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 1406
傳衣石谿佛海禪師雜錄
和張防禦
我有一方田。於中息萬緣。生涯雖寂爾。日用不徒然。知足長年樂。無求在處禪。西隣知此意。松竹銷寒煙。
送超禪人歸省親
參玄曾未造玄微。肯學新豐十不歸。歸舉清凉答佛話。教娘知有祖師機。
歸雲
拖雲從龍去又回。無心却似有心來。只因怕失老僧約。永日岩房撥不開。
臭菴
自家汗氣不曾覺。口未曾開人`[已【CB】,巳【卍續】]`已知。熏出蘇州二石佛。一人掩鼻一攢眉。
中山
英標拔俗一千丈。壁立孤危不可攀。南北東西徒斫額。誰知步步在其間。
省行堂主。往霅川化油
火冷灰寒老病身。一燈深夜伴孤貧。忍將滴滴思鄉淚。說與溪頭問疾人。
異手相士
天地同根歸一指。先生三四`[已【CB】,巳【卍續】]`已為多。等閑竪起拳頭處。數量如何數得他。
送保慧大師
生在如來家。須學如來行。諸念入正念。有諍歸無諍。少林佛國不再見。臺山大會堪憑□。波何人哉我何人。眨起眉毛宜猛省。
送林藏主省親
有十不歸今且歸。不願再見今再見。古今大道常坦然。各自當門通一線。
送珙上人之廬山
不到廬山不是僧。斯言斯語亦何曾。珙今興盡還歸去。五老依前倚碧層。
送艮侍者。隨本師歸瀘南
依師參扣到無參。只麼呼三應亦三。話到不相辜負處。瀘南元是舊瀘南。
孟府送猿有頌。次韻謝之
居從岩洞友熊羆。養在候門送石溪。要識將軍成物意。往來莫作聽猿啼。
延壽化帳
捲起何如放下時。微風輕撼碧雲垂。夜深動地蚊雷吼。病枕安然總不知。
沈兼簽記夢
一微塵裡三千界。半剎那間八萬春。如是往來如是住。不知誰主又誰賓。
送慧大師
剃除紺髮搭伽梨。經卷輪珠常自隨。欲扣玄關參自`[己【CB】,已【卍續】]`己。好看實際訪俱胝。
昌大師(號曰桂岩)住廣福。說偈勉之
桂岩桂子久飄香。時節催開選佛場。莫作末山施半杓。使人特地喚娘娘。
聰大師號無聞。送廣福住院
來日臺山大會齋。隔身句子絕安排。如今`[已【CB】,巳【卍續】]`已落無聞手。雙放雙收機莫偕。
示本上座
勿游魚魯刁刀市。莫逐千干十卜人。他日有緣重會面。金毛獅子要嚬呻。
送李道士
細探道德五千字。字字君家說底書。要識玄之又玄旨。淡然清對了無餘。
送圭維那
年來箇事帶誵訛。十卜千干不較多。狹路相逢略擡手。看伊眼腦是如何。
送光典座
辣辣辛辛一味禪。慣常豈在杓頭邊。一千五百善知識。未出門時話`[已【CB】,巳【卍續】]`已圓。
送真大師
戴起還同放下時。好觀實際訪俱胝。至今五百年來下。一段風光付與誰。
送心淨頭
處塵勞界住深禪。幾度悲心碎復圓。得失是非都放下。頭頭皆我舊山川。
行者智江。歸廬山。乞頌
庭前荒草正萋萋。却憶丹霞剗去時。蓮社峰高相見了。回來却把聖僧騎。
小佛事(法事次第。依屏岩清規)
第一移龕
第二鎻龕。仙上坐
大仙心。擬分付。萬德不將來。千手拓不去。仙上座。放下著。猛提取。此時入得此門來。還須鎻斷奔馳路。
第三掛真。石田和尚
南山片雲。西湖滴水。面目全彰。何處迴避。謂是石田老人。千里對面。謂非石田老人。對面千里。是耶非耶。(乃展真云)總在者裡。休論漚滅漚生。愛取清風匝地。
第四舉哀。無準和尚
空索索而來。逼塞虗空撥不開。赤條條而去。積岳堆山無著處。便恁麼。猶是最初機。未是末後句。且如何最末後句。(顧視大眾)蒼天蒼天。冤苦冤苦。
第五奠茶。鐵塔長老
五更睡眼正迷麻。歸夢悠悠未到家。探盡方書窮秘訣。只消苦澁一甌茶。正覺長老。於此證得命脉去。昔年正覺堂上。逢而不逢。今日涅槃臺前。別而不別。雖然如是。慇懃傾盡此盃去。烈焰堆中急轉身。
