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 543 心經提綱 明 李卓吾 撰 心經者。`[佛說至所立題箋釋一本作世尊所說傳心之常法也心本空洞無物而六根總屬一心心惟無主令六根紛乘互用日用纏縛]`佛說心之徑要也。心本無有。而世人妄以為有。亦無無。而學者執以為無。有無分而能所立。是自罣礙`[無也字]`也。自恐怖`[無也字]`也。自顛倒也。安得自在。獨不`[觀於作見觀]`觀於自在菩薩乎。彼`[其下有以字]`其智慧`[行深作觀照自性]`行深。既到自在彼岸矣。斯時也。自然照見色受想行識五蘊皆空。本無生死可得。故能出離生死苦海。而度脫一切苦厄`[焉作也觀照之能事盡]`焉。此一經之總要`[無也字]`也。下文重重說破皆以明此。故遂呼而告之曰。舍利子。勿謂吾說空便即著空`[也下有世人多向色外覓空豈知空色一體十四字]`也。如我說色不異於空也。如我說空不異於色也。然但言不異。猶是二物有對。雖復合而為一。猶存一也。其實我所說色。即是說空。色之外無空矣。我所說空。即是說色。空之外無色`[矣下有我所說空即是說色空之外無色矣至於受想行識何莫不然二十四字]`矣。非但無色。而亦無空。此真空`[也下有則可見於色外覓空者皆斷滅空而非真空也十八字]`也。故又呼而告之曰。舍利子。是諸法空相。無空可名。何況更有生滅垢淨增減名相。是故。色本不生。空本不滅。說色非垢。說空非淨。在色不增。在空不減。非億之也。空中原無是耳。`[是故作纔說色外無空世人又向空中覓色不知]`是故五蘊皆空。無色受想行識也。六根皆空。無眼耳鼻舌身意也。六塵皆空。無色聲香味觸法也。十八界皆空。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也。以至生老病死。明與無明。 `[四等九字作十二因緣空矣苦集滅道四諦空矣直至智證之菩薩云菩薩法一切掃盡方顯真空真相]`四諦智證等皆無所得。此自在菩薩智慧觀照到無所得之彼岸也如此。所得既無。自然無罣礙恐怖與夫顛倒夢想矣。現視生死。而究竟涅槃矣。豈惟菩薩。雖過去現在未來三世諸佛。亦以此智慧。得到彼岸。共成無上正等正覺焉耳。`[則上有言菩薩則人人一矣無聖凡也言三世則古今一矣無先後也二十四字]`則信乎盡大地眾生。無有不是佛者。乃知此真空妙智。是大神呪。是大明呪。是無上呪。是無等等呪。能出離生死苦海。度脫一切苦厄。真實不虗`[也下有末說密語以讚之正般若不可思議處十五字]`也。然則空之難言也久矣。執色者泥色。說空者滯空。及至兩無所依。則又一切撥無因果。不信經中分明讚嘆。空即是色。更有何空。色即是空。更有何色。無空無色。尚何有有有無於`[無我等三字]`我罣礙。而不得自在耶。`[然則觀作通章特揭般若以顯諸佛之心法詳明真空以破世人之幻相學]`然則觀者。但以自家智慧。時常觀照。則彼岸當自得之矣。菩薩豈異人哉。但能一觀照之`[焉作已]`焉耳。人人皆菩薩。而不自見也。`[無故言至奈之何三十字]`故言菩薩。則人人一矣。無聖愚也。言三世諸佛。則古今一矣。無先後也。奈之何可使由而不可使知`[無者眾二字]`者眾也。可使知。則為菩薩。不可使知。則為凡民。為禽獸。為木石。卒歸於泯泯爾矣。 心經提綱(終) #---------------------------------------------------------------------- #【經文資訊】卍新纂大日本續藏經 第 26 冊 No. 543 般若心經提綱 #【版本記錄】發行日期:2023-12,最後更新:2022-10-12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 財團法人佛教電子佛典基金會(CBETA)依「卍新纂大日本續藏經」所編輯 #【原始資料】CBETA 人工輸入,CBETA 掃瞄辨識 #【其他事項】本資料庫可自由免費流通,詳細內容請參閱【財團法人佛教電子佛典基金會資料庫版權宣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