ᅟ<span class="date">Updated: 2025-06-21 18:52</span>
《湿婆往世书(精缩本)》中文翻译
https://www.zhihu.com/column/c_1341788974898139136
# (序言)
(古印度)柔玛哈山(Romaharshana) 原著
(印度)Bibek Debroy 、Dipavali Debroy 改编
本书根据
Books For All 出版社
(Great Epics of India: Purana 4)
Shiva Purana
Bibek Debroy
Dipavali Debroy
Published by Books For All
(An Imprint of Low Price Publications)
A-6, 2nd Floor, Nimri Commercial Centre, Ashok Vihar Phase 4, Delhi 110052 (INDIA)
译出
(此译本仅供学习使用,禁止任何商业用途,本书未获得正版授权,出版商可联系作者删除)
译者序
印度作为古代文明之一,留下了许多宝贵的宗教哲学思想和神话传说,在某种意义上,印度宗教、印度哲学和印度神话都是分不开的。印度神话版本众多,诸多情节也较混乱。古印度神话文献的形式主要以史诗、诗歌为主,有举世闻名的两大史诗《摩诃婆罗多》、《罗摩衍那》,还有十八本往世书。《湿婆往世书》(又译《希瓦往世书》)就是其中之一(也有观点认为不是),内容主要关于湿婆以及对湿婆的崇拜,湿婆作为印度教三相神之一,在印度教及印度哲学中地位可见一斑。本书并不是《湿婆往世书》原文,而是由印度人Bibek Debroy和Dipavali Debroy进行过一定简化的精缩本,鉴于原文较长而《往世书》对读者的阅读价值更多体现在情节上,而不是文学上,故译者将此精缩英文本译为中文,以飨读者。关于本书人名和书名的翻译,译者尽量意译,考虑到印度人名冗长,对中国读者不友善,也不利于读者记忆情节,故意译,这也是《摩诃婆罗多》主译黄宝生采用的策略。译者非英文专业出身,对印度哲学了解也不够,虽求尽善尽美,难免出现瑕疵。万望读者提出宝贵建议于评论区,谢谢!
本书并非一次译完,一次翻译一个情节发布一篇知乎文章,译者将会在每一篇文章开头结尾附上前后文链接,望读者理解。
译者识于2021年2月7日
原书序言(Introduction)
诸《往世书》(The Puranas)都是神圣的宗教文献,你一定听说过著名的史诗《摩诃婆罗多》(Mahabharata),也许你甚至读过《摩诃婆罗多》的故事。人们认为《摩诃婆罗多》的作者是博学的圣者黑天·岛生·天人毗耶娑(Krishna Dvaipayana Vedavyasa),也作毗耶娑天人(Vyasadeva)。不管是“天人毗耶娑”,还是“毗耶娑天人”,事实上这只是一个头衔(title),意思是“分离吠陀者”。“分离吠陀”是毗耶娑理应完成的事情之一,他将诸吠陀(Vedas)分为四吠陀(Four-Rig Vedas)。这之后,他创作了《摩诃婆罗多》。
《摩诃婆罗多》中包含十万对句(couplets)。但是尽管毗耶娑已经分离了四吠陀,写成了《摩诃婆罗多》,他依旧不满足。于是,他创作了十八《往世书》。这十八本《往世书》并在一起,一共有一千万个对句。但对于一个凡人来说,一千万句实在是多的不可能读完。于是,毗耶娑将诸《往世书》归纳缩减为四十万个对句。我们现有的《往世书》正是经过毗耶娑缩减过的版本。对我们普通人可以接触到的作品来说,毗耶娑的作品有十万对句的《摩诃婆罗多》和四十万对句的诸《往世书》。只有神(天人)才能读到一千万对句的诸《往世书》。至少,这是《湿婆往世书》中记载的。
虽然传统观点认为所有的《往世书》都是毗耶娑写的,但这个观点并不是正确的。很明显,诸多《往世书》不是一个人写成的。这就是我们想让你清楚地认识到“毗耶娑”只是一个头衔,而不是一个“名号(name)”的原因。传统观点也告诉了我们历史上有许多人都拥有“毗耶娑”的头衔,准确地说,有28个人都曾用过这个称谓。黑天·岛生(Krishna Dvaipayana)是第28世毗耶娑,将来也会有其他人沿用 “毗耶娑”这个头衔。第29世将会被命名为“马嘶”(Ashvatthama)。我们现在讨论的毗耶娑(第28世毗耶娑),有两个名字,“黑天(Krishna)”和“岛生(Dvaipayana)”。他叫“黑天”是因为他皮肤黝黑,又叫“岛生”是因为他出生在岛上(dvipa是岛屿的意思)。
回到《往世书》上来,诸《往世书》并不是由一个作者撰写的。许多作者都将他们自己的故事和一些他们听说的轶事添加了进去,所以《往世书》一直在不断地扩充。从这个角度上讲,要明确地知道《往世书》的具体成书时间是不可能的。诸《往世书》并不是在一个特定的时间点被写成的。一般来说,诸《往世书》的成书时间是在公元300年至公元1000年间。
我们对诸《往世书》做了一点精简。事实上,《往世书》的数量远远不止这十八本。只是人们认为这十八本《往世书》是全部《往世书》的精华,并且都是毗耶娑写的。人们将这十八本称作“大往世书(mahapuranas)”。其他次要的《往世书》也称作“小往世书(upapuranas)”。成书于公元300年至公元1000年间的是“大往世书”,“小往世书”就要晚的多了。
那么,《往世书》究竟是什么呢?当然,《往世书》是神圣的宗教文献,但到底是哪种类型的神圣宗教文献呢?传统观点认为,一部大往世书应该包括五个部分的内容。这五个部分被称为五种属性(lakshanas)。分别是“创世”、“定期破坏与再创造”、“十四纪元”、“太阳纪元的历史和月亮纪元”和“皇室家谱”。如果一部文献没有这五种要素,便不能称其为“大往世书”。
