善知識者是汝橋梁。運載汝等度有海故。善知識者是汝財寶。救攝汝等雖貧苦故。善知識者是汝日月。照曜汝等離黑闇故。善知識者是汝身命。護惜汝等無有時故。善知識者是汝鎧仗。降`[伏=伏汝等【甲】]`伏諸魔得無畏故。善知識者是汝絙繩`[椃機=挽拔【甲】]`椃機汝等離地獄故。善知識者是汝妙藥。療治汝等煩惱病故。善知識者是汝利刀。割斷汝等諸愛網故。善知識者是汝時雨。潤`[清=漬【甲】]`清汝等菩提`[身=牙【甲】]`身故。善知識者是汝明燈。能破汝等五蓋闇故。善知識者是汝善標。教示汝等趣正道故。善知識者是汝薪火。成熟汝等涅槃食故。善知識者是汝弓箭。射殺汝等煩惱賊故。善知識者是汝勇`[得=將【甲】]`得。能破汝等生死軍故。善知識者是汝如來。破`[汝=汝等【甲】]`汝煩惱至涅槃故。善男子。善知識者有如是無量功德。是故我今教汝親近。
寶明聽眾等悲不自勝品第七
於是寶明。與諸天眾。聞佛說此妙法及善知識甚深要法。舉聲號哭。淚下如雨。悲啼懊惱。不能自栽。自念。我身從曠劫已來。為善知識之所守護。是故今日值於如來。得聞深法。如是遇者。善知識力。非我力能自念。我等從本已來未曾報恩`[便方=方便【甲】]`便方親近。說是語已。重復舉聲悲號懊惱。槌胸`[3]天=大【甲】*`天哭。譬如有人。新喪父母。號悼啼泣。死而復`[甦=蘇【甲】]`甦。爾時世尊。見是事已。生憐愍心。即噓長歎以歎息故。振動三千大千世界。一切佛剎皆亦大動。
普光莊嚴菩薩等證信品第八
於是東方百千萬億阿僧祇土有國。名寶土。佛名寶相。有菩薩。名普光莊嚴。見此地動白寶相佛言。世尊。如此地動是何瑞也。彼佛答言。西方去此百千萬億阿僧祇土有國。名娑婆。佛號釋迦牟尼。為諸眾生說於佛法。決定大乘`[報〔-〕【甲】]`報善知識恩。故現斯瑞。普光莊嚴菩薩白寶相佛言。世尊。我欲與此`[*3-1]天=大【甲】*`天眾俱。至於彼娑婆世界。釋迦牟尼佛所請問。彼佛事善知識。并問深法。寶相佛言。善男子。令正是時宜速疾`[住=往【甲】]`住。於是普光莊嚴菩薩。與無量`[*3]`天菩薩。各皆現身。坐寶蓮花師子之座。放`[*3]`天光明如`[*3]`天力士。屈身臂`[來須=須來【甲】]`來須至娑婆世界。在虛空中湛然而住。
爾時寶明菩薩見此光相。即白佛言。世尊。此何光相。初未曾見。佛告大眾及寶明菩薩言。此是寶相如來所諸`[*3-5]天=大【甲】*`天菩薩。聞我為汝說大乘經及善知識現地動相。是以來到寶明菩薩及諸大眾。聞是語已。皆大歡喜。`[□□=整理【甲】]`□□衣服。`[待=侍【甲】]`待佛左右。於是普光莊嚴菩薩。於虛空中。雨眾寶華。雨華已訖。尋至釋迦牟尼佛所。遶無數匝合掌作禮於一面立。佛告普光莊嚴菩薩言。善男子。汝發來時汝之世尊氣力安`[否=不【甲】]`否。汝涉遠來得無勞也。普光莊嚴菩薩前禮佛足答言。時我世尊。常命色力更無他也。慇懃囑者致問無量。於是眾中文殊師利菩薩。謂普光莊嚴菩薩言。諸善男子。汝等遠來何所諮請。普光莊嚴菩薩。白文殊師利言。大德。我承世尊說甚深法。及善知識所有功德。是故我來欲有`[諮請=所諮【甲】]`諮請事。善知識所有功德。文殊師利言。若有諮者。宜速發問。此諸大眾願樂欲聞。於是普光莊嚴菩薩知大眾意。前禮佛足白佛言。世尊。我等昔來慧力微弱。不能善解決定大乘深妙之義。及善知識`[不=所【甲】]`不有恩德。如佛前說。恩重難議。唯願世尊為諸大眾。說於親近善知識法。
佛言。善哉善哉。善男子。乃能為諸眾生問如斯法。諦聽諦聽。善思念之。當為汝說。
煩惱即菩提品第九
善男子。善知識者有大功德。能令汝等於貪欲瞋恚愚癡邪見五蓋五欲眾塵勞中建立佛法。不起`[一=二【甲】]`一心得大功德。譬如有人持堅牢船度於大海。不動身心`[14]如=而【甲】*`如到彼岸。善知識者亦復如是。以大願船處生死海。運載汝等。不動身心。到涅槃岸。善男子。譬如有人欲行嶮路恃託一人。善於伎藝鎧仗`[15]修=備【甲】*`修有并好寶車。駕以五馬。身心無畏。得達無難。善知識者亦復如是。法身壯大善於方便。六度伎藝。慈悲鎧仗。皆悉`[*15]`修有。`[來=乘【甲】]`來於大乘駕五神通。運載汝等得無所畏。離於三塗生死諸難。善男子。譬如有人`[17]依=衣【甲】*`依楞伽寶服甘露`[妙〔-〕【甲】]`妙藥消除諸病。命不中夭。善知識者亦復如是`[*17]`依`[大智=智慧【甲】]`大智寶服於法藥消煩惱病。慧命無窮。善男子。譬如有人依師子王行諸獸中。無`[有=所【甲】]`有怖畏。善知識者亦復如是。若有依者。遊塵勞中亦無所畏。善男子。譬如有人依須彌山。假使八風不能吹動。依善知識亦復如是。八難之風不能吹動。善男子。譬如有人依金翅鳥`[遍觀=逕於【甲】]`遍觀大海。不畏諸災。魔竭魚難。依善知識亦復如是。逕生死海不畏諸魔外道之難。善男子。善知識者。無量功德。`[廣欲=欲廣【甲】]`廣欲說者。窮劫不盡。
