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說金剛經纂 整理者 方廣錩 〔題解〕 《金剛經纂》,中國人自撰佛經。一卷。本文獻由三部分組成。 第一部分為啟請八大金剛與持誦功德文。其啟請八大金剛部分,與敦煌文獻若干《金剛經》前之啟請八大金剛內容大致相同。持誦功德文中則稱:「持此《金剛經纂》一遍,如轉《金剛經》三十萬遍。」 第二部分敘述天曆元年,北山縣劉姓女子入冥故事。謂閻羅王勸說該女子持誦《金剛經纂》,女子回答:「世上無本。」閻羅王便傳授經本,並稱該經「從『如是我聞』至『信受奉行』,都計五千一百四十九字,有六十九佛,自五十一世尊,八十五如來,三十六須菩提,二十六善男子、善女人,數內有七字四句偈等。」 第三部分為「玄奘法師十齋日」、「玄奘法師十二月禮佛日」以及持誦功德文。勸導持齋、禮佛、念佛,稱:「玄奘法師於西國取經一千卷,內掠出此禮佛日月。若能有人受持讀誦者,獲福無量。用力最上,功德甚多。福高遷如須彌山王,深如巨海,大如天地,廣積無邊功德。」 現發現在敦煌文獻中存有一件,被撕為兩號:前半為法國國家圖書館藏伯3024號背面,有首題「佛說金剛經纂」;後半為英國大英圖書館藏斯2565號背面,有尾題「金剛經纂一卷」。兩號相綴,絲毫不差。 本文獻價值在於:一、本文獻是中國民間佛教的產物,反映了功德思想的實際流傳形態。二、「十齋日」、「十二禮日」等對研究民間佛教實際宗教活動有重要參考意義。三、從文內閻羅王對《金剛經纂》的介紹看,所謂《佛說金剛經纂》並非本文獻,而應是《金剛經》本身。北山劉姓女子入冥故事的目的是宣揚持誦《金剛經》的功德。這與張居道入冥故事宣揚《金光明經》、黃仕強入冥故事宣揚《普賢菩薩說證明經》頗為相似。四、如本文獻之天曆元年確為元文宗天曆元年(1328),則本文獻不應是藏經洞文獻,從而對藏經洞研究以及敦煌文獻研究帶來一系列問題。但元代乃至我國歷代行政區劃均無「北山縣」,因此,本文獻之「天曆元年」是否真實的歷史年號尚需研究。總之,本文獻的發現對中國佛教及敦煌學研究提出不少新課題,均有待深入研究。 本文獻未為我國歷代大藏經所收,歷代經錄亦均無記載。 錄文以伯3024號背面與斯2565號背面為底本,無校本。 〔錄文〕 佛說金剛經纂 先須啟請八大金剛: 奉請青除災金剛,  奉請辟毒金剛, 奉請黃隨求金剛,  奉請定除災金剛, 奉請白淨水金剛,  奉請赤聲火金剛, 奉請紫賢金剛,   奉請大神金剛。 每欲讀誦持念,先須啟請八大金剛。經云:若善男子、善女人,持此《金剛經纂》一遍,如轉《金剛經》三十萬遍,感得神禮如滿道。 天曆元年,北山縣有一劉氏女子,年十九歲身亡,到冥司,見閻羅王問女子曰:「一生已來,作何罪福?」 女子答曰:「一生已來,偏持《金剛經》。」 閻羅王問[1]女子曰:「何不念取《金剛經纂》?」 ᅟᅟ==[1] 「閻羅王問」,底本無,據文意補。== 女子曰:「緣世上無本。」 王言:「放汝卻迴,分明記取經文。從『如是我聞』至『信受奉行』,都計五千一百四十九字,有六十九佛,自五十一世尊,八十五如來,三十六須菩提,二十六善男子、善女人[2],數內有七字四句偈等。今言: ᅟᅟ==[2] 「人」,底本無,據文意補。== 稽首三界尊,歸依十方佛, 我今發弘願,受持《金剛經》, 上報四重恩,下濟三塗苦, 若有見聞者,悉發菩提心, 盡此一報身,同生極樂國, 一日贊般若,遍積善無涯。」 玄奘法師禮拜,逐月有十齋日: 一日有善惡童子下界,念定光佛; 八日齋,太子下界,念藥師琉璃光佛; 十四日,司命下界,念賢劫一千佛; 十五日齋,五道將軍,念阿彌陀佛; 十八日齋,閻羅王天子下界,念地藏菩薩; 二十三日齋,天大將軍下界,念大勢至菩薩; 二十日齋,察命下界,念觀世音菩薩; 二十八日,太山府君下界,念盧舍那佛; 二[3]十九日齋,四天王下界,念藥王菩薩; ᅟᅟ==[3] 「二」,底本作「八」,據文意改。== 三十齋,大[1]梵王下界,念釋迦牟尼佛。 ᅟᅟ==[1] 「大」,底本作「念大」,據文意刪。== 西京龍興寺玄奘法師於西國來大唐國來,有十二月禮佛日,每月祇在一日。 正月一日,平明時向東方[2]禮佛四拜,除罪二百三十劫; ᅟᅟ==[2] 「方」,底本無,據文意補。== 二月八日,雞鳴時向西方禮佛四拜,除罪一百二十劫; 三月七日,亥時向西方禮佛四拜,除罪一百四十劫; 四月八日,子時向北方禮佛四拜,除罪一百二十劫; 五月五日,黃昏時向東方禮佛四拜,除罪一千八百劫; 六月六日,黃昏時向東方禮佛四拜,除罪一千八百劫; 七月七日,平明時向東方禮佛九拜,除罪一千八百劫; 八月八日,卯時向東方禮佛[3]十拜,除罪三萬三千劫; ᅟᅟ==[3] 「佛」,底本無,據文意補。== 九月十日,寅時向東方禮佛九拜,除罪一千八百劫; 十月一日,卯時向南方禮佛九拜,除罪一千劫; 十一月一日,黃昏時向南方禮佛九拜,除罪一千劫。 右件禮佛月日之時,此是賢聖集會勸諸大地眾生,一心於佛,月日不得失時,令諸眾生,所求稱遂。若能抄寫使[4]流與[5]人,除罪三萬九千六百劫,若能教受一人受持,除罪恒河沙數劫。 ᅟᅟ==[4] 「使」字不清,或為「付」、「傳」。== ᅟᅟ==[5] 「與」字不清,或為「為」。== 玄奘法師於西國取經一千卷內,掠出此禮佛日月。若能有人受持讀誦者,獲福無量。用力最上,功德甚多。福高遷如須彌山王,深如巨海,大[1]如天地,廣積無邊功德。勸[2]諸善男子、善女人虔[3]心重意,普願合掌珍重,閤家禮敬經文讀誦贊[4]歎,罪滅福生,信心奉行。 ᅟᅟ==[1] 「大」,底本作「無」,據文意改。== ᅟᅟ==[2] 「勸」,底本作「歡」,據文意改。== ᅟᅟ==[3] 「虔」,底本作「虎」,據文意改。== ᅟᅟ==[4] 「誦贊」,底本無。== 金剛經纂一卷 〔錄文完〕 #---------------------------------------------------------------------- #【經文資訊】藏外佛教文獻 第 1 冊 No. 12 佛說金剛經纂 #【版本記錄】發行日期:2023-12,最後更新:2022-10-12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 財團法人佛教電子佛典基金會(CBETA)依「藏外佛教文獻」所編輯 #【原始資料】方廣錩大德提供 #【其他事項】本資料庫可自由免費流通,詳細內容請參閱【財團法人佛教電子佛典基金會資料庫版權宣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