《湿婆往世书》是不是大往世书呢?诸《往世书》中就记载了不同版本的“大往世书”的清单,这些不同版本大体上是都能匹配上的,唯独对第四本“大往世书”有争议。有些版本的第四本“大往世书”是《湿婆往世书》,但有些版本的第四本又变成了《伐由往世书》(Vayu Purana)。不管《湿婆往世书》是不是大往世书,它都是《往世书》中非常重要的一本。
这十八本大往世书又被分成三类,每类有六本《往世书》。印度教三相神有梵天(Brahma)、毗湿奴(Vishnu)和湿婆(Shiva)。梵天被认为是创世者,毗湿奴是世界护持者,而湿婆是世界毁灭者。由于这三位神地位极其重要,《往世书》也对三相神给予了相应的偏重。内容主要涉及毗湿奴化身的故事的书,称为《“纯质(sattvika)”往世书》。内容主要涉及创世的书,称为《“梵天”往世书》,也叫《“梵性(rajasika)”往世书》”。内容主要偏重宗教祭祀的仪式和规范的书,称为《“湿婆”往世书》,也叫《“仪礼(tamasika)”往世书》。《湿婆往世书》很大程度上就是《“仪礼”往世书》。其他类《往世书》还含有《“化鱼(Matsya)"往世书》, 《“龟王(Kurma)”往世书》、《“林伽(Linga)”[1]往世书》、《“战神(Skanda)”往世书》、《“火神(Agni)”往世书》。
《湿婆往世书》有两万四千个对句,这两万四千个对句又被分成六个部分。这些部分的名字叫:“知识赞美诗”(jnana samhita)、“诸生赞美诗”(vidyeshvara samhita)、“神庙赞美诗”(kailasa samhita)、“静笃赞美诗”(sanatkumar samhita)、“风之赞美诗”(vayaviya samhita)和“达摩赞美诗”(dharma samhita)。每一部赞美诗又被分作章节。“知识赞美诗”有78章,“诸生赞美诗”有16章,“神庙赞美诗”有12章,“静笃赞美诗”有59章,“风之赞美诗”有30章,“达摩赞美诗”有65章。
本《湿婆往世书》是由毗耶娑弟子柔玛哈山(Romaharshana)传诵而成。
参考
^Linga,也作Lingam,有男性生殖器之意,也代表一种象征生殖力的转动仪器。——译者注
# (01)
(此译本仅供学习使用,禁止任何商业用途,本书未获得正版授权,出版商可联系作者删除)
柔玛哈山和其他圣者
(Romaharshana and the Other Sages)
在飘忽林(naimisharanya)[1]中居住着许多圣者。有一天,这些圣者去和柔玛哈山攀谈。圣者们对他说:“柔玛哈山啊,你是有福的。你教了我们如此多的知识,但我们仍不满足。你拥有在毗耶娑天人门下学习的福分,对于过去,现在,未来,你都无所不知。请你给我们讲述湿婆的故事吧,我们对湿婆的了解还不够多。”
柔玛哈山对他们说:“你们想知道的,我都会讲给你们听。我讲的一切都是真实不虚的,并不是我编造的。多年前,圣者那罗陀仙人(Narada)[2]也想从他的父亲梵天那里了解湿婆。梵天对他的儿子讲的一切事,我都将讲给你们听。
参考
^在《往世书》中最常出现的一处圣地。诸《往世书》都是在这片森林由一个人向圣者们讲述的。——译者注
^梵天的儿子之一,四处游走的音乐家和故事传诵者。——译者注
# (02)
梵天(Brahma)
起初,世界空无一物。宇宙本身也不存在。唯有梵(Brahman)充满世界。梵非冷非热,非粗非细。梵没有开端也没有末了。
水遍布世界。大神毗湿奴在水上显出他那巨大的形体,在水上睡着了。在毗湿奴睡眠之时,一朵莲花(padma)从他的肚脐中盛开。这莲花有许多的花瓣,莲花的茎发出光芒,这光芒如同一千个太阳在一齐闪耀。在这莲花中,梵天出生了。他问自己:“世界里除了这朵莲花,好像什么也没有。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应该行何事?我是谁的儿子?是谁创造了我?”
梵天觉得,要是他对这朵莲花作一番探索,也许就能得到这些问题的解答,或许他应该找到莲花的中心。梵天下降到了莲花的茎部,在这附近徘徊了一百年。但是他一直都找不到莲花的中心。于是,他觉得他应该回到他出生的地方。但是即使他在茎部又徘徊了一百年,还是找不到回到他出生之处的路。徘徊了两百年,梵天感到疲惫,放弃了寻找他的出生之处,在原地休息。
忽然,梵天听到有人在说话:“梵天,你要开始苦修冥想!”
于是梵天冥想了十二年。十二年过去了,四臂毗湿奴在梵天面前显现。四臂毗湿奴的四只手上分别拿着一个法螺(shankha)[1]、一个查克拉(chakra)[2]、一柄金刚杵(gada)和一朵莲花。梵天不知道对方是谁,就问他:“你是谁?”毗湿奴没有正面回答这个问题,他回答道:“我儿,大神毗湿奴创造了你。”
“你是谁?为什么把我称作儿子?”梵天问道。
“你认不出我了吗?我是毗湿奴。你就是从我的身体里面出生的。”毗湿奴答道。
但是梵天并没有相信这一套说法,他开始和毗湿奴打斗起来。
参考
^一种海螺,毗湿奴的象征。 ——译者注
^也称“脉轮”或者“气轮”,在印度瑜伽的观念中是指分布于人体各部位的能量中枢。 ——译者注
# (03)
林伽(Linga)
在梵天和毗湿奴打斗之时,一根闪耀的林伽[1]降到了他们的打斗之处,这林伽,是湿婆的象征。这林伽看上去既没有始端也没有末端。
毗湿奴说:“我们别打了,这里现在有了第三个存在物。这林伽究竟为何物?从何来?我们先来弄明白这东西是什么。你化成天鹅向上飞,我变成野猪向下冲。我们去找到这林伽的顶端和底部。
梵天同意了。他变成了一只白天鹅向上飞行。毗湿奴变成一头白野猪向下寻找。他们寻了四千年,但还是没能找到林伽的末端。因此,他们又回到出发之地祈祷。他们祈祷了一百年。一百年过去了,他们听到了“唵(om)”声,一个五头十臂的活物出现在了他们面前。这,就是大神湿婆。
毗湿奴说:“这样看来,我和梵天打斗反是件好事,我们的打斗使你出现在了我们面前。”
