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 1398-A 海印禪師三會語序 至大戊申夏。巽申為先母丁夫人。作盂蘭盆齋。請慧力海印禪師。舉揚次。得侍師萬松間。熟譚累日。師大見器。謂爾宿命中來。從容往復。甞舉不為說破一則笑云。將謂老僧別有。自爾深契。明年余涉北。師去住江東薦福。洎余還山。師亦歸憩寶林。屬疾。遣僧持寄手書一偈。末曰。妙轉機先曾領略。東軒一月古今明。葢師甞讚先君武城郡伯遺像云。古今天地。月照東軒。先君捐舘日。書頌。有曰凌風而行。秋月中天。師意□□在三之義。古今一揆。感念罔極。涕淚交零。昔湛堂□□□塔大慧請銘 無盡居士。承問眼睛不壞□□□□遂云這金剛□□□□□□□□□□□□□□吾師今之湛堂也。若夫金剛眼□□□□□久矣。師語錄乃其徒行純所輯。將刻布□□□□□伻書 舘。遠求序引。固雖莫措一辭。而誼無□□□噫。第一義非言說。豈智知識識。及思量分別之所□解哉。師之道猶水循器。有言。此水之方者圓者曲者直者大者小者。是其器自殊。非水之有二也。觀是錄者。無局其器。則後五百年以海注海。否則自纏葛藤。猶沐漆而求解也。 延祐四年七月 日翰林 國史院編脩宮曾巽申序 No. 1398 海印和尚語錄 目次 序 袁州木平興化禪寺語錄 臨江瑞筠山慧力禪寺語錄 饒州東湖薦禪寺語錄 頌古 偈頌 佛祖讚 自真讚 䟦 法語 小佛事 塔銘 䟦 海印和尚住袁州木平興化禪寺語錄 門人 行純 集 師於至元十九年四月十五日。在仰山首座寮。受請。 入寺。指法座云。三世諸佛行不到處。天下老和尚說不到處。今日新木平。一時舉似諸人去也。驟步便登。 祝聖罷。復拈香云。奉為我見住大仰山。宣授慧朗大禪師雪巖和尚。用酧法乳之恩。乃`[斂【CB】,歛【卍續】]`斂衣就座。僧問。三世諸佛行不到。天下老和尚說不到。□好人天法座前。請師一句分明道。□□□□□□□祝聖。海眾咸臻。學人上來。請師  □□。□□□□德。山河壯  帝居。進云。祝聖`[已【CB】,巳【卍續】]`已蒙師指示。向上宗乘事若何。師云。此□□□□遠。進云。恁麼則言言見諦。句句朝宗去也。師云。也是尋常用底。進云。此事且止。只如昔日大禪佛到仰山。遶繩床三匝。振錫一下。翹足而立云。西天四七也與麼。唐土二三也與麼。天下老和尚也與麼。和尚也與麼。某甲也與麼。仰山打四藤條。意旨如何。師云。分開泰華。裂破黃河。進云。大禪佛。後至霍山云。集雲峰下四藤條。天下大禪佛參。霍山喚維那打鐘著。大禪佛便走。又作麼生。師云。賊是小人。智過君子。進云。後來雪竇道。藤條未到折。因甚麼只打四下。又且如何。師云。左半斤右八兩。僧云。只如和尚。親見仰山。且道。與大禪佛相去多少。師云。山僧是新淦人氏。僧云。與麼則今古應無異。分明在目前。師云。大遠在。僧禮拜。師乃云。我此法印。為欲利益世間故說。謹護秘藏。勿妄宣布。今日豁開錦縫。文彩全彰。不問情與無情。一印印定。直得石頭佛迴避無門。鉢盂峯包褁不及。正與麼時。還當得出世邊事也無。良久。猶握金鞭問歸客。夜深誰共御街行。 舉開山道禪師。初參洛浦和尚。問。一漚未發時。如何辨其水脉。浦云。移舟諳水勢。舉棹別波瀾。道不契。後參蟠龍文禪師。復理前問。文云。移舟不別水。舉棹即迷源。道當下大悟。師拈云。二大老。雖具辨龍蛇擒虎兕眼目。未免和泥合水。道禪師與麼悟去。也是泥裡洗土塊。新木平與麼點撿。還有出古人見處也無。大海若知足。百川應倒流。 上堂。一漚未發。地闊天寬。山雲冉冉。㵎水潺潺。向者裡見木平即易。見真寂即難。何也。江南地暖。塞北天寒。 留兩序上堂。不舊不新。不進不退。天以之而覆。地以之而載。雖然。堯舜之君。猶有化在。 上堂。僧問。記得昔日僧問開山和尚。如何是木平。答云不勞斤斧。意旨如何。師云。妙手畵難成。進云。其僧又問。如何是不勞斤斧。答云木平。又作麼生。師云。猶有圭角在。僧禮拜。師乃云。破有法王出現世間。驀拈主丈。主丈是有。卓一下。即今破也。還見法王出現麼。靠主丈。疑殺天下人。 上堂。(謝廣南海藏主)鎮海明珠。光生宇宙。馬祖翫月。南泉拂袖。只如經歸藏。禪歸海。又作麼生。一條官驛路。今古有人行。 臘八上堂。六載雪山。穿衣露肘。午夜明星。指槐作柳。便道。如來智慧德相。大地眾生具有。也是自揚家醜。宜乎。雲門一棒。剛要打殺與狗。啞。負恩者多。知恩者少。 出城歸上堂。惟此一事實。餘二則非真。空山白雲。閙市紅塵。天高無極地無垠。鎮州蘿蔔重三斤。 上堂。二月過。三月來。千紅萬紫。雨洗風摧。瞥見空山。晴晝綠楊。影裡一樹白桃開。風前凝佇小徘徊。呵呵呵。無人知此意。獨上高高臺。 上堂。如來禪。祖師意。鷄寒上樹。鴨寒下水。恁麼也是。不恁麼也是。恁麼也不是。不恁麼也不是。諸人向者裡瞥地。方知道。拈却鼻孔。將甚麼噴嚏。 上堂。禪非坐臥。亦離功勳。道無取捨。全超見聞。說甚栢樹子乾屎橛麻三斤。三世如來一口吞。真箇那。只聞其語。不見其人。 祈雨上堂。炎炎六月。雨竟未通。拈主丈卓一下。鞭起碧潭龍。三日為霖兮。時和歲豐。咄。 七月初一日上堂。動絃別曲。以拂子擊一下。還聞麼。葉落知秋。以拂子拂一拂。還見麼。縱使離聞離見。不見不聞。猶隔青山幾點雲。 解制上堂。鵞雪通身白。臘人全體氷。頹然無伎倆。直下絕功勛。索索西風。倚瘦藤靜看。山南山北起寒雲。 上堂。見聞之內。動靜之中。取之不竭。用之無窮。日午炎炎畏日。夜深颯颯凉風。竹籬頭壁角落。漸聽啾啾唧唧鳴秋蟲。 上堂。舉白雲端和尚。初參楊岐會和尚。會問云。聞汝師有悟道頌。試舉看。白雲便舉云。我有神珠一顆。久被塵勞關鎖。今朝塵淨光生。照見山河萬朵。會乃大笑。白雲懷疑。通夕不𥧌。次日入室啟問。時方歲暮。會云。汝見昨日打夜狐底麼。云見。會云。汝一籌不及他。他愛人笑。汝怕人笑。白雲言下大悟。師拈云。郁山主。拾得一顆豌豆。喚作明珠。引得白雲懷為至寶。不消楊岐輕輕點破。分文不直。前面未免疑殺天下人。後面笑殺天下人。