第六奠湯(欠)
第七對靈小參。為淨慈無極和尚
我宗無語句。亦無一法與人。所以德山入門便棒。臨濟入門便喝。如撾塗毒鼓。如按金剛王。聞之者喪。擬之則亡。一向恁麼去。道絕人荒。雖然官不容針。不免別開線路。向二千年前。十萬里外。親面相見去也。阿呵呵。人從江西來。報道仰山集雲峰。與廬山蓮社峰比肩。同往中印土拘尸那城。恰值二月十五日。黃面老子入般涅槃。臥金棺露雙足。說偈曰。諸行無常。是生滅法。生滅滅`[已【CB】,巳【卍續】]`已。寂滅為樂。遂化三昧火。焚金色身。見火中金剛舍利非我等事。回謁達磨大師於熊耳峯下。低頭問訊。舉目一觀。大師`[已【CB】,巳【卍續】]`已在葱嶺。手携隻履。翩翩獨行。乃進前問曰。行色何怱如是耶。幸聞一語。曰。五口相共行。九十無彼我。乃以手指云。烏那曹溪大師。治裝歸新州。宜往送之。大師聞其語。舉手搖拽云。葉落歸根。來時無口。引得南山無極老人。忍俊不住。索筆書偈曰。六十四年。生憎佛祖。一笑翻身。虗空獨露。乃倒騎慧日閣。出三門。逾西湖。蕭然長往。(喝一喝)集雲峯歸仰山。蓮社峯歸廬山。(拈拄杖云)惟我拄杖子。雖不入他保社。仁義道中。也要助哀。(卓拄杖一下)復舉。南院僧問。從上諸聖。向什麼處去。院云。不上天堂即入地獄。僧云。和尚作麼生。院云。還知寶應老落處麼。僧擬議。院以拂子驀口打。復喚僧近前云。令合是汝行。又打一拂子。雪竇云。令既自行。且拂子不知來處。雪竇道箇瞎。且要雪上加霜。師云。是則全機作用。非則倚勢欺人。若知淨慈堂頭落處。便知從上諸聖落處。且即今在什麼處。(良久云)佛祖位中留不住。人間天上絕安排。
第八起龕。震侍者
震青天雷。擊塗毒鼓。伶俐衲僧。點頭自許。以靈山為師。以徑山為父。同門出入相辜負。既知移步不移身。何似移身又移步。
第九門首掛真(欠)
第十門首茶(欠)
第十一門首湯(欠)
第十二下火。鑒知客
趙州喫茶。韶陽抽顧。石田徹底鄉情。隻手一齊分付。便把南山換北山。時將東土移西土。鑒知客猛省提撕。更進一步。脚未跨刀山。投身大火聚。
淨慈無極和尚。第二把火(有頌)
舉火炬云。此火把子。上竺講師。`[已【CB】,巳【卍續】]`已為說破了也。靈隱不免頭上安頭去。六十四年。過犯彌天。生憎佛祖。結盡冤苦。一笑翻身。趯倒畫瓶。虗空獨露。又恁麼去。此是無極禪師。末後親手分付。未是他家末後全提句。石肝膓銕面具。未上刀山。先投火聚。解使`[陝【CB】,陜【卍續】]`陝府鐵牛。吞却南山石虎。亦未是他家出沒卷舒游戲玩具。無極老人。有些真實好處。語言所不及。又如何商量。(擲火炬云)向者裡著取。
第十三清凉無相長老。提衣
盡大地是清凉正體。無一絲非無相妙衣。此衣不可覆藏。天寧如何提掇。(舉衣云)雞足峰下。多子塔前。闊狹短長。應量恰好。於此承當得去。豈止價重娑婆。苟或躊躇。一唱五百。
第十四告副莊。舉骨
合磵橋邊。二寺門外。一片閑田。水雲聚會。告禪既有靈骨。也好瞎驢趂隊。要見麼。面具現在。
湛堂主。入骨
當處常湛然。覔之不可見。要見麼。(舉骨云)箇是湛堂主。向飛星撒火處。収拾得底。落在山僧手裡。畢竟如何分付。湛堂主。日月不及處。要儞急翻身。
第十五源監寺。入塔
源從劍門來。久在南湖寺。謂與南湖同。不與南湖比。倒跨楊岐三脚驢。幾度州中糶黃米。佛口虵心。雞頭鳳尾。一時収入此門來。塔戶風光都屬儞。源監寺宜相委。冷地不得打睡。
第十六癡絕和尚。入祖堂
未登鍾阜阿蘭若。`[已【CB】,巳【卍續】]`已踞凌霄窣堵波。莫謂老人無定止。只緣貧恨一身多。如是如是。放下分身兩處看。不然不然。日午依然虧一半。此是住當山第三十五代癡絕和尚。即今向什麼處安著。莫言無位次。何處不稱尊(`[已【CB】,巳【卍續】]`已上當代住持。入滅法事。次第如是)。