湿婆答道:“我们是同一实体的三个部分,本来只有一个实体,这个实体被一分为三。梵天是世界创造者,毗湿奴是世界护持者,而我是世界毁灭者。另有一神名曰楼陀罗(Rudra)将从我身体中生出,但本质上,楼陀罗与我是一体的,楼陀罗就是我,我就是楼陀罗。梵天,请开始你的创世大业吧。”
湿婆消失了,梵天和毗湿奴从天鹅和野猪变回了本来的形态。
参考
^湿婆的生殖器。 ——译者注
# (04)
创世(Creation)
起初,水充满世界。在这水中,毗湿奴造了一个巨蛋(anda),他显出他巨大的形体,进到了蛋中。
与此同时,梵天开始静坐祈祷。在他冥想时,他创造了诸圣者,这其中有卡达玛(Kardama)、达克刹(Daksha)[1]和摩利支(Marichi)[2]。摩利支之子是迦叶波(Kashyapa)[3]。达克刹有六十个女儿,其中十三个嫁给了迦叶波。迦叶波和达克刹的十三个女儿们生了阿底提耶(adityas)[4]、岱提亚(daityas)[5]、檀那婆(danavas)[6]、各种树木、鸟类、蛇类、高山以及各种蔓生植物。世界因此而充满生灵。
有一神名曰楼陀罗,也是湿婆本尊,亦是梵天所生。楼陀罗居于凯拉萨山上。达克刹之女萨蒂(Sati)嫁给了楼陀罗。
但是达克刹和楼陀罗并不喜欢彼此。达克刹举办了一个祭祀,但他没有邀请楼陀罗与祭。虽然萨蒂也未获邀,但她还是去参加了祭祀大典。但达克刹大大地羞辱她,萨蒂为了向父亲表示抗议,结束了自己的生命。[7]这事激怒了楼陀罗,以致于他派遣他的手下[8]摧毁了祭祀,并杀死了与祭的所有神。这事结束后,楼陀罗又平静了下来,将他杀死了的神复活。祭祀完成了。萨蒂转生为雪山神王和妻子梅那伽(Menaka)之女,在她再次和楼陀罗(湿婆)结合之后,人们称她为帕尔瓦蒂(Parvati)。
参考
^生主之一。 ——译者注
^也称提婆。 ——译者注
^也是生主之一。 ——译者注
^字面意思是“阿底提之子",印度神话中一组神的统称,包括因陀罗在内的许多大神位列其中。 ——译者注
^阿修罗的一族。 ——译者注
^也是阿修罗的一族。 ——译者注
^据《薄伽梵往世书》记载,萨蒂观想湿婆的莲花足在周身引起大火而死。 ——译者注
^夜叉、鬼怪一类。 ——译者注
# (05)
陀罗迦修罗(Tarakasura)
有一阿修罗名曰陀罗(Tara),塔拉生了陀罗迦(Taraka)。
陀罗迦希望能打败诸神。因为这个缘故,他去到了玛度林(Madhuvana),在那里修炼苦行。他张目对日,举手静坐。他又金鸡独立,足趾触地。他修炼了一百年。在那一百年里,陀罗迦只喝水,不吃食物。在后面一百年里,他连水都不喝了,依靠空气就能生存。他又花了一百年在水中修炼,一百年在火中修炼。这之后的一百年里,他倒立着修炼。再之后的一百年里,他悬挂在树枝上修炼。
这冥想的难度是如此大,以至于梵天都被他取悦了。梵天在陀罗迦面前显现,对他说:“你的苦行使我满意,何种赐福你欲获得?
陀罗迦答道:“你若满意,请满足我的两个愿望。第一个愿望是我要比你的一切造物都强大,第二个愿望是只有湿婆之子能杀死我。”
在当时,湿婆尚未生子。萨蒂去世后虽已转生成帕尔瓦蒂,但还没有和湿婆结合。
梵天满足了陀罗迦修罗的两个愿望。这阿修罗去到一城名曰顺尼普拉(Shonitapura),在这城住了下来。由于两个赐福的原因,众阿修罗将陀罗迦修罗尊为他们的王。强大的陀罗迦修罗轻松就将诸神打败。他征服了三界,又将诸神赶出天界。他将诸神的一切物品占为己有,又让诸神作他的仆人。
沮丧的诸神到梵天那里去请求他帮忙解决陀罗迦修罗给他们带来的麻烦。
梵天对诸神说:“我做不到。陀罗迦修罗之所以如此强大,是因为我给予他的两个赐福。况且,我的赐福保证了陀罗迦修罗只能被湿婆之子杀死。湿婆必须要生一个孩子。他现在正在喜马拉雅山中修炼苦行。帕尔瓦蒂也在那山里。你们要使他们坠入爱河,再结姻缘。
# (06)
火烧爱神(The Burning of the God of Love)
诸神决定遵从梵天的建议。但如何才能保证湿婆和帕尔瓦蒂坠入爱河呢?诸神之王是因陀罗。爱神刊达尔帕(Kandarpa),也叫麦唐纳(Madana)。
因陀罗召来刊达尔帕。对他说:“你必须要帮助我们,这是唯一的路子。湿婆正在喜马拉雅山中修炼苦行。帕尔瓦蒂也在那山里。你要使他们坠入爱河。”
刊达尔帕来到了湿婆冥想的地方。爱神一到达,那地方马上就变得春暖花开,蜜蜂飞鸣,杜鹃啁啾,清风过林。湿婆努力将注意力集中在冥想上,但是这环境使他分心。
在这样的氛围中,帕尔瓦蒂来了,她的美貌让湿婆动心。帕尔瓦蒂对湿婆也有好感。
但是事情的发展不会如此简单。湿婆毕竟是大神湿婆。他意识到事情有些不对劲,为何这冥想会被平白打断呢?为何现在不是春天但周围却是春天的景色呢?湿婆环顾四周,看到了藏起来的刊达尔帕。他意识到这一切都是刊达尔帕搞的鬼。
湿婆生气了。他额头中间的第三只眼喷出了火焰,将刊达尔帕烧成灰烬。
刊达尔帕的妻子是拉提(Rati)。当她看到刊达尔帕被烧成灰烬,顿时悲痛欲绝。她一下子失去了意识。等她醒过来以后,她悲伤地说:“我是谁,发生了什么?我的丈夫,我的爱人,你去了哪里?”
诸神和拉提找到了湿婆,向他解释说这不是刊达尔帕的错。他被命令来打断湿婆的冥想是因为陀罗迦修罗的缘故。现在拉提失去了丈夫,她该怎么办?
湿婆回答:“事情既然已经发生,现在无法救回刊达尔帕了。他最后会生在德瓦尔卡(Dvarka)城,转生成为黑天(Krishna)之子帕救牡纳(Pradyumna)。到时候拉提又会和他重新结合。在那日子到来前,先让拉提等候。
诸神沮丧地解散了,湿婆和帕尔瓦蒂的婚姻依旧没有任何结果。
# (07)
帕尔瓦蒂的苦修(Parvati's Tapasya)
帕尔瓦蒂却爱上了湿婆,她不知道她要做什么才能和湿婆在一起。她整日都思念着湿婆。
有一天,圣者那罗陀来找她,对她说:“只有苦行能取悦湿婆,离了苦行,就算是梵天和其他大神都不能去见湿婆。你为何不修炼苦行呢?”