點撿將來。直是好笑。何也。握土為金猶可易。變金為土却還難。 上堂。舉阿難問迦葉。世尊傳金襴外。別傳箇什麼。恁麼問即易。相續也大難。迦葉召阿難。阿難應諾。迦葉云。倒却門前剎竿著。大小迦葉師兄。被阿難一問。直得分踈不下。後來汾陽和尚道。不問那知。且莫詐明頭。五祖戒和尚云。露錯。翠巖芝和尚云。千年無影樹。今時沒底靴。看孔著楔。有甚用處。泐潭清和尚云。剎竿未倒。穿却汝諸人鼻孔。換却汝諸人眼睛。剎竿倒後。甚麼處見釋迦老子。劄。性空觀和尚云。是什麼說話。如今要問諸方倒却門前剎竿著。還當得教外別傳旨趣也無。懸羊頭賣狗肉。諸大老雖則提持向上巴鼻。未免隨語生解。木平別無長處。也要與古人活一隻眼。驀拈主丈卓一卓。疑殺天下人。 臨江瑞筠山慧力禪寺海印和尚語錄 門人 道彰 集 天壽聖節上堂。僧問。記得太宗皇帝問僧。近離甚處。僧云。臥雲。太宗云。臥雲深處不朝天。因甚到這裡。僧無語。此意如何。師云。乾坤収不得。宇宙不知名。進云。後來雪竇代云。難逃至化。又作麼生。師云。金屑雖貴。落眼成翳。進云。只如今日。 天壽聖節。未審。和尚將何祝贊。師云。合國咸知。進云。龍得水時添意氣。虎逢山色長威獰。師云。高高處觀之不足。僧禮拜。師乃云。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君王得一而天下大治。且道。一從何起。卓主丈。大哉乾元。萬物資始。 上堂。有句無句。如藤倚樹。樹倒藤枯。因甚三千里外賣却布單遠來。放下泥盤。呵呵大笑。毗婆尸佛早留心。直至如今不得妙。 浴佛上堂。未離兜率。`[已【CB】,巳【卍續】]`已降王宮。未出母胎。度人`[已【CB】,巳【卍續】]`已畢。釋迦老人還有出沒處也無。惡聲惡跡洗難清。雲門有令不虗行。下座詣佛殿普請。大禮三拜。與他一時葢覆却。 結制小參。護生須是殺。殺盡始安居。鬼窟裡活計。會得箇中意。鐵船水上浮。也是強說道理。瑞筠門下。一任龍蛇混雜。凡聖交參。不揀甚麼昆蟲草木有情無情。同入清淨覺海。游泳平等性智。喫飯底喫飯。瞌睡底瞌睡。卓主丈。清平世界無閑地。 次日上堂。瑞筠一關。似乎等閑。說時則易。透却還難。青蘿夤緣。直上寒松之頂。白雲淡泞。出沒大虗之間。我今為汝保任此事。終不虗也。忽有箇漢。不守聖制。不住伽藍。却如何指示。卓主丈。喝一喝。 上堂。進一步。銀山萬仞。退一步。鐵壁千尋。正與麼時。諸人若知有轉身句。便見澄澄江月。廓爾全彰。浩浩松風。熾然常說。良久。大小瑞筠。話作兩橛。 上堂。結夏過半月。那事如何說。寒山子水牯牛。蠟人氷鵝護雪。總是鑽空覔穴。諸方難見易識。瑞筠易見難識。直饒萬緣休罷。一字不留。擬議不來。青天霹靂。 上堂。問著不知。拶著不會。至理玄關。泥團土塊。知不知。會不會。白雲盡處是青山。行人更在青山外。 上堂。舉盧祖得法後未剃落。寓廣州法性寺。時。風颺剎旛。一僧曰。風動。一僧曰。旛動。諍論不`[已【CB】,巳【卍續】]`已。祖曰。還許俗流忝預高論否。僧云。可爾。祖曰。不是風動。不是旛動。仁者心動。二僧息諍。今日不肖兒孫。點撿將來。盧祖雖能息二僧諍。要且不能使二僧活。若是瑞筠則不然。拈主丈示眾云。亦不是風動。亦不是旛動。亦不是心動。擲下主丈。是什麼。 散青苗經會上堂。依經解義。三世佛怨。離經一字。即同魔說。只如溈山和尚問仰山云。涅槃經中。多少是佛說。多少是魔說。仰山云。總是魔說。到此如何甄別。銀椀裡盛雪。無智人前莫說。打伊頭破腦裂。 示眾。身要端。坐要直。十二時要純一提箇無。猛著力。如一人與萬敵。忘情謂絕氣息。冷湫湫空寂寂。三大劫只一念。四大海只一滴。昏與散無蹤跡。佛與祖休尋覔。動與靜定乾坤。照與用轟霹𮦷。能與麼。參學畢。元來自`[己【CB】,已【卍續】]`己便是生鐵壁。鐵壁鐵壁。 上堂。流汗不徹。揮扇不徹。驀然打著箇豹脚花蚊。直得通身順快。歡喜不徹。所以道。殺盡始安居。諸人瞥不瞥。瘂子得夢向誰說。木人笑得口脣裂。便與麼會去。是真作家。不及詣寮陳謝。下座巡堂喫茶。 解制小參。九旬禁足魚投網。衝浪錦鱗猶滯水。三月安居鳥入籠。摩霄俊翮尚迷雲。生殺盡時蚕作繭。纔有所重。便作窠臼。如何透得這三重。說甚三重。百匝千重。一時俱透。驗蠟人氷與不氷。憐鵞護雪而不雪。總是家常日用邊事。如今三期`[已【CB】,巳【卍續】]`已滿。萬行自圓。諸人到此。還知時別宜麼。一葉落天下秋。水光雲影天悠悠。卓主丈。負命誰來上直鈎。 舉東山空禪師示眾云。百鍊黃金鑄鐵牛。十分高價與人酬。庭前不有花含笑。又是東山一夏休。師拈云。空禪師與麼道。大似東頭買賤。西頭賣貴。多處要添。少處要減。未免價數不登商量不圓。瑞筠一夏。隨分攤出。寒山子。水牯牛。蠟人氷。鐵彈子。同諸人開鉢共飯。不作賤不作貴。東行不見西行利。有利無利。不離行市。瑞筠便是掗與人。也沒要底。啞。見之不取。思之千里。 次日上堂。解開布袋口。南北路頭通。十方無壁落。三界絕行蹤。西者西兮東者東。雲水自重重。 上堂。信脚行。信口道。用處不須生作造。驀然踏著伏馬橋。不覺撞得破竈墮。纔與麼不與麼。却憶歸宗曾有言。頭陀石被莓苔褁。以拂子擊繩床下座。 上堂。猿抱子歸青嶂後。鳥㘅花落碧巖前。二十年只作境會。錦遮機穽。又云。既不作境會。畢竟作什麼會。鐵褁泥團。華梵不可譯。呼應有來端。瑞筠門下。毫髮難謾。何故。闌干雖共倚。山色不同觀。 上堂。僧問。昔日僧問投子。大死底人。却活時如何。投子云。不許夜行。投明須到。意旨如何。師云。南天台北五臺。進云。學人不會。師云。晝打三千。暮打八百。僧禮拜。師乃云。言跡之興。異途之所由生。言未興。跡未形。無內無外。無彼無此。無遠無近。無一絲頭不現成。及乎即內即外。即彼即此。即遠即近。繁興妙轉不留情。正與麼時如何通信。乾坤収不得。今古不知名。 上堂。似有似無。半真半假。疑殺天下人。不在之乎者。十二時中。須知自`[己【CB】,已【卍續】]`己落處。若也知。麤虀淡飯。且與麼過。若也不知。