月庭和尚。第二把火
前丹丘報恩月庭和尚。還記得麼。最初一步。天台智者不覺點頭。末後一機。妙峰老人至今斫額。與麼與麼。一片孤光合自知。不與麼不與麼。兩處分輝負清墮。於斯生死去來。今日一時放過。(舉火云)月庭和尚。只者箇。不得喚作性火真空。又不得喚作性空真火。直下承當休懡㦬。側聽白雲重點破。
為坦都莊下火
昔年曾作莊中主。祖父田園`[已【CB】,巳【卍續】]`已遍知。夜半人牛俱不見。此時正值月明時。(某人)末後句莫追隨。七十五年無影樹。且看火裡倒抽枝。
樞典座(下火)
羮以笟籬。飯以木杓。二年同一春。如法修事著。山中眾口六十丈。老樞只憑者一著。者一著是什麼。(某人)還會麼。大洋海底火星飛。何似嵩山破竈墮。
寄首座(下火)
孤然絕攀。翛然無寄。四十四年。邡潭鱉鼻。天宮第二座說法。睡眼未開。徑山分座提綱宗。言猶在耳。(某人)諸事且置。而今風乍休雨乍霽。出門無事相餞行。領取山僧火把子。
昱西堂(下火)
環瑯山中恁麼來。天聖屋頭恁麼住。凌霄峰頂恁麼去。(某人)天寒。且來者裡向火。
䖍菴主 固知庫(下火) 德立直歲。入塔
世事炎炎如火聚。老䖍一一盡知之。而今換步移身去。正是蓮開見佛時。
深固幽遠。到者知幾。惟固知庫。全身在是。青山白雲中。紫煙紅焰裡。撒火飛星皆在儞。
有德可立。無道可修。問田中事。叉手拽鍬。風骨既露。醜惡難収。(某人)背陰山兮向陽處。多子相逢笑未休。
喜西堂(下火)
祥符長老悅翁西堂。還記得麼。三十年前生銕面具。思蒙江上轉脚來。踏斷思蒙江上路。不倚周孔垣牆。不入老莊門戶。住祥符而不作祥符主人。依凌霄而不作凌霄伴侶。漚漚和和中[匡/六] \[匡/六]結結。歡歡喜喜處莽莽鹵鹵。而今雲散水流。又向什麼處去。(某人)未上刀山。先登火聚。
艮院主(有頌) 珍修造(下火)
六十四年。密密綿綿。隨方逐圓。失却半邊。雲収雨散。銕船到岸。月落青天。面目依前。江國春風二三月。錦官花木正爭妍。艮院主。打圓相云。忽然者箇用事時如何。颺火炬云。只管看。
劒關珍禪者。成就大功用。用處鴻毛輕。功成山岳重。如是三十年。助佛鑒建生伽藍。而於佛鑒而不共。我此大覺寮。工役公所量。豈期時節到來。遽然而長往。珍修造。久雨欲晴未晴。在儞惜求火種。
昇山主入骨
德臘崇高。識見明達。少年篤學而竭力奉師。晚歲住山而隨機應變。為嚴金佛靈蹤。幻出瓊樓玉殿。一日功圓果滿。琅琅付囑而歸。尚留火後莖茅。却要徑山判斷。(舉骨云)昇山主。擁不聚撥不散。從教狼藉空岩畔。
康書記(下火)
從西過東。從東過西。步步全是。步步還非。惺惺憶得到家時。從前三百篇。到此徒爾為。從空放下。更莫思惟。嶺上石人歌一曲。度爐金佛也掀眉。
法臻淨頭(下火)
雙徑室中真子。豈同門外遊人。步步是家山。念念皆正定。有時捨淨入穢。有時去穢持淨。在兩邊不住兩邊。是戲論終非戲論。法臻淨頭。丙丁童子相邀。要儞說些禪病。
郁都管 安塔主 珍藏主(下火)
郁都管。溪東溪西。田頭田尾。放去収來。了無虗棄。如是扶持。如是標格。本利見成。休貪足陌。郁都管。冷看而今是甚火色。
塔中主塔中主。山僧也下一轉語。何似生。在窟金毛。藏林猛虎。威風凜凜然。爪牙曾不露。如是八十年。覔之了無處。覔無處即其住。安塔主。今向烈焰堆中。猛著精神。宜自薦取。
師資會遇。三喚三譍。(舉火云)只憑者箇。一大藏教。演出演入。(舉火云)亦只憑者箇。三世諸佛。在火焰上。轉大法輪。却憑什麼。珍藏主。猛著精神。莫教蹉過。