帕尔瓦蒂决定按照那罗陀告诉她的去做。她去向父母征求同意。她的父亲欣然应允了。虽然帕尔瓦蒂的母亲不是很乐意女儿去修炼难度极高的苦行,但她最后也同意了。
帕尔瓦蒂放弃了她的金银珠宝和华美衣物,她穿上了鹿皮。喜马拉雅山中有一峰名曰高里三喀峰(Gourishikhara)。帕尔瓦蒂就是在这峰苦修。帕尔瓦蒂的冥想非常困难。在季风时节,她坐地冥想。在寒冬时节,她水下冥想。野兽都不敢伤害她。所有的神和圣者都聚集前来,观看这精妙绝伦的苦修。
诸神和众圣者开始向湿婆祈祷:“我主湿婆,你难道没有看见帕尔瓦蒂正在修炼这困难的苦行吗?在此之前,没有人做过这样的冥想。在此之后,也不会有人做这样的冥想。请将她祈求的赐给她吧。”
湿婆变身成为一位婆罗门[1]老者来到帕尔瓦蒂隐居之处。帕尔瓦蒂热烈欢迎了这位老者,用鲜花和水果供奉他。
“你为何要冥想呢?”婆罗门问道,“你想要什么?”
“我希望湿婆能做我的丈夫。帕尔瓦蒂答道。
“你实在是糊涂啊,”婆罗门说,“这就像舍掉黄金换取玻璃,也如同放弃檀香换来泥土。你见过有人不喝恒河水,而转去喝井水吗?去诸神中选你的夫君吧,去嫁给因陀罗(Indra)吧,湿婆是个讨厌的家伙。他有三眼五面。他的头发乱蓬蓬的,身上都是灰尘。他身上戴着蛇,就像戴着花环一样。他的同伴都是各类夜叉鬼怪。他没有华美的衣服,也没有财富。没有人知道他的父母是谁。他住在林中,颈部发蓝。我觉得你犯了一个很大的错误。忘记湿婆吧,别在他身上浪费你的生命。”
婆罗门的言语激怒了帕尔瓦蒂。她对婆罗门说:“你才糊涂呢。你对湿婆一无所知。他是万物之主。你用言语侮辱湿婆,我真是被咒诅了才会供奉你。我知道你现在又想讲湿婆的坏话,在你侮辱他之前,我要走了。我是不会留在这听你侮辱湿婆的。”
在帕尔瓦蒂正要离开的时候,湿婆显出他的真身,对她说:“你要去哪里?我以为你祈求让我做你的夫君呢。你现在不能扔下我,我不会让你离开的。向我祈求一个赐福吧。”
“请依照传统仪法娶了我。”帕尔瓦蒂对湿婆说。
湿婆同意了,和帕尔瓦蒂一起回了家。
参考
^印度四种姓之首。 ——译者注
# (08)
婚礼(The Marriage)
湿婆召来七仙人(saptarshis),邀请他们去到喜马拉雅山,做湿婆的信使。他想要他们传达的信息就是他想娶雪山神王之女——帕尔瓦蒂。雪山神王很高兴见到七仙人,当他得知湿婆想与帕尔瓦蒂成婚,更是喜上加喜。他选定了婚礼的日期。
大喜之日来临了。乾闼婆(Gandharvas)[1]唱歌,飞天女神(apsaras)[2]跳舞。众神全都来到凯拉撒,在婚礼的队伍中陪伴湿婆。雪山神王也做好了准备。他在他的房子前建造了许多栅栏门,在栅栏门前立起许多旗子。在那时,语言已经不足以描述雪山神王住宅的漂亮。当人群的队伍到了雪山神王的居所,帕尔瓦蒂的母亲梅那伽跑了出来。
“让我看看湿婆,”她惊喜地说,“让我看看我的女婿。我的女儿修炼了苦行才换得湿婆做她的丈夫。他一定仪表堂堂。
梅那伽见到的第一个人是迦槃陀(Vishvavasu)[3]。迦槃陀长得英俊潇洒,一开始,梅那伽误把他当成了湿婆。但当他得知迦槃陀只是给湿婆唱歌的众乾闼婆的一员,她心想湿婆的相貌一定在他之上。梅那伽这时又看见了财神俱毗罗(Kubera),她想这一定是湿婆了。俱毗罗比迦槃陀更加英俊。但她被告知这也不是湿婆。英俊的因陀罗、太阳神苏里亚(Surya)、月神钱德拉(Chandra)走过来了。但那罗陀告诉梅那伽他们都不是湿婆,只是湿婆的仆人。
梅那伽欣喜若狂。如果这些神都是仆人,那他们侍奉的主人会长什么样呢?她又误把梵天、毗湿奴和祭主仙人(Brhaspati)[4]当作湿婆,那罗陀告诉她这些神都不是湿婆。那究竟谁是湿婆呢?最后,湿婆来了,那罗陀将湿婆指给梅那伽。看到自己女婿的第一眼,梅那伽就昏过去了。
湿婆周围鬼怪相随,这些鬼怪一脸凶相,皮肤黝黑,发出各种噪声。湿婆本人骑着一头牛。他有三眼五脸十臂,他身穿虎皮,脖子上戴着一串骷髅。难怪梅那伽昏了过去。
当她苏醒过来,她情绪悲伤。她因为女儿的不幸斥责雪山神王、那罗陀和帕尔瓦蒂。梵天和其他众神和诸圣者试图安抚梅那伽,但不起作用。
“我不会允许我的女儿嫁给湿婆”,梅那伽说道,“我会给她服毒。我会将她投到井里淹死。我会用武器将她劈死。我会自杀。我会将帕尔瓦蒂许配给除了湿婆以外的人。”
帕尔瓦蒂坚定了自己的想法。“我非湿婆不嫁。胡豺岂能替代狮子呢?”
