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新作]`地藏菩薩本願經科註目次
卷首科
序
綸貫
卷第一忉利神通品第一
分身集會品第二
卷第二眾生業緣品第三
眾生業感品第四
卷第三地獄名號品第五
如來讚歎品第六
卷第四利益存亡品第七
閻羅王眾品第八
稱佛名號品第九
卷第五較量布施品第十
地神護法品第十一
卷第六見聞利益品第十二
囑累人天品第十三
後䟦等
地藏菩薩本願經科註目次(終)
No. 382
地藏經科
秦谿青蓮大師定
門人岳玄 排
初總題
二譯師(唐)
三別文(三)初序分(二)初通序(二)初舉五事證信(四)初所聞法体(如)
二能聞之人(我)
三聞持之時(一)
四佛及住處(佛)
二點三月所為(為)
二別序(三)初果因集讚序(二)初同來集會(爾)
二共申讚歎(二)初同歎釋迦難事(讚)
二各遣侍者問訊(各)
二現相集眾序(二)初現瑞(二)初放光明雲(二)初總示(是)
二別明(所)
二出微妙音(二)初結前起後(放)
二正明眾音(所)
二集眾(二)初結前起後(出)
二正集大眾(三)初天龍等眾(二)初別列三界天眾(二)初六欲天(所)
二色界天(梵)
三無色天(乃)
二總指八部等眾(一)
二一切神眾(復)
三大鬼王眾(復)
三問答釋疑序(二)初略問答以發起(二)初問答所集眾數(三)初如來以眾數問(爾)
二文殊以神力答(文)
三世尊以佛眼證(佛)
二點示能度本尊(此)
二廣問答以發起(二)初文殊設疑問因地(二)初設詞興問(二)初明`[己【CB】,巳【卍續】]`己智信(文)
二舉眾疑謗(小)
二願說行願(唯)
二世尊舉因答度人(二)初略讚功德(二)初明大小果位功德(三)初舉喻(佛)
二正明(地)
三結顯(文)
二示聞讚供像功德(若)
二廣說行願(二)初明長者求佛相好(二)初騰昔見佛發願(二)初敘遠劫佛號(文)
二正問因發願(二)初問得相之因(二)初長者問佛(時)
二佛示長者(時)
二發度生之願(文)
二示今因位度生(以)
二示聖女憶母感佛(二)初騰昔行願(二)初舉所行因事(二)初舉佛號劫壽(又)
二述聖女因行(二)初述生前勸母正見(二)初明聖女福厚(像)
二明邪母罪重(二)初聖女方便勸母(其)
二邪母罪重墮苦(而)
二述死後憶母生界(二)初賣宅興供感空聲慰喻(二)初為母賣宅興供(時)
二見像默念空示(二)初見佛興疑(二)初見佛禮敬(見)
二私念疑情(私)
二空聲示處(二)初泣戀聞聲(三)初空聲慰諭(時)
二問空何神(婆)
三空聲告示(時)
二聞聲自撲(二)初求說母生界(婆)
二示返舍念佛(時)
二受教念佛夢鬼王指示(二)初歸舍憶母念佛(時)
二到獄知母生處(三)初身到獄海(二)初見獄海惡相(二)初惡獸飛馳食噉(忽)
二夜叉形異畏視(又)
二念佛力無懼(時)
二鬼王迎讚(有)
三問答獄處(二)初通問地獄有無(二)初略問答(時)
二廣問答(二)初問答地獄有無(三)初問答獄事實不(聖)
二問答我何到獄(聖)
三問答獄海苦境(二)初約境疑問(聖)
二據事直答(三)初正答(無)
二指類(海)
三結名(三)
二問答地獄何在(聖)
二正問我母生界(二)初聖女問母生趣(聖)
二鬼王徵其來歷(二)初問答行業(二)初問(鬼)
二答(聖)
二問答姓氏(二)初問(無)
二答(二)初聖女直答姓氏(聖)
二鬼王委說生天(二)初正說其由(三)初願聖者返本(無)
二明罪女生天(悅)
三示同罪受樂(非)