白日青天。切忌瞌睡。 上堂。莫行心處路。莫掛本來衣。何須便恁麼。切忌未生時。莫行心處路。擬心即差。動念即隔。只如不擬心不動念。還有心處路麼。言語道斷心行處滅。即是不行心處路。既不行心處路。便是掛本來衣。便是墮落在解脫深坑可畏之處。古人謂之墨汁。謂之黑山。又謂之貼肉汗衫。學道之士。十箇五雙。到這裡脫不下。直饒暫時脫下。觸目遇緣。便恁麼去。只似順水推舟。不諳水脉。隨波逐浪。不覺不知。流入毒海。所以道。何須便恁麼。切忌未生時。未生時。也無佛。也無眾生。也無人。也無我。也無彼。也無此。只麼渾然。好箇真淨妙明廣大圓攝境界。又不可坐那裡。謂之座在解脫勝妙境界。到者裡。須知有轉身一路始得。且如何是轉身一路。良久。任從滄海變。終不為君通。 上堂。山前一片閑田地。叉手叮嚀問祖翁。幾度賣來還自買。為憐松竹引清風。老東山和尚。與麼投機。落草不少。諸人還點檢得出麼。山前一片閑田地。不立一塵空界至。叉手叮嚀問祖翁。了無南北與西東。幾度賣來還自買。不知却有何憑據。為憐松竹引清風。祖禰不了。殃及兒孫。黃梅老人。早是引蔓牽枝。瑞筠不肖。向枝蔓上添芒索。每日與諸人。從朝至暮。從夜至旦。見諸人不昏不散。便把這索子一掣。教你不坐在淨地上。抱不哭孩兒。諸人即昏即散。便把這索子一掣。教你不得和泥合水。指鹿為馬。諸人若總不與麼。到這裡。須要認得祖翁面目。是同是別。一回親見面。千載永難忘。 復云。無一法從外而入。無一法從內而出。無一法和合而生。無一法自然而成。亦不見有生相。亦不見有住相。亦不見有異相。亦不見有滅相。於此覺得轉得。猶是以楔出楔。不以楔出楔時如何。兩頭俱坐斷。一劒倚天寒。 上堂。雲悠悠。水悠悠。挑囊負鉢。今日明朝。撞著荒村破院。白滴滴。清寥寥。滴斷離膓。點點愁夜雨通宵。 上堂。秋風蕭蕭。黃葉飄飄。來不在挽。去不在招。我且問你。世間與麼廣濶。因甚向鐘聲裏。披起七條。 上堂。要識金剛圈。以拂子擊右邊。只者是。要識栗棘蓬。以拂子擊左邊。只者是。吞得透得。無是不是。瞎驢曾受靈山記。 施主入山齋僧。請上堂。實際理地。不受一塵。般若如大火聚。四面無可入。佛事門中。不舍一法。般若如清凉池。四面皆可到。妙在轉處。擬思即差。機不離位。墮在毒海。直須一明一切明。一見一切見。一照一切照。一了一切了。如虗空廣莫。廓然有容。如大地載持。圓攝無際。弗踰日用。弗異劫初。越去來今。斷言語道。實地履踐。還得與麼相應麼。還得與麼受用麼。卓主丈。努力今日須了却。莫教累劫受餘殃。 舉昔日婆子入南泉齋僧。維那為婆請意旨回向。婆將𩯭邊梳子插向後。`[斂【CB】,歛【卍續】]`斂手而退。維那罔措。婆云。回向`[已【CB】,巳【卍續】]`已竟。瑞筠。今日因齋慶讚。輙成一頌。插梳`[斂【CB】,歛【卍續】]`斂手退身時。此意明明會者誰。一段風光亘古今。看來只許老胡知。 冬夜小參。白銀世界金色身。無為無事人。情與無情共一身。空花結空果。何況黑夜見電光。白日開眼夢。大海中鑿井。虗空裡夾界。更或瞞瞞頇頇。儱儱侗侗。逐寒暑變遷。說陰陽消長。見聞不脫。聲色未忘。譬如澄清百千大海。棄之。惟認一浮漚體。目為全潮。政好喚起來打。眾中忽有箇伶俐衲僧。出來道。瑞筠棒教誰喫。按主丈。吽吽。三十年後。不得錯舉。 次日上堂。擬學佛法。被佛法縛。擬學玄妙。被玄妙縛。擬學古今差別言句。被古今差別言句縛。坐被坐縛。臥被臥縛。寂寂惺惺。昏沉散亂。被寂寂惺惺昏沉散亂縛。靜被靜縛。閙被閙縛。迷被迷縛。悟被悟縛。殊不知。縛即是解。解即是縛。豈不見道。執之失度。必入邪路。放之自然。體無去住。任性聽其逍遙。隨緣縱其放曠。山僧等是入泥入水。向你道。自生至老。不是別人。陰極陽生。不離當處。有佛處不得住。無佛處急走過。三千里外摘楊花。攛主丈。耶耶。 除夜小參。前日立春`[已【CB】,巳【卍續】]`已了。便合呼為新歲。今宵未到五更。依舊只成殘臘。且烹露地白牛。炊無米飯。向無煙火。唱村田樂。離見聞絕知覺。樓頭`[已【CB】,巳【卍續】]`已動梅花角。 正旦上堂。乾坤開旦。宇宙回春。瑞筠主丈子。全露法王身。百億須彌日月。壽祝聖人。日新日新日日新。 上堂。松風清江月明。不是色亦非聲。從來共住不知名。庭前栢樹子。乾屎橛。麻三斤。啞。水上青青綠。元來是浮萍。 上堂。此道出平常。言踈意自忘。水落石頭出。松高風韻長。休於人領會。莫作境商量。初機晚進。切忌承當。何故。曾經三峽猿啼處。不是行人也斷膓。 上堂。流泉是命。湛寂是身。千波競湧。是文殊境界。一亘晴空。是普賢床榻。流泉是命。無間斷故。湛寂是身。無起滅故。千波競湧是文殊境界。大智普應故。一亘晴空是普賢床榻。大行普明故。無間斷。無起滅。大智普應。大行普明。塵塵爾。剎剎爾。法法爾。念念爾。如理即事。如事即理。無理外之事。無事外之理。僧是僧。俗是俗。山是山。水是水。南山起雲。北山下雨。山河大地點頭。草木叢林歡喜。畢竟承誰恩力。擊拂子。逢人但恁麼舉。 復云。白薝蔔花露滴滴。碧苾蒭草香濛濛。田地更無塵一點。是何人合住其中。且道。其中事作麼生。東西十萬。南北八千。畢竟住者是誰。驀拈主丈示眾。我不敢輕於汝等。汝等皆當作佛。卓主丈下座。 上堂。坐斷十八灘。無風波匝匝。到此擬參尋。却下虗空閘。也不負來機。有轉語誰答。久雨不晴時如何。劄。 結制小參。直下便是。早涉廉纖。格外全提。翻成露布。威音王`[已【CB】,巳【卍續】]`已前。無師自悟。是第二頭。然燈佛以後。得記相傳。是第三首。黃面漢到這裡。迴避無門。碧眼胡結舌有分。掃蹤絕跡。不落今時。放去収來。卷舒在我。長期一百二十日。畫地為牢。諸人一日十二時。有死無犯。懸崖撒手。自肯承當。絕後再甦。欺君不得。灼然真箇與麼。瑞均却不放過。何故。棒頭有眼明如日。要識真金火裡看。 舉圓覺經云。居一切時。不起妄念。於諸妄心。亦不息滅。住妄想境。不加了知。於無了知。不辨真實。頌云。風搖楊柳春欹側。雨綴松筠露正斜。白鷺下田千點雪。黃鸝上樹一枝花。 