这时,毗湿奴试图安抚梅那伽,但这次也没成功。最后,那罗陀请湿婆展示他优美的形象,湿婆从命了。这形象只对害怕湿婆的人展示。所有人都被湿婆的美貌迷住了,梅那伽也不例外。他的身体发出光辉,好像一千个太阳,他的头上有一定王冠在闪烁。他的衣裳闪闪发亮,他身上戴的珠宝让星星都黯淡无光。
梅那伽请求湿婆原谅她的愚蠢,现在婚礼没有任何阻碍了。在梵天的见证下,举行了盛大的婚礼,婚礼结束后湿婆和帕尔瓦蒂回到了凯拉撒。
参考
^天堂的歌手。 ——译者注
^天堂的舞者。 ——译者注
^居于丹达卡森林中的巨魔罗刹,是乾闼婆的一员。 ——译者注
^天神(提婆)集团的祭司和导师。相对的,天魔(阿修罗)集团的导师是太白仙人(代表金星)。 ——译者注
# (09)
卡尔凯蒂耶(Kartikeya)
湿婆和帕尔瓦蒂生下了儿子室建陀(Skanda)[1],也称卡尔凯蒂耶。在他还是个婴儿时,他遗失在了芦苇里。六个公主发现了芦苇中的婴儿,每一个公主都将这婴儿当成自己儿子来养。最后,她们终于同意一起来抚养这孩子。这六公主叫做基栗底柯六姊妹(the Krittikas)[2],是故,这男孩被人们叫做卡尔凯蒂耶。
诸神从那罗陀那里得知,卡尔凯蒂耶被基栗底柯六姊妹抚养成人。他们找到卡尔凯蒂耶,任命他为诸神的将军。有了卡尔凯蒂耶作将军,神军达到了陀罗迦修罗的驻地——顺尼普拉。这场恶战持续了十天。诸神将众阿修罗杀的一个不留,卡尔凯蒂耶杀死了陀罗迦修罗。
庆祝完诸神的凯旋之后,卡尔凯蒂耶回到了父母身边。
参考
^印度教中的战神。 ——译者注
^也是七仙人的配偶。 ——译者注
# (10)
三城(Tripura)[1]
往世书故事:一箭摧三城 https://zhuanlan.zhihu.com/p/33644524
一箭摧三城:一笑倾城版 https://zhuanlan.zhihu.com/p/33732686
陀罗迦修罗生了三个儿子,名字分别为韦敦马里(Vidyunmali),陀罗卡克沙(Tarakasha)和韦里亚瓦那(Viryavana)。这三个阿修罗开始修练苦行。在头一百年里,他们单腿站立。在后一千年里,他们只需要呼吸就能维持冥想。再后一千年里,他们保持倒立姿势冥想。
这困难的苦行取悦了梵天。他在三阿修罗面前显现,对他们说:“何种恩惠你欲获得?”
“让我们长生不老。”陀罗迦修罗诸子说。
梵天回答说:“我不能使你们长生不老,这超出了我的能力范围,换一个我能满足的吧。”
“那行吧,”韦敦马里、陀罗卡克沙和韦里亚瓦纳一齐说,“请你给我们如下这些,给我们三座城堡。第一座是金做的,第二座是银做的,第三座是铁做的。我们要在这三座城堡里居住一千年,在这一千年后,这三座城堡会合为一座,称为“三城(Tripura)”,如果有人能一箭将这城堡摧毁,那我们也会随之死亡。“
梵天给了三阿修罗这个不同寻常的赐福。有一个檀那婆名为摩耶(Maya)[2]非常擅长建造。梵天请他来修建这三座城堡。金城堡在天堂建成,银城堡在天空建成,铁城堡在地上建成。陀罗卡克沙得到了金城堡,韦里亚瓦纳得到了银城堡,韦敦马里得到了铁城堡。每一个城堡都有一座城池那么大,其中有许多宫殿和维摩那(vimanas)[3]。
阿修罗们在城堡中繁殖,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诸神看到魔族兴旺,非常不悦。诸神首先去找梵天帮忙,但梵天说他无能为力,因为魔族之所以能得到三城堡,就是因为梵天的赐福。于是诸神去找湿婆求助。但湿婆说魔族所做的并无不妥。湿婆不明白这为何使诸神烦恼。诸神又去找毗湿奴。毗湿奴建议他们,如果魔族所做的没有不妥,那就使他们成为罪人,那么问题就解决了。
毗湿奴用他的能力造了一个人。这人头发被剃光了,穿着褪了色的衣服,手中拿着一把水壶。他用一块布遮住嘴,走向毗湿奴。
“你需要我做什么?”他问毗湿奴。
“我现在告诉你我为何造你,”毗湿奴答道。“我将传给你一套和吠陀诸经完全相悖的教义。你会明白,天堂和地狱都是不存在的,天堂就在世间,地狱也在世间。世间的善业和恶业都不会在死后的下一世有因果报应。去“三城”将这个宗教传给魔族,这个宗教叫做耆那教(Jainism)[4]。你要确保他们会从正直的道路上偏离。然后你再处置三城。“
事实上,是那罗陀将这新宗教的大道传给了国王韦敦马里。
“国王陛下,”那罗陀说,“现在有一位伟大的导师传播一个全新的奇妙宗教。我以前从未听过像这样的奇妙教义。我现在已经改信了。”
既然连那罗陀仙人都已经改信,韦敦马里也接受了耆那教。自然而然的,陀罗卡克沙和韦里亚瓦那也改信了。魔族弃掉了吠陀经教,停止崇拜湿婆的林伽。
毗湿奴和其他诸神去找到湿婆,向他祈祷。湿婆现身后,他们告诉湿婆魔族已经走向邪路,应该毁灭他们。他们竟然连湿婆的林伽都停止崇拜了。
湿婆答应摧毁三城。毘首羯磨(Vishvakarma)是众神的建造师。湿婆召来毘首羯磨,请他为自己做一驾合适的马车和弓箭。马车完全由黄金打造。梵天来当车夫,驾驭着马车飞快奔向三城。诸神带着各式武器陪同湿婆。
在那个时候,三座城堡已经建成了一千年,变为了一座“三城”。湿婆将神力(pashupata)注入箭中,射向“三城”。这神箭将“三城”点着了,“三城”霎时间就变成了灰烬。
当大家都在庆祝时,耆那教的剃度传道者来了。他们问:“我们现在应该做什么呢?”
梵天和毗湿奴让他们去沙漠生活。到了四宇迦[5]的末期——争斗时(kaliyuga),邪恶会统治一切。到了争斗时,这些耆那教的传道者又会回来,教导众生从新开始。
参考
1^湿婆也因射下“三城”被称为“三城射手”。 ——译者注
2^在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的《薄伽梵往世书》中,为“摩耶·答那筏”。 ——译者注
3^印度神话中的飞行器。 ——译者注
4^古印度宗教,核心教义为“正知、正见、正行为”。 ——译者注
5^印度教中的时间单位,争斗时是最后一个宇迦。 ——译者注
# (11)
悉多和露儿树花(Sita and the Ketaki Flower)
柔马乎山对集结前来的众圣者说:“湿婆不难被取悦。但且不可用露儿树花或者黄玉兰花(champaka flower)供奉他。”
众圣者问:“这是为何?用这些花供奉有何不妥?”