二言畢而退(鬼)
二顯所發弘願(婆)
二結會古今(佛)
二正宗分○
三流通分○
○二正宗分(四)初明能化主分身集會一品(二)初地藏來儀(二)初敘分身地藏(爾)
二敘業道眾機(三)初率眾同來供佛(以)
二因化不退菩提(彼)
三至天心喜觀佛(是)
二釋迦詔告(二)初如來摩頂付囑(二)初經家敘通(爾)
二發言付囑(二)初明`[己【CB】,巳【卍續】]`己所化眾(二)初總示化門調機(而)
二別明分身度脫(二)初略明(吾)
二廣示(二)初結前起後(如)
二普現色身(或)
二付囑未調眾(二)初勅觀累劫度生(汝)
二令憶天宮付囑(其)
二地藏合身領教(二)初地藏正領(三)初敘合身宗本(爾)
二申化事受旨(二)初佛引使獲通慧(白)
二化身沙界利生(二)初分身度人(我)
二小善獲利(但)
三慰世尊勿慮(唯)
二如來讚喜(爾)
二明所化機觀業緣等三品○
三明度脫緣讚歎`[已【CB】,巳【卍續】]`已去三品○
四明成佛因稱佛較施二品○
○二明所化機(三)(卷第二)初示業緣差別(二)初聖母啟問(爾)
二地藏敬答(二)初通示諸界業緣(地)
二的示閻浮惡趣(二)初聖母重白(摩)
二地藏載答(二)初彼此謙恭(地)
二答明罪報(二)初地藏詳示(二)初總示(爾)
二別明(二)初正答閻浮罪報(二)初別明罪報(五)初不孝二親(若)
二不敬三寶(若)
三侵損淫污(若)
四破戒誑人(若)
五偷常住物(若)
二結顯墮苦(地)
二重問無間獄名(二)初聖母問(摩)
二地藏釋(二)初總示諸獄(地)
二別明無間(三)初正明業報(二)初正明(二)初示獄城出名(無)
二明獄相顯報(二)初示相(二)初示(二)初獄火相(其)
二獄牀相(獄)
二結(眾)
二顯報(三)初標(又)
二釋(二)初夜叉惡鬼報苦(千)
二鐵鷹鐵蛇報苦(復)
三結(二)初生死萬千(萬)
二苦報億劫(動)
二結示(無)
二重示業感(二)初標舉(又)
二徵釋(二)初徵(何)
二釋(五)初時無間(一)
二形無間(二)
三苦無間(三)
四果無間(四)
五命無間(五)
三廣說不盡(地)
二聖母禮退(摩)
二示業感差別○
三示業報差別○
○二示業感差別(二)初地藏重述付囑(二)初大士述事(二)初述(二)初昔承佛力分化(爾)
二今蒙佛囑度生(我)
二慰(唯)
二如來示意(二)初生性無定(三)初法示(爾)
二喻顯(如)
三合明(以)
二汝願度罪(汝)
二當機正問誓願(二)初自在問累劫發何願(二)初以地藏各發何願問(說)
二約眾生業感發心答(二)初誡聽許說(爾)
二願昔騰事(二)初正明昔願利益(二)初述昔誓願(二)初小國王所發願(三)初述王佛劫號(乃)
二騰昔王願事(二)初敘二王友善(未)
二述二王發願(二)初出願本(其)
二正發願(二)初一王自先成佛(一)
二一王先度眾生(一)
三結二王今古(佛)
二光目女所發願(二)初述佛號劫壽(復)
二騰羅漢利生(二)初敘昔願事(二)初罪母墮苦(二)初舉能度羅漢(羅)
二述所遇孝女(三)初出名(因)
二問願(羅)
三白事(二)初孝女陳事(光)
二羅漢入定(二)初述定中見母(羅)
二述出定問答(二)初問行業(羅)
二答所習(二)初述事求救(光)
二方便度脫(三)初念佛塑像(羅)
二𦘕像供禮(光)
三夜夢見佛(二)初孝女見佛告語(二)初女見勝相(忽)
二佛告生處(而)
二罪母托生婢家(二)初生後求救(其)
二審問業行(二)初正問本罪(二)初以作何行業徵(光)
二以殺罵受報答(婢)