次日上堂。凡聖情盡。體露真常。理事不二。即如如佛。東弗于逮。南閻浮提。西瞿耶尼。北鬱單越。若凡若聖。有情無情。總在瑞筠拂子頭上。共住圓覺伽藍。發明平等性智。非不非。是不是。拈却鼻孔。諸人向什麼處出氣。擊禪床。參。 晚參示眾。登山須到頂。方見宇宙之寬廓。入海須到底。方見溟渤之淵曠。參禪須是悟。乃透佛祖之玄關。見性須是徹。乃超魔外之機智。四箇之字。有權有實。有照有用。有與有奪。全今全古。全主全賓。全生全殺。五千餘卷藏教。千七百則葛藤。總不出箇之字。未說。以前。既說之後。正說之時。却又如何發明。達磨大師。一日謂門人曰。盍各言其所得。道副出云。某甲所見。不即文字。不離文字。而為道用。不快漆桶。尼總持云。某甲所見。如慶喜見阿閦佛國。一見更不再見。不快漆桶。道育云。如某甲所見。四大本空。五陰非有。無一法可得。不快漆桶。二祖禮三拜。依位而立。不快漆桶。大小達磨。被二祖三拜而立。打箇脫空。乃傳衣鉢。失却一隻眼也。只如當時道副道。不即文字。不離文字。與二祖三拜依位而立。相去多少。如今一輩知解宗徒。總作實法商量。疑誤後人。瞎將來眼。將謂。道副道。不即文字不離文字。是果得其皮。以至。如慶喜見阿閦佛國一見更不再見。與四大本空五陰非有無一法可得。是果得其肉。果得其骨。殊不知。達磨大師。將西天帶來底正傳衣鉢。覿面分付了也。却是斷臂神光。聽事不真。喚鐘作甕。山僧適來。提起箇之字。打破是非。掀翻得失。使諸人智眼洞明。照今照古。分別邪正。竪拂云。達磨大師來也。分皮分肉分骨分髓。作麼生辨。擊繩床。切忌刻舟求劒。 解制小參。我眼本正。因師故邪。邪師過謬。非眾生咎。灼然棒打石人頭。嚗嚗論實事。天高地厚。夜暗晝明。暑往寒來。花開葉落。物物頭頭。一一明了。至於折旋俯仰。見聞知覺。行住坐臥。是皆是我。不是別人。得非我眼本正。無端佛祖出興。道有道無。道是道非。說體說用。說玄說妙。全提半提。如擊石火閃電光。便見一大藏教千七百公案。誤賺後學。向語言文字中著到。被語言露布。縛作一團。如羝羊觸藩。進不得。退不得。從生至死。撥剔不下。化作一堆灰。流入六趣。為生死漂蕩。得不是因師故邪。邪師過謬。叢林中一等兄弟。`[己【CB】,已【卍續】]`己眼未能明。只要作箇坐禪辨道。名色一味。向傳燈統要。大藏一覽。高僧傳。法苑珠林。東逴西逴。逴得一擔磚頭瓦礫。塞在肚皮裡。秘若差珍異寶。開箇賣蒲團鋪席。正因行脚。乍入叢林兄弟。被勾引入草窠中。教伊休去歇去。一念萬年去。枷上添枷。杻上添杻。若拈出許多磚頭瓦礫。與伊說因說果。說善說惡。或然指。或煉臂。絕佛種性。造地獄因。是為可憐愍者。不道你全不是。只是脚跟不正。連枝帶葉。一時不是了也。你若直下一刀兩段。連枝帶葉。總是旃檀沉水。何處有是有不是底消息。如水銀落地。顆顆皆圓。只為你要求速効。便被者惡知惡覺。坐在八識田中。如油入麵。永取不出。兄弟。切莫要求速效。亦莫問佛問祖。問我問他。但只盲頭單提一箇無字。忽然觸著磕著。方知老僧。是金石之言。亦是塵沙之語。我今為汝保任此事。終不虗也。 舉僧問趙州云。未有世界。早有此性。世界壞時。此性不壞。如何是此性。州云。四大五蘊。僧云。此猶是壞底。如何是不壞底性。州云。四大五蘊。頌云。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風冬有雪。若無閑事在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擊拂子下座。 次日上堂。有解有結。虗空釘橛。無解無結。腦後拔楔。夏末秋初。兄弟東去西去。萬里無寸草處去。還離得這裡麼。逢人`[但【CB】,伹【卍續】]`但恁麼舉。 除夜小參。擁毳居山。明月堂前。清風浩浩。持盂穿□。紅塵堆裡。白日閒閒。不知為`[己【CB】,已【卍續】]`己為人。等是入泥入水。捱到年窮歲盡。臘盡春回。更無一物可堪拈出。且不學東山將無作有賣弄赤窮。亦不似北禪犯手傷鋒徒誇富貴。瑞筠與麼告報。諸人還會麼。莫言世上無知`[己【CB】,已【卍續】]`己。須信壺中別有天。 舉僧問石門和尚。年窮歲盡時如何。門云。東村王老夜燒錢。不妨神通妙用。又僧問開先暹和尚。年窮歲盡時如何。開先云。依舊孟春猶寒。不妨田地穩密。又僧問圓悟和尚。年窮歲盡時如何。圓悟云。定盤星上轉風車。不妨機用活鱍鱍。若是瑞筠即不然。忽有人問年窮歲盡時如何。只對他道。雪壓古松枝。較他古人。終是別。𬅿子具眼勝流。試點檢看。 上堂。舉古德道。流泉是命。湛寂是身。千波競湧。是文殊境界。一亘晴空。是普賢床榻。拈云。古人是一期方便。未免夾截虗空。諸人還知起滅不停處麼。見時便好猛提取。莫待天明失却蹤。 佛生日上堂。僧問。昔日僧問雲門。如何是諸佛出身處。雲門云。東山水上行。意旨如何。師云。西嶺孤松秀。僧云。學人不會。師云。諸佛出身處。因什麼不會。僧擬進語。師便喝。僧禮拜。師乃云。天上無。地下無。我非我。吾非吾。雲門瞎棒。謾費分踈。大眾且道。釋迦老`[□□疑子即]`□□今在什麼處生。卓主丈云。洎乎錯下注脚。 謝照了堂首座相訪。上堂。法界海慧。照了諸相。`[□□疑維那]`□□打鼓。侍者燒香。大眾凝立。山僧陞堂。戒香。定香。慧香。解脫香。解脫知見香。以手拈主丈。放左邊云。首座莫怪空踈。 饒州東湖薦福禪寺海印和尚語錄 門人 從心 集 入寺上堂僧問。鄱湖行盡到東湖。藹藹佳聲滿道途。莫莫堂前看號令。雲門普字趙州無。祝聖開堂。願聞法要。師云。總被禪客道了也。進云。與麼則一言用祝無疆壽。萬里無私賀太平。師云。又是從頭起。進云。此事且止。只如昔日僧問雲門。如何是正法眼。雲門答普。意旨如何。師云。天不言而四時行。僧云。又僧問趙州。狗子還有佛性也無。州云無。又作麼生。師云。地不言而萬物生。僧云。與麼則一句合頭語。萬劫繫驢橛。師云。雲門普字趙州無。僧禮拜。又僧問云。諸佛出世。各坐一華。和尚開堂。有何祥瑞。師云。日出連山。月圓當戶。