超浴主 紹都寺(石田小師) 初水頭(下火)
既不洗塵。又不洗體。妙觸宣明。成佛子住。只知得中間安然底。且未會鑊湯無冷處。超浴主。還會麼。火焰裡薦取。
(某人)要識老爺門戶麼。紹之甚易。承當最難。承當猶自易。守護却為難。難難。屋壁俱𡊢。易易。清風掃地。紹都寺。知也未。家家門前火把子。
雨零零風颼颼。藤枯樹倒。便賦歸休。既解敲冰藏火種。何妨撥火覔浮漚。
珦副寺(下火) 珦(許亮切。玉也)
昔本不生。今亦無滅。要行便行。何太奇絕。兩處賣洞山生薑。一生用少林秘訣。珦副寺。末後如是慇懃。若得山僧把火助熱。
義殿主 清維那(下火)
古殿無佛。日日香煙夜夜燈。梵音何來。須是少林真種草。可謂作有義事。是醒悟心。是何言歟。作無義事。是散亂心。是何言歟。義殿主。有亦不拘。無亦不拘。蕩蕩身心只自如。却來火裡現芙蕖。
清虗之理。體自如如。有之則虧其德。無之則傳其軀。何來何往。孰親孰踈。(某人)寬廓寂寥都放下。炎天飛雪擁紅爐。
圓覺講主(起靈)
從無住本。示有相身。寄人間六十九年。了夢中百千三昧。唯心淨土。示有去來而不墮去來。自性彌陀。具足圓覺而住持圓覺。曰戒曰定曰慧。以嚴自身。非空非假非中。以導後學。經行坐臥。常在其中。雖曰授金臺。了知萬法不受。能事既畢。卷衣便行。移身換步一句作麼生道。去此不遠。涅槃臺前。有一善知識。名勝熱婆羅門。宜往彼問。
同庵講師掩土
萬法同中有不同。混然都在一菴中。而今同異俱拈却。踏斷飛來最上峰 伏惟。新圓寂。同庵都錄大講師。乘悲願而來。來無所來。依悲願而住。住無所住。是故從無住本。示有為功。以戒定慧嚴自身。指空假中惠後學。教門是賴。主席屢遷。雖云有道可傳。猶錦鱗之滯水。而實無法可說。似彩鳳之翔雲。六十九年一彈指頃。談笑自若。卷衣而行。雲外天香遽寂寥。座間花雨俄狼籍。盡謂到江吳地盡。那知隔岸越山多。於斯見同庵老人則未可在。要見同庵老人麼。佛壠龕中尋不見。白雲影裡却相逢。
高麗講師開龕
沒鬚鎻子鎻青空。鎻斷奔馳路不通。珍重無為無事客。不知全體在其中。故我慧因正主。賢首的傳。高麗堂上不庵講師。七十三年。本無來去。百千三昧。常自現前。進退步趨。總是中道大人境界。語默動靜。無非真空妙理法門。處處象王回旋。頭頭師子奮迅。如是如是。休論月午當臺。不然不然。且任須彌墮地。正當此時。且道。不庵講師。常在其中。不滯其中一句。又作麼生。金鎻玄關部掣斷。大千經卷出微塵。
施主煆髮(下火)
才有一毫頭。便是一毫頭。翳却頂門眼。剗去勿存留。只箇一毫頭。不是一毫頭。堆山積岳。塞壑填溝。此一一毫頭是不是一一毫頭亦復爾。會看烈焰雪花飛。不必撥炎求舍利。
清淨燈首座。撒骨
石城頂𩕳望鄉園。目力窮時却宛然。江國春風忽吹散。不知消息落誰邊。(舉骨云)箇是清淨爐鞴裡。千煅萬煉底。燈首座一把靈骨。堅如金石。瑩若冰霜。放去則包括十虗。収來則總在者裡。平生道義。末後夤緣。落在天寧手中。且道如何安著。區中日月不及處。方外乾坤自卷舒。
行者道寶(下火)
道中至寶。何處尋討。內外討之無蹤。日用用之恰好。三十三年。為陳氏之子。不紹家世箕裘。四五六歲。在天寧出家。不剗殿前之草。無拘生死去來。不管菩提煩惱。然雖如是。更須知有末後一句。舉火云。透者一關。隻手分付。
為智舉五戒(下火)
天台臨海舉五戒。靈隱堂中幾歲華。掃地添爐新活業。拾薪供水舊生涯。不憂衣鉢不入手。且喜身心`[已【CB】,巳【卍續】]`已出家。(舉五戒)劫火洞然無退轉。却來領取一袈裟。
知覺飯頭(下火)
辨出家事。真出家兒。淘米去沙底不是。淘沙去米底亦非。(舉火云)為伊點發者些兒。從教徧界火星飛。
淨道淨人(下火)