二轉徵獄報(光)
二孝女發願(二)初光目聞苦為母發願(二)初泣向空界陳母苦報(二)初願脫現生報(光)
二願脫後生報(十)
二願對本佛發我誓心(願)
二空佛感孝讚願告生(二)初印證前願(發)
二告轉後報(二)初轉現為梵志(吾)
二轉後成佛果(過)
二結會古今(佛)
二示今利益(二)初結指大願(過)
二讚勸歸敬(二)初惡者歸敬脫報(未)
二志心奉事受福(若)
二結顯神力通經(二)初如來結顯(定)
二當機承命(二)初慰佛通經(定)
二白`[已【CB】,巳【卍續】]`已敬退(定)
二天王問何更立誓願○
○二天王問何更立願(三)初天王躡前疑問(三)初經家敘儀(爾)
二天王述疑(白)
三願佛為說(唯)
二如來為後答釋(三)初讚許(佛)
二願聞(四)
三正告(二)初略示重發願意(佛)
二廣明隨機說法(二)初明大士度脫(二)初總示方便(如)
二別明說法(二)初正明隨機說化(四)
二結示業感差別(如)
二勸天王擁護(是)
三天王聞`[已【CB】,巳【卍續】]`已悲退(四)
○三示業報差別(二)(卷第三)初普賢請說(爾)
二地藏承答(三)初謙恭許說(地)
二答釋獄報(二)初答地獄名號(二)初總示獄處(仁)
二別開獄名(二)初正主地獄(有)
二眷屬等獄(二)初獄數無限(二)初列名(復更)
二指廣(地如)
二獄名不同(二)初列名(復更)
二指廣(地如)
二答罪報惡事(三)初正示惡業感報(三)初標示業感(地)
二釋業力大(二)初正舉(業)
二誡勸(是)
三願仁聽言(二)初地藏勸聽(我)
二普賢釋意(普)
二別明獄報差別(二)初總示(地)
二別明(或)
三結顯業感苦器(仁)
三結示指廣(若)
○第三大章明度脫緣(二)初化主放光讚歎(二)初如來讚歎功德(二)初如來歎慈悲事(二)初敘光聲稱歎(爾)
二令方便護經(吾)
二普廣請利益事(二)初當機請說(說)
二世尊垂答(二)初如來正答(三)初誡聽許說(爾)
二承旨願聞(普)
三廣明利益(二)初教主說利益(二)初廣說利益之事(二)初通示聞名等益(二)初供養得福(四)初聞名讚禮福(佛)
二塑畫形像福(普)
三厭女供像福(二)初厭女身供像轉報(二)初明供像(若)
二轉報果(三)初明轉女身(是)
二願不轉女(除)
三結不受女(承)
二厭醜病禮像獲福(三)初瞻禮(復)
二轉報(二)初相貌圓滿(是)
二貴姓受生(是)
三結成(由)
四伎樂讚供福(復)
二譏毀獲報(二)初正示(二)初示譏毀相(復)
二顯譏毀報(二)初直墮阿鼻(如)
二轉生惡道(過)
二結況(是)
二別示久病等益(五)初久病惡相(三)初示病中惡相(二)初示相(復)
二釋意(此)
二明修福說罪(二)初正示方軌(三)初對像讀經(但)
二為病捨物(或)
三脫罪知命(如)
二况顯利益(何)
三結勸修功德(是)
二夢寢見鬼(三)初夢見惡境(二)初示相(復)
二釋意(此)
二勅遣讀經(普)
三存亡得益(如)
三下賤求悔(三)初標能懺人(復)
二釋所悔法(志)
三結轉報益(如)
四新產獲福(二)初舉種類新產(復)
二示經名利益(二)初誦經念名(七)
二脫殃增壽(是)
五齋誦感報(二)初標齋日之意(復)
二釋結經之益(三)初舉閻浮罪狀(串)
二示齋日讀經(能)
三釋現世福利(能)
二總結威神之力(二)初正讀地藏利益(是)
二別示閻浮有緣(二)初略示有緣(閻)
名廣明聞益(是)
二普廣請經名(二)初結顯請意(爾)
二正請經名(二)初請(世)