僧云。與麼則大眾沾恩去也。師云。更待何時。進云。只如昔日保壽開堂。三聖推出一僧。保壽便打。意旨如何。師云。風不來。樹不動。進云。三聖云。與麼為人。非但瞎却者僧眼。瞎却鎮州一城人眼去在。又作麼生。師云。金剛頂上鐵崑崙。進云。保壽擲下主丈。便歸方丈。又且如何。師云。腦後見腮。莫與往來。進云。只如和尚今日開堂。學人問話。且道與三聖推僧。是同是別。師云。莫將三歲竹。擬比萬年松。進云。與麼則一句逈超千聖外。松蘿不與月輪齊。師云。不經一事。不長一智。僧禮拜。師乃云。十八灘水月空寒。浩浩聲前誰辨主。三百里湖天晝靜。莫莫堂深親到時。舉一法。則萬法全彰。示一機。則群機普應。直得全彼全此。絕毫絕𨤲。逼塞虗空。非如非異。所言未既。驀忽伏虎祖師。忍俊不禁。出來道。長老長老。絕江透湖。得得而來。將謂必新提唱。必異見聞。元來也只可可地。山僧只欵欵向他道。黃河三千年一度清。卓主丈一下。 小參。目前無法。頭頂天。脚踏地。意在目前。眼見色。耳聞聲。不是目前法。甚麼處去也。非耳目之所到。元來只在這裡。伶俐漢。上上流。未舉先知。未言先領。直下轉得。便知一堤楊柳月。十里芰荷風。新薦福□□□境會。既不作境會。畢竟作什麼會。其或未辨。□□後五日看。 舉臺山路上。有一婆子。每有僧問。臺山路向什麼處去。婆云。驀直去。僧纔行。婆云。好箇師僧。又恁麼去也。傳之趙州。州云。待我與你。勘破者婆子。趙州至彼。亦如是問。婆亦如是答。趙州歸謂眾云。臺山路上婆子。我為汝。勘破了也。拈云。盡謂趙州眼光。爍破四天下。却被者婆子。倒用箇翳睛法謾了。今夜莫有為趙州雪屈者麼。也知你只在古人語脉裡做窠臼。 上堂。平湖日暖。古柳風高。若謂如來滅度。爭奈目前何。若謂如來不滅度。諸人於什麼處。與釋迦老子相見。滅不滅。見不見。白鷗煙沒水如天。三三兩兩釣舟橫。卓主丈。下座。 上堂。古來為法老尊宿。荷眾曾無有倦時。況是年來衰落甚。動為多與行相違。應須痛念平生事。著意披襟善護持。語默果能無滲漏。少林初不隔毫𨤲。應庵老人。與麼示眾。用盡自`[己【CB】,已【卍續】]`己心。笑破他人口。今日不敢望超出古人一頭地。但知有箇些子話編辟。歸`[己【CB】,已【卍續】]`己履踐。力行必到。慎勿唐喪光陰。虗消信施。且道。如何力行。如何必到。良久。莫將閑話為閑話。往往話從閑話生。 復云。靜不為理迷。動不為事礙。儱儱侗侗。瞞瞞頇頇。知他是箇什麼。阿呵呵。笑倒西來胡達磨。 上堂。衲僧巴鼻。沒一針頭許佛法大意。充塞太虗`[□疑空]`□信口道著。信脚踏著。只是不許承當。恁麼也得。不恁麼也得。只是不容擬議。纔與麼不與麼。頭頭具生殺之機。是亦剗。非亦剗。著著有出身之路。不言而信。不令而行。純真一如。無壞無雜。只如高超物表。不墮見知。正與麼時。如何發明此事。以拂子掛繩床。 復云。應庵和尚。舉雲門道。盡乾坤大地。無纖毫過患。猶是轉句。不見一色。只是半提。更須知有全提時節。應庵老人云。大小雲門。聽事不真。喚鐘作甕。薦福今日。亦資一路。要與古人相見。莫將傳說為傳說。休把曾參作魯參。 朝廷看藏經。滿散上堂。三轉法輪於大千。其輪本來常清淨。天人得道(堅拂子)此為證。三寶於是現世間。過去現在未來。一切諸佛。三十二大人相。八十種隨形好。十力四無所畏。大慈大悲。大喜大捨。佛十八不共法。若不以此為證。即不能成就。地前地上一切菩薩。超三祗。歷五位。斷二障。明一心。自利利他。進修勝行。若不以此為證。即不能成就。一切聲聞。一切緣覺。觀十二緣空。悟四諦真理。具八解脫。得六神通。若不以此為證。即不能成就。西天此土。從上佛祖。古往今來。一切知識。種種建立。種種施為。以至俱胝竪指。秘魔擎叉。臨濟三玄。洞山五位。巴陵銀椀裡盛雪。雲門北斗裡藏身。隱顯縱橫。千差萬別。若不以此為證。即不能成就。教中道。一切諸佛。及諸佛無上菩提之法。皆從此經出。但是世間出世間。一切佛法。無有不從此經出者。佛法且置。畢竟如何是此經。莫是以兩手舒空作展經勢麼。莫是叉手進前。退身三步是麼。又莫是最初如是我聞。末後信受奉行是麼。莫是不著他語言文字是麼。又莫是但向料掉沒交涉處。道一句便得麼。若作如是見解。大似隔靴抓癢。既不作如是見解。畢竟作麼生。擊拂。須是恁麼明得。苟能恁麼明得。於朝夕日用之間。無一處而不見佛。無一處而不聞法。所以道。在在處處。即為有佛。一切法皆是佛法。若恁麼見得。一任三門頭合掌。佛殿裡燒香。經案上橫拈倒把。左卷右舒。放去収來。朝讀暮誦。直得竪窮三際。橫亘十方。周法界之群生。徧剎塵之品類。包羅萬有。該括二儀。無一法而不明。無一法而不顯。可謂法門重疊。若雲起於長空。行解紛披。似花敷於錦上。言言見諦。句句超宗。其舒也。窮微極妙而不違及。其卷也。經頭只有箇以字不成。八字不是。且道是什麼字。假使智如鶖子。辯若滿慈。到這裡。也須目瞠口呿。所以僧問睦州。經頭有箇以字不成。八字不是。未審是箇甚麼字。睦州彈指一聲云。會麼。僧云。不會。睦州云。上來講讚。無限良因。且道。當時睦州是與這僧說這箇字。是不說這箇字。因甚。睦州便問這僧會麼。諸人若向這裡會得。不惟可以上報。 當今聖主大恩。亦可表顯自`[己【CB】,已【卍續】]`己看經眼目。正與麼時。還會得麼。聖心廣大包寰宇。佛法流通亘古今。 復云。教中云。有大經卷。量等三千大千世界。書寫三千大千世界中事。只在微塵中。誰能破此微塵。出此大經。卓主丈。即今一微塵`[已【CB】,巳【卍續】]`已破。諸人還見此大經卷麼。喝一喝。 冬節小參。群陰剝。子啐母啄。一陽生。殻綻眼明。功用綿密。持養老成。忘其物。忘其情。空而妙。虗而靈。正恁麼。何似生。回機轉位異類中行。幾度黑風翻大浪。未曾聞道釣舟傾。 上堂。至德如流。上善若水。一塵入正受。諸塵三昧起。洗面摸著鼻。喫茶濕却觜。忽有箇出來問。久嚮薦福。元來只說古人舊話。只向他道。熟處難忘。 上堂。八尺釘。丈二楔。著在眼中。撼搖不得。薦福門下。妙在轉處。誰是知音。不見三祖大師道。