求善知識不`[借=惜【甲】]`借內外壽命嫌疑品第十
若有智者。見善知識應當供養不惜身命。何況揣財眷屬妻兒及以國城如得悋惜。若善知識諸有所作種種境界不應起於毛髮疑心。所以者何。若有疑心不得正受甚深法句。汝等大眾於善知識應斷疑`[念=心【甲】]`念。
普光問如來慈偈答品第十一
爾時普光莊嚴菩薩白佛言。世尊。云何正受甚深法句。何謂甚深。佛言。勿作是問。若今說者聲聞緣覺及新發意菩薩聞說斯法心所迫迮。斷壞善根。普光莊嚴菩薩白佛言。世尊。為我等輩方便演`[示=說【甲】]`示。與諸眾生作將來業。爾時世尊以偈頌曰。
佛子善諦聽 我今如實說 一切諸法性 本來無所動
諸佛依貪瞋 `[*14-1]如=而【甲】*`如座於道場 塵勞諸佛種 本來無所動
五蓋及五欲 為如來種性 常以是莊嚴 本來無所動
婬欲及邪見 并餘結使等 究竟解脫相 本來無所動
諸佛從本來 常處於三毒 長養於百法 `[*14]`如成於世尊
諸法從本來 無是亦無非 是非性寂滅 本來無所動
一切諸眾生 實無有生滅 生滅即涅槃 本來無所動
一切諸法相 從緣無起作 起作性`[如=相【甲】]`如如 本來無所動
一切諸文字 無實無所依 俱同一寂滅 本來無所動
`[諸=說【甲】]`諸諸布施福 於中三事空 究竟不可得 施福如野馬
若說諸持戒 無善無威儀 戒性如虛空 持者為迷`[到=倒【甲】]`到
若見瞋恚者 以忍為䩭鞅 知瞋等陽炎 忍亦無所忍
說諸精進業 為增上慢說 無增上慢者 無善無精進
若起精進心 是妄非精進 若能心不妄 精進無有`[虛=崖【甲】]`虛
若學諸三昧 是動非坐禪 心隨境界流 云何名為定
參羅及萬像 一法之所印 云何一法中 如生種種見
一亦不為一 為欲破諸數 淺智之所聞 見一以為一
若有聞此法 常修寂滅行 知行亦寂滅 是`[則=即【甲】]`則菩提道
若欲證`[此=斯【甲】]`此法 親近善知識 善學諸方便 度脫於群生
我今說此法 為`[攝=說【甲】]`攝有眾生 若無我見者 究竟無`[所=有【甲】]`所說
此是金剛句 決了諸邪見 一切外道輩 盡力無能壞
若有諸眾生 得聞如是經 雖在三塗中 究竟清涼樂
若聞此經名 及解一句義 必生諸佛國 何況讀誦者
若有此經處 我恒在其中 為護如是人 令得無上道
爾時世尊說此偈已普光大眾得無生法忍即為寶明授記品第十二
寶明菩薩尋得授記。汝當來世過八十萬劫當得作佛。號寶明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時有眾生。純一大乘。更無聲聞辟支佛。名國土嚴淨。過無量壽百千萬倍。與諸菩薩授記已訖。便欲捨坐。
傳持品第十三
爾時文殊師利菩薩前白佛言。世尊。此`[等=經【甲】]`等當來在何等人手。以何`[恩=因【甲】]`恩緣得聞此經。佛言。善男子。此經甚深難可得聞。譬如金剛一切凡夫不能覩見。唯除帝釋。此經亦爾。聲聞緣覺所不能見。唯除菩薩譬如師子。一切禽獸無敢向者。唯除龍王。此經亦爾。聲聞緣覺斷絕悕望。唯除菩薩。假使有人純以真金滿四天下以用布施。不如聞此經名得福萬倍。假使有人純以七寶作詣床榻。以頗梨衣供養眾生。滿閻浮提界。於一劫不如聞此經名得福萬倍。若`[有〔-〕【甲】]`有善男子善女人。得聞此經者。當知。是人親侍無數諸佛。殖眾德本。乃能得聞。善男子。此經當來至於八地菩薩之手。
護經如眼寧喪身命不`[急=怠【甲】]`急品第十四
佛告諸大眾及寶明菩薩。汝護是經。如護眼目。寧喪身命。莫於此經`[中如=而【甲】]`中。如生懈怠。若有眾生。於此經中生信心者。當知。是人真佛弟子無有疑也。爾時世尊說此經已。一切大眾天龍八部皆各歡喜。如法奉`[次下甲本有尾題佛說法句經一卷七字]`行。
#----------------------------------------------------------------------
#【經文資訊】大正新脩大藏經 第 85 冊 No. 2901 法句經
#【版本記錄】發行日期:2023-12,最後更新:2022-10-15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 財團法人佛教電子佛典基金會(CBETA)依「大正新脩大藏經」所編輯
#【原始資料】蕭鎮國大德提供,北美某大德提供
#【其他事項】本資料庫可自由免費流通,詳細內容請參閱【財團法人佛教電子佛典基金會資料庫版權宣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