二答(二)初答經名(佛)
二結流布(緣)
二地藏利益存亡○
二閻王興問讚歎○
○二利益存亡(三)(卷第四)初地藏正明(三)初通示眾生善退惡增(三)初法示(爾)
二喻顯(是)
三事明(若)
二正示習惡冥為設福(二)初總示(世)
二別釋(二)初設福存亡利益(二)初臨終設福(三)初示意(是)
二設福(或)
三得益(是)
二死後造善(若)
二造惡亡人增罪(二)初法示(二)初躡前正勸(是)
二轉釋所以(二)初直釋(何)
二複疎(二)初應報善者反得惡(假)
二應受惡者更增業(過)
二喻合(譬)
三結顯修善多小自得(世)
二大辨助顯(三)初大辯興問(說)
二地藏垂答(二)初許說(地)
二答示(二)初示臨終聞名悉脫(長)
二示終後造福獲一(二)初略明(二)初直明終後獲一(若)
二反顯自修悉得(以)
二詳示(二)初示亡人望救(二)初罪福未定(二)初求救之意(無)
二求救之時(是)
二審定受報(過)
二勸眷屬修齋(三)初示營齋法(復)
二明供養力(如)
三結存亡利(是)
三鬼神發心(說)
三長者禮退(大)
○二閻羅讚歎(二)初經家敘(三)初主伴來儀(爾)
二列鬼王號(所)
三承力俱來(如)
二正興問(二)初閻羅興問正歎(五)初經家提起(爾)
二天子述意(白)
三許問為說(佛)
四申疑致請(三)初敘儀(是)
二申請(二)初直歎神通(而)
二轉申疑事(二)初正陳疑本(然)
二覆申疑事(世)
三願說(唯)
五答示顯德(二)初總示難化(佛)
二別嘆方便(三)初以法直示(二)初約地藏方便救㧞(是)
二約眾生惡習難脫(自)
二以喻釋明(三)初迷入險道(譬)
二知識指迷(有)
三迷求出路(二)初迷聞退步求路(是)
二知識接引告語(二)初接引(是)
二告語(二)初正告迷人(而)
二囑令轉告(臨)
三以法合喻(二)初合方便救拔(二)初直以法合(是)
二法喻合釋(二)初合迷人入險(如)
二合知識指迷(二)初迷人自出(遇)
二轉告他人(逢)
二合惡習難脫(二)初喻合(若)
二法合(地)
二鬼王護法助揚(二)初惡毒擁護(二)初鬼王護世(二)初敘`[己【CB】,巳【卍續】]`己行處(爾)
二護人修為(二)初所歷善處(過)
二令護惡事(我)
二如來護喜(佛)
二主命助修(二)初當機白事(三)初主命述意(二)初陳我業緣主命(二)初經家敘名(說)
二鬼王陳事(二)初陳`[己【CB】,巳【卍續】]`己所主事(白)
二明人不會意(在)
二轉釋人不會意(二)初禁生時殺害(二)初修善得樂(何)
二作惡受殃(二)初直示勿殺(或)
二轉釋其意(二)初產時惡鬼噉血(何)
二我令土地荷護(三)初護令安樂(是)
二不知設福(如)
三結示殃損(以)
二勸死時修善(二)初陳`[己【CB】,巳【卍續】]`己本意(二)初示善惡俱起(又)
二明鬼神變惡(是)
二示人不會(二)初亡者神識惛昧(世)
二眷屬當為修福(二)初多善緣離惡道苦(是)
二少善緣除無間罪(世)
二世尊讚勸(佛)
三鬼王受命(二)初明`[己【CB】,巳【卍續】]`己擁護(鬼)
二願生信受(但)
二如來發本○
○二如來發本(三)初發遠本(爾)
二記劫國(却)
三結度人(地)
○大章第四明成佛因(二)初示成佛正行稱佛名品(三)初地藏為說利益(爾)
二如來許救罪苦(二)初敦逼速說(佛)
二讚慰無憂(吾)
三大士正稱佛名(二)初稱名(二)初別出十名(十)初無邊身佛(二)初稱名(地)
二顯益(若)
二寶性如來(二)初稱名(又)
二顯益(若)