出家勤苦貴精修。衣食隨分勿外求。墜石腰間貪踏碓。不知明月過滄洲。既為靈隱堂中客。當把盧公作標格。明心見性如未曾。不免死生苦煎迫。今年隨我過虎丘。一疾纏綿只麼休。休則休`[已【CB】,巳【卍續】]`已。畢竟向什麼處去。便取山僧火把子。明來明去任優游。
蘇州道人(撒骨)
入得焦山潑天門戶。未是頑賴。禁得焦山亘天爐鞴。未是頑賴。(舉骨云)直得歷歷落落。玲玲瓏瓏。如今放去也。鳥風振海。白浪翻空。不貪香餌碧潭寵。
持淨來園頭(下火)
靈隱堂中客。事園持淨來。钁頭輕颺下。底事絕疑猜。解把菩提樹。徧於火裡栽。來園頭。爐中灰燼莫添柴。鐵樹無花也著開。
為朱老郎(下火)
浙東四明山。浙西西湖水。欲識朱老郎。面目只者是。平生妙用與神通。運米搬柴第一功。歷徧諸難六十六。事主之心元不同。人言`[已【CB】,巳【卍續】]`已死豈是死。我道出彼還沒此。渾侖一句相贈行。家家門前火把子。
為張府夫人余氏。起棺。并掩土
無相身中有相身。黃金宮闕幾番新。百年回首渾如夢。誰是惺惺做夢人。歿故夫人余氏。四十九年。從無相中出生。有相中入滅。中間一動靜一語默。往來於黃金殿上。白玉樓前。富貴榮華。無非佛事。須知夢中有不夢者。昔人云。色身敗壞。如何是堅固法身。曰山花開似錦。㵎水湛如藍。若向者裡領略得去。不妨與七賢女。把手共行。苟或躊躇。則聽一偈。浩浩塵中七寶聚。於中未是安身處。青山影裡白雲飛。緩步移身亟歸去。
世界未成。早有此片田地。胞胎既具。便屬夫人余氏。而今地闢天開。風光溢目。山圍水遶。春意滿前。正當窀穸之辰。遽忍別離之恨。舍人撫別。令子拜違。親屬悲摧。挽留莫及。正恁麼時。只知夫人埋玉於斯。而不知佛子住此地。即是佛受用。佛子復是阿誰。又喚什麼作此地。於斯受用去。經行坐臥。總在其中。佛國天堂不居心外。末後一句。又作麼生。一微塵土都遮護。富貴榮華付後人。
郭公。起靈。掩土
生從無相中受生。滅向有相中變滅。於中心識本來空。一點靈光常照徹。歿故郭四公。與麼見得去。昔本不來。虎踞龍蟠面面開。今亦無去。吳水秦淮如是住。湛然不昧去來機。一段風光付與誰。好箇轉身時節子。青山雲外待多時。
是中一所黃金藏。雪擁雲埋知幾年。溢目風光無限好。如今端的落誰邊。落在郭公邊了也。還見麼。淮山橫立。大江來朝。松蘿週遭。煙雲舒卷。賢父兄。六十年面目再覩。孰後孰先。好兒孫。五百載旺氣所鍾。曰富曰貴。可謂家世棲遲之所。九原安樂之窩。葉落歸根忘懷得旨。末後一句如何舉揚。開眼閉眼是西方。舉足下足皆極樂。
為上海蔡府屬。起靈。并秉炬
一葉乘潮泛淺深。問津上海訪三林。水雲影裡逢迎地。萬里平疇一片心。故我蔡公府屬。昔日來于斯。一生居于斯。治生立業于斯。仰事俯育于斯。乃至剖破藩籬。廣布仁惠。勤修檀度。徧歷諸山。亦不出于斯。是以田園望望鵶飛不度。子孫森森雁序滿前。亦不離于斯。奇哉奇哉。希有希有。能事甫畢。方八十有一春。拂衣西歸。`[已【CB】,巳【卍續】]`已二百六十日。底事潮聲帶慘。風韻含悲。將臨火化之場水面飄香。正是蓮開之際死生無憾矣。轉身一著。又作麼生。雙檜庵頭曾有約。佇看火裡現優曇。
(竪火炬云)還見麼。三世諸佛向者裡。成正覺坐道場。放大光明。破諸幽暗。歷代祖師。向者裡。傳佛心宗。開大爐鞴。煆聖鎔凡。得道諸師。向者裡。辨正邪焚外書。流通正法。大檀越蔡君宜義。有條攀條。無條隨例也入一分。今日向者裡。捨死生分段之身。得金則堅密之體。且雙林樹下。金棺自焚。今日雙檜菴頭。香薪自燼。雖然如是。末後一句。徑山老僧。與檀越蔡君。宿有夤緣。不妨今日說破。(舉火炬云)蔡府屬惺惺著。猛著精神。向這裡薦却。