纔有是非。紛然失心。乃擲下主丈。 頌古 僧問雲門。樹凋葉落時如何。門云。體露金風。 秋風葉落動凉颸。堪笑雲門跛阿師。銷盡浮華到真實。不知開口落今時。 僧問香林。如何是衲衣下事。林云。臘月火燒山。 香林臘月火燒山。黑齒波師帶白環。唐梵一時俱譯了。肯將名字落人間。 僧問趙州云。未有世間。早有此性。世界懷時。此性不壞。如何是不壞底性。州云。四大五蘊。僧云。此猶是壞底。如何是不壞底。州云。四大五蘊。 老諗年尊閱事多。清平世界樂無何。一身儱侗無邊表。地覆天翻也只那。 雲門示眾云。十五日以前不問汝。十五日以後。道將一句來。代云。日日是好日。 日日是好日。時時是好時。鯨吞海水盡。露出珊瑚枝。 僧問古德。冬至後。日長多少。德云。長一絲。佛法長多少。德云。一線長。 佛法一線長。青天謾度量。絲頭纔咬斷。紅日上扶桑。 泐潭常禪師。一日面壁而坐。南泉來見。撫師背一下。潭云誰。泉云某甲。潭云如何。泉云也尋常。潭云汝何多事。 言中有響語藏鋒。一色明邊分異同。月棹各撑俱到岸。不知身在草窠中。 谷隱性空和尚。因僧問。靈山一會。何異今日。性空云。不異今日。僧云。不異底事作麼生。性空云。如來密語。迦葉不傳。 酬應相於理不乖。泯然一種似平懷。及乎話到聱訛處。樹上心肝不帶來。 偈頌 水心 一源見徹萬波翻。澄不清兮撓不渾。識浪境風俱列下。鑄成滄海鐵崑崙。 靈竺 鷲嶺人天鴨聽雷。大僊密付絕纖埃。飛來小朵從何有。兩㵎琮琤一逕開。 雲頂 溶溶洩洩復閒閒。來者從教斫額看。起滅無蹤空絕迹。竪摩醯眼照人間。 震上人 惡辣兒孫喪本宗。向空拏撮便填空。震威一喝無今古。百丈馬師皆患聾。 刀鑷沈生 空彈霜鑷到巖扄。覿面難將妙手呈。雨洗秋容同澹泊。遠山無限佛頭青。 遠上人 遠來一見便相違。竹外清風聽者稀。却是晚鴻知此意。數聲清唳入雲微。 秀上人之仰 碧巖千尺瀑雪落。峭壁萬疊峰雲寒。一笻雙履超聲外。圓相暗機誰共看。 無相 意地消融見亦空。名模何有可形容。百千明鏡俱時照。一法不痕歸大同。 總心 休攀月窟躡天根。及盡玄微見本元。一髮不遺千聖共。湛然隨處洞無痕。 正堂 當軒大坐照無偏。爭肯顢頇數屋椽。三目洞明惟直指。雖然無語有人傳。 覺海 非湛非搖見量消。一漚那更目全潮。不知水底蓬塵起。但見珊瑚長玉苗。 印空 萬象森羅古篆文。太虗無際水無痕。當陽一搭全提處。直得三千海嶽昏。 海峰 萬浪聲消一鏡新。金鰲寒從玉璘珣。珊瑚枝上照紅日。融盡十洲三島春。 瑩然 碧落無雲水似天。清明表裡一虗玄。纖塵不立充寥廓。十世古今如目前。 曉山 大明洞起爍群昏。黯黯青青未易論。眨得眼來遲八刻。金烏`[已【CB】,巳【卍續】]`已過鐵崑崙。 仰山中村接待 水雲食息且休論。東土西天也莫存。此去仰山問來歷。但云昨夜宿中村。 劒關 𦦨𦦨寒霜不可干。湛盧光射斗牛寒。直饒過得連雲機。一劄當陽透者難。 十牛圖 尋蹤見跡得逢渠。牧就騎來驀直歸。物我兩忘純白後。透花春入萬紅圍。 明維那再往踈山 法身向上不須論。留箇枯椿示子孫。賣却布單招感得。累人頻上白雲門。 桂侍者 耽耽雙眼視空山。伏虎師曾放一斑。春雨春風謝來往。山中佛是石頭頑。 淦傅子仁號無無居士 一塵不立萬緣空。纔有絲毫便失宗。蹉口連聲提起處。趙州來也不相容。 石門溈侍者 聲撼天風虎出林。石門無鑰海濤深。瑞筠不閘虗空檻。放去雲峰千萬尋。 遠上人 遠來問訊近相迎。物外相於不世情。蒿湯備禮松陰坐。山鳥自啼春晝晴。 送興首座歸鄉 諸老門庭`[已【CB】,巳【卍續】]`已徧參。青出於藍青於藍。表儀多士冠東南。賓主歷然曾對談。長篇短章玄可探。杖藜所到如優曇。夜月娟娟松𣯶𣯶。深期瘦影同蘿龕。定力`[已【CB】,巳【卍續】]`已固輕毗嵐。德山臨際空喃喃。 示芳上人 萬里無寸草。連天日杲杲。出門便是草。接地長安道。庭際立無人。古逕跡亦掃。付與芳禪人。問取虗空討。 蕭山孤峰持談季蕭梅軸惠訪。書于后 孤峰雪後歸蕭關。我來瑞筠時往還。能消幾屐看青山。展梅一笑俱蒼顏。孤山山人盟未寒。逃禪禪意墨未乾。季蕭左幹萬鈞重。坐客駭囑推其難。造化無始舒卷間。先天下春非等閒。歲晚相看成二老。此詩此畵古今寶。 毗陵自然居士 非因非緣非自然。自然而然然不然。無然非自自然自。無自非然然自然。自其不然常現前。斯言脗合天地先。萬化茫茫從此出。堂堂日用乘誰力。 示攸州慈雲玉侍者 石碌碌。玉落落。光彩惟渾圓。塵泥自消礫。匪穿鑿。匪磨琢。翻笑曹山露圭角。學子投師空抱璞。玉兮玉兮知不知。老野三呼應者誰。剖破方知自家底。價重連城莫輕許。自有聲光滿寰宇。 佛祖讚 出山 智慧德相。大地誰無。見星說悟。謾自分疎。流毒至今未`[已【CB】,巳【卍續】]`已。邪法難扶。 觀音(淦州判李濟川。世居饒。昔有以絹素繪大士像。為風水所漂。後二十年。漁人網得之。像不壞。濟川重新裝飾。請贊) 菩薩漁師。持正法網。入生死海。摝諸眾生。達大覺岸。昔於華嚴法門。甞誦其言。今於濟川居士。所得水中觀音畵像。乃驗其事。是知法力應化。言像皆真。必有入淨心海。得不壞信者。不言而喻也。偈曰。 舒卷流通亘古今。最難消是大悲心。全身入水全身出。奈彼眾生業海深。 漁籃 提錦鱗。露珠瓔。年華如許。高韻絕塵。籃子尚有眼。如何謾得人。 郁山主 拾得明珠。當甚驢屎。溪橋橫浸洣川水。 政黃牛 一字不穩。騎牛覔牛。萬疊寒山翠如流。 朝陽 待月 海天高。山月小。大地是卷經。何時看得了。放下自分曉。 穴鼻針。無絲線。一咬便斷。自然成片。杲日當空現。 達磨 對梁王不契。休言東土無人。令二祖覔心。將謂西天有佛。少林月冷。揚子江空。至今雪浪號霜風。 自真讚 立首座 行不踏人前。立不落人後。老去移東湖。言疎道轉踈。自非筆墨可明模。分付雪岑首座。看是甚麼面孔。唵癹癹叱咄攝。 黃鍔鈍翁請 渾大璞。匪琱琢。聚精會神。藏鋒`[斂【CB】,歛【卍續】]`斂鍔。迴入塵勞。雖涉萬緣。全提佛祖。機先一著。尋常只用鈍鉗鎚。從教大地人描邈。 處靖庵主 靖而專。