柔马乎山回答道:“让我先来告诉你们关于露儿树花的事吧。”
罗摩(Rama)的父亲十车王(Dasharatha)要求罗摩去林中静修十四年。于是,罗摩和他的弟弟罗什曼那(Lakshamana),与罗什曼那的妻子悉多一起去到净修林。他们三人一同在尼连禅河(river Falgu)畔生活,在这期间,他们接到了父亲十车王去世的消息,他们需要举行国王的葬礼仪式。
罗摩派遣罗什曼那去到一个周边的村庄获取仪式必需的原材料。但过了很久也没有回来。罗摩于是自己去找原材料,顺道找寻罗什曼那。但是罗摩也没有回来。到了举行仪式那天的中午,罗摩还是没有回来,葬礼仪式一定要在中午前举行。 悉多没有办法,只得一个人举行葬礼仪式。她到尼连禅河中沐浴,点亮一盏瓦灯。她又给死去的先人们献上供品。
就在那时,传来一个声音:“悉多,你是有福的。我们很满意。”
悉多问:“你是谁?”
“我是你的岳父,”那个声音回答道。“葬礼举行的很成功,我已接纳你的供品。”
“但是罗摩和罗什曼那不会相信我的,”悉多说。“他们不会相信有一双脱离躯体的手从空气中出现,接受了供品。”
“他们必须相信,”那声音答道。“你有四位见证者。第一个是尼连禅河。第二个是那边那头牛。第三个是火。第四个是露儿树花丛。”
罗摩和罗什曼那回来了,对悉多说:“快准备食物吧。时间不多了。我们必须要在中午前举行葬礼仪式。”
悉多告诉他们所发生的事,二兄弟自然不肯相信她。他们嘲笑悉多的说法,认为她在撒谎。悉多召来她的四位见证者,但这四位见证者都说自己什么也没看见。他们不再争吵,悉多做好了食物,罗摩把祭物献给了祖先。
又有声音从天上传来。“你为何又召唤我?”这声音说。“悉多已经用供物是我满意了。”
罗摩说:“我不信。”
天上的声音回答道:“这确实是真的,你去问问日神。”
日神证实悉多所言不虚。罗摩和罗什曼那悔恨他们先前不信悉多,同时也赞赏悉多的美德。但是,悉多诅咒了四位伪见证者。她诅咒尼连禅河从此只能流入地下。她诅咒露儿树花永远不会被湿婆当作供物接纳。她诅咒牛,使它从此说话都掺假。因为它说了谎。但牛的后半身还是纯洁的。最后,悉多诅咒火会恣意烧毁万物。
这就是露儿树花永远不能被用作崇拜湿婆的原因。
# (12)
那罗陀与黄玉兰树(Narada and the Champaka Tree)
黄玉兰花也不能用来崇拜湿婆。
在戈尔那(Gokarna)地有一座崇拜湿婆的神庙。那罗陀决定去造访神庙。在路上,他看见一棵黄玉兰树,停下来欣赏它。这时候来了一个婆罗门想采黄玉兰花。但看见那罗陀在那里,婆罗门不敢上前。
“你在做什么?”那罗陀问。
婆罗门撒谎说:“我在化缘。”
那罗陀于是去了神庙。在此期间,那位婆罗门摘了一些黄玉兰花,将花放在篮子里遮好。那罗陀从神庙回来时又遇到了那婆罗门。
他问婆罗门:“你现在又要往何处去呢?”
婆罗门又撒谎说:“我要回家,我化不到缘。”
那罗陀起疑了。他去到黄玉兰树前问道:“那婆罗门摘你的花了没?”
“哪儿有婆罗门?”那树回答说。“我不认识什么婆罗门,也没人摘过我的花。
那罗陀回到神庙,发现新鲜的黄玉兰花被放置在湿婆的林伽之上。另一位湿婆敬拜者也在那里。那罗陀问他:“你知不知道是谁带着黄玉兰花来此崇拜?”
“我知道,”敬拜者回答说,“是一个邪恶的婆罗门。他每天都带着黄玉兰花来崇拜。蒙湿婆赐福,他已经将国王彻底洗脑,并在暗中窃取国王的财宝。不仅如此,他还欺压其他婆罗门。”
那罗陀问湿婆:“你为何要助长这恶行?”
“我也无能为力,”湿婆回答说,“如果有人用黄玉兰花崇拜我,我不得不赐福给那人。”
就在这时,一个婆罗门妇女跑了进来诉苦。她的丈夫是个跛子。但他们从国王那里得到了一些钱,这样他们的女儿就能嫁出去了。他们又从国王那里得到了一头牛。但那个邪恶婆罗门宣称,他们不管得到什么,都有一半是他的。是他的斡旋,使国王变得如此慷慨。邪恶的婆罗门已经侵吞了他们所得的钱的一半。但要怎样分牛呢?
那罗陀决定,对黄玉兰树和邪恶婆罗门他不能袖手旁观。别的不说,黄玉兰树撒谎了。那罗陀诅咒黄玉兰树,它的花作为供物永远不会被湿婆接受。他诅咒邪恶的婆罗门以后会转世成为一个叫维罗陀(Viradha)的罗刹[1]\(rakshasa)。但由于这婆罗门崇拜湿婆,故这个诅咒也有所限制,约定维罗陀会被罗摩杀死,又再转世为婆罗门。
参考
^恶鬼。 ——译者注
# (13)
象头神(Ganesha)
湿婆的两个随从南迪(Nandi)和婆楞吉(Bhringi)看守着帕尔瓦蒂宫殿的大门。但帕尔瓦蒂的手下伽亚(Jaya)和维伽亚(Vijaya)对此却不开心。他们认为守卫应该对帕尔瓦蒂负责而不是对湿婆负责,这可是帕尔瓦蒂的宫殿,不是湿婆的。再者,湿婆在遇到难对付的问题时又踱步的习惯,而南迪和婆楞吉从不制止他。伽亚和维伽亚请求帕尔瓦蒂对这事不要袖手旁观。。
帕尔瓦蒂从池塘中取了一些黏土,将其做成一个帅气的男孩。她给这男孩穿上漂亮的衣服,戴上绚丽的珠宝。将其取名为迦内萨(Ganesha)。“你是我的儿子。去殿门口守卫,不要让任何人进入。”
于是迦内萨拾起一根棍子,当起了哨兵。帕尔瓦蒂去洗了个澡。
没多久,湿婆带着随从来了。“你们要去哪儿?”迦内萨问,“你们不能进去。我母亲正在洗澡。”
湿婆回答:“我是湿婆。”
“湿婆是谁?”迦内萨回问道,“我不知道什么湿婆,你们不能进去。”
湿婆试图无视迦内萨进入宫殿,但迦内萨却用棍子打湿婆。湿婆于是让他的随从带走这狂妄自大的家伙。但湿婆的随从也被迦内萨打得落花流水。南迪试图抓住迦内萨的一条腿,婆楞吉试图抓另一条。但是迦内萨举起一扇木门将他们打跑了。诸神和圣者们听闻这里的喧闹,都过来看看发生了什么。
湿婆对梵天说:“你为何不试着安抚这造物?”