為劉都鈐。掩壙
仙姑一片閑田地。今日誰來作主人。無限風光都占了。那堪花木四時春。大眾。此一穴地。混沌未分之前。`[已【CB】,巳【卍續】]`已屬劉公都鈐了也。混沌既分之後。天地秘之。生靈守之。俟今日今時。和四至界畔。一時付與都鈐大尉。永為棲遲之所。佛土天宮。盡在于是。此所謂佛子住此地。即是佛受用。常在於其中。經行及坐臥。(某人)靈輀在此。且道一靈真性在什麼處。若也薦得。面目現在。其忽未然。好水好山環遶處。森森松竹引清風。
掛海湧一峰額
古者道。千隴萬隴。不若一湧。我此山名從海湧。寺曰雲岩。塔戶鎻晴空。鐘金敲碧落。天下第一勝地。人間最上福田。故云。此峰特標海湧。収`[斂【CB】,歛【卍續】]`斂雲山旺氣。壯觀水陸雄觀。萬歲千秋。祝皇家壽考。千秋萬歲。宏祖域風規。莫怪山僧重說偈句。高懸海湧一峰牌。瑞氣祥光遍九垓。近水遠山無限意。一時収入此中來。
楓林掛勸忠旌孝寺額
楓林勝槩。古今植福之場。門扁新題。忠孝旌褒之地。喜誦唐人詩句。尚聞夜半鐘聲。一段風光千手莫掩。八字飛舞千眼頓開。信手拈來當陽顯示。廣野朝格下之澤。元樞奉如在之靈。綿香火於無窮。俾山林之有托。正恁麼時如何。(指額云)更宜高著眼。題目甚分明。
墨梅一題序
叢林以偈頌。為禪悅餘味者。葢黃梅有曰。此偈亦未見性。法眼有曰。此頌可續吾宗。此皆因語而識人也。往往禪宴之暇。一歌一詠。以淘汰業識。疏通性源。亦未敢髣髴單明之旨。否則錯礱言句。滋培道根。其損益又從而可知。學者不可不審。頃在四明。同清凉範長老遊大梅。或索和花光師墨梅十題。題曰懸崖放下。曰絕後再甦。曰平地春回。曰淡中有味。曰一枝橫出。曰五葉聯芳。曰高下隨宜。曰正偏自在。曰幻花滅盡。曰實相常圓。首尾託物顯理。借位明功。以形容禪家流工夫。從入道應世。至於得旨歸根邊事。無準於實相常圓。著語云。黃底自黃青底青。枝頭一一見天真。如今酸澁都忘了。核子如何說向人。予愧短乏。哦咏非素習。不得`[已【CB】,巳【卍續】]`已。亦勉強思量。到思量不及處。果幻花滅盡耶。墨梅無下口處耶。懡㦬中不覺失笑。噫。絕後再甦耶。平地回春耶。於湊泊不及處湊泊。成二百八十字。字韻句意不揀重複。但不失題意而`[已【CB】,巳【卍續】]`已。掉在無事甲中。十見青黃。一日與畏友艮岩。火爐頭夜話之。艮岩亦忻然成十章。併錄之放筆一笑。是淘汰業識耶。是錯礱言句耶。必有為我剗去者。
題無染頌軸後
純公座元號無染。乃鍾山第一座崈公稱之。復作序。序之意。以有無染淨。是二邊語。存一遣一。共過患等。雙遣雙存過患。亦匪存匪遣。茫茫莫究。其辭宛轉。其意深妙。光明藏中。快說禪病。莫過于此也。末後又云。余著語是無染上一重染污。今諸公從而頌之。是一重更一重。無染安在哉。不向一重復一重處求之可乎。石溪野人直言之曰。要識吾無染。純公座元是。
凹岩說(採三字隱語作)
金仙子隱曰偉子蒙。沂子良。寂子照。癸巳仲春月望。會月子友於石溪之北。日永風清。漱石枕流。相為賞樂。適福都子隆子至。奉細綰盈鋪之供。子友緩帶摩腹。指空作凹岩字遺曰。貧無以贈一之三三名號洋洋乎言說不虗。子隆子俯而思。名號虗聲也。言說亦無實義。即虗聲而承言說可乎。舍言說而求實義可乎。復嘿而言。虗聲即實義耶。實義即言說耶。久不自決。三子隱知其心語。乃伸右手。各持一凹岩。兀兀然巍巍然。或嵌嵌确确。空空洞洞。或東西相向。似有還虧。頭角崢嶸。若平而險。白雲變態。素月分輝。流泉風松。幽禽和唱。各各岩前。一一陳露。子隆子不起于座。如是而觀八十小劫。心目不搖。子友說偈。寤之曰。欲寫凹岩字未成。雲開頭角見崢嶸。中間一缺隱身地。換盡面前人眼睛。子隆子不覺唯唯點頭。卷之而去(自兀兀然。至幽禽唱。皆三子隱頌中之語)。