三波頭摩勝(二)初稱名(又)
二顯益(若)
四師子吼佛(二)初稱名(又)
二顯益(若)
五拘留孫佛(二)初稱名(又)
二顯益(若)
六毗婆尸佛(二)初稱名(又)
二顯益(若)
七寶`[勝【CB】,月【卍續】]`勝如來(二)初稱名(又)
二顯益(若)
八寶相如來(二)初稱名(又)
二顯益(若)
九袈裟幢佛(二)初稱名(又)
二顯益(若)
十大通山王(二)初稱名(又)
二顯益(若)
二總指諸佛(又)
二結益(二)初生時稱名益(二)初約一多況益(世)
二約生死得利(是)
二臨終稱名益(三)初示稱名滅罪(若)
二釋滅無間疑(是)
三況自稱福罪(何)
二顯成佛助道輘施緣品○
○二成佛助道(二)(卷第五)初地藏請較施福(二)初經家敘儀(爾)
二地藏疑請(白)
二如來對眾較量(三)初誡聽許說(爾)
二因疑願聞(地)
三正申較量(二)初正較(二)初王臣施福(二)初正較多少(四)初施卑劣根闕福(二)初明施人尊(二)初能施主(佛)
二所施田(若)
二顯施福勝(二)初正明能施慈悲(是)
二轉釋所施𢍉劣(何)
二施塔寺聖像福(二)初明能所施(復)
二顯所施福(二)初三劫受帝釋樂(是)
二十劫為大梵王(若)
三施修補經像福(二)初明修因(二)初自修補經像(復)
二勸布施結緣(是)
二顯施福(二)初自他千生為王(是)
二迴向盡成佛道(更)
四施老病產婦福(二)初能所施人(復)
二所施因果(二)初修因(若)
二獲果(如)
二結向成佛(二)初結迴施報(復)
二勅普勸學(是)
二男女施福(三)初標佛法中福利(復)
二較佛法中福利(三)初施供聖像福(二)直明施福(復)
二迴向叵喻(若)
二施供大乘福(二)初直明施福(復)
二迴向叵喻(若)
三施修經典福(二)初自他修福(若)
二自他獲報(如)
三結向法界功德(二)初指修善事(復)
二示迴向法(二)初向理千生受樂(如)
二向巳三生受福(如)
二結示(是)
△正宗分竟。
○三流通分(二)初別流通(三)初地神護法流通(二)初堅牢歎德(二)初通明昔遇(爾)
二別讚今聞(二)初讚地藏德(三)初嘆誓願深重(是)
二舉大士例顯(如)
三顯教化難量(是)
二護供養人(二)初塑像供讚得利益(三)初修因(世)
二得益(二)初標示十利(是)
二徵列十名(何)
三結成(世)
二讀經供像銷橫事(復)
二教主述成(二)初讚德(二)初直讚神力(佛)
二轉釋主物(何)
二述事(二)初述成稱揚利益事(又)
二述成讀供擁護事(二)初男女供像讀經(若)
二擁護除災證果(二)初地神擁護除災(汝)
二諸天擁護證樂(二)初示擁護人(非)
二釋擁護意(何)
二見聞利益流通○
三囑累人天流通○
二總流通○
○二利益流通(二)(卷第六)初釋迦現相歎德事(二)初頂門放光證事(爾)
二口輪出音歎事(於)
二觀音請說為流通(二)初當機述請(二)初經家提名敘儀(說)
二大士述歎請說(三)初述前所歎功德(二)初述地藏威神(白)
二述諸佛讚德(我)
二述今欲讚益事(向)
三正請為眾揚德(唯)
二如來讚許(四)初讚德(二)初讚娑婆有緣功德(佛)
二讚聽宣地藏功德(汝)
二誡許(汝)
三願聞(觀)
四正告(二)初長行(三)初別示不思議事(八)初轉天人衰相(二)初五衰相現(佛)
二見聞轉報(二)初示增天福(如)
二況施供利(何)
二轉臨終惡業(二)初臨終聞名離苦(彼)
二眷屬塑像轉報(二)初修塑像因(何)
二轉現未報(二)初病人知因(或)
二承功報轉(二)初重病尋愈增壽(是)