于是梵天前去与迦内萨讲理。但迦内萨并不认识梵天,他以为梵天只是湿婆的另外一个随从。他于是抓住梵天,拔了一把他的胡须。梵天因疼痛难忍逃跑了。
这事让帕尔瓦蒂感到她骄傲的儿子有危险。于是她给迦内萨装备了各种武器。诸神有各类武器攻击迦内萨但都被击退了。
迦内萨用杖掷向毗湿奴使其重伤。他又用另一根杖击坏了湿婆的弓。毗湿奴和迦内萨开始了一场大战,毗湿奴祭起善见神轮(sudarshana chakra),迦内萨用杖应战。这决斗正酣时,湿婆悄悄地从迦内萨背后偷袭,割掉了他的头颅。这其实是毗湿奴的计谋。帕尔瓦蒂得知儿子身亡时,怒发冲冠。她准备毁灭宇宙,众生都因此警惕。那罗陀作为使者,被派遣去到帕尔瓦蒂那儿。他试图安抚帕尔瓦蒂。但帕尔瓦蒂提出两个要求,只有这两个要求被满足,她才会收手。第一个要求是迦内萨要复活。第二个条件是迦内萨要被尊为神,并享有神权。
这两个条件都被欣然接受了。迦内萨的无头尸身被清洁沐浴。但他的头却在战场上遗失。湿婆派遣他的手下,命令他们将他们所看见的第一个生物的头颅带回来。他们看到的第一个生物恰巧是一头只有一根象牙的大象。他们将这象头站在迦内萨的尸身上,梵天,毗湿奴和湿婆一同运用神通将尸体复活。
湿婆接纳象头神为他的儿子。他又让象头神统领他的手下,众伽那(the ganas),这就是象头神被称为伽那之主(Ganapati)的原因。(诸神)又裁定对任何神的崇拜只有在象神崇拜者的引领下才有功效。
印度太阴历的第四天叫查图尔蒂太阴日(Chaturthi tithi)。奎师那期(Krishapaksha)是太阴历中月亏的两周。自从帕尔瓦蒂在卡缇卡(Katrina)月奎师那期的查图尔蒂太阴日创造了迦内萨,那一天就是人们崇拜象头神的日子。
# (14)
象头神与室建陀的争执(Ganesha and Kartikeya Quarrel)
湿婆和帕尔瓦蒂有两个儿子,象头神和室建陀。这两个儿子都想要娶妻。湿婆和帕尔瓦蒂很纠结两个儿子中谁先娶妻。不是最先娶妻的儿子一定会伤心的。湿婆夫妇对这两个儿子的爱都是一样。
他们决定进行一次试炼。他们找来象头神和室建陀,对他们说:“我们想出了一个比赛。你们俩都要绕世界环绕一周再回到这里。首先回来的可以先娶妻。
话音刚落,室建陀立刻冲了出去,开始他的环绕地球之旅。但象头神却没有动静,陷入了沉思。他意识到他自己根本不可能完成这个挑战。对他来说,行走几英里已经很难了。
象头神想出了一个解决方案。起先,他沐浴净身。然后,他让湿婆和帕尔瓦蒂坐在两个凳子上。他崇拜湿婆和帕尔瓦蒂,环绕七圈。环绕完毕后,象头神说:“现在请安排我的婚事吧。”
“这话是什么意思?”湿婆和帕尔瓦蒂惊讶的说。“你没听清我们说的吗?我们让你们兄弟俩环绕世界一圈再回来,你最好抓紧时间。室建陀已经出发了。如果你不上心,他就会击败你。“
”但是我已经环绕世界好几圈了啊,”象头神回答,“难道我没有绕你们七圈吗?吠陀经上说环绕自己的父母就等同于环绕世界。如果你们不想证明吠陀经是错的,你们最好承认我已经环绕世界七圈了。”
湿婆和帕尔瓦蒂完全不能证明吠陀经是错的。于是,他们被迫承认象头神说的有理。他们妥善安排了象头神的婚事。迦叶波之子维施瓦鲁帕(Vishvarupa),有两个女儿悉地(Siddhi)和布地(Buddhi)。这两个女儿和象头神喜结连理,他们的婚礼非常隆重。象头神和悉地生了儿子拉克沙(Laksha)和拉巴(Labha)。
室建陀绕了地球一圈回到了凯拉撒,发现象头神已经结婚了,当了两个儿子的父亲。他从那罗陀那里得知了整件事情,感觉到自己被骗了。他决定他以后不和父母住在一起。此外,他还立誓终身不婚。这就是他被称为鸠摩罗(Kumara,意为童子)的原因。
此后,室建陀居于苍鹭山(Mount Krouncha)。湿婆每到新月日去拜访他,帕尔瓦蒂每到满月日去拜访他。
# (15)
林伽(Linga)
林伽是湿婆的分身。林伽有许多个。在湿婆奉献者的聚集之处,湿婆就化身为林伽的形态。
不过,有十二个林伽更为重要,他们被称作光辉林伽(jyotirlingas)。
这十二个光辉林伽分别为索姆纳特(Somanatha)、马利卡尔朱纳(Mallikarjuna)、马哈卡莱什瓦尔(Mahakala)、奥姆卡雷什瓦尔(Omkara)、凯达尔纳特(Kedara)、比马尚卡尔(Bhimashankara)、湿婆金(庙)(Vishvanath)、特里巴凯什瓦尔(Trymbaka)、拜迪亚纳特(Vaidyanatha)、纳格什瓦拉(Nagesha)、拉马纳塔斯瓦米(Rameshvara)和格里什内什瓦尔(Ghushnesha)。
# (16)
南迪克什瓦尔的圣地(Nandikeshvara Tirtha)
圣地(tirtha)是朝圣之地。在一处叫做南迪克什瓦尔的圣地,有一个著名的林伽。
从前在卡纳克(Karnaki)城住着一位婆罗门,他离开了他的妻子和两个儿子去到瓦拉纳西(Varanasi)城。别人都以为他已经死在了瓦拉西城。他的遗孀将两个儿子养大,并给他们娶了妻。她逐渐年老,死期临近。但死神并没有找上门来。她的儿子们感觉到似乎母亲渴望实现某种心愿,只有实现了心愿才能安心驾鹤西去。
他们问:“母亲,你的愿望是什么?”