太虗說
竺乾古皇先生有句語。如漫天網子相似。非同太虗。非異太虗。而含裹太虗。如是不離本處。即一切處。陞法空座。演此句義。四十九年。莫能究其萬分之一。最後會百萬眾於一青蓮華上。獨擎拳高士忻然微笑。先生目之。只得兩手分付。綿綿至今無空缺處。同流異學。密證顯符。莫知幾何。有柱下隱君子之徒。知清淨身。如太虗之無邊。故背之而坐。鈎在不疑之地也。悟平常心。如太虗之豁然。故從西過東。無乃攙行奪市乎。後五百載從寂寞冲虗中。蹉脚南來失手摸著。四面八方。回避不及。披襟當之。號太虗者。吾眉山揚若冲道士也。歲莫抱焦桐。訪城西蘭若。須臾言辭。故囑之曰。異日平步家山。遇賞音試彈此曲。使大音希聲充乎太虗。則不枉南來徒費草鞋錢也。太虗太虗勉旃。
䟦無傳頌
鍾山正知客。忽起故山之思。往別北磵於常熟慧日。磵喜其為正傳室中真子。乃以無傳號之。山中勝集。皆有出山句。橫推竪推。無非以祖祖相傳。傳而無傳。不是無傳。而曰無傳。葢無傳即正傳。正傳即正無傳也。噓。無傳之旨。果如是耶。若言以心傳心。却喚什麼作心。即世諦則偽求之可乎。離世諦則偽求之可乎。或曰。到處見成親受用。不從葱嶺帶將來。皆非吾所能知也。要識無傳之旨。當從正無傳問之。
䟦覺如居士手書心經
覺如居士。公務餘暇。手書法華楞嚴圓覺金剛等經。仍集古今諸家解說。布於章句之下。末後収功於心經。其微意不言可知。余展卷一觀。見諸家所註。一言是一言一句。居士所書。一畫是一畫。一字是一字。不免合掌贊嘆。奇哉心經也。若離此別求可乎。淳祐己酉。端午後五日。靈隱住山某䟦。
䟦游參政所書心經
龜堂大資相公。燕居霅上。日書心經。惠諸來學。余游太白。方一聞之。心`[已【CB】,巳【卍續】]`已起敬。及抵冷泉。始獲一見。奇哉第一希有之書也。古今王公大人。於此道。或傾心贊之。或肆口毀之。雖贊毀不同。同一心也。楞嚴曰。順逆皆方便。矧龜堂所書二百七十六字。既以心名。孰不具有。先覺後覺。同入此門。如是宣說。如是書寫。信解受持。依如是住。噫。此時非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耶。具頂目者。乃能默契。
添藏經施主。水陸。陞座說偈
大悲心上流出底。呼為切脚若為評。不知切脚什麼字。寫不成兮呼不成。依依俙俙如半月。髣髣髴髴若三星。分付老昭諸善士。生生世世壽康寧。
容大師。水陸。陞座說偈
末山一境不露頂。直下全超五障身。佛國無邊皆自`[己【CB】,已【卍續】]`己。臺山大會付何人。苾蒭草碧枝枝秀。菡萏花紅葉葉新。外祖深恩只者是。一菴和氣暖於春。
如行新戒。落髮升座
患累資生無有涯。選官選佛學丹霞。須知髮剗殿前草。不礙萱開堂北花。萬法從心心是正。一心逐物物皆邪。夜窓寂寂青松下。究徹根源始到家。
勸請首座掛牌上堂
三春去向那邊去。九夏來從屋力來。一喝兩頭俱坐斷。人天眼目與誰開。烏飛兔走。地轉天回。時有清風匝九垓。寒山子滿頭灰。引得豐干笑滿腮。且道笑箇什麼。問取首座。
上堂。善惡不思。名為頂句。內外絕依。名為得住。時時寂寂惺惺。時時退步薦取。如是三十年。覔之總無處。覔無處。贏得雙眉時陡聚。
上堂。外息諸緣。內心無喘。心如牆壁。可以入道。此非少林初祖畫出底模子耶。了了常知。言不可及。此非二祖從模子裡脫出底耶。而今心憤憤口悱悱。一箇半箇板齒為鐵橛。將者模子。一嚼百雜碎。非知恩報恩者耶。山僧斫額以待。