笑面𡎺嗔拳。溫而厲。觸人忘忌諱。謂此是一而二。謂此非伊復誰。竹外遠山青似眉。 䟦 佛照和尚書帖南岡長老求䟦 佛照在靈徑時。益公政當國。王臣外護。得行其道。遂有孤雲秀巖空叟諸老。相繼而出。可想當時法社之盛。偶持鉢來吉文。訪南岡於龍華。出此軸相示。炷香展味。惻然久之。 䟦癡絕書伯夷頌 夷齊高風。窮天地。亘萬世。蘇公讚。文公頌。癡絕老人。界方眼作小楷書。相望雖邈。相尚乃同。道之所同。理契即隣也。就中癡絕猶較些子。何故。我王庫內。無如是刀。 明極西堂。南游省`[己【CB】,已【卍續】]`己行。請䟦 至大`[己【CB】,已【卍續】]`己酉良月。薄寒烘日之餘。隱几於梅邊竹所。適有剝琢之聲。啟而視之。乃明極西堂也。手持南游省`[己【CB】,已【卍續】]`己行一帙。謂予曰。諸大老著筆`[已【CB】,巳【卍續】]`已多。請海印為轉一語。遂受之展開。次第熟閱明極所遊之地。所見之境。歷歷心目中。看至驀忽好風動地而來。乘風徧觀三千大千。等微塵境。入瞌睡三昧。不覺鼻息如雷。明極乃撼之。誦了末後句。於是摩挲睡眼。卷而歸之曰。同床各自做夢。當有同覺者知之。 法語 示明了侍者 明明百草頭。明明祖師意。了得底。未言先領。未舉先知。`[已【CB】,巳【卍續】]`已是落第二見。豈況隨語生解。擬意搏量。未得謂得。未證謂證。望他祖師門下。十萬八千。那裏洎在履踐穩密者。心機泯絕。智照活脫。一明一切明。一了一切了。然後了無一物可得。不與千聖並行。堪為洒洒落落了事衲僧。此事至簡至易。不從人得。不越一念。直下證取。無第二人。無第二見。祖云。了了常知。故言之不可及也。到這裡。須有箇轉身處始得。明了侍者。相從一年。孜孜不倦。茲欲徧參。求語為途中道伴。信筆示此。勉之至祝。 示師程居士 德無常師。主善為師。師程則知所師矣。窮理盡性以至於命。不涉階梯。當念超越。却須究竟。僧問趙州。狗子還有佛`[法疑性]`法也無。無。不是有無之無。亦非真無之無。便是絕理性玄妙底利刀。轉性命禍福底妙法。直前提起。當下豁然。如銀山鐵壁。鐵壁銀山。利衰毀譽。入作無門。稱譏苦樂。籠罩不得。不墮凡情。不落聖解。虗而靈。寂而妙。一切處不留。一切處成就。到與麼時。須知有末後一句。此方是大丈夫。了大丈夫事。謂之世間出世間上上也。 送學士曾巽堂 本地風光。生佛未具。圓融無際。倐為妄塵翳障。便汩沒塵勞。取一切境。遂染煩惱。當下若不能回光自照。如何透出如許萬緣。於違順境界。不取不著。語默有無。動靜彼此。一併截斷。涉緣應機。如飛劒輪。如猛火聚。直得纖毫絲髮。不留影迹。直下虗而靈。寂而妙。萬別千差。一照照了。直到大安穩處。了無纖芥凝滯。只麼隨處輕安。究竟佛亦不存。喚什麼作眾生。菩提亦不立。喚什麼作煩惱。翛然獨脫處。闤闠山林。初無二種。致之廊廟亦不生欣。置之江湖亦不生厭。總是贏得邊事。何有於我哉。巽堂學士。生富貴中。不為富貴所羅籠。乃為母廬墓三載。蔬茹五年。閱金經。明佛理。至於諸子百家之書。無不通究。猶為未了。祖師無上妙道為不足。得得遠來山中。飯僧請山野陞堂。復出此紙。求一言受用。隨喜不覺露醜。巽其勉之。 答員嶠李總管 迷時迷箇悟底。悟時悟箇迷底。迷悟兩忘。譬如有人。自斷其首。首`[已【CB】,巳【卍續】]`已斷故。無能斷者。見此明白。直下無第二念古德道。明明無悟。有法即迷。到者裡。立亦不得。住亦不得。若立則危。若住即瞎。`[但【CB】,伹【卍續】]`但出不隨應。入不歸空。外不尋枝。內不住定。要須意不停玄。句不停意。用不停機。三者既明。一切處不須管帶。自然現前。一切處不須照顧。自然明白。與麼境界。時時相見不為密。迢迢相迂不為疎。汩汩應酬。不為事礙。兀兀靜坐。不為理迷。隨處作主。遇緣即宗。出沒卷舒。得大自在。更須知有向上一竅始得。侍讀大學士員嶠真逸總管相公。留意佛法。咨詢師友。欲得一道伴講明。山中今夏。雖有百餘單。皆居學地。未可親近大居士酬對。拙謬徑直。寫數字以當面言。萬冀。親而求之。當必掀髯一咲。 小佛事 雪巖和尚忌日拈香 盡道先師今日死。不知今日是生朝。不知却有何憑據。紫栢黃檀一處燒。昔時語今日舉。今昔一時。絕毫絕釐。大眾。還見老和尚麼。插香凝立云。面目現在。兩彩一賽。 周禪師忌拈香 何似生。遼天鶻。萬重雲。只一突。者裡見得分明。便與祖師。同起同倒。同放同収。其或未然。頭長三尺知是誰。相對無言獨足立。咄。 瑛監寺入塔 用石牕燈盞。瑛瑛美玉無瑕。跨楊岐蹇驢。凜凜寒霜無影。正與麼時如何。明眼人落井。 賢首座起骨 表帥叢林。山高水深。賢劫前事。只在如今。髑髏眼活老龍吟。轉身門外看。紅日上危岑。 海印和尚語錄(終) No. 1398-B 塔銘 前集賢侍 讀學士中大夫兩浙都轉運使河東 李倜 撰 余來江右。以至元丁亥。理事宜春。始識師于木平。式相好也。繼住慧力。余適守臨江。得顓意講道。居三年。往來至密。大德丁未。余調南劒。師來餞別豫章。無何。師亦往住薦福。音問不絕。嘗以古塔主語錄。及師上堂。普說等語見寄。其惓惓可知也。壬子春。余由泉南。漕兩浙。聞師復還慧力。其年六月十六日。沐浴坐逝矣。噫。二十六年間。相見相聞。登臨酬酢。究竟析理。昌黎之於大顛。蘇公之於佛印。亦人情`[已【CB】,巳【卍續】]`已乎。明年。其徒行純以狀來乞銘。師楊姓。昭如名。海印其自號。世居臨江之新淦。生宋淳祐丙午。十二月二十日。以蓮社家兒。能言。即隨母鄒氏作梵唄聲。七歲。出家學佛。居邑之建興寺香室院。十九歲。受咸淳制勑。落髮為僧。始學于沙門智寧。次拜雪巖祖欽得法。在集雲堂。第一座。至元庚辰。侍雪巖入。 覲。旨賜畦衣。歸住木平十年。其住慧力十九年。實始至元辛卯也。元貞丙申。 賜號普照大禪師。給金襴袈裟。高麗亦具衣。副以金經玉𧣴。西極雲南。東邁遼海。禪衲四來。虀粥稍弗繼。或丐質從事。不倦槌拂。而眾安之。至大`[己【CB】,已【卍續】]`己酉。行宣政院辟師。住持薦福。薦福番之巨剎。唐顏宋范流風未遠。賴師為重。