二命盡滅障生天(是)
三示先亡生界(二)初述思憶之事(復)
二示修敬之功(三)初先亡解脫(二)初修勝因(是)
二得樂報(二)初墮惡趣者解脫(是)
二生人天者增因(生)
二具告生界(二)初念名菩薩現身(是)
二夢神領見眷屬(或)
三現獲妙報(更)
四成度生證果(二)初述發心度人(復)
二明修因成願(是)
五成欲求願事(二)初述所求願事(復)
二明修因成就(二)初願求成就(但)
二夢感摩頂(復)
六發現生智慧(二)初述宿障根鈍(復)
二示修因發慧(二)初修因(二)初對像陳心(如)
二求慧方軌(三)初修敬法(更)
二服水法(以)
三戒慎法(服)
二發慧(是)
七轉惡相遂求(二)初述其晝夜惡事(復)
二修善消滅安樂(如)
八安水陸險道(二)初述經歷惡事(復)
二示稱名利益(是)
二總說利益無盡(佛)
三結勸大士流布(是)
二重頌○
○二重頌(三)初總頌神力難盡(爾)
二別頌不思議事(六)初頌轉衰相(若)
二頌示生界(三)初頌思憶事(少)
二頌告生界(或)
三頌得現報(若)
三頌成度生(欲)
四頌發現智(二)初頌宿障根鈍(有)
二頌修因發慧(四)初頌修因(供)
二頌服水(以)
三頌戒慎(即)
四頌發慧(即)
五頌轉惡相(二)初頌晝夜惡事(貧)
二頌修因安樂(至)
六頌安水陸(二)初頌經歷惡事(欲)
二頌稱名利益(但)
三結頌普告流布(三)初勸聽地藏神力(觀)
二總頌聞瞻利樂(地)
三結勸觀音告布(是)
○三囑累流通(二)初化主憂天人囑累(二)初世尊摩頂付囑(二)初呼名大讚功德(二)初敘舉臂摩頂(爾)
二歎眾德叵思(而)
二呼名載囑人天(二)初長行(二)初火宅眾生勿令墮苦(二)初正以三界天人付囑(地)
二復明生性無定分形(地)
二小善眾生勿令退失(二)初種少善擁護勿退(地)
二念佛經碎獄生天(二)初隨業墮落惡趣(復)
二神力方便救㧞(臨)
二偈頌(爾)
二地藏互跪承旨(二)初經家敘儀(爾)
二大士領命(二)初安慰世尊(白)
二度脫眾生(二)初少善解脫生死(未)
二深修不退道果(何)
二空藏問瞻禮福利(二)初述讚問福利(二)初經家提名(說)
二當機發問(二)初因聞歎致請(二)初述聞神力叵思(說)
二因問福利幾種(未)
二願為眾略說(唯)
二許說示利益(二)初誡聽許說(佛)
二分別利益(二)初見像聞經供讚利益(二)初總示修因(若)
二別列益數(得)
二聞經禮形讚歎利益(二)初總示修因(復)
二別列益數(得)
○二總流通(二)初因果聖凡聞讚致歎(爾)
二天主眾會供養禮退(是)
地藏本願經科(終)
#----------------------------------------------------------------------
#【經文資訊】卍新纂大日本續藏經 第 21 冊 No. 382 地藏本願經科文
#【版本記錄】發行日期:2023-12,最後更新:2022-10-12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 財團法人佛教電子佛典基金會(CBETA)依「卍新纂大日本續藏經」所編輯
#【原始資料】CBETA 人工輸入,CBETA 掃瞄辨識
#【其他事項】本資料庫可自由免費流通,詳細內容請參閱【財團法人佛教電子佛典基金會資料庫版權宣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