上堂。舉馬大師因僧問。如何是佛。馬云。即心是佛。後南岳讓和尚聞云。馬子未在。更五年。馬云。非心非佛。讓云。馬子未在。更復五年。馬云。不是心。不是佛。讓云。馬子徹也。後有僧舉似大梅。梅云。者老漢。教壞人家男女。未有了日。儞但非心非佛。我只即心即佛。師云。馬大師。非特教壞人家男女。亦乃錯誤後代兒孫。那裡是他錯誤處。鯨吞海水盡。露出珊瑚枝。
上堂。舉臨濟無位真人話。師云。日永風清。雷奔電卷。無位真人。略通一線。急須著眼看仙人。莫看仙人手中扇。
施主請水陸陞座
舉僧問福嚴。某甲百年後。以何為津梁。嚴指心云。以此為津梁。僧亦指心云。如何是此。嚴云但行好事。莫問前程。師頌曰。百年將底作津梁。直指心田是道場。八萬四千安樂法。(指胷云)只於此處可承當。
舉臨濟半夏上黃蘗。却回終夏古則。師拈云。黃蘗養子之緣。臨濟事父之禮。一時清規。千載榜樣。因甚到中途。疑此事而回。須信甜瓜徹蔕甜。
舉。臨濟無位真人乾屎橛古則。師頌曰。沒便宜處討便宜。無位真人小廝兒。如是去來如是住。無時不是在家時。
讚
出山相
棄却金輪尊貴人。要來平地討艱辛。如斯面目塵埃甚。更說優曇別是春。
草衣文殊
披草衣。執具書。面不洗。頭不梳。是文殊。非文殊。擬議臺山路轉迂。
馬郎婦
願海散香風。花披菡萏紅。錦鱗方上釣。金鎻`[已【CB】,巳【卍續】]`已騰空。
自在觀音
日高花影重。風暖鳥聲碎。在在圓通門。門門觀自在。𤥖陀峰頂較些些。片月分輝照滄海。
泛蓮觀音
一葉蓮舟泛渺瀰。誦觀音也戴阿彌。希奇妙相毫端上。五濁眾生知未知。
藕絲觀音
頂戴阿彌。不假花冠之纍纍。肩披藕絲。不必瓔珞之垂垂。孤然不倚。儼然若思。我於一十九類三十二應身中。次第觀之。而無如是抱膝安閑大自在之風規。
布袋
矬而肥。肥而癡。肩駝背負。或徐或馳。回頭處微笑時。此意明明說向誰。
達磨祖師
跨水行人語不符。絕江足踏一莖蘆。此時獨自棲棲去。今日人將入畫圖。
小師正知。畫師頂相請讚
高厚同源。萬殊一體。卓爾何來。湛然非止。覧蜀天雲。挹龍淵水。際會如斯。孰窮所以。正知知之。不出乎是。
師寄蔣山癡絕和尚。(竝)沂艮岩
急水上旗翻五色。飛流中毬輥百花。相逢相笑勿相嘆。無限行人未到家。![[X71p0080_01.gif|300]]
沒絃琴三弄五弄。無孔笛一聲兩聲。明月浮空天似水。長安歸夢恰三更。[○@─]
癡絕和尚(和答) 沂首座
盤陀石上無根樹。畢竟空中有蒂花。樹`[已【CB】,巳【卍續】]`已成林花結果。行人到此合忘家。[○@(?/─)]
生鐵團上重重縫。電光影裡撮雷聲。果然點眼知人意。便把三更作五更。![[X71p0080_02.gif|300]]
女子少年雙𩯭雪。婆婆八十滿頭花。芝蘭庭畔相携手。明月清風共一家。○
芻狗吠成師子吼。木雞啼作鳳凰聲。貪觀秋水連天碧。不覺桑田幾變更。○
傳衣石谿佛海禪師雜錄(終)
#----------------------------------------------------------------------
#【經文資訊】卍新纂大日本續藏經 第 71 冊 No. 1406 石溪心月禪師雜錄
#【版本記錄】發行日期:2023-12,最後更新:2022-10-12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 財團法人佛教電子佛典基金會(CBETA)依「卍新纂大日本續藏經」所編輯
#【原始資料】CBETA 人工輸入,蔡寧君大德輸入
#【其他事項】本資料庫可自由免費流通,詳細內容請參閱【財團法人佛教電子佛典基金會資料庫版權宣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