而師以疾故亦憊矣。然於名聞於世。行信於人。視西江為益盛。去年春。還慧力也。西江之徒。實具舟焉。既至。猶力疾為眾說法。夏初歸香室。造常所來往。道香積天長。登仰山禮再來塔。訪慈化。所至逢迎道舊。一夕潛理歸檝。及抵瑞筠東庵。則疾革矣。行純又言。師乳時。紫胞呈祥。蛟出地中。其逝也。久旱忽大雷雨。逝之四日。奉龕闍維。飛煙餘燼所及。舍利如粟。如黍如豆。齒牙如生。數珠不壞。今塔遺骨于故邑之青石圃中。凡年六十七歲。為僧四十八朞。所說法語頌讚。數十萬言。度一姓子。六十餘人。嗣其法者。未易槩舉。師為人。明敏閑雅。有智識度量。人不見其喜慍。五經一見成誦。結字有古意。所交遊多貴重。今叢林如師。不復可多得。以師之行蹟。其可無銘。銘曰。 內究至理  外敷貞辭  千江月落  溥照同時 師席崇居  衲子雲集  饘粥稍虧  或丐或質 東湖三載  西江跂思  遠具舟檝  勇退來歸 載喜載馳  力疾演法  衣既有傳  重登祖塔 其生也異  其死也奇  舍利夥只  見聞靡疑 功行積真  大覺氷釋  聊掇緒餘  文茲樂石 No. 1398-C 塔銘 前翰林直學士承直郎知 制誥同修國史廬陵  曾德裕 撰 西方聖人。以正法眼。單傳四七祖。屆于東土。其後派為五宗。而臨濟尤盛。宋之末年。有居袁之仰山。號雪巖師者。法音雷震。大亢厥宗。其得法上首。曰海印。智證特殊。開道最勝。道價揭于諸方。玄風暢于外域。一時賢士大夫。喜從之遊。而於予季巽初為稔。予投閒索居。深訟昔迷。方將從師講明第一義。以蠲滌緣習。而師既寂矣。後二年。慧力首座處閒。以師行實。介予季求銘其塔。因不復辭。輙敘而銘之。師名昭如。楊姓。世家臨江新淦。父母俱事佛。生時有異。學語即隨母梵諷。七歲。從建興寺香室僧智寧出家。性明敏。讀誦通利。一覽終不忘失。年十九薙髮。明年受具戒。游方參雪巖。示以狗子佛性話未解。秋遊南嶽。雨後度蕉溪。足踣頓有省。歸仰山精事禪宴。一日巖開室。師擬有言。巖揮竹一擊。[(舉-與)/石]爾大徹。令歸侍司。復掌藏鑰。同堂皆推讓。以受業師老回省。留半載。侍御高安陳仲微過。與語奇之。為賦詩。重歸仰山。居第二座。巖開鍊尤至。閱十載。 聖元至元庚辰。隨巖應。 詔詣。 闕。寓上京勝善寺。巖解行幐。搔痒次。適僧讀華嚴經。至剎等行等正覺等。問師等義。師對愜巖意。遂作禮。六月朔瞻。 覲。例賜畦衣。還山。居第一座。公舉住木平。寺多耆宿。皆悅而安之。十年退休普光堂。辛卯徇眾請。住臨江慧力。未朞為講僧來據。禪眾無所安。散居謀食。蟻慕不忍去。師力復為禪。迄與俱歸。自爾學者麕至。日食數百人。寺恒產不充。至乞貸以給。又不繼。則質衣鉢。責負者鴈立。處之怡然。平居緇素啟問無虗日。師安詳謙下。悲智交融。貴賤等觀。引接無倦。或得其片言。無不滿意。其筆墨尤為人寶愛。元貞丙申。 特旨賜普照大禪師。加錫金襴衣。大德中。高麗亦遣使。貽師大衣。金經玉𧣴。至大`[己【CB】,已【卍續】]`己酉。行宣政院請居饒之薦福。臨江人揮淚送之。師亦自以為是邦有緣。故居慧力至十九年之久。皇慶壬子春。其徒聞師嬰疾。具舟迎還。夏至香室。往禮雪巖塔。歸慧力東堂。將示寂。或具紙筆請語。乃示云。末後句。無別說。六月炎天飛片雪。復贊王將軍真。了了如平時。既命具浴。時久旱忽大雷雨。雨止。師`[已【CB】,巳【卍續】]`已坐逝。四眾悲號。人天愁慟。六月十六日也。越五日。奉龕闍維於瑞筠山西南。薪盡火滅。牙齒數珠不壞。煙爓所及。草木壤石間。舍利無數。掘地求者。餘半載不竭。其徒行純等。奉靈骨塔于淦北青石圃中。師生淳祐丙午。十二月二十日。壽六十有七。臘四十有八。語錄數十萬言。度一姓子。六十餘。嗣法者甚眾。閒尤見器重。至是分取舍利。寘塔闍維之所。從西竺律儀也。其所述如此。質以他所聞。可信不誣。予於最上乘之道。知好之而未造其閫域。故於師之所以得證於其師者淺深之際。弗能知也。所可知者。師梵行精白。性度慈忍。為緇素所歸。至於生死。不怛堅固可徵。非真有得者而能然耶。銘曰。 祖來自西救迷情  歷玄暨欽教大行 師明其微久益明  於法無我忍得成 體圓智滿源澄清  行嚴機峻用縱橫 廓然現量包寰瀛  東湖瑞筠與木平 終始去住浮雲輕  巖前片雪飛無聲 松風六月猶哀鳴  不斷相兮非常名 了無滅兮本無生  流珠奕奕函真精 我銘□塔標化城 No. 1398-D 海印和尚。得法於仰山慧朗禪師。徑山圓照之嫡孫也。其宗正。其眼明。其機峻。其用險。端自鉗鎚妙密。重烹熟鍊中來。不知者以語言為流布。吁。執指是月。非狂即愚。當起此老。為之發藥可也。此錄既出。豈少補哉。 延祐七年。臈月望日。鄱陽澹湖住山清茂手書。 No. 1398-E 佛祖之道。如青天白日。只貴親證親悟。綿綿密密。無纖毫滲漏。然後垂一機。示一句。無非與一切人。解粘去縛。拔楔抽釘。若也緇素不分。和泥合水。譬如靈龜負圖。自取喪身之兆。薦福海印和尚。久侍 雪巖先師。盡得其末後句子。所以三會說法。縱擒自若。殺活自由。著著有出身之路。今欲鋟梓流通。為題之於後云。 至治辛酉五月望徑山法第比丘希陵拜手。 #---------------------------------------------------------------------- #【經文資訊】卍新纂大日本續藏經 第 70 冊 No. 1398 海印昭如禪師語錄 #【版本記錄】發行日期:2023-12,最後更新:2022-11-21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 財團法人佛教電子佛典基金會(CBETA)依「卍新纂大日本續藏經」所編輯 #【原始資料】CBETA 人工輸入,CBETA 掃瞄辨識 #【其他事項】本資料庫可自由免費流通,詳細內容請參閱【財團法人佛教電子佛典基金會資料庫版權宣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