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 2911
`[【原】大英博物館藏燉煌本, S. 652]`讚僧功德經
阿含經中略集出, 歎大`[福田諸僧寶【CB】,□□□□□【大】]`福田諸僧寶,
`[大梵天王及帝釋【CB】,□□□□□□□【大】]`大梵天王及帝釋, 以大梵音讚僧寶。
如地堅牢`[諸神等【CB】,□□□【大】]`諸神等, `[讚歎一切僧寶眾【CB】,□□□□□□□【大】]`讚歎一切僧寶眾,
我末法中出家人, 常住僧`[寶常住僧【CB】,讚□□□【大】]`寶常住僧。
`[僧寶僧共興佛法【CB】,□□□□□□□【大】]`僧寶僧共興佛法, 志求菩提微妙果,
於濁苦惡世界中, 常在如來清淨眾。
僧中或有求四果, 或以證果在僧中,
此等八輩諸上人, 和合僧中常不斷。
或有頭陀常乞食, 或有山間樂寂靜,
乃至於微細戒中, 不犯如來嚴命教。
或有深廣學智慧, 或有息慮習諸禪,
并皆集在僧眾中, 猶如百川歸大海。
殊勝妙寶大德僧, 長養眾生功德種,
能與人天勝果者, 無過佛法僧寶眾。
善心僧中施掬水, 獲福多於大海量,
微塵尚可有算期, 僧中施寶無有盡。
若人當來求遠離, 越於生死貧窮河,
應當速疾志誠心, 於僧寶中樹因果。
於此最妙良福田, 若有種植功德子,
當來收獲無邊畔, `[猶【CB】,由【大】]`猶如雲中含大雨。
施者不籌量度者, 平等奉施無二心,
是人方可能堪任, 受人天中勝如果。
無量功德具莊嚴, 大悲世尊弟子眾,
凡人肉眼難分別, `[猶【CB】,由【大】]`猶如灰覆於火上。
或有外現犯戒相, 內祕無量諸功德,
應當信順崇重之, 賢聖愚凡不可測。
或有外現具威儀, 或示未能捨其欲,
外相人觀謂凡夫, 不妨內即是其聖。
內如四種菴羅果, 生熟難分不可別,
如來弟子亦如是, 有戒無戒亦難辨。
是故殷勤勸諸人, 不聽毀罵僧寶眾,
若欲不沈淪苦海, 常當敬重植良田。
常欲`[人【CB】,□【大】]`人中受樂者, 亦當供養苾芻僧,
勿以凡夫下劣心, 分別如來弟子眾。
若有清信士女等, 能於十念生信心,
平等供養苾芻僧, 是人獲得無量報。
若於僧中起邪見, 當來定墮三惡道,
世尊親自以梵音, 金口弘宣誠不妄。
寧以利刀割其舌, 或以捻杵碎其身,
不應一念嗔恚心, 謗毀如來淨僧眾。
寧以吞大熱鐵丸, 寧便口中出猛焰,
不應戲論以一言, 毀罵出家清淨眾。
寧以利刀自屠割, 殘害支節毀肌膚,
不應戲笑調凡愚, 何呪打罵苾芻眾?
寧以自手挑兩目, 寧於多劫受生盲,
其於習行離欲人, 不應惡眼而瞻視。
寧毀精舍及制多, 寧焚七寶舍利塔,
勿於僧中出惡言, 誹謗如來清淨眾。
毀塔之人自墮落, 經無量劫受諸苦,
好說眾僧短長者, 自墮亦引無量眾。
是故智者善思量, 勿於僧中起輕慢,
善自防護口業非, 莫談此持彼犯戒。
若一惡言毀沙門, 當墮泥犁受極苦,
從地獄出得人身, 即招聾盲瘖瘂報。
世間多有愚劣人, 談說僧尼諸過惡,
因茲墮落惡道中, 永劫沈淪沒苦海。
大悲世尊禮大眾, 尊敬和合大德僧,
諸佛尚自致慇懃, 何況凡夫輕慢眾?