母亲回答说:“我一直想去瓦拉纳西的圣地,但我现在还没有去到那里,就要离开人世了。你们要答应我,当我归西以后,把我的骨灰带到瓦拉纳西,将骨灰撒到恒河里。”
儿子们回答说:“我们答应你,你安心去吧。”
母亲去世了,儿子们为她举行了葬礼仪式。这之后,大儿子苏瓦迪(Suvadi)带着母亲的骨灰启程去瓦拉纳西。路途遥远,有一天,他去到一个婆罗门的房子里休息。
有一头牛被拴在房前,当时正是产牛奶的时节。苏瓦迪看到婆罗门试图去挤牛奶,但是牛不让他挤,用腿踢婆罗门。婆罗门用棍子击打牛的小腿肚。婆罗门挤完奶就离开了。但苏瓦迪没有走,他听见牛在自言自语:“婆罗门打你使我痛苦,明天我要用角把他的儿子顶死。”
第二天,婆罗门的儿子来挤牛奶,牛用角狠狠地顶他,把他顶死了。
但这意味着牛犯下了杀死婆罗门的大罪。因这罪,牛霎时间完完全全变成了黑色。
牛离开了房子。苏瓦迪被这奇异的景象惊呆了,跟着这牛。牛去到了纳尔默达河(Narmada)的河边,一个叫做南迪克什瓦尔的地方。它在河里沐浴,又变回了白色。这意味着杀死婆罗门的罪孽被完全洗净了。苏瓦迪对此异常惊叹,他意识到原来南迪克什瓦尔的圣地具有如此强大的力量。
正在他在河里沐浴结束准备离开继续前往瓦拉纳西的时候,一个女人过来搭讪。
“苏瓦迪,你要到哪里去呢?”女人问。“将你母亲的骨灰撒在这吧,这个圣地远超过瓦拉纳西的圣地。”
苏瓦迪问:“你是谁?”
女人回答说:“我是恒河。”
女人消失了,苏瓦迪按照她说的撒了母亲的骨灰。他做完后,死去母亲的形象出现在了天空,告诉他她非常高兴。她会直接前往天国。
南迪克什瓦尔是一处奇妙圣地,这是因为曾经有一位叫做利什卡(Rishika)的女婆罗门为了取悦湿婆在这里修炼了非常困难的苦行。
# (17)
阿特里希瓦拉圣地(Atrishvara Tirtha)
有一片森林叫作卡玛达(Kamada)。在那里一百年没下雨。树叶枯萎,居民受苦。
圣者阿特里(Atri)决定修炼冥想祈雨。阿特里的妻子阿娜苏雅(Anasuya)打算和丈夫一起修炼苦行。他们一齐向湿婆祈祷,他们的苦行都如此艰难,无法分出究竟谁的苦行更困难。五十四年过去了,在这冥想期间他们不吃不喝。
阿特里的冥想终于结束了,他感到口渴。他让妻子去取些水来给他解渴。正当阿娜苏雅要去取水时,恒河在她面前显现。
“我已被你的苦行取悦,你想获得什么样的赐福?”恒河说。
“你若被我取悦,请在这里赐予一个池塘,并将池塘装满水。” 阿娜苏雅回答说。
恒河根据她说的做了。阿娜苏雅用池塘中的水装满了她的水壶带回给丈夫。阿特里喝了这水,发现这水比他们过去喝的水甘美多了。他问阿娜苏雅这是为什么,阿娜苏雅将事情经过告诉他。夫妻二人一同回到池塘,他们请求恒河在塘中留下来。阿娜苏雅因为苦行,积攒了不少功德。恒河答应留下来,只要阿娜苏雅将她一年中攒下的功德都给恒河。阿娜苏雅同意了。
这时,湿婆现身,要给阿娜苏雅一个赐福。阿娜苏雅想要的赐福是湿婆一直留卡玛达森林。湿婆同意了。
这圣地就叫阿特里希瓦拉圣地。
# (18)
月神和索姆纳特(Chandra and Somanatha)
达克刹的二十七个女儿嫁给了月神。其中一个女儿叫罗希尼(Rohini),达克刹爱她最深。其他女儿们感到自己被丈夫忽视了,便向父亲诉苦。达克刹反复提醒达克刹平等地对待他的二十七个女儿。但月神对此不以为意。
于是,达克刹诅咒月神会逐渐病重死亡。月神对此束手无策。他去到梵天那里寻求帮助,梵天告诉他他唯一的依靠就是向湿婆祈祷。月神去到帕巴萨圣地(Prabhasa tirtha)在萨拉斯瓦蒂河(Sarasvati)岸边制作了一个林伽。他向湿婆祈祷了六个月。
在这苦修结束时,湿婆在月神面前现身,答应给他一个赐福。月神将自己的苦恼告诉湿婆。
“好吧,”湿婆说,“达克刹的诅咒并不能被完全抵消,只能妥协。在白月 (shuklapaksha) 期间,你会变得又圆又满。这会让所有人都满意。
月神大喜。月神对着祈祷的林伽是索姆纳特——光辉林伽之首。湿婆永远都在其中显灵。
# (19)
马利卡朱那(Mallikarjuna)
那第二个光辉林伽,马利卡朱那呢?
你已经知道室建陀在象头神结婚时感到自己被欺骗了。[1]他决定不再和湿婆与帕尔瓦蒂住在一起了,便前往苍鹭山居住。
帕尔瓦蒂因为儿子的离开感到痛苦,她派遣诸神、众圣者、乾闼婆和飞天女神们将室建陀带回家。但室建陀不回来。于是湿婆和帕尔瓦蒂亲自去拜访室建陀,但室建陀也不让父母离他太近。
湿婆和帕尔瓦蒂在离室建陀住所六英里外的地方住了下来。为了离儿子的居所近,他们一直住在那儿。那个地方就叫马利卡朱那。
参考
^https://zhuanlan.zhihu.com/p/368563700