世間多有信心人, 崇重世尊弟子者,
聞說三寶短長時, 怨於僧中起邪見。
因此退敗諸善人, 毀壞如來清淨眾,
不見賢劫千世尊, 是故智者應思忖。
昔有俱迦離苾芻, 以一惡言罵僧眾,
猶落鉢頭磨地獄, 舌被犁耕數萬段。
亦有迦葉佛弟子, 謗毀無量世間人,
承斯惡業捨殘形, 還受耕舌地獄苦。
沙門懷忿毀諸人, 尚招無量口業報,
何況無戒白衣人, 罵僧免墮惡道者?
是故智人不應罵, 乃至草木塼瓦等,
況毀清淨出家人, 習行離欲善法者?
縱使慾火熾燒心, 點污尸羅清淨戒,
不久速能自懺除, 還入如來聖眾位。
如人暫迷失其道, 有目還能尋本路,
苾芻雖犯世尊禁, 雖然暫犯還能滅。
如人平地蹶脚時, 有足還能而速起,
苾芻雖暫缺尸羅, 雖犯不久還能補。
猶如世間金寶器, 雖破其價一種貴,
木器縱然全不漏, 不可比於破寶器。
破禁苾芻雖無戒, 初心出家功德勝,
百千萬億白衣人, 功德縱多不及彼。
出家弟子能堪任, 繼嗣如來末代法,
萬德無量在俗人, 不能須臾弘聖教。
最下犯禁破戒僧, 供養由獲萬億報,
是故世尊讚勝因, 天上人中受尊貴。
是故殷勤勸諸人, 勿毀如來僧寶眾,
今生習惡因緣故, 當來業成亦毀佛。
緣茲身口意業支, 永斷世間人天種,
當墮三塗惡道中, 億劫沈淪無休息。
若於清眾起正信, 無有毀謗名僧罪,
常能防護口業過, 不談如來僧寶眾。
若人於僧有罵罪, 應須志誠速求懺,
於僧勿起憍慢心, 來生受苦必當悔。
如僧剎那有功德, 其福不容於大地,
何況經月累歲年, 堅持如來嚴禁戒。
是人持戒功德報, 佛於一劫說不盡,
況餘凡俗知其邊, 福等虛空無有量。
當知功德廣莊嚴, 釋迦如來僧寶眾,
是故不聽在家者, 毀辱打罵出家僧。
縱見沙門犯戒時, 當寬其意勿嫌毀,
如入芳叢採妙花, 不應摘選枯枝葉。
廣大清淨佛法海, 多有持戒精修者,
其中縱有犯威儀, 白衣不應生毀謗。
譬如田中新苗稼, 於中亦有稗莠草,
應可一種敬良田, 不應揀選生分別。
是以世尊制諸人, 不聽毀謗沙門眾,
唯當尊重生敬心, 同此受勝諸天報。
佛日滅沒雖久遠, 僧寶連暉傳法燈,
`[猶【CB】,由【大】]`猶如龍王降甘雨, 大地萠芽普洽潤。
和合僧寶亦如是, 雨於如來妙法雨,
滋潤枯渴諸群生, 長養善牙功德種。
於多劫中宿植田, 得為如來弟子眾,
處在賢聖法海中, 飲妙解脫甘露味。
傳持世尊末代教, 流化十方諸國土,
利益一切諸眾生, 令佛法輪恒不絕。
佛法久後滅沒時, 伽藍精舍毀成聚,
龕塔尊像併荒`[涼【CB】,良【大】]`涼, 設欲供養難可得。
壁畫僧形不可見, 何況得聞於正法?
人身難得生人中, 佛法難逢今已遇。
如何於妙良福田, 不種當來功德種?
冥路懸遠不可達, 當`[辦【CB】,辨【大】]`辦資糧備前所。
善福田中不種植, 當來嶮路之資糧,
是故諸人應善思, 聞經僧中應惠施。
依經我略讚僧寶, 功德無量遍虛空,
迴施一切諸群生, 願共當來值彌勒。
#----------------------------------------------------------------------
#【經文資訊】大正新脩大藏經 第 85 冊 No. 2911 讚僧功德經
#【版本記錄】發行日期:2023-12,最後更新:2022-10-12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 財團法人佛教電子佛典基金會(CBETA)依「大正新脩大藏經」所編輯
#【原始資料】蕭鎮國大德提供,北美某大德提供,波羅大德提供新式標點
#【其他事項】本資料庫可自由免費流通,詳細內容請參閱【財團法人佛教電子佛典